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 大打字稿》 米歇爾?內多編輯 Ludwig Wittgenstein The Big Typescript Herausgegeben von Michael Nedo Springer-Verlag, Wien New York, 2000 不少人提起維特根斯坦,只會想起兩本書:一本是其早年作品《邏輯哲學論》(以下簡稱 TLP ),—本是其晚年作品《哲學研究》(以下簡稱 PU)。通過對于這兩本書的解讀,我們 在傳統(tǒng)上都習慣于將維氏的思想分成兩個時期:以 TLP代表的“維特根斯坦I”與以 PU代表 的“維特根斯坦H”。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那些 TLP
2、與PU以外的大量維氏遺稿(特別是 他在思想轉型期留下的思想材料)卻在維特根斯坦研究中長期處于十分邊緣的位置。 按此解釋模式來觀察維氏思想的人,無疑只是看到了一座龐大冰山的水上部分,而無法對整 座冰山的全貌作出準確的綜觀。但令人遺憾的是,一些至今仍十分流行的關于維氏其人其學的 誤解其實也正是來源于這種無知:比如,將維氏在 PU中對于TLP的批判看成是某種從天而降 的“頓悟”,而不是他對于一系列漸進的思想嬗變過程的所作的謹慎結論;將維氏晚年零敲碎 打式的思想評論形式看成是某種別出心裁的產物;或將維氏本人視為一個“述而不作”的“天 才”,以極少的哲學寫作量意外地獲得了極顯赫的哲學史地位。這些偏
3、見無疑在根本上削弱了 維氏思想在漢語哲學界的實際影響力:盡管很少人敢于在口頭上詆毀維氏的價值,但在不少人 心目中,他既缺乏胡塞爾那樣的“思之嚴謹”,亦缺乏海德格爾那樣的“史之厚重”。 然而,隨著專司搜集維氏轉型期思想材料的“維也納版本” ( Wiener Ausgabe )的陸續(xù)出 版,這些積淀已久的成見正在受到強大的挑戰(zhàn)。在新、舊世紀交接之際,該系列叢書中最重要 的一卷——第十一卷《大打字稿》——第一次全文向世界公布,一個既不同于 TLP 也不同于 PU 的嶄新的維特根斯坦形象也由此慢慢浮出了水面。我們將會看到,這個“新” 維特根斯坦 乃是一個嚴肅、勤勉的哲學探索者,他揚棄自己早年思
4、想的復雜過程絕非 PU 所顯現(xiàn)的那樣簡 單;他對于傳統(tǒng)哲學寫作模式的抵制并非是心血來潮的產物——相反, BT 本身就是他曾經試 圖以傳統(tǒng)哲學著作形式寫作的一個明證;他也絕對不是“述而不作”,而是“作而不發(fā)”,因 為“維也納版本”的緩慢出版速度(此套叢書自 1993年開始出版,至今仍有近一半出版計劃 未完成),恰恰得歸因于維氏遺稿的驚人數量給編輯、出版者所帶來的龐大工作量??梢灶A見 的是,這些新材料的問世,將會極大地動搖半個世紀以來形成的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范式。 一. 維也納版本簡介 由于《大打字稿》是作為“維也納版本”(以下簡稱 WA )的一部分出版的,在這里我們 就很有必要先介紹
5、一下這套叢書的情況。 該叢書所搜集的維氏思想材料的時限是從 1929年到 1934 年,即上面所提到的“維氏轉型 期”。但從更嚴格的意義上說,這個“轉型期”可以進一步上溯到 1927年——正是通過是年 2 月與維也納學圈領袖石里克的首次接觸,已闊別學術舞臺多年的維氏才開始慢慢恢復自己對 于哲學的興趣。按照一般傳記專家的意見, 1928年3月他所聆聽的布羅威爾關于數學基礎問 題的講座是促進這種興趣全面恢復的一個重要契機,而這種刺激的直接后果就是他在不久后所 作出的重返劍橋的決定。 維氏在 1929 年 1 月抵達劍橋大學, 2 月就馬不停蹄地開始了哲學手稿的寫作。他當時關心 的內容十分
6、龐雜,除了數學基礎問題外,其研究的觸角也伸入了諸如視覺印象、意識狀態(tài)、語 言運作的實質、邏輯的本質等等彼此看上去似乎有很大差距的領域。他喜歡用大開面硬封皮帳 冊來記錄自己的思考心得,從 1929年到1940年,這樣的筆記共記了 18本,在維氏遺稿編號 體系中被依次命名為 MS105~123。另外他還兼用小開面的筆記本,相關遺稿的編號自 MS153 起。通過對于大開面手稿中頭十本(即 MS105~114 )的編輯,他本人又整理出了三本打字 稿,其遺著編號分別為 TS208、210、211。他將這些打字稿上的句段剪成字條,重新排序、粘 貼,就這樣復又制作出兩本新的打字稿: TS209與TS
7、212。在此基礎上,他繼續(xù)反復修改,由 此便派生出更多的打字稿。從維氏的這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tài)度上看,當時他的確是在為寫一本 縱覽哲學各個問題的體系性巨著而作準備,或按照他自己以后在 PU《前言》中的話來說: “我開始曾打算把所有的這些內容都集攏在一本書里;對這本書的形式我在不同的時候都有不 同的設想。但我認為這書的要點當是:這些思想應該自然而然地從一個論題進展到另一個論 題,中間沒有斷裂?!? 盡管這部體系性的巨著最后還是胎死腹中(我們在下面就會看到, PU的非體系化寫作策略 其實就是對于這種失敗的承認),但是 WA的發(fā)表畢竟讓我們有機會詳細地了解到維氏的這一 段鮮為人知的思想經歷。WA
