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課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第17課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行善尚美 博雅篤學
第17課 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鄭和下西洋的時間、條件、目的、概況、影響;開發(fā)南洋;倭寇;戚繼光抗倭。
①引導學生識讀《鄭和下西洋路線圖》,培養(yǎng)學生識讀歷史地圖的能力。
① 通過比較鄭和下西洋與張騫出使西域,培養(yǎng)學生比較、理解問題的能力。
③引導學生分析鄭和下西洋的影響,使學生分析鄭和下西洋的影響,使學生初步學會多角度、多方位、客觀、全面地分析問題。
④采用課堂討論、想象等方式,探究鄭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及戚繼光抗倭勝利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
二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在地圖上指、描或演示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識圖能力和歷史想象能力。
②引導學生收集關于鄭和、戚繼光的資料,作為小故事的素材,提高學生收集歷史資料的能力的語言表達能力。
③鼓勵學生向地理教師請教,了解鄭和下西洋的時間及到達國家的自然條件、風土人情等,以增強各學科知識的聯(lián)系,拓寬知識面。
④要求學生講述戚繼光抗倭的故事,使之正確認識戚繼光抗倭在中華民族反侵略斗爭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促進了我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學生繼承和發(fā)揚我國古
3、代人民不畏艱難、敢為人先的精神。
②學習戚繼光抗倭事跡,感受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爭精神,初步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③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明朝時期,我國對外交往既有友好合作的一面,也有反侵略的一面,從而全面認識明朝對外關系的基本特征。
重點和難點
重點:鄭和下西洋
難點:如何全面地辯證地評價鄭和下西洋
教學過程
要求學生預習,并收集鄭和、戚繼光的有關資料。
課前引導:明朝建立后,為了鞏固統(tǒng)治,對內不斷強國化皇權,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呢?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隨著明朝政權的鞏固以及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在外交 上,也展開了一系列重大活動,這些活動既有友好交往的一面,也有反抗侵略的斗爭。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事件。
導入新課
一、鄭和下西洋
1、條件和目的
2、概況
3、意義和影響
二、戚繼光抗倭
1、倭寇及其危害
2、戚繼光抗倭
課堂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課內習題,教師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