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 第四章 三角形 4 用尺規(guī)作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尺規(guī)作圖、測距離試題 北師大版.doc
《七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 第四章 三角形 4 用尺規(guī)作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尺規(guī)作圖、測距離試題 北師大版.doc》由會(huì)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七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 第四章 三角形 4 用尺規(guī)作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尺規(guī)作圖、測距離試題 北師大版.doc(17頁珍藏版)》請?jiān)谘b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尺規(guī)作圖、測距離 知識點(diǎn)一: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條件——HL 如果兩個(gè)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及一條直角邊分別對應(yīng)相等,那么這兩個(gè)直角三角形全等.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綜合運(yùn)用. 判定兩個(g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五種,即SSS、SAS,ASA.AAS,HL. 3.判定條件的選擇技巧 (1)上述五種方法是判定兩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但有些方法不可能運(yùn)用.如SSS,因?yàn)橛袃蛇厡?yīng)相等就能夠判定兩個(gè)直角三角形全等. (2)判定兩個(gè)直角三角形全等,必須有一組對應(yīng)邊相等. (3)證明兩個(gè)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從兩個(gè)方面思考: ①是有兩邊相等的,可以先考慮用HL,再考慮用SAS; ②是有一銳角和一邊的,可考慮用ASA或AAS. 例1.如圖所示,有兩個(gè)長度相等的滑梯(即BC=EF),左邊滑梯的高度AC與右邊滑梯的水平方向的長度DF相等,則∠ABC+∠DFE=________. 分析: 本題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是證明Rt△ABC≌Rt△DEF,由此,我們也知道三角形全等是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 解: 由現(xiàn)實(shí)意義及圖形提示可知CA⊥BF,ED⊥BF,即∠BAC=∠EDF=90.又因?yàn)锽C=EF,AC=DF,可知Rt△ABC≌Rt△DEF.得∠DFE=∠ACB.因?yàn)椤螦CB+∠ABC=90,故∠ABC+∠DFE=90. 例2.如圖所示,△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線,BD=CD,DE.DF分別垂直于AB.AC,垂足為E.F.求證BE=CF. 解: 在△AED和△AFD中, ∠DEA=∠DFA(垂直的定義)∠BAD=∠CAD(角平分線的定義)AD=AD(公共邊) 所以△AED≌△AFD(AAS). 所以DE=DF(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相等). 在Rt△BDE和Rt△CDF中, BD=CD(已知)DE=DF(已證) 所以Rt△BDE≌△Rt△CDF(HL). 所以BE= CF(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相等). 