8、各卷與上面提到的這些原始材料的關系可以通過下面這張表格得 到反映。需要指出的是,在 WA發(fā)表以前,下表最后一欄中所提到的原始材料過去主要是以微 縮膠卷的形式流傳于西方哲學界的,漢語哲學界則基本上無緣拜讀之: 卷數 卷名原文 卷名中譯 完成時 間 岀版時間 原始材料來源與性質 ——- “Philosophische Bemerkungen ” 《哲學評論》 1929 1994 MS105、106 (大開面手稿) -二二 "Philosophische Betrachtungen “ Philosophische Bemerkungen ”《哲學觀察》、 ” 《哲
9、學評論》 1929 1930 1994 MS107、108 (大開面手稿) 三 "Philosophische Bemerkungen ” “ Philosophische Betrachtungen 《哲學評論》、 "《哲學觀察》 19301931 1995 MS109、110 (大開面手稿) 四 "Bemerkungen zur Philosophie “ Bemerkungen zur Philosophischen Grammatik ” ,《對于哲學的評 論》、《對于哲學語 法的評論》 1931 1995 MS109、110 (大開面手稿) 五
10、 "Philosophische Grammatik ” 《哲學語法》 1931 1932 1996 MS113、114之第一部分(大開 面手稿) 六 Notizb ucher zum Korpus "Philosophische Bemerkungen 關于《哲學評論》主 ” 體的筆記 1931 1932 待岀 MS152a、153b、155、154 (小 開面手稿,對于大開面手稿 MS110-113 的編輯) 七 Synopse zu den Manuscriptb?nden I - IV 對于大開面手稿一至 四卷的概要 1930 待岀 TS2
11、08、210 (打字稿, MS105- 108的整理稿) 八/上 Synopse zu den Manuscriptb?nden V - X 大開面手稿五至十卷 的概要 1931 1932 2000 TS211 (打字稿, MS109-114 第一部分的整理稿) 八/下 Synopse zu den Manuscriptb?nden V - X 大開面手稿五至十卷 的概要 同上 待岀 同上 九 "Philosophische Bemerkungen ”-Eine Umarbeitung der Synopsen zu den Manuscriptb?nde
12、n I - V 《哲學評論》:對于 大開面手稿一至四卷 的概要的再加工 1930 待岀 TS209 (通過剪切、編輯 TS208 而形成的字條集) 十 Zettel — Eine Umarbeitung der Synopsen zu den Manuscriptb?nden I - X 《字條》:對于大開 面手稿一至卷十的概 要的再加工 1932 待岀 TS212 (通過剪切、編輯 TS208、210、211而形成的字 條集) 十一 The Big Typescript 《大打字稿》 1933 2000 TS213、214-218 (編輯自 TS212的
13、打字稿) 十二 The Big Typescript: Umarbeitung Rectoseiten 補充于《大打字稿》 左頁的再加工 1933 待岀 TS213左頁(對于打字稿原件 的筆改) 十三 The Big Typescript: Umarbeitung Versoseiten 補充于《大打字稿》 右頁的再加工 1933 待岀 TS213右頁(對于打字稿原件 的筆改) 關于 WA 的概況,這里還得作四點補充: 1 ) WA 每卷包括 150-600 頁,均是 210 厘米乘 339 厘米的開面,白色硬封裝幀。除了每卷 卷首的“導論”配備英譯外,正文都只有德
14、文原文。 WA 在排版上盡量復制了維氏在原件上的 筆改痕跡,頁邊亦附有原件的頁碼。由于篇幅過于巨大,現(xiàn)在整套叢書還有一半未出,英語世 界的出版社也沒有另行出版過已出卷章的英譯本。不過,其中的第十一卷《大打字稿》卻已有 了意大利文譯本( Armando De Palma 譯 , Einaudi 出版社,都林, 2002 年),譯文質量頗見功 力; 2) WA 并非是按照卷數的大小次序逐一出版的,因此十一卷 BT 出版時,六、七、九各卷 都還在醞釀中; 3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維氏十分喜歡用“哲學評論”與“哲學語法”來給他的手稿 命名。在剛剛上市的中文版《維特根斯坦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15、 2003 年版,以下簡稱《全 集》)中,也有兩本書分別叫《哲學評論》與《哲學語法》,但它們與 WA 中的同名卷章并不 完全是一碼事。已有中譯的《哲學評論》是維氏弟子 Rush Rhees 從 TS209 中編輯出來的,原 文于 1964年發(fā)表;《哲學語法》則是同一編輯者從 TS213、 214-218 中編輯出來的,原文于 1969年發(fā)表。Rhees的編輯方式歷來受西方學界之非議,加之二書的篇幅十分有限,它們對于 維氏中期思想材料的涵蓋力自然要遜色于洋洋大觀的 WA ; 4)除了這十幾卷正文外, WA 還為讀者準備了以下三種配套的工具用書,其裝幀樣式與正 文相同,書中的介紹文字也是德
