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2019屆高考語文總復(fù)習(xí) 第二部分 閱讀與鑒賞 第1章 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一、文言文閱讀(一)(二)課件.ppt
《廣東省2019屆高考語文總復(fù)習(xí) 第二部分 閱讀與鑒賞 第1章 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一、文言文閱讀(一)(二)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廣東省2019屆高考語文總復(fù)習(xí) 第二部分 閱讀與鑒賞 第1章 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一、文言文閱讀(一)(二)課件.ppt(7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二部分閱讀與鑒賞 第1章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一 文言文閱讀 真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2 15題 朱竹君先生 名筠 大興人 字美叔 又字竹君 與其弟石君珪 少皆以能文有名 先生中乾隆十九年進士 授編修 進至日講起居注官 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 督安徽學(xué)政 以過降級 復(fù)為編修 先生初為諸城劉文正公所知 以為疏俊奇士 及在安徽 會上下詔求遺書 先生奏言翰林院貯有 永樂大典 內(nèi)多有古書世未見者 請開局使尋閱 且言搜輯之道甚備 時文正在軍機處 顧不喜 謂非政之要而徒為煩 欲議寢之 而金壇于文襄公獨善先生奏 與文正固爭執(zhí) 卒用先生說上之 四庫全書館自是啟矣 先生入京師 居館中 纂修 日下舊聞 未幾 文正卒 文襄總裁館事 尤重先生 先生顧不造謁 又時以持館中事與意忤 文襄大憾 一日見上 語及先生 上遽稱許朱筠學(xué)問文章殊過人 文襄默不得發(fā) 先生以是獲安 先生為人 內(nèi)友于兄弟 而外好交游 稱述人善 惟恐不至 即有過 輒復(fù)掩之 后進之士 多因以得名 室中自晨至夕未嘗無客 與客飲酒談笑窮日夜 而博學(xué)強識不衰 時于其間屬文 其文才氣奇縱 于義理 事物 情態(tài)無不備 所欲言者無不盡 尤喜小學(xué) 為學(xué)政時 遇諸生賢者與言論若同輩勸人為學(xué)先識字語意諄勤去而人愛思之 所欲著書皆未就 有詩文集合若干卷 有刪改 12 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 不正確的是 A 會上下詔求遺書 適逢B 而金壇于文公獨善先生奏 友好C 與文正固爭執(zhí)堅決D 又時以持館中事與意忤 違背 答案解析 B 善 認為 好 形容詞意動用法 句子的意思是 而唯獨金壇文襄公認為先生的奏議很好 13 下列對文中波浪線部分的斷句 正確的一項是 A 遇諸生賢者與言論 若同輩勸人 為學(xué)先識字 語意諄勤去 而人愛思之B 遇諸生賢者與言論 若同輩勸人 為學(xué)先識字 語意諄勤 去而人愛思之C 遇諸生賢者 與言論若同輩 勸人為學(xué)先識字 語意諄勤去 而人愛思之D 遇諸生賢者 與言論若同輩 勸人為學(xué)先識字 語意諄勤 去而人愛思之 答案解析 D 遇諸生賢者 與言論若同輩 勸人為學(xué)先識字 語意諄勤 去而人愛思之 譯文 遇到賢能的生員 跟他們說話談?wù)摼秃孟裢吶艘粯?勸別入為學(xué)要先從識字開始 語意誠懇殷勤 離去之后人們都愛戴思念他 14 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 不準(zhǔn)確的一項是 A 文正和文襄公對朱竹君從 永樂大典 中搜尋古書的奏言持不同意見 B 文襄公對朱竹君態(tài)度的變化 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后進不攀附 不阿諛的性格 C 因為朱竹君的稱贊和愛護 不少后學(xué)之輩得到了好名聲 D 朱竹君因為交友廣泛而見識廣博 且酒量很好 才華橫溢 答案解析 D 文中并無 酒量很好 的意思 參見原文 室中自晨至夕未嘗無客 與客飲酒談笑窮日夜 而博學(xué)強識不衰 時于其間屬文 譯文 先生房中從早到晚不曾沒有客人 整日整夜跟客人飲酒談笑 博學(xué)強記卻不衰減 還時常在這期間寫文章 15 把下列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 督安徽學(xué)政 以過降級 復(fù)為編修 2 未幾 文正卒 文襄總裁館事 尤重先生 答案解析 1 擔(dān)任安徽學(xué)政的官職 因為過錯降級 后來又重為編修 2 不久 交正公去世了 文襄公任四庫館事務(wù)總裁 特別看重先生 參考譯文 朱竹君先生 名筠 大興人 字美叔 又字竹君 和他的弟弟石君珪 年少時都憑借會寫文章而出名 先生在乾隆十九年中進士 被授予編修官職 后晉升為日講起居注官 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 督安徽學(xué)政 因為過錯而降級 又重擔(dān)任編修 先生起初受到諸城劉文正公賞識 被認為是疏朗俊偉奇特之士 后來到安徽 適逢皇上下詔搜求散佚的書籍 先生上奏說翰林院儲存有 永樂大典 里面有很多當(dāng)世見不著的古書 希望成立一個專門機構(gòu)來搜尋校閱 并且陳述的搜集方法也十分完備 當(dāng)時劉文正在軍機處 卻不高興 認為不是緊要的政事而徒增煩惱 打算建議讓這事停下來 而唯獨金壇文襄公認為先生的奏議很好 跟劉文正堅決爭執(zhí) 最終采用先生的意見上奏給了皇上 四庫全書館從此啟動了 先生進入京城 住在館中 纂修 日下舊聞 不久 文正去世 文襄任四庫館事務(wù)總裁 特別看重先生 先生卻不去拜訪 還不時因主持館中事跟他的意見抵觸 文襄感到十分遺憾 一天見到皇上 談及先生 皇上便稱許朱筠學(xué)問文章遠超別人 文襄默然不能發(fā)話 先生因此而安然無事 先生的為人 在家和兄弟友善 而在外喜好交游 稱贊別人的好處 唯恐沒有說到極致 若有過錯 就總是掩飾 后進的學(xué)子們多依靠他的稱許而獲得名聲 先生房中從早到晚不曾沒有客人 整日整夜跟客人飲酒談笑 博學(xué)強記卻不衰減 還時常在這期間寫文章 他的文章才氣新奇豪放 在義理 事務(wù) 情態(tài)等方面 無不具備 想要說的話無不窮盡 尤其喜愛文字音韻訓(xùn)詁之學(xué) 擔(dān)任學(xué)政時 遇到賢能的生員 跟他們說話談?wù)摼秃孟裢吶艘粯?