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級圓柱齒輪帶傳動機械課程設計1

上傳人:1888****888 文檔編號:37230955 上傳時間:2021-11-02 格式:DOC 頁數:81 大?。?.48M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單級圓柱齒輪帶傳動機械課程設計1_第1頁
第1頁 / 共81頁
單級圓柱齒輪帶傳動機械課程設計1_第2頁
第2頁 / 共81頁
單級圓柱齒輪帶傳動機械課程設計1_第3頁
第3頁 / 共81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單級圓柱齒輪帶傳動機械課程設計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單級圓柱齒輪帶傳動機械課程設計1(8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機 械 設 計 課 程 設計 計 算 說 明 書 設計題目: 單級圓柱齒輪帶傳動 目 錄 設計任務書…………………………………………………………………… 一、傳動方案的擬定及說明………………………………………………… 二、電動機的選擇…………………………………………………………… 三、傳動裝置運動和動力參數計算………………………………………… 四、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 五、

2、軸的設計計算…………………………………………………………… 六、滾動軸承的選擇及計算………………………………………………… 七、鍵聯接的選擇及校核計算……………………………………………… 八、聯軸器的選擇…………………………………………………………… 九、潤滑與密封……………………………………………………………… 十、設計小結………………………………………………………………… 參考資料………………………………………………………………………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任務書(三) 一、設計題目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 二、工作原理及已知條件 工作原理:帶式輸送機工作裝置如下

3、圖所示 己知條件 1.工作條件:兩班制,連續(xù)單向運轉,載荷平穩(wěn),室內工作,有粉塵; 2.使用壽命:8年(每年300工作日); 3.檢修間隔期:四年一次大修,兩年一次中修,一年一次小修; 4.動力來源:電力,三相交流,電壓380/220 V 5.運輸帶速度允許誤差;5%; 6.一般機械廠制造,小批量生產; 7. 滾筒中的摩擦力影響已包含在工作力F中了。 三、原始數據 編號 參數 2 傳送帶工作拉力F(kN) 4.5 傳送帶工作速度v(m/s) 0.7 滾筒直徑D(mm) 200 四、設計內容 1

4、.按照給定的原始設計數據(編號) A2 和傳動方案(編號) 1 設計減速器裝置; 2.傳動方案運動簡圖1張(附在說明書里); 3.完成減速器裝配圖1張(可計算機繪圖,A0或A1); 4.完成二維主要零件圖2張(傳動零件、軸或箱體,A3或A4); 5.設計說明書1份(正文約20頁,6000~7000字)。 班級: 姓名: 指導教師: 日期: 第一章 傳動方案擬定及說明 1、傳動系統的作用及傳動方案的特

5、點: 機器一般是由原動機、傳動裝置和工作裝置組成。傳動裝置是用來傳遞原動機的運動和動力、變換其運動形式以滿足工作裝置的需要,是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傳動裝置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機器的工作性能、重量和成本。合理的傳動方案除滿足工作裝置的功能外,還要求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成本低廉、傳動效率高和使用維護方便。 本設計中原動機為電動機,工作機為皮帶輸送機。傳動方案采用了兩級傳動,第一級傳動為帶傳動,第二級傳動為單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帶傳動承載能力較低,在傳遞相同轉矩時,結構尺寸較其他形式大,但有過載保護的優(yōu)點,還可緩和沖擊和振動,故布置在傳動的高速級,以降低傳遞的轉矩,減小帶傳動的結構尺寸。

6、齒輪傳動的傳動效率高,適用的功率和速度范圍廣,使用壽命較長,是現代機器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機構之一。本設計采用的是單級直齒輪傳動。 減速器的箱體采用水平剖分式結構,用HT200灰鑄鐵鑄造而成。 2、傳動方案的分析與擬定 1、工作條件:使用年限8年,工作為兩班工作制,載荷平穩(wěn),室內工作。 2、原始數據:滾筒圓周力F=4500N; 帶速V=0.7m/s; 滾筒直徑D=200mm; 3、方案擬定: 采用V帶傳動與齒輪傳動的組 合,即可滿足傳動比要求,同時由于 帶傳動具有良好的緩沖,吸振性能, 適應大起動轉矩工況要求,結構簡單, 成本低,使用維護方便。 圖1 帶式輸送

7、機傳動系統簡圖 計算與說明 主要結果 第二章電動機的選擇 I選擇電動機的類型和結構 1 選擇電動機的類型 因為裝置的載荷平穩(wěn),單向連續(xù)長期工作,因此可選用Y型閉式籠型三項異步電動機,電壓為380V。該電機工作可靠,維護容易,價格低廉,、配調速裝置,可提高起動性能。 2 確定電動機功率 (1)根據帶式運輸機工作類型,選取工作機效率為=0.96 工作機所需功率==4500x0.7/(1000x0.96)=3.281kw (2)查機參考文獻[2]表1-7可以確定各部分效率: ① 聯軸器效率:=0.98; ②滾動軸承傳動效率

8、:=0.99; ③閉式直齒圓柱齒輪傳動效率: 查參考文獻[2]表16-2,選取齒輪精度等級為8級,傳動效率不低于0.97(包括軸承不低于0.965) 故取=0.97; ④滾筒傳動效率: 一般選取=0.99; ⑤V帶傳動效率: 查參考文獻[2]表3確定選用普通V帶傳動,一般選取=0.96; ⑥由上數據可得傳動裝置總效率: = = 0.98 0.99 0.97 0.99 0.96 =0.89 (3)電動機所需功率: ==3.281/0.89=3.66kw (4)確定電動機的額定功率: 因為載荷平穩(wěn),連續(xù)運轉,電動機額定功率略大于 計算與說明

