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必修5齊桓晉文之事(1).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必修5齊桓晉文之事(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語文必修5齊桓晉文之事(1).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必修5齊桓晉文之事(1) 教學目標:1.基礎知識目標: (1)學習課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及句式。 (2)學習孟子迂回曲折的論辯方法。 (3)學習比喻在文章中的運用和重要作用。 2.思想教育目標:孟子的主張 (1)體悟孟子當仁不讓的治世精神。 (2)領會孟子耐心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和巧妙靈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廣大勞動人民的深切情懷。 3.能力培養(yǎng)目標:研讀、鑒賞 (1)、能夠理順思路錯綜的文章的理路。 (2)、善于切分課文這樣的沒有明顯標志的長文章。 (3)、能夠運用簡單的比喻進行論辯。。 教學重點:文意。 教學難點:文意的理解。 教學類型:鑒賞。 電教或實物展示手段: ; 。 教學過程與步驟: ●一、學練方法選擇 1、文體切入法。 作為一部對話體的散文集中的代表篇目,自然有不同于其他文章的讀法??梢宰プυ掦w的特點切入課文,也可以抓住散文的特點切入課文。 (1)對話的每一句或每一段都具有多種功能:既要說明一個事實,一種情況,又要表明說話的目的,有時還要暗示與對話者的關系。所以,對話不僅要表現(xiàn)出說話人自己具體細致的思想活動和性格特征,而且還要能夠引發(fā)出即將發(fā)生談話內容。 對話語體,多采用形象描繪的修辭手法,給人以直接的形象直感,利于說明問題,在詞語的使用上,一般都帶有鮮明的感情色彩,有時伴有具體寫實的形象動詞,同時,簡潔、淺顯而又含蓄,要求有言外之意,話中有話,所謂弦外有音,給對方以思考的空間,或者利用多義詞,寄以豐富的潛在內涵。對話還要求明白自然,易于上口,所以,較多地運用一些語氣詞,并且愛用形象生動的群眾口語,另外,句式簡短明快,多用散句和省略句,有時不夠完整。但對話體文章終究是經(jīng)過加工的,它也有它匠心獨運的地方。 課文中孟子與齊宣王一來一往,對答不斷,基本上具備了這些特點。 (2)作為散文,可以抓住課文樸素而優(yōu)美的特點,從樸實無華的文字中去了解其中掩藏著的警句、妙語、比喻,去欣賞自由流利的散句中配置著的駢語儷句,比如促而嚴的短句和舒而緩的長句相配,勻稱凝重的整句與優(yōu)美灑脫的散句相配,對這些詞句的理解,能幫助我們認識散文特有的韻律和風格。這也不失為一種課文學習方法。 (3)此文還是一篇精彩的辯論。辯論最講究的就是技巧,一般的辯論可能會唇槍舌劍,或者攻擊對方的論點,或者攻擊對方的論據(jù),或者攻擊對方的論證,把對方駁一個體無完膚,這當然是一種有效手段,但是,對待象齊宣王這樣的王公大人,如果不講究一點論辯方法,可能根本就達不到目的,因為對方可以充耳而不作一聞。李斯的《諫逐客書》,好則好矣,可謂義正詞嚴,然而,比起《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來,似乎少了幾分機智,而比起《觸龍說趙太后》來,似乎更少了許多迂回和曲折。孟子面臨的對象不同一般,要談論的話題也不同一般,嚴肅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布局,恐怕不可能會讓齊宣王心悅誠服地說出“吾昏,不能進於是矣。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边@番話來的。那么孟子是怎樣說服齊宣王的呢?帶著這個問題去閱讀課文,我們將會領略到其中的迂回曲折的論辯技巧的。 2、文采欣賞法。 學習文言文,當然可以采用一些傳統(tǒng)的誦讀法,但這篇課文即使照古法行之,也有一個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它的許多精彩的語段需要讀者在閱讀時切勿走馬觀花,而應該放慢腳步,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有的段落以生動的比喻論說難以講清的道理,有的段落用氣勢磅礴的排比,雄辯地證明自己的觀點,有的段落以深入淺出的類比分析醒人愚頑,有的段落則用樸實無華的語句展望未來。可以說奇思妙想在文章之中層出不窮,談話者閃爍的智慧的光芒引人入勝。細細品味,一定會感受到課文的特有的文采。 3、勝負預測法。 預測式讀書方法有多種,可以預測文章的內容,包括事件的過程和結果,人物的命運和歸宿,物質的現(xiàn)在和將來;也可以預測文章的寫作方法,比如 ,議論文,可以預測論證方法的選擇和使用,也可以預測論據(jù)的取舍和安排,還可以預測作者思路的曲折變化。預測法的第二步是對比原文,分析自己的預測有哪些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同或錯誤的地方。第三步還可以閉上原文,重新回憶一遍,從而加深理解。 課文是孟子與齊宣王的一次談話,孟子的主要目的是讓梁齊宣王接收“保同而王”的王天下的思想,但是齊宣王卻沒有信心,談話當然不會很順利,那么孟子能不能取得成功呢?閱讀時可以一步步作預測,看了孟子的話,預測齊宣王的反映,或者,看了齊宣王的話,預測孟子的反映。浙江電視臺有一個很有收視率的文藝節(jié)目“人生AB劇”,采用觀賞一節(jié),討論一節(jié)的方式進行,生動有趣,懸念叢生,每一個場上的和場外的觀眾都能投入到對劇本的分析和探討之中去,這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這篇課文很長,如果不讀出一些趣味來,那真是一件受罪的事,而事實上,這篇課文卻是很精彩的,難道不值得我們花點心血去研讀嗎? ●二、重點難點化解 1、課文內容和嚴密的理路 化解:本文記錄的是孟子和齊宣王的一次談話,孟子用迂回曲折的方式,勸說齊宣王發(fā)揚仁術,放棄霸道,闡述了“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在理解課文的時候,首先必須弄清課文嚴密的理路。 