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總復習 第四單元 細胞的生命歷程 第1講 細胞的增殖課時跟蹤練.doc
《2019版高考生物總復習 第四單元 細胞的生命歷程 第1講 細胞的增殖課時跟蹤練.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版高考生物總復習 第四單元 細胞的生命歷程 第1講 細胞的增殖課時跟蹤練.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1講 細胞的增殖 課時跟蹤練 一、選擇題(每題5分,共60分) 1.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zhì)交換的效率主要取決于( ) A.細胞的體積 B.細胞的表面積 C.細胞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 D.細胞分裂的快慢 解析: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zhì)交換的效率主要取決于細胞表面積與體積之比。細胞越小,細胞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越大,物質(zhì)交換的效率越高。 答案:C 2.(2018通化調(diào)考)如圖a→d表示連續(xù)分裂細胞的兩個細胞周期,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a(chǎn)和b為一個細胞周期 B.c段結(jié)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遺傳物質(zhì)平分一般發(fā)生在d段 D.b和c為一個細胞周期 解析:分析線段圖可知,a、c持續(xù)的時間長,為分裂間期,b、d持續(xù)的時間短為分裂期。a是分裂間期、b是分裂期,二者組成一個細胞周期,A正確;c是分裂間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zhì)的合成,c段結(jié)束后DNA加倍,B正確;d是分裂期,主要完成遺傳物質(zhì)的均分,C正確;由細胞周期的概念可知,該圖中一個細胞周期是a+b或c+d,不能是b+c,D錯誤。 答案:D 3.(2017石家莊二模)下列人體細胞增殖過程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周期的有序進行需原癌基因的嚴格調(diào)控 B.處于分裂期的細胞會大量利用T與U C.有絲分裂的細胞中不含有性染色體 D.染色體數(shù)目與DNA分子數(shù)目始終保持相同 解析:原癌基因負責調(diào)節(jié)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過程,因此細胞周期的有序進行需原癌基因的嚴格調(diào)控,A正確;T是合成DNA的原料,U是合成RNA的原料,分裂期不再進行DNA和RNA的合成,但分裂間期會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zhì)的合成,會大量利用T與U,B錯誤;人體有絲分裂的細胞中含有性染色體,C錯誤;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染色體數(shù)目與DNA分子數(shù)目之比為1∶2,D錯誤。 答案:A 4.下圖是同一細胞不同分裂時期的圖像,據(jù)圖分析,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圖①②③④表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 B.若按分裂的先后順序排列,應為①→④→③→② C.該細胞圖②中有中心體、線粒體和高爾基體參與活動 D.該細胞圖①中有同源染色體的配對,圖③過程發(fā)生了基因重組 解析:題圖示僅為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時期,不包括分裂間期,不能代表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由圖可知,①為分裂前期、②為分裂末期、③為分裂后期、④為分裂中期,則細胞分裂的先后順序為①→④→③→②;該細胞圖②中無中心體參與活動;有絲分裂過程中,無同源染色體配對,無基因重組。 答案:B 5.(2017齊魯名校調(diào)研)如右圖為細胞分裂過程部分結(jié)構(gòu)的變化示意圖,此過程( ) A.發(fā)生在細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B.發(fā)生在細胞周期的分裂間期,染色質(zhì)復制 C.發(fā)生在細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漸解體 D.發(fā)生在細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體螺旋變粗 解析:本題考查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題圖中的染色體含有染色單體,核膜在解體,說明該過程為有絲分裂前期。 答案:C 6.下圖為某種植物根尖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質(zhì)與染色體規(guī)律性變化的模式圖。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①→②過程發(fā)生在有絲分裂間期,此時細胞內(nèi)核膜解體、核仁消失 B.