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上教案第一單元2 我愛這土地
《人教九上教案第一單元2 我愛這土地》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教九上教案第一單元2 我愛這土地(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我愛這土地 教學目標 課題 我愛這土地 課型 新授課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時分配 建議本課依據(jù)學情分課時。第一課時進行自主學習反饋及整體感知、結構梳理。第二課時進行課文具體感知的交流展示及當堂檢測??蛇m當調節(jié)。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詩人的相關文學常識及本詩的寫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 過程與方法 把握詩歌中的意象,學會運用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情感、態(tài)度 與價值觀 領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詩人深沉而真摯的愛國情感,激發(fā)愛國之情。 課前準備 課 前 預 習 作者簡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蔣正涵,號海澄,浙江金華人,詩人。他的詩往往把個人的悲歡融入時代的悲歡里,努力反映民族和人民的苦難與命運,反映現(xiàn)實的生活和斗爭,突出表現(xiàn)為對光明的熱烈向往和謳歌,風格樸素雄渾。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光的贊歌》《北方》《向太陽》《曠野》等。 寫作背景 本詩作于1938年11月,其時正值國難當頭,飽經(jīng)滄桑的中國正遭受著日本侵略者鐵蹄的踐踏。作為詩人的艾青,堅定地匯入了民族解放斗爭的洪流中,并成為時代的“吹號者”。于是他滿懷對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寫下了這首詩。 讀準字音 嘶?。╯ī yǎ) 溫柔(wēn róu) 激怒(jī nù) 腐爛(fǔ làn) 辨清字形 理解詞語 嘶?。郝曇羯硢?。 洶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滾。 激怒:原指刺激使發(fā)怒,詩中指極度憤怒。 溫柔:溫和柔順。 黎明:時間詞。天快要亮或剛亮的時候。 腐爛:機體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壞。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著名美學家朱光潛說過:“要養(yǎng)成純正的文學趣味,最好是從讀詩入手,能欣賞詩,自然能欣賞小說、戲劇及其他種類的文學?!庇枷爰遗喔舱f過:“讀詩使人聰慧?!睆慕裉炱?,我們就要一起經(jīng)歷一次神奇而激動人心的詩歌之旅。這一節(jié)課,就讓我們通過艾青的《我愛這土地》這首詩先來感受一下現(xiàn)代詩歌的魅力。 新課展開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詩歌,讀準字音,并試著給詩歌劃分節(jié)奏。 2.配樂范讀詩歌,要求學生注意字音、節(jié)奏、語速和語調。 3.指名朗讀詩歌。 4.學生齊讀詩歌。 【再讀課文,梳理結構】 詩歌一、二兩節(jié)之間有什么內在聯(lián)系呢? 如果說第一節(jié)是對“愛土地(祖國)”這一主題的鋪陳,是蓄勢,那么第二節(jié)短小精悍的兩句詩,則可以說是對主題的高度概括,是詩人情感的迸發(fā)和升華。第二節(jié)的兩句詩,是那個苦難的年代里,中華兒女對祖國最真摯的愛的表白,它不僅來自詩人內心深處,更是全民族普遍的愛國情感的濃縮。如果刪去第二節(jié),詩歌的主題就得不到提煉和強化。 【品味亮點詞語】 1.“嘶啞”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好嗎?為什么? “嘶啞”表達了歌唱不已,真情無限的情懷,哪怕唱至喉嚨充血,聲音嘶啞,面對困難斗爭的悲傷,也不會停息對大地的歌唱。如果用“嘹亮”,雖添了亮色,但少了艱辛,減弱了對大地誠摯感情的表達。因此,用“嘶啞”比用“嘹亮”好。 2.鳥兒歌唱的內容中,“土地”“河流”“風”的前面分別有“暴風雨所打擊的”“悲憤的”“激怒的”這些修飾語,其作用是什么? 這些修飾語、限定語、豐富了意象的內涵 ,表明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在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下正遭受苦難,中國人民正滿懷悲憤地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 3.本詩出現(xiàn)了許多“的”字,這樣會不會拖泥帶水,沖淡了詩味?談談你的理解。 我們知道,寫詩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那些民歌體作品自不必談,就是自由詩創(chuàng)作,也有不少人害怕“的”字多,拖泥帶水,沖淡了詩味。艾青則不然,他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組成的長句來抒發(fā)纏綿而深沉的感情,喜歡在所描寫的對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詞和修飾語,以展現(xiàn)對象的神采風貌,形成一種特殊的立體感和雕塑感,這也正是艾青詩作不同于其他詩作的一個重要特色。 【感悟精彩句子】 1.詩人對土地、河流、風和黎明的描寫,蘊含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詩人對土地、河流、風和黎明的描寫,形象地表達了當時祖國大地遭受的苦難、人民的悲憤以及對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2.