例3.如圖所示,已知AB=AE,BC=ED,∠B=∠E,AF⊥CD,F(xiàn)為垂足,求證:CF=DF. 分析: 要證CF=DF,可連接AC.AD后,證△ACF≌△ADF即可. 證明: 連結(jié)AC.AD.在△ABC和△AED中, 所以AC=AD(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相等). 因?yàn)锳F⊥CD(已知),所以∠AFC=∠AFD=90(垂直定義). 在Rt△ACF和Rt△ADF中, AC=AD(已證)AF=AF(公共邊) 所以Rt△ACF≌Rt△ADF(HL). 所以CF=DF(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相等). 例4.已知在△ABC與△A′B′C′中,CD.C′D′分別是高,且AC=A′C′,AB=A′B′,CD=C′D′,試判斷△ABC與△A′B′C′是否全等,說說你的理由. 分析: 分析已知條件,涉及到三角形的高線,而三角形的高線有在三角形內(nèi)、外或形上三種情形,故需分類討論. 解: 情形一,如果△ABC與△A′B′C′都為銳角三角形,如圖所示. 因?yàn)镃D.C′D′分別是△ABC.△A′B′C′的高. 所以∠ADC=∠A′D′C′=90. 在△ADC和△A′D′C′中 ∴Rt△ADC≌Rt△A′D′C′,則∠A=∠A′. 在△ABC與△A′B′C′中, ∴△ABC≌△A′B′C′(SAS). 情形二,當(dāng)△ABC為銳角三角形,△A′B′C′為鈍角三角形,如圖. 顯然△ABC與△A′B′C′不全等. 情形三,當(dāng)△ABC與△A′B′C′都為鈍角三角形時(shí),如圖. 由CD.C′D′分別為△ABC和△A′B′C′的高,所以∠ADC=∠A′D′C′=90, 在Rt△ADC和Rt△A′D′C′中,CD=C′D′,AC=A′C′ ∴Rt△ACD≌Rt△A′C′D′,∴∠CAD=∠C′A′D′. ∴∠CAB=∠C′A′B′,在△ABC與△A′B′C′中 ∴△ABC≌△A′B′C′. 例5.閱讀下題及證明過程: 如圖,已知D是△ABC中BC邊上的一點(diǎn),E是AD上一點(diǎn),EB=EC,∠BAE=∠CAE,求證:∠ABE=∠ACE. 證明:在△ABE和△ACE中 ∴△ABE≌△ACE 第一步 ∴∠ABE=∠ACE 第二步 上面的證明過程是否正確?若正確,請寫出每一步推理的根據(jù),若不正確,請指出錯(cuò)在哪一步,并寫出你認(rèn)為正確的證明過程. 分析: 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條件去判斷,易發(fā)現(xiàn)錯(cuò)在第一步,它不符合全等三角形的條件,因此需另辟途徑.由題設(shè)知,當(dāng)結(jié)論成立時(shí),必有△ABE≌△ACE,而由已知條件不能求證這兩個(gè)三角形全等,故需將這兩個(gè)三角形中重新構(gòu)造出全等三角形. 解: 上面的證明過程不正確,錯(cuò)在第一步,正確的證明過程如下: 過E作EG⊥AB于G,EH⊥AC于H.如圖所示 則∠BGE=∠CHE=90 在△AGE與△AHE中 ∴△AGE≌△AHE ∴EG=EH 在Rt△BGE與Rt△CHE中,EG=EH, BE=CE. ∴Rt△BGE≌Rt△CHE,∴∠ABE=∠ACE. 例6.已知:如圖所示,AD為△ABC的高,E為AC上一點(diǎn),BE交AD于F,且有BF=AC,F(xiàn)D=CD.(1)求證:BE⊥AC;(2)若把條件BF=AC和結(jié)論BE⊥AC互換,那么這個(gè)命題成立嗎? (1)證明:因?yàn)锳D⊥BC(已知),所以∠BDA=∠ADC=90(垂直定義),∠1+∠2=90(直角三角形兩銳角互余). 在Rt△BDF和Rt△ADC中, BF=AC(已知)FD=CD(已知) 所以Rt△BDF≌Rt△ADC(HL). 所以∠2=∠C(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角相等). 因?yàn)椤?+∠2=90(已證),所以∠1+∠C=90. 因?yàn)椤?+∠C+∠BEC=180(三角形內(nèi)角和等于180), 所以∠BEC=90. 所以BE⊥AC(垂直定義); (2)證明:命題成立,因?yàn)锽E⊥AC,AD⊥BC, 所以∠BDF=∠ADC=90(垂直定義). 