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關注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教案1 新人教版選修3.doc
《2019-2020年高中生物《關注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教案1 新人教版選修3.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生物《關注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教案1 新人教版選修3.doc(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生物《關注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教案1 新人教版選修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方面: 1.列舉生物資源面臨的危機及其原因。 2.關注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 3.模擬對某個環(huán)境事件或資源利用計劃做出決策。 過程與方法方面: 本節(jié)課主要采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課前搜集資料或上網搜集我國或本地生物資源的利用現(xiàn)狀的有關資料、撰寫文獻綜述,自學歸納完成教學目標。在小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學、技術、社會三者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學習、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 培養(yǎng)學生關愛社會,關愛身體健康、熱愛生活的情感,培養(yǎng)他們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 1. 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 【教學難點】 模擬對某個環(huán)境事件或資源利用計劃作出決策。 【教學方法】 講授法和學生合作學習相結合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學生:利用“從社會來”分組討論:本地有沒有禁漁制度?為什么要實行禁漁制度呢?禁漁制度實行后,漁民一年的漁業(yè)經濟收入會減少么? 一、 生物資源面臨的危機 1.生物資源: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離不開資源,其中來自生物界(除人類外)的資源統(tǒng)稱為生物資源。 到目前為止,地球上命名和描述的有160萬種左右,而實際大約有500萬至1億中之間。 化石燃料和其他礦產資源是不可更新的資源,如果無止休的開發(fā)利用,總有一天會枯竭。 2.現(xiàn)實中的問題 (1)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fā)展的需要,人類超量采伐森林,導致森林的成長速率遠遠低于開發(fā)利用的速率。 (2)過渡捕撈,不僅使年捕撈量明顯下降,捕撈的魚、蝦等水生生物種類日益減少,種群結構低齡化,個體小型化,而且嚴重威脅到其它水生動物的生存。 (3)發(fā)菜產于我國內蒙、甘肅、陜西、青海和寧夏等干旱地區(qū),因風干后外觀仙頭發(fā)而得名。用密集的鋼絲鐵耙樓過的土地恢復植被則需要2—3年的時間。目前正處在沙化的過程中。 二、 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 1.合理利用生物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保障,是經濟和社會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重要前提,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 對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涉及個人利益和群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矛盾。如何將多方面的利益協(xié)調統(tǒng)一起來,是擺在全社會面前的難題。 2.我國有關生物資源保護的部分法律 (1)xx年4月修訂并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2)1985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3)1986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yè)法》 三、 教學板書設計 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面臨的危機 關注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 面臨的問題 合理利用資源 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 我國的相關法律 【隨堂練習】 1.在漁業(yè)捕撈中,過渡捕撈造成的危害是: A.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 B.嚴重危害社會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C.污染環(huán)境。 D.導致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 2.目前為止,地球上的生物物種已被描述和命名的有多少萬種? A.150。 B.180。 C.210。 D.160。 【布置作業(yè)】 1.做學案上的練習題。 2.做社會調查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與農環(huán)境的破壞、資源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聯(lián)系密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聯(lián)系實際,討論的比較熱烈。特別是針對如何使用現(xiàn)有資源、開發(fā)新能源,學生提出的方案很多。充分調動了學生關愛社會、關愛未來的社會責任感。-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關注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 2019-2020年高中生物關注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教案1 新人教版選修3 2019 2020 年高 生物 關注 生物資源 合理 利用 教案 新人 選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2629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