9、主要結果 查參考文獻[2]表12-1,Y系列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技術參數,選電動機額定功率為=4.0kw。 3 確定電動機轉速 (1)滾筒軸工作轉速 =66.9r/min (2)傳動比 ①齒輪 查參考文獻[2]表1-8,給定的傳動比范圍,≤4,≤6??梢源_定圓柱齒輪傳動一級減速器傳動比范圍是=3~5或=5~7。但查參考文獻[2]表1-8,推薦傳動比i<6~8,選用速度較低失望直齒圓柱齒輪,故可選==3~5。 ②帶 V帶傳動比范圍是2~4; ③總傳動比范圍=6~20。 (3)電動機轉速范圍 =(6~20)66.9r/min=(401.3~1137.6)r/min

10、 查參考文獻[1]表19-1,符合這一范圍的同步轉速有: 1000 r/min;750 r/min。 4 初定方案 根據容量和轉速,查參考文獻[1]表19-1,初步確定3種方案如表2 表2 3種初選方案比較 方案 電動機型號 額定功率/kw 滿載轉速/(r/min) 堵轉轉矩 最大轉矩 質量 額定轉矩 額定轉矩 6極Ⅰ Y131M1-6 4 960 2.0 2.2 73 8極Ⅱ Y160 M1-8 4 720 2.0 2.0 118 =4.0kw =66.9r/min =6~20

11、 =(401.3~1137.6)r/min =0.96 =3.281kw =0.98 =0.99 =0.97 =0.99 =0.96 =0.89 =3.66kw 計算與說明 主要結果 5確定電動機型號 因為對于額定功率相同的類型電動機,選用轉速較高,則極對數少,尺寸和重量小,價格也低,但傳動裝置傳動比大,從而使傳動裝置結構尺寸增大,成本提高;選用低速電動機則正好相反。因此,綜合考慮

12、高、低速的優(yōu)缺點,采用方案Ⅱ,即選定電動機型號為:Y132M-6,其主要性能是:額定功率:4kw 滿載轉速:960r/min。 方案Ⅱ 電動機型號 Y132M-6 計算與說明 主要結果 第三章傳動裝置運動和動力參數計算 Ⅱ 傳動裝置總傳動比的計算和各級傳動比的分配 1 總傳動比 =/=/=960/66.9=14.35 6≤8.994≤20,合適。 2 分配各級傳動比 (1)根據參考文獻[2]表1-8,選取齒輪傳動比為:=4.8,單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3~5,合理。 (2)因為=,所以=/=14.35/

13、4.8=3。 二、各軸的轉速、功率和轉速 1各軸的轉速可以根據電動機滿載轉速和各相鄰軸間傳動比進行計算。 電動機軸:==960r/min Ⅰ軸:=/=(960/3)r/min =320 r/min Ⅱ軸:=/=(320/4.8)r/min=66.95r/min Ⅲ軸:==66.95r/min 驗算帶速: V工作帶=3.14d筒nⅢ/60x1000=0.701m/s 誤差: △V=(0.7-0.701)/0.7=-O.14% -5%≤≤5%,合適。 2計算各軸的功率 電動機軸:Pd=Pw/η總=3.281/0.89=3.66 kw Ⅰ軸:

14、 PⅠ=Pd/η帶=3.66/096=3.51 kw Ⅱ軸: PⅡ= PⅠη滾.η齒=3.51x0.99x0.97=3.37 kw Ⅲ軸: PⅢ= PⅡ. η聯η齒=3.37x0.98x0.97=3.27 kw =14.35 =4.8 =3 =320 r/min =66.95 r/min =66.95r/min Pd=3.66 kw PⅠ=3.51 kw PⅡ=3.37 kw PⅢ=3.27 kw 計算與說明 主要結果 3計算各軸的輸入轉矩 電動機軸: Td=95

15、50Pd/n電動=9550x3.66/960=36.41(N.m) Ⅰ軸: TⅠ=T0η帶i帶=104.8(N.m) Ⅱ軸: TⅡ=T1η齒η軸承i齒=481.3(N.m) Ⅲ軸: TⅢ=T2η聯軸器η軸承i齒帶=471.7(N.m) 4將以上結果記入表3 表3 運動和動力參數 I軸 II軸 III軸 轉速(r/min) 320 66.95 66.95 輸入功率P(kw) 3.51 3.37 3.27 輸入扭矩T(N.m) 104.48 481.3 471.3 傳動比(i) 3 4.8 效率() 0.96 0.

16、95 傳動零件設計計算 1皮帶輪傳動的設計計算(外傳動) (1)選擇普通V帶 因為每天10~16 h,且選用帶式輸送機,所以查參考文獻[1]表8-7,選取工作系數Ka=1.0所以Pca=Ka.Pd=3.66kw。 (2)選擇V帶類型 根據,,查參考文獻[1]圖8-11,選用A型V帶 (3)確定帶輪基準直徑,并驗算帶速 ①初選小帶輪基準直徑 查參考文獻[1]表8-6和表8-8,取小帶輪直徑=125mm ②驗算帶速 V小帶輪=3.14dd2n2/60x1000=6.28m/s,查參考文獻[2]表8-9知道范圍是6.5~10,故帶速合適。 ③計算大帶輪基準直徑 dd2=