勸別人為學(xué)要先從識字開始 語意誠懇殷勤 他 離去之后人們都愛戴思念他 他想要寫的書都沒有寫成 有詩文集合若干卷 一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考點解讀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該考點能力層級為B級 理解層級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包含了兩層含義 一是 常見文言實詞 這是對考查范圍的界定 從文言實詞出現(xiàn)頻率的角度看 是指中學(xué)生常見的實詞 而不是生僻難懂的 是文言文中常用實詞和次常用實詞 從詞義角度看 所考查的文言實詞往往是古今詞義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那一部分 二是 在文中的含義 是指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由于文言實詞絕大部分具有多義性 因而要確定某個實詞在特定的語境中究竟表示哪一個義項 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 文言文實詞的考查主要落實在一詞多義 古今異義 偏義復(fù)詞 通假字等方面 方法指引 一 積累并掌握常見文言實詞1 一詞多義一詞多義 就是指一個詞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具有不同的含義 古代詞語相對較少 又多是單音節(jié)的詞 一個詞往往具有多重意義 因此 文言實詞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非常普遍 如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 中的 舉 是 全 的意思 與 獨 相對 南取漢中 西舉巴蜀 東割膏腴之地 中的 舉 根據(jù)前后文 應(yīng)解釋 攻取 要準(zhǔn)確判斷一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一方面要牢記其常見的釋義 另一方面要根據(jù)上下文文意來選擇或推斷其含義 2 古今異義一個詞 經(jīng)過歷史演變 詞義往往發(fā)生變化 文言實詞 有的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完全相同 有的完全不同 詞義古今的變化通常有四種情況 1 詞義擴大 如 江 河 古代僅指長江 黃河 現(xiàn)在則泛指所有比較大的水流 又如 詩 書 古代只是指 詩經(jīng) 和 尚書 現(xiàn)在則指所有的詩歌和書籍 這是詞義擴大的表現(xiàn) 2 詞義縮小 如 金 古代泛指金屬 金就礪則利 現(xiàn)在專指黃金這一種金屬 又如 臭 古代泛指各種氣味 其臭如蘭 乳臭 今天專指與 香 相反的氣味 這都是詞義縮小的表現(xiàn) 3 詞義轉(zhuǎn)移 如 去 古代指離開 今天指前往 又如 走 古指跑 走馬看花 棄甲曳兵而走 今指行走 又如 勸 古指鼓勵 勸學(xué) 今指規(guī)勸 勸他不要吸煙 又如 窮 古指政治上不得志 沒有出路 窮則獨善其身 今指貧窮 又如 丈夫 古指男子 今指女子的配偶 這都是詞義發(fā)生轉(zhuǎn)移 4 感情色彩發(fā)生變化 如 卑鄙 古代是中性詞 指地位低下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今天是貶義詞 指品行惡劣 卑鄙無恥 這是感情色彩發(fā)生了變化 此外 還要注意單音詞和復(fù)音詞的不同 不要把古代的兩個詞當(dāng)成現(xiàn)代的一個詞 如 妻子 地方 至于 等 也不要把古代的一個詞當(dāng)成兩個詞 如 布衣 社稷 足下 等 3 偏義復(fù)詞所謂偏義復(fù)詞 是指由兩個意思相近 相對或相反的語素構(gòu)成的詞 其中一個詞素表示意義 另一個只作陪襯 如 孔雀東南飛 中的 晝夜勤作息 的 作息 只有 作 的意義 便可白公姥 中的 公姥 只有 姥 的意義 我有親父兄 中的 父兄 只有 兄 的意義 如果不依據(jù)上下文看出它們是 偏義 就會理解錯誤 4 通假字古代漢語常有通假字 一是由音同音近通假 如 鴻門宴 中 張良出 要項伯 的 要 通 邀 距關(guān) 毋內(nèi)諸侯 秦地可盡王也 的 距 通 拒 內(nèi) 通 納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的 蚤 通 早 等 理解時不要誤把通假字作為本字 二 推斷文言實詞含義五法1 借助字形推斷這漢字屬于表意文字 一些字的意思可以通過字形特征來進行推斷 例 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季氏將伐顓臾 析 字由 木 和 斤 兩部分組成 而 斤 在古漢語里是 斧子 的意思 用斧子把木頭劈為兩半 再結(jié)合前邊 分 離 這些字的意思 就可推斷出 析 的意思為 分開 2 辨析結(jié)構(gòu)推斷根據(jù)實詞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 推知它的詞性 根據(jù)詞性進而推知它的詞義 例 據(jù)殽函之固 擁雍州之地 該句為對句 據(jù) 與 擁 相對 固 與 地 相對 地 是 地方 之意 名詞 那么 固 也應(yīng)是名詞 據(jù)此推斷 固 為 險固的地方 之意 3 語法分析推斷根據(jù)漢語語法知識 主語 賓語大多是由名詞 代詞充當(dāng) 謂語大多是由形容詞 動詞充當(dāng) 定語是由名詞 代詞充當(dāng) 狀語是由副詞充當(dāng) 據(jù)此 可依實詞所處的語法位置 推知它的詞性 進而推知它的含義 例 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饑不寒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國也 王 的前面是否定詞 不 則 王 就不可能是一個名詞 而應(yīng)理解為動詞 讀作w n 意為 稱王 4 語境分析法常言 詞不離句 句不離篇 要把握一個實詞的含義 絕不能離開它所處的語境 因此利用上下文語境 在上下文之間的照應(yīng) 解釋或暗示的關(guān)系中 往往可以推斷出實詞的含義 例 順風(fēng)而呼 聲非加疾也 而聞?wù)哒?勸學(xué) 句中 疾 有 病 厭惡 憎恨 妒嫉 快速 急速 疼痛 猛烈 等六個常用義項 應(yīng)該解作哪一個 顯然只能將 疾 放回到語境當(dāng)中 句子描述的是 順風(fēng) 呼喊時的聲音狀態(tài) 則當(dāng)然只能解作 勁 強 大 5 聯(lián)想推斷法面對陌生的實詞 要善于通過回顧 聯(lián)想來推斷其含義 既可回顧已學(xué)過的課文中相似語境的詞語解釋 還可聯(lián)想熟悉的古代詩詞中的詩句或源于文言文的成語 古代詩詞和成語中的字詞在意義和用法上往往較多地保留了古漢語的特點 可借助它們來推斷陌生的文言實詞的意義 例 腥臊并御 芳不得薄兮 離騷 由句中的 薄 字 聯(lián)想到成語 日薄西山 日薄西山 中的 薄 為 接近 之意 句中的 薄 字也可嘗試用 接近 解釋 通順合理 則是正確答案 知識梳理 一 粵教版高中 語文 必修1 5冊通假字蘇軾 赤壁賦 舉酒屬客 誦明月之詩 屬 通 囑 歸有光 項脊軒志 某所 而母立于茲 而 通 爾 比去 以手闔門 闔 通 合 莊子 逍遙游 北冥有魚 其名為鯤 冥 通 溟 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 通 陲 適莽蒼者 三餐而反 反 通 返 小知不及大知 知 通 智 此小大之辯也 辯 通 辨 德合一君 而征一國者 而 通 耐 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氣之辯 辯 通 變 論語 季氏將伐顓臾 求 無乃爾是過與 與 通 歟 是誰之過與 與 通 歟 孟子 寡人之于國也 直不百步爾 是亦走也 直 通 只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頒 通 斑 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 涂 通 途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無 通 毋 荀子 勸學(xué) 節(jié)選 雖有槁暴 不復(fù)挺者 有 通 