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試題分項版解析匯編第01期專題11文言文閱讀課內(nèi)含解析.doc
《中考語文試題分項版解析匯編第01期專題11文言文閱讀課內(nèi)含解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中考語文試題分項版解析匯編第01期專題11文言文閱讀課內(nèi)含解析.doc(3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專題11 文言文閱讀(課內(nèi)) 一、基礎(chǔ)小題 1.【xx年中考山東泰安卷】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①夸父與日逐走(跑)。(《夸父逐日》) ②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立)。(《愛蓮說》) B.①雖乘奔(飛奔的馬)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②肉食者鄙(目光短淺),未能遠謀。(《曹劌論戰(zhàn)》) C.①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和)其奇者。(《答謝中書書》) ②余立侍左右,援(引、提出)疑質(zhì)理。(《送東陽馬生序》) D.①下車引(拉)之,元方入門不顧。(《陳太丘與友期》) ②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繁茂)而繁陰。(《醉翁亭記》) 【答案】C 2.【xx年中考浙江衢州卷】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選擇正確的讀音。 (1)未復有能與其寄者(______) (2)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____) A.yūB.y 【答案】(1)(1)B (2)(2)A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字音的掌握情況,這就要求學生平時的學習中注意字音的識記和積累,特別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時的積累,可以歸納整理,分別列出不同詞語下的不同讀音,系統(tǒng)性地復習。本題注意根據(jù)詞語在句中的意思選擇讀音?!拔磸陀心芘c其寄者”的“與”意思是:參與,這里指欣賞的意思,因此應讀y。 3.【xx年中考浙江衢州卷】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將軍宜枉駕顧之 B.河曲智臾亡以應 今亡亦死 C.陶后鮮有聞 鮮妍明媚 D.鄒忌修八尺有余 講信修睦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詞多義,要確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據(jù)上下文的內(nèi)容來考慮。在平時文言文學習中,要特別重視并掌握這類詞。解答時,首先要明確每組題目中這個詞的正確解釋或用法,再作比較,得出正確選項為A項,意思都是“拜訪”。其他各項的意思分別為:B:通“無”/逃跑。C:很少/有光彩的。D:長,這里指身高/培養(yǎng)。 4.【xx年中考浙江紹興卷】用現(xiàn)代漢語給下列句中的加點詞作注釋。 (1)居①數(shù)月,其馬將②胡駿馬而歸。 (《塞翁失馬》) (2)策③之不以其道,食④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馬說》) (3)一鼓作⑤氣,再⑥而衰,三而竭。 (《曹劌論戰(zhàn)》) ①居:____ ②將:____ ③策:____ ④食:____ ⑤作:____ ⑥再:____ 【答案】(1)①居:經(jīng)過 (2)②將:帶領(lǐng) (3)③策:用鞭子打 (4)④食:通“飼”,喂 (5)⑤作:振作 (6)⑥再:第二次 5.【xx年中考浙江義烏卷】用現(xiàn)代漢語給下列句中的加點詞作注釋。 (1)居①數(shù)月,其馬將②胡駿馬而歸。(《塞翁失馬》) (2)策③之不以其道,食④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馬說》) (3)一鼓作⑤氣,再⑥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zhàn)》) ①居:____ ②將:____ ③策:____ ④食:____ ⑤作:____ ⑥再:____ 【答案】(1)①居:經(jīng)過②將:帶領(lǐng)(2)③策:用鞭子打④食:通“飼”,喂(3)⑤作:振作 ⑥再:第二次 【解析】試題分析:文言實詞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閱讀重點考核的內(nèi)容,要求學生注意識記、積累,根據(jù)文意進行推斷,答題時注意分析詞語前后搭配是否得當。同時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此題考查“居”“將”“策”“食”“作”“再”的意思,其中“將”和“策”是名詞作動詞;“食”是通假字;“再”是古今異義詞,要注意識記與積累。 6.【xx年中考浙江寧波卷】給下列句中加點的詞選擇正確的義項。 (1)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司馬相如《喻巴蜀檄》)() A.少。例 陶后鮮有聞B.新鮮。例 芳草鮮美 (2)茍志于仁矣,無惡也。(《論語》)() A.茍且。例 故不為茍得也B.如果。例 茍富貴,無相忘 (3)人孰無過?改之為貴。(王陽明《寄諸弟》)( ) A.仔細。例明日徐公來,孰視之B.誰。例吾孰與徐公美 (4)或生而知之,或?qū)W而知之……(《中庸》)( ) A.有人。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B.有時。例或置酒而招之 【答案】(1)A(2)B(3)B (4)A 【解析】試題分析: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內(nèi)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 7.【xx年中考浙江湖州卷】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完成題目。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城。(【戰(zhàn)國】《荀子》)(______) ②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漢】張衡《應問》)(______) ③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小人則以石為玉而又炫之。(【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_____) (2)由上面三句話推斷“君子”的內(nèi)涵,下面沒有提到的一項是(_____) A.誠實守信B.重德修身C.內(nèi)斂含蓄D.輕財重義 【答案】(1)(1)①善:好, (2)②患:擔心,憂慮。 (3)③為:當作,作為。 (4)(2)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點是文言實詞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本題需要注意的詞語是:患:擔心,憂慮。 8.