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級上冊物理全冊教案.doc
《人教版八級上冊物理全冊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教版八級上冊物理全冊教案.doc(4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 學校: 年級: 姓名: 2017年8月29日 第一章 機械運動 單元教學計劃 單元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參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 ●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會使用適當?shù)墓ぞ邷y量時間和長度 ●知道測量有誤差,誤差和錯誤有區(qū)別 2.過程與方法 ●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感受科學與藝術結合所帶來的美感 ●體驗通過日常經(jīng)驗或自然現(xiàn)象粗略估計時間和長度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xiàn)象,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建立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感受科學與藝術結合所帶來的美感 ●認識計量時間和長度的工具及其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培養(yǎng)對科學技術的熱愛 單元重點、難點 1.重點 什么是機械運動以及在研究機械運動時要選擇參照物 速度的計算 使用適當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 2.難點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因為選擇不同的參照物,物體運動情況是可以不同的 速度單位以及單位換算,誤差的產生。誤差與錯誤的區(qū)別 課時安排 本章共分五節(jié),建議6課時。 第一節(jié)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1課時 第二節(jié) 運動的描述1課時 第三節(jié) 運動的快慢1課時 復習和總結 3課時 第1節(jié)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會使用適當?shù)墓ぞ邷y量長度和時間 ●知道測量有誤差,誤差和錯誤有區(qū)別 2.過程與方法 ●體驗通過日常經(jīng)驗或自然現(xiàn)象粗略估計時間和長度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計量時間和長度的工具及其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培養(yǎng)對科學技術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使用適當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 2.難點:誤差的產生。誤差與錯誤的區(qū)別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眼睛看到的就一定是對的嗎,果真如此嗎,看課本上兩幅圖,先自己感覺一下長短大小,再測量一下,比較前后是否一致。 (二)講授新課 1.長度的測量 ①長度的單位:km→m→dm→cm→mm→μm→nm (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各進制) ②測量長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測微器、游標卡尺 ③學生活動:測出物理課本的長寬厚; ④學生討論并活動:如何較準確測出硬幣的直徑、一頁紙的厚度、細銅線的直徑? 總結得出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貼近被測物體;刻度尺要跟所測物體的長度平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測量結果=數(shù)字+單位 2.時間的測量 讓學生討論各種測量時間的工具和方法。學生說出多種方法和用具。鼓勵學生用科學的眼光認識周圍的事物。 ①時間的單位:秒(s)、分(min)、時(h) ②學生活動:練習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測量自己一分鐘內脈搏跳動的次數(shù),然后用脈搏估算一段時間;用繩子綁住一支筆做成一個擺,測量擺擺動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 3.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這種差別就是誤差。 錯誤: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或讀取、記錄測量結果時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兩者區(qū)別:誤差不能消除,但可以減小,例如多測量幾次錯誤可以消除。 (三)課堂小結 懂得測量時間和長度的方法和用具 (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相應的同步練習 (5) 板書設計 1.長度的測量 ①長度的單位 ②測量長度的工具 ③學生活動 ④學生討論并活動 2.時間的測量 ①時間的單位 ②學生活動 (六)教學后記 第2節(jié) 運動的描述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參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2.過程與方法 ●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xiàn)象,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建立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什么是機械運動以及在研究機械運動時要選擇參照物 2.難點: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因為選擇不同的參照物,物體運動情況是可以不同的。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讓學生閱讀課本序言,讓他們有個印象:運動同樣具有豐富的科學知識,學好運動的科學,能夠深入了解體育,還能深入了解自然。 (二)講授新課 1.機械運動 讓學生討論課本圖1.2—1所示的運動以及相類似的運動。讓學生討論日常生活中有關運動的現(xiàn)象。 針對學生的討論,提出如下問題: ①你從座位走到黑板前,這一過程中,你的什么發(fā)生了變化? ②有一輛汽車停在路邊和在路上行使有什么不同? ③說天上飛的飛機是運動的,你根據(jù)什么? 引導學生從討論和回答中得出: (1)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的改變。(板書設計) 提出問題: ①圖中的那些物體是否在做機械運動? ②我們周圍的樹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運動的嗎? 討論得出:整個銀河系、喜馬拉雅山、獵豹都在做機械運動,而樹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轉,同時繞太陽公轉,它們也在做機械運動。可見,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運動。 