17、i帶dd1=3x125=375mm,查參考文獻[2]表8-8,圓整為dd2=375mm ④驗算彈性功率 ,很小,滿足要求。 ⑤驗算轉速誤差 i帶實= dd2/ dd1(1-ε)=2.988 從動輪實際轉速n2=n1/ i帶實=321.29r/min 轉速誤差△n2=(320-321.29)/320=-0.4%,對于帶式輸送裝置,轉速誤差在5%范圍內,故合適。 (4)初選中心距 根據 得 0.7(125+375)≤a0≤2(125+375),初定=500mm。 (5) 初選基準長度 由公式計算帶所需基準長度 Ld≈2a0+ /2(dd2+dd1)+ (dd2-d

18、d1)2/4a0=1816.25mm 查參考文獻[2]表8-2的帶的基準長度=1800mm。 (6)計算實際中心距a a≈a0+(Ld+L0)/2=500+(1800-1816.25)/2=491.88mm 由于amin=a-0.015Ld=491.88-0.015x1800=464.88mm amax=a+0.03 Ld=491.88+0.03x1800=545.88mm 所以實際中心距的變化范圍是464.88mm ~545.88mm (7)驗算小帶輪包角 ≈1800-57.30(dd2-dd1)/a=150.850≥1200,合適。 (8)計算單根V帶額定功率 由dd2

19、=125mm,n1=960r/min查參考文獻[1]表8-得普通V帶的基本額定功率P0=1.632kw;根據n1=960r/min; ,查參考文獻[2]表8-得; 查參考文獻[1]表8-5得包角修正系數kα=0.968;查參考文獻[1]表8-2得長度系數kL=0.95 所以:Pr=(P0+△P0) kα.kL=1.416kw (9)計算V帶根數z z=Pca/Pr=2.31,圓整取3根。 (10)計算軸上壓力 ①確定單根V帶的出拉力的最小值 Td =36.41(N.m) TⅠ=104.8(N.m) TⅡ=481.3(N.m) TⅢ=

20、471.7(N.m) Ka=1.0 Pcad=3.66kw A型V帶 =125mm V小帶輪==6.28m/s =375mm △n2=-0.4% =500mm Ld =1800mm a =491.88mm amin=464.88mm amax=545.88mm =150.850 kα=0.968 kL=0.95 Pr =1.416kw z=3根 查參考文獻[2]表8-3得A型帶單位長度

21、質量q=0.1kg/m,所以有:=500(2.5- kα)Pca/ kαzv+qv2=207.05N 應使實際初拉力 ②計算軸上壓力 壓軸力最小值:(Fp)min=2z(F0)sin=1199.97N (11)計算結果 查參考文獻[2],選用3根V帶 =207.05N (Fp)min=1199.97N 第四章 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 齒輪傳動的設計計算(內傳動) (1)選擇齒輪類型,材料及精度等級 ①根據傳動方案及設計要求可初選為直齒圓柱齒輪 ②根據參考文獻[2]表6-19因為載荷小,

22、且要求,所以可以選用8級精度。 ③查參考文獻[1]表10-1選小齒輪材料為40C(調質),齒面硬度為241~ 286HBS,取270HBS。 大齒輪選用45鋼(調質),齒面硬度為217~ 255HBS,取230HBS。根據參考文獻[1]P192的要求,大,小齒輪均屬軟齒面,二者硬度差為30~ 50HBS,(此處相40HBS)。 ④齒面粗糙度 查參考文獻[2]表9-13,得Ra≤3.2~6.3μm ⑤確定齒數 取小齒輪齒數為=20,傳動比為i齒 =4.8, 則大齒輪齒數為=i齒.z1=96 (2)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 由設計計算公式參考文獻[2]進行試算, 即 [1]

23、確定公式內各計算數值 ①試選載荷系數Kt=1.2 ②計算小齒輪傳遞轉矩 T1=95.5x105Pt/n1=95.5x105x3.51/320=10.475x105N.mm ③查參考文獻[1]表10-7選取齒寬系數=1 ④查參考文獻[1]表10-6的材料彈性影響系數=189.8 Ra≤3.2~6.3μm =20 =96 Kt=1.2 T1=10.475x105N.mm =1 =189.8 ⑤查參考文獻[1]圖10-21d,按齒面硬度查得小齒輪接觸疲勞強度極限 同理,小齒輪接觸疲勞強度極限

24、 ⑥查參考文獻[2]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 小齒輪:N1=60n1jLh=60x320x1x(8x16x300) =7.373x108 大齒輪:=/=7.373x108/4.8=1.536x108 ⑦查參考文獻[1]圖10-19,選取接觸疲勞系數 ⑧計算接觸疲勞許用應力 齒輪和一般工業(yè)齒輪按一般可靠度要求,選安全系數S=1,失效概率為1%。 查參考文獻[2]得 =0.95x700/1=665 =1.15x570/1 [2]計算 ①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代入中較小的值 即 =59.84mm 注:齒數比u與傳動比i相等 ②計算圓周速度v V=d1tn1/60x

25、1000=320x3.14x59.84/60x1000=1.005≤5m/s 滿足第(1)②中的要求。 ③計算齒寬b b=Фd.d1t=1x59.84=59.84mm ④計算齒寬與齒高之比b/h 模數=59,84/20=2.992 齒頂高ha=mt=2.992mm 齒根高hf=1.25mt=1.252.992=3.74mm 齒全高h=ha+hf=2.25mt=6.732mm 齒寬與齒高之比b/h=59.84/6.732=8.889 ⑤計算載荷系數 根據V=1.005m/s,8級精度,查參考文獻[1]圖10-8得動載系數Kv=1.2; 查參考文獻[1]表10-3得直齒輪齒

