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六年級科學下冊 放大鏡(五)教案 教科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2022年六年級科學下冊 放大鏡(五)教案 教科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1-2022年六年級科學下冊 放大鏡(五)教案 教科版
【教學目標】
1. 了解放大鏡的工作原理。
2. 會使用放大鏡觀察細小物體或物體的細節(jié)。
3. 能根據(jù)放大鏡的特征,利用簡單的材料制作簡易放大鏡。
【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幻燈片(原始計算機、電視機屏幕圖像與放大鏡下的計算機、電視機屏幕圖像的對比)
學生分組:放大鏡、樹葉、新聞紙;書寫紙、鉛畫紙、過濾紙;燒瓶、燒杯、鹽水瓶、塑料薄膜、水槽(帶水)。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放大鏡是我們在科學學習中經(jīng)常用到的工具,我們會在什么時候用到它?我們曾用它觀察過什么?有什么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xiàn)在就讓我們進
2、行觀察,看看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二、探究過程
1. 放大鏡下的發(fā)現(xiàn)
(1)教師出示桂花樹葉和新聞紙,要求學生用眼睛觀察并記錄。
(2)出示放大鏡,要求學生用放大鏡觀察桂花樹葉和新聞紙。
(3)討論:用眼睛看到的樹葉和用放大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4)有哪些細節(jié)是用放大鏡才能觀察到的?
科學文件夾
桂花樹葉
新聞紙
用眼睛觀察
用放大鏡觀察
用眼睛看到的桂花樹葉和用放大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用眼睛看到的新聞紙和用放大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哪些細節(jié)是放大鏡才能觀察到的?
(5)教師用幻燈片出示原始計算機、電視機屏幕圖像。討論:在放大
3、鏡下的計算機、電視機屏幕圖像是什么樣的?
2. 它們是什么
(1)教師出示書寫紙(1號)、鉛畫紙(2號)、吸水紙(3號),讓學生根據(jù)眼睛觀察到的特點判斷哪張是書寫紙,哪張是鉛畫紙,哪張是吸水紙?
(2)學生用放大鏡觀察書寫紙、鉛畫紙、吸水紙的特征,并驗證自己的猜測。
科學文件夾
編號
預測紙的種類
用放大鏡觀察到的特征
驗證后確定的種類
1
2
3
3. 自制放大鏡
(1)教師出示燒瓶、燒杯、鹽水瓶、塑料薄膜。討論:怎樣用這些器具制作放大鏡?
(2)學生制作放大鏡,并用自制放大鏡觀察指紋。
(3)討論:這些能放大
4、物體的器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放大鏡為什么能把物體放大呢?
(4)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3頁的資料。
4. 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獲得了什么?
附送:
2021-2022年六年級科學下冊 放大鏡(四)教案 教科版
一、教材簡析:
教科書共3頁,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為什么要用放大鏡觀察:先是讓學生回憶科學課學習中放大鏡的作用,然后讓學生填寫網(wǎng)狀圖和交流討論,了解人們使用放大鏡的工作范圍及意義。
第二部分:放大鏡下的新發(fā)現(xiàn):活動目的是對比用放大鏡和肉眼觀察到底有什么不同。
第三部分:放大鏡的特點:希望學生觀察放大鏡鏡片的特點,并比較它的鏡片和普通的
5、玻璃片、平面鏡片有什么不同,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秘密。
二、教學背景:
眼睛是人的主要觀察工具,但人的最高視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體。多少
年來,發(fā)明一種能看到更小物體的工具一直是人類的夢想。早在一千多年前,人們發(fā)明
了放大鏡。今天放大鏡在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中被廣泛使用。
學生對放大鏡并不陌生,從三年級起放大鏡就伴隨著孩子們的科學學習。但是他們
對人類發(fā)明放大鏡的意義以及放大鏡的結構和功能不一定很了解。本課鼓勵學生在帶著
新的問題用放大鏡進行觀察的過程中,有新的發(fā)現(xiàn)。同時學習和了解一些關于放大鏡的
簡單光學知識。
三、教學設計:
教
學
目
標
(一)科
6、學概念:
1.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jié)。
2.放大鏡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生產(chǎn)的許多方面。
3.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凸起)。
科學詞匯:凸透鏡、透明、細節(jié)。
(二)過程與方法:
1.正確用放大鏡觀察物體。
2.比較用肉眼觀察和用放大鏡觀察的不同。
科學方法:正確觀察、比較區(qū)別。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理解使用放大鏡觀察的意義。
2.增強用放大鏡觀察身邊世界的興趣。
3.認識到從肉眼觀察到發(fā)明放大鏡是人類的一大進步。
核心價值觀:工具與觀察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領學生走進微小世界,能正確使用放
7、大鏡觀察物體的細微部分;
了解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凸”“透”鏡。
難點:能利用簡單的材料制作放大鏡。
放大鏡放大倍數(shù)與大小無關,取決于它的凸度。
教學準備
教 具
學 具
說明與提醒
課件和展臺
實物:放大鏡、玻璃片、圓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平面鏡片
放大鏡、報紙(有圖文)、透明食品保鮮袋、橡皮筋、水等。
記錄用紙
1.放大鏡最好準備有:大小相同,放大倍數(shù)不同;大小不同,放大倍數(shù)相同。
2.使用放大鏡時要把觀察到的圖像及時記錄下來,或寫或畫。
3.放大鏡使用方法指導。
教 學 流 程
→
→
→
揭示課題
8、 運用工具 記錄新發(fā)現(xiàn) 自主探究 激發(fā)興趣
使用領域 掌握方法 分析放大原因 尋找共通處 拓展延伸
活 動 過 程
基 礎 設 計
個 性 設 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1. 在人體的感覺器官中,眼睛從外界接受的信息最多。那么,請你猜一猜人的肉眼能看清的最小物體有多大呢?
