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題型組合提速練(十九)論述類文本閱讀 散文閱讀.doc
《2019-2020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題型組合提速練(十九)論述類文本閱讀 散文閱讀.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題型組合提速練(十九)論述類文本閱讀 散文閱讀.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題型組合提速練(十九)論述類文本閱讀 散文閱讀 題組一 論述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3題。(9分,每小題3分) 文以載道的理念強調(diào)文學藝術的目的、功能、方向,強調(diào)文學藝術的現(xiàn)實性、社會性、導向性。但它和文學藝術所追求的藝術性并非矛盾,而是一致的。優(yōu)秀經(jīng)典之作往往都是“文”使“道”彰,“道”使“文”傳,“文”與“道”做到了完美統(tǒng)一。與之相反的是,西方自康德以來的近現(xiàn)代文學藝術思潮特別強調(diào)文學藝術的非功利性,強調(diào)為藝術而藝術的觀念,以便文學藝術獲得自由的、獨立的地位,從而復歸文學藝術本位,成為純粹的文學藝術、真正的文學藝術。這樣的思潮對我國新時期以來文學藝術觀念也產(chǎn)生了影響。但嚴格說來,這樣的文學藝術觀念只能是一種理想或幻想。文學藝術家作為個體的、活生生的人,不能沒有思想情感;作為表現(xiàn)人的生活和精神的文學藝術,不能不表現(xiàn)思想情感;而思想情感又不可能沒有價值取向。這樣,文學藝術又怎能成為完全非功利性的文學藝術呢!文學藝術如果離開了“道”。就只剩下一套形式的空殼,這樣的文學藝術作品又怎能成為純粹的、真正的文學藝術呢?對于文學家、藝術家來說要注重如何“載道”和“載”什么“道”的問題。在這方面就顯示出文學家、藝術家的智慧和追求,同時也將決定文學藝術作品的境界和生命。 文以載道正是文學家、藝術家社會責任與人文情懷的體現(xiàn)和實現(xiàn)。文學家、藝術家也是人,理應承擔起一份社會責任。他承擔社會責任的方式,就是用自己手中的筆,來創(chuàng)作“載道”的文學藝術作品。優(yōu)秀的文學家、藝術家的獨特之處,就在于:他具有追求美好人生的愿望,能敏銳地把握生活的本真,具有道出“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筆下所無”的東西的本事;他既是在說自己的心事,又是在替他人張目;即便是描寫丑惡,他的胸中也抱有美善;即便是批判,也是因為他懷有理想。他的創(chuàng)作沖動,就來源于這種古道熱腸,來源于一腔熱忱,來源于“大我”“超我”的要求。一句話,他能夠通過感性的形式來表現(xiàn)普遍抽象的“道”。 “文以載道”與創(chuàng)作自由并不矛盾,它反而要求文學家、藝術家能夠從名韁利鎖中解脫出來,做到淡泊名利、寧靜致遠。文學藝術的創(chuàng)造是要求對生活、對現(xiàn)實有所超越的。沒有超越的文學家、藝術家是短視的;沒有超越的文學藝術是平庸的。如何超越呢?除了創(chuàng)作時要與生活保持一定距離外,還要用一定的眼光、一定的高度來審視生活;同時,還要保持一顆童心,對生活、對文學藝術一往情深,能夠排除非文學藝術因素的干擾?,F(xiàn)在一些文學家、藝術家把名利看得很重,把“載道”看得很輕,一旦成名就再也無法超越,為名所累、為利所系,不能開展獨立的、自由的、認真的創(chuàng)作活動。這種情況對于文學家、藝術家本人來說是個悲劇,對于社會來說也是個損失。而有追求、有責任的文學家、藝術家則往往能夠潛心藝術、耐住寂寞,用“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精神進行創(chuàng)作,用生命實踐“文以載道”的理念。 總之,文學家、藝術家應當有“文以載道”的自覺,擔當起“以文化人”的崇高責任,創(chuàng)造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民族、無愧于人民的優(yōu)秀作品。 1.下面關于“文以載道”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我們提倡的“文以載道”的理念和文學藝術所追求的藝術性并不相悖,而是一致的。 B.