26、間載荷分配系數 查參考文獻[1]表10-2得使用系數; 查參考文獻[1]表10-4,用插值法查8級精度小齒輪相對支承對稱不知,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用的齒向載荷分布系數; 查參考文獻[1]圖10-13,根據b/h=8.889,得彎曲強度計算的齒向載荷分布系數 載荷系數K=Kv11.211.343=1.6116 ⑥按實際載荷系數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圓直徑,查參考文獻[2]得 d1=d1=59.84=66.02mm ⑦計算模數 m=d1/z1=66.02/20=3.30 (3)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 查參考文獻[1]得彎曲強度的設計公式為: ① 定公式內的各計算值 查參考文獻

27、[1]圖10-20c得小齒輪彎曲疲勞強度極限; 大齒輪彎曲疲勞強度極限。 查參考文獻[1]圖10-18取彎曲疲勞壽命系數; 計算彎曲疲勞許用應力 按一般可靠度選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1.0 查參考文獻[2]得: [σF]1=KFN1/σFE1/S=0.9x480/1=432MPa [σF]2=KFN2/σFE2/S=0.95x360/MPa=342MPa 計算載荷系數K K=Kv11.211.295=1.552 查參考文獻[1]表10-5,取齒型系數YFa=2.80;YFa2=2.19;應力校正系數YSa1=1.55,YSa2=1.78. N=7.373

28、x108 N=1.536x108 安全系數S=1 失效概率為1% 665 =655.5 d1t≥59.84mm V=1.005m/s b=59.84mm b/h=8.889 Kv=1.2 K=1.6116 d1=66.02mm S=1.0 432MPa [σF]2=342MPa K=1.552 計算大,小齒輪的/并加以比較 /=2.801.55/432=0.01

29、004; /=2.191.78/342=0.01139 大齒輪數值大,取大值。 ②設計計算 ==2.098mm ③分析 對比計算結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m大于由齒根彎曲疲勞強度的是的模數,由于齒輪模數m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彎曲強度所決定的承載能力,而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所決定的承載能力僅與齒輪直徑(即模數與齒數的乘積)有關,可取由彎曲強度算得的模數2.098并就近圓整為標準值m=2mm,按接觸疲勞強度算得的分度原直徑d1=66.02mm,算出小齒輪的齒數: Z1=d1/m=66.02/2=33;小齒輪的齒數:Z2=4.833=158。 這樣設計出的齒輪傳動既滿足了齒面接觸疲勞

30、強度,又滿足了齒根彎曲疲勞強度,并做到結構緊湊,避免浪費。 (4)幾何尺寸計算 ①計算分度圓直徑:d1=z1m=332=66mm;d2=z2m=1582=316mm. ②計算中心距:a=(d1+d2)/2=(66+316)/2mm=191mm. ③計算齒輪寬度: b=d1=166=66mm;為補償齒輪軸向未知誤差,應該使小齒輪寬度大于大齒輪寬度,一般b1=b+(5~10)mm,所以此處=66mm;=71mm。 2.098mm m=2mm Z1=33 Z2=158 d1=66mm d2=316mm.

31、 a=191mm. =66mm =71mm 第五章 軸的設計計算 Ⅰ輸入軸(高速軸Ⅰ)的設計計算 齒輪機構參數如表4 表4 齒輪機構參數 Z1 m(mm) 齒寬 33 2 20 1 B1=71 1 求輸入軸上的功率,轉速和轉矩 前面已經求得: P1=PⅠ=3.51kw;n1=nⅠ=320r/min;T1=TⅠ=104.8N.m 2 求作用在小齒輪上的力 因為分度圓直徑d1=66mm, 圓周力Ft=2/d1=2104.8103/66N=3166.16N; 徑向力Fr=Fttan=3

32、166.16tan20=1152.33N 沿嚙合線作用在齒面上的法向載荷 Fn=Ft/cos=3166.16/cos20=3369.37N 3按扭矩初步確定軸的最小直徑 按參考文獻[1]初步估算軸的最小直徑,根據小齒輪的材料要求,齒輪軸也選用與小齒輪一樣的材料,即40Cr(調質),硬度為241~268HBS。根據參考文獻[1]表15-3取A=118,得: =118=26.22mm 輸入軸最小直徑是安裝大帶輪的,軸上需開鍵槽,故需將直徑增大5%,即dmin=27.53mm 4軸的結構設計 (1)軸的零件定位,固定和裝配 ①固定 單級減速器中可以將齒輪安裝在箱體中央,相對兩軸承

33、對稱分布,齒輪左面用軸肩定位,右面用套筒定位;左軸承用用軸肩和軸承端蓋固定,右軸承用套筒和右軸承端蓋固定。皮帶輪在右端,用軸肩和軸端擋圈固定。②周向定位 鍵槽用鍵槽銑刀加工,同時為了保證齒輪與軸配合有良好的對中性大帶輪與軸的配合為。滾動軸承與軸的周向定位采用過渡配合。 ③安裝 d1=66mm Ft=3166.16N Fr=1152.33N Fn=3369.37N 40Cr(調質) 241~268HBS A=118 dmin=27.53mm 軸呈階梯狀,左軸承和左軸承端蓋依次從左面裝入;軸肩,齒輪,

