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教科版科學四下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word教案.doc
《2019春教科版科學四下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word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春教科版科學四下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word教案.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春教科版科學四下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word教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為了保證對營養(yǎng)的吸收,有的食物適宜生吃,有的食物適宜熟吃。 食物由生到熟會發(fā)生多方面的變化,其中有的變化是有利于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過程與方法 在加熱的過程中,觀察食物由生到熟的變化。 通過細致的觀察,比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語言進行描述。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細致認真地完成食物生與熟的比較活動。 【教學重點】 觀察比較生、熟馬鈴薯,了解生與熟的不同。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變化。 【教學準備】 給每組學生準備:切開的生馬鈴薯和熟馬鈴薯,兩小塊生雞肉(或豬肉),酒精燈、支架、石棉網(wǎng)、水、燒杯、鑷子。 演示實物:大米、黃豆、蘋果、葡萄、黃瓜、豆角、土豆、草莓、雞肉、豬肉、鱔魚……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證我們獲得均衡的營養(yǎng),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會影響我們對營養(yǎng)的吸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的食物該怎樣合理食用呢?就讓我們今天一起來探討探討吧! 二、探究過程 1、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1)出示一些食物的實物:說說哪些可以生吃?哪些要熟吃? (2)揭示題目。 (3)舉例說說生食和熟食。 (4)小結:有些食物經(jīng)過烹飪后對我們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生吃更富有營養(yǎng)。 2、觀察比較生、熟馬鈴薯 (1)教師提供切開的生、熟馬鈴薯,組織學生分組觀察它們的變化。 從生到熟,食物發(fā)生了變化。食物燒熟了,與生的時候有什么不同呢? A. 看看馬鈴薯的顏色變化 B. 摸摸馬鈴薯的軟硬異同 C. 嘗嘗馬鈴薯的味道 (2)匯報:馬鈴薯的營養(yǎng)會變化嗎? (3)討論:把馬鈴薯燒熟了吃有哪些益處?(熟的馬鈴薯和生的馬鈴薯一樣富有營養(yǎng),但熟的馬鈴薯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3、觀察比較生、熟雞(豬)肉 (1)觀察生雞(豬)肉 顏色、氣味、用鑷子夾住撕扯…… (2)預測:雞(豬)肉從生到熟會有哪些變化? (3)分組實驗:用清水加熱雞(豬)肉 A.操作指導: 放在水中煮。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實驗裝置,練習使用酒精燈。(將石棉網(wǎng)放在支架上部—燒杯里倒入 水,置于支架的石棉網(wǎng)上—打開酒精燈燈帽—點燃酒精燈—置于支架下部—用外焰加熱—使用完畢,用燈帽滅火) B.實驗要求:注意安全;注意觀察和記錄。 C.分組實驗,教師巡回隨機指導 (4)匯報: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盡量用語言描述出來。 (5)討論:燒熟的雞肉與生的雞肉有什么不同?生的雞肉為什么不適合直接食用? 三、小結: 食物中的蛋白質(zhì)和脂肪在加熱后會發(fā)生變化,變得容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而且熟的食物比較松軟,也容易被消化。但是食物在這樣的加工過程中,營養(yǎng)會有一些損失。生的食物會保留自身的營養(yǎng)成分,特別是維生素不會被破壞。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夠減少營養(yǎng)的損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附送: 2019春教科版科學四下3.5《面包發(fā)霉了》word教案 四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面包的變質(zhì)發(fā)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長需要適宜的環(huán)境和條件。 2、通過對霉菌的培養(yǎng)可以進行霉菌生活條件的研究活動。 過程與方法 1、根據(jù)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假設,并設計實驗研究霉菌的生長與環(huán)境的關系。 