低溫處理導致④→⑤過程中染色單體不分開使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C.⑤→⑥過程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數(shù)增加一倍 D.⑥→⑦過程中DNA解旋酶可使染色體解旋變?yōu)榧毥z狀的染色質(zhì) 解析:①→②過程是表示染色體的復制,發(fā)生在有絲分裂間期,細胞內(nèi)核膜解體、核仁消失發(fā)生在細胞分裂前期。低溫處理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不是抑制著絲點的分裂;⑤→⑥過程中染色體的著絲點已分裂,染色單體變成染色體,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有絲分裂后期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數(shù)增加一倍。DNA解旋酶催化的是DNA雙螺旋的解旋,不是催化的染色體解旋變?yōu)榧毥z狀的染色質(zhì)。 答案:C 7. (2017湖北重點中學聯(lián)考)分裂期細胞的細胞質(zhì)中含有一種促進染色質(zhì)凝集為染色體的物質(zhì)。將某種動物的分裂期細胞與G1期(DNA復制前期)細胞融合后,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是( ) A.來自G1期細胞的染色質(zhì)開始復制 B.融合細胞DNA含量是G1期細胞的2倍 C.來自G1期細胞的染色質(zhì)開始凝集 D.融合后兩細胞仍按各自的細胞周期運轉(zhuǎn) 解析:分裂期細胞的細胞質(zhì)中含有一種促進染色質(zhì)凝集為染色體的物質(zhì)。當分裂期細胞與G1期細胞融合后,該物質(zhì)就會促進來自G1期細胞的染色質(zhì)凝集為染色體,導致融合的細胞無法進入S期,所以來自G1期細胞的染色質(zhì)不再復制,A錯誤,C正確;分裂期細胞中DNA含量是G1期的2倍(前、中和后期),因此融合細胞中的DNA含量是G1期細胞的2倍或3倍,B錯誤;融合的細胞由于染色質(zhì)凝集,無法進行染色體的復制,因此不會進入分裂狀態(tài),D錯誤。 答案:C 8.(2017豐臺區(qū)期末)洋蔥是觀察有絲分裂的理想材料,下列有關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排列緊密呈正方形且有大液泡 B.處于分裂后期細胞中有兩個中心體 C.解離液可以促進染液與染色體的結(jié)合 D.用龍膽紫染色后觀察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數(shù)目 解析:分生區(qū)細胞排列緊密呈正方形,但不含大液泡,A錯誤;洋蔥為高等植物,其細胞中不含中心體,B錯誤;解離液的作用是使細胞相互分離,不可以促進染液與染色體的結(jié)合,C錯誤;龍膽紫是堿性染料,能將染色體染成深色,因此用龍膽紫染色后觀察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數(shù)目,D正確。 答案:D 9.(2017福建模擬)觀察小鼠細胞的染色體,某興趣小組對小鼠進行適當處理后,取出骨髓中的活細胞制成細胞懸液,經(jīng)過低滲溶液處理(使染色體散開)、固定、染色后制片并觀察。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骨髓中含有造血干細胞,適合作為觀察染色體的材料 B.制備細胞懸液時,需使用鹽酸和酒精混合液進行解離 C.低滲溶液的濃度比細胞質(zhì)濃度低,導致細胞滲透吸水膨脹 D.最好選擇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觀察染色體數(shù)目和形態(tài)特征 解析:骨髓中造血干細胞能夠進行有絲分裂,因此該材料適合作為觀察染色體的材料,A正確;動物細胞制備細胞懸液不需要解離液處理,B錯誤;低滲溶液的濃度比細胞質(zhì)濃度低,導致細胞滲透吸水膨脹,C正確;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shù)目清晰,因此最好選擇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觀察染色體數(shù)目和形態(tài)特征,D正確。 答案:B 10.動物細胞培養(yǎng)中存在“接觸抑制”現(xiàn)象,如果清除一部分貼壁細胞,鄰近細胞又迅速分裂重新填滿這一區(qū)域,然后再次停止分裂。據(jù)此做出的假設,不合理的是( ) A.清除部分細胞,鄰近細胞釋放某種信號分子重新啟動細胞周期 B.細胞接觸后,為動物細胞停止分裂離開細胞周期提供了信號 C.細胞周期是有其內(nèi)在節(jié)律性的,不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D.細胞膜表面上可能存在接受鄰近細胞信號的受體 解析:“接觸抑制”是細胞接觸時會出現(xiàn)停止分裂的現(xiàn)象,根據(jù)題目信息可知,如果將一些貼壁細胞清除,細胞又重新分裂,分裂到一定程度接觸時再次停止分裂,原因可能是鄰近細胞釋放某種信號分子被其他細胞上的受體識別,從而重新啟動細胞分裂,細胞接觸后又因為某種信息傳遞而停止分裂,A、B、D說法正確;細胞周期受周圍環(huán)境細胞釋放的一些信息分子的調(diào)控,C說法錯誤。 答案:C 11.小鼠體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發(fā)現(xiàn)細胞分為3種類型:甲類細胞核DNA量是乙類細胞的兩倍,丙類細胞核DNA量介于甲乙兩種細胞之間。以下推測正確的是( ) A.甲類細胞均處于分裂期,在三類細胞中所占比例最大 B.