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系項目計劃書.doc
《親子關系項目計劃書.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親子關系項目計劃書.doc(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 大手拉小手——親子互動計劃 一、 項目簡介 本項目以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的家庭親子關系問題為出發(fā)點,擁有豐厚的專業(yè)底蘊,是事實與專業(yè)相結合的產物,它的服務對象為廊坊市愛民東道辦事處所轄社區(qū)居民,服務的項目為兒童社區(qū)工作。目的是通過開展各種精彩紛呈的親子活動,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密切親子關系,增強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透明度、信任度,更好地發(fā)展兒童的綜合能力。通過精心設計的親子活動,指導和幫助家長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引導家長重視言傳身教,以自身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行為習慣影響子女,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家庭關系,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 項目背景 親子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學研究認為親子關系是一個人一生當中所有社會關系的基礎,父母跟孩子互動、溝通的模式也會直接影響到孩子跟其他人的互動溝通。 親子關系指父母與未成年子女的關系,這一階段的親子關系是孩子一生當中能否走向成功的最重要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對孩子性格的形成,品質的培養(yǎng),意志的磨練,與人交往模式的建立,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現(xiàn)代家庭中獨生子女居多,因此家庭中的最主要人際關系就是夫妻關系與親子關系,而對兒童影響最大的當屬親子關系。在建立親子關系的時候,總是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關系太親密了,恐怕產生溺愛,關系疏遠了,擔心孩子失落。在這一階段里,子女應該怎樣做,父母應該做些什么就可以通過社會工作者的協(xié)助獲得好的經驗和建議。 本項目的計劃實施區(qū)域為愛民東道辦事處轄區(qū)。該轄區(qū)總面積8平方公里,現(xiàn)有居民24751戶,總人口74253人。下轄14個社區(qū)居委會,分別為:曙光道、群星里、裕華路、馨境界、群安街、逸樹家、華夏經典、建華里、廣陽公寓、新星里、3534、3531、華苑和統(tǒng)建樓。全國最長的新世紀步行街中的五六七八大街橫貫轄區(qū)。 愛民東道辦事處轄區(qū)內及周邊分布著廊坊市第十五小學、第九小學、逸夫小學及第六小學,據(jù)統(tǒng)計轄區(qū)內有6-13歲兒童的家庭占到家庭總數(shù)的19%。這些家庭中,很多父母重視工作而無暇顧及孩子,每天將孩子寄放在午托機構或寄養(yǎng)在隔代長輩家。由于父母對兒童日常交流較少、疏于管教或出于彌補心態(tài)而過于溺愛,導致兒童可能面臨許多心理及行為問題。為了推動廊坊城市社區(qū)中親子關系的發(fā)展,將社會工作專業(yè)服務融入到兒童社區(qū)工作當中,使社會工作服務的專業(yè)技巧和專業(yè)特色更加廣泛地施惠于社區(qū)建設,“愛翼行”社會工作服務社在廊坊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開展此次活動。 三、 項目目標 1. 啟發(fā)兒童的認知能力和社會性交往能力。親子互動計劃能夠使兒童積累與人交往中的感覺印象,有助于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同時也能夠促進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 2. 