2.參照物 播放一部分選擇不同參照物所產生不同感覺的教學VCD。使學生回憶類似的場景,然后提問:“為什么乘客會產生這樣的錯覺?”組織學生討論,初步明確乘客判斷運動和靜止所選的標準不同以后,會產生不同的判斷。 學生活動:把課本放在桌上,課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動課本使課本沿桌面運動。讓學生討論回答: ① 選取課本作標準,尺子和課本是運動還是靜止? ② 選擇課本作標準,尺子和課桌是運動還是靜止? ③ 選擇尺子作標準,課桌和課本是運動還是靜止? 得出參照物的概念: 參照物:描述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看是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一起描述圖1.2—4卡車的運動情況:選取地面做參照物,卡車是運動的; 選取收割機做參照物,卡車是靜止的。從而得出: 在討論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時,要看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選擇的標準不同,它的運動情況就可能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描述圖11.1—4的各種情形物體的運動狀況。 (三)課堂小結 1.什么是機械運動? 2.什么是參照物?為什么要選參照物? 3.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 (四)作業(yè)與思考 1.課本第22頁的“動手動腦學物理” 2.同步測試相應的練習。 (五)板書設計 1.機械運動 2.參照物 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六)后記 第3節(jié) 運動的快慢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 ●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科學與藝術結合所帶來的美感 教學重、難點分析 1.重點:速度的計算 2.難點:速度單位以及單位換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場面描述:我校的100米決賽正在進行,小明勇奪冠軍,同學都羨慕地說,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長跑競賽中,運動健將小馬一舉奪得冠軍,同學們佩服地說:小馬跑得真快! 引導學生從事例中提出問題:怎樣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二)講授新課 1.速度 組織學生討論所提出的問題。學生從小明跑得真快的事例中討論得出:運動員運動的路程相同,比較哪個運動員先到達終點就是哪個運動快得出:“通過相等的路程,用的時間短的運動得快?!? 提問:小李步行,而媽媽騎自行車,大家同時從家里出發(fā),怎么判斷他們運動的快慢? 學生討論得出:誰在前邊誰就運動得快。 “在相等的時間內,走的路程多的運動得快” 提問:怎樣比較小明和小馬誰運動得快呢? 啟發(fā)學生回答:可以計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短就是運動快或者計算出相同時間運動的路程長也是運動快的。 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大小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v=s/t 單位:m/s或者是km/h 例題:書本23頁 指導學生學會單位換算 練習:20m/s= 54km/h= 例題:書本20頁 指導學生學會熟練掌握公式的變形。 2.勻速直線運動 指導學生觀察圖1.3—3。讓他們提出不同之處。從而引出勻速直線運動的含義: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 變速運動:物體運動快慢是變化的運動。 讓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物體做變速運動的例子平均速度:v=s/t 這樣算出的速度上該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三)課堂小結 1.怎樣表示運動的快慢? 2.速度是怎樣計算的? 3.速度的單位怎樣進行換算? 4.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那么變速運動呢? (四)作業(yè) 1.書本22頁第一、四題 2.完成相應的同步測試 (五)板書設計 1.速度 2.勻速直線運動 變速運動 平均速度 (6) 教學后記 第2章 聲現(xiàn)象 單元教學計劃 教學目標:1.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3.知道聲音的特性。 4.理解影響聲音三個特性的因素。 5.通過觀察、參觀或看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 獲得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 6.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增強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重 點: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聲音特性的影響因素 難 點: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區(qū)別音調與響度 突破措施:在實驗中感受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條件 利用手中的刻度尺等器材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 聯(lián)系實際生活舉例說明聲音的利用。 課時安排:2.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2課時 2.2聲音的特性 1課時 2.3聲的利用 1課時 2.4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課時 第1節(jié)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l 知道聲波是振動在介質中以疏密相間的形式向外傳播。 l 知道常溫下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了解不同介質中聲速不同。 l 了解不同介質的傳聲本領不同。 l 知道聲波的反射規(guī)律及其應用。 2、過程和方法目標 l 體會根據(jù)“類比法”學習物理知識和探究性的實驗方法。 l 使學生具備運用物理語言歸納和表達觀點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l 通過對物理現(xiàn)象的分析,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熱情,正確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知識。 l 學會協(xié)作交流,形成積極向上、主動學習的習慣,體現(xiàn)自我價值。 【重點和難點】 聲波的形成和傳播;區(qū)別不同介質中聲速不同和不同介質的傳聲本領不同。 【教學準備】 器材:鋼鋸條、音叉(小錘)、泡沫塑料小球、蒙有薄橡皮膜的杯子、軟底塑料盆、音頻發(fā)生器、低頻揚聲器、蠟燭、火柴、事先錄制的學生的講話等。 【教學過程】 (一).聲波的產生 1.聲音的發(fā)生 讓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找出共同點 ? 