又 暴 通 曝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知 通 智 君子生非異也 善假于物也 生 通 性 賈誼 過秦論 合從而締交 相與為一 從 通 縱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 通 敝 天下云集而響應(yīng) 贏糧而景 從 景 通 影 韓愈 師說 師者 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受 通 授 或師焉 或不焉 不 通 否 司馬遷 史記 鴻門宴 私見張良 具告以事 具 通 俱 距關(guān) 毋內(nèi)諸侯 距 通 拒 內(nèi) 通 納 張良出 要項伯 要 通 邀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具 通 俱 倍 通 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蚤 通 早 今者有小人之言 令將軍與臣有郤 郤 通 隙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參 通 驂 項王則受璧 置之坐上 坐 通 座 李密 陳情表 臣以險釁 夙遭閔兇 閔 通 憫 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 零丁 通 伶仃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有 通 又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狀 不嗛 則奮擊 嗛 通 慊 椎釜鬲甕盎盈道上 椎 通 槌 太尉判書 辭甚巽 巽 通 遜 備得太尉遺事 覆校無疑 覆 通 復(fù) 左傳 鄭伯克段于鄢 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佗 通 他 請京 使居之 謂之京城大叔 大 通 太 姜氏欲之 焉辟害 辟 通 避 姜氏何厭之有 厭 通 饜 若弗與 則請除之 無生民心 無 通 毋 無庸 將自及 庸 通 用 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 帥 通 率 遂寘姜氏于城潁 寘 通 置 若闕地及泉 隧而相見 闕 通 掘 大都不過參國之一 參 通 三 孝子不匱 永錫爾類 錫 通 賜 司馬遷 報任安書 節(jié)選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 不可勝記 摩 通 磨 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底 通 抵 思垂空文以自見 見 通 現(xiàn) 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 失 通 佚 綜其終始 稽其成敗興壞之紀(jì) 紀(jì) 通 記 則仆償前辱之責(zé) 責(zé) 通 債 二 粵教版高中 語文 必修1 5冊一詞多義愛愛其子 擇師而教之 師說 愛護秦愛紛奢 人亦念其家 阿房宮賦 喜歡 愛好愛而不見 搔首躑躅 靜女 隱蔽 躲藏安既來之 則安之 季氏將伐顓臾 使 安君安與項伯有故 鴻門宴 難道而今安在哉 赤壁賦 哪里暴今尚書恣卒為暴 段太尉逸事狀 兇暴雖又槁暴 勸學(xué) 通 曝 曬乘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 過秦論 趁著 憑借乘騏驥以馳騁兮 離騷 騎沛公之參乘者也 鴻門宴 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乘彼垝垣 詩經(jīng) 氓 登上 辭臣死且不避 卮酒安足辭 鴻門宴 推辭我從去年辭帝京 琵琶行 告別 辭別大禮不辭小讓 鴻門宴 講究請辭于軍 段太尉逸事狀 致辭蔓辭以自飾 報任安書 辭令從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 鴻門宴 跟隨 隨從惑而不從師 其為惑也 師說 向 學(xué)習(xí)樊噲從良坐 鴻門宴 依傍從此道至吾軍 鴻門宴 由 自弟走從軍阿姨死 琵琶行 參與合從締交 相與為一 過秦論 通 縱 除除臣洗馬 陳情表 拜官授職蔓草猶不可除 鄭伯克段于鄢 鏟除 當(dāng)一夫當(dāng)關(guān) 萬人莫開 蜀道難 占據(jù) 把守當(dāng)是時也 商君佐之 過秦論 值 在道從酈山下 道芷陽間行 鴻門宴 取道師者 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師說 道理 規(guī)律于是廢先王之道 過秦論 主張 思想 學(xué)說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 赤壁懷古 說 談?wù)搧砦岬婪蛳嚷?離騷 通導(dǎo)既遵道而得路 離騷 正道 得古人之觀于天地 山川 草木 蟲魚 鳥獸 往往有得 游褒禪山記 心得 收獲未得與項羽相見 鴻門宴 能夠吾得兄事之 鴻門宴 應(yīng)該積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備焉 勸學(xué) 具備其時時于夢中得我乎 與妻書 見到吾幸而得汝 與妻書 得到既遵道而得路 離騷 求取度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 過秦論 量 計算度我至軍中 公乃入 鴻門宴 推測 估計何不改乎此度 離騷 法度 反反是不思 詩經(jīng) 氓 違反反信讒而齌怒 離騷 反而三餐而反 逍遙游 通 返 非登高而招 臂非加長也 勸學(xué) 不 沒有非亢九國之師也 過秦論 不能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無惑 師說 不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勸學(xué) 除非 除了然后是非乃定 報任安書 錯誤復(fù)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 師說 返回 回來終老不復(fù)取 孔雀東南飛 再 又 負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國也 背東西 以背載物誓天不相負 孔雀東南飛 對不起 辜負故暮去朝來顏色故 琵琶行 衰老知是故人來 孔雀東南飛 過去的 從前的君安與項伯有故 鴻門宴 交情故譴來貴門 孔雀東南飛 故意 特意邠寧節(jié)度使白孝德以王故 段太尉逸事狀 緣故 固秦孝公據(jù)崤函之固 過秦論 險要的地勢獨夫之心 日益驕固 過秦論 頑固 固執(zhí)余固知謇謇知為患 離騷 本來 原來生乎吾前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師說 固然 誠然固眾芳之所在 離騷 確實略陳固陋 報任安書 短淺的必固其根本 諫太宗十思疏 使 牢固顧贏得倉皇北顧 永遇樂 回頭看 回頭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 與妻書 顧念 過雷霆乍驚 宮車過也 阿房宮賦 經(jīng)過 通過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勸學(xué) 錯誤 過失是誰之過與 季氏將伐顓臾 錯誤 過失一日 大母過余曰 項脊軒志 到 到來幸勿為過 報任安書 責(zé)備恨別有幽愁暗恨生 琵琶行 遺憾 不滿意生人作死別 恨恨那可論 孔雀東南飛 惆悵 悲傷一夕自恨死 段太尉逸事狀 