2019-2020年高中語文(人教大綱)第一冊 18齊桓晉文之事(第二課時).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人教大綱)第一冊 18齊桓晉文之事(第二課時).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2020年高中語文(人教大綱)第一冊 18齊桓晉文之事(第二課時).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人教大綱)第一冊 18齊桓晉文之事(第二課時) 一、導(dǎo)語設(shè)計 ( 出示如下成語,請學(xué)生讀一遍: 緣木求魚 杯水車薪 水深火熱 簞食壺漿 事半功倍 自暴自棄 一暴十寒 赤子之心 與人為善 當(dāng)務(wù)之急 知人論世 出類拔萃 舍生取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為淵驅(qū)魚,為叢驅(qū)雀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天下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這些成語都出自《孟子》。歷經(jīng)兩千多年歲月的篩選,這些佳言妙句仍然鮮活,這就說明了孟子駕御語言的才華和《孟子》的斐然文采。孟子以能言善辯著稱于當(dāng)時,游說諸侯,教誨后學(xué),誘導(dǎo)聽眾,議論風(fēng)發(fā),縱橫捭闔。這節(jié)課,我們就重點了解一下孟子和他的《孟子》,進行一次研究性學(xué)習(xí)。 二、課文悟讀 (一)《齊桓晉文之事》側(cè)重論辯技巧的學(xué)習(xí),此文的論辯技巧主要在于運用了反復(fù)問難、因勢利導(dǎo)、循循善誘、層層進逼的方法,請學(xué)生結(jié)合此點談?wù)勛约鹤x書的體會。 示例1:文章開頭,孟子迎合齊宣王希冀稱霸的心理,成功地轉(zhuǎn)換話題,提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的中心論點。繼而又機敏地從齊宣王憐惜牛的事實連類引發(fā),肯定他有惻隱之心出發(fā),施恩百姓并不難做到,批評宣王恩及禽獸而功不至百姓,有鼓勵,也有指責(zé)。至此迫使宣王道出真心話,承認(rèn)自己不肯行王道是企圖以武力稱霸諸侯。于是孟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行霸道無異于“緣木求魚”,只有施仁政才能成就王業(yè),激起齊宣王試行仁政的興趣。此時孟子才將王道的主張,施行仁政的內(nèi)容、步驟、方法和盤托出。 示例2:用譬喻陳說事理,論列是非,是孟子論辯技巧的又一特點。如用“緣木求魚”比喻齊宣王以霸道求統(tǒng)一天下的徒勞無功,生動形象,妙趣橫生。凡是高妙的游說,論辯者首先要把握對方的心理,化解對方的敵意,求同存異,掌握主動,蓄謀存勢,然后再抓住時機,一舉攻破對方??疾鞝T之武、文種、觸龍還有鄒忌的游說,雖然各有其風(fēng)格和特點,但也無不入此規(guī)則。孟子比起這些人來,則更顯其圣人之胸襟、高屋建瓴之氣勢和進退自如之能事。尤其是在論說的主動權(quán)把握上千回百轉(zhuǎn)、迂回前進、游刃有余的說理過程上,更為人稱道。他一步一步牽著齊宣王的鼻子走到自己的“仁政”之路上來,其中棄“齊桓晉文之事”,談“保民而王”之術(shù),避實就虛,棄異求同的話題選擇;用“以羊易牛”的小事,發(fā)掘?qū)Ψ介L處,給予對方信心,縮短雙方距離的心理戰(zhàn)術(shù);要說道理,先舉事例,打比方,“引而不發(fā),躍如也”,并逐層推進的啟發(fā)方式;明知故問,有縱有擒,因勢利導(dǎo),引之人彀,由齊宣王高高在上的問詢,到自己承認(rèn)“吾惛,不能進于是矣”的“圍剿”等方法令人叫絕。短短的篇章,波翻浪卷,風(fēng)云開合,舒卷自如。 示例3:我很同意你的觀點,比喻這種修辭格,是文學(xué)語言的重要的表達(dá)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將使文章既具有生動的直觀性,又能夠揭露事物的本質(zhì)。用“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來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樣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挾太山以超北?!迸c“為長者折枝”形象地對比出前者是絕對做不到的,而后者不過是舉手之勞。“天下可運于掌”這個比喻,具體形象地說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緣木求魚”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許多比喻一樣,已變成今天習(xí)用的成語,它形象地說明了齊宣王要以區(qū)區(qū)之齊去戰(zhàn)勝八倍于自己的各諸侯國是多么愚蠢,這個生動的比喻,徹底打碎了齊宣王的幻想,猶如當(dāng)頭棒喝,使文勢如懸崖墜石,有千鈞之力。 (有人統(tǒng)計,《孟子》全書共261章,其中,有93章使用了比喻,數(shù)量達(dá)159處之多。漢趙歧《孟子題詞》說:“孟子長于比喻,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可謂說到了點子上) 示例4:排比的運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形成文章參差錯落之美,又聲調(diào)鏗鏘,富于音樂性,在內(nèi)容上既對文章進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強感情,使文章氣勢盛壯這種方法運用得好,則能使文采裴然,行而遠(yuǎn)矣。 