16、 -英對照的: a .全系列總的《導論》(Einf thrungsband) , 1993年出版。《導論》介紹了 WA系列的 緣起、維氏手稿的概況,并包含了維氏本人的年譜。本書評的撰寫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該 《導論》所提供的豐富信息; b . WA 一至五卷的《語詞索引》( Konkordanz zu den b?nden 1-5), 1997年出版。此索引 囊括了維氏在這五卷中用過的所有帶有術語色彩的名詞表達式,篇幅將近 600 頁; c . WA 一至五卷的《語句索引》( Register zu den b?nden 1-5), 1998 年出版。按此索 引,讀者便可在一至五卷的范圍
17、內查證任何一句原文在其他各卷中的對應語句,這對于研究維 氏思想在轉型期中的嬗變過程是非常有用的。 二. 《大打字稿》的“語法研究” 從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大打字稿》(以下簡稱 BT )乃是維氏在 1933年試圖對 1929 年以來所積累的大量思考心得進行總匯的產物,其價值自然在 WA 各卷中無出其右。借用該書 意文譯本封底宣傳詞的用語, BT實際上是TLP與PU以外的維氏的“第三本大書”。其實, 即使不論內容而只論篇幅, BT 也是足夠“大”的:全書總計竟達 546頁,共分 19章、下分 140 節(jié),并帶有一個內容索引和五個附錄。下面我們就將 BT 各章標題展列于下,以期讀者能
18、 對該書所涉及的諸問題有一個大致的印象: 章一:“理解”;章二:“意謂” ;章三:“命題?命題之涵義”;章四:“瞬間的理解 等”;章五:“語言之本質”;章六: “思想?思”;章七:“語法”;章八:“意向與摹 寫”;章九:“邏輯推論” ;章十:“普遍性” ;章十一:“等待、期望等”;章十二: “哲學”;章十三:“現(xiàn)象學”;章十四:“唯心論等……”;章十五:“數學基礎”;章十 六:“關于基數”;章十七:“數學證明”;章十八:“歸納證明?循環(huán)”;章十九:“數學 之無限性”。 現(xiàn)在我們姑且按內容將這十九章分成四類:類一是對于語言哲學的總的反思,章二、三、五 至七、十二均屬于此類;類二是對于邏
19、輯哲學的思考,章九、十屬于此類;類三是對于數學基 礎問題的討論,章十五至十九屬于此類;類四是對于所謂“心理學的哲學”(維氏用語,所指 與通常所說的“認識論”相仿)的思考,章一、四、八、十一、十三、十四均屬于此類。可以 看出,若僅僅著眼于這些章節(jié)的先后排列次序, BT 脫胎自手稿的痕跡仍然是很明顯的。比 如,考慮到一般讀者的閱讀習慣,一本書對于哲學的總的看法應放在篇首為妥,可維氏卻將類 似的評論置于第十二章中;而另一方面,他對于邏輯哲學的討論又十分突兀地夾雜于那些關于 心理學哲學的章節(jié)之間,這樣他對于后者的討論便在形式上被割裂了;此外, BT 各個板塊之 間的過渡也顯得十分含糊,這使得整本書更像
20、是一部由十九篇論文構成的論文集。 聯(lián)系到 PU 短評式的寫作樣式,有人可能會挖苦說:維特根斯坦即使在試圖寫出一本“書” 的時候也沒有辦法將自己的思考心得整合成一部著作的樣子。僅僅從事實上看,這種批評似乎 是成立的。但如果有人據此去垢病維氏的治學能力的話,那就失之于輕狂了。試想:許多才智 上(至少是在名聲上)遠遜于維氏的人都能炮制出一部部像模像樣、條理清楚的哲學“著作” 來,堂堂維特根斯坦難道連他們都不如? 在將這個問題解釋明白之前,首先了解一下 BT 的整體寫作意圖與治學方法,恐怕是不無裨 益的。在《哲學》一章中,維氏很明確地將傳統(tǒng)哲學的錯誤表述為對于日常語言語法的誤用, 并認為積極意義上
21、的哲學活動應當致力于“將語詞的形而上學用法重新帶回到其在語言中的正 確用法之中”( BT 頁 278,邊碼 412)。從上下文來看,這里所說的“語言”顯然就是指日常 語言。類似的表述在 PU 第一部分節(jié) 116 中也出現(xiàn)過,可見這代表了轉型后的維氏對于哲學的 基本看法。但要留心的是,此話之涵義絕不能作一種字面上的解讀,因為如若正面意義上的哲 學僅僅就是對于常識的回歸的話,沒讀過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販夫走卒豈不就更有資格充當 哲人了?實際上,上述引文中所謂“帶回正確的用法”之真義乃是指從事“語法研究 .... ”,即對. 日.常.語.言.所.蘊.涵.的.深.層.形.式.結.構.進.行.透.視.
