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魯教版】九年級化學:第1單元 以“不變”應“萬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編【魯教版】九年級化學:第1單元 以“不變”應“萬變”(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新編化學精品資料
一題多變 以“不變”應“萬變”
物質的變化是初中化學中的基礎知識,命題時會聯系生活實際、自然現象、科技發(fā)展、時事新聞熱點等,知識呈現的形式多樣,題型新穎。下面舉兩例典型試題,供大家參考。
例1 下列現象哪些是物理變化,哪些是化學變化?為什么?
(1)潮濕的衣服經太陽曬,變干了。
(2)銅在潮濕的空氣里生成銅綠。[來源:學+科+網Z+X+X+K]
(3)紙張燃燒。
(4)瓷碗破碎。
(5)鐵生銹。
(6)石蠟熔化。[來源:Z#xx#k.Com]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現一層水蒸氣。
(8)下雪天把一
2、團雪放在溫暖的房間里,雪融化。[來源:Z#xx#k.Com]
解析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可據此對題給信息進行分析判斷。[來源:學_科_網]
(1)潮濕的衣服經太陽曬,變干了,原因是水受熱蒸發(fā)變成水蒸氣,散逸到空氣中,所以衣服會變干。(4)瓷碗破碎,只是瓷碗的形狀發(fā)生改變,由整個的瓷器變成瓷器碎片。(6)石蠟熔化,是石蠟的狀態(tài)由固體變成了液體。(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現一層水蒸氣,原因是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水分,遇到冷的玻璃窗液化成水。(8)下雪天把一團雪放在溫暖的房間里,雪融化,
3、這個過程中只是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上述這些過程,只是物質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并沒有新物質生成,故均屬于物理變化。(2)銅在潮濕的空氣里生成銅綠,是銅與空氣中氧氣、水、二氧化碳共同反應生成了銅綠。(3)紙張燃燒,是紙張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5)鐵生銹,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反應生成氧化鐵。這些過程中,都有新的物質生成,故均屬于化學變化。
參考答案 (1)、(4)、(6)、(7)、(8)屬于物理變化,因為變化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2)、(3)、(5)屬于化學變化,因為變化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
例2 為什么說點燃蠟燭時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
解析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知道點燃蠟
4、燭時發(fā)生了哪些具體的變化過程,再結合物質變化的知識進行分析。點燃蠟燭時,石蠟先熔化,石蠟固體受熱熔化為液態(tài),這一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接著石蠟燃燒,石蠟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的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所以點燃蠟燭時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
點撥 物理變化是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多表現為物質“三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之間的變化、形狀的改變等;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如燃燒、呼吸、氧化等。物質發(fā)生變化時,伴隨的現象僅僅有助于幫助我們判斷變化,并不是我們判斷變化的依據,關鍵還是看有無新物質生成,要學會通過現象看本質。
無論題中給出什么信息,在解答這類試題時,關
5、鍵就是抓住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根據定義來辨析,就能以“不變”應“萬變”。
變式題 1.下列食品或調味品的制作過程中,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
A.牛奶變酸奶 B.水果榨果汁 C.黃豆釀醬油 D.糧食釀白酒
2.化學上把“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請根據定義回答下列問題:
(1)中華民族有著優(yōu)良的文化傳統(tǒng),在下面的典故中,從物質變化的角度分析,主要體現化學變化的是( )
A.司馬光砸缸 B.鑿壁偷光 C.火燒赤壁 D.鐵杵磨成針
(2)硫能在氧氣中燃燒,下列能說明硫和氧氣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的是( )
A.硫是淡黃色固體 B.硫受熱會融化
C.液態(tài)硫受熱會汽化 D.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生
(3)對化學變化中“新物質”的解釋,正確的是( )
A.“新物質”就是指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
B.“新物質”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在顏色、狀態(tài)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質
C.“新物質”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在元素組成上不同的物質[來源:學*科*網]
D.“新物質”就是在組成或結構上與變化前的物質不同的物質
參考答案 1. B 2.(1)C (2)D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