34、齒輪套筒,右軸承,右軸承端蓋和皮帶輪依次從右面裝入。 (2)確定軸各段直徑和長度 ①軸段Ⅰ 因為=27.53mm,所以暫取=30mm. ②軸段Ⅱ 軸肩為定位軸肩,查參考文獻[1],定位軸肩高度 =(0.07~0.1) 則=+2=(1.14~1.2)=(34.2~36)mm,暫取=35mm ③軸段Ⅲ 查參考文獻[2]表6-1,選取滾動軸承6208,其內徑為40mm,=40mm,合適。因為軸肩,為非定位軸肩,軸肩高度可以任意取,現取,則=42mm。 ④軸段 暫定小齒輪內徑==42mm; 齒根圓直徑df=m(33-2.5)=61 確定鍵的型號尺寸,查參考文獻[2]表4-1,

35、選取普通平鍵A型,其中t1=3.3mm,則查參考文獻[1]圖10-36a,知齒根圓到鍵槽底部距離e為: e=df/2(/2+t1)=61/2-(42/2+3.3)=0.575mm<2m=3mm,可見偏差較大,故應將齒輪和軸做成一體,即齒輪軸。 5 采用齒輪軸重新設計軸的結構 (1)軸的零件定位,固定和裝配 ①單級減速器中仍將齒輪安裝下在箱體中央,相對兩軸承對稱分布。左﹑右軸承都用軸肩和軸承端蓋固定,大帶輪裝在右端,用軸肩和軸端擋圈固定,周向定位采用鍵和過渡配合。軸呈階梯狀,左軸承和左軸承端蓋一次從左面裝入;右軸承﹑右軸承端蓋和大帶輪依次從右面裝入。 ②軸的結構與裝配如圖3

36、 暫取=30mm 暫取=35mm 暫取==40mm 暫取=42mm ==422mm df=61mm t1=3.3mm e==0.575mm<2m 圖3 軸的結構與裝配圖 (2)重新確定各軸段直徑和長度 ①<1>確定軸段Ⅰ和軸段Ⅱ的直徑和 考慮到需由右軸承端蓋中的密封圈確定,故現確定密封圈尺寸,定 出,再由=(1.14~1.2)得出。查參考文獻[2]知道,為了保證密封性,防止漏油,便于與箱體裝配,故選用內嵌式端蓋,右端蓋采用透蓋,左端蓋采用悶蓋,右端蓋中間孔用油毛氈作為密封裝

37、置,查參考文獻[1]表7-12得油毛氈密封尺寸主要數據選取如表5 表5 油毛氈密封尺寸 軸徑 氈圈 槽 d D d1 B1 D d b 35 49 34 7 48 36 6 故取=35mm,則根據=(1.14~1.2)得出=30mm>dmin=27.531mm,合適。 根據=30mm確定軸端擋圈的設計 查參考文獻[2]表5-3,選取A型軸端單孔擋圈(GB/T891-1986),其數據如表6 =35

38、mm =30mm 表6 軸端單孔擋圈數據 軸徑 公稱直徑 螺釘緊固軸端擋圈 ≤ D H L d d1 C D1 螺釘 (GB/ T891) 圓柱銷(GB/ T119) 35,取=35 45 5 12 6.6 3.2 1 13 M616 A312 <2>確定軸段Ⅰ的長度 確定軸伸長度: 查參考文獻[1]圖8-14知道d1=30mm的軸對應的長軸伸L=60mm,短軸伸L=58mm,極限偏差為j6。因為<<,故還需要綜合考慮,同時確定。 確定大帶輪寬度B 及輪轂寬度L: 因為大帶輪基準直徑=37

39、5mm≥2.5=2.521=52.5mm,又≤300mm,故做成輪輻式。查參考文獻[1]圖8-14知道帶輪寬度輪轂寬度 L輪=(1.5~2)dⅠ=(45~60)mm, 輪轂外徑d1=(1.8~2)dⅠ=(54~60)mm,d1=58mm。 查參考文獻[3]表8-10選取帶輪槽間距e=15mm; 第一槽對稱面至端面距離f=13≥9mm則帶輪寬度B=(z-1)e+2f=(3-1)15+213=56mm,因為 B>1.5=45mm,故不必令L=B,考慮到>B,故取L輪=60mm,則應選取=L=58mm。 帶輪槽截面尺寸如表7

40、 L=60mm L=58mm << 輪輻式 d1=58mm B=56mm L輪=60mm =L=58mm 表7 帶輪槽截面尺寸 槽型A 基準寬度bd 基準線上槽ha 基準線下槽深hf 槽間距e=150.3 第一槽對稱面至端面距離 11mm 2.75mm 8.7mm 15mm 取f=13 帶輪寬 B=(z-1)e+2f 外徑da=d+2ha 輪槽角 極限偏差 56mm 380mm 38 0.5 確定鍵: 查參

41、考文獻[2]表4-1選取軸段Ⅰ上的鍵為普通平鍵A型。 表8 鍵的數據如下表 軸 鍵 鍵槽 公稱直徑d 公稱尺寸 bh 寬度 深度 公稱尺寸b 軸t公稱尺寸 轂t1公稱尺寸 30 87 8 4.0 3.3 因為<=58mm,則查參考文獻[1] 表12-11中鍵的長度系列,選取=50mm 鍵的外型圖和鍵槽的安裝圖如圖4 圖4 鍵的外型圖和鍵槽的安裝 =50mm ②軸段Ⅱ的長度 因為= (:右軸承端蓋的寬度;:大帶輪輪轂到右軸承端蓋的距離) 軸承端蓋的主要數

