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關懷護理的發(fā)展 ppt課件
《臨終關懷護理的發(fā)展 ppt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臨終關懷護理的發(fā)展 ppt課件(5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臨終關懷 護理的發(fā)展,一、社會化臨終關懷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臨終關懷相關概念 三、國家的意愿 ,政府的行動,提綱,一、社會化的臨終關懷服務凸顯出巨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家庭傳統的照護功能由強變弱 承受親屬死亡的能力衰退,,“臨終救護”的人口基數日益龐大,北京松堂臨終關懷醫(yī)院27年被迫遷7次臨終關懷中心被小區(qū)居民看做洪水猛獸,一想到每天要與死亡為伴,都陷入巨大的恐慌。在這類新聞事件中,李偉是有發(fā)言權的,因為他開設的北京松堂關懷醫(yī)院曾經歷7次搬家,其中4次都是因為居民反對不得不遷走。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臨終關懷醫(yī)院對活著的人的正常生活不構成任何影響,為什么不能對臨終老人寬容一些?”他想不明白。,例:,現狀?,在松堂醫(yī)院,醫(yī)護人員以公立醫(yī)院退休者為主,護理員大多來自農村,邊學習護理知識邊上崗。 松堂醫(yī)院幾乎成了北京其他醫(yī)院護工的實習基地,“在松堂醫(yī)院干過的都被別的醫(yī)院搶著要,因為特別細心、有耐心?!边@點讓李偉很自豪。,,李偉一直強調社會應加大對臨終關懷機構的扶持:臨終關懷服務主要產生的人工護理費沒有納入醫(yī)保體系,這無形中把很多病人擋在了門外;而醫(yī)院除止痛藥物外不主張用藥,藥品都由家屬去醫(yī)保定點醫(yī)院開,不存在以藥養(yǎng)醫(yī),“每位老人每月的住院費約3000元,再高病人就承受不起,所以松堂醫(yī)院運營僅夠持平。而在其他醫(yī)院腫瘤病房,每月10萬元醫(yī)療費都很正常?!?,除了醫(yī)保體系不支持,一些老人面對自己臨終時的態(tài)度也讓李偉揪心?!耙晃焕咸?,住院期間每個月只訂200元的伙食餐,難得吃個餃子都只舍得吃素餡兒的。去世后,家人發(fā)現她竟有120萬元存款。哪怕臨終了,也不肯為自己花錢, 因為社會一直只有“優(yōu)生教育,沒有優(yōu)死教育,沒有教人們如何正確對待死亡?!彼f。,,讓李偉欣慰的是,病人家屬對臨終關懷的理解程度已有所改善:“以前一提起把老人送到臨終關懷醫(yī)院,不孝的大帽子就扣下來了。但其實松堂醫(yī)院支持家屬24小時探望,老人不會有被拋棄感。現在接受臨終關懷概念的人多起來了,我們也考慮在別的城市推廣松堂模式,但一直在談卻還沒有談攏的,因為臨終關懷很難做成有盈利的項目?!?,公立醫(yī)院沒門 民營醫(yī)院昂貴 時間:2013-07-26 14:08 來源: 南方日報 作者:向雨航1、問題公立醫(yī)院找臨終關懷病床,沒門2、問題民營醫(yī)院1000元一天 疑問為何臨終關懷病床那么少?深圳臨終關懷病床奇缺,原因何在?,聚焦臨終關懷之觴,現代臨終關懷 是一種特殊的公共衛(wèi)生保健服務,是由醫(yī)生、護士等多學科的人員組成的團隊,為沒有治愈希望的臨終病人及其家屬提供全方位的舒緩治療看護和心理關懷,使臨終病人能夠舒適平靜地度過人生最后階段。病人家屬則可通過關懷得到情感支持,維持和提升身心健康。,二、臨終關懷護理相關概念,臨終關懷護理是一門臨床服務型的新型學科,是對臨終病人的生理、心理關懷,為臨終病人及其家屬提供全面的支持和照護。隨著臨終關懷事業(yè)的發(fā)展,使護士處于臨終關懷護理事業(yè)的最前沿。,,臨終關懷(英文:hospice care) 并非是一種治愈療法,而是一種專注于在患者將要逝世前的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內,減輕其疾病的癥狀、延緩疾病發(fā)展的醫(yī)療護理。,定義,臨終關懷的目的主要是減輕臨終病人的心理負擔,尤其是解除病人對疼痛及死亡的恐懼和不安,滿足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的需要,使病人能在人生的最后歲月中,安詳、寧靜、無痛苦、舒適且有尊嚴地離開人世,從而達到更理性、更平靜接受死亡的目的。