增加家長對兒童的了解。家長通過親子互動與兒童心理學知識的學習,不僅能夠更加了解自己家的孩子,也能對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不同階段的身心特點有科學的認識。 3. 促進親子情感交流,形成平等關系。通過一系列親子互動,不僅能夠促進父母與孩子有更好的情感交流,更能使父母融入互動中的“朋友”角色,與孩子平等相處,擺脫“高高在上”、“指手畫腳”的傳統(tǒng)父母角色。 四、 目標群體 1. 直接受益人:社區(qū)年齡6-13歲的兒童及其家長 2. 間接受益人:政府、愛民東道辦事處、社區(qū)居委會、社會工作者、廊坊師范學院、媒體 利益相關者分析表 利益相關者 利益所在 正負相關性 與項目的關系 社區(qū)兒童 及家長 為社區(qū)的兒童及家長創(chuàng)造溝通互動的機會,提升他們的幸福感。 正 項目實施對象 政府 政府社會工作相關政策的貫徹落實,增強政府的社會控制力。 正 項目的支持者 愛民東道 辦事處 使其了解各個社區(qū)中親子關系的動態(tài)生活,促進社區(qū)親子活動的開展,提高街道辦的影響力及知名度。 正 項目配合者、支持者 社區(qū)居委會 滿足社區(qū)居民的需求,建設和諧社區(qū)。 正 項目配合者、支持者 社會工作者 針對社區(qū)中的兒童及家長開展社會工作服務,培養(yǎng)社會工作者的實踐能力,促進專業(yè)素質的提升,促進對社區(qū)工作的認識,對社工今后的學習工作提供一定的幫助。 正 項目策劃者、實施者 廊坊師范 學院 提高學校知名度,增強社會影響力,為學校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奠定一定的基礎,提供一些有益于學生社會實踐的模式。 正 項目的支持者、配合者 媒體 關注社區(qū)建設,關注親子關系等社會熱點。 正 項目支持者、輿論宣傳者 五、 需求評估 隨著現(xiàn)代家庭中的獨生子女日益增多,子女的教育問題、親子關系問題也逐漸成為社會焦點。年齡處于6至13歲的小學學齡期兒童,其父母年齡大約在26至43歲之間,大多數(shù)處于事業(yè)上升期,很多父母重視工作無暇顧及孩子,或將孩子寄養(yǎng)在隔代長輩家,對孩子進行隔代教育。由于父母對兒童疏于管教或出于彌補心態(tài)而過于溺愛,導致兒童可能面臨許多身心問題。 親子關系是所有人際關系的基礎,對人一生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兒童與父母的相處模式是否正確得到社工的極大關注,社工希望通過一系列親子互動行動啟發(fā)兒童的交往能力,幫助父母了解兒童,促進和諧親子關系的形成。 六、 理論依據(jù) 1. 兒童教育學理論 模型是董進宇教授 董進宇,中國著名親子教育專家、著名人生激勵導師、成功學教育專家,是國內最早推廣“學習型家庭”理念的人之一,被眾多的媒體譽為“中國親子關系第一人”。 總結出來的教育孩子的規(guī)律。它代表整個家庭教育要完成的主要任務。 家長手中最重要的工具包括: 第一個工具是“無條件的愛”。作為父母,愛孩子是我們的天性,但是有意識地愛孩子,是培養(yǎng)孩子最重要的一種方法。當一個人被無條件地愛著的時候,他的自信心會大增! 第二個工具是“鼓勵”。告訴你的孩子:“沒問題!爸爸(媽媽)相信你!”每位家長都應牢記:孩子的勇氣和自信是被鼓勵出來的,而鼓勵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 第三個工具是“表揚”。當孩子的一個行為做對了,我們及時的表揚才能使孩子的行為固定下來,才能使他下次接著再做,被認可了,他的自我價值會上升,自信會增強。 第四個工具是“確認”。一個行為是對還是錯,孩子是不知道的。家長要告訴孩子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這里不帶有任何表揚和批評,家長要客觀地幫孩子分清是。 第五個工具是“理解”。家長要用“理解”這個工具走進孩子的心靈,不再批評、苛責。 第六個工具是“陪伴”。孩子出生后,他的成長處在一種孤立無援的狀態(tài),他就會孤獨、無助、沒有安全感,需要家長的陪伴。否則,他會漸漸產生恐懼感、對人生的無助感,也就沒有辦法成長。 第七個工具是“批評”。這是應該非常小心慎用的工具。“批評”只有針對行為本身才可能起作用。使用這個工具的前提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關愛、關系穩(wěn)定!