演示實驗: ? (1)將一根鋼鋸條固定后使其振動,并發(fā)出聲音。 (2)將用細懸掛的泡沫塑料小球靠在音叉臂上,用小錘敲擊音叉。 結論:任何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2.聲波的產生 ? 分組實驗: 如圖一所示,將薄橡皮膜繃緊在杯口上,在上面撒一些泡沫塑料屑,敲動盆子,觀察所看到的現(xiàn)象并 推測其中的原因。 課堂交流:由學生回答觀察到的現(xiàn)象并敘述原因。 ? (2)演示實驗:如圖二所示,觀察和描述 圖一 課堂提問:當?shù)皖l揚聲器發(fā)聲時,紙盆前方的燭焰會有怎樣 的反應?為什么? (3)發(fā)聲體振動在空氣中的傳播 ? 演示實驗:彈簧形成的疏密波 提問:①當用手推動長彈簧的一端時,請你敘述觀察到的現(xiàn)象。 ②當疏密相間的形狀在彈簧中傳播時,彈簧的每一 圈是否一直向另一端運動? 分別提出問題后讓同學們討論回答。 (二).聲波的傳播 1.聲波傳播的條件 (1)提問:只要有物體在振動就一定能聽到聲音嗎? 演示實驗:如圖三所示,將鬧鐘放入真空罩中,連續(xù)抽氣。 結論:聲波無法在真空中傳播,聲波的傳播需要通過介質。 (2)由學生完成學習活動卡P27—1和2(其中2可當堂選擇幾名學生實踐后當堂交流) 圖三 由教師和學生一起完成學習活動卡P27—3,教師事先用錄音機錄 一段本班學生的講話,在班中播放,讓同學們猜一猜是誰? 結論:聲波不僅可在氣體中傳播,而且可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 2.聲速 講解與閱讀課文相結合,閱讀課文: (1)聲波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空氣中的聲速還與溫度有關,空氣的溫度低,聲速就小。 一般來說,固體中聲速大于液體、氣體中的聲速。 (2)聲波的反射 聲波在遇到障礙物時一部分聲波在障礙物表面反射;另一部分有可能進入障礙物,被障礙物吸收甚至穿過障礙物。 堅硬光滑的表面反射聲波的能力強,松軟多孔的表面吸收聲波的能力強。 (3)回聲 介紹回聲產生的原因、回聲的應用及防止和現(xiàn)代聲納的工作原理。 讓學生交流收集的有關現(xiàn)代聲納技術應用的信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4)聲波的接收——耳 講解與閱讀課文相結合,閱讀課文: 作業(yè) 思考與練習—1、3、4、5。 (三)組織學生交流學習活動卡P28中的實驗。 1.選擇相同實驗內容的學生分組交流。 2.每組推選一名代表在課堂進行交流。 3.教師根據(jù)課堂交流情況作小結。 4.作業(yè):學習指導“基本訓練”。 板書設計: 聲音的產生:物體振動產生聲音 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介質是固體、液體、氣體;真空不能傳聲。 聲速與回聲。 后記: 第2節(jié) 聲音的特性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l 知道聲音的響度與聲源的振動幅度有關,聲音的音調與聲源的振動頻率有關。 l 知道不同聲源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響度與振幅的關系”和“音調與頻率的關系”,進一步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l 體會現(xiàn)實世界物體的發(fā)聲是豐富多彩的,培養(yǎng)學習聲樂基礎知識的興趣,提高音樂審美能力。 l 通過介紹我國在研究聲現(xiàn)象方面的成就,滲透中華民族文明史的教育。 l 教學重、難點 重點:表征聲音的三要素及其決定因素。 難點:響度與音調的區(qū)別。 教學模式: 自學閱讀,討論與探究,通過各種探究實驗和自主實驗完成本節(jié)教學目標。 【教學準備】 1.演示用:多媒體課件、音叉、乒乓球、細線、學生電源、發(fā)聲齒輪、硬卡片。 2.學生用:鼓、碎紙屑、梳子、硬卡片、棉布。 【學情分析】 本節(jié)教材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有關,只是學生平時沒有注意觀察和缺少理論知識,但是學生們都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和表象,很容易聯(lián)系到本節(jié)的知識中來,學生的學習情趣和興趣將會很濃厚,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入新課 通 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聲音是什么,今天我們再次走進豐富多彩的聲音世界,先來聆聽一組音樂。(播放不同樂器的演奏聲),學生討論,這些聲音有哪些特 點呢?指出這些聲音是千差萬別的,有強有弱,有高有低,那么聲音有那些基本特性呢?這些特性又與什么有關呢?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些問題。 二、新課教學 1.音調 播放小孩、大人唱歌聲,投影“小孩、大人唱歌”圖,讓學生就圖中提出的問題和學生的音樂知識,通過交流和辨析,引入聲音高低即音調的學習。 (投影:活動2:探究決定聲音高低的因素) 同學們桌上都有木梳,用一張硬卡片分別撥木梳的粗齒和細齒,你聽到卡片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卡片撥動細齒聽到的聲音比撥動粗齒聽到的聲音高,以不同的速度撕棉布,聽到的聲音也有什么不同?由此你認為聲音的高低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呢?設置問題,引起猜想。 教師演示發(fā)聲齒輪實驗,檢驗猜想。使電動機的轉速逐漸增大,注意塑料片發(fā)出聲音高低的變化。啟動電動機,使齒輪敲打塑料片,可聽到塑料片的“軋軋”聲;隨著 轉速逐漸增大,塑料片發(fā)出的聲音就會變高;當轉速達到一定程度時,塑料片還會尖叫起來。齒輪轉速越快,塑料片振動越快,塑料片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越高。 結論:齒輪轉速越快,塑料片振動越快,塑料片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越高。 (投影:音調部分信息快遞內容) (投影:聲源振動的頻率_________,聲音的音調高;聲源振動的頻率_________,聲音的音調低。聲音音調的高低決定與聲源振動的頻率,) 2.響度 我們先來探究聲音的強弱與什么因素有關。 (投影:活動1:探究聲音的強弱與什么因素有關) (投影:物理學上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很強的聲音震耳欲聾,我們說它響度大;微弱的聲音幾乎聽不見,我們說它響度小。) 同 學們桌上都有一只鼓,要使它發(fā)出聲音,怎樣做呢?要使鼓聲更響些,又要怎樣做呢?學生操作,你們認為鼓聲的響度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呢?讓學生思考,勇敢說 出自己的猜想,根據(jù)猜想的科學性,找出有價值的猜想,進行檢驗。“鼓聲的強弱可能與鼓面振動的幅度有關?!蹦茉O計出顯示鼓面振動幅度大小的方法嗎?讓學生 討論得出實驗方法。鼓面上放些碎紙屑,根據(jù)碎紙屑跳起的高度來顯示鼓面振動幅度的大小。學生實驗。輕敲鼓,聽發(fā)出的聲音,并觀察鼓面上紙屑的振動情況,敲 擊由輕逐漸加重,再聽聲音強弱的變化,并觀察鼓面上紙屑的振動情況。試一試,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換個聲源,情況又會怎樣?我手上有音叉和乒乓料,怎樣設計顯示響度與振幅關系的實驗呢?學生回答,教者演示。 (投影:物理學上聲音的振動幅度稱為振幅)。 (投影: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_________越大,響度越大。)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一段文字。 日常用語中聲音的“高”“低”有時指音調,有時指響度,含義不是唯一的。 (投影:例 如,合唱時有人說“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來”,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調;而“引吭高歌”“低聲細語”里的“高”“低”指的 卻是聲音的響度。物理學中的用語要求清楚準確,含義惟一,不能產生歧義,所以在物理語言中,聲音的“高”“低”只用來描述音調,而用聲音的“大”“小”來 描述響度。) 練習:一個男低音放聲歌唱,一位女高音輕聲伴唱,誰的音調高?誰的響度大? 3.音色 (投影:活動3:辨別聲音) (聽一聽)、(辨一辨)播放用幾種不同的樂器先后演奏的同一首歌曲,它們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區(qū)別?“不同的物體發(fā)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特色。”你能否只憑聽覺辨出聲音是哪個樂器發(fā)出來的? (游戲)“聞其聲,知其人”,找?guī)孜粚W生讀一段文字,其他人閉上眼睛,能否說出讀書人的名字?“正因為各各位同學發(fā)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音色,我們才可以區(qū)別出他們?!? (投影:聲音的另一特性──音色) 閱讀課本 “不同樂器發(fā)聲的波形圖”。投影:不同樂器發(fā)聲的波形圖。 閱讀課本 “生活、物理、社會”,看編鐘圖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小結:今天我們有哪些收獲? 課后作業(yè) 1.課本1、2、3、4 2.找四個相同的玻璃杯,往玻璃杯里裝不同高度的水,如圖所示:當用金屬湯勺敲擊玻璃杯時,聽到的聲音有高有低,試試看,并將音調按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 板書設計: 聲音的特性: 1、 音調 定義 實驗 頻率 f 單位:hz 頻率的高低決定音調的高低。 2、 響度 定義 實驗 振幅的大小決定響度的大小 3、 音色 定義 決定因素:發(fā)生體的材料、結構。 【后記:】 第3節(jié) 聲的利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l 了解現(xiàn)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l 通過觀察、參觀或看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獲得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l 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xiàn)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教學重點】 生活中利用聲的例子 【教學準備】多媒體電腦、課件 【教法與學法】閱讀自學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1)自由說出所了解的利用聲的現(xiàn)象; (2)觀看相關的錄像; (3)討論對以上的應用例子怎樣歸類 在此基礎上,老師綜合學生所舉的例子和初步的分類方法,進行總結性的講解。 1、聲與信息 學生算出結果后,清楚回聲可以測出距離。 (1)介紹蝙蝠采用回聲定位來確定目標的位置 (2)介紹聲吶技術產生的背景以及現(xiàn)代聲吶技術的應用方面 (3)介紹B超在醫(yī)學上的應用 (4)超聲波測出金屬內部的傷痕 計算:小明向較遠的高山大喊一聲,經(jīng)過1.2s聽到回聲,請問:小明距離高山多遠?(當時氣溫是15℃) 2、 聲與能量 用水波類比水波傳遞能量。 演示:聲波使燭火搖動 介紹超聲波清洗精細機械;超聲波清潔眼鏡、除結石。 課堂小結:聲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 板書設計: 利用聲傳遞信息 次聲波、回聲定位、B超等 利用聲傳遞能量:超聲清洗 【教學后記】 第4節(jié)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l 了解噪聲的來源和危害 l 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增強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 l 通過體驗和觀察,了解防治噪聲的思路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l 通過學習,培養(yǎng)熱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環(huán)境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噪聲控制的途徑 難點:噪聲的危害以及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準備】多媒體電腦、鬧鐘、紙盒 【教法與學法】分組討論法、閱讀法 【教學過程】 放一段錄像,先放出一段優(yōu)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雜的聲音。 然后引入課題:優(yōu)美的聲音使人心情愉快,而雜亂的聲音則令人心煩意亂。那么,令人心煩意亂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它對人有沒有危害?怎樣才能有效地防止這些聲音的產生和或者削弱它呢? 1、噪聲的來源 ? 學生活動 (1)閱讀課文,分別從物理角度和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找出噪聲的含義 (2)分組討論:在你的周圍,有哪些是噪聲? 總結學生的分析,得出噪聲的含義: 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物理角度) 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環(huán)境保護角度) 2、噪聲的等級和危害 ? 學生活動 (1)閱讀課文,找出噪聲的等級是按什么劃分的 (2)不同的噪聲的等級對人們所產生的危害又是怎樣的? (3)認真閱讀P26的噪聲分類表。 總結學生的分析,得出三條界線: >90dB,會破壞聽力; >70dB,會影響學習和工作; >50dB,會影響休息和睡眠。 3、控制噪聲 復習人耳聽到聲音的過程: 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空氣等介質的傳播——引起鼓膜的振動 (聲源發(fā)生處) (聲音的傳播過程) (人耳) 演示實驗:讓鬧鐘發(fā)出聲音,過一段時間后,把紙盒將鬧鐘罩住,讓學生比較前后聲音的不同。 ? 學生活動 (1)觀察書本,指出控制噪聲的措施分別在哪里實施的; (2)分組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治理噪聲的實際例子 綜合實驗和學生活動內容,總結得出控制噪聲的途徑: 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3)觀看錄像。加深對噪聲的了解。 課堂小結:噪聲的來源和危害有哪些? 怎樣防治噪聲? 布置作業(yè):調查學校周圍有哪些噪聲源,學校應該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板書設計:1、噪聲的來源 2、噪聲的等級和危害:>90dB,會破壞聽力; >70dB,會影響學習和工作; >50dB,會影響休息和睡眠。 3、控制噪聲: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教學后記】 第3章 物態(tài)變化 單元教學計劃 教材分析:本章教材主要涉及了溫度的概念,固、液、氣三種物態(tài),以及三種物態(tài)之間的變化過程。通過本章的學習,應使學生了解溫度的概念,會正確使用常用的溫度計測量溫度。