,,特點是護理重于治療 (心理和社會),多學科多視角,生理需要:如:控制并減輕病痛、緩解癥狀。 心理需要:幫助患者正確面對死亡,消除對死亡的恐懼與不安,使其從容平靜地度過生命最后的歷程。倫理需要:尊重臨終患者的生命、人格和權力,幫助其保持個人尊嚴,使其獲得友愛和關懷。 家屬需要:提供關懷和照護,為他們提供心理撫慰和居喪服務,鼓勵、支持并幫助臨終者家屬順利度過居喪期,重建生活。,滿足臨終患者,減輕疼痛是中心; 心理關懷是重點; 權利的應用、維持尊嚴是重點關注,臨終關懷(Hospice)運動始于英國的圣克里斯多費醫(yī)院。 50年年代,英國護士桑德斯(CicellSaunders)在她長期從事的晚期腫瘤醫(yī)院中,目睹垂危病人的痛苦,決心改變這一狀況。1967年她創(chuàng)辦了世界著名的臨終關懷機構,“點燃了臨終關懷運動的燈塔”。最后,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開展了臨終關懷服務實踐和理論研究,70年代后期,臨終關懷傳入美國,8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國?!芭R終關懷”一詞的正式應用。,發(fā)展史,香港的學者稱之為“善終服務”,在臺灣被稱為“安寧照顧。 臨終關懷是近代醫(yī)學領域中新興的一門邊緣性交叉學科,是社會的需求和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標志。就世界范圍而言,它的出現只有二三十年的時間。,,,臨終關懷的意義,人類追求高生命質量的客觀要求 社會文明的標志 醫(yī)護職業(yè)道德的崇高醫(yī)護職業(yè)道德體現,(一)優(yōu)先對象: 1.重病人及其家屬 2.老年人 3.動物等 (二)積極層面對象: 1.學校教育 2.成人教育,關懷對象,(一)身關懷-------舒適護理(二)心關懷——---心理護理 5個心理反應階段: 震驚與否認期, 憤怒期, 協商期, 憂郁期及接受期(三)靈性關懷——--尊重信仰,關懷內容,臨終關懷服務的重點,( 一) 疼痛控制 有調查顯示: 87%的晚期腫瘤病人和60% 的其他疾病末期病人主訴疼痛。。 疼痛處理的原則是主動防治, 而不是被動壓抑, 并依據疼痛情況不斷予以調整劑量。( 二) 死后家屬的情緒支持,三種: 臨終關懷專門醫(yī)院 綜合醫(yī)院附設科室或者科室特設病床、 家庭社區(qū)臨終關懷 未來發(fā)展: 分散的臨終關懷家庭病床, 與臨終關懷醫(yī)院相結合, 可能會是我國臨終關懷的主要模式。,臨終關懷機構的類型,1.以照料為中心 對臨終病人來講,治愈希望已變得十分渺茫,而最需要的是身體舒適、控制疼痛、生活護理和心理支持。 目標以由治療為主轉為對癥處理和護理照顧為主。,關懷須知,2.維護人的尊嚴 患者盡管處于臨終階段,但個人尊嚴不應該因生命活力降低而遞減,個人權利也不可因身體衰竭而被剝奪,只要未進入昏迷階段,仍具有思想和感情,醫(yī)護人員應維護和支持其個人權利;如保留個人隱私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參與醫(yī)療護理方案的制定,選擇死亡方式等。,,3.提高臨終生活質量 有些人片面地認為臨終就是等待死亡,生活已沒有價值,病人也變得消沉,對周圍的一切失去興趣,甚至,有的醫(yī)護人員也這樣認為,并表現出面孔冷漠,態(tài)度、語言生硬,操作粗魯,不知該如何面對患者。 臨終關懷則認為:臨終也是生活,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生活,所以正確認識和尊重病人最后生活的價值,提高其生活質量是對臨終病人最有效的服務。,,4.共同面對死亡(死亡教育) 有生便有死,死亡和出生一樣是客觀世界的自然規(guī)律,是不可違背的,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事實,正是死亡才使生顯得有意義。而臨終病人只是比我們早些面對死亡的人。死賦予生以意義,死是一個人的最終決斷,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珍惜時間,要迎接挑戰(zhàn)、勇敢面對。