“文以載道”顯示出文學家、藝術家的智慧和追求,將決定文學藝術作品的境界和生命。 C.現(xiàn)在一些文學家、藝術家不注重“載道”,一旦成名就再也無法超越,不愿再認真創(chuàng)作。 D.有追求、有責任的文學家、藝術家大都能集中精力,用生命實踐“文以載道”的理念。 2.下面對原文結構和內(nèi)容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對中西藝術觀進行了比較,指出西方的近現(xiàn)代文學藝術思潮特別強調(diào)文學藝術的非功利性,與中國的“文以載道”思想是完全相反的。 B.文章論述了“文以載道”的社會和人文性質(zhì),指出文學藝術家們只要有“大我”“超我”的追求,就一定能用自己手中的筆創(chuàng)作出“載道”的佳作。 C.作者重點分析了“文以載道”和“創(chuàng)作自由”的辯證關系,作者希望文學家、藝術家能夠從名韁利鎖中解脫出來,做到淡泊名利、寧靜致遠,要對現(xiàn)實有所超越。 D.文章采用了先總后分的方式分析了“文以載道”的文學創(chuàng)作理念,總結了其社會責任和人文情懷的特點,并勉勵文學家、藝術家們要用生命去實踐這一理念。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好的作品應該是“文”使“道”彰,“道”使“文”傳,“文”與“道”做到相輔相成,做到完美的統(tǒng)一。 B.為藝術而藝術的文學創(chuàng)作,只能是一種理想或幻想。因為創(chuàng)作者有自己的思想和價值觀,非功利性的文學創(chuàng)作是不可能的。 C.文學藝術的創(chuàng)造對生活、對現(xiàn)實的超越,要求創(chuàng)作者要與生活保持一定的距離和高度來審視生活,能夠排除非文學藝術因素的干擾。 D.文學家、藝術家只要有“文以載道”的崇高責任,就能創(chuàng)造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民族、無愧于人民的優(yōu)秀作品。 題組二 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4~7題。(20分) 痛是一種香 林東林 ①我們都難逃兩種疼痛,一種是身體上的,另一種是心底里的。 ②身體上的疼痛,是一種具象的痛,它清晰而確定,可觸可摸。 ③而心里的疼痛,則是一種骨髓里的痛。它像癢一樣讓人難耐,又比癢更深入;像針扎和錐刺一樣剜心,卻又比針扎和錐刺更持久。心里的痛,超越了任何一種身體上的疼痛,讓你輾轉(zhuǎn)反側(cè),讓你躑躅徘徊。 ④小時候經(jīng)歷的那些疼,現(xiàn)在想起來似乎還留在身上,閉上眼還能感受得到。那些疼痛就像疤痕一樣,永遠留在了感受系統(tǒng)里。但是對那些疼痛,無論是針扎的、棒打的,還是刀削的,今天回想起來你都能淡然一笑。然而那些心痛過的痕跡,再回頭攤開時,你卻難以面對。它會帶你掠過遠山、河流和炊煙,回到彼時彼地,面對那個人那件事,鄉(xiāng)愁般縈繞于胸,終日難消,而你卻只能近鄉(xiāng)情怯。 ⑤現(xiàn)在很多人玩木器,比如金絲楠木,比如沉香木。其實,沉香并不是一種單純的木材,沉香樹在生長過程中,受到雷擊、風折、蟲蛀或真菌感染,會分泌一種帶有濃郁香味的脂,這種脂經(jīng)過幾十上百年的沉積、融合和凝結,和沉香木形成一種混合的、大密度的材質(zhì),就是沉香。沉香的香味很淡,很清幽,是一絲絲散發(fā)出來的。 ⑥沉香的香味,其實就是一種疼痛的味道,是沉香樹自救療傷時流出的淚水、情緒和體液的味道。 ⑦沒有疼痛時,心是麻木的,喪失了最初的敏感和敏銳。心里有疼痛,我們才會有淚水,才會分泌激素,才會感受到愛與恨的百轉(zhuǎn)千回和纏綿悱惻,感受到一種細膩和精致的糾結。 ⑧淚水和激素,絕情和動情,其實就是我們在療心愈傷時散發(fā)的一種香。這種香,在經(jīng)過歲月人生的發(fā)酵陳釀后,會迷倒蝴蝶和蜜蜂。 ⑨就像張愛玲和胡蘭成分手,張愛玲最后一次寫信給他:“我已經(jīng)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了的。這次的決心,我是經(jīng)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你不要來尋我,即或?qū)懶艁?,我亦是不看的了?!焙m成在回信里最后說:“夢醒來,我身在忘川,立在屬于我的那塊三生石旁,三生石上只有愛玲的名字,可是我看不到愛玲你在哪兒,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歲月空惆悵,而我