22、。請注意:這里所說的“語法” 并非語言學意義上 的“表層語法”,因為后者是無法自動排除諸如“他有綠色的憤怒”之類的“合乎語法”的胡 說的。換言之,在我們平時的日常言語活動中,真正的深層 ..語法結構所起到的作用,即是在根 本上為有意義的表述與無意義的表述劃出一條界限來,以防止我們說出種種違背日常語言直覺 ——而不僅僅是語言學規(guī)則——的“語法錯話”。很顯然,在非反思性的日常生活之中,我們 只是在遵循這些語法規(guī)定說話(或判斷哪些話不像話)而已,卻從來也沒有(同時也沒有必 要)自覺地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對于語法的全面洞察就不可能被等同于對于 常識的簡單重復了:它必須本于常識而又超越于常
23、識。 ——那我們又該如何洞察我們的語法呢?這就引出了維氏本人在 BT 中對于“哲學方法論” 的考量。他模仿柏拉圖的口吻說:“學習哲學其實就是回憶”。但要注意的是:在這種回憶中 我們所應憶起的絕非是什么虛無縹緲的“理念”,而是:“我們實際上乃是以這種方式使用語 詞的”( BT 頁 282,邊碼 419)。當然,面對諸語詞千差萬別的使用情況,不加甄別的回憶只 會讓我們被個別語用實例的巨浪所吞噬。就此,他補充道: “哲學家的工作就是為了某個特 定的目的搜集那些用來備忘的東西( Erinnerung )”,也就是說,我們只是將一個語詞的各種 最具有代表性的用法予以展列..而已(參 BT 頁 280,
24、邊碼 415)。此種展列的目的之一是為了 “見同”,即看清不同的語法形式在實質上的親緣關系;之二則更是為了“見異”,即看清許 多相似的語法形式在實質上的差異。請不要小看了這一“展列”的工夫。按照他的診斷,一旦 我們在進行展列時犯下“偏食”的毛病,我們就會將語言的表面形式誤判為其本質結構,由此 導致大量的傳統(tǒng)哲學謬誤一一比如,僅僅看到“ Sein (是/存在)”與“ essen (吃)”在表層 語法上的相似,就認為前者可以像一般動詞一樣用來述謂一個主語;僅僅看到“這是真的”與 “這是紅的”在表層語法上的相似,就認為“真的 /假的”可以像普通形容詞一樣可以用來描 述事物的外在性質;僅僅看到“時間
25、流逝”與“河流流逝”在表層語法上的相似,就認為“時 間”乃是像一條河那樣可以在空間中被想象的東西;僅僅看到“我有一本書( Ich habe einen Buch) ”與“我有疼(Ich habe schmerze n)”在表層語法上的相似,就認為疼痛可以像書一樣 為某個主人所私有(參 BT 頁 286,邊碼 424)。當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時也會使用相同 的表層語法形式來體現(xiàn)不同的語法結構(比如我們就常常說 “我有疼”、“歲月逝去” 什么 的),但由于我們在說這些話時都有具體的語境作參考,故而這種“不清晰性”未必就會產生 真正的哲學謬誤。但形而上學家卻將此種本來無害的“不清晰性”作為脫離
26、語境的僵死教條肯 定了下來,這樣就只能使得他們深陷于語言的迷宮而不可自拔了。 從上面的介紹中不難看出,維氏的這種哲學觀實際上乃是粉碎了公眾對于哲學或哲學家的 傳統(tǒng)期望。在不少人的思維定勢中,哲學表達的應當是某種能夠“以簡馭繁”的根本原則,如 若不然,公眾渴望解釋繽紛世界的理智欲求就不能得到滿足,哲學家也就不能在公眾面前繼續(xù) 扮演精神導師的角色。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強大的思維模式甚至還一度左右了青年維特根斯 坦本人:他在 TLP 中也曾固執(zhí)地相信,日常語言的復雜形式結構是完全可以通過其自身原理 異常簡單的“真值函項理論”而得到說明的,因此 TLP 區(qū)區(qū)兩萬字就足以為一切哲學問題提 供一個最后的
27、解答(參 TLP 《前言》末段)。但在 BT 中,這種對于世界背后的單純本質的狂 熱信仰卻已經被斥責為了一個虛妄的夢:因為真值函項理論也好,對于世界本質的其他刻畫 (比如德國古典哲學所說的“純粹思維規(guī)定”)也好,它們在實質上都是我們的語法的一部分 被無限夸張的產物,而絕無資格代表語法之全部。從這個角度看,從事哲學不僅僅在理智上是 困難的,而且也具有一種“意志的困難”: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徹底放棄那種希望能一勞永逸 地解釋世界玄奧的宏圖大志(參 BT 頁 275 以下)。 回過頭來看, BT (甚至整個 WA 系列)在寫作形式上的雜亂,其實就是與“語法研究”的 這種解構“宏大敘事”的特殊旨趣互為