理解“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它歌唱土地、河流、風和黎明,生命耗盡后便投身土地的懷抱,與它所摯愛的土地融為一體,這兩句詩充分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念,和為祖國獻身的愿望。 3. 揭示全詩主旨的詩句是什么?談談你的理解?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這兩句詩一問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淚水”的情狀,襯托出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而且隱含獻身之意。 【分析主體形象】 本詩的抒情色彩濃烈,詩人為何將自己虛擬成一只鳥?又達到何種抒情效果? 詩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鳥”虛擬,“歌唱”的是“鳥”,同時也是“詩人”;“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的是“鳥”,同時也是“詩人”為祖國獻身的愿望。這種寓情于形象的描寫,不僅有助于感情的抒發(fā),也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感。 【把握文章主旨】 1.詩人對土地、河流、風、黎明的描寫,蘊含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些描寫形象地表達了當時祖國大地所遭受的苦難、人民的悲憤以及對光明的向往和希冀之情。 2.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呢? 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應該是悲愴而深沉的。 3.詩人對土地是怎樣的一種感情?詩歌是如何表達這種感情的? 由“愛”字可知,詩人對土地是一種熱愛和眷戀之情。詩歌的第一節(jié)以一只鳥兒眷戀土地作比,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摯愛。第二節(jié)一問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淚水”的情狀,托出了他那顆真摯的心:“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寫作方法運用 【深入研讀,探究方法】 1.巧用意象,內涵豐富。 在詩中,詩人化身為一只“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的鳥,并運用一系列意象表達“歌唱”的豐富內涵?!巴恋亍睘槭裁词恰氨槐╋L雨所打擊著的”?“河流”為什么是“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風”又為什么是“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讀了這些詩句,我們不能不想到養(yǎng)育了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在日本侵略者鐵蹄下遭受的苦難,不能不想到中國人民對侵略者暴行的憤怒和反抗。而“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則讓人聯(lián)想到獨立、自由的曙光。 2.巧妙的抒情方式。 詩的第一節(jié)采用間接抒情的方式,詩人化身為一只“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的鳥來表達強烈的愛國之情。鳥“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這種本是被動的結局,卻被寫成了主動的追求,更加真切地表現(xiàn)了詩人的獻身精神,使詩的境界更為深邃、博大。詩人這種寓情于形象的描寫,既有助于感情的抒發(fā),也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感。詩的第二節(jié)則是直接抒情,感情的洪流傾瀉而出,直接表達詩人對“土地(祖國)”的愛。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仿寫詩歌——假如詩人還健在,面對繁榮昌盛的祖國,還用《我愛這土地》抒情,他會怎樣寫? 示例1: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要歡快的歌唱:這被壯麗山河擁簇的土地,這哺育了千百萬勞動人民的母親,這在世界上步步崛起的雄師,和那每天來自大地上希望的曙光…… ——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流露出懷戀?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示例2: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要歡快的歌唱:這個養(yǎng)育中華兒女的家園,這個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土地,這個被太陽照亮的前程,和那東方雄雞崛起的時代…… ——然后我衰老了,但是要知道夕陽照樣無限美麗。 為什么我總面帶微笑?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教學板書 課后反思 對于九年級的學生而言,把握課文的大意并不會很難,《我愛這土地》也明白易懂。因此,我設計的教學過程,主要以學生活動為主,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啟發(fā)學生設身處地用“心”去讀、去品味、去聯(lián)想和想象詩中的意境,去感悟、探究詩歌中所深含的情感及意義,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及審美情趣。-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人教九上教案第一單元2 我愛這土地 人教九上 教案 第一 單元 土地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1503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