所以∠1+∠C=90,∠DAC+∠C=90. 所以∠1=∠DAC(同角的余角相等). 在△BFD與△ACD中, ∠1=∠DAC(已證)∠BDF=∠ADC=90(已證)FD=CD(已知) 所以△BFD≌△ACD(AAS).所以BF=AC(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相等). 知識二:利用三角形全等測距離 通過探索三角形全等,得到了“邊邊邊”,“邊角邊”,“角邊角”,“角角邊”定理,用這些定理能夠判斷兩個(gè)三角形是否全等,掌握了這些知識,就具備了“利用三角形全等測距離”的理論基礎(chǔ).體會(huì)數(shù)學(xué)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能夠利用三角形全等解決生活中的實(shí)際問題. 在解決實(shí)際問題時(shí)確定方案使不能直接測量的物體間的距離轉(zhuǎn)化為可以測量的距離(即把距離的測量轉(zhuǎn)化為三角形全等的問題). 例1.如圖,有一湖的湖岸在A.B之間呈一段圓弧狀,A.B間的距離不能直接測得.你能用已學(xué)過的知識或方法設(shè)計(jì)測量方案,求出A.B間的距離嗎? 答案: 要測量A.B間的距離,可用如下方法: (1)過點(diǎn)B作AB的垂線BF,在BF上取兩點(diǎn)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線DE,使A.C.E在一條直線上,根據(jù)“角邊角公理”可知△EDC≌△ABC.因此:DE=BA.即測出DE的長就是A.B之間的距離.(如圖甲) ?。?)從點(diǎn)B出發(fā)沿湖岸畫一條射線BF,在BF上截取BC=CD,過點(diǎn)D作DE∥AB,使A.C.E在同一直線上,這時(shí)△EDC≌△ABC,則DE=BA.即DE的長就是A.B間的距離.(如圖乙) 例2.如圖、小紅和小亮兩家分別位于A.B兩處隔河相望,要測得兩家之間的距離,請你設(shè)計(jì)出測量方案. 分析: 本題的測量方案實(shí)際上是利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識構(gòu)造兩個(gè)全等三角形,使一個(gè)三角形在河岸的同一邊,通過測量這個(gè)三角形中與AB相等的線段的長,就可求出兩家的距離. 方案: 如圖,在點(diǎn)B所在的河岸上取點(diǎn)C,連接BC并延長到D,使CD=CB,利用測角儀器使得∠B=∠D,A.C.E三點(diǎn)在同一直線上.測量出DE的長,就是AB的長.因?yàn)椤螧=∠D,CD=CB,∠ACB=∠ECD,所以△ACB≌△ECD,所以AB=DE. 知識點(diǎn)三:尺規(guī)作圖 1.用尺規(guī)作三角形的根據(jù)是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2.尺規(guī)作圖的幾何語言 ?、龠^點(diǎn)、點(diǎn)作直線;或作直線;或作射線; ?、谶B接兩點(diǎn);或連接; ③延長到點(diǎn);或延長(反向延長)到點(diǎn),使=;或延長交于點(diǎn); ④在上截?。?; ?、菀渣c(diǎn)為圓心,的長為半徑作圓(或?。?; ?、抟渣c(diǎn)為圓心,的長為半徑作弧,交于點(diǎn); ⑦分別以點(diǎn)、點(diǎn)為圓心,以、的長為半徑作弧,兩弧相交于點(diǎn)、. 3.用尺規(guī)作圖具有以下三個(gè)步驟 ?、僖阎寒?dāng)題目是文字語言敘述時(shí),要學(xué)會(huì)根據(jù)文字語言用數(shù)學(xué)語言寫出題目中的條件; ?、谇笞鳎耗芨鶕?jù)題目寫出要求作出的圖形及此圖形應(yīng)滿足的條件; ?、圩鞣ǎ耗芨鶕?jù)作圖的過程寫出每一步的操作過程.當(dāng)不要求寫作法時(shí),一般要保留作圖痕跡. 對于較復(fù)雜的作圖,可先畫出草圖,使它同所要作的圖大致相同,然后借助草圖尋找作法. 例1.已知三角形的兩角及其夾邊,求作這個(gè)三角形. 已知: ∠α,∠β,線段c(如圖). 求作:△ABC,使∠A=∠α,∠B=∠β,AB=c. 請按照給出的作法作出相應(yīng)的圖形. 例2.如圖,已知線段a,b,c,滿足a+b>c,用尺規(guī)作圖法作△ABC,使BC=a,AC=b,AB=c. 