課文篇幅較長,表面上散漫無紀,實際上始終圍繞“保民而王”這一中心論點層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齊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礎,進而論述不行王道是不為,而非不能。不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論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最后,才展開孟子的仁政藍圖,令齊宣王心動目眩,迫切希望實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齊宣王說出了實行王道的具體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一氣呵成,順理成章,理直氣壯,氣勢磅礴,十分嚴密。 2、迂回曲折的論辯藝術,是理解文章的又一重點 化解:要看清文章的三個波折。 第一個波折:孟子想向齊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藍圖,碰到的第一個難題是齊宣王的怕難心理。齊宣王認為王天下很難,而霸天下則比較容易,所以,他說“德何如則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針對齊宣王的這一認識,孟子從齊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別具眼光地指出齊宣王不是吝嗇,而是有不忍之心,而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礎。再說,孟子的這一番言說,也讓人聽得順耳。所以,齊宣王說“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悅誠服地與孟子站到了同一條起跑線上來了。 第二個波折:齊宣王雖然在思想上解決了一些問題,但他又懷疑自己的能力。他說:“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說自己還是沒有信心。 孟子針對這種思想上的疑難,采用了一組形象而生動的比喻進行說理。這就是“百鈞”、“輿薪”、“挾太山以超北?!薄ⅰ盀殚L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齊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沒有認真去做罷了。這就進一步從思想上為自己陳述仁政理想學說鋪平了道路。 第三個波折:在孟子發(fā)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議論后,齊宣王并沒有樂意地表示要去實行,倒是對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這是孟子必須認識到并掃清的障礙,否則,王天下的大道理還是不能讓齊宣王聽到心里去的。所謂能破才能立,就是這個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觀色,他從兩人一開始的談話中就始終沒有敢忘記齊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圖,于是,他用“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輕暖”、“采色”、“聲音”、“便嬖”五項,旁敲側擊地襯托出齊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比缓?,又用緣木求魚的比喻,徹底擊碎了齊宣王的迷夢。 文章中的這三個波折,呈現(xiàn)出迂回曲折的特點,千回百折,搖曳生姿,有時故意避開話題,有時故作頓挫,這都是由齊宣王認識上的曲折決定的,課文的這種準確的記錄,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藝術水平,這是理解上的難點,更是理解上的樂點。 3、典范的語言,是學習上的一大重點,關鍵在于吸收。 化解:一篇好的文章,決不能只有思想,而沒有血肉,更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飾。語言的運用就特別強調修飾的功夫。為了把自己的思想準確、恰當、得體地傳達出來,課文使用了較多的語言手段,使思想、情感的表達達到了完美的程度。這些手段是比喻、排比等辭格的運用和適當?shù)纳駪B(tài)描寫。 比喻這種修辭格,是文學語言的重要的表達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將使文章既具有生動的直觀性,又能夠揭露事物的本質。 用“力足以舉百鈞 ,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來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樣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挾太山以超北海”與“為長者折枝”形象地對比出前者是絕對做不到的,而后者不過是舉手之勞。 “天下可運于掌”這個比喻,具體形象地說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緣木求魚”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許多比喻一樣,已變成今天習用的成語,它形象地說明了齊宣王要以區(qū)區(qū)之齊去戰(zhàn)勝八倍于自己的各諸侯國是多么愚蠢,這個生動的比喻,徹底打碎了齊宣王的幻想,猶如當頭棒喝,使文勢如懸崖墜石,有千鈞之力。 有人統(tǒng)計,《孟子》全書共261章,其中,有93章使用了比喻,數(shù)量達159處之多。