知道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等自然現(xiàn)象,及物態(tài)變化中吸放熱等基本特點。本章還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方面有所體現(xiàn)。本章內容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學生掌握知識不很困難。因而本對探究實驗的要求較高,如何引導學生做好探究性的實驗,是本章教學應特別注意的問題。 教學目的與要求: 能區(qū)別固、液、氣三種物態(tài),能描述三種物坊的基本特征;說出生活環(huán)境中常見的溫度值,了解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會測量溫度;探究物態(tài)變化過程;能用水的三態(tài)變化解釋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環(huán)現(xiàn)象,有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晶體的熔點和沸點及沸點與壓強的對物態(tài)變化的理解做好實驗。 課時安排:第一節(jié) 溫度計??????1課時?????????? 第四節(jié)??升華和凝華?? 1課時 第二節(jié) 溫熔化和凝固???1課時?? ?????復習和總結??????? 1課時 第三節(jié) 汽化和液化????1課時 ? 第1節(jié) 溫度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溫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環(huán)境中常見的溫度值; ●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溫度計的結構; ●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掌握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實驗器材】燒杯三只,溫度計,體溫計,冰水,自來水,開水,“冰糖”,兩只一次性茶杯及飲用水(每一組學生實驗桌上使用的器材) 【演示器材】焦耳定律演示儀 演示溫度計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課題 1.將事先制作好的“冰糖”發(fā)給學生,在吃了無數(shù)次的冷飲之后,用心去體驗“冷”的感覺。(調制濃的糖水,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中冷凍) 2.接著,再喝一口飲用水 師:有什么感覺? 生:冷,熱。 師:物理學中,把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多媒體顯示) 3.三只燒杯中分別放冰水、自來水和足夠熱的水,引導學生進行“冷”“熱”的體驗: A.把左手放入冰水中,再放到自來水中,說出自己的感受 B.把右手放入足夠熱的水中,再放到自來水中,說出自己的感受 師:為什么同一杯自來水在差不多相同的時間內有兩種差異很大的冷熱感覺呢? 生:看來人的感覺是不可靠的。 師: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憑自身的經(jīng)驗和感覺去判斷事物,然而這種經(jīng)驗和感覺今天遭遇到了挑戰(zhàn),怎么辦?用科學武裝自己,勇敢地迎接挑戰(zhàn)! 讓我們拿起武器,迎接挑戰(zhàn)! 二、層層遞進,學習新知 1、實驗演示,了解原理 師:對于溫度計,同學們一定不陌生,為了使大家更清楚的了解它。這就是我們家中的電熱水器,其中的奧秘,下學期我們會詳細的學習的,今天我們只是利用它來給瓶中的水加熱。請同學們注意觀察玻璃管中液面的變化! 生:液面上升了。 師:停止加熱,繼續(xù)觀察。 生:液面下降。 師:平時,你觀察到過類似的現(xiàn)象嗎? 生:家中燒開水時,如果水壺中的水灌得太滿,剛剛開始燒水,水就會溢出。 師:很好!這樣的現(xiàn)象我們送它一個物理名稱──熱脹冷縮 溫度計是根據(jù)液體熱脹冷縮的規(guī)律制成的,里面可以用酒精、煤油還有用水銀的。 (多媒體顯示) 多媒體展示各種各樣的溫度計。 師:各種不同的溫度計各有各的妙用,我們今天學習的是常見的玻璃液體溫度計,它們在結構上基本相同,分別有:裝液體的液泡、細內管、刻有示數(shù)的玻璃柱,根據(jù)液泡中的不同液體通常使用的有酒精溫度計、煤油溫度計和水銀溫度計。 2、閱讀討論,了解單位 A.字母“℃”的意思:表示攝氏溫度(瑞典的攝爾修斯提出的)。 B.0攝氏度的規(guī)定:在一個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記作0℃(關于“一個大氣壓”在后面的學習中會進一步的了解的)。 C.100攝氏度的規(guī)定:在一個大氣壓下,水沸騰時的溫度,記作100℃。 D.1攝氏度:0℃和100℃之間等分100份,每個等份代表1℃。 人體的正常體溫為37℃,讀作:37攝氏度。 珠峰營地的帳篷內,溫度為-15℃,讀作:負15攝氏度或零下15攝氏度。 3、嘗試探索,學會使用 師:觀察實驗桌上的兩支溫度計,你能說出它們有什么不同之處嗎? 生A:一支測普通的溫度,一支是測體溫的。 生B:上面標的數(shù)字范圍不同。 生C:每一小格表示的溫度也不同。 生D:體溫計的下面是彎的。 生E:體溫計的玻璃柱不是圓的。 生F:體溫計的玻璃柱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 …… 師:非常的棒哦!同學們都作了細致的觀察。這里包含著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測量時必須遵守的兩個要求──觀察量程和分度值。 A.量程──所能測量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溫度范圍。 實驗室用的溫度計的量程為:-20℃~110℃。 體溫計的量程為:35℃~42℃。 B.分度值──最小一個代表的值。 實驗室用的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 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 (由學生觀察后回答完成) 師:兩支溫度計就在空氣中,現(xiàn)在溫度計的示數(shù)應該就是空氣的溫度,請大家讀出來。 生A:(手中拿的是實驗室用的溫度計)示數(shù)為:(注意單位)。 生B:(手中拿的是體溫計)讀不出來。 師:為什么讀不出來呢? 生:現(xiàn)在的空氣溫度沒有達到體溫計能測量的最低溫度。 師:回答的很好! 沒有讀出空氣溫度的同學可能有些氣餒,沒關系,請做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測體溫 請同學們將溫度計放在腋下,根據(jù)經(jīng)驗,要等待一會,在等待的時候,讓我們一起來閱讀課本P78“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的正確方法” A.朗讀使用方法 ●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被測的液體后要稍等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 ●讀數(shù)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xù)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B.討論“想想議議”中的圖4.1—4,使用溫度計時還可能發(fā)生什么錯誤? 請大家拿出溫度計,讀出自己的體溫 生A:(手中拿的是實驗室用的溫度計)我的溫度計的示數(shù)在不斷的變化(不斷的下降) 生B:(手中拿的是體溫計)我的體溫是(注意單位) 師:手中拿體溫計的同學心里平衡多了吧!其中的奧秘在何處呢? 生C:我發(fā)現(xiàn)體溫計離開人體后,在彎管處的水銀斷開了。 