錯(cuò)誤作法:(1)作線段AB=c; (2)作線段BC=a; ?。?)連接AC,則△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如圖). 分析: 本題第2步作線段BC=a,在哪個(gè)方向作,∠CBA的度數(shù)是多少是不確定,所以這步的作法不正確,不能保證AC的長一定等于b.錯(cuò)誤的原因在于沒有真正理解用尺規(guī)作三角形的方法. 正確作法: ?。?)作射線CE; ?。?)在射線CE上截取CB=a; ?。?)分別以C,B為圓心,b,c長為半徑畫弧,兩弧交于點(diǎn)A.連接AC.AB,則△ABC為所求作的三角形(如圖). 例3.已知兩邊和其中一邊上的中線,求作三角形. 已知線段A.b 和 m. 求作△ABC,使BC=a,AC=b,BC邊上的中線等于m. 分析: 如果BC已作出,則只要確定頂點(diǎn)A.由于AD是中線,則D為BC的中點(diǎn),A在以D為圓心,m為半徑的圓上,又AC=b,點(diǎn)A也在以C為圓心b為半徑的圓上,因此點(diǎn)A是這兩個(gè)軌跡的交點(diǎn). 作法: 1.作線段BC=a. 2.分別以B.C為圓心,大于c長為半徑畫弧,在BC兩側(cè)各交于一點(diǎn)M、N,連接M、N交BC于點(diǎn)D. 3.分別以D為圓心,m長為半徑作弧,以C為圓心,b長為半徑作弧,兩弧交于點(diǎn)A. 4.分別連接AB.AC. 則△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思考: 假定△ABC已經(jīng)作出,其中 BC=a,AC=b,中線 AD=m.顯然,在△ADC中,AD=m,DC=12a,AC=b,所以△ADC若先作出.然后由BD=12a的關(guān)系,可求得頂點(diǎn)B的位置,同樣可以作出△ABC.作法請同學(xué)們自己寫出. 達(dá)標(biāo)測試: 1.如圖,DB⊥AB,DC⊥AC,垂足分別為B.C,且BD=CD,求證:AD平分∠BAC. 證明: ∵DB⊥AB,DC⊥AC ∴∠B=∠C=90 在Rt△ABD和Rt△ACD中 ∴Rt△ABD≌Rt△ACD(HL) ∴∠1=∠2 ∴AD平分∠BAC. 2.如圖,已知AB=AC,AB⊥BD,AC⊥CD,AD和BC相交于點(diǎn)E,求證:(1)CE=BE;(2)CB⊥AD. 證明: (1)∵AB⊥BD,AC⊥CD ∴∠ABD=∠ACD=90 在Rt△ABD和Rt△ACD中 ∴Rt△ABD≌Rt△ACD (HL) ∴∠1=∠2 在△ABE和△ACE中 ∴△ABE≌△ACE(SAS) ∴BE=CE 即CE=BE (2)∵△ABE≌△ACE ∴∠3=∠4 又∵∠3+∠4=180 ∴∠3=90 ∴CB⊥AD 3.如圖,已知一個(gè)角∠AOB,你能否只用一塊三角板作出它的平分線嗎?說明方法與理由. 解: 能. 作法:(1)在OA,OB上分別截取OM=ON ?。?)過M作MC⊥OA,過N作ND⊥OB,MC交ND于P ?。?)作射線OP 則OP為∠AOB的平分線 證明:∵M(jìn)C⊥OA.ND⊥OB ∴∠1=∠2=90 在Rt△OMP和Rt△ONP中 ∴Rt△OMP≌Rt△ONP(HL) ∴∠3=∠4 ∴OP平分∠AOB. 4.如圖,AB=AD,BC=DE,且BA⊥AC,DA⊥AE,你能證明AM=AN嗎? 解:能. 理由如下: ∵BA⊥AC,DA⊥AE,∴∠BAC=∠DAE=90 在Rt△ABC和Rt△ADE中 ∴Rt△ABC≌Rt△ADE(HL) ∴∠C=∠E,AC=AE 在△AMC和△ANE中 ∴△AMC≌△ANE(ASA),∴AM=AN. 5.如圖,CE⊥AB,DF⊥AB,垂足分別為E.F,且AE=BF,AD=BC,則 (1)△ADF和△BEC全等嗎?為什么? ?。?)CM與DN相等嗎?為什么? 解: (1)△ADF≌△BCE,理由如下: ∵CE⊥AB,DF⊥AB ∴∠1=∠2=∠3=∠4=90 又∵AE=BF,∴AF=BE 在Rt△ADF和Rt△BCE中 ∴Rt△ADF≌Rt△BCE(HL) ?。?)CM=DN,理由如下: ∵△ADF≌△BCE ∴DF=CE,∠A=∠B 在△AME和△BNF中 ∴△AME≌△BNF(ASA) ∴ME=NF,又∵CE=DF ∴MC=ND. 6.