羞悔患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 離騷 禍患不患寡而患不均 季氏將伐顓臾 擔(dān)心 或或百步而后止 寡人之于國也 有人或又是男 與妻書 或者疾順風(fēng)而呼 聲非加疾也 勸學(xué) 迅猛 急速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季氏將伐顓臾 憎恨而劉夙嬰疾病 陳情表 病及及前王之踵武 離騷 趕上 追上及至始皇 奮六世之余烈 過秦論 到非及向時之士也 過秦論 比得上及過 泚固致大綾三百匹 段太尉逸事狀 等到 時候 即匪來貿(mào)絲 來即我謀 氓 靠近 接近項伯即入見沛公 鴻門宴 立即 馬上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鴻門宴 當(dāng) 當(dāng)時加寡人之民不加多 寡人之于國 更加寡人將加大誅于子 晏子治東阿 采取臂非加長也 勸學(xué) 增加假君子生非異也 善假于物也 勸學(xué) 憑借 借助假令仆伏法受誅 報任安書 假如因求假暫歸 孔雀東南飛 請假 間從酈山下 道芷陽間行 鴻門宴 秘密地 悄悄地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 琵琶行 形容鳥聲婉轉(zhuǎn)徘徊于斗牛之間 赤壁賦 中間盈盈一水間 迢迢牽牛星 間隔見項伯即入見沛公 鴻門宴 拜見 會見愛而不見 靜女 同 現(xiàn) 出現(xiàn)君既若見錄 孔雀東南飛 表被動不如登高之博見 勸學(xué) 看見解師者 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師說 解釋 解答其為惑也 終不解矣 師說 理解 懂得解配刀 段太尉逸事狀 放下 絕非能水也 而絕江河 勸學(xué) 橫渡吾命絕今日 孔雀東南飛 斷絕怒怒而飛 逍遙游 奮起太尉怒曰 果不用吾言 段太尉逸事狀 憤怒遷是夕始覺有遷謫意 琵琶行 貶謫 放逐以我賄遷 氓 從女家搬遷到男家請強國請服 過秦論 請求 請求對方做某件事請以戰(zhàn)喻 寡人之于國也 請求 相當(dāng)于請允許我 請讓我取終老不復(fù)取 孔雀東南飛 通 娶 日群行丐取于市 段太尉逸事狀 索取取判鋪背上 段太尉逸事狀 拿 去欲呼張良與俱去 鴻門宴 離開我從去年辭帝京 謫居臥病潯陽城 琵琶行 過去的沛公軍在霸上 相去四十里 鴻門宴 距 距離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 永遇樂 表示動作的趨勢念去去 千里煙波 暮靄沉沉楚天闊 雨霖鈴 越去越遠 往前走了又走如坐須臾 沛公起如廁 鴻門宴 到 去 往沛公默然 曰 固不如也 鴻門宴 及 比得上善積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勸學(xué) 好事 好的行為素善留侯張良 鴻門宴 友好 親善君子生非異也 善假于物也 勸學(xué) 擅長 善于 少是故無貴無賤 無長無少 師說 少年 青年 年輕少焉 月出于東山之上 赤壁賦 不一會兒 不久 表時間短暫 某為涇州 甚適 少事 段太尉逸事狀 不多勝沛公不勝桮杓 不能辭 鴻門宴 能承受 禁得起 能忍住谷不可勝食 寡人之于國也 盡使使負棟之柱 阿房宮賦 讓使六國各愛其人 過秦論 假使領(lǐng)行營節(jié)度使 段太尉逸事狀 節(jié)度使 古代官職適彼且奚適也 逍遙游 去 到某為涇州 甚適 少事 段太尉逸事狀 安適 屬十三學(xué)得琵琶成 名屬教坊第一部 琵琶行 隸屬若屬皆且為所虜 鴻門宴 等 輩數(shù)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 琵琶行 數(shù)目 數(shù)量數(shù)谷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國也 密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寡人之于國也 幾 幾個范增數(shù)目項王 鴻門宴 屢次未數(shù)數(shù)然也 逍遙游 急急忙忙景公召而數(shù)之 晏子治東阿 責(zé)備率率疲弊之卒 將數(shù)百之眾 過秦論 帶領(lǐng) 率領(lǐng)率以貨竄名軍伍中 段太尉逸事狀 大都 說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 說盡心中無限事 琵琶行 講明 師說 師說 一種文體范增說項羽曰 鴻門宴 勸說 說服素十三能織素 十四學(xué)裁衣 孔雀東南飛 白色的生絹素善留侯張良 鴻門宴 向來 一向纖纖擢素手 迢迢牽牛星 潔白的相兒已薄祿相 孔雀東南飛 容貌 相貌相夫子 遠人不服 季氏將伐顓臾 幫助 輔助枝枝相覆蓋 葉葉相交通 孔雀東南飛 互相久久莫相忘 孔雀東南飛 表示動作偏指一方則將焉用彼相矣 季氏將伐顓臾 古代輔助盲人走路的人相與枕藉乎舟中 赤壁賦 一起 謝阿母謝媒人 孔雀東南飛 推辭 謝絕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鴻門宴 道歉 認錯乃令張良留謝 鴻門宴 辭別噲拜謝 起 立而飲之 鴻門宴 感謝多謝后世人 戒之慎勿忘 孔雀東南飛 告訴信反信讒而齌怒 離騷 相信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 說盡心中無限事 琵琶行 隨意 隨便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 氓 真誠的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過秦論 可靠的于俗不信 報任安書 信任 行孔子曰 三人行 則必有我?guī)?師說 行走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勸學(xué) 行為 品行 琵琶行 琵琶行 一種古詩體裁躡足行伍之間 過秦論 行列 隊伍陽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游褒禪山記 山的南面 水的北面斜陽草樹 尋常巷陌 永遇樂 陽光 太陽知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無惑 師說 知道 懂得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勸學(xué) 通 智 智慧 致假輿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勸學(xué) 達到以致天下之士 合從締交 相與為一 過秦論 招納 招引女行無偏斜 何意致不厚 孔雀東南飛 致使 使朱泚幸致貨幣 段太尉逸事狀 送卒而卒莫消長也 赤壁賦 最后太尉列卒取十七人 段太尉逸事狀 兵 能力突破 題型示例1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后面的題目 孔子曰 求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貧而患不安 蓋均無貧 和無寡 安無傾 夫如是 故遠人不服 則修文德以來之 既來之 則安之 今由與求也 相夫子 遠人不服 而不能來也 邦分崩離析 而不能守也 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 吾恐季孫之憂 不在顓臾 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 節(jié)選自 論語 季氏將伐顓臾 對下列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 