師:這正是體溫計離開人體后也能讀出溫度的奧秘。那么,如果另一個同學也想測量一下自己的體溫,能否馬上就拿過來使用呢? 生D:我在醫(yī)院里看見醫(yī)生測量體溫之前要甩動體溫計,所以我們也要甩一下再測量。 師:對。測體溫時,玻璃泡內的水銀隨著溫度升高,發(fā)生膨脹,通過細管擠到直管;當體溫計離開人體時,水銀變冷收縮,細管內的水銀斷開,直管內的水銀不能退回玻璃泡內,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人體的溫度。每次使用前,都要拿著體溫計把水銀甩下去。 師:學習了溫度計的相關知識后,讓我們一起來測量這杯熱水的溫度! 請同學們把實驗室用的溫度計和體溫計以正確的方法同時放入熱水中。 (此時,手拿體溫計的同學可能會猶豫,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大家勇敢地嘗試) 生:哎呀!我的體溫計壞了。 師:壞了就好??!從中大家能獲得什么啟示呢? 生B:溫度的測量不能超過量程,否則會損壞溫度計的 小結: 師: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一節(jié)課就要結束了,你在這節(jié)課上有什么收獲呢?或者說你有什么感想呢?說出來與大家共享,好嗎? 生:……(此處學生可能會有各種說法,引導他們對所學的知識作歸納) 小結:同學們,了解了溫度,掌握了溫度計的使用,我們將踏上探究“物態(tài)變化”的征程,大自然的景色美不勝收,期待著同學們有更大的收獲! 作業(yè):金牌練習冊。 板書設計:溫度 溫度計 攝氏溫度 溫度計的使用 后記: 第2節(jié) 熔化和凝固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l 能區(qū)別物質的氣態(tài)、液態(tài)和固體三種形態(tài),能描述這三種物態(tài)的基本特征。 l 了解物質的固態(tài)和液態(tài)之間是可以轉化的。 l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義,了解晶體和非晶體的區(qū)別。 l 了解熔化曲線和凝固曲線的物理含義。 2.過程與方法 l 通過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感知發(fā)生狀態(tài)變化的條件。 l 了解有沒有固定的溫度是區(qū)別晶體和非晶體的一種方法。 l 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了解圖象是一種比較直觀的表示物理量變化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l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對自然現(xiàn)象的關心,產生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的情感。 【重點難點】 1.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歸納出晶體與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的本質區(qū)別,進一步總結出不同物質熔化和凝固的規(guī)律。 2.讓學生根據(jù)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在方格紙上描繪固體熔化圖象,根據(jù)圖象敘述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和凝固的特點。 【教學準備】 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wǎng)、大燒杯、溫水、大試管、粉末萘、石蠟、溫度計、攪拌器、火柴;課件 【教學模式】實驗探究模式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教師講述:我們在小學學習過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但是物質的狀態(tài)不是一成不變的。 動畫展示:鐵礦石在高爐中熔化為鐵水,從高爐中倒出的鐵水凝固成鐵板;低溫度實驗室在低溫狀態(tài)下制得液態(tài)氧、氮和固態(tài)氧氮;不同季節(jié)、氣候下的水的狀態(tài)變化。 引導歸納:隨著溫度的變化,物質會在固、液、氣三種狀態(tài)之間變化。 聯(lián)系生活: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凍室里,水就會變成冰;把冰加入飲料中,冰從它們那里吸收熱量就變成了水。點燃的生日蠟燭的火焰旁邊,固態(tài)的蠟不斷地變成液態(tài)的蠟,一部分流下來的蠟滴很快又變成了固態(tài)的蠟。路橋施工人員把固態(tài)的瀝青加熱成液態(tài),再把液態(tài)的瀝青澆在路面上,很快又變成固態(tài)。 點明課題:科學上把物質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叫熔化,如冰變水。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叫凝固,如水結成冰。 動畫展示:正在噴發(fā)的火山。(讓學生用以上的結論分析火山噴發(fā)的現(xiàn)象) 引出問題:物質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條件?不同物質熔化和凝固的規(guī)律一樣嗎? 二、進行新課 第一部分: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 提出問題:不同物質在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相同嗎? 猜想假設:熔化過程中一定要加熱,所以物質一定要吸收熱量,這時溫度可能也是不斷上升的。 進行實驗: (1)四個同學為一組,選出一名同學作為組長,負責本組探究性學習,教師課前要對組長進行指導,交待實驗中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和注意事項,確保實驗能順利進行。每一組分成兩個小組,分別探究兩種不同固體的熔化。 (2)介紹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強調酒精燈和溫度計的用法。 (3)第1小組探究萘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要求從68℃開始計時,實驗員每隔1分鐘報告一次溫度值和物質狀態(tài),記錄員把數(shù)據(jù)填入記錄表,并在坐標紙上描出對應的點;第2小組探究石蠟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要求從50℃開始計時,實驗員每隔1分鐘報告一次溫度值和物質狀態(tài),記錄員把數(shù)據(jù)填入記錄表,并在坐標紙上描出對應的點。 動畫展示:如何用圖象法分析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 分析論證:各小組將描在坐標紙上的點連成一條曲線。根據(jù)圖象分析固體熔化時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 小組評估:回想實驗過程,有沒有可能在什么地方發(fā)生錯誤?進行論證的根據(jù)充分嗎?實驗結果可靠嗎? 交流合作:與同學進行交流。你們的結果和別的小級的結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樣解釋? 第二部分:認識熔點和凝固點。 對比研究:分析兩種不同固體的熔化曲線。 得出結論: (1)一類固體有確定的熔化溫度叫晶體;如各種金屬、冰、海波等。另一類固體沒有確定的熔化溫度叫非晶體;如松香、瀝青、玻璃等。 (2)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熔點;非晶體沒有確定的熔點。 (3)晶體凝固時也有確定的溫度,這個溫度叫凝固點。同一種物質的凝固點和它的熔點相同。 知識擴展:讓學生閱讀小資料“幾種晶體的熔點”,體會不同晶體熔點不同,認識熔點是晶體的一種特性。同時記住冰的熔點是0℃,鎢的熔點最高。 第三部分:認識熔化吸熱、凝固放熱 歸納總結:晶體與非晶體熔化時都要吸收熱量。 聯(lián)系生活:北方的冬季很冷,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都在菜窖里放幾桶水,可以利用水結冰時放出熱,窖內溫度不致太低,保護菜不被凍壞。 前沿科技:現(xiàn)在人們研制出一種聚乙烯材料,在15℃~40℃的范圍內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時,溫度保持不變。把這種材料制成顆粒狀,摻在水泥中制成儲熱地板或墻壁,天氣熱時顆粒熔化,天氣冷時又凝固成顆粒,能調節(jié)室內的溫度。 學以致用:請同學解釋“下雪不冷化雪冷”這句俗語中包含的科學道理。 小結: 基本概念: (1)熔化:物質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 (2)凝固:物質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 (3)晶體:有一定熔化溫度的固體。 (4)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5)非晶體:沒有一定熔化溫度的固體。 (6)凝固點:晶體凝固時的溫度。 基本規(guī)律: (1)晶體熔化的條件:一是溫度到達熔點,二是繼續(xù)吸熱。 (2)同種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不同物質的熔點不同。 (3)熔化吸熱、凝固放熱。 基本技能: (1)酒精燈、溫度計的使用技能。 (2)組裝垂直組合實驗器材的技能。 基本方法: 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圖象來分析問題的方法 作業(yè):金牌練習冊 板書設計 熔化和凝固 一、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1.熔化:物質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 2.凝固:物質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 二、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 1.萘在熔化的過程中繼續(xù)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2.松香在熔化過程中繼續(xù)吸收熱量,溫度逐漸上升。 3.認識固體熔化曲線。 4.任何物質熔化都要吸收熱量,凝固都要放出熱量 后記: 第3節(jié) 汽化和液化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l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 l 了解沸騰現(xiàn)象,知道什么是沸點、沸騰的條件。 l 知道蒸發(fā)可以致冷。 2.過程與方法 l 觀察沸騰是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fā)生的汽化現(xiàn)象。 l 過探究活動了解液體沸騰的溫度特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l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樂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學準備】 水槽、塑料口袋、酒精、熱水、燒杯、鐵架臺、溫度計、酒精燈、石棉網(wǎng)、紙蓋、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老師用棉紗蘸些酒精或水在黑板是寫幾個字,不一會兒,字跡不見了,引起同學們的思考。 二、進行新課 活動1:課文里的“想想做做”,教師先演示:用一塑料袋裝一些酒精,把塑料袋放入熱水中,塑料袋鼓了起來。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讓學生動手實驗,學生清楚看 到塑料袋里的酒精不見了,而塑料袋卻馬上鼓起,從熱水中拿出塑料袋,過一會,塑料袋癟了,袋里又有酒精了。這時學生自然產生“酒精到哪里去了?”、“為什 么塑料袋會鼓起來?”、“酒精為什么會失而復得?”等一系列的疑問,從而引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活動2:“探究水的沸騰”這個探究活動是本節(jié)的重點,采用探究物理問題所經(jīng)常采用的方法: [提出問題]:我們把水燒開稱為沸騰,請同學們來說說你所見到的、感受到的沸騰現(xiàn)象?(由于燒開水是我們生活中常做的事,因此同學們可以說出較多的沸騰時的現(xiàn)象) [猜想和假設]:既然沸騰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現(xiàn)象,讓同學們相互討論、思考和猜想,教師將學生提出的問題和猜想列在黑板上,并進行歸類。如:水沸騰時溫度會上升,停止加熱水不會沸騰……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通過教師給出的器材,同學們討論、思考,學會正確選擇所需要的器材,并能知道其作用:酒精燈(加熱)、加蓋燒杯(盛水、防止熱散失)、鐵架臺(支撐燒杯)、溫度計(測水溫)、石棉網(wǎng)(燒杯受熱均勻)。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學生在進行實驗時,學會了分工合作,如計時、觀察氣泡的變化情況、溫度的變化,且溫度計的使用方法、酒精燈的正確操作在此得到進一步的復習鞏固,要求同學們將觀察到的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記錄在表中。 時間/min ? ? ? ? ? ? ? ? ? 溫度/℃ ? ? ? ? ? ? ? ? ? 氣泡變化情況 ? ? ? ? ? ? ? ? ? [分析和論證]:將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作出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象。 收集同學們填在表格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說明,使同學們較好地了解沸騰的特點,知道了沸騰的條件。 [評估]:讓學生回顧自己的操作,評估探究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你認為這些探究還有哪些不足和疏漏的地方,請?zhí)岢鰜?,最好能說出改進的措施本實驗使用的學生溫度計因為質量問題,以及本地的大氣壓影響使測出水的沸點不是100℃,可結合小數(shù)據(jù)括號中的“在標準大氣壓下”作簡單說明。 活動3:“紙鍋燒水”,它的實驗現(xiàn)象出乎學生意料,可以很好地說明由于水的蒸發(fā)吸熱,使紙的溫度低于著火點,紙鍋也能夠燒開水。 活動4:課文里的“想想做做”,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讓學生手背感覺到“涼”而親身體驗蒸發(fā)吸熱的效果。2.用沾了酒精的棉花包在溫度計的玻璃泡,并用扇子扇,讓學生看到溫度的降低而感受到的蒸發(fā)吸熱過程,致使液體和它依附的物體溫度下降,有蒸發(fā)致冷的效果。 活動5:再一次重復活動,讓學生觀察什么是液化,如何使氣體液化,體會液化的一種途徑──溫度“降到足夠低”的含義,而利用壓縮體積進行液化這種方式學生不熟悉,可以舉液化石油氣的例子,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找例子。 