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20 捕蛇者說教案 語文版.doc
《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20 捕蛇者說教案 語文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20 捕蛇者說教案 語文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捕蛇者說》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識記與作者相關的文學常識,積累重點文言詞語,培養(yǎng)翻譯課文的能力。 2.學習文中通過對比、襯托突出中心的寫法,賞析敘述中插入議論的妙處。 3.揣摩蔣氏復雜的心理,認識到封建統(tǒng)治階級壓榨人民的本質。 過程與方法 1.了解“說”這種文體。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主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認識到封建統(tǒng)治階級壓榨人民的本質。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柳宗元。 2.積累文言詞匯,在誦讀中感受本文整散結合的文言句式。 3.學習本文運用對比突出主旨的寫法。 【教學工具】 教學PPT,朗讀音頻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趣味導入 同學們,“毒蛇”在你們心目中是什么樣的形象?提起了蛇,同學們就聯(lián)想到了“陰狠”“恐怖”這些詞語,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懼。你們想知道天天面對毒蛇,而且將捕蛇作為自己的職業(yè)的人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一千多年前永州捕蛇人的奇特生活。 二、知識卡片 1.作者檔案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漢族,唐代河東郡(今山西運城永濟)人,世稱“柳河東”“河東先生”。 著名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并稱為“韓柳”。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與唐代的韓愈、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并稱為“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游記寫景狀物,多所寄托,有《柳宗元集》傳世,代表作《溪居》《江雪》《漁翁》。 2.背景鏈接 唐朝中期政治腐敗,戰(zhàn)爭頻繁,朝廷隨意增設稅收,巧立名目,無限制地搜刮人民的錢糧,使人民不堪重負。 唐順宗永貞元年(805),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革新集團,主張政治改革失敗而被貶為永州司馬,在永州這個荒僻落后的地區(qū)生活了將近10年。目睹當?shù)厝嗣瘛胺撬绖t徙”的悲慘景象,他感到有責任用自己的筆來反映橫征暴斂導致民不聊生的社會現(xiàn)實,希望最高統(tǒng)治者能借此體察民情、推行仁政。 “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跟現(xiàn)代的雜文大體近似。或借一件事一種現(xiàn)象來表述作者對某些事件或問題的見解。常具有以小見大的特點;形式上的基本原則是敘為議設、議由敘生。 3.語基積累 (1)生難字 嚙(ni) 臘(xī) 攣(lun) 踠(wǎn) 瘺(lu) 癘(l) 幾死者數(shù)(jī shu) 謹食之(s) 嗣(s) 蹙(c) 踣(b) 死者相藉(ji) 以俟夫(s) 曩(nǎng) 隳(huī) 恂(xn) 當其租入(dng) 蒞(l) 缶(fǒu) (2)古今異義 黑質而白章(古義:花紋;今義:條目,條理等) 若毒之乎(古義:痛恨,憎恨;今義:病毒,毒害) 可以已大風(古義:麻風病;今義:風力很大的風) 向吾不為斯役(古義:假使,假如;今義:方向,對著等) 可以已大風(古義:可以用來;今義:表示可能或許可) 雖雞狗不寧焉(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永之人爭奔走焉(古義:跑;今義:人或鳥獸的腳交互向前移動)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古義:處處;今義:時常,經常) (3)一詞多義 觀 今以蔣氏觀之(動詞,看)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動詞,考察) 食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動詞,吃) 謹食之(動詞,喂養(yǎng)) 毒 若毒之乎(動詞,痛恨,憎恨) 賦斂之毒(名詞,禍害) 得 得而臘之以為餌(動詞,捕捉)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動詞,得到,了解) 弛 則弛然而臥(動詞,放松) 弛擔持刀(動詞,放下,解除) 焉 爭奔走焉(代詞,捕蛇這件事) 雖雞狗不得寧焉(語氣助詞,可不譯) 賦 歲賦其二(動詞,征收) 復若賦(名詞,賦稅) 