不正解的一項是 A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疾 憎恨B 不患寡而患不均患 憂慮C 蓋均無貧 和無寡 安無傾傾 傾慕D 相夫子相 輔佐 答案 C 答案解析 傾 傾覆 對點練習(xí)1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后面的題目 臣聞求木之長者 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遠者 必浚其泉源 思國之安者 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 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長 德不厚而望國之治 雖在下愚 知其不可 而況于明哲乎 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 將崇極天之峻 永保無疆之休 不念于居安思危 戒奢以儉 德不處其厚 情不勝其欲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長者也 節(jié)選自魏征 諫太宗十思疏 對下列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 不正解的一項是 A 臣聞求木之長者長 生長B 必固其根本本 本來C 必浚其泉源浚 疏通D 永保無疆之休休 美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 樹根 題型示例2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后面的題目 陶 侃性聰敏 勤于吏職 恭而近禮 愛好人倫 終日斂膝危坐 閫外多事 千緒萬端 罔有遺漏 遠近書疏 莫不手答 筆翰如流 未嘗壅滯 引接疏遠 門無???常語人曰 大禹圣者 乃惜寸陰 至于眾人 當(dāng)惜分陰 豈可逸游荒醉 生無益于時 死無聞于后 是自棄也 諸參佐或以談戲廢事者 乃命取其酒器 蒱博 之具 悉投之于江 吏將則加鞭撲 曰 樗蒱者 牧豬奴戲耳 老莊浮華 非先王之法言 不可行也 君子當(dāng)正其衣冠 攝其威儀 何有亂頭養(yǎng)望 自謂宏達邪 有奉饋者 皆問其所由 若力作所致 雖微必喜 慰賜參倍 若非理得之 則切厲何辱 還其所饋 時造船 木屑及竹頭悉令舉掌之 咸不解所以 后正會 積雪始晴 聽事前余雪猶濕 于是以屑布地 及桓溫伐蜀 又以侃所貯竹頭作丁裝船 其綜理微密 皆此類也 節(jié)選自 晉書 注 蒱博 即樗蒱 古代一種賭博游戲 亂頭養(yǎng)望 用頭發(fā)蓬亂來博取名望 正會 大年初一聚會致賀 對下列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 不正解的一項是 A 愛好人倫人倫 品評人物B 閫外多事閫外 指統(tǒng)兵在外C 慰賜參倍參倍 指加倍D 聽事前余雪猶濕聽事 聽取下級匯報事情 答案 D 答案解析 聽事 指處理公事 接待賓客的廳堂 參考譯文 陶侃性情聰慧敏捷 為官勤懇 恭敬有禮 喜好品評人物 整天嚴(yán)肅端坐處理政事 他統(tǒng)兵在外 事情頭緒很多 但沒有一件遺忘疏漏 遠近所來書信公文 沒有不親筆回信的 下筆如流 筆無停滯 招待或送行有序 門前沒有停留等待的人 他常對人說 大禹是圣人 還十分珍惜時間 至于普通人 則更應(yīng)珍惜分分秒秒的時間 怎么能夠游樂縱酒 生年時對社會沒有益處 死了也不被后人記起 這是自己荒廢自己啊 很多手下人有時因為談?wù)撊な露O誤政事 他就命令收繳他們的酒器和賭博用具 全部投入江中 并對將官處以鞭打 還說 賭博是放豬的奴仆的游戲 老子 莊子 內(nèi)容浮華 講的不是先王合乎禮法的言論 不能那么做 君子應(yīng)當(dāng)衣冠嚴(yán)整 要有威儀 怎么能用頭發(fā)蓬亂來博取名望并自認為前途遠大呢 有人送禮時 他一定要問其所來何處 如果是勞動所得 即使禮輕他也很高興 并加倍賞賜 如果是非法所得 則嚴(yán)厲責(zé)備并退回原物 造船時 陶侃命令把木屑和竹頭都收集起來 人們都不明白原因 后來大年初一聚會時 積雪消融 廳堂前被雪水弄濕 于是用木屑鋪灑地面 等到桓溫伐蜀的時候 又用陶侃保存的竹頭做釘裝船 陶侃治理細密 都像這樣 對點練習(xí)2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后面的題目 先是 壽春縣人茍?zhí)┯凶尤龤q 遇賊亡失 數(shù)年不知所在 后見在同縣人趙奉伯家 泰以狀告 各言己子 并有鄰證 郡縣不能斷 崇曰 此易知耳 令二父與兒各在別處 禁經(jīng)數(shù)旬 然后遣人告知之曰 君兒遇患 向已暴死 有教解禁 可出奔哀也 茍?zhí)┞劶忍枂G 悲不自勝 奉伯咨嗟而已 殊無痛意 崇察知之 乃以兒還泰 詰奉伯詐狀 奉伯乃款引云 先亡一子 故妄認之 節(jié)選自 北史 李崇傳 對下列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 不正解的一項是 A 遇賊亡失亡 丟失B 郡縣不能斷斷 決斷C 君兒遇患患 禍患D 詰奉伯詐狀詰 追究 答案 C 答案解析 患 患病 參考譯文 當(dāng)初 壽春縣人茍?zhí)┯袀€三歲的兒子 遇強盜時丟失了 數(shù)年不知道孩子的下落 后來發(fā)現(xiàn)孩子在同縣人趙奉伯家里 茍?zhí)┮源藸罡孚w奉伯 茍?zhí)┡c趙奉伯都申言那是自己的兒子 并都有鄰居作證 郡縣官員不能決斷 李崇說 這容易弄清楚 令二人與那孩子隔離 拘禁 拘禁過了幾十天 然后派人 分別 告訴他二人說 你兒患病 不久前突然死亡 官府 解除監(jiān)禁 你可出去辦理后事 茍?zhí)┞牶蠓怕暣罂?悲痛不已 趙奉伯只是嘆息 沒有特別悲痛之意 李崇分析了解到的情況 就把孩子判給茍?zhí)?追究趙奉伯詐騙罪 趙奉伯于是如實招供 我以前丟失了一個兒子 于是便冒認了這個孩子 二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考點解讀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該考點能力層級為B級 理解層級 文言虛詞是指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 不表示實在的意義的詞 其主要作用是組合語言單位 常見文言虛詞包括副詞 介詞 連詞 助詞 嘆詞 象聲詞 代詞等七類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包含三層意思 第一 要求掌握的對象是常見的文言虛詞 復(fù)習(xí)時圍繞 常見 的文言虛詞和常見文言虛詞的常見用法 第二 對于常見的文言虛詞要掌握其意義和用法兩方面 第三 注意是 在文中 也就是在一定語境中的 意義和用法 方法指引 1 注意詞性 凡是詞性不同 那么它的意義和用法肯定不同 例 常在于險遠 而人之所罕至焉 游褒禪山記 焉 指險遠的地方 代詞 積土成山 風(fēng)雨興焉 勸學(xué) 焉 相當(dāng)于 于之 兼詞 2 注意虛詞所在的位置以及在句中的成分 例 其皆出于此乎 師說 乎 譯作 嗎 助詞 生乎吾前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師說 乎 譯作 于 介詞 3 注意人稱的不同 例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游褒禪山記 其 第一人稱 我 代詞 今者項莊拔劍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 