如圖所示,已知線段a,b,∠α,求作△ABC,使BC=a,AC=b,∠ACB=∠α,根據(jù)作圖在下面空格中填上適當(dāng)?shù)奈淖只蜃帜福? (1)如圖甲所示,作∠MCN=________; (2)如圖乙所示,在射線CM上截取BC=________,在射線CN上截取AC=________. (3)如圖丙所示,連接AB,△ABC就是_________. 答案:∠α,a,b,所求作的三角形. 7.已知線段a及銳角α,求作:三角形ABC,使∠C=90,∠B=∠α,BC=A. 作法:(1)作∠MCN=90; (2)以C為圓心,a為半徑,在CM上截取CB=a; ?。?)以B為頂點(diǎn),BC為一邊作∠ABC=∠α,交CN于點(diǎn)A. 連接AB,則△ABC即為所求作的三角形. 8.你一定玩過蹺蹺板吧!如圖是貝貝和晶晶玩蹺蹺板的示意圖,支柱OC與地面垂直,點(diǎn)O是橫板AB的中點(diǎn),AB可以繞著點(diǎn)O上下轉(zhuǎn)動(dòng),當(dāng)A端落地時(shí),∠OAC=20. ?。?)橫板上下可轉(zhuǎn)動(dòng)的最大角度(即∠A′OA)是多少? ?。?)在上下轉(zhuǎn)動(dòng)橫板的過程中,兩人上升的最大高度AA′,BB′有何數(shù)量關(guān)系?為什么? 解:(1)∵OC⊥AB′,∠OAC=20, ∴∠AOC=90-20=70, 同理可求∠B′OC=70, ∴∠AOA′=180-270=40; (2)AA′=BB′, 如圖所示,連接AA′、BB′, ∵AB=A′B′,∠BAB′=∠A′B′A,AB′=B′A, ∴△A′AB′≌△BB′A, ∴AA′=BB′. 9.有一池塘,要測池塘兩端A.B間的距離,可先在平地上取一個(gè)可以直接到達(dá)A和B的點(diǎn)C,連接AC并延長到D,使CD=CA,連接BC并延長到E,使CE=CB,連接DE,量出DE的長,這個(gè)長就是A.B之間的距離。 ?。?)按題中要求畫圖. ?。?)說明DE=AB的理由,并試著把說明的過程寫出來。 解:(1)如圖. ?。?)因?yàn)樵凇鰽BC和△DEC中, CA=CD∠ACB=∠DCECB=CE, 所以△ABC≌△DEC. 所以DE=AB. 10.如圖:小剛站在河邊的A點(diǎn)處,在河的對面(小剛的正北方向)的B處有一電線塔,他想知道電線塔離他有多遠(yuǎn),于是他向正西方向走了20步到達(dá)一棵樹C處,接著再向前走了20步到達(dá)D處,然后他左轉(zhuǎn)90直行,當(dāng)小剛看到電線塔、樹與自己現(xiàn)處的位置E在一條直線時(shí),他共走了100步. (1)根據(jù)題意,畫出示意圖; ?。?)如果小剛一步大約50厘米,估計(jì)小剛在點(diǎn)A處時(shí)他與電線塔的距離,并說明理由. 解:(1)所畫示意圖如下: (2)在△ABC和△DEC中, ∠D=∠A,DC=AC,∠DCE=∠ACB, 所以△ABC≌△DEC, 所以AB=DE, 又因?yàn)樾偣沧吡?00步,其中AD走了40步, 所以走完DE用了60步, 因?yàn)橐徊酱蠹s50厘米,即DE=600.5米=30米. 答:小剛在點(diǎn)A處時(shí)他與電線塔的距離為30米. 課后作業(yè): 1.下列結(jié)論中錯(cuò)誤的是(?。? A.一銳角和斜邊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gè)直角三角形全等 B.一銳角和一條直角邊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gè)直角三角形全等 C.兩銳角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gè)直角三角形全等 D.有一條直角邊和斜邊上的高對應(yīng)相等的兩直角三角形全等 2.在Rt△ABC和Rt△A′B′C′中,∠C′=∠C=90,∠A=∠B′,AB=A′B′,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A.AC=A′C′ B.BC=B′C′ C.AC=B′C′ D.∠B=∠B′ 3.如圖,AB=AC,AD=AE,AF⊥BC于F,則圖中全等三角形有( ) A.1對 B.2對 C.3對 D.4對 4.如圖,在△ABC中,∠C=90,AC=BC,AD平分∠BAC交BC于點(diǎn)D,DE⊥AB于E,若AB=8cm,則△DEB的周長為( ) A.4cm B.6cm C.8cm D.10cm 5.