漢趙歧《孟子題詞》說:“孟子長于比喻,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笨芍^說到了點子上。 排比的運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形成文章參差錯落之美,又聲調鏗鏘,富于音樂性,在內容上既對文章進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強感情,使文章氣勢盛壯這種方法運用得好,則能使文彩裴然,行而遠矣。。 如“然一羽之不舉……為不用恩焉”,這一組排比句,以不可辯駁的氣勢說明“不能”是有別于“不為”的。它的淺顯易懂,還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簡御繁地把難懂的道理輕松自然地講得清楚明白。 “為肥甘不足于口與……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與”,這一組排比句,則是不厭其煩地故意揣度,既擴充了文章的內容,又使齊宣王為生活奢侈而自感慚愧,并進而去檢點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思想,又迫使齊宣王朝著王天下的方向邁進。 “今王發(fā)政施仁……皆欲赴訴于王”,這一組排比句,從“仕者”、“耕者”、“商賈”和“天下之欲訴其君者”等四個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發(fā)政施仁”的好處,在齊宣王面前顯示了巨大的誘惑力,展開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麗遠景。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個排比句,形象地寫出了小農生產(chǎn)豐衣足食、安居樂業(yè)的情景,不但加強了思想上的說服力,而且加強了情緒上的感染力。 文章中還善于作適當?shù)纳駪B(tài)描寫,形象生動地刻畫了人物性格。這是古代散文中,尤其是諸子散文中難得的好的文學筆法。如孟子引導齊宣王說出“大欲”時,齊宣王“笑而不言”,這一筆寫出齊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閃閃不那么理直氣壯的神態(tài),極盡傳神之妙?!睹献印分械牧硪粋€成語“王顧左右而言他”也是這樣,逼真而傳神。 這都是我們在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時要特別注意吸收的地方。 4、孟子“仁政”思想與自己的學養(yǎng) 化解:孟子認為人都有不忍之心,仁義禮智皆由此而來,每個人都應該擴充自己的不忍之心,“茍不充之無以事父母”,擴而充之則“足以保四海”,而擴充的辦法就是養(yǎng)浩然之氣。認為“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 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矣?!痹谶@里,孟子特別強調了人的修養(yǎng)與“義”與“道”的密切關系,換句話說,孟子是特別重視人的內在修養(yǎng)的。正是由他的這種內在修養(yǎng),決定了他的學說的核心內容——“仁政”,這里的關鍵是一個“仁”字。這個“仁”是發(fā)展孔子思想而來的,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同情廣大勞動人民。所以,孟子認為人性本善,認為凡人都可以為堯舜,每個國君都可以為圣王,所以,他抨擊暴政,宣揚仁政。 另外,也正因為孟子的這一層學養(yǎng),決定了孟子正言厲色地抨擊“邪說”,極力地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 5、鄒與楚戰(zhàn),在文章中是比喻還是類比? 化解:這是課文理解上的一個難點。 比喻,首先必須在不同種類的事物之間存在,其次,必須具有相似點。鄒與楚戰(zhàn)是戰(zhàn)爭,齊與諸侯戰(zhàn),還是戰(zhàn)爭,事物的性質是一樣的,不存在種類 上的不同,明顯不是比喻。類比,即把相同、相似或者在某一點上義理相通的事物并在一起,使其相互參照,來闡明一種事理,或表現(xiàn)一種情景。類比,因也有兩物相喻的意思,所以有的修辭學家稱之為擴喻。但類比不是比喻。比喻一般使用喻詞,喻體不能脫離本體獨立存在,喻體同本體的關系是依屬關系;類比不使用比喻詞比體可以離開本體單獨存在,兩者的關系為平列關系。典型例子有魯迅《文學和出汗》中的句子:“搶得天下的便是王,搶不到天下的便是賊”與“只要流傳的便是好文學,只要消滅的便是壞文學?!边@兩者之間的強盜邏輯上的互通,就是類比。再如毛澤東《論持久戰(zhàn)》中為了說明戰(zhàn)爭中必須有進有退,他連用“吃飯”與“拉屎”、“睡覺”與“起床”兩件事物進行類比,生動地闡明了進與退的一體性,具有很強的啟示力量。 鄒與楚戰(zhàn)不能取勝,與齊以一服八不能取勝,道理上是一致的,都是力量懸殊,取類作比,目的是闡明事理,讓齊宣王從這對類似相通的事物的聯(lián)想中,明白霸天下的可怕的危害。 6、孟子的經(jīng)濟思想在課文中的反映 化解:孟子的經(jīng)濟思想在課文中的反映,就是“制民之產(chǎn)”。與講求霸道的學說比起來,孟子的“仁政”學說,如果沒有經(jīng)濟作為基礎,必將缺乏底氣,所以,孟子非常詳盡地解說了自己學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制民之產(chǎn)”的經(jīng)濟思想。這一部分內容在閱讀時容易忽視,因為課文較長,老師講到這里也不作過多的強調,這就造成我們對孟子思想理解上的極大的欠缺。在理解孟子的經(jīng)濟思想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分析一下,為什么孟子的這么優(yōu)秀的思想?yún)s始終不能被各國君主采用并推廣實行??梢哉f,這首先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是分不開的,各國互相攻伐,強者稱霸,列國分立開始趨向統(tǒng)一,這種現(xiàn)實由不得君主們去講究理想的治國方法,他們傾心于武力爭霸實在是身不由己,而孟子的那一套學說自然就因其不合時宜而不被采納。