【xx年中考廣州卷】根據(jù)課本,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 (1)沿河求之,不亦顛乎(《河中石獸》) (2)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三峽》) (3)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zhàn)》) (4)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5)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答案】(1)顛倒,錯亂(2)消失(3)案件(4)以為……有利(5)屢次。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加強對文言詞語用法的積累,同時要認真讀句子,結(jié)合句子內(nèi)容去理解詞語的意思。(1)根據(jù)句意“沿著河邊尋找它們,不也荒唐嗎?”可知“顛”是通假字,通“癲”瘋狂。(2)根據(jù)句意“空蕩的山谷中傳來(猿聲)的回響,悲哀婉轉(zhuǎn)很久才消失”可知“絕”是“消失”的意思。(3)根據(jù)句意“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查,(查明了的)一定按實情處理”可知“獄”是“案件”的意思。(4)根據(jù)句意“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可知“利”是詞類活用,屬于意動用法,“認為…有利可圖,以…為利”的意思。(5)根據(jù)句意“扶蘇因為屢次上諫的原因,皇帝派他在外邊帶兵”可知“數(shù)”是“多次、屢次”的意思。 9.【xx年中考江蘇無錫卷】下面文段中加點詞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A.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古代稱皇帝死 B.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秋天 C.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 懈:松懈 D.欲報之于陛下也 報:報答 【答案】B 二、【xx年中考安徽卷】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日:“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日:“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θ眨骸靶』菸锤?,民弗從也?!惫眨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眨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日:“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節(jié)選自《左傳》) 【乙】長勺之役,曹劌問所以戰(zhàn)于莊公。公曰:“余聽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斷之?!睂υ唬骸笆莿t可矣。知夫茍中心圖民①,智雖弗及,必將至焉?!? (節(jié)選自《國語》) 【注】①中心圖民:內(nèi)心為百姓考慮。 15.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又何間焉 (2)小惠未編 (3)必以信 (4)必以情斷之 (5)智雖弗及 16.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2)是則可矣。 17.【甲】【乙】兩段文字刻兩人物主要運用了______描寫,【甲】在寫作手法上還使用了________。 18.長勺之戰(zhàn)最終魯國大勝,請結(jié)合選段簡要分析取勝的原因。 【答案】 15.(1)參與 (2)通“遍”,遍及,普遍 (3)實情 (4)代指案件、案情 (5)夠,達到 16.(1)當權(quán)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2)這就能(開)戰(zhàn)了。 17.(1)對話(語言); (2)對比 18.①魯莊公任人唯賢 ②曹劌的遠見卓識。 【解析】選自《左傳》 作者:左秋明 年代:春秋時期 15.試題分析: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 點睛: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jié)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guān)鍵詞匯,運用 “增、刪、調(diào)、換、留”等譯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句意盡量達到完美。 17.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的描寫方法和表現(xiàn)手法的理解。兩篇文章都使用了人物對話描寫來刻畫人物的?!炯住课淖髡哌€巧妙地運用了比照、映襯的技法。把曹劌與“鄉(xiāng)人”進行對比,突出曹劌抗敵御侮的責任感和護衛(wèi)宗國的政治熱忱;把曹劌與魯莊公進行對比,以莊公的駑鈍、浮躁反襯曹劌的機敏、持重。據(jù)此理解,概括填寫作答即可。 18.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在整體感知兩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分析概括作答。作答時,可從曹劌和魯莊公這兩個人身上的優(yōu)點來分析。魯莊公雖愚,但他最終能明白“取信于民”的道理,也能做到任人唯賢。曹劌向魯莊公獻策,并通過對話表現(xiàn)出他的遠見卓識,在作戰(zhàn)中又采取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這些是長勺之戰(zhàn)最終取勝的原因。據(jù)此理解概括作答。 參考譯文: 【甲】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zhàn)。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鄉(xiāng)說:“當權(quán)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權(quán)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庇谑侨氤ヒ婔斍f公。曹劌問:“您憑借什么作戰(zhàn)?”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養(yǎng)生的東西,我從來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把它們分給身邊的大臣?!辈軇セ卮鹫f:“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順從您的。”魯莊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夸大數(shù)目,一定對上天說實話。”曹劌說:“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魯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jù)實情(合理裁決)?!辈軇セ卮鹫f:“這才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zhàn),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 【乙】長勺之戰(zhàn),曹劌向魯莊公問(與齊國)作戰(zhàn)依靠的是什么。莊公說:“我處理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查,一定憑實情裁決?!辈軇セ卮鹫f:“這就能戰(zhàn)了.如能衷心地為人民利益考慮,智能即使有不夠的地方,也必定將達到目的?!? 