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線l過直線l1和l2的交點,
∴可設直線l的方程為x+y+1+λ(x-y+3)=0,
即(1+λ)x+(1-λ)y+1+3λ=0.∵l與l3垂直,∴2(1+λ)-(1-λ)=0,解得λ=-.
∴直線l的方程為x+y=0,即x+2y=0.
(2)l1與l2的直線方程聯立得解方程得
又∵00,故l1與l2的交點在第二象限.
[答案] (1)x+2y=0 (2)二
【互動探究】
若將本例(1)中條件“垂直”改為“平行”,試求l的方程.
解:由方程組解得
即點P(2,1).又l∥l3,即k=2,故直線l的方程為y-1=2(x-2),
3、
即2x-y+5=0
【方法規(guī)律】
經過兩條直線交點的直線方程的設法
經過兩相交直線A1x+B1y+C1=0和A2x+B2y+C2=0的交點的直線系方程為A1x+B1y+C1+λ(A2x+B2y+C2)=0(這個直線系方程中不包括直線A2x+B2y+C2=0)或m(A1x+B1y+C1)+n(A2x+B2y+C2)=0.
已知直線l1:2x+3y+8=0,l2:x-y-1=0,l3:x+ky+k+=0,分別求滿足下列條件的k的值:
(1)l1,l2,l3相交于一點;
(2)l1,l2,l3圍成三角形.
解:(1)直線l1,l2的方程聯立得
解得即直線l1,l2的交點為P(
4、-1,-2).
又點P在直線l3上,所以-1-2k+k+=0,解得k=-.
(2)由(1)知k≠-.當直線l3與l1,l2均相交時,有
解得k≠且k≠-1,綜上可得k≠-,且k≠,且k≠-1.
考點二
對 稱 問 題
[例2] 已知直線l:2x-3y+1=0,點A(-1,-2).求:
(1)點A關于直線l的對稱點A′的坐標;
(2)直線m:3x-2y-6=0關于直線l的對稱直線m′的方程;
(3)直線l關于點A(-1,-2)對稱的直線l′的方程.
[自主解答] (1)設A′(x,y),則由已知得
解得∴A′.
(2)在直線m上任取一點,如M(2,0),則M(
5、2,0)關于直線l的對稱點M′必在直線m′上.
設對稱點M′(a,b),則
解得∴M′.
設直線m與直線l的交點為N,則由得N(4,3).
又∵m′經過點N(4,3),∴由兩點式得直線m′的方程為9x-46y+102=0.
(3)法一:在l:2x-3y+1=0上任取兩點,
如D(1,1),E(4,3),則D,E關于點A(-1,-2)的對稱點D′、E′均在直線l′上,
易得D′(-3,-5),E′(-6,-7),再由兩點式可得l′的方程為2x-3y-9=0.
法二:∵l∥l′,
∴設l′的方程為2x-3y+C=0(C≠1).
∵點A(-1,-2)到兩直線l,l′的距離相等,
6、
∴由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得=,解得C=-9,
∴l(xiāng)′的方程為2x-3y-9=0.
法三:設P(x,y)為l′上任意一點,則P(x,y)關于點A(-1,-2)的對稱點為P′(-2-x,-4-y),∵點P′在直線l上,
∴2(-2-x)-3(-4-y)+1=0,即2x-3y-9=0.
【方法規(guī)律】
(1)關于中心對稱問題的處理方法:
①若點M(x1,y1)及N(x,y)關于P(a,b)對稱,則由中點坐標公式得
②直線關于點的對稱,其主要方法是:在已知直線上取兩點,利用中點坐標公式求出它們關于已知點對稱的兩點坐標,再由兩點式求出直線方程,或者求出一個對稱點,再利用l1∥l2,由點
7、斜式得到所求直線方程.
(2)關于軸對稱問題的處理方法:
①點關于直線的對稱
若兩點P1(x1,y1)與P2(x2,y2)關于直線l:Ax+By+C=0
對稱,則線段P1P2的中點在l上,而且連接P1P2的直線垂直于l,由方程組可得到點P1關于l對稱的點P2的坐標(x2,y2)(其中B≠0,x1≠x2).
②直線關于直線的對稱
此類問題一般轉化為點關于直線的對稱來解決,有兩種情況:一是已知直線與對稱軸相交;二是已知直線與對稱軸平行.
直線y=2x是△ABC的一個內角平分線所在的直線,若點A(-4,2),B(3,1),求點C的坐標.