所以,孟子的經(jīng)濟思想是說著容易做起來難,理想的藍圖終究只是理想而已。 ●三、相關知識補充 1、孟子與《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現(xiàn)山東鄒縣東南)人。 孟子是戰(zhàn)國時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曾受業(yè)于子思(孔子的孫子)的門人,30歲左右收徒講學。44歲開始周游列國,晚年回到家鄉(xiāng)講學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統(tǒng)治者都把他作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時被稱為“亞圣”。 《孟子》共七篇,分別為《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各章又都分為上下兩篇。作為一部語錄體著作,它記錄的是有關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論。 到南宋時,朱熹把它與《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以及《論語》合為“四書”,把讀經(jīng)的傳統(tǒng)推向更加狹窄的胡同,成為后世(如明、清兩代)科舉考試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據(jù)。 2、《孟子》的思想和當時的社會 任何一種哲學,都會創(chuàng)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國寡民、佛家的因果報應來說,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則誘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樂、仁義并施的王道樂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圖景。這對于王者來說,自然是最好不過了,有什么比百姓歸附,國力強盛更令他們滿意的呢?對于老百姓來說,也是如此,有誰不樂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孟子的思想能夠流傳久遠的原因還遠不只于此。在孟子的大思想的統(tǒng)攝之下,孟子的“王道”思想,宣傳仁政,還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這充分體現(xiàn)了社會的民主和文明的正當?shù)倪M步趨勢,反映了大多數(shù)人的愿望,順應了時代潮流,這就使他的學說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容易為多數(shù)人接受;而作為統(tǒng)治者,既然能夠“王天下”,那么,這種學說就正好可以用來作為自己統(tǒng)治社會的工具,所以,他們會極力推行孟子的學說。 孟子的哲學人格也與他人不同,他主張人性本善,進而十分強調個人修養(yǎng),提出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封建士大夫的出世進退準則。這種思想當然是具有更大的麻醉作用,所以,封建時代的知識分子(當時的社會精英)總是缺乏進取精神和改革社會的意識,容易被故紙堆埋沒,而封建統(tǒng)治者也正好以此來約束全社會。 最后,長期以來,孟子輕視體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者的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中國的士大夫階層,從而使他的學說得以更加久遠地流傳。且聽聽他的一些說法:“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yǎng)君子?!薄皠谛恼咧稳?,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義也?!? 3、《孟子》的時代意義 社會的進步,常常需要從古代吸收歷史的經(jīng)驗和教訓。孟子對于社會出路的探索,應該說在今天還有它的積極成分。孟子生活在戰(zhàn)國時代,當時政治上諸侯紛爭,“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苯y(tǒng)治階級“庖有肥肉,廄有肥馬”,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而廣大勞動人民對聯(lián)“民有饑色,野有餓莩”,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于是,思想界百家蜂起,“處士橫議”。孟子從儒家的“仁政”思想出發(fā),一方面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一方面又要掃清阻礙推行這種主張的各種“邪說”。首先,孟子這種求真的追求精神就是值得今天我們學習的。 孟子的思想具有著明顯的進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貴君輕,在今天 看來,它至少包括重視國家利益,反對特權意識、保護人民等多方面的含義。這種社會變革時期的新觀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義精神,至今在我們的思想領域里有著重大影響。 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極高,作為文化精粹,我們當然有研究、借鑒、繼承和發(fā)揚的必要。 4、“王道”和“霸道” 這是先秦時代一對相對的概念。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義治天下的政治主張;霸道指君主憑借武力、刑法、權勢等進行統(tǒng)治。