28、表里的??梢韵胍?,傳統(tǒng)的寫作模式只適合表達對于世 界本質的一種“高屋建瓴”的“洞見”(因為這種“本質”自身的虛構的統(tǒng)一性可以被方便地 翻譯為文本在形式上的統(tǒng)一性),而并不適合于表達維氏所從事的“語法研究”。具體而言, 如果將我們的日常言語活動比作一片廣袤的竹林的話,那么支配這些活動的語法就可以說是埋 藏在地表下的那些盤根錯節(jié)、相互纏繞的竹根。就像竹根的排列并不服從于一個簡單而美觀的 形式結構一樣,我們也不要指望可以開列出一張康德式的范疇表來盡數諸語法的玄機。更麻煩 的是,我們對于這片“語法根系”中任何一條線索的追索都可能會意外地牽涉到另一些新問 題,由此不斷地顛覆剛剛形成的研究預案。這也就意味
29、著:除了一個個地分析案例、一只只地 解剖麻雀以外,“語法研究”別無捷徑好走。但在另一方面,通過始自于 1929 年的數年哲學 教學經驗,維氏也已清楚地看到了:那些被傳統(tǒng)哲學的敘事方式寵壞了的聽眾往往都急于“學 會”一整套現(xiàn)成的哲學理論來迅速地滿足自己的理智虛榮,因此他們是不太可能有耐心跟著自 己去“穿行在一片廣闊的思想領地之上,縱橫交錯于各個方向”的( PU《前言》語)。盡管 后一種傾向顯然就是維氏必須予以克服的對象,但是作為一種權宜,在幫帶后進者時暫時遷就 一下他們的“不良習性”,似乎也是可以考慮的。 BT 最后之所以只是被寫成了一本有點不倫 不類的“論文集”,恐怕就是這兩種考量互相斗爭的
30、產物:為了向讀者妥協(xié)——其實質是為了 鼓勵更多的人成為“語法研究”的同道——維氏便先行在相關手稿的整理、歸類方面作出了巨 大的努力;但為了對真理負責,為了不再讓自己重落入傳統(tǒng)體系哲學的舊窠,他又始終害怕違 背思想的“自然趨向”而將它們強行“納入一個單一的方向”(出處同上)。可不幸的是,他 在多年后也不得不承認對于這對矛盾的處理已經超出了人力之所及:“我曾數次試圖將我的成 果熔鑄為這樣的一個整體,然而均告失敗”(同上)。 但這種失敗并不完全是消極的。 BT 畢竟是維氏一生中所寫得的最像書的一本“書”。對于 維氏本人來說,能在自己學術生涯的某個階段對自己的心得進行這種小結,無疑是有利于深化 自己
31、的相關學術思考的;而對于我們來說, BT 的相對集中的論述方式也為我們讀懂 WA 前幾 卷中那些更為散亂的評論開了一道方便法門。另外,由于寫作 BT 時維氏其實已經處于其思想 轉型期的晚期了,故而此時他對于 WA 前幾卷的反思就在相當程度上為我們重新理解其晚年哲 學中的某些重要論證提供了線索。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剖析這樣的一個例子。 三. 《大打字稿》對于“現(xiàn)象學”的批判 光從標題上看, BT 諸章中最吸引讀者的恐怕得數第十三章“現(xiàn)象學”了。有鑒于 BT 對 于“現(xiàn)象學”的討論具有非常鮮明的轉型期特征,而關于這方面的材料漢語哲學界過去又知之 甚少,我們不妨就在本書評的最后一部分將其作為重點
32、予以考察。通過這種考察,讀者亦將對 從事“語法研究”之艱難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 提到“現(xiàn)象學”,很多人都會想當然地以為 BT 對于“現(xiàn)象學”的評論是針對歐洲大陸的 現(xiàn)象學運動的。實際上 BT 所說的現(xiàn)象學完全是維氏“自家體貼”出來的,在文獻來源上與胡 塞爾等人并不搭界——盡管這并不等于說二者在思想實質上也毫無關聯(lián)。關于維氏本人的“現(xiàn) 象學階段”產生的具體時間,國際上的爭論很激烈,比如美國學者 Hintikka 夫婦、 韓國學者 Byong-Chul Park 都認定發(fā)表于 1921年的 TLP 就是一個現(xiàn)象學體系,而維氏在 1929后回到劍 橋以后就否棄了這種現(xiàn)象學(請參看 Merril