42、據要根據裝配圖確定。故暫時取 ==61mm. 因為軸承端蓋的部分數據需要根據與之相配合的軸承,故先選擇軸承。 查參考文獻[2]表6-1,選取滾動軸承6208,其圖如圖5 圖5滾動軸承6208的外形 滾動軸承6208部分數據如表9: 表9 滾動軸承6208的數據 軸承代號 基本尺寸 安裝尺寸 6208 d D B 40 80 18 1.1 47 73 1.0 基本額定動載核 基本額定靜載荷 極限轉速 Cr/KN /KN 脂潤滑 29.5 18.0 8000 ③軸段Ⅲ 與根據滾動軸承確定,即=B=18mm,==40m

43、m. ④軸段 軸肩Ⅲ-為定位軸肩,查參考文獻[2],定位軸肩高度 =(0.07~0.1)=(0.07~0.1)40mm=(2.8~4.0)mm,取=3mm,,則=+2=(40+23)=46mm,暫取.=46mm =61mm =B=18mm ==40mm =3.0mm =46mm 軸段的長度 暫取=12.5mm ⑤齒輪段寬度 由前面計算得齒輪寬度B=71mm ⑥確定軸段 根據對稱性,軸段與軸段尺寸一樣, 即==12.5;==46mm ⑦確定軸段

44、 根據對稱性,軸段與軸段Ⅲ尺寸一樣, 即==18mm;==40mm ⑧選取左軸承端蓋 左軸承端蓋的部分尺寸與右軸承端蓋一樣,但左軸承端蓋采用內嵌式悶蓋。左右軸承端蓋的具體尺寸待以后查參考文獻[2]表11-10,并結合箱體共同確定。 ⑨軸的總長度 ++++++ =58+61+18+12.5+71+12.5+18=251mm 6 求軸上的載荷 軸的載荷分析圖如圖6 =12.5mm B=71mm 12.5mm ==46mm ==18mm =40mm 251mm

45、 圖6 軸的載荷分析圖 (1)受力分析,并繪制受力分析圖 前面已經算出帶輪作用在軸上的壓軸力 高速軸的齒輪直徑為d1=66mm 扭矩T1=104800N.mm 則作用于齒輪上的圓周力:Ft=3166.6N 徑向力:Fr=1152.33N T1=104800N.mm Ft=3166.6N Fr=1152.33N 法向力:Fn=3369.37N ① 求垂直面的支承反力 FNV1===576.17N FNV2=FNV1=576

46、.17N ②求水平面的支撐反力 外力F作用方向與帶的布置有關,在未有具體確定前,按最不利的情況考慮。 (2)求垂直彎矩,繪垂彎矩圖 (3)求水平彎矩,繪水平彎矩圖 (4)求合成彎矩 (5)求扭矩,繪扭矩圖 軸傳遞的轉矩=104800mm 7 按彎扭合成應力校核軸的強度 進行校核時通常之校核軸上承受最大彎矩和扭矩的截面(即危險截面C)的強度。根據查參考文獻[1]以及前面第5步中的數據,又軸單向旋轉,扭矩切應力為脈動循環(huán)變應力,取,齒輪軸取最小直接d=21mm,查參考文獻[1]表15-4計算的抗彎截面系數 W≈0.1d,則軸的計算應力為: 根據選

47、定軸材料為40Cr,調質處理,查參考文獻[2]表15-1得,可見,故安全。 Fn=3369.37N FNV1=576.17N FNV2=576.17N =104800mm W ,安全 8 精確校核軸的疲勞強度 判斷危險截面 截面A、C、D只受扭矩作用,雖然鍵槽,軸肩及過渡配合引起的應力集中均將削弱軸的疲勞強度,但由于軸的最小直接選取較寬裕,故截面A、C、D均無需校核,截面B雖然應力較大,但由于是齒輪軸,相當于軸的直徑最大,故截面B也不必校核。因此,此齒輪軸較簡單,無其他危險

48、截面。 9軸承的選擇與校核 (1)根據前面設計,選取左右軸承都為深溝球軸承6208,查本設計任務書表8得:基本額定動載荷Cr=47.5N, 查參考文獻[1]得輕微沖擊時的載荷系數fp的范圍是1.0~1.2,取fp=1.1。 (2)軸上受力分析 前面已經求得以下數據: 軸上傳遞的扭矩T1=104800N.mm 齒輪圓周力FT=3166.16N.mm 齒輪徑向Fr=1315.31N.mm 軸上的垂直支撐反力: 軸上的水平支撐反力:; 計算合力: (3)計算當量動載荷 ①求比值 軸承1:因為選用的直齒齒輪軸不受軸向力,所以Fa1= Fa2=0,故比值

49、Fa/Fr =0,則查參考文獻[1]表13-5得深溝球軸承的最小半段系數e值為0.22,可見比值:Fa/Fr<e ② 算當量動載荷P 查參考文獻[1]表13-5得:徑向動載荷系數X=1; 軸向動載荷系數Y=0, 根據參考文獻[2]得 =1.11319.19+0 =351.11N; =1.111790.68+0 =1969.75N. 為確保安全,選用較大的進行校核。 fp=1.1 Fa/Fr=0<e 351.11N; 1969.75N ③ 由條

50、件知道工作時間為8年,且每天兩班制工作,則大概總的各種時間為=38400h。 ④根據參考文獻[2],求軸承應該有的基本額定動載荷值: 則按照參考文獻[1]表13-2,較充裕地選擇C=47500的深溝球軸承6406。 ⑤驗算軸承6406軸承的壽命,根據參考文獻[2]得 可見>,所以軸承6406合格。 10 鍵的選擇和校核 (1)根據前面分析,選用圓頭A型普通平鍵,根據其所在軸段的直徑=30mm,查參考文獻[2]表4-1選用鍵850GB1096-2003,其中 bh=87。 (2)鍵連接的強度校核 根據工作件查參考文獻[2]表6-2的強度校核公式,按輕微沖擊設計選取靜