因此最保險的辦法就是盡量不用批評。 家長要在孩子身上完成的任務包括: 第一個要鑲進孩子生命里的軟件是“自尊心”。如果孩子沒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會在意別人怎樣看他,他不懂如何去看別人的眼神,他也就不會尋求別人的尊重和認可,由此也就沒有了上進心。 第二個軟件是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對家長來說,不能說是一輩子的任務,至少是孩子25歲以前的任務。 第三個精神軟件是“責任心”。責任心沒建立,一個孩子是斷然不可能去積極進取的!孩子會變得被動,家長推一下他動一下。 第四個精神軟件是“主動進取精神”。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習”是一種腦力勞動,而腦力勞動的特點是,勞動者必須處于“主動狀態(tài)”才能學習好。 第五個精神軟件是“學習興趣”。如果在孩子大腦的神經系統(tǒng)中,做一個學科的功課會產生條件反射的快樂,學習興趣就產生了。 第六個精神軟件是“好習慣”。真正以學習為生的人不是靠意志力來學習的,這些人都是因為學習產生快樂才會沒日沒夜地做,后來就成了習慣。 2. 兒童社會工作理論 1) 兒童小組工作 兒童小組工作就是指一種通過小組過程及小組社會工作者的協(xié)助,使小組中的兒童能夠獲得小組經驗、產生行為改變和恢復正常功能,以及與他人和周圍環(huán)境達成有效的調適,最終促進個人及小組發(fā)展的專業(yè)服務活動。 適合開展兒童小組工作的兒童小組類型有很多,如幼兒園和小學里各種課外興趣班、少先隊小隊、課外補習小組、假日服務小隊,等等,只要在這些小組加入社會工作的理念和工作手法,就可以展開兒童小組工作服務。當然,也可以根據(jù)事先設定的主題,利用各種招募手段來組成兒童小組。 開展兒童小組工作需要注意是:第一,活動安排要新穎有趣,符合兒童好動活潑的性格,但要注意安全;第二,多利用示范來講述活動的安排和小組規(guī)則;第三,避 免空泛的道理和講述過于復雜與抽象的問題;第四,工作員的態(tài)度是親切和藹的,應該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和善于與兒童交往;第五,工作員無論是在空間位置還是在 心理距離方面,都應該帶給小組中的兒童是一種平起平坐的感覺。 2) 親職教育服務 親職教育服務就是指專業(yè)人員運用社會工作的方法向家長提供諸如溝通、孩子教育、家庭環(huán)境改善等方面的專業(yè)服務活動。親職教育服務大多以訓練的方式為主,其訓練的內容有:溝通技巧、環(huán)境設計技巧、孩子行為改變技巧、家長訓練、家庭改變技巧等等。傳統(tǒng)的親職教育服務的始終把重點在孩子方面,不少家長訓練課目均以處理或改變孩子的行為問題為主,例如孩子的學習問題、不服從或滋擾行為、情緒控制問題、難以與家長有效溝通,等等,而忽視孩子本身的關注與需 要,也很少提供子女參與的機會。 親子溝通平行小組是親職教育服務的一種新形式,它可以定義為兩個分開但同時進行的小組,通過聯(lián)合活動,如實踐練習、互相配合的小組內容和進度、聯(lián)組活動 等,從而改善親子的關系。親子溝通平行小組的優(yōu)點,在于父母參與的中介角色對子女學習各種技巧有很大的幫助。參與的父母可以成為培訓者,由于父母清楚了解 小組的內容,在子女學習上,他們可以發(fā)揮提醒和鼓勵作用,并且協(xié)助子女在家完成實踐練習。此外,由于雙方都參與親職教育服務活動,從中會讓子女感受到父母 也愿意努力學習改善關系,而彼此在服務活動過程中的改變和進步,都會成為對方的鼓勵,從而增強處理沖突和解決問題的信心。 3. 家庭教養(yǎng)方式理論 教養(yǎng)方式是指父母對子女撫養(yǎng)教育過程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種教養(yǎng)行為的特征概括,是一種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的行為風格。它是在父母和兒童交往的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的。 權威型的父母具有較高的民主意識,注重孩子的參與,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個性的獨立性,經常與孩子進行情感溝通,親子關系比較積極。