33、l B.Hintikka 、 Jaakko Hintikka: Investigating Wittgenstein , Basil Blackwell, 1986; Byong-Chul Park: Phenomenological Aspects of Wittgenstein ' s Philosophy ,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8 )。筆者則比較傾向于德國學者 Wolfgang Kienzler 的意見:早年維氏還沒有系統(tǒng)地觸及有關于現(xiàn)象學的問題,他試圖建立“現(xiàn)象學”的 想法恰恰是在 1929 年初才顯露端倪的(請參看 Wolfgang K
34、ienzler: Wittgensteins Wende zu seiner Sp?tphilosphie 1930-1932 , Suhrkamp,1997 ,尤其是該書第三章)。筆者認為,體現(xiàn)維氏“現(xiàn)象 學”想法的正面材料主要有兩份,一份是他在 1929 年發(fā)表的論文《略論邏輯形式》(收錄于 中文版《維特根斯坦全集》卷一,以下簡稱 RLF ),另一份是他為寫作該文所準備的手稿(散 見于 WA 卷一)。從這些材料來看,當時他的確試圖建立一種在形式上迥異于日常語言的“現(xiàn) 象學語言”,以便描述那被直接給予我們的“感覺予料”(即維氏心目中的“現(xiàn)象”)。至于 對于這種“現(xiàn)象學語言”的具體形式的探索
35、, RLF 一文主要是通過對于視覺現(xiàn)象的邏輯刻畫來 進行的。在該論文中,維氏曾設想運用一種量化的刻畫方式來再現(xiàn)視野中的各個色斑的空間位 置與自身的濃淡深淺——這樣,通過對于視野中所有 ..空間位置的顏色屬性的精確指派,整個視 野也就得到了刻畫。很顯然,這種新刻畫方式將能避免牽涉到日常語言所蘊涵的“事物”概 念,因為在視野中只存在事物的顯現(xiàn),而沒有被顯現(xiàn)的事物。 但這種主觀唯心論氣味濃重的觀點卻在 BT 《現(xiàn)象學》一章(及隨后的《唯心論》一章)中 遭到了嚴厲的批判?!冬F(xiàn)象學》一章的核心議題就是重新審視他自己在幾年前對于視覺印象所 作的分析。遵循前面所介紹的“語法研究”的思路,維氏主張我們在分
36、析視覺印象時也一定要 將用來描述“視覺空間” ( Gesichtsraum)的語法區(qū)分于用來描述物理空間的語法。套用他在 WA 卷二中的話來說:“若有人欲圖將日?!锢碚Z言運用于直接被給予的東西的疆界之內的 話,那么最糟糕的哲學錯誤就會應運而生” (頁 93,邊碼 160 )。 但這種斷言是否有點危言聳聽呢?從表面上看,唯心論者似乎也主張區(qū)分直接被給予的視覺 印象與物理對象,難道他們也會犯下維氏所控告的這樁大罪嗎?但需要注意的是,唯心論的這 種區(qū)分同時還預設了: 1)現(xiàn)象的可描述性——否則我們就沒有理由認為存在著一種專門用以 描述現(xiàn)象的“現(xiàn)象學語言” 或“現(xiàn)象學”了; 2)現(xiàn)象的實在性——否
37、則我們也就沒有理由認 為對于現(xiàn)象的此種描述竟會有助于澄清人類知識的最終合法源泉。維氏的正面意見則是與之針 鋒相對的: 1)現(xiàn)象是不可以被描述的; 2)說現(xiàn)象比物理對象實在是無意義的; 3)犯下前兩 個錯誤的根由,就是因為唯心論在現(xiàn)象領域中對于物理表達式的清洗是不徹底的。 以對于空間關系的表達為例。在維氏看來,在物理空間中事物間的相互空間關系總是可以 改變的:比如,只要我們轉過身去,那剛才還在我眼前 .的事物就會位于我的背后 .了。但在被直 接給予的視覺空間中,“我的視野并未顯示出一種這樣一種‘不完滿性',以使得我能轉過腦 袋看見那位于我背后的東西。在視覺空間中,沒有什么東西‘在我后面',
38、而當我掉轉過頭的 時候,發(fā)生改變.的,僅僅是我的視覺圖像……”一一因此:“在視覺空間中有絕對的位置,故 而亦有絕對的運動” (BT頁309,邊碼461)。說得更明白一點,當物理世界中的一切空間變 動通過現(xiàn)象向我顯現(xiàn)時,視覺現(xiàn)象自身的空間關系必須成為衡量一切變動的不動的最終參照. 系。. 按照這個分析模式再去審視 RLF對于現(xiàn)象的刻畫,我們就不難發(fā)現(xiàn)其失誤之所在。 RLF能 想到視野的邏輯形式不同于物理空間,這在方向上無疑是對頭的,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 RLF 又習慣性地運用了量化坐標來確定視野中每一個位置,這就在不知不覺中破壞了視野中空間關 系的絕對性。其理由是:要確立任何一個平面坐標