鴻門宴 其 第三人稱 他 代詞 4 注意把課文中典型句子中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進行歸類整理 比較 知識梳理 粵教版高中 語文 必修1 5冊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而 1 連詞 表示并列關(guān)系 可譯為 又 例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 勸學(xué) 2 連詞 表示遞進關(guān)系 可譯為 并且 而且 例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師說 3 連詞 表示承接關(guān)系 可譯為 就 接著 或不譯 例 置之地 拔劍撞而破之 鴻門宴 4 連詞 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 可譯為 但是 卻 例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荀子 勸學(xué) 5 連詞 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 可譯為 如果 假如 例 人而無信 不知其可也 論語 為政 6 連詞 表示修飾關(guān)系 連接狀語與中心語 相當(dāng)于 著 地 等 或不譯 例 填然鼓之 兵刃既接 棄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國也 7 連詞 表示因果關(guān)系 相當(dāng)于 因而 例 余亦悔其隨之 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游褒禪山記 8 連詞 表示目的關(guān)系 可不譯 例 縵立遠視 而望幸焉 阿房宮賦 9 代詞 用作第二人稱 可譯為 你 們 你 們 的 例 嫗每謂予曰 其所 而母立于茲 項脊軒志 10 代詞 近指代詞 可譯為 此 這樣 例 何意出此言 同是被逼迫 君而妾亦然 孔雀東南飛 何 1 疑問代詞 單獨作謂語 后面常有語氣助詞 哉 也 可譯為 為什么 什么原因 例 昔取之而有余 今守之而不足 何也 諫太宗十思疏 2 疑問代詞 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 主要代處所和事物 可譯為 哪里 什么 例 大王來何操 鴻門宴 3 疑問副詞 用在句首或動詞前 常表示反問 可譯為 為什么 怎么 例 何敢助婦語 孔雀東南飛 4 疑問副詞 用在形容詞前 表示程度深 可譯為 怎么 多么 怎么這樣 例 作計何不量 孔雀東南飛 5 語氣助詞 相當(dāng)于 啊 例 新婦車在后 隱隱何甸甸 孔雀東南飛 乃 1 副詞 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 可譯為 才 這才 就 等 例 度我至軍中 公乃入 鴻門宴 2 副詞 強調(diào)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 可譯為 卻 竟 然 反而 等 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師說 3 副詞 用在判斷句中 起確認作用 可譯為 是 就是 等 例 所謂華山洞者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游褒禪山記 4 代詞 用作第二人稱 常作定語 譯為 你的 也作主語 譯為 你 不能作賓語 例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 示兒 其 1 代詞 用作第三人稱 可譯為 他 們 它 們 他 們 的 它 們 的 例 今者項莊拔劍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 鴻門宴 2 代詞 用作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 譯為 我的 我 自己 或者 你 你的 例 而余亦悔其隨之 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游褒禪山記 3 指示代詞 表示遠指或近指 可譯為 那 些 那個 那里 或 這 些 這個 這里 例 及其出 則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禪山記 4 副詞 放在句首或句中 表示推測 反詰 婉商 期望等語氣 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 視情況可譯為 大概 難道 還要 等 或不譯 例 其皆出于此乎 師說 其 表推測語氣 例 其孰能譏之乎 游褒禪山記 其 表反詰語氣 例 汝其勿悲 與妻書 其 表婉商語氣 且 1 連詞 表示并列 遞進關(guān)系 可譯為 而且 并且 況且 等 例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過秦論 2 連詞 表示讓步關(guān)系 可譯為 尚且 等 例 臣死且不避 卮酒安足辭 鴻門宴 3 副詞 相當(dāng)于 將 將要 暫且 姑且 例 有怠而欲出者 曰 不出 火且盡 游褒禪山記 例 誓不相隔卿 且暫還家去 孔雀東南飛 若 1 代詞 相當(dāng)于 你 你們 作定語時則譯為 你的 例 若入前為壽 壽畢 請以劍舞 鴻門宴 例 久不見若影 何竟日默默在此 項脊軒志 2 連詞 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 相當(dāng)于 如果 假設(shè) 等 例 若闕地及泉 隧而相見 所 1 助詞 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組成 所字結(jié)構(gòu) 表示 所 的人 所 的事物 所 的情況 等 例 道之所存 師之所存也 師說 2 與 為 呼應(yīng) 組成 為 所 的格式 表示被動 例 仆以口語遇遭此禍 重為鄉(xiāng)黨所笑 以污辱先人 報任安書 3 所以 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 方法或依據(jù) 相當(dāng)于 用來 的方法 是用來 的 等 表示原因 相當(dāng)于 的原因 緣故 例 師者 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師說 例 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鴻門宴 為 1 介詞 表被動 讀w i 有時與 所 結(jié)合 組成 為所 為 所 的結(jié)構(gòu) 譯為 被 例 身死國滅 為天下笑者 過秦論 2 介詞 介紹原因或目的 譯為 為了 因為 例 慎勿為婦死 貴賤輕何薄 孔雀東南飛 3 介詞 介紹涉及的對象 譯為 給 替 例 此亡秦之續(xù)耳 竊為大王不取也 鴻門宴 4 介詞 譯為 對 向 例 為之奈何 鴻門宴 5 語氣助詞 在句末 表示疑問或反詰語氣 可譯為 呢 例 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為 季氏將伐顓臾 焉 1 兼詞 相當(dāng)于 于之 于此 例 積土成山 風(fēng)雨興焉 勸學(xué) 2 代詞 相當(dāng)于 之 例 猶且從師而問焉 師說 3 代詞 相當(dāng)于 哪里 怎么 例 姜氏欲之 焉辟害 鄭伯克段于鄢 4 語氣助詞 在句末相當(dāng)于 了 啊 呢 例 