如圖,已知∠ADB=∠ACB=90,AC=BD,且AC.BD交于點(diǎn)O,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AD=BC ?、凇螪BC=∠CAD ③AO=BO ?、蹵B∥CD ?、荨鱀OC為等腰三角形 A.2個(gè) B.3個(gè) C.4個(gè) D.5個(gè) 6.在Rt△ABC和Rt△A′B′C′,已知∠C=∠C′=90,∠A=∠A′,若要判定Rt△ABC≌Rt△A′B′C′,還可以補(bǔ)充的一個(gè)條件是(?。? ?、佟螧=∠B′ ?、贏B=A′B′ ?、跙C=B′C′ ?、蹵C=A′C′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如圖,從下列四個(gè)條件:①BC=B′C;②AC=A′C;③∠A′CA=∠B′CB;④AB=A′B′中,任取三個(gè)為題設(shè),余下的一個(gè)為結(jié)論,則最多可以構(gòu)成正確命題的個(gè)數(shù)是(?。? A.1個(gè) B.2個(gè) C.3個(gè) D.4個(gè) 8.如圖,已知AB=DC,BE⊥AD,CF⊥AD,垂足為E.F,則在下列條件中選擇一個(gè)就可以判定Rt△ABE≌Rt△DCF的是( ) ?、佟螧=∠C ②AB∥CD ?、跙E=CF ?、蹵F=DE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如圖,AB∥CD,AC∥BD,AD.BC相交于點(diǎn)O,AE⊥BC于E,DF⊥BC于F,那么圖中全等的三角形共(?。? A.5 B.6 C.7 D.8 10.考查下列命題 ?。?)兩邊和其中一邊上的中線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gè)三角形全等. (2)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平分線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gè)三角形全等. ?。?)兩邊和其中一邊上的高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gè)銳角三角形全等. ?。?)兩邊和其中一邊上的高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gè)三角形全等. 其中正確命題的個(gè)數(shù)有(?。? A.4個(gè) B.3個(gè) C.2個(gè) D.1個(gè) CCDCD BBDCB 11. 如圖,在△ABC中,E.F分別是AB.AC上的點(diǎn).①AD平分∠BAC,②DE⊥AB,DF⊥AC,③AD⊥EF,以此三個(gè)中的兩個(gè)為條件,另一個(gè)為結(jié)論,可構(gòu)成三個(gè)命題,即:①②③,①③②,②③①. (1)試判斷上述三個(gè)命題是否正確(直接作答); (2)請證明你認(rèn)為正確的例題. 解析: (1)①②③,正確;①③②,錯(cuò)誤;②③①,正確. (2)先證①②③.如圖1, ∵AD平分∠BAC,DE⊥AB,DF⊥AC,而AD=AD, ∴Rt△ADE≌Rt△ADF, ∴DE=DF.∠ADE=∠ADF. 設(shè)AD與EF交于G,則△DEG≌△DFG,因此∠DGE=∠DGF, 進(jìn)而有∠DGE=∠DGF=90,故AD⊥EF. 再證②③①(用后面學(xué)習(xí)的圓的知識證明). 如圖2,取AD的中點(diǎn)O,連結(jié)OE.OF. ∵DE⊥AB,DF⊥AC,∴OE,OF分別是Rt△ADE,Rt△ADF斜邊上的中線, 即點(diǎn)O到A.E.D.F的距離相等,因此四點(diǎn)A.E.D.F在以O(shè)為圓心,12a AD為半徑的圓上,AD是直徑.于是EF是⊙O的弦,而EF⊥AD, ∴AD平分,即,故∠DAE=∠DAF,即AD平分∠BAC. 12.下列判斷中錯(cuò)誤的是( ) A.有兩角和一邊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gè)三角形全等 B.有兩邊和一角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gè)三角形全等 C.有兩邊和其中一邊上的中線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gè)三角形全等 D.