,,臨終關懷目標: 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通過消除或減輕病痛與其他生理癥狀,排解心理問題和精神煩恐,令病人內心寧靜地面對死亡。同時,臨終關懷還能夠幫助病患家人承擔一些勞累與壓力。,關懷目標,臨終關懷 讓生命“走”得溫暖,臨終關懷是社會文明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臨終關懷挑戰(zhàn)了兩大習慣認知, 一是西醫(yī)理念:以延續(xù)生命為最高目標而忽略生命質量; 二是傳統孝道:將放棄創(chuàng)傷性治療等同于放棄親人生命。,“臨終關懷”: 一個需要全社會關注的問題(倫理),臨終關懷將直接帶來“五贏”局面 首贏家是國家。 “四贏”依次為: 醫(yī)院、醫(yī)護人員、臨終患者、家屬,,避免“死人將活人拖垮”的局面,其主要任務包括對癥治療、家庭護理、緩解癥狀、控制疼痛、減輕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負擔和消極情緒。 所以臨終關懷常由醫(yī)師、護士、社會工作者、家屬、志愿者以及營養(yǎng)學和心理學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員共同參與。,任務,臨終關懷不同于安樂死 不促進也不延遲病人死亡,美國的一位臨終關懷專家認為在控制和減輕患者機體上的痛苦的同時,做好臨終患者的心理關懷。,,“人在臨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體上的痛苦”,瀕死者的需求三個水平: 一是保存生命; 二是解除痛苦; 三是沒有痛苦地死去。最大的需求是安寧,,,國內現狀,在臨床實踐方面,30個省、市、自治區(qū),除西藏外,各地都紛紛因地制宜地創(chuàng)辦了臨終關懷服務機構。,,臨終關懷事業(yè)亟盼政府“關懷”,三分醫(yī)療 七分護理,,臨終階段, 以醫(yī)療為主的治療( cure) 已轉變?yōu)閷Σ∪藶橹鞯恼兆o( care) 。 護理是臨終關懷的基石, 護士是臨終關懷的主要角色。自然, 對護士的要求也相應提高。 1. 加強道德教育, 2. 加強臨床技能訓練3. 開展心理學教育,,1、內涵變化 看護 ——護士(專門訓練、有識之士)2、數量變化 注冊護士 249.7萬(2012)286萬(2015)450萬(2020) 千人護士數1.06 (2012)1.66 (2015)1.85 (2020),中國護理事業(yè)的發(fā)展,2013年老年人全國達2億,需求,,3、層級變化 無學歷 中專 1983高等護理本科 2011年護理系升級為一級學科,碩士、博士、博士后 4、作用變化 醫(yī)師的下手、助手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 醫(yī)療中二大核心( 延伸服務),,上海2012年啟動實事項目,初步建立社區(qū)居家、機構病房和家庭病房“三床聯動”機制 以2013年數據分析,本市全年居民死亡人數為11.67萬人,其中3.67萬人死于腫瘤,平均每天有105人死于腫瘤。上海目前癌癥總體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約是歐美等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的2/3-3/4。晚期癌癥患者的疼痛發(fā)生率約為60%-80%,其中1/3的患者為重度疼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往外延伸,還有不可逆轉的慢性疾病終末期患者(如高齡老衰、艾滋病、白血病、紅斑狼瘡、植物人)及家屬,同樣需要特別的療護服務。 民眾需求-專家呼吁-區(qū)縣經驗-參事建議-領導重視,多方合力促成了上?!拔逦灰惑w”(即政府主導,部門推進,醫(yī)護實施,社會介入,義工參與)的實事工程樣式。,三、國家的意愿 政府的行動,市衛(wèi)計委制定《臨終關懷基本標準(試行)》和《臨終關懷工作規(guī)范》,明確了臨終關懷科定位功能和任務,全市也初步建立起了社區(qū)居家、機構病房和家庭病房“三床聯動”機制,形成了社區(qū)腫瘤條塊、臨終關懷門診和病房、家庭醫(yī)生四位一體工作模式,綜合醫(yī)院與試點機構上下聯動正逐步開展。