51、連接時需用擠壓應力,對于鍵850GB1096-2003有: 鍵與輪轂的接觸高度:k=0.4h=0.47=2.8mm 鍵的工作長度:l=L-b=50-8=42mm 鍵的擠壓應力:σp=2T 帶輪/d1lk=2104800/(30422.8) =59.41mm 可見<,故安全。 至此,高速軸的設計與校核結束。 Ⅱ輸出軸(低速軸Ⅱ)的設計計算 齒輪機構參數如表10 38400h >,合格 k=2.8mm l=42mm σp=59.41mm <,安全 Ⅱ輸出軸(低

52、速軸Ⅱ)的設計計算 齒輪機構參數如表10 表10 齒輪機構參數 z2 m(mm) 齒寬 158 2 20 1 B2=66 1 求輸出軸上的功率,轉速和轉矩 前面已經求得: 2 求作用在大齒輪上的力 因為分度圓直徑d2=316mm, 圓周力Ft=2/d2=2115280/174N=1325.057N; 徑向力Fr =Fttan=1325.057tan20=482.281N 沿嚙合線作用在齒面上的法向載荷Fn=Ft/cos=1325.057/cos20=1438.818N 3按扭矩初步確定軸的最小直徑 按參考文獻[1]初步估算軸的最小直徑,

53、軸選用的材料為45號鋼(調質),硬度為217~255HBS,選取240HBS。 根據參考文獻[2]表15-3取A=118,得: dmin=A0=118=43.57mm 輸出軸最小直徑是安裝聯軸器的,軸上需開鍵槽,故需將直徑增大5%, 即dmin=45.75mm。 4軸的結構設計 (1)軸的零件定位,固定和裝配 ①固定單級減速器中大齒輪也應該安裝在箱體中央,相對兩軸承對稱分布,齒輪左面用套筒定位,右面用軸肩定位;左軸承用套筒和軸承端蓋固定,右軸承用軸肩和軸承端蓋固定;聯軸器在最左端,用軸肩和軸端擋圈固定。②周向定位齒輪、半聯軸器與軸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鍵連接。鍵槽用鍵槽銑刀加工,同時

54、為了保證齒輪與軸配合有良好的對中性,故選擇齒輪輪轂與 d2=316mm Ft=1325.057N Fr =482.281N Fn=1438.818N dmin=45.57mm 軸的配合為;同樣,,半聯軸器與軸連接時,半聯軸器與軸的配合為。滾動軸承與軸的周向定位采用過渡配合。 ③安裝 軸呈階梯狀,右軸承和右軸承端蓋依次從右面裝入;齒輪,齒輪套筒,左軸承,左軸承端蓋和聯軸器依次從左面裝入。 ④ 的結構與裝配如圖7: ⑤ 圖7軸的結構與裝配圖 (2)確定軸各段

55、直徑和長度 從軸最細段——軸段開始分析計算 ① 軸段因為≥=45.75mm。由于軸段直徑應該與聯軸器孔徑相適應,故需首先選取聯軸器的型號。 聯軸器計算轉矩,查參考文獻[1]表14-1,考慮到轉矩變化很小,工作機為運輸機,故取工作情況系數 則計算轉矩:=1.5481300=721950N.mm 半聯軸器的選擇: 按照計算轉矩應該小于聯軸器公稱轉矩的條件,查參考文獻[2]表8-7,選用LX3型彈性柱銷聯軸器,其公稱轉矩 Tn=1250000N.mm,半聯軸器的孔徑=48mm,故取=48mm,半聯軸器的長度L1=112mm,半聯軸器與軸配合的轂孔長度L=84mm 查參考文獻[1]可

56、以確定軸段的軸伸長度為82mm,為了保證軸端擋圈只壓在軸的端面 上,故應該比略短一些,且綜合考慮軸伸要求,現取LⅦ=82mm 鍵的選擇: 根據軸段的直徑和長度,軸段上的鍵為普通平鍵A型,其部分數據見表11: 表11 鍵的部分數據 軸的直徑 鍵寬鍵高 (bh) 軸深 t 轂深t 鍵的長度L 48 149 5.5 3.8 70 ②確定軸端擋圈的設計 查參考文獻[2]表5-3,選取A型軸端單孔擋圈(GB/T891-198

57、6),其數據如表12: 表12 軸端單孔擋圈數據 軸徑 公稱直徑 螺釘緊固軸端擋圈 ≤ D H L d d1 C D1 螺釘(GB/T891) 圓柱銷(GB/T119) 50 60 6 16 9 4.2 1.5 17 M820 A414 ③軸段 <1>軸肩為定位軸肩, 查參考文獻[2],定位軸肩高度=(0.07~0.1) 則=+2=(1.14~1.2)=(54.72~57.6)mm,應該根據軸段上的軸承端蓋中的密封圈確定,故現確定密封圈尺寸。查參考文獻[1],為了保證密封性,防止漏油,便于與箱體裝配,故選用內嵌式端蓋,左端蓋采用透蓋,右端

58、蓋采用悶蓋,左端蓋中間孔用油毛氈作為密封裝置,查參考文獻[2]表7-12得油毛氈密封尺寸主要數據選取如表13: LⅦ=82mm 表13 油毛氈密封尺寸 軸徑 氈圈 槽 d D d1 B1 D d b 55 74 53 8 72 56 7 故取=55mm,在(54.72~57.6)mm范圍內,合適。 <2>確定 = (:左軸承端蓋的寬度;:聯軸器轂孔到左軸承端蓋的距離) 軸承端蓋