2、堅持記錄霉菌的生長情況,分析、整理自己記錄的數(shù)據(jù)。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通過對霉菌的觀察,拓寬觀察周圍世界的視野,保護并發(fā)展對事物的好奇心。 2、在對霉菌生長的實驗活動中,鍛煉長周期實驗觀察的意志品質(zhì)。 【教學重點】 觀察發(fā)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發(fā)霉的條件。 【教學難點】 通過學生自己的假設,進行合理的實驗設計。 【教學準備】 分組:放大鏡、每組4塊面包片,4個塑料袋。發(fā)霉的食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我們需要攝入足夠的食物才能保證我們每天的營養(yǎng)。但食物在保存的過程中也會發(fā)生變化。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呢? 2、揭題,發(fā)霉了的食物我們可千萬不能吃,那食物為什么會發(fā)霉,霉到底是什么,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研究一下。 板書:面包發(fā)霉了 二、認識霉菌 1、觀察新鮮的和發(fā)霉的面包,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面包發(fā)霉了、長毛了) 2、怎樣才可以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樣子呢? (用放大鏡) 講述:當我們需要觀察一件物品的細微部分時,可以借助放大鏡等工具來觀察。 3、小組觀察,填寫記錄單。 4、匯報交流:學生用語言來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樣子。 5.你們還看到過別的發(fā)霉的食物嗎? 學生交流。 教師展示其他會發(fā)霉的食物。 6.小結:霉菌是一種生物,非常小,用眼睛很難直接看清,必要時,我們可以借助顯微鏡來觀察,所以通常叫它微生物,霉菌的種類很多,顏色各異,有青綠色、黃色、黑色、白色等,形狀有絨毛狀、蛛網(wǎng)狀、絮狀等。 二、 面包發(fā)霉的條件 1.討論:面包上怎么會長出霉菌?面包發(fā)霉與哪些因素有關? 2.小組探討,作出推測 (水分的多少、溫度的高低、光的照射等條件) 3.全班交流:霉菌長在面包上,而離面包最近的塑料袋上并沒有霉菌生長,這可能說明霉菌的生長需要面包提供養(yǎng)分;面包如果是放在了溫暖的地方發(fā)的霉,這說明霉菌的生長與溫度的高低有關;發(fā)霉的面包還是軟軟的,有一些水分,這說明霉菌的生長需要水分…… 三、哪一塊面包上的霉菌生長得快 1.過渡:剛才的討論只是我們的一種猜想,霉菌的生長還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請各組根據(jù)老師為你們提供的材料,設計一個實驗,證明霉菌的生長與溫度的關系;證明霉菌的生長與水的多少有關; 2.選擇實驗條件,設計實驗方案 每個小組選出自己想研究的條件,小組合作設計出實驗方案。 3.交流實驗方案。 拿出材料袋的四塊烘干的面包,用牙簽在每塊面包上放一些霉菌。(這是一組對比實驗,用牙簽在每塊面包上放一點兒霉菌,目的是為了創(chuàng)設在四塊面包上都有霉菌這樣一個相同的條件。) 第一組:讓第一塊面包保持干燥,在第二塊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別裝在兩個塑料袋里,用線扎緊袋口后放在桌上。(探究霉菌的生長和水分多少的關系) 第二組:在第三塊和第四塊面包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別裝在兩個塑料袋里,并扎緊袋口。然后,把第三塊面包放進冰箱的冷藏室中,第四塊面包放在溫度較高的地方。(創(chuàng)設不同的溫度條件,以觀察霉菌的生長速度。) 也可以自主選擇,例如空氣、光照……條件對霉菌生長速度的影響 3.分組準備對比實驗 猜測:這組的兩塊面包中,哪一塊面包上的霉菌生長得快? 課下實驗,并每天觀察記錄一次面包上霉菌的生長情況,檢驗我們的推測。 四、小結 1.面包發(fā)霉是因為在它的上面生長了一種生物——霉菌,與其他生物一樣,它的生長需要獲取營養(yǎng)和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 因為霉變過程中產(chǎn)生的霉菌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zhì),所以發(fā)霉變質(zhì)的食物是絕對不能食用的。 2.后續(xù)觀察活動:根據(jù)剛才我們設計的實驗方法,以四人合作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問題進行實驗,每天觀察面包上霉菌的生長情況,下次上課時帶上你們的研究成果,與大家一起分享。 【板書設計】 5 面包發(fā)霉了 霉菌生長條件—— 水分 溫度 營養(yǎng) 空氣 光照 附:實驗報告 霉的研究報告 研究者 年級 影響霉菌生長的因素——__________ 實驗材料: 改變條件: 不變條件: 實驗過程: 實驗結果: 我的結論: xx年5月20日-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2019 春教科版 科學 四下 3.4 食物 word 教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5692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