他們對孩子表現(xiàn)出熱忱和愛心,耐心傾聽孩子的觀點,鼓勵孩子參與家庭的決策。在這種撫養(yǎng)方式下成長的孩子,社會能力和認知能力都比較出色,在同伴交往中有很好的自信,自控能力較強,心境樂觀、積極,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較好地適應社會要求。 專制型的父母對孩子要求很嚴厲,提出較高的行為標準,要求孩子絕對服從自己,并對孩子的所有行為都加以監(jiān)管。如果孩子出現(xiàn)稍許的抵觸,父母對其就會采取懲罰措施。從本質上看,這種撫養(yǎng)方式只考慮到了成人的需要,而忽視和抑制了孩子自己的想法和獨立性。在這種教養(yǎng)方式下成長的兒童表現(xiàn)出較多的焦慮、退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和行為,他們對社會的適應狀況也相對較差。研究發(fā)現(xiàn),專制型的教養(yǎng)方式降低了兒童的自信心和果斷性,增加了他們的羞辱感和無助感,而且與孩子成年后的抑郁癥和憂傷以及缺少社會責任感有密切的關系。 溺愛型的父母對兒童過于寵愛、過度接納和遷就,不注重培養(yǎng)兒童的獨立性,對兒童的錯誤行為也很少懲罰。這類兒童跟父母的溝通和交流比較好,但由于他們在家里基本上不用自己處理問題,對家長過度依賴,因此自理能力較差,而且相對缺乏獨立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 忽視型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表現(xiàn)出漠不關心的態(tài)度,很少花時間和精力來陪伴孩子,他們既不會對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和行為標準,也不會表現(xiàn)出對孩子的關心。在這種教養(yǎng)方式下成長的孩子,由于和父母之間的互動很少,他們中出現(xiàn)適應障礙的可能性很高。 父母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氣氛。所謂家庭氣氛是指家人相處時的關系、家庭與人交往的方式、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研究報告指出,家庭氣氛與子女的適應狀況有很大關系。在一個溫暖、和睦的家庭中成長的子女,比較開朗樂觀、積極自信,人際關系比較好,適應能力比較強;相反,在一個冷漠敵視和壓抑的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子女,往往在性格上容易退縮,缺乏安全感;有的則容易出現(xiàn)攻擊行為,搞不好人際關系,不易產生積極進取的愿望。從另一方面來看,子女也不是完全被動地接受家庭的影響。有些孩子家庭環(huán)境不太理想,要比其他孩子付出更大的個人努力以應對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因而他們的意志力、忍耐力、堅韌性和靈感、奮斗精神等自我拯救能力都勝過同齡的孩子。由此可見,家庭環(huán)境不夠理想的孩子,應該發(fā)揮自我能動性,增強自我拯救能力,也是可以起到補償作用的。 4. 身教重于言教 所謂教育孩子,實際上是教孩子怎樣生活、怎樣做人。每個作家長的人都應該明白,當我們教育孩子應該如何時,應該注意到我們自己是否正在身體力行地實踐著這些道理。孩子也在察言觀色,他們會從我們身上學習生活。有的時候,孩子做作業(yè)累了,抬起頭來看到我們在玩牌、在喝酒、在閑聊,他的學習意志也會減弱;如果他看到的是父母仍在忙于工作上的事情、忙于學習提高、忙于勞作,孩子也會珍惜自己的學習時間。有的家長辭去了工作,想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學習。結果,孩子反而更加消極、懶惰,拋開其它因素不談,家長丟掉了自己的工作,就是給孩子樹立了一個不積極地生活的榜樣。如果家長讓孩子看到,爸爸媽媽盡管年紀大了,生活和工作的負擔很重,仍然保持進取精神,孩子會得到某種啟示。 七、 活動內容 主題 具體活動 作用 學習兒童心理學、兒童教育學知識 1. 家長讀書會 2. 親子關系講座 3. 成長放映室:放映與兒童成長相關的視頻或電影 1. 了解兒童心理學和兒童教育學的知識。 2. 家長之間相互交流育兒心得,分享經驗。 3. 通過電影賞析獲得兒童教育方面的感性認識。 親子游戲 1. 小腳大腳一起走 2. 