59、的主要數據要根據裝配圖確定。故暫時取 ==42mm. 因為軸承端蓋的部分數據需要根據與之相配合的軸承,故先選擇軸承。 查參考文獻[2]表6-1,選取滾動軸承6212,其數據如表14: 表14 滾動軸承6212的數據 軸承代號 基本尺寸 安裝尺寸 6212 d D B 60 110 22 1.5 69 101 1.5 基本額定動載核 基本額定靜載荷 極限轉速 Cr/KN /KN 脂潤滑 47.8 32.8 8000 ④軸段 根據滾動軸承確定,即==60mm. 取=12mm,為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壓緊齒輪,此軸段應該比軸承寬度

60、B與之和大一些,現令其大2mm,則 LV=L套筒+B+2=12+22+2=44mm ⑤軸段 根據④中分析,應該比大齒輪寬度略短一些,故 =-2=66-2=64mm 因為軸肩-為非定位軸肩,故軸肩高度無特殊要求, 取=2mm,則 =+2=60+22=64mm =55mm =42.5mm =60mm. LV=44mm =64mm =64mm ⑥判斷軸是否要做成齒輪軸 大齒輪內徑==64mm; 齒根圓直徑df=m(z2-2.5)=2(

61、158-2.5)=311mm 確定鍵的型號尺寸,查參考文獻[2]表4-1,選取普通平鍵A型,其中t1=4.4mm,則查參考文獻[1]圖10-36a,知齒根圓到鍵槽底部距離e為: e=df/2(/2+t1)=311/2-(64/2+4.4)=155.5mm>2m=4mm,可見偏差較大,故應將齒輪和軸應該分開,不必齒輪軸。可見以上所定尺寸合理。 鍵的部分數據見表15: 表15鍵的部分數據 軸的直徑 鍵寬鍵高 (bh) 軸深 t 轂深t 鍵的長度L 64 1811 7.0 4.4 56 ⑦確定軸段 軸段相關尺寸根據軸承確定,則等于軸承內徑,即=60mm;等于軸承寬度

62、B,即=22mm。 ⑧軸段 因為軸肩為定位軸肩, 查參考文獻[1],定位軸肩高度=(0.07~0.1) 則=+2=(1.14~1.2)=(68.4~72)mm,取=70mm,軸環(huán)寬度b≈1.4=1.4(74-64)/2=7,=7mm。 ⑨軸段 軸肩-為定位軸肩, 故=+2=(1.14~1.2)=(72.96~76.8)mm,取=74mm; 為滿足齒輪相對兩軸承對稱分布,應該使=+,所以 =-+2=12-7+2=7mm. ⑩選取右軸承端蓋 右軸承端蓋的部分尺寸與左軸承端蓋一樣,但右軸承端蓋采用內嵌式悶蓋。左右軸承端蓋的具體尺寸待以后查參考文獻[3],并結合箱體共同確定。

63、軸的總長度 =60mm =22mm =70mm =7mm =74mm =7mm. +++++ =22+7+7+64+36+42+82=260mm 確定軸上圓角和倒角尺寸 按查參考文獻[1]取軸端倒角為,各處軸肩出的圓角外徑見圖7。 5 求軸上的載荷 軸的載荷分布圖如圖8 圖8軸的載荷分布圖 260mm

64、 (1)受力分析,并繪制受力分析圖 前面已經算出:低速軸的齒輪直徑為d2=316mm 扭矩T2=481300N.mm 則作用于齒輪上的圓周力:Ft=3046.2N;徑向力:Fr=1108.73N 法向力:=FT/cos200=3241.71N ① 求垂直面的支承反力 ==554.365N 根據對稱性=554.365N ②求水平面的支承反力 ==1523.1N 根據對稱性, =1523.1N (2)求垂直彎矩,繪垂彎矩圖 根據對稱性,57=31598.805N (3)求水平彎矩,繪水平彎矩圖 根據對

65、稱性, =86816.7N (4)求合成彎矩 =92388.44N (5)求扭矩,繪扭矩圖 軸傳遞的轉矩=481300Nmm 6 按彎扭合成應力校核軸的強度 進行校核時通常之校核軸上承受最大彎矩和扭矩的截面(即危險截面B)的強度。根據查參考文獻[1]以及前面第5步中的數據,又軸單向旋轉,扭矩切應力為脈動循環(huán)變應力,取,齒輪軸取最小直接d=48mm,查參考文獻[1]表15-4計算的抗彎截面系數 W≈d3=0.1483+=11059.2mm3, 則軸的計算應力=/W=27.416MPa根據選定軸材料為45號鋼,調質處理,查參考文獻1]表15-1得,可見,故安全。 7 精確校核軸

66、的疲勞強度 554.365N =554.365N 1523.1N =1523.1N 31598.805N 31598.805N 86816.7N 86816.7N 92388.44N 92388.44N =481300Nmm =27.416MPa (1)判斷危險截面 截面A、C只受扭矩作用,雖然鍵槽,軸肩及過渡配合引起的應力集中均將削弱軸的疲勞強度,但由于軸的最小直接選取較寬裕,故截面A、C均無需校核。 從應力集中對疲勞強度的影響來看,截面—和截面Ⅲ-處過盈配合引起的應力集中最為嚴重;從受載的情況看,截面B雖然應力最大。截面Ⅲ-的應力集中影響和截面-處的相近,但截面Ⅲ- 不受扭矩作用,同時軸徑也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