孟子所處的時代是沿著霸道的方向前進的,凡是行法家主張,講求耕戰(zhàn),富國強兵,便取得勝利。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當世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zhàn)勝弱敵。齊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于合縱連橫,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歷史到底在什么時候青睞于“王道”,至今都不得而知。孟子是繼承了孔子的學思想發(fā)展而成為一整套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張的?!妒酚洝芬苍涊d“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的事實。 5、字詞積累 【道】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此其為饜足之道也 前一個是“稱道、稱贊”意,作謂語。后一個是“方法”意,作賓語。 【王】無以,則王乎?/則可以王矣?/保民而王/是心足以王矣/(故王)之不王,非……之類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都用作動詞,是名詞活用作動詞,“行王道統(tǒng)一天下”的意思。課文中其他的活用列舉如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危士臣/朝秦楚/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王語暴以好樂//今王鼓樂於此//舉疾首蹙□而相告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是以君子遠庖廚也/(活用情況分別如下:“老”、“幼”兩詞(第一個)和“遠”字、“寒”字、“?!弊侄际怯尚稳菰~活用為動詞;“刑”“樹”“衣”“語”“鼓”“疾”“朝”字都是名詞活用作動詞,其中還有些使動用法;有時數(shù)如“一”字也可活用作動詞。 【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若無罪而就死地也/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以若所為,求若所欲/若是其甚與?/雖與這俱學,弗若之矣//// 五個“若”字用法各不相同,分別相當于“像”、“好象”、“如果”、“你”、“比得上”等意思。 【是】是心足以王矣/無傷,是乃仁術也/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吾何快於是!/王豈為是哉?/其若是,孰能御之/不能進於是矣/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其如是,孰能御之////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是以后世無傳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是”的用法其實就兩種:一為指示代詞“這”的意思;一為現(xiàn)代表示肯定和判斷的“是”字,但在使用中,因為句中詞的次序等原因,理解上可能一時不好接受,但只要按語法關系稍作分析,便容易搞懂。 【然】然,誠有百姓者也/然則一羽之不舉/物皆然,心為甚/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則苗浡然興之矣////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七個句子中,獨立的“然”字,一般用作謂語,其意思應該是“對”或者“這樣”等意思;作形容詞詞尾的,其意定為“……的樣子”;與其他虛詞連用的,一般用作連詞,其意為“那么”。 通假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皆欲赴□於王。/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蓋亦反其本矣/刑於寡妻/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將以釁鐘/ 無以,則王乎?/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無或乎王之不智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找出這些通假字比較容易,查查注釋即可。 6、重要語段:仁政理想藍圖的描繪和幾個比喻段和幾個排比段,可以熟讀成誦。 7、課外閱讀:本單元只讀《孟子》即可,最好是手上有一本,完成對該書博大精深思想體系的大致了解。古人不是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美談嗎?當然,如果找到有關《孟子》的欣賞、解析文字讀一讀,那就更好。 8、課后練習解析 一、此題有兩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學生熟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要求背誦的一段課文,集中反映了孟子的政治主張。熟讀成誦,有利于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二是理清文章的思路,具體說說孟子是怎樣一步步說服齊宣王“保民而王”的,意在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參考答案詳見“重點難點化解”中的 “ 2、迂回曲折的論辯藝術”。 二、設計此題,意在使學生加深對“《孟子》長于比喻”的理解 。參考答案詳見 “重點難點化解”中的 “3、典范的語言”和“5、鄒與楚戰(zhàn)”。 三、1、御:抵御。2、易:換。愛:吝惜。3、乃:是。4、第一個“見”:看見。第二個“見”:被。5、及:推及、推廣。