親子創(chuàng)意手工坊 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交流,密切親子關系,促進兒童的健康發(fā)展,而且對于兒童的實物游戲和伙伴游戲也具有重要的促進和影響作用。 八、 執(zhí)行計劃 1. 家長讀書會 階段 時間 地點 內容 備注 準備階段 2013年5月15日 社區(qū) 張貼宣傳海報;發(fā)放宣傳資料。 2013年5月22日 社區(qū)辦公室 招募家長8-12名參加讀書會。 1.招募家中有小學學齡期兒童的家長; 2.把握家長的文化水平,使其彼此文化相當。 實施階段 2013年5月29日 社區(qū)活動室 第一次小組:社工為家長選定閱讀書目,并鼓勵家長閱讀。要求家長在第二次小組活動之前讀完1、2章內容,并做好讀書筆記。 1.書目內容必須與兒童心理學、兒童教育學相關; 2.書目盡量通俗易懂,適合普通教育水平的家長閱讀。 2013年6月5日 社區(qū)活動室 第二次小組:成員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并聯(lián)系自家實際情況談談對親子關系的認識。社工安排3、4章內容請家長閱讀,并做好讀書筆記。 1.成員分享心得及育兒經驗時,社工應適當予以引導,防止偏離主題。 2.社工應對每位成員的家庭情況進行記錄,遇到問題較為嚴重的家庭,應考慮采取個案方法進行介入。 …… 社區(qū)活動室 以此類推,直至書籍閱讀完畢。 總結階段 2013年7月24日 社區(qū)活動室 最后一次小組:請成員依次談談小組活動的收獲,汲取的經驗和教訓。社工做出最后的總結,分析每次小組之后成員的成長。 1.社工可以制作家長聯(lián)系薄,方便今后家長彼此的溝通交流。 2.社工要注意處理好離別情緒。 3.小組活動收尾后要定時做好跟蹤。 2. 親子關系講座 階段 時間 地點 內容 備注 準備階段 社區(qū)辦公室 聯(lián)系講座的專家,確定講座時間。 講座專家須對兒童心理學及教育學有著權威研究,并具有實踐經歷,善于處理親子矛盾。 社區(qū)辦公室 聯(lián)系講座用場地。 講座場地要求有多媒體,至少容納100人。 社區(qū) 張貼宣傳海報;發(fā)放宣傳資料。 社區(qū)辦公室 招募家長100人左右參加講座。 1.招募家中有小學學齡期兒童的家長; 2.家長自愿參加,有強烈學習欲望。 實施階段 專家所在地 與講座專家溝通講座內容。 講座內容盡量通俗易懂,使普通教育水平的家長能夠理解。 講座地點 提前制作條幅、海報懸掛張貼于講座地點內。 講座地點 講座正式開始: 1. 主持人介紹講座專家及講座內容; 2. 講座; 3. 提問與交流環(huán)節(jié)。 社工應對講座中的家長提問環(huán)節(jié)進行記錄,遇到問題較為嚴重的家庭,應考慮采取個案方法進行介入。 總結階段 社區(qū)活動室 講座結束之后,及時收集家長的反饋,了解家長的收獲。同時詢問家長對兒童教育的其他不解之處,考慮是否需要組織下一次講座。 社工制作家長聯(lián)系薄,方便今后家長彼此的溝通交流。 3. 成長放映室 階段 時間 地點 內容 備注 準備階段 社區(qū)辦公室 搜尋網絡上與兒童成長相關的視頻或電影,確定活動主題。 視頻和電影的主題必須要能足夠引起家長興趣,不能只是簡單的科教片。 社區(qū)辦公室 聯(lián)系活動場地,確定活動時間。 場地要求有多媒體,至少容納100人。 社區(qū) 張貼宣傳海報;發(fā)放宣傳資料。 社區(qū)辦公室 招募家長100人左右參加活動。 1.招募家中有小學學齡期兒童的家長; 2.家長自愿參加,有強烈學習欲望。 實施階段 活動地點 提前制作條幅、海報懸掛張貼于活動地點內。 活動地點 活動正式開始: 1. 主持人介紹放映內容; 2. 放映; 3. 交流環(huán)節(jié)。 社工應對活動中的家長提問環(huán)節(jié)進行記錄,遇到問題較為嚴重的家庭,應考慮采取個案方法進行介入。 總結階段 社區(qū)活動室 活動結束之后,及時收集家長的反饋,了解家長的收獲。同時詢問家長對這樣的活動形式是否認同,考慮是否組織下一次放映活動。 社工制作家長聯(lián)系薄,方便今后家長彼此的溝通交流。 4. 小腳大腳一起走 階段 時間 地點 內容 備注 準備階段 社區(qū) 張貼宣傳海報;發(fā)放宣傳資料。 社區(qū)辦公室 招募親子8-12組參加活動。 1.兒童年齡6-13歲; 2.自愿參加,對親子游戲感興趣。 社區(qū)辦公室 根據(jù)報名人數(shù)準備活動物品。 秒表;綁腳用的繩子;安全保障用品。 實施階段 戶外場地 提前把活動物品,宣傳用品準備好。 戶外場地 活動開始: 1. 