三、【xx年中考甘肅武威卷】閱讀《桃花源記》,完成后面小題。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6.本文有“意同字不同”和“字同意不同”的現(xiàn)象。請依照示例,任選一種現(xiàn)象,從文中舉例并解釋。 示例: 意同字不同:“緣溪行”的“緣”和“便扶向路”的“扶”,都有“沿、順著”的意思。 字同意不同:“忘路之遠近”“聞之,欣然規(guī)往”中的“之”,前者是助詞“的”;后者是代詞,代“發(fā)現(xiàn)桃花源一事”。 1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18.出自本文的成語較多,請選擇兩個寫在田字格中。 19.從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樣的社會理想? 【答案】16.示例:意同字不同:“具答之”的“具”和“咸來問訊”中的“咸”意思相同,均為“全、都”。(答“悉”“皆”亦可)“便要還家”中的“要”,同“邀”,邀請;“各復延至其家”中的“延”,邀請。字同意不同:“尋向所志”中的“尋”意思是“尋找”;“尋病終”的“尋”是“隨即、不久”?!疤幪幹局薄皩は蛩尽敝械摹爸尽?,前者是動詞“做標記”,后者是名詞“標記”。 17.(他們的祖先)率領(lǐng)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來到這個與世人隔絕的地方。 18.世外桃源 落英繽紛 豁然開朗 雞犬相聞 黃發(fā)垂髫 怡然自樂 無人問津 19.沒有剝削壓迫,沒有戰(zhàn)亂,安寧和樂,自由平等,豐衣足食。(意對即可) 【解析】 16.本題考查學生對意同字不同和字同意不同(一詞多義)等文言現(xiàn)象的把握,針對這種類型,考生 【點睛】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文言語句的翻譯一般有兩種方法,直譯和意譯,中考時常采用直譯。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guān)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xiàn)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當然課外的文言語句翻譯時,放到語境中,根據(jù)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18.本題考查學生對成語的積累。結(jié)合本文的學習,把出自本文的成語按要求寫出兩個即可。 19.本題考查學生對主旨的理解和把握,結(jié)合作者對桃花源人生活的描繪,沒有戰(zhàn)爭,沒有壓迫,人們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等,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生活的追求。 四、【xx年中考廣州卷】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題。 岳陽樓記 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橫無際涯 受任于敗軍之際 B.薄暮冥冥 不宜妄自菲薄 C.去國懷鄉(xiāng) 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D.至若春和景明 四時之景不同 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微斯人,吾誰與歸? 13.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雖名為“記”,但不以記敘重修岳陽樓之事為主,而是以描寫洞庭湖的景象為主,描寫景象是為了引出“覽物之情”。 B.文中的“遷客騷人”觸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而引發(fā)情一悲一喜。這是作者反對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態(tài)度。 C.文中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緊密結(jié)合,敘事扼要,寫景生動,議論簡明,銜接極其自然,抒發(fā)了作者強烈的悲喜之情。 D.文中大量運用四言對偶句,如“日星隱曜,山岳潛形”“沙鷗翔集,錦鱗游泳”等,結(jié)構(gòu)相同,整齊對稱,增強了表達效果。 【答案】 11.C 12.(1)政事通順,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yè)都復興起來了。(2)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13.C 【解析】選自《范文正公集》 作者:范仲淹 年代:北宋 參考譯文: 慶歷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職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務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了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展它原有的規(guī)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詩賦刻在上面。囑咐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遠方的山脈,吞吐著長江的流水,浩浩蕩蕩,寬闊無邊,清晨湖面上撒滿陽光、傍晚又是一片陰暗,景物的變化無窮無盡。這就是岳陽樓雄偉壯麗的景象。前人對這些景象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盡了,雖然這樣,那么這里北面通向巫峽,南面直到瀟水、湘江,被降職遠調(diào)的人員和吟詩作賦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觀賞這里的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像那連綿細雨紛紛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時候,陰冷的風怒吼著,渾濁的波浪沖向天空;日月星辰隱藏起光輝,山岳也隱沒了形跡;商人和旅客無法通行,桅桿倒下,船槳折斷;傍晚時分天色昏暗,只聽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產(chǎn)生被貶官離開京城,懷念家鄉(xiāng),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譏諷的心情,再抬眼望去盡是蕭條冷落的景象,一定會感慨萬千而十分悲傷了。 唉!我曾經(jīng)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們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心情,這是什么緣故呢?是因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為百姓憂慮;不在朝廷做官而處在僻遠的江湖中間就為國君憂慮。這樣他們進入朝廷做官也憂慮,退處江湖也憂慮。雖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以后才快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路呢? 11.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jié)合句意來 點睛:翻譯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個重要考點。翻譯句子要把握的原則:1.語句通順,成分完整。