6、緣:攀登、爬。 四、設計此題,是為了使學生通過具體句子中不同義項的辨析,掌握文言常用詞語“愛”“明”“道”的含義。愛:1、吝惜。2、愛護。3、喜愛、喜歡。明:1、明亮的。2、視力。3、清楚、明白。4、賢明的。道:1、稱道、稱贊。2、說、講。3、道義、道理。4、路、道路。 五、此題設計是為了訓練學生給文言文斷句、翻譯的能力。 標點: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往)楚游者,比(及、到)及反(同“返”)也,則凍餒(饑餓)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曰:“士師(獄官)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譯文:孟子對齊宣王說:“您的臣子中,有個把妻子兒女托給朋友照看而自己到楚國游歷的人,等到他回來時,他的妻子兒女卻受凍挨餓,該怎么辦呢?”齊宣王說:“和他斷絕交情?!泵献佑謫枺骸氨O(jiān)獄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屬,該怎么辦呢?”齊宣王說:“罷免他?!泵献佑謫枺骸皣鴲蹧]有治理好,那又該怎么辦呢?”齊宣王看著左右扯別的問題。 ● 四、學練效果檢測 A、層級檢測題 一、知識積累 1、為下列加點的詞注音 胡龁() 無以,則王()乎 彼惡()知之 褊()小 予忖度()之 便嬖()不足使令于前 蒞()中國 商賈()皆藏于市 吾惛()不能進于是矣 此惟救死而恐不贍() 殆()有甚焉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A、吾不忍其觳觫 B、仰不足以事父母 C、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D、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都是通假字,請寫出其本字,并解釋它在句中的意思。 A、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B、蓋亦反其本矣C、刑於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於家邦D、將以釁鐘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活用現(xiàn)象,并試加解釋 A、朝秦楚,蒞中國, 而撫四夷 B、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C、然后從而刑之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5、揣摩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指出其各屬于什么句式 A、莫之能御。B、何以異?C、樹之以桑。D、臣未之聞也。 6、《齊桓晉文之事》節(jié)選自《-----------------》。它的主要內容是寫----------勸說------放棄-----------,采納“------------”的主張發(fā)政施仁的經(jīng)過。生動準確地闡明了儒家的“仁政”主張,鮮明地表現(xiàn)了《孟子》因勢利導,善于---------的寫作特點。 7、下面列出了孟子因勢利導,說服齊宣王采納“保民而王”的主張的過程。請根據(jù)課文,梳理文章思路,體會《孟子》的論辯特色,填寫其他的空白。 第一步引導:引導宣王拋開霸道而談王道。內容要點:“無以,則王乎?”“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引導方法:抓住宣王想統(tǒng)治天下的心理 第二步引導:引導宣王認識自己有“保民而王”的條件。內容要點:“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薄笆悄巳市g也?!币龑Х椒ǎ号e出以羊易牛的事例。 第三步引導:引導宣王認識“不忍之心”為什么合于“保民而王”的條件。內容要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推恩足以保四海。”引導方法:-------------A--------------------。 第四步引導:為宣王進一步說明沒有施行“保民而王”并非不能而是“不為”。內容要點:“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引導方法:-----------------------B------------------。 第五步引導:指出宣王的大欲,并明言“以若所為”則“大欲”不能實現(xiàn)。內容要點:“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 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币龑Х椒ǎ?---------------------C------------------------------。 第六步引導:引導宣王認識行霸道必敗,行王道必勝的道理,要他采用“保民而王”的主張。內容要點:-----------------------------D--------------------------------------。引導方法:舉鄒楚之戰(zhàn)說明行霸道必敗(以小敵大,以寡敵眾,以弱敵強是自取其?。?;再舉“天下歸心之狀”說明行“王道”必勝。 第七步引導 :闡述“保民而王”的具體措施。內容要點:-------------------E----------------------------------------------。 B、層級檢測題 1、《孟子》善辯,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善于洞察對方的心理因勢利導。結合課文,簡要概括孟子是怎么洞察齊宣王的心理因勢利導,讓他采納自己“保民而王”的主張的。 答: 2、《孟子》的語言言近旨遠,生動詼諧,常常迸射出哲理的火花。其中不少被后人以最簡單的短語形式總結成人們喜聞樂見的成語,流傳至今。請指出下面的語段分別被概括為什么成語。 