活動6:指導學生閱讀“STS電冰箱”的內容,讓學生逐步習慣用所學的知識認識生活,解釋實際問題,利用已有的知識去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注意科學、技術、社會的關系。 小結:談談今天這節(jié)課的收獲。 作業(yè):金牌練習冊。 板書設計: 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 沸騰、沸點、沸騰的條件。 蒸發(fā)可以致冷。 后記; 第4節(jié) 升華和凝華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l 知道什么是升華和凝華。 l 了解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xiàn)象,并能用物理的語言進行解釋。 l 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 2、過程與方法 l 通過實驗觀察和分析,認識升華和凝華。 l 學會根據(jù)觀察結果進行間接分析,從而推斷出物理過程的思維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l 樂于探究生活中有關升華和凝華的現(xiàn)象,節(jié)約用水,注重環(huán)保,崇尚科學。 l 使學生感受事物間相互聯(lián)系、轉化的辨證主義觀點。 l 通過在教學活動中與生活、生產實際的聯(lián)系使學生感受物理有用,從而使學生樂于探索一些自然現(xiàn)象的物理道理,且知道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才是我們最好的實驗室。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1)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2)了解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xiàn)象,并能用物理的語言進行解釋。 2、難點:(1)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條件,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2)了解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xiàn)象,并能用物理的語言進行解釋。 【教學方法】 觀察法、實驗探究法、討論法。 【課前準備】 實物投影儀、鐵架臺、燒杯、酒精燈(熱水)、冷水、碘、試管、試管夾、試管塞、火柴、等。 【教學過程教具準備】 一、課題引入 1、【情景創(chuàng)設,設問激趣】 烈日當空,久旱無雨,為了解決旱情,在過去人們擺起香案,祈禱龍王爺恩惠,然而滴雨未下;而現(xiàn)在,派出幾架飛機在高空投撒了一些固態(tài)物質,頃刻間烏云密布,下起了大雨,問:“這種固態(tài)物質是什么呢?它變成了什么?為什么會有雨形成?”引起學生興趣,激發(fā)熱愛科學、破除迷信思想。 2、【復習基礎,導入新課】 (1)自然界中的物質常見的存在狀態(tài)主要有哪些? (2)發(fā)生在固態(tài)和液態(tài)之間的轉化過程分別叫什么?吸熱還是放熱? 發(fā)生在液態(tài)和氣態(tài)之間的轉變過程分別叫什么?吸熱還是放熱? 那么我們來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態(tài)與氣態(tài)之間能否直接轉變呢? 二、新授 1、【實驗探究,獲取新知】 探究一、碘的升華和凝華(學生分組實驗) 提出問題:固體和氣體之間可以直接轉變嗎?出示裝在燒瓶里的幾粒碘,讓學生觀察碘的狀態(tài)、顏色。它能直接變成氣體(碘蒸汽)嗎? ?猜想與假設:固體可以直接變化成氣體,碘可以直接變成碘蒸汽。 ?實驗設計: (1)在試管中放少量的碘,塞緊蓋子后放入熱水中。 (2)碘變成碘蒸氣后,再放入涼水中。 進行實驗:(說明碘蒸汽有毒,所以加熱時瓶口要塞緊) (1)在試管中放少量的碘,塞緊蓋子后放入熱水中。 (2)碘變成碘蒸氣后,再放入涼水中。 ?現(xiàn)象觀察:碘受熱(顏色由黑變紫,碘由固態(tài)變成氣態(tài))和遇冷(顏色由紫變淺,逐漸變黑,瓶壁上有細小發(fā)亮的晶粒形成,無液體流下)后狀態(tài)變化情況。 分析論證得出結論:固體與氣體之間可以直接轉化。 固體直接變?yōu)闅怏w要吸熱;氣體直接變?yōu)楣腆w要放熱 學生交流結果,處理信息 :實驗結果表明,碘可以由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此時要加熱;也可以由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此時沒有加熱,而是對外放熱。 結論:升華是吸熱過程,凝華是放熱過程。 2、【交流評估,形成概念】 (1)概念 升華:物質由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吸熱。 凝華:物質由氣態(tài)直接變?yōu)楣虘B(tài),放熱。 (2)學生舉例,交流 讓 學生舉出日常生活或自然現(xiàn)象中的有關升華和凝華的現(xiàn)象,師生、生生共同交流,統(tǒng)一看法,對學生的舉例,積極參與給予鼓勵,同時教育學生要注意觀察日常生活 中的霜、冰花、舊燈泡內壁上的黑色物質,分別判斷出屬于什么物態(tài)變化。(如雪、冰雹的形成,冰凍衣服也會干,積雪未熔化,但一天比一天少,衛(wèi)生球逐漸變 小、消失、有氣味等) 3、【知識遷移,學會運用】 (1)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xiàn)象解釋 課件依次展示二幅情景圖片: ①衣柜中的樟腦丸變小。(說明樟腦丸不是衛(wèi)生球,衛(wèi)生球實際是萘丸,萘有一定毒性,不適合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1992年國家工商局印發(fā)了“關于制止以萘丸冒充樟腦丸坑害消費者行為的通知。”) ②白熾燈燈絲變細。(知識鏈接:燈絲發(fā)光正常溫度是2000攝氏度左右,鎢絲熔點是3410攝氏度。) (2)自然現(xiàn)象中的升華和凝華現(xiàn)象解釋 課件依次展示二幅情景圖片: ①樹上的“霧凇” ②冰箱冷凍室里的“白霜” (3)升華和凝華的應用 讓 學生解釋人工降雨,教師作出評價并統(tǒng)一觀點,這里干冰到雨經(jīng)歷了三個物態(tài)變化的過程,一是干冰的升華降溫;二是水蒸氣遇冷凝華成小冰晶;三是小冰晶下落遇 到熱的氣流溶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結越大,小水珠的重力大于上升氣流產生的浮力時,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指出干冰易升華吸熱還可用來:①給食品降溫,②在舞臺上制造“白霧”等。 (4)探究二:露、霜、霧、雨、云、雹和雪的成因 提出問題:自然界中霧、露、云、霜、雪、雹是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那么它們是怎么形成的? 討論交流:學生分組思考,討論. 教師答疑:如果要解決,就要弄清幾個問題(霧、露現(xiàn)象學生能解釋) 第一:空氣中總是含有水蒸氣的,這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層中的水,不斷地蒸發(fā)而來的,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水蒸氣溫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這些很微小的顆粒,能被空氣中上升氣流頂起,形成浮云-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人教版八級 上冊 物理 教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1170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