如“然一羽之不舉……為不用恩焉”,這一組排比句,以不可辯駁的氣勢說明“不能”是有別于“不為”的。它的淺顯易懂,還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簡御繁地把難懂的道理輕松自然地講得清楚明白。 “為肥甘不足于口與……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與”,這一組排比句,則是不厭其煩地故意揣度,既擴充了文章的內(nèi)容,又使齊宣王為生活奢侈而自感慚愧,并進而去檢點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思想,又迫使齊宣王朝著“王天下”的方向邁進。 “今王發(fā)政施仁……皆欲赴訴于王”,這一組排比句,從“仕者”“耕者”“商賈”和“天下之欲訴其君者”等四個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發(fā)政施仁”的好處,在齊宣王面前顯示了巨大的誘惑力,展開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麗遠(yuǎn)景。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個排比句,形象地寫出了小農(nóng)生產(chǎn)豐衣足食、安居樂業(yè)的情景,不但加強了思想上的說服力,而且加強了情緒上的感染力。 示例5:孟子精心勸導(dǎo)齊宣王“推恩”于民,我認(rèn)為對于“推恩”,有一點體會?!岸鳌奔炊髑椋巴啤本褪峭茝V,所謂“推恩”就是推廣自己的恩情。按照孟子前面的論述,“推恩”的基礎(chǔ)是國君具有“不忍之心”;“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國君的“仁心”為起點,使其發(fā)揚、推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這兩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遠(yuǎn),推己及人;而“推恩”的最終目的是團結(jié)自己的民眾,進而“王天下”,儒者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是這個意思。 示例6:孟子政治理論里面的理想社會似乎是一個烏托邦,他描繪了一個人民安居樂業(yè),社會道德高尚,既恬靜又和諧,帶有浪漫色彩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社會。首先這個社會的核心人物——國君有仁愛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國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來,天下“疾其君者”欲歸附于之;再次,國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產(chǎn),足溫飽,知孝悌,懂禮節(jié),不僅自己的家中安樂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滿愛心,整個社會不再有受難之人??傊?,是國泰民安,天下太平。他的理想社會,與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樣,只能是烏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樣一個“霸道”之風(fēng)盛行的社會,是沒有實現(xiàn)的可能的。 三、拓展探究 教師把學(xué)生的討論話題進一步引向深入,拋出幾個問題引發(fā)進一步的聯(lián)想與思考: 1.如何認(rèn)識孟子“仁政”學(xué)說的性質(zhì)?他的學(xué)說到底對當(dāng)時以及后世的社會有多大的影響力?在當(dāng)今的社會現(xiàn)實中,你能否發(fā)現(xiàn)孟子思想的影子? 示例:孟子“仁政”學(xué)說的終極目標(biāo),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長治久安,而非為人民謀幸福。但是他提出的社會政治主張在客觀上制約了專制君權(quán)的惡性發(fā)展,維護了人民的基本生存權(quán)利,有利于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因而孟子的學(xué)說成為后世開明政治家、 思想家們一再援引的范例。比如:漢代“文景之治”時期,唐代“貞觀之治”時期,宋代王安石變法等,甚至成了近代資產(chǎn)階級思想家利用的思想資料。當(dāng)今的中國社會,正在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中便有孟子的“保民”政策的影子,我們正在力圖達(dá)到小康階段的發(fā)展目標(biāo),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就成為必需;但是現(xiàn)在,距離孟子的“理想國”也還存在一定的距離,貧困仍未被拋到九霄云外。 2.關(guān)于孟子的政治主張,你能不能從你所學(xué)過的文章中,加以綜合總結(jié)? 