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湘教版科學四上2.4《飛翔的精靈》word教案.doc
《2019秋湘教版科學四上2.4《飛翔的精靈》word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秋湘教版科學四上2.4《飛翔的精靈》word教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秋湘教版科學四上2.4《飛翔的精靈》word教案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針對飛翔的動物提出問題并通過觀察、實驗、搜集資料等方法解決問題。 2、通過對比觀察,能發(fā)現(xiàn)鴿子、蜻蜓、蝙蝠等飛行動物翅膀的特點。 3、能設計實驗探究鳥類羽毛的奧秘,能搜集有關鳥類形態(tài)結構特點的資料證實它們更擅于空中飛翔。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體驗自主求證過程中的樂趣,增強自信心。 2、意識到證據(jù)充分才有說服力。 科學知識 1、知道翅膀是動物飛翔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 2、知道羽毛是鳥類特有的,知道羽軸根是中空的,知道羽毛的功能和種類。 3、認識到鳥類除翅膀外,還有許多適于空中飛翔的特點。 教學準備 1、鴿子(活體實物)、張開翅膀的蜻蜓和蝙蝠的標本、鴿子的羽毛和骨骼。 2、學生研究羽毛所需的放大鏡、剪刀等工具。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前面,我們研究了水中游的,地上走的和跑的,今天一起來研究天上飛的。(板書:飛翔的精靈) 討論:什么動物可以稱為“飛翔的精靈”? 二、活動1----觀察翅膀 1、(出示鴿子、張開翅膀的蜻蜓和蝙蝠的標本。)觀察鴿子、蜻蜓、蝙蝠翅膀,找出各自翅膀的特點,學生交流討論。 討論交流后,教師小結: (1)鴿子翅膀:面積大,正羽形成結構繁密的平面,下面有密密麻麻的絨羽。 (2)蜻蜓翅膀:狹長,膜質(zhì),前后翅長短相等,體表沒有羽毛。 (3)蝙蝠翅膀:由連前肢,后肢,尾部之間的皮膜構成的,體表也沒有羽毛。 2、閱讀指南車信箱,了解羽毛的秘密。 (1)羽毛是鳥類特有的,略有彈性和防水性,有護體、保溫、飛翔等功能。羽毛通常分為正羽、絨羽和毛狀羽(纖羽)三種。 (2)羽根是空的,可以為鳥類減輕重量,增大強度。 3、研究鴿子的羽毛 學生設計實驗研究自己感興趣的羽毛問題。 教師發(fā)放器材和羽毛,學生研究。 匯報、交流后,教師小結。 三、活動2-----搜集鳥的適合飛行的形態(tài)特征的資料 1、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鳥類形態(tài)結構特點的資料。 2、課堂上學生進行信息交流。 3、教師在交流中適時出示鴿子骨骼和其他材料,補充、豐富學生的證據(jù)。 4、鳥類適應飛翔的特點。 (1)食量大而不經(jīng)餓,消化能力強。 (2)直腸短,糞便隨時排出。 (3)胸肌發(fā)達—為振翅提供強大的動力。 (4)胸肌、龍骨突發(fā)達,適于完成飛行動作。 (5)骨骼輕而薄,長骨中空,減輕身體比重。 四、總結 動物的飛翔,離不開與它運動方式相適應的身體構造。 附送: 2019秋湘教版科學四上3.2《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word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fā)聲物體和不發(fā)聲物體的狀態(tài),并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積極思考,探究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質(zhì)疑-—猜想假設-—觀察實驗-—合作交流”等方式,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掌握“觀察現(xiàn)象-—提出問題-—推測結果-—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等思維方法。 2、在動手實驗過程中,通過用看、模、畫、說等方法進行探究。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學會與他人交流與傾聽,體會探究聲音的樂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通過觀察、實驗、比較、討論、交流等活動,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教學準備 隊鼓、黃豆、橡皮筋、尺子、音叉、橡膠小槌、銅鑼、水槽、乒乓球、口琴、豎笛、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自然界中有許多美妙的聲音,你聽……(播放多媒體課件)小鳥歡快鳴叫、鬧鐘振鈴、浪濤拍岸、心跳聲等 像這樣的聲音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那么,你知道聲音是怎么產(chǎn)生的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學生同時思考,猜猜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 2、猜測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做出假設。 (1)提問:誰來大膽的猜一猜究竟聲音是怎么產(chǎn)生的,你為什么會這么認為? (板書:摩擦、撞擊、彈撥、敲打、樂器發(fā)聲、語言說話……) (2)談話:以上都是同學們的看法,是一種猜測。要知道,世界上許多偉大的發(fā)現(xiàn)都原于猜測。要想知道聲音究竟是不是因為摩擦、撞擊、彈撥、敲打、樂器發(fā)聲、語言說話等原因產(chǎn)生的,就要通過我們今天的觀察與實驗才能知道。 二、探究活動 1、介紹實驗材料。 (1)談話:請同學們看看你的實驗桌,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實驗物品。仔細看看都有些什么?你能想辦法讓它們發(fā)出聲音嗎? (2)由學生介紹實驗材料隊鼓、尺子、橡皮筋、并演示讓它們發(fā)出聲音。 教師隨機指導。 (3)重點介紹并演示實驗儀器:音叉——這是一種用鋼制成的U形的實驗儀器,用橡膠小槌輕輕敲擊它就會發(fā)出聲音。注意:在使用音叉的時候,手要握住音叉柄,用小槌敲擊音叉的上端。 2、講解研究方法并出示實驗記錄表。 (1)談話并提問:要想知道這些物品為什么都可以發(fā)出聲音,我們就要觀察研究這些物品發(fā)出聲音時的共同特點。那么,你知道哪些研究的方法呢? 學生回答:聞、看、摸、聽、說、嘗、畫…… 同學們很愛動腦筋,提出了這么多好的研究方法,那么請大家看看屏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用到哪些研究方法。 (2)(課件打出)實驗記錄表。 (3)介紹演示音叉的使用方法。 3、學生分組實驗 (1)提出實驗要求(課件打出)指名學生朗讀實驗要求。 (2)學生操作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匯報實驗發(fā)現(xiàn)。 三、鞏固提高,拓展延伸 1、怎樣讓正在發(fā)出聲音的鑼立刻停止發(fā)聲,學生演示并說明理由。 2、找尋人體發(fā)聲部位。 (1)集體說話:我愛科學。邊說邊用手摸一摸自己身體哪個部位在振動。 (2)談話:對,在我們的喉嚨處有個發(fā)聲器官叫聲帶,當聲帶振動時,我們就可以發(fā)出聲音了。所以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不能大喊大叫,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聲帶。 3、游戲:“能摸到的聲音”。(指定一名學生,先摸摸不發(fā)聲的手機,并說說是什么狀態(tài)。再用耳機捂住學生的耳朵,用布條蒙住眼睛,播放手機鈴聲,讓學生觸摸,談觸摸后的感覺。)-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飛翔的精靈 2019 秋湘教版 科學 2.4 飛翔 精靈 word 教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5739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