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大學之道》名師教學設計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大學之道》名師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大學之道》名師教學設計(1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大學之道》名師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了解與《大學》這本書相關的文學、文化常識。 2.積累“明、靜、安、慮、得、格物、壹是”等詞語含義。 3.解讀文本的核心思想“三綱”“八目”的內容。 4.探究“誠意,正心”的內涵,初步掌握修身的內容。 【重點難點】 1.解讀“三綱”“八目”的內容。 2.探究“誠意、正心”的內涵,初步掌握修身的內容。
2、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做為《四書》之一的《大學》這本書,受到孫中山先生的稱贊。孫中山先生稱之為:“中國政治哲學,謂其為最有系統之學,無論國外任何政治哲學家都未見到,都未說出,為中國獨有之寶貝”。其“三綱”“八目”,對人生之目的以及達到此目的之步驟與方法,條理分明,闡述無疑。下面,開始我們本節(jié)課的學習。 二、學習任務分析 (一)知識要點 1.文化常識:古代學制 古代學制分為小學、大學兩個階段。在兩個階段分別學習不同的東西。小學階段
3、主要教授學生“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基本禮節(jié)和文化基礎知識,大學階段則教學生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學習如何參與社會管理,參與國家政治。 2.作品《大學》簡介 《大學》相傳是孔子門生曾參于春秋末年戰(zhàn)國時期所作。它與《中庸》本是《禮記》中的兩篇文章,唐代韓愈、李翱等把它看作于《孟子》《易經》同樣重要的“經書”。 “三綱“八目”是大學的核心思想。“三綱”即“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4、 (二)承擔的單元任務 《普通高中教科書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第35頁學習提示: 《大學之道》強調“修身為本”,提綱挈領地論說“三綱”“八目”的體系?!叭V”即“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學習時要結合《大學》中的相關論述,理解“三綱”“八目”的具體所指及其內部關聯。 三、學習活動 (一)朗讀文本,疏通文意 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根據課下注解,翻譯全文。 第一段(一)
5、: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注解: 1.大學之道:指窮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則。 2.明明德:彰明美德。前一個“明”是動詞,彰明。明德:美好的品德。 3.親民:親近愛撫民眾。一說“親”當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舊立新,去惡向善。 4.止于至善:達到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止,達到。至善:善的最高境界。 翻譯: 大學的宗旨,在于彰明完美的德行,在于使人民受到教化
6、,成為新人,在于達到善的最高境界。 第一段(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注解: 1.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達到的“至善”境界,則志向堅定不移。2.靜:心不妄動。3.安:性情安和。4.慮:思慮精詳。5.得:處事合宜。 翻譯: 知道要達到的最高境界“至善”,而后才能有確定的目標,目標確定后,內心就會寧靜;內心寧靜,遇事就可以坦然自安,遇事安和,就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然后才能有所收獲,達到至善
7、的境界。 第一段(三):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翻譯:天下萬物都有根本有枝葉,世間萬事皆有開始有結束,知道什么該先做,什么該后做,那么就接近于道了。 第二段(一):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注解: 1.齊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種關系整齊有序。
8、 2.致其知:獲得知識。一說,把自己對事物的認識推到極致。 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翻譯: 古代想要把完美的德行昭示,闡明于天下的人,就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想要治理好國家,就要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就要先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想要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內心;想要端正自己的內心,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誠實;想要心意誠實,就要先獲得知識。而要獲得知識,關鍵在于研究萬事萬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第二段(二):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
9、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注解: 1.知至:對外物之理認識充分。2.壹是:一概,一律。 翻譯: 研究了萬事萬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然后就會擁有知識;擁有了知識,心意就會誠實;心意誠實了,內心自然就會端正;內心端正了,才能修養(yǎng)品性;自身修養(yǎng)好了,家庭就會得到整治;家庭整治好了,國家也就能夠獲得治理;國家治理好了,就能使天下太平。從天子開始,一直到普通百姓,一律都要把搞好自身的修養(yǎng)作為根本。