39、,就得預先確定其原點在何處 ..、縱橫軸方向 往哪.里.、刻度單位有多大..,而要確定這些要素,我們就得再預設一個關于“何處”、“哪 里”、“多大”的更基礎的空間標準——可這樣一來,通過該基礎而被建立起來的坐標就不是 絕對的了。因此,為了防止邏輯上的無窮倒退,我們必須認定視野中的位置的絕對性是不能被 坐標描繪的,因為這種描繪實質上還是一種物理方法(參 BT307 ,邊碼 457 )。 不但現(xiàn)象中的空間關系是“不可說”的,現(xiàn)象中的時間關系亦然。就像在分析空間時區(qū)分 了物理空間與視覺空間一樣,維氏在分析時間時也相應地區(qū)分了物理時間與記憶時間。在他看 來,物理時間乃是過去、現(xiàn)在、將來相互勾聯(lián)而形
40、成的一個連續(xù)體,而在現(xiàn)象中被直接給予我 們的“記憶時間”卻只具有當下。為了說明這一點,維氏引入了一個關于電影放映機的隱喻: 在放映電影的過程中,物理時間就好比是電影膠片,記憶時間則好比觀眾在銀幕上的所見。膠 片上的比肩并列的一個個圖像構成了物理時間中發(fā)生的各個物理事件的次序——按照該次序, 這些圖像在放映機的鏡頭前逐一穿行而過。但觀眾在銀幕上看到的卻與電影膠片的這種運作方 式截然不同:銀幕上發(fā)生的始終只有當下,而不存在著與當下圖像比肩并立的關于“過去”的 圖像與關于“將來”的圖像(參 BT頁333,邊碼498;頁347,邊碼519-520 )。不過要注 意:嚴格地講,甚至說銀幕——即現(xiàn)象世界
41、——只具有當下也是有語病的,因為“當下”這個 字眼在日常用法中就已包含了與“過去”與“將來”的相互關系。為避免這種尷尬,維氏又一 度引入了一個古怪的表達式——“似是而非的當下”( specious time )——來代替“當 下”,意即:現(xiàn)象中的 “當下”只徒具時間之形式,但它本身在時間中并不具有位置(參中 文版《哲學評論》節(jié) 69)。 這種區(qū)分的結果自然是否定了通過一種現(xiàn)象學語言來描述時間現(xiàn)象的可能。在維氏看來, 既然任何語言得訴諸于物理表達,其展開就必在時間中進行,因此語言只可能對應于“放映機 隱喻”中電影膠片的運作,而不可能代表那顯現(xiàn)在銀幕上的無時間的現(xiàn)象(出處同上)。由此 看來,“
42、似是而非的當下”這個表達式也只不過是對現(xiàn)象時間的這種“不可說性”作了一種提 示,而絕不能被視為對于記憶時間的一種嚴格描述方式。 在這兩種批判的基礎上,維氏在《唯心論》一章中進一步發(fā)動了人稱代詞——尤其是代詞 “我”——的批判,由此將他對于現(xiàn)象學與唯心論的批判推向了高峰。就像他堅決地將對于時 —空的日常描述方式掃出現(xiàn)象一樣,他也主張在現(xiàn)象領域徹底放棄“我”,或用他自己的話 說:“在對于所視、所聽所作的非假設性的描述中,這些語詞所關涉的只是語法形式。‘我' 并不出面,在這里談論的并非主體和客體”( BT 頁 340,邊碼 508 以下)。 但從直觀上看,在現(xiàn)象中對于“我”的圍剿似乎比對于時—空
43、的清洗更難博得讀者的同 情,因為在一般人的觀念中,被給予的感覺材料就應當是“屬我”的,而物理對象反倒是公共 的,因而是無人稱的。比如,疼痛體驗肯定就是屬我的,因為我的疼痛是只有我才能親知,而 他人的疼則是通過他人的其他行為(如呻吟)而被我推知的。 該論證顯然是以我的身體在感知疼痛方面的優(yōu)先性為支撐點的:離我身體近的離我也近, 故此發(fā)生在我身體里的疼也發(fā)生在我之中。但在維氏看來: 1 )我的身體只是眾多物理對象中 的一種罷了,因此同樣作為物理對象的我的身體并不比他人的身體具有更重大的哲學意義; 2)將只能運用于物理語言中的人稱所有格沿用于疼痛體驗也是非法的,因為疼痛是發(fā)生在現(xiàn) 象領域中的。為了
44、形象地說明這一點,他還做了一個極富科幻色彩的思想實驗:假設我的眼睛 與我的身體其他部分相分離,那么像觀察一棵樹那樣觀察我的身體的其他部分并非是不可設想 的。在這種情況下,當疼痛發(fā)生在我的牙齒中時,這種疼痛也可以被設想為發(fā)生在另一個人的 牙齒里,因為與視野分離的“我的”牙齒本來就和他人的牙齒沒什么區(qū)別。這也就是說,疼痛 可以發(fā)生在隨便一個人的身體里面,“我的牙里有疼”并不具有相對于“他的牙里有疼”的優(yōu) 先性(參 BT 頁 334 ,邊碼 515-516 左右)。這樣一來,命題“我是世界上最能知道我的疼痛 的人”就成了地道的形而上學胡說。 看了以上三方面的論述,讀者首先可能會說:維氏對于現(xiàn)象與物