去 去死肌,殺三蟲(動詞,去除) 停數(shù)日,辭去(動詞,離開) 若 貌若甚戚者(動詞,好像) 更若役(代詞,你的) 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介詞,比得上) 若毒之乎(代詞,你) (4)詞類活用 君將哀而生之乎(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活下去) 謹食之,時而獻焉(名詞作狀語,到規(guī)定時間) 歲賦其二(名詞作狀語,每年) 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名詞作狀語,一天天) 得而臘之以為餌(名詞用作動詞,把蛇晾干) 以盡吾齒(形容詞用作動詞,過完) 竭其廬之入(動詞用作名詞,家里的收入) (5)特殊句式 ①判斷句 苛政猛于虎也(“……也”,判斷句標志) ②省略句 黑質而白章(省略主語“蛇”)余將告于蒞事者(省略賓語“這件事”) ③倒裝句 則何如(賓語前置,正常語序應為“則如何”) 苛政猛于虎也(介賓短語后置,正常語序應為“苛政于虎猛也”) 三、布置作業(yè): 課后繼續(xù)讀課文嘗試理解文意,將有疑問的地方畫出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指名讀課文。 二、初步感知 1.文題探討 “捕蛇者說”意思是說說捕蛇人的事。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名。作者通過捕蛇人蔣氏口述悲慘身世,反映民不聊生的境況,刻畫悍吏的兇暴,描繪捕蛇人的心態(tài),最后點出“賦斂之毒有甚是蛇”的主題思想。 2.分層解讀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捕蛇原因。 第二部分(第2~4段):蔣氏三代人寧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之害。 第2段概述蔣氏三代人的悲慘遭遇。 第3段作者向蔣氏提出“更役復賦”的建議。 第4段蔣氏自陳心曲。 第三部分(第5段):點明全篇主旨:“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三、深層領悟 1.蔣氏的話哀而不傷,卻最終使作者“聞而愈悲”,結合具體實例,談談你的理解。 蔣氏的這一番話,以他“以捕蛇獨存”和鄉(xiāng)鄰們“非死則徙”相對比,以他“弛然而臥”和鄉(xiāng)鄰們將受悍吏襲擾相對比,以他“一歲之犯死者二”和鄉(xiāng)鄰們“旦旦有是”相對比,說明捕蛇之不幸,確實“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梢娝谥v述三代人受蛇毒之害時“貌若甚戚”,而當聽了要恢復他的賦稅時卻“大戚,汪然出涕”地懇求,完全是出于真情。蔣氏的話,發(fā)自肺腑,帶著血淚,聽來怎不令人心碎? 2.本文是怎樣層層埋下伏筆的?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本文主旨是揭露賦斂之毒,而開篇卻先從蛇有劇毒、永州人“爭奔走焉”寫起,接著再寫蔣氏三代專捕蛇之“利”,可談及這件事時,他卻“貌若甚戚”;當作者提出要“更若役,復若賦”時,蔣氏竟“大戚”“出涕”,并發(fā)出“君將哀而生之乎”的呼告。 這樣層層設伏,使文章跌宕起伏,曲折有致,能夠引起讀者的關切和期待,這便是蓄勢所產生的藝術效果。 3.永州之野產異蛇,毒性劇烈,那么蔣氏捕蛇是明智之舉嗎? 觀點一:是明智的。在當時那個戰(zhàn)亂年代里,苛捐雜稅繁重,蔣氏如果不捕蛇的話,可能就會像他的鄉(xiāng)鄰們那樣“非死則徙”,他現(xiàn)在的生活狀況比他的鄉(xiāng)鄰好,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 觀點二:不明智。他是在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而蔣氏每年要兩次冒著死亡的危險去捕毒蛇,簡直太不明智了。連性命都不保,還何談“甘食”“熙熙而樂”啊。 觀點三:蔣氏捕蛇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有更好的選擇,他一定不會選擇捕蛇,因為捕蛇太危險,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死在這件事上,他本人也多次差點被蛇毒死,但在當時賦稅那么繁重的情形下,他別無選擇。他現(xiàn)在靠捕蛇為生,既沒有像鄉(xiāng)鄰們那樣搬走,也沒有死去,日子過得有“甘”有“樂”。跟當時社會上的很多人相比,他還算是過得比較好的。 【結束語】 文章通過蔣氏祖孫三代寧可死于毒蛇之口而求免于苛稅的記述,深刻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者殘酷地壓迫剝削勞動人民的罪行,表達了作者對人民疾苦的同情。 【板書設計】 捕蛇者說 柳宗元 捕蛇原因——當其租入 自述遭遇 捕蛇之險 專其利三世 幾死者數(shù)矣 提出建議——更役復賦 自述心曲 旦旦有是 熙熙而樂 點明主旨——賦斂之毒有甚是蛇 苛政猛于虎-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20 捕蛇者說教案 語文版 九年級 語文 上冊 第五 單元 捕蛇者說 教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3355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