(注意翻譯省略主語賓語時要補充完整,并添加括號。)2.落實字詞,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方法是:吃透課內(nèi)文言文,反復誦讀,熟練掌握,再適當拓展。 13.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涉及的考點有對內(nèi)容的把握、表達方式和理解文章語言。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各項的表述,注意判斷即可。C.本文寫景不是為了抒情,而是為了議論,強調(diào)要向古仁人那樣有胸懷抱負,所以“帶著濃郁的抒情色彩”不正確。故選C。 五、【xx年中考湖南邵陽卷】古詩文閱讀 【甲】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袆、允之任也。 【乙】 夫君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①,非志無以成學。淫慢②則不能勵精,險躁③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④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誡子書》 ①廣才:增長才干。②淫慢:放縱懈怠。③險躁:輕薄浮躁。④意:意志。 9.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1)后值傾覆:(_________________) (2)遂許先帝以驅(qū)馳:(__________________) (3)靜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 (4)悲守窮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譯下列句子。 (1)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2)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11.用“/”劃分朗讀節(jié)奏(各劃一處)。 (1)咨臣以當世之事 (2)險躁則不能治性 12.對甲乙兩文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甲乙兩文都是諸葛亮膾炙人口的名篇。甲文集敘事、議論、抒情為一體,忠心可鑒;乙文則循循善誘,諄諄教誨,期待殷切。 B.甲文駢散結(jié)合,句式整齊,剛?cè)嵯酀挥幸繇嵜?;乙文則以駢句為主,句式對稱,整齊和諧,富有韻律美。 C.甲文內(nèi)容豐富,情深辭切,追述先帝的知遇之恩,啟發(fā)后主勵精圖治;乙文是一封語言質(zhì)樸的家書,表明作者望子成龍,愿其達官顯貴。 D.甲文可以看出作者心憂漢室,勸后主廣開言路,納諫治國;乙文體現(xiàn)作者情操高潔,教育兒子修身養(yǎng)性,淡泊明志。 13.乙文中“年與時馳,意與日去”有著強烈的畫面感,請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簡要賞析“馳”和“去”兩個字的表達效果。 14.諸葛亮神機妙算,足智多謀,幾乎是神的化身。你了解的諸葛亮還具有哪些可貴品質(zhì)?他的這些品質(zhì)給了我們什么啟示?(請任寫兩點談啟示) 【答案】 9.(1)遇到,正好碰到 (2)比喻奔走效力 (3)用來 (4)窮困之人居住的房屋 10.(1)在戰(zhàn)事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急患難之間(我)受到委任。(譯對“受任”“于”兩個核心詞給1分;譯對“奉命”“危難”兩個核心詞給1分) (2)不學習就不能增長才干,不堅定志向就不能成就學業(yè)。 11.(1)咨臣/以當世之事 (2)險躁/則不能治性 12.C 13.“馳”與“去”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時光流逝速度之快,一去不復返的狀態(tài),告誡兒子珍惜光陰,堅定意志。(能寫出“馳”與“去”所形容的狀態(tài)及表達效果,意思接近即可) 14.忠心耿耿,知恩圖報,心系家園,以天下為己任,教子修身明志,重視德行等。現(xiàn)實意義:現(xiàn)代社會有些孩子不知感恩,諸葛亮知恩圖報的品質(zhì)是一種美德,令人敬佩。諸葛亮愛家愛子、重視孩子德行的情懷令人感動,等。 【解析】選自《三國志》作者:諸葛亮 年代:三國時期 選自《藝文類聚》 作者:諸葛亮 年代:三國時期 9.試題分析: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 點睛: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jié)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guān)鍵詞匯,運用 “增、刪、調(diào)、換、留”等譯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句意盡量達到完美。 11.試題分析: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句讀時要注意古漢語的語法和句式,句讀不能出現(xiàn)“破句”的現(xiàn)象。 點睛:文言文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①句首關(guān)聯(lián)詞或語氣詞之后要停頓;②有些古今異義詞朗讀時要分開;③主語和謂語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一般要停頓;④需要著重強調(diào)的地方,一般要停頓;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頓;⑥并列短語間要略作停頓;⑦古代的國名、年號、官職、人名、地名等應作停頓。⑧根據(jù)句子表達的意思來句讀。 12.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綜合分析?!墩]子書》內(nèi)容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yǎng)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文章闡述了修身養(yǎng)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據(jù)此,C項,“表明作者望子成龍,愿其達官顯貴”的理解是錯誤的。故答案為C。 13.試題分析:考查對詞語的賞析。對于詞語的賞析,要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上下文和具 參考譯文: 【甲】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西漢之所以興隆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東漢之所以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時候,每逢跟我談論這些事情,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做法感到嘆息痛心遺憾的。