,,進入2014年,上海市政府實事項目又明確提出了新建舒緩療護床位1000張,開展臨終關懷規(guī)范服務的目標。,,上海舒緩療護服務的進一步目標,是在老年護理機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成立臨終關懷科,設置安寧舒緩療護床位,同時建立健全老年護理床、舒緩療護床、家庭病床“三床”之間的合理轉介機制。 年內初步建立起腫瘤患者及其他慢性疾病終末期患者“綜合醫(yī)院-安寧舒緩療護病區(qū)-社區(qū)居家”的多層次網絡服務體系,3年內完成臨終關懷服務全覆蓋。通過對臨終患者及其家屬軀體癥狀、社會心理和精神心靈的支持關懷,改善臨終生命質量。,,1、肯定生命、認同死亡是一種自然的過程。 2、并不加速或延長死亡。 3、盡可能減輕痛苦及其他身體的不適癥狀。 4、支持病人,使他在死亡前有很好的生活質量。 5、結合心理社會及靈性照顧。 6、支持病人家屬,使他們在親人的疾病期間及病人去世后的悲傷期中能作適當調整,臨終關懷6條標準,趙宇昕,來自中國傳媒大學大三的一名學生,從事臨終關懷工作的志愿者,在4月18日走上了《超級演說家》舞臺,用自己的演說,告訴大家如何用愛陪伴他人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孟子說:“養(yǎng)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者可以當大事”,每個人最終都要面臨死亡,怎么走完最后一程,可以說是人生的最后一件大事。高高興興的走,是含笑九泉;反之,則是抱憾終身。,,未來:社會組織參與臨終關懷 臨終關懷病床那么少,社會需求又那么大,未來該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呢? 基本模式有兩種,即建立獨立的臨終關懷醫(yī)院和開設臨終關懷家庭病床,而這都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希望有一個新的平臺,有更多的社會組織和社會資本加入到臨終關懷事業(yè)中來。,,臨終關懷在香港 中國臨終關懷活動在香港發(fā)展勢頭最好。據1997年統計,香港臨終關懷中90%為癌癥病人,45%死于癌癥的病人獲得善終服務。臨終關懷的組織形式在香港主要有臨終關懷醫(yī)院、社區(qū)(以家庭為主)、綜合醫(yī)院設立的臨終關懷??苹蚺R終關懷病床四種。香港很多公立醫(yī)院和私立醫(yī)院都辟有“臨終關懷”病房或“臨終關懷”小組。,它山之石,臨終關懷機構會考慮為垂危病人設立單獨的病房,有的還會開展為病人完成臨終心愿等衍生服務。 香港臨終關懷病房的癌痛控制工作包括多學科的參與。例如,南朗醫(yī)院臨終關懷病房的工作隊伍是由姑息治療醫(yī)師、腫瘤醫(yī)師、一名麻醉師、一名精神科醫(yī)生、一名職業(yè)治療師、一名臨床心理學家、一名喪親咨詢員、一名娛樂工人、護士、宗教護理員、社會工作者、理療師和由一名志愿者協調員率領下的100多人的志愿人員隊伍組成。 白普理寧養(yǎng)院,,在香港,從事臨終關懷的護士被稱為“握手護士”、“握手姑娘”而倍受尊重。 臨終關懷的護理人員要經過嚴格的訓練。除應具備高度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能、廣博的學識,還應樹立正確的死亡觀和有高度的職業(yè)道德,即富有同情心、責任感、尊重病人、尊重生命的價值,同時應具備勇于奉獻的精神。 臨終關懷在臺灣慈濟,,臨終關懷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事業(yè), 是一個社會化的系統工程, 科學化、法制化、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是必由之路。它在國內外引起了高度重視, 已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是也存在諸多的不足之處,有待共同努力。,,謝謝你的聆聽!,-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臨終關懷 護理 發(fā)展 ppt 課件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396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