乙類細胞無分裂能力,屬于高度分化的細胞 C.丙細胞已經(jīng)進入生長的衰老期,將停止細胞分裂 D.用藥物抑制細胞的DNA復制,乙類細胞比例將增加 解析:根據(jù)題目信息“甲類細胞核DNA量是乙類細胞的兩倍,丙類細胞核DNA量介于甲乙兩種細胞之間”判斷,甲類細胞為DNA分子復制后,細胞分裂前的細胞,乙類細胞為DNA分子復制前的細胞,丙類細胞為處在DNA分子復制過程中的細胞。甲類細胞一部分處在分裂間期,一部分處在分裂期。乙類細胞處在分裂間期,細胞沒有分化;若用某種化學藥物抑制細胞的DNA復制,則這些細胞將會停留在分裂的間期,抑制細胞的增殖。 答案:D 12.(2017丹東模擬)PCNA是一類只存在于增殖細胞中的蛋白質(zhì),其濃度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 A.抑制PCNA的合成,細胞不能分裂 B.只有增殖細胞中含有PCNA的基因 C.PCNA經(jīng)核糖體合成,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發(fā)揮作用 D.檢測PCNA的濃度變化,可以推測細胞周期的時間 解析:從PCNA蛋白的含量變化推測PCNA蛋白與DNA分子復制有關,因此抑制PCNA的合成,會抑制DNA復制,細胞不能分裂。PCNA基因存在于所有細胞的DNA中,只是在增殖細胞中得以表達。PCNA在核糖體上合成,進入細胞核參與DNA復制。在細胞周期中PCNA的變化有周期性。 答案:B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13.(8分)(2017佛山一模)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具有周期性?,F(xiàn)已發(fā)現(xiàn)調(diào)控細胞周期的一系列基因,以及相關的酶和蛋白質(zhì),這些發(fā)現(xiàn)對腫瘤研究等領域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回答下列問題: (1)有人稱惡性腫瘤為細胞周期病,其根據(jù)是調(diào)控細胞周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發(fā)生突變,導致細胞周期失控,癌細胞無限增殖。而治療惡性腫瘤的途徑之一,就是用藥物影響癌細胞的細胞周期,有的藥物會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將細胞周期阻斷在分裂間期;有的藥物會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致影響染色體被拉向兩極,從而將細胞周期阻斷在分裂期。 (2)測定細胞的周期長短時,通常需要考慮溫度因素。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基因突變;用藥物影響癌細胞的細胞周期,如有的藥物會抑制染色體的復制(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zhì)的合成),從而將細胞周期阻斷在分裂間期;有的藥物會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以致影響染色體被拉向兩極,從而將細胞周期阻斷在分裂期。 (2)由于細胞周期受酶的影響,而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溫度會影響與細胞周期有關的酶的活性),因此測定細胞的周期長短時,通常需要考慮溫度因素。 答案:(1)原癌基因和抑癌(調(diào)控細胞周期的) 染色體的復制(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zhì)的合成) 紡錘體的形成 (2)細胞周期受酶的影響,而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溫度會影響與細胞周期有關的酶的活性) 14.(16分)(2017臨沂期中)為研究細胞周期,科研人員先利用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培養(yǎng)某種細胞,一段時間后再移至普通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不同時間取樣分析結(jié)果如圖。請回答: (1)該種細胞一個細胞周期持續(xù)時間為________h。圖中哪幾段時間DNA分子穩(wěn)定性最低,適于進行誘發(fā)突變?______(用圖中字母表示)。 (2)圖中F時被標記的細胞比例減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中G時被標記的細胞數(shù)目減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癌細胞的細胞周期比正常細胞________,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導致的。 (4)如要探究某藥物抑制細胞分裂過程中紡錘體形成的最適濃度,可選用處于圖中第一次分裂________時(用圖中字母表示)細胞。請寫出簡單的設計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從被標記細胞第一次進入分裂期到被標記細胞第二次進入分裂期共10 h,適于進行誘發(fā)基因突變的時間為細胞分裂間期,圖中為AB和DE段。(2)被標記細胞的比例減少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半保留復制,細胞分裂使細胞數(shù)目增多,被標記的細胞數(shù)目不變。(3)癌細胞增殖快,細胞周期短。