生:人的最高視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體。
(單元導讀里面有介紹)
教師:因此人們往往會借助工具來觀察身邊的事物,而放大鏡就是我們在科學學習中經(jīng)常用到的工具,我們
9、曾用它觀察過什么?
(板書課題:放大鏡)
生:根據(jù)回憶匯報。
2. 有哪些工作需要經(jīng)常用到放大鏡?
師引導讓學生盡量充分地例舉使用領域,交流后填寫第2頁的網(wǎng)狀圖:(它是視力不佳者的助視器,還適用于電子產(chǎn)品檢驗、線路板檢驗、集郵者欣賞鑒定郵票、珠寶商鑒定珠寶、公安人員用它觀察指紋毛發(fā)纖維等、農(nóng)技人員用它觀察花蕊進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藝品的工匠工作時使用……)
二、觀察事物,掌握方法:
1.我們曾經(jīng)用放大鏡觀察過很多物體,現(xiàn)在讓大家用放大鏡觀察課本中的一幅圖,怎樣使用放大鏡?請兩三個同學來演示一下。
2.結合課本,討論演示的同學使用放大鏡的方法是否正確。
3.邊示范邊講解
10、使用放大鏡的兩種正確方法:目、鏡、物三者,目不動,鏡動或物動。
4.學生操作練習。
三、進入微小世界,比較中發(fā)現(xiàn)細節(jié):
1.現(xiàn)在大家先用眼睛看下自己的手背,再用放大鏡來觀察,放大圖像后,你看到了什么?與肉眼觀察比較有什么不同?
2.交流,比較:用眼睛觀察和用放大鏡觀察有什么不同?
觀察手背記錄表
用肉眼看到的
用放大鏡看
到的新發(fā)現(xiàn)
3. 比較兩個直徑相同放大倍數(shù)不同的放大鏡。
觀察:哪個放大鏡放得更大,放得更大的放大鏡與另一個放大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觀察報紙中的比較微小的字體和圖片。
(可選擇廣告欄等字體非常小的部分,再次體會工具作用)
11、4. 教師用教學錄象出示計算機、電視機屏幕圖像。討論:在放大鏡下的計算機、電視機屏幕圖像是什么樣的?
(課件演示放大鏡下屏幕圖,直接用放大看課文的插圖效果不好)
教師簡單解釋放大鏡下看到的細節(jié),說明放大了物體的圖像。
(有條件,可欣賞幻燈片:“放大鏡下的物體”,板書:放大圖像)
5. 小結:看來,放大鏡的確拓展了我們的視覺能力,不僅讓我們看清了細小物體,還發(fā)現(xiàn)了平時不太注意的細節(jié)。(板書:細節(jié))
四、分析特點,探究實踐:
1. 觀察探究放大鏡的特征。
師:放大鏡顧名思義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板書:放大)
觀察:放大鏡與普通的玻璃、平面鏡片有哪什么不同?兩個
12、不同放大倍數(shù)的放大鏡有什么相同的特點。
交流討論。
(鏡片具有“凸”、“透”的特點,板書:“凸”、“透”)
(放大鏡的放大倍數(shù)取決于它的凸度)
2. 教師出示盛滿水的燒瓶、燒杯、透明水杯,塑料薄膜。
這些準備的物品中有沒有像放大鏡那樣能放大物體呢?
請同學們找一找。
3.小結:放大鏡的鏡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中間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鏡也叫“凸透”鏡。
五、結課,拓展延伸
1.師:對于熟悉的放大鏡,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或收獲嗎?
(放大鏡也叫凸透鏡,凸度越大放大倍數(shù)越大。運用放大鏡細心地觀察物體,還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細節(jié))
? 2.
13、(機動)課外制作各種各樣的放大鏡(根據(jù)學生材料制作)
(課內時間不夠就用簡圖展示各種自制放大鏡)。
板
書
設
計
放大鏡
? 用途:……?
“放大”物像、細節(jié)
“凸透”鏡
課外活動
1.運用不同材料,自制放大鏡。(例如,水滴滴在玻璃板上)
2.查閱資料:放大鏡相關的知識。
生成預見
1. 本課活動的重要工具——放大鏡,通過對這兩組有結構材料的研究,學生就比較容易掌握了“放大鏡不是越大放大倍數(shù)就越大”“放大鏡的放大倍數(shù)取決于它的凸度”這些科學概念。利用兩把同直徑相同倍數(shù)不同的放大鏡的對比觀察報紙上的文字,學生更是印象
14、深刻,同時還發(fā)現(xiàn)“放大倍數(shù)大,視野縮小”的特點。
2.“有哪些工作需要經(jīng)常用到放大鏡?”的活動,通過相互交流補充,學生所了解的各領域放大鏡的作用是極其豐富的,有鐘表匠、集郵愛好者、文物考察、古董鑒定、老人看報等等,交流之后,再讓學生填寫完成教材中的圖表,以加深印象,積累資料。
課堂評估
1. “為什么要用放大鏡”要通過多種領域、職業(yè)的討論來激發(fā)學生認識:放大鏡是人們常用的觀察工具之一。
2. 對于觀察的材料,除了教師提供報紙、手背等觀察對象外,要引導學生去觀察身邊更多的東西,如指紋、衣服上的纖維、筆跡、紙纖維等,再通過交流,通過信息分享,使學生進一步擴大感性認識的活動面。
3. 通過課堂內的學習,在課外自制放大鏡是知識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