10、 過渡語:在了解了選文的字面意思以后,我們進入本節(jié)課的探究環(huán)節(jié)。要解讀這篇文章,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綱”和“目”的含義。因為“三綱””八目”是《大學》這本書的核心思想。也是我們本節(jié)課要探究的重點。 “綱”的本意是提網的總繩,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是網眼,比喻事物的從屬部分。二者的關系是綱比目大,目從屬于綱。 在理解了這個概念以后,我們開始解讀本文的思想。 (二)解讀文本,探究思想 問題一:請同學們勾畫有關“三綱”和“八目”的語句,進行朗讀,并說說你的理解。 1.朗
11、讀“三綱”語句,解讀內容。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理解:所謂“明明德”,意指不斷地彰明人內在的光明的德行,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這是求知和修身。所謂“親民”,是指求知和修身達到的方法。怎樣才能達到“明明德”,那么就要親民。前面兩條都做到了,就會達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2.朗讀“八目”語句,解讀內容: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2、 理解:古代的那些有大德的人,都以彰顯人內心原有的光輝品德為主。彰顯品德就必須先把國家治理好,想要把國家治理好,那就要處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關系,而家庭由個體組成,能否使家庭和諧有序,個體成員的修養(yǎng)非常重要。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首先心要正,即不偏不倚,這就要求我們排除私心雜念,去除妄想,做到“意誠”,“意誠”而后“心正”。要想使意念誠實不欺,就只有獲得更多的知識,而知識的獲得,源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問題二:哪些句子體現了“八目”的順序,反復朗讀,思考為什么這樣排列順序? 1.體現了“八目”順序的語句: “物格而后知至,
13、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2.“八目”的順序: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齊天下 3.理由: 結合“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句話: 在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關鍵。 修身的方法——“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修身的目的——“齊家”“治國”“平天下”。 問題三:請同學思考“三綱”和“八目”之間的關系是怎
14、樣的? 課文開頭提出的“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可以說是本文的三個“綱”,第二段講到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八個“目”。 八目之中,“修身”以上都屬于“明明德”之事,“平天下”以上屬于“親民”之事?!爸褂谥辽啤笔恰懊髅鞯隆薄坝H民”的最高階段。 問題四:怎樣實現“三綱”“八目”的目標?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這些句子,并說說自己的理解。 實現“三綱”“八目”的目標的語句: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
15、后能得?!? 理解: 在這句話中,“知、止、定、靜、安、慮、得”,是實現“三綱”、“八目”的七個步驟。 “知止”通過學習了解“至善之所在”,“止”指只應當處的位置,即至善的境地。了解了至善之所在,思想就有了定準,即所謂定。止與定是因果關系,“止”是“定”的因,“定”是“止”的果。只有“知止”才能做到“定”,“定”則能心不妄動,即做到所謂“靜”心靜則能專一,即所謂“安”,身心俱安,則能思慮精密周詳,即所謂“慮”,“慮”則能得其所止。 (三)拓展延伸,思考討論 下面的材料
16、是《大學》一書中關于論述“誠意”“正心”的文字,反復朗讀,結合注釋,疏通文意,談談怎樣才能做到“誠意”和“正心”? 誠意 “所謂誠其意者,毋(wú)自欺也,如惡(wù)惡(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謂自謙(qiè)。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yǎn)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1.惡惡臭:厭惡腐臭的氣味。臭,氣味。2..好好色:好,喜好;好色,美色。3.謙:通“慊”(qiè),滿足。4.厭
17、然:遮遮掩掩、躲躲閃閃的樣子。 詳細講解: “所謂誠其意者,毋(wú)自欺也。” 誠:使動,譯成“使……真誠”,“毋自欺也”,倒裝句,理解成“毋欺自也”。 翻譯:所說的使自己的心意誠實,指的是要做到不欺騙自己。 “如惡(wù)惡(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謂自慊(qiè)?!? “如惡(wù)惡(è)臭(xiù)”的“惡(wù)”和“如好(hào)好(hǎo)色”的“好(hào)”,它們都為動詞,表意相反,“惡(wù