(4)紡錘體是在細胞分裂前期形成的。探究某藥物抑制細胞分裂過程中紡錘體形成的最適濃度,應設置該藥物的濃度梯度。 答案:(1)10 AB和DE (2)依據(jù)DNA半保留復制的特點,細胞增殖第一次,100%的細胞被標記,以后隨著細胞增殖次數(shù)的增加,被標記的細胞數(shù)目不變,不被標記的細胞開始出現(xiàn)并逐漸增多 隨著培養(yǎng)時間的延長,被標記的細胞不斷分裂、生長,并逐漸衰老、凋亡 (3)短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變 (4)B 設置不同濃度梯度的該藥物,分別對圖中的B時細胞進行處理,然后制成裝片,觀察并比較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 15.(16分)為了研究從植物中提取的可可堿是否可以作為除草劑,某科研小組開展了可可堿對鬼針草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和種子萌發(fā)影響的實驗探究,結(jié)果如下表。 可可堿濃度/ (mmolL-1) 根尖細胞有絲分裂 種子發(fā) 芽率/% 有絲分裂 指數(shù)/% 分裂期細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81.5 0.1 2.90 2.16 0.74 68.1 0.5 2.10 1.72 0.38 18.6 1.0 1.96 1.72 0.24 2.3 注:有絲分裂指數(shù)=(分裂期細胞數(shù)/觀察細胞的總數(shù))100%。 請回答: (1)本實驗需要制作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制片過程中根尖解離需要用到的試劑是________。右圖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部分細胞圖像,箭號所指的細胞處于分裂期的________期。 (2)實驗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當可可堿濃度達到1.0 mmolL-1時,在分裂期的細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細胞數(shù)目相對________。產(chǎn)生這種結(jié)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導致染色體無法移向細胞兩極。 (3)實驗結(jié)果表明,隨著可可堿濃度的升高,種子發(fā)芽率__________。為探究可可堿影響種子發(fā)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學提出假設:可可堿會降低種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現(xiàn)欲通過實驗檢驗上述假設,請寫出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制作植物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的過程中,解離液是體積分數(shù)為95%的酒精和質(zhì)量分數(shù)為15%的鹽酸的混合液(1∶1)。圖中箭號所指細胞的染色體的著絲點都集中在赤道板上,可知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中期。 (2)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與對照組相比,可可堿濃度為1.0 mmolL-1時,在分裂期的細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細胞所占百分比小,原因可能是可可堿抑制了紡錘體的形成,從而導致染色體無法移向細胞兩極。 (3)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隨著可可堿濃度的升高,種子發(fā)芽率逐漸降低。赤霉素可解除種子的休眠,與種子的發(fā)芽有關。要探究可可堿是否降低了種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從而影響了發(fā)芽率,可用等量的鬼針草種子設置不同實驗組,這些實驗組分別用不同濃度的可可堿(自變量)溶液處理,一段時間后測定各組種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從而分析可可堿濃度與赤霉素含量的關系。為了使實驗更嚴謹,還應設置空白對照組。 答案:(1)鹽酸(或鹽酸和酒精) 中 (2)減少 可可堿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 (3)降低 以不同濃度的可可堿處理鬼針草種子,一段時間后測定各組種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堿濃度與赤霉素含量的關系-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 鍵 詞:
- 2019版高考生物總復習 第四單元 細胞的生命歷程 第1講 細胞的增殖課時跟蹤練 2019 高考 生物 復習 第四 單元 細胞 生命 歷程 增殖 課時 跟蹤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quán),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4596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