A、“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概括成語為:-----------------。 B、“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备爬ǔ烧Z為:---------------------。 3、閱讀下列文段,然后完成練習題。 [甲]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 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乙]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下列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 兇:收成不好 B、填然鼓之 鼓:戰(zhàn)鼓 C、謹庠序之教 庠序:古代的學校 D、申之以孝悌之義 申:反復教導 (2)與“直不百步耳”的“直”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B、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C、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D、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3)與“寡人之於國也”中的“于”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 B、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C、季氏將有事于顓臾。 D、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1/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A、兵器接在手,士兵們就丟下武器跑了。 B、兵器剛接觸,士兵們就丟下盔甲拖著兵器逃跑了。 C、兵器剛接觸,士兵們就丟下武器隨著部隊逃跑了。 D、兵器已經(jīng)握在手,士兵們就丟下武器跑了。 2/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A、頭發(fā)花白的人,不用在路上背東西了。 B、頭發(fā)花白的人,不必用頭在路上頂東西了。 C、頭發(fā)花白的人,就不會肩扛著東西在路上行走了。 D、頭發(fā)花白的人,就不會背著或頭頂著東西在路上行走了。 (5)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喻,說明什么道理? 答: 4、小作文:以“批評要講究藝術”為題,采用比喻或寓言故事等方法寫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 附:檢測題答案 A層級檢測題: 1、h w ng w bi n c n du b l g h n sh n d i 2、A、恐懼發(fā)抖的樣子B、贍養(yǎng)、奉養(yǎng)C、憎恨、痛恨D、等到;通“網(wǎng)”,活用為動詞,:張開網(wǎng)羅捕捉,引申為“陷害” 3、A、途--道路B、盍--何不(為什么不),返--回到C、型--作出榜樣D、臖--殺生取血涂物,用以祭祀 4、A、使動用法:使秦楚來朝見B、名詞活用為動詞:以王道統(tǒng)一天下C、名詞活用為動詞:施以刑罰D、名詞活用為動詞:穿 5、A、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B、介詞的代詞賓語前置C、介詞結構后置D、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6、《孟子梁惠王上》、孟子、齊宣王、霸道、“保民而王”、論辯 7、A、引《詩經(jīng)》“刑於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於家邦”說明“推恩”與“保民”的關系。B、以“挾太山以超北?!?、“為長者折枝”為喻,說明民之未保,“非不能”,實“不為”。C、以“緣木求魚”為喻D、“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 以一服八,何以異於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fā)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 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皆欲赴訴於王。其若是,孰能御之!”E、“五畝之宅,樹之以?!?,“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B層級檢測題: 1、第一,把自己的“保民而王”的主張與齊宣王“王天下”的心理結合起來,使他對“保民”的主張產(chǎn)生興趣;第二,以宣王本身的事為例,由大及小、由近及遠地言及為政的大事,使之對“保民而王”產(chǎn)生信心;第三,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分析,使齊宣王辨明是非利害,知所取舍。 2、明察秋毫/緣木求魚 3、B、A、C、BD、答——說明移民種粟皆非為國治本之策,只有施行仁政才是為國治本之策。 4、提示:比如,可以用這么一個寓言,北風和南風比賽,看誰能把行人的衣服吹脫,北風猛吹,行人把衣服裹得更緊,南風溫暖地吹著,行人終于敞開了襟懷…… 作業(yè):熟讀該文; 完成練習冊該課內容;預習《莊暴見孟子》。-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必修 齊桓晉文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266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