18、)”理解成“厭惡”“憎惡”,“好(hào)”理解成“喜好”。 “惡(è)臭(xiù)”的“惡(è)”和“好(hǎo)色”的“好(hǎo)”是形容詞,“惡(è)”理解為“污穢的”“腐臭的”,“好(hǎo)”理解為“美好的”。 “臭(xiù)”和“色”都是名詞,“臭(xiù)”是氣味,“色”可以理解為“容貌”,也可以指“一切美好的事物”。 此之謂自慊(qiè):慊(qiè),滿足。 翻譯:就像厭惡臭氣,喜愛美麗的容貌(一樣自然真實),這叫自我滿足。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19、” 翻譯:所以君子在獨處的時候,也要使自己的行為謹慎,一絲不茍。 “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yǎn)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小人:道德品德低下的人。閑居:獨處、獨居。為:動詞,做。善:形成詞作名詞,好的事情。 無所不至:凡能做的都做了,指壞事;也可以說成“沒有什么壞事不做的”。 見君子而后厭(yǎn)然:厭然,遮遮掩掩、躲躲閃閃的樣子。 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著,動詞,顯明。 翻譯:小人在獨處時,沒
20、有什么壞事做不出來,一見到君子,便會躲躲閃閃,掩藏自己的不善,而設法顯示自己的美德。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 翻譯:其實人家看我們,就像是洞察我們的五臟六腑一樣,掩飾的做法又有什么益處呢? “此謂誠于中,形于外。” 謂:叫作,稱作。 翻譯:這就叫做內心的真實,總是會在外表上表現出來,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翻譯:所以君子必定要謹慎對待獨處的情況。
21、 全段的譯文: 使意念真誠的意思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喜愛美麗的東西一樣,這樣發(fā)乎本性的誠實不欺,才稱得上是自我滿足。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一定要戒慎不欺。品德低下的人在獨處無所事事時,什么壞事都做得出來,一見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閃閃,掩蓋自己所做的壞事而彰顯自己的好處。殊不知,別人看他們,就像能看見他們的心肺肝臟一樣清楚,這樣做有什么用呢?這就叫做內心的真實所想一定會表現到外表上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小心。曾子說:眾多的眼睛都在看著,眾多的手都在指著,難道還不夠畏懼嗎?富貴
22、的人將房屋內外裝潢舒適以安身;有德君子常德不離以道為家而光澤生命。內心坦蕩自在,身體自然安和舒泰。內在生命真誠,外在行為態(tài)度也就真誠;這就叫以生命對生命,以真誠對真誠。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正心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fèn)懥(zhì),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hào)樂(yào),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1.身有所忿懥:身,程頤認為應為“心”,內心。忿懥:憤怒。 2.好樂:
23、愛好,喜愛。 【譯文】 我們所說的修養(yǎng)自身,關鍵在于端正自己的內心,這是因為內心有什么憤懣,那么就不能夠端正;內心有什么恐懼,那么就不能夠端正;內心有什么喜好,那么就不能夠端正;內心有什么憂慮,那么就不能夠端正。內心如果不在正位,那么雖然在看,卻看不見東西;雖然在聽,卻聽不到聲音;雖然在吃食物,卻辨不出滋味,這就是說修身的關鍵在于端正自己的內心。 怎樣做到誠意? 1.保持內心的誠實不欺。 結合“所謂誠其意者,毋(wú)自欺也?!耙痪淅斫猓@句話直接點出了觀點:所說的
24、使自己的心意誠實,就是不要欺騙自己。 2.內心所想與外在表現一致。 結合“誠于中,形于外”一句,即內心的真實,總是會在外表上表現出來的。 3.慎獨。 獨自一人時也謹慎不茍?!吧鳌本褪切⌒闹斏?,“獨”就是獨處,獨自行事。意思是說,嚴格的自覺的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別人監(jiān)督?!吧鳘殹笔且环N修為境界。要達到這種境界就需要樹立遠大的理想,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 怎樣做到正心? 正,即端正調整至合適的角度。結合文本,自身有所忿怒,心就不能端正,有所恐懼
25、,心就不能端正,有所偏好,心就不能端正;有所憂慮,心就不能端正。要想做到端正內心,就必須摒除這些私心雜念,摒除患得患失的心態(tài),不受情緒制約,保持心態(tài)端正。 總結:同學們,我們學完了這兩段文字的內容,了解到“誠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同時,也教會我們,在獨處的時候,要保持內心的謹慎,我們不要像文中的“小人”那樣,在獨處的時候無惡不作,還在別人面前掩飾自己的錯誤。我們要做到,讓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與外在表現的一致,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面對生活中多種情緒,不因喜愛而偏好,不因憤怒而憎恨,保持自己內心的端正,這樣才能達到修身的目的。 四、反饋
26、與評價 1.下列選項中畫線的字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動詞,彰明 B.物有本末,事有終始本:根本 C.在止于至善止:達到 D.致知在格物格:風格 答案參考:D(推究) 2.下列選項中,理解正確的一項() A.《大學》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 B.“八目”之中,“修身”的目的是管好自己的家。 C.“八目”之中,“格
27、物”是推究事物的原理。 D.“安而后能慮”是說思慮精詳以后才能性情安和。 答案參考:C(A.B.不全面,D.順序相反) 五、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內容是《大學》的前兩段,它講述了《大學》的核心思想“三綱”“八目”的內涵,也強調了“修身”的重要性,明確了“修身”是實現人生目標的基礎,讓我們除舊迎新,不斷雕琢自己的品德。 六、課后作業(yè) 1.總結本課的重點詞語和文學、文化常識,背誦課文。 2.借助工具書,試著閱讀《大學》全文。 3.結合生活實際,結合原文,談談你對“格物致知”的理解,寫一段文字,不少于500字。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