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忠貞誠實、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么漢朝的興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來是平民,在南陽務農(nóng)親耕,在亂世中茍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為我身份卑微,見識短淺,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廬拜訪我,征詢我對時局大事的意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緒激動,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后來遇到兵敗,在兵敗的時候接受任務,在危機患難之間奉行使命,那時以來已經(jīng)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謹慎,所以臨終時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我早晚憂愁嘆息,只怕先帝托付給我的大任不能實現(xiàn),以致?lián)p傷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人煙稀少的地方。現(xiàn)在南方已經(jīng)平定,兵員裝備已經(jīng)充足,應當激勵、率領(lǐng)全軍將士向北方進軍,平定中原,希望用盡我平庸的才能,鏟除奸邪兇惡的敵人,恢復漢朝的基業(yè),回到舊日的國都。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并且盡忠陛下的職責本分。至于處理事務,斟酌情理,有所興革,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誠的建議,那就是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的責任了。 【乙】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以節(jié)儉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學習。所以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六、【xx年中考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盟、興安盟卷】文言文閱讀,完成下列小題。 【甲】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乙】上①問侍臣:“創(chuàng)業(yè)與守成②孰難?”房玄齡曰:“草昧③之初,與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創(chuàng)業(yè)難矣!”魏征對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艱難失之于安逸,守成難矣!”上曰:“玄齡與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創(chuàng)業(yè)之難。征與吾共安天下,常恐驕奢生于富貴,禍亂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難。然創(chuàng)業(yè)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方當與諸公慎之。” (選自《資治通鑒唐紀》) 【注釋】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狀態(tài)。④忽:不注意,不重視。 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舉: (2)空乏其身 空乏: (3)衡于慮 衡: (4)創(chuàng)業(yè)與守成孰難 孰: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管夷吾舉于士 所欲有甚于生者 B.與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 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C.故知創(chuàng)業(yè)之難 溫故而知新 D.必先苦其心志 其如土石何 9.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2)然創(chuàng)業(yè)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方當與諸公慎之。 10.請用“/”標示出下面語句的停頓之處。(標兩處) 莫不得之于艱難失之于安逸 11.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國思想與甲文有相似之處。請結(jié)合選文簡要分析。 【答案】7.(1)舉:任用、選拔,這里指被選拔的意思。(2)空乏:資財缺乏。這里是動詞,使他受到貧困(之苦)(3)衡:通“橫”,梗塞、不順。(4)孰:哪一個,哪一樣8.B 9.(1)一個人常常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2)然而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已經(jīng)成為往事了。 10.莫不/得之于艱難/失之于安逸 11.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國思想“驕奢生于富貴,禍亂生于所忽”,認為在富貴中易滋生驕奢,在疏忽中易產(chǎn)生禍亂,這與甲文中孟子所認為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思想是相似的。 【解析】(甲)選自《孟子》 作者:孟子 年代:戰(zhàn)國 (乙)選自《資治通鑒》 作者:司馬遷 年代:北宋 參考譯文: (甲)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說從筑墻的勞作之中被起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起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里救出來并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從奴隸市場里贖買回來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筋骨勞累,使他忍饑挨餓,身體空虛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動都不如意,這樣來激勵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堅忍,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一個人,常常出錯,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慮阻塞。然后才能奮發(fā);別人憤怒表現(xiàn)在臉色上,怨恨吐發(fā)在言語中,然后你就會知道。一個國家,如果在國內(nèi)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與之匹敵的鄰國和來自外國的禍患,就常常會有覆滅的危險。這樣,就知道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樂足以使人滅亡的道理了。 (乙)唐太宗問身邊大臣:“創(chuàng)業(yè)與守成哪個難?”房玄齡:“建國之前,與各路英雄一起角逐爭斗而后使他們臣服,還是創(chuàng)業(yè)難!”魏征說:“自古以來的帝王,莫不是從艱難境地取得天下,又于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更難!”太宗說:“玄齡與我共同打下江山,出生入死,所以更體會到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魏征與我共同安定天下,常常擔心富貴而導致驕奢,忘乎所以而產(chǎn)生禍亂,所以懂得守成更難。然而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已成為過去的往事,守成的艱難,正應當與諸位慎重對待?!