解:把A,B兩點的坐標代入y=2x,知
8、A,B不在直線y=2x上,因此y=2x為∠ACB的平分線,設點A(-4,2)關于y=2x的對稱點為A′(a,b),則kAA′=,線段AA′的中點坐標為,∵解得∴A′(4,-2).
∵y=2x是∠ACB平分線所在直線的方程,∴A′在直線BC上,
∴直線BC的方程為=,即3x+y-10=0.
由解得即C(2,4).
高頻考點
考點三 距離公式的應用
1.距離公式包括兩點間的距離、點到直線的距離和兩平行線間的距離.這三種距離在高考中經常體現,試題難度不大,多為容易題或中檔題,以選擇、填空的形式呈現,有時也會在解答題中有所體現.
2.高考中對距離公式的考查主要有
9、以下幾個命題角度:
(1)求距離;
(2)已知距離求參數值;
(3)求距離的最值.
[例3] (1)(20xx·安康模擬)點P到點A′(1,0)和直線x=-1的距離相等,且P到直線y=x的距離等于,這樣的點P共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2)(20xx·啟東模擬)l1,l2是分別經過A(1,1),B(0,-1)兩點的兩條平行直線,當l1,l2間的距離最大時,直線l1的方程是____________.
[自主解答] (1)設點P(x,y),由題意知
=|x+1|,且=,所以即①
或②解①得或解②得
因此,這樣的點P共有3個
10、.
(2)當兩條平行直線與A、B兩點連線垂直時,兩條平行直線的距離最大.又kAB==2,所以兩條平行直線的斜率為k=-,所以直線l1的方程是y-1=-(x-1),即x+2y-3=0.
[答案] (1)C (2)x+2y-3=0
與距離有關問題的常見類型及解題策略
(1)求距離.利用兩點間的距離公式,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兩平行線的距離公式直接求解,也可利用“化歸”法將兩條平行線間的距離轉化為點到直線的距離.
(2)已知距離求參數值.可利用距離公式,得出含參數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3)求距離的最值.可利用距離公式得出距離關于某個點的函數,利用函數知識求最值.
1.在△O
11、AB中,O為坐標原點,A(1,cosθ),B(sin θ,1),則△OAB的面積的取值范圍是( )
A.(0,1] B.
C. D.
解析:選D OA的方程為y=cos θx,且|OA|=,而B到OA的距離d==,
所以S△ O A B=|OA|d=(1-sin θcos θ)==-sin 2θ,
又∵-1≤sin 2θ≤1,∴≤-sin 2θ≤.
2.已知直線l1:mx+8y+n=0與l2:2x+my-1=0互相平行,且l1,l2之間的距離為,求直線l1的方程.
解:因為l1與l2平行,所以=≠.解得m=±4.
當
12、m=4時,l1:4x+8y+n=0,l2:2x+4y-1=0,
兩平行線間的距離d==,解得n=18或n=-22.
此時l1的方程為4x+8y+18=0或4x+8y-22=0,
即2x+4y+9=0或2x+4y-11=0.
當m=-4時,l1:-4x+8y+n=0,l2:2x-4y-1=0,
兩平行線間的距離d==,解得n=22或n=-18.
此時l1的方程為-4x+8y+22=0或-4x+8y-18=0,
即2x-4y-11=0或2x-4y+9=0.
綜上可知l1的方程為2x+4y+9=0或2x+4y-11=0或2x-4y-11=0或2x-4y+9=0.
———————
13、—————[課堂歸納——通法領悟]————————————————
1條規(guī)律——與已知直線垂直及平行的直線系的設法
與直線Ax+By+C=0(A2+B2≠0)垂直和平行的直線方程可設為:
(1)垂直:Bx-Ay+m=0;
(2)平行:Ax+By+n=0.
1種思想——轉化思想在對稱問題中的應用
一般地,對稱問題包括點關于點的對稱,點關于直線的對稱,直線關于點的對稱,直線關于直線的對稱等情況,上述各種對稱問題最終化歸為點的對稱問題來解決.
2個注意點——判斷直線位置關系及運用兩平行直線間 的距離公式的注意點
(1)在判斷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時,首先應分析直線的斜率是否存在.若兩條直線都有斜率,可根據判定定理判斷,若直線無斜率時,要單獨考慮;
(2)運用兩平行直線間的距離公式d=的前提是將兩方程中的x,y的系數化為對應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