示例:關(guān)于孟子的政治主張,我們可以從下列課文及其承載的思想窺見一斑:從《齊桓晉文之事》看孟子“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仁政思想;從《莊暴見孟子》看孟子“與民同樂”的民本思想;從《孟子見梁襄王》看孟子“敬天保民”(范文瀾語)的思想;《寡人之于國也》(見《語文》第一冊)看孟子選拔賢才要以民意為準(zhǔn)繩的思想;從《攘雞》等短文(見《讀本》第五冊)看孟子“省刑罰,薄稅斂”的思想;從《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等課文(見初中教材)看孟子“舍生取義”“順乎民心、合乎正義”“勤奮不息、努力上進”等思想。 ●板書設(shè)計 (根據(jù)學(xué)生的發(fā)言,即興安排) ●學(xué)習(xí)卡片 1.字詞積累 【道】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此其為饜足之道也 前一個是“稱道、稱贊”意,作謂語。后一個是“方法”意,作賓語。 【王】無以,則王乎?/則可以王矣?/保民而王/是心足以王矣/(故王)之不王,非……之類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都用作動詞,是名詞活用作動詞,“行王道統(tǒng)一天下”的意思。課文中其他的活用列舉如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危士臣/朝秦楚/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王語暴以好樂//今王鼓樂於此//舉疾首蹙而相告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是以君子遠(yuǎn)庖廚也/(活用情況分別如下:“老”“幼”兩詞(第一個)和“遠(yuǎn)”字、“寒”字、“危”字都是由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刑”“樹”“衣”“語”“鼓”“疾”“朝”字都是名詞活用作動詞,其中還有些使動用法;有時數(shù)詞如“一”字也可活用作動詞。 【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若無罪而就死地也/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以若所為,求若所欲/若是其甚與?/雖與這俱學(xué),弗若之矣//// 五個“若”字用法各不相同,分別相當(dāng)于“像”“好像”“如果”“你”“比得上”等意思。 【是】是心足以王矣/無傷,是乃仁術(shù)也/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吾何快于是!/王豈為是哉?/其若是,孰能御之/不能進于是矣/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其如是,孰能御之////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是以后世無傳焉/是以君子遠(yuǎn)庖廚也/ “是”的用法其實就兩種:一為指示代詞“這”的意思;一為現(xiàn)代表示肯定和判斷的“是”字,但在使用中,因為句中詞的次序等原因,理解上可能一時不好接受,但只要按語法關(guān)系稍作分析,便容易搞懂。 【然】 然,誠有百姓者也/然則一羽之不舉/物皆然,心為甚/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則苗浡然興之矣////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七個句子中,獨立的“然”字,一般用作謂語,其意思應(yīng)該是“對”或者“這樣”等意思;作形容詞詞尾的,其意定為“……的樣子”;與其他虛詞連用的,一般用作連詞,其意為“那么”。 通假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蓋亦反其本矣/刑于寡妻/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將以釁鐘/無以,則王乎?/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無或乎王之不智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2.《孟子》一書的警策之句很多,茲擇要輯錄部分: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天下。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棄井也。 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請仔細(xì)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rèn)領(lǐng)!既往收益都?xì)w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biāo),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biāo)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語文人教大綱第一冊 18齊桓晉文之事第二課時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大綱 一冊 18 齊桓晉文 第二 課時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2650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