毙g等人行禮道:“陛下說這一番話,是國家百姓的福氣呀!” 7.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解答此類題目時,應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據(jù)句子的 點睛:翻譯語句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具體的方法是:首先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然后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 10.本題考查學生給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首先要讀懂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可以準確斷句。句子意思讀不懂的時候,也可根據(jù)虛詞、對話、修辭、句子結(jié)構(gòu)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習慣句式等斷句。這句話意思是“莫不是從艱難境地取得天下,又于安逸中失去天下”,根據(jù)意思劃分節(jié)奏即可。 1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和拓展能力。解答時,結(jié)合選文中唐太宗關(guān)于“創(chuàng)業(yè)”與“守業(yè)”的看法,體會他的治國思想,并聯(lián)系孟子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論述,找到兩人治國思想的相似點進行分析整理。乙段中唐太宗與房玄齡和魏征探討關(guān)于“創(chuàng)業(yè)與守成孰難”的問題時,提出“征與吾共安天下,??烛溕萆诟毁F,禍亂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難”,說明唐太宗認為國家安定后,君主因為富貴而變得驕奢淫逸,因為忽視治理而產(chǎn)生禍亂,這與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觀點不謀而合。唐太宗和孟子都認識到了君主需要居安思危,才能守住基業(yè)。據(jù)此分析作答即可。 七、【xx年中考山東德州卷】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蛑^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庇谑腔葑涌?,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鹓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10.下列與“搜于國中三日三夜”一句中“國”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荊州)此用武之國B.等死,死國可乎 C.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D.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11.根據(jù)本文,用一個四字詞語概括莊子的思想,并從正反兩面進行分析。 【答案】 10.C11.淡泊名利 正面:面對物欲橫流、爭權(quán)奪利的社會現(xiàn)實,他能夠獨善其身,保持高潔傲岸的精神品質(zhì)的確是難能可貴的。反面:他的思想消極避世、知難而退、不思進取,對社會發(fā)展有不利的方面。 【解析】 10.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題目中的“搜于國中三日三夜”中的“國”是“國都”;A 參考譯文: 惠施在梁國做國相,莊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訴惠施說:“莊子(到梁國)來,是想取代你做宰相?!庇谑腔菔┓浅:ε?,在國都搜捕三天三夜。莊子前去見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嗎?那鹓鶵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此時貓頭鷹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發(fā)出‘喝!’的怒斥聲。現(xiàn)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國來‘嚇’我嗎?” 八、【xx年中考山東聊城卷】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題 【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夫戰(zhàn),勇氣也,再而衰,三而竭,國藩于此數(shù)語,常常體念。大約用兵無他巧妙,常存有余不盡之氣而已。孫仲謀之攻合肥,受創(chuàng)于張遼;諸葛武侯之攻陳倉,受創(chuàng)于郝昭,皆初氣過銳,漸就衰竭之故。惟荀罃ying之拔逼陽,氣已竭而復振;陸抗之拔西陵,預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養(yǎng)銳氣,先備外援,以待內(nèi)之自斃。此善于用氣者也。 (節(jié)選自曾國藩《挺經(jīng)》) 【注釋】①荀罃(yīng):春秋時晉國大將.②拔:攻克,攻取.③逼陽:姓,古夷族一支.④遽:迅速. 6.解釋加點的詞語. ①公將馳之(_____) ②彼竭我盈(_____) ③皆初氣過銳(_____) ④漸就衰竭之故(_____) 7.翻譯句子 ①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②此善于用氣者也. 8.對文本理解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兩個“未可”,兩個“可矣”前后映襯,表現(xiàn)了曹劌卓越的軍事才能. B.【甲】文“將鼓”“將馳”說明魯莊公是軍事上無知的昏君. C.【乙】文“夫戰(zhàn),勇氣也,再而衰,三而竭.”引出下文作者對“氣”的思考. D.【甲】文用對話的方式說出觀點,【乙】文則用舉例和對比的方式證明觀點. 9.在對戰(zhàn)爭取勝原因的認識上,【甲】【乙】兩文有何不同? 【答案】 6.(1)①驅(qū)車(追趕) (2)②充滿。這里指士氣正旺盛 (3)③都 (4)④原因,緣故 7.①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車轍亂了,軍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②這是善于利用士氣作戰(zhàn)(的人)。8.B 9.【甲】文論述了戰(zhàn)時要善于觀察,把握戰(zhàn)機。【乙】文強調(diào)戰(zhàn)時不僅要“存有余不盡之氣”,還要善于用“氣”。 【解析】甲文選自:《左傳》 作者:左丘明 年代:春秋時期 乙文選自:《挺經(jīng)》 作者:曾國藩 年代:清 甲文譯文: 到了那一天,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zhàn)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現(xiàn)在不行。”等到齊軍三次擊鼓之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饼R軍大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了戰(zhàn)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zhàn)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追擊齊軍。 