君何患焉 鄭伯克段于鄢 5 語氣助詞 表示停頓 相當(dāng)于 也 例 句讀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師焉 或否焉 小學(xué)而大遺 師說 6 助詞 作詞尾 相當(dāng)于 然 可譯為 的樣子 地 例 盤盤焉 囷囷焉 蜂房水渦 矗不知乎幾千萬落 阿房宮賦 以 1 介詞 表示動作 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 方法及其他 可譯為 拿 用 憑著 依據(jù) 按照 用 憑 身份 等 例 久之 能以足音辨人 項脊軒志 2 介詞 表示動作 行為所涉及 處置的對象 起提賓作用 可譯為 把 例 然后以六合為家 崤函為宮 過秦論 3 介詞 表示動作 行為的原因 可譯為 因為 由于 例 邠寧節(jié)度使白孝德以王故 戚不敢言 4 連詞 表示并列 遞進 順承關(guān)系 可譯為 而 又 而且 并且 等 例 夫夷以近 則游者眾 游褒禪山記 5 連詞 表示目的關(guān)系 后一動作行為為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jié)果 可譯 來 用來 以致 等 例 于是廢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過秦論 6 連詞 表示因果關(guān)系 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 可譯為 因為 例 所謂華山洞者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游褒禪山記 7 語氣助詞 起調(diào)整音節(jié)作用 可不譯 例 逆以煎我懷 孔雀東南飛 因 1 介詞 介紹動作 行為發(fā)生的原因 依據(jù) 方式 可譯為 因為 趁著 憑借 通過 例 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諫太宗十思書 例 不如因而厚遇之 鴻門宴 例 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 分裂山河 過秦論 2 副詞 可譯為 于是 就 例 沛公起如廁 因招樊噲出 鴻門宴 于 1 介詞 引出動作的時間 處所 范圍 對象 原因等 可譯為 在 在 方面 在 中 向 到 自 從 跟 對 對于 給 由于 等 例 得復(fù)見將軍于此 鴻門宴 例 于人為可譏 而在己為悔 游褒禪山記 例 愛其子 擇師而教之 于其身也 則恥師焉 師說 2 介詞 表示比較 可譯作 比 例 青 取之于藍 而青于藍 勸學(xué) 3 介詞 表被動關(guān)系 在被動句中引出動作的主動者 譯為 被 例 不拘于時 師說 與 1 介詞 相當(dāng)于 和 跟 同 給 替 例 沛公軍霸上 未得與項羽相見 鴻門宴 例 則與一生彘肩 鴻門宴 2 連詞 相當(dāng)于 和 跟 同 例 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鴻門宴 3 助詞 無實義 例 然則郭氏功名 其與存者幾何 段太尉逸事狀 4 通 歟 語氣助詞 位于句末 表示感嘆或疑問 例 虎兕出于柙 龜玉毀于櫝中 是誰之過與 季氏將伐顓臾 則 1 連詞 表示承接關(guān)系 可譯為 就 便 原來是 已經(jīng)是 等 例 項王曰 壯士 賜之卮酒 則與斗卮酒 鴻門宴 例 故木受繩則直 金就礪則利 勸學(xué) 2 連詞 表示條件 假設(shè)關(guān)系 可譯為 假使 如果 要是 就 那么 就 便 例 若弗與 則請除之 鄭伯克段于鄢 3 連詞 表示并列關(guān)系 這種情況往往是在意思相對 結(jié)構(gòu)相似的一個分句里兩個或兩個以上的 則 連用 表示分句之間是并列關(guān)系 可譯為 就 或不譯 例 位卑則足羞 官盛則近諛 師說 4 連詞 表示轉(zhuǎn)折 讓步關(guān)系 表示轉(zhuǎn)折時 用在后一分句 譯為 可是 卻 表示讓步時 用在前一分句 譯為 雖然 倒是 例 于其身也 則恥師焉 惑矣 師說 5 副詞 用在判斷句中 起強調(diào)和確認作用 可譯為 是 就是 例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岳陽樓記 之 1 代詞 在句中作賓語或兼語 不作主語 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人稱代詞 可譯為 我 們 第三人稱代詞 可譯為 他 們 她 們 它 們 近指代詞 可譯為 這 例 雖有槁暴 不復(fù)挺者 使之然也 勸學(xué) 例 郯子之徒 其賢不及孔子 師說 2 結(jié)構(gòu)助詞 包括以下五種情況 用于賓語和中心語之間 可譯為 的 或不譯 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 可不譯 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 可不譯 補語的標(biāo)志 用在中心語 動詞 形容詞 和補語之間 可譯為 得 用在主謂之間 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 可不譯 例 蚓無爪牙之利 筋骨之強 勸學(xué) 之 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 例 古人之觀于天地 山川 草木 蟲魚 鳥獸 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游褒禪山記 第一個 之 用于主謂之間 取消句子獨立性 第二個 之 是補語的標(biāo)志 譯作 得 例 其是之謂乎 鄭伯克段于鄢 之 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 3 音節(jié)助詞 用在形容詞 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 或者用在三個字之間 使之湊成四個字 只起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 無實義 例 填然鼓之 兵刃既接 棄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國也 能力突破 題型示例1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后面的題目 及至始皇 奮六世之余烈 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 吞二周而亡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 以為桂林 象郡 百越之君 俯首系頸 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 卻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于是廢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隳名城 殺豪杰 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陽 銷鋒鏑 鑄以為金人十二 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踐華為城 因河為池 據(jù)億丈之城 臨不測之淵 以為固 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天下已定 