45、理世界之間的區(qū)分似乎只 是將唯心論與唯我論的觀點從“可說”的層面轉到了“不可說”的層面,因此他只是一個隱蔽 的唯心論者(或借用 TLP5.62 的話來概括:“唯我論者所意謂..的東西是完全正確的,不過它 不能說.,而只能自己顯示出來”)。這個看法是不對的,因為正如前面所已提到的那樣,如果 維氏真是個“隱蔽的唯心論論者”的話,那么他除了否定現(xiàn)象的可說性以外,他還得始終堅持 現(xiàn)象的實在性與其對于物理世界的優(yōu)先性。但維氏在 BT 中的數段表白卻明明將后一點也否定 了。比如:“唯心論者總愿如此責備 [日常]語言: [日常]語言將次級的東西描述為主級的,將 主級的描述為次級的 [但]日常語言并未包括
46、主級與次級之分。我們實在搞不懂,究竟在何 種程度上表達式“一棵樹的顯相”將表達式“樹”表現(xiàn)為次級的東西……”(頁 328,邊碼 488-489 );再比如:唯心論總是喜歡說什么“語句之意義完全起源于對于語句的證實” (頁 334 ,邊碼 500 ),并在此基礎上將證實不加青紅皂白地看成是語句與當下體驗的符合,可如 若我們要證實“愷撒曾跨越阿爾俾斯山”這句話的真假,我們需要的恰恰是在物理世界中所作 的史學調查,而不是對說這句話時的心靈狀態(tài)進行反?。?336,邊瑪 502 上下)。因此看 來,維氏的本意當是:首先,“現(xiàn)象”與物理世界的二分法并不意味著其中任何一項對于另一 項具有天然的優(yōu)先性;
47、其次,現(xiàn)象與物理對象的彼此地位得在具體的語境中得到確定。 維氏哲學思維的特異性,由此可見一斑。二十世紀反對唯心論與唯我論傳統(tǒng)的思想家很 多,但反對的路數卻往往著眼睛于如何消解該傳統(tǒng)所設立的“內—外”區(qū)分、“給予—超越” 區(qū)分。維氏卻反其道而行之:他非但沒有放棄,反而強化了被給予的現(xiàn)象世界與超越的物理世 界之間的區(qū)分。在他看來,反對唯心論與唯我論的最好辦法就是將他們自己的邏輯貫徹到底, 讓他們自我矛盾。至于 BT 的這種奇異思路與其晚年的“私人語言論證”之間的內在關聯(lián),相 信明眼人已有所心領,筆者自不必多言(由此也可以看出,那種認為“私人語言論證”之要旨 乃在于否定“體驗”存在的見解是多么地錯
48、誤)??上?,由于維氏轉型期文獻在學界的微小影 響,他的這些極富原創(chuàng)性的思想還很少為人所知。當然,這在客觀上無疑也向漢語哲學界彰顯 了立足最新材料、加強維特根斯坦轉型期思想研究的迫切性。 (徐英瑾) 鳴謝: 在撰寫本書評的準備過程中,筆者在圖書搜集方面得到了羅馬第三大學圖書館與羅馬 Sapie nza哲學研究所圖書館所提供的無私幫助。另外筆者也得感謝羅馬第三大學哲學系教授 Rosaria Egidi 女士與原牛津大學教授 B.F. McGuinness 先生向本人提供的大量相關學術咨訊。 作者家庭地址:上海市天通庵路 514號 406室 郵政編碼: 200071 家庭電話: 021-56979016 電子信箱: xuyingjinstone@ 8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業(yè)管理制度:常見突發(fā)緊急事件應急處置程序和方法
- 某物業(yè)公司冬季除雪工作應急預案范文
- 物業(yè)管理制度:小區(qū)日常巡查工作規(guī)程
- 物業(yè)管理制度:設備設施故障應急預案
- 某物業(yè)公司小區(qū)地下停車場管理制度
- 某物業(yè)公司巡查、檢查工作內容、方法和要求
- 物業(yè)管理制度:安全防范十大應急處理預案
- 物業(yè)公司巡查、檢查工作內容、方法和要求
- 某物業(yè)公司保潔部門領班總結
- 某公司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制度
- 物業(yè)管理:火情火災應急預案
- 某物業(yè)安保崗位職責
- 物業(yè)管理制度:節(jié)前工作重點總結
- 物業(yè)管理:某小區(qū)消防演習方案
- 某物業(yè)公司客服部工作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