打了勝仗后,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zhàn),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jīng)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zhàn)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那里設(shè)有伏兵。后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乙文譯文: 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勇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勇氣)就枯竭了。我對這幾句話,經(jīng)常思索玩味。大概用兵并無其它奧妙,經(jīng)常保持銳氣不可用盡就可以罷了。三國時,孫權(quán)攻打合肥,受挫于張遼;諸葛亮攻打陳倉,受挫于郝昭,兩者失敗都因起初氣勢太盛,過于銳不可當,漸漸就衰竭無力的緣故。只有荀罃攻克逼陽,士氣衰竭而又重新振作;陸抗攻克西陵,事先預料難以迅速取勝,因而養(yǎng)精蓄銳,先安排好外援,等待城中敵人力盡自斃。這也是善于利用士氣作戰(zhàn)的人了。 6.本題主要考查點是文言實詞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 點睛:文言文翻譯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一般要求直譯。所謂直譯,就是將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實到譯文中,譯出原文中用詞造句的特點,甚至在表達方式上也要求與原文保持一致。翻譯要求字字落實,譯出原文用詞的特點,譯出原文造句的特點。 8.本題考查的是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在理解原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nèi)容,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逐項進行分析即可。B項理解不正確,戰(zhàn)爭開始后,魯莊公和曹劌共乘一輛戰(zhàn)車不計較兩人身份的差異,體現(xiàn)出魯莊公禮賢下士。在戰(zhàn)爭結(jié)束后,魯莊公向曹劌請教戰(zhàn)爭的有關(guān)問題,體現(xiàn)出他善于思考、不恥下問的特點。在長勺戰(zhàn)爭中,魯莊公任用之前并不出名的曹劌并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體現(xiàn)出魯莊公的知人善任。由此可知他的身上也有可取之處。 9.本題考查學生的比較閱讀能力。中考文言文比較閱讀,就是將兩篇或兩篇以上而且內(nèi)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聯(lián)系的文章,加以比較分析、對照鑒別地閱讀。在同中求異和異中求同中達到提高學生遷移思維能力和深入分析問題能力的目的。甲文論述了戰(zhàn)時要善于觀察,把握戰(zhàn)機。乙文強調(diào)戰(zhàn)時不僅要“存有余不盡之氣”,還要善于用“氣”。 九、【xx年中考山東威海卷】閱讀下面語段,完成下列小題。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述,不復得路。 7.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①漁人甚異之 ②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B.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②屬予作文以記之 C.①此中人語云 ②卒中往往語 D.①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②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9.如何辯證地看待作者虛構(gòu)出的理想社會? 【答案】 7.A 8.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可以互相聽到。 9.作者虛構(gòu)出的理想社會,表達了古代人民對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帶有一定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不可能實現(xiàn)。 【解析】選自《陶淵明集》 作者:陶淵明 年代:東晉 7.試題分析:考查對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的理解。A項中的“異”都是意動用法,“以……為異”;B項中其積極意義。但又帶有一定的復古傾向,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只能是一種空想。據(jù)此理解作答。 參考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沿著溪水劃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兩岸幾百步之內(nèi),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交雜。漁人對此感到十分詫異。便繼續(xù)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盡頭。 光亮。(漁人)便舍棄了船,從洞口進去。最初,山洞很狹窄,只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xiàn)在漁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有桑樹、竹林這類的植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吠的聲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的人們,男女的穿著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樣。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樂。 (村里的人)看見了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詳細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里去,擺了酒、殺了雞做飯來款待他。村子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zhàn)亂,領(lǐng)著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們來到這個與世人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這里的人)問如今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他們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邀請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來款待他。漁人逗留了幾天后,向村里人告辭。