始皇之心 自以為關(guān)中之固 金城千里 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 節(jié)選自 過秦論 對下列詞句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理解不正解的一項是 A 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而 連詞 表修飾作用 可不譯 B 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乃 連詞 譯作 反而 C 于是廢先王之道于 介詞 譯作 在 D 然后踐華為城 因河為池因 介詞 譯作 憑借 答案 B 答案解析 副詞 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 可譯為 就 對點練習(xí)1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后面的題目 晏子治東阿三年 景公召而數(shù)之曰 吾以子為可 而使子治東阿 今子治而亂 子退而自察也 寡人將加大誅于子 晏子對曰 臣請改道易行而治東阿 三年不治 臣請死之 景公許之 于是明年上計 景公迎而賀之曰 甚善矣 子之治東阿也 晏子對曰 前臣之治東阿也 屬托不行 貨賂不至 陂池之魚 以利貧民 當(dāng)此之時 民無饑者 而君反以罪臣 今臣之治東阿也 屬托行 貨賂至 并曾賦斂 倉庫少內(nèi) 便事左右 陂池之魚 入于權(quán)家 當(dāng)此之時 饑者過半矣 君乃反迎而賀 臣愚不能復(fù)治東阿 愿乞骸骨 避賢者之路 再拜便辟 景公乃下席而謝之曰 子強復(fù)治東阿 東阿者 子之東阿也 寡人無復(fù)與焉 晏子治東阿 對下列詞句中加點虛詞 之 的意義和用法 理解正解的一項是 A 第一個和第二個 之 字意義和用法相同 B 第三個和第四個 之 字意義和用法相同 C 四個 之 字意義和用法都相同 D 四個 之 字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 答案 D 答案解析 第一個 之 字是代詞 代指晏子 第二個 之 字是句末語氣助詞 無實義 第三個 之 字是結(jié)構(gòu)助詞 用于主謂之間 取消句子獨立性 第四個 之 字是結(jié)構(gòu)助詞 是定語的標(biāo)志 譯作 的 題型示例2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后面的題目 張嘉貞落魄有大志 亦不自異 亦不下人 自平鄉(xiāng)慰免歸鄉(xiāng)里 布衣環(huán)堵之中 蕭然自得 時人莫之知也 張循憲以御史出 還次蒲州驛 循憲方復(fù)命 使務(wù)有不決者 意頗病之 問驛吏曰 此有好客乎 驛吏白以嘉貞 循憲召與相見 咨以其事積時凝滯者 嘉貞隨機應(yīng)之 莫不豁然 及命表 又出意外 他日 則天以問循憲 具以實對 因請以己官讓之 則天曰 卿能舉賢 美矣 朕豈可無一官自進賢耶 召乃見內(nèi)殿 隔簾與語 嘉貞儀貌甚偉 神采俊杰 則天甚異之 翌日拜監(jiān)察御史 節(jié)選自 大唐新語 卷之六 對下列詞句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 第一個 以 字和第二個 以 字意義不同 用法相同 B 第一個 以 字和第二個 以 字意義不同 用法也不同 C 四個 以 字意義和用法都相同 D 四個 以 字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 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一個 以 字是介詞 譯作 憑 身份 第二個 以 字是介詞 譯作 拿 第三個 以 字是連詞 可不譯 第四個 以 字是介詞 譯作 把 參考譯文 張嘉貞失意落魄胸懷大志 也不自命清高 也不認為自己比別人低下 自從擔(dān)任平鄉(xiāng)縣尉被免職回到鄉(xiāng)里 在破屋中過著平民生活 怡然自得 當(dāng)時的人都不了解他 張循憲憑御史的身份出京辦差 回來的時候投宿在蒲州館驛 張循憲正打算向朝廷匯報工作 這次出使有部分事務(wù)有很長時間沒有解決 非常擔(dān)心 就問館驛官吏 這里有沒有見識高的人 館驛官吏把張嘉貞告訴了他 張循憲召來張嘉貞并與他相見 拿那些困惑了自己很長時間沒有及時解決的問題咨詢他 張嘉貞隨口應(yīng)答 都使張循憲豁然開朗 又讓張嘉貞起草奏章 又出乎了張循憲的意外 有一天 武則天就奏章這事問起張循憲 張循憲告訴了她實情 并請求把自己的官職讓給張嘉貞 武則天說 你能舉薦賢良 品德很好 我怎能沒有一個能舉薦賢人的官員呢 于是把張嘉貞召入內(nèi)殿 隔著簾子和他說話 張嘉貞容貌偉岸 神彩俊杰 武則天很欣賞 第二天授予張嘉貞監(jiān)察御史的官職 對點練習(xí)2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后面的題目 任末年十四 負笈從師 不懼險阻 每言 人若不學(xué) 則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 編茅為庵 削荊為筆 刻樹汁為墨 夜則映星月而讀 暗則縛麻蒿自照 觀書有會意處 題其衣裳 以記其事 門徒悅其勤學(xué) 常以凈衣易之 臨終誡曰 夫人好學(xué) 雖死猶存 不學(xué)者雖存 謂之行尸走肉耳 節(jié)選自 拾遺記 對下列詞句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理解不正解的一項是 A 人若不學(xué)若 連詞 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 譯作 如果 B 則何以成何 疑問代詞 譯作 為什么 C 暗則縛麻蒿自照則 連詞 表示并列關(guān)系 譯作 就 D 以記其事其 代詞 譯作 那 答案 B 答案解析 何 疑問代詞 譯作 什么 參考譯文 任末十四歲 學(xué)習(xí)沒有固定的老師 背著書箱不怕路途遙遠 危險困阻 常常說人如果不學(xué)習(xí) 那么憑什么成功呢 有時靠在林木下 編白茅為小草屋 削荊制成筆 刻劃樹汁作為墨 晚上就在星月下讀書 昏暗 的話 就綁麻蒿來自己照亮 看得符合心意 寫在他的衣服上 來記住這件事 一同求學(xué)的人十分喜歡他的勤學(xué) 常用干凈的衣服交換他的臟衣服 快死時告誡說 人喜歡學(xué)習(xí) 即使死了也好像活著 不學(xué)的人 即便是活著 也是庸碌無能-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4.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biāo),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biāo)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廣東省2019屆高考語文總復(fù)習(xí) 第二部分 閱讀與鑒賞 第1章 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一、文言文閱讀一二課件 廣東省 2019 高考 語文 復(fù)習(xí) 第二 部分 閱讀 鑒賞 淺易 古代 詩文 文言文 課件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5813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