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扎克葬詞》教案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巴爾扎克葬詞》教案教學設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巴爾扎克葬詞 教案教學設計第一課時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鑒賞課文情、理交融的特點,幫助學生正 確理解課文中哲理性語句的含義。2了解巴爾扎克、雨果的作品風格及他們在法國文學 史上的地位和影響。3學會運用比較閱讀的方法解讀文章。教學重難點1情和理的融合。2含義豐富語句的理解。教學設想教學方法1介紹法;2討論法3比較法。媒體設計投影儀:1羅丹博物院巴爾扎克塑像圖片;2比較閱讀表格;3巴爾扎克、雨果的介紹性文字。放音機:配樂導入語;課文配樂錄音帶。教學時數(shù):2課時。教學步驟第一課時一、導語設計(借助投影打出巴爾扎克塑像圖片,采用配樂導入語和教師導入結(jié)合的方式)配樂導入語內(nèi)容: 法國巴黎羅丹博物院的庭院內(nèi),
2、默默地站著一位巨人, 這就是巴爾扎克塑像,是著名塑像家羅丹留下的傳神杰作。 看著這尊塑像,常常令人想起巴爾扎克這位法蘭西民族最光 輝的文學巨匠坎坷的命運、勤奮的一生、剛強的意志、深邃 的思想和犀利的筆鋒。他被認為是法國19世紀批判現(xiàn)實主 義的杰出代表,馬克思和恩格斯稱贊他的成功是“現(xiàn)實主義 的最偉大勝利之一”,認為他是“對現(xiàn)實關(guān)系具有深刻理解 的作家”。但是就在他取得巨大成就、還未完成他宏偉的計劃的時 候,1850年8月18日,一代文豪巴爾扎克在巴黎與世長辭。教師導入:巴黎震驚,法國震驚,舉世震驚,在人們的 悲痛中,1850年8月20日,當巴爾扎克的遺體在拉歇斯神 甫公墓下葬時,作為巴爾扎克的
3、老朋友,法國浪漫主義文學 運動的領(lǐng)袖雨果對公眾發(fā)表了悼念演講。在演講中,他深情地悼念密友,高度評價巴爾扎克為法 國文學做出的重要貢獻,充滿哲理地告誡人們巴爾扎克的逝 世帶來的不是“黑夜”和“虛無”,而是“光明”和“永 恒”。他的這篇演講詞成為巴爾扎克的重要文獻,今天,我 們就來學習雨果的這篇演講詞巴爾扎克葬詞。解說:激發(fā)學生對巴爾扎克的欽佩之情,創(chuàng)設情境, 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雨果對巴爾扎克的高度贊賞和評價。)二、解題 廣義的悼詞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緬懷與敬意的文章。從 這個意義上說,葬詞屬于悼詞的范疇。葬詞和悼詞又都是在 致喪儀式上的演講詞稿,因此,它們又都是演講詞。三、研習課文1整體把握,理清
4、思路1學生聽課文錄音帶,可跟隨輕聲朗讀。(解說:讓學生在聽充滿感情的課文錄音中感受文章的 感情和風格。)2學生自讀課文,解決字詞和文學知識的障礙。(解說:文章中涉及到法國文學的一些著名人物,了解 他們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文章內(nèi)容。)3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理清思路。采用三法分和四分法來進行結(jié)構(gòu)分析。 三分法:采用悼詞的常規(guī)寫作特點來進行分段。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抒寫舉國哀悼巴爾扎克之死;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全面、高度評價巴爾扎克的功 績和社會貢獻;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充滿哲理地 告誡人們巴爾扎克已逝,他的精神永存。四分法:按照文章表現(xiàn)的感情脈絡來劃分。第一部分 (12):直抒胸臆
5、,評價巴爾扎克為思想家、 天才、精神統(tǒng)治者;第二部分 (35):高度贊賞人間喜劇 的藝術(shù)魅力和社會價值;第三部分 (69):深情緬懷死者, 告慰死者在天之靈;第四部分 (1012):寫巴爾扎克逝世的 影響,告慰生者化哀為力。(解說:文章結(jié)構(gòu)的劃分歷來是存在爭議的問題,筆者 認為不管哪種結(jié)構(gòu)分析,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因 此這里采用兩種劃分方法。)2具體研習,突出重點 要求學生在各個部分畫出能夠體現(xiàn)作者強烈感情的語 句??商崾緦W生從兩個方面尋找:一是對巴爾扎克的評價, 二是對人間喜劇的贊賞。要求學生畫出文章中蘊涵哲理的語句。畫出這些語句后,讓學生思考一下這兩類語句的聯(lián)系。 (解說:完成這三
6、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發(fā)現(xiàn)全文幾乎都是充滿 感情的語句,而蘊涵哲理的語句也是充滿感情,在抒情之后 怦發(fā)的。由此突出本文的重點 -情與理的融合。)四、課堂小結(jié) 全文既有激情,又有哲理,情蘊于理,理緣情發(fā)。既有 詩意的評價,又有形象的分析;既有沉痛的悼念,又有真誠 的溢美。字字句句帶有激情,句句字字耐人尋味。五布置作業(yè)比較巴爾扎克葬詞和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完 成下面表格。相同點不同點原因1都是悼念老朋友的悼詞2都具有演講詞針對性、形象性、鼓動性的特點 項目巴爾扎克馬克思1被評價者的身份不同。巴爾扎克是文學大師,馬克 思是無產(chǎn)階級革命運動領(lǐng)袖。2作者的身份不同。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 領(lǐng)袖,恩格斯是無產(chǎn)階級革命運動領(lǐng)袖、政治家。對逝者的評價思想家、哲學家 思想家、政治家、無產(chǎn)階級革命領(lǐng)袖 逝者的貢獻人間喜劇剩余價值逝者的影響 光耀法國文壇、世界文壇 劃時代的意義,推進人類社會的進程形式從結(jié)構(gòu)上看情理融合結(jié)構(gòu)清晰,悼詞的常規(guī)寫法從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感情看感情激越感情深沉從文章語言上看文辭華美,蘊涵哲理文字樸實,字字含情。(解說:通過這個作業(yè)的完成,既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又可以使學生掌握比較閱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