村里的人告訴他:“(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桃花源外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來時的路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他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說了這番經(jīng)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最終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十、【xx年中考山東棗莊卷】閱讀下面兩則古文,完成下列小題。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崇禎五年①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②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③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④,更有癡似相公者!” ——選自張岱《湖心亭看雪》 【注】①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崇禎,是明思宗朱由檢的年號。②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點左右。③毳(cu)衣:細毛皮衣。④相公:原意是對宰相的尊稱,后轉(zhuǎn)為對年輕人的敬稱及對士人的尊稱。 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相與步于中庭。 (2)是日更定矣。 10.翻譯下列句子。 (1)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1.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項的是( ) A.相與步于中庭。B.獨往湖心亭看雪。 C.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D.更有癡似相公者。 12.【乙】文畫線句子運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西湖空曠簡約、潔白靜謐的雪夜之景。請自選角度賞析【甲】文畫線句子的寫景之妙。 13.梁衡在《秋月冬雪兩軸畫》中說,《記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是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的兩軸精品。如果以“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為上下聯(lián),請從兩文中分別選取一個字,兩個字合起來作為這幅對聯(lián)的橫批,并闡釋一下理由。 【答案】9.(1)一起。 (2)這。 10.(1)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哪一個地方?jīng)]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閑人罷了。(2)(想不到)湖中哪能還會有您這樣的人!11.B 12.角度1:運用比喻的修辭,將澄澈的月光比喻成積水,用交錯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生動形象地寫出月光的皎潔空靈,清亮無比,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巰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現(xiàn)了蘇軾醉情月景、超凡脫俗的“閑人”雅趣。 角度2:正面?zhèn)让婷鑼懴嘟Y(jié)合,先正面寫月色之透明皎潔,后側(cè)面寫“水草”交橫可見,襯托“水”之清澈,即月色清亮無比,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個冰清玉潔的透明世界。表現(xiàn)了蘇軾醉情月景、超凡脫俗的“閑人”雅趣。 角度3:動靜結(jié)合,“積水空明”給人以一種靜謐之感,“藻、荇交橫”則具有水草搖曳的動態(tài)之美。整個意境靜中有動,動中愈見其靜,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現(xiàn)了蘇軾醉情月景、超凡脫俗的“閑人”雅趣。 13.橫批:閑 癡 “閑”字,表現(xiàn)蘇軾安閑自適,樂觀曠達的心境;“癡”字,點明張岱鐘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獨特個性?!伴e”、“癡”二字為兩文的點睛之筆,是二人閑情逸致、天人合一境界的高度概括。 【解析】甲文選自:《東坡志林》 作者:蘇軾 年代:北宋 乙文選自:《陶庵夢憶》 作者:張岱 年代:明 甲文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譯),(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照在門上,(于是我就)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jīng)]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了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jīng)]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乙文譯文: 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晚上八點左右,我撐著一葉小舟,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皚皚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見有兩個人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小孩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的人!”(他們)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我)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 9.本題主要考查點是文言實詞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 點睛:文言文翻譯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一般要求直譯。所謂直譯,就是將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實到譯文中,譯出原文中用詞造句的特點,甚至在表達方式上也要求與原文保持一致。翻譯要求字字落實,譯出原文用詞的特點,譯出原文造句的特點。 1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句式的掌握。根據(jù)平時對文言文的學習可以知道,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包括:判斷句式,被動句式,倒裝句式,省略句式,疑問句式,否定句式。B項句式不同,其他三項都是倒裝句式。 12.本題考查句子的賞析。賞析句子可以從內(nèi)容和修辭手法兩個方面進行,還要寫出表達的情感。-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中考 語文試題 分項版 解析 匯編 01 專題 11 文言文 閱讀 內(nèi)含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373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