社工示范講解; 2. 親子2人一組練習; 3. 比賽。 1.社工應把握活動時間和活動流程。 2.安全第一。 總結階段 社區(qū)活動室 游戲結束之后,及時收集家長的反饋,了解家長對親子游戲的看法,考慮是否組織下一次放映活動。 社工制作家長聯(lián)系薄,方便今后家長彼此的溝通交流。 5. 親子創(chuàng)意手工坊 階段 時間 地點 內容 備注 準備階段 社區(qū) 張貼宣傳海報;發(fā)放宣傳資料。 社區(qū)辦公室 招募親子8-12組參加活動。 1.兒童年齡6-13歲; 2.自愿參加,對親子游戲感興趣。 社區(qū)辦公室 根據(jù)報名人數(shù)準備活動物品。 不織布材料 實施階段 社區(qū)活動室 提前把活動物品,宣傳用品準備好。 社區(qū)活動室 活動開始: 1. 社工示范講解; 2. 親子2人一組,比賽哪組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保質保量地率先完成手工作品。 1.社工應把握活動時間和活動流程。 2.保證公平。 總結階段 社區(qū)活動室 游戲結束之后,及時收集家長的反饋,了解家長對親子游戲的看法,考慮是否組織下一次放映活動。 社工制作家長聯(lián)系薄,方便今后家長彼此的溝通交流。 九、 經費預算 序號 經費開支科目 金額(元) 1 宣傳海報、宣傳資料、條幅的制作(五次活動) 2 購買兒童心理學、兒童教育學相關書籍100冊 3 聘請專家講座的費用 4 游戲相關物品(如秒表、繩子、布藝材料等) 5 小禮品 合計(單位:萬元) 十、 項目難點、不確定性及應對措施 1. 倫理困境 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社工可能會遭遇各種倫理困境,最突出的主要有: 1) 案主自決 在工作中,工作人員應該提升案主自己幫助自己的能力。但是我們的服務對象,正處在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其身心發(fā)展還不夠成熟,在很多方面自己無法做出正確的決定。 解決辦法:社會工作者必須明確,案主自決并不禁止或者限制社會工作人員提出觀點或者做出建議。事實上,工作人員有責任讓案主分享他們的思想,也許是他們的經驗,這并非是作為指導案主生活的方式,而是在案主決策過程中促使案主思考的一種額外的信息源。工作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經驗提供多種合適的建議以供參考,并客觀地分析每種建議的利弊,引導青少年學生做出正確的決定。 2) 尊重個人的尊嚴和獨特性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對案主進行工作時,社工有必要察覺和尊重案主情境的獨特性。項目中社工的服務對象是6至12歲的小學生及其家長,小學生群體有極強的同質性,因此工作者很容易將它們類別化。 解決辦法:社工要仔細研究每個案主的個人資料,并注意每個人在家庭環(huán)境、成長經歷及問題表現(xiàn)上的特殊性,進而對個別特殊案主進行個案輔導,同時將個案工作的方法運用于小組工作中,以達到尊重個人的尊嚴和獨特性的目的。 2. 居民參與積極性、配合度低 社區(qū)居民,包括兒童的家長不支持本項目,參與積極性不高,無人自愿參加。 解決辦法:社會工作者細心講解本次活動的意義及內容,讓居民充分了解親子關系和諧的重要性,增加對親子游戲活動的興趣,從而激發(fā)居民的積極性。 3. 小學生對活動認識度低,不遵守紀律 解決辦法:提前對社會工作者進行培訓,讓他們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并邀請師范專業(yè)的老師對社工進行援助,協(xié)助管理小學生的紀律問題。 十一、團隊成員 本項目小組成員由廊坊師范學院社會發(fā)展學院社會工作專業(yè)師生組成。其中專業(yè)教師7人,分別是王洪秀、王榮芳、王玉君、時玥、韓瓊漫、李肖亞、孫金明。以及社會工作專業(yè)學生若干名(根據(jù)實際需要確定具體人數(shù))。 十二、親子關系評估量表(見附頁) 精選word范本!-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親子關系 項目 計劃書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5381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