有一邊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gè)等邊三角形全等 答案:B 解析:有兩邊和一角對應(yīng)相等包括兩類:邊角邊和邊邊角,而邊邊角不能判定兩個(gè)三角形全等. 作業(yè)二 1.根據(jù)已知條件作符合條件的三角形,在作圖過程中主要依據(jù)是(?。? A.用尺規(guī)作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 B.用尺規(guī)作一個(gè)角等于已知角 C.用尺規(guī)作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和作一個(gè)角等于已知角 D.不能確定 2.已知三角形的兩邊及其夾角,求作這個(gè)三角形時(shí),第一步驟應(yīng)為(?。? A.作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 B.作一個(gè)角等于已知角 C.作兩條線段等于已知三角形的邊,并使其夾角等于已知角 D.先作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或先作一個(gè)角等于已知角 3.如圖,將兩根鋼條AA′、BB′的中點(diǎn)O連在一起,使AA′、BB′可以繞著點(diǎn)O自由轉(zhuǎn)動(dòng),就做成了一個(gè)測量工件,由三角形全等得出A′B′的長等于內(nèi)槽寬AB;那么判定△OAB≌△OA′B′的理由是(?。? A.邊角邊 B.角邊角 C.邊邊邊 D.角角邊 4.已知三邊作三角形時(shí),用到所學(xué)知識是( ) A.作一個(gè)角等于已知角 B.作一個(gè)角使它等于已知角的一半 C.在射線上取一線段等于已知線段 D.作一條直線的平行線或垂線 5.已知線段a,b和m,求作△ABC,使BC=a,AC=b,BC邊上的中線AD=m,作法合理的順序依次為( ). ①延長CD到B,使BD=CD;②連接AB;③作△ADC,使DC=12a a,AC=b,AD=m. A.③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6.要測量河兩岸相對的兩點(diǎn)A.B的距離,先在AB的垂線BF上取兩點(diǎn)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線DE,使A.C.E在一條直線上,可以證明△EDC≌△ABC,得到ED=AB,因此測得ED的長就是AB的長(如圖),判定△EDC≌△ABC的理由是(?。? A.邊角邊 B.角邊角 C.邊邊邊 D.斜邊直角邊 CDACAB- 1.請仔細(xì)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huì)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diǎn)此認(rèn)領(lǐng)!既往收益都?xì)w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biāo),表示該P(yáng)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biāo)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jì)者僅對作品中獨(dú)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七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 第四章 三角形 用尺規(guī)作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尺規(guī)作圖、測距離試題 北師大版 年級 數(shù)學(xué) 下冊 第四 用尺規(guī)作 直角三角形 全等 判定 作圖 測距 試題 北師大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5452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