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4單元 從人地關系看資源與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 自然災害與人類-以洪災為例課件 魯教版必修1..ppt
《高中地理 第4單元 從人地關系看資源與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 自然災害與人類-以洪災為例課件 魯教版必修1..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地理 第4單元 從人地關系看資源與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 自然災害與人類-以洪災為例課件 魯教版必修1..ppt(3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二節(jié) 自然災害與人類 ——以洪災為例,一,二,三,四,一、自然災害 1.概念:自然災害是指在自然界發(fā)生的,對人類生命和財產(chǎn)構成危害的事件。 2.種類:按成因可分為地質災害、氣象災害、生物災害等。對人類影響較大的自然災害包括臺風、洪水、干旱、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3.危害:自然災害嚴重影響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脅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一,二,三,四,二、認識洪水和洪災 1.洪水:洪水是河流水位超過河灘地面出現(xiàn)的溢流現(xiàn)象的統(tǒng)稱。 2.洪災:洪水溢出或者沖垮河岸、湖岸,對人類生產(chǎn)和生活帶來損害,就形成洪災。 思考討論 發(fā)生在無人區(qū)的自然界異常變化是自然災害嗎? 提示:不是。只有對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帶來損失的自然事件,才能稱為自然災害。,,,,一,二,三,四,三、洪災的形成原因 1.基本環(huán)節(jié) 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對人類造成損害。 2.洪水的成因 (1)自然原因: ①強降雨或大量冰雪快速融化,冰凌堵塞河道; ②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 ③自然因素導致的堤壩潰決; ④流域的匯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一,二,三,四,(2)人為原因: ①對流域內(nèi)植被的破壞; ②大規(guī)模的圍湖造田; ③占據(jù)河道; ④人為因素導致的堤壩潰決。,,,一,二,三,四,四、洪災的防治措施 1.工程措施,,,一,二,三,四,2.非工程措施 (1)提高防災減災意識;(2)控制濫砍亂伐,提高森林覆蓋率;(3)建立統(tǒng)一的減災防災管理體制;(4)建立統(tǒng)一的抗洪搶險指揮管理系統(tǒng);(5)設置防洪保險基金和加強洪泛區(qū)土地管理;(6)加強災前水利建設投入與減災科研投入。 思考討論 流域內(nèi)的植被對洪水有什么影響? 提示:流域內(nèi)的植被可有效地防洪減災。植被及其土壤吸水,減少洪水的水量;植被可保護岸坡,減少水土流失和下游淤積。,,,,,,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長江流域洪災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問題導引 中新網(wǎng)報道,2015年6月2日,湖南省岳陽市的臨湘市遭遇強降水,5萬多人受災,41個村發(fā)生山體滑坡,該次災害損失達3億元。 結合材料探究: (1)長江流域洪災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提示:長江流域洪災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 (2)針對長江流域的洪災,應該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提示:修建水利工程、退田還湖、疏浚河道、建設長江上中游防護林體系等。,,,探究一,探究二,名師精講 一、自然災害的主要特征,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二、洪災的形成原因 洪水的發(fā)生往往是以自然原因為主,但人類不合理的活動也可能誘發(fā)或加劇洪水災害,具體分析如下:,探究一,探究二,1.自然因素,探究一,探究二,2.人為因素,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三、我國洪災頻發(fā)的原因 1.降水集中程度高,集中于夏秋季節(jié),全國大部分地區(qū)5—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 2.季風氣候的不穩(wěn)定性使降水年際變化大。 3.亂砍濫伐,植被破壞嚴重。 4.水利設施年久失修,河道淤塞,行洪能力差。 5.大量河道、湖泊被淤、被填,缺乏蓄洪、滯洪場所。,探究一,探究二,四、長江防洪綜合整治措施,探究一,探究二,【例題】 導學號1169005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淮河是我國南、北方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它發(fā)源于河南省,在江蘇省北部注入洪澤湖,大部分經(jīng)高郵湖流入長江,少部分經(jīng)蘇北灌溉總渠流入黃海?;春尤L約1 000 千米,流域面積為26.9萬平方千米。 材料二:淮河水災非常頻繁,歷史上曾多次發(fā)生洪災,被稱為“中國最難治理的河流”。,探究一,探究二,材料三:淮河流域圖。 (1)在圖中補畫淮河流域的北部界線。 (2)試從淮河流域的位置、水系特點、流域狀況、人類活動等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澇災頻發(fā)的原因。 (3)試提出治理淮河水患的措施。,探究一,探究二,解析:1.讀圖析圖: 第(1)題,沿北側支流源頭,緊靠黃河下游干流的南側畫出界線。 ↓ 第(2)題,在位置上,淮河流域具有明顯的過渡性,降水季節(jié)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在水系上,支流多,下游無天然入海口;流域內(nèi)地勢低平、排水不暢;農(nóng)業(yè)活動對植被的破壞及圍湖造田,使流域的調蓄能力下降。 ↓ 第(3)題,治理措施一方面興建蓄洪、分洪工程;另一方面要加固堤防,開挖入海新河;同時還要退耕還湖。,探究一,探究二,2.思路展示:(1)本題考查淮河流域澇災頻發(fā)的原因,綜合思考該地區(qū)的地形地勢、氣候、水文和人類活動等特點。(2)流域界線就是指流域之間的分水嶺,看圖中河流流向,從北側支流的河源處畫出即可。(3)分析原因時,應從自然和人為兩方面切入。(4)應該特別指出,在歸納河流的治理措施時,針對上、中、下游不同河段,應分別提出不同的措施。 3.技巧歸納:分析河流治理措施時,主要從以下角度進行:(1)根據(jù)成因制定措施;(2)根據(jù)河段制定措施;(3)根據(jù)措施制定措施(借鑒其他河流的治理經(jīng)驗)。,探究一,探究二,答案:(1)畫圖略。(提示:沿北側支流源頭,緊靠黃河下游干流南側畫出界線) (2)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降水季節(jié)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降水時間長、強度大;淮河流域支流眾多,中游河道彎曲,且下游無天然入???流域內(nèi)地勢低平,排水不暢;流域內(nèi)農(nóng)業(yè)等活動對植被破壞,加之圍湖造田使流域調蓄能力下降。 (3)修建水庫;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分洪工程;加固堤防;開挖入海新河;退耕還湖等。,探究一,探究二,1 2-3 4-5 6,,,,,1.下列現(xiàn)象或事件中,屬于自然災害的是( ) A.2014年6月13日,重慶硯石臺煤礦發(fā)生瓦斯爆炸,造成22人死亡,7人受傷 B.2015年4月4日,貴州省畢節(jié)市境內(nèi)發(fā)生特大交通事故,造成21人死亡,3人受傷 C.2015年9月27日,超強臺風“杜鵑”在臺灣、福建登陸,最強風力達15~16級,造成臺灣地區(qū)2人死亡,3~4人受傷 D.1986年4月,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fā)生爆炸,受害人數(shù)達800萬 解析:A、B、D三項屬于生產(chǎn)、交通事故而非自然異變引起,不屬于自然災害。 答案:C,,,1 2-3 4-5 6,,,,,據(jù)權威人士披露,中國山洪災害防治區(qū)內(nèi)水土流失面積達169.8萬平方千米,占全國水土流失面積的46.52%。據(jù)此完成第2~3題。 2.中國是世界上山洪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這是由于中國( ) ①地處東亞季風區(qū) ②地形地質條件復雜 ③人口與水土資源矛盾突出 ④干旱區(qū)面積廣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中國山洪災害尤以暴雨型山洪災害的發(fā)生最為頻繁,危害也最為嚴重,暴雨型山洪災害主要分布區(qū)為( ) A.西北內(nèi)陸 B.青藏高原 C.華北平原 D.長江流域,1 2-3 4-5 6,,,,,解析:第2題,山洪災害嚴重與氣候、地形及人類活動有關。我國山區(qū)面積廣、植被破壞嚴重,加上夏季多暴雨,容易發(fā)生山洪災害。第3題,長江流域降水量大,多暴雨。 答案:2.C 3.D,,1 2-3 4-5 6,,,,,“龍吸水”是一種偶爾出現(xiàn)在溫暖水面上空的龍卷風,它可將湖或海里的水卷入空中,形成高高的水柱,如同被吸入空中一樣,俗稱“龍吸水”,也稱“龍卷水”(如下圖),其風力可達到臺風的幾倍。據(jù)此完成第4~5題。,4.“龍吸水”風力強勁的主要原因是( ) A.溫差較大 B.摩擦力較大 C.地轉偏向力大 D.氣壓差大 5.“龍吸水”過后,易發(fā)生的災害性天氣是( ) A.干旱 B.暴雨 C.白災 D.沙塵暴 解析:第4題,“龍吸水”即龍卷風,是一種氣旋天氣系統(tǒng),由于中心氣壓很低,空氣十分稀薄,與外圍空氣的氣壓差很大,因此風力強勁,故D選項正確。第5題,“龍吸水”是一種強烈的空氣對流現(xiàn)象,過后容易發(fā)生暴雨、洪澇災害。 答案:4.D 5.B,1 2-3 4-5 6,,,,,,,1 2-3 4-5 6,,,,,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據(jù)中央氣象臺網(wǎng)消息,2015年6月17—18日,江漢南部、江淮西北部、江南北部及重慶東南部、貴州東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其中,湖北東部、安徽西南部、江蘇東南部、上海、浙江西北部、江西東北部和湖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qū)有大暴雨(100~180毫米),局地有強對流天氣。,1 2-3 4-5 6,,,,,材料二:中國暴雨日數(shù)和暴雨洪水分區(qū)圖。,1 2-3 4-5 6,,,,,(1)我國洪澇災害產(chǎn)生的氣候原因是什么? (2)針對我國暴雨洪澇災害所發(fā)生的原因,應采取的相應措施是什么? 解析:第(1)題,我國是典型的季風區(qū),冷暖空氣頻繁交匯,形成一場場暴雨。第(2)題,防治洪澇災害應從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兩方面分析。 答案:(1)季風氣候顯著,夏季受鋒面雨帶和熱帶氣旋的影響,夏秋季節(jié)降水較多,易發(fā)生洪澇災害。 (2)①加強氣象監(jiān)測,提高預報的準確率;②加強防洪工程措施;③加強防洪非工程措施等。,,,-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中地理 第4單元 從人地關系看資源與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 自然災害與人類-以洪災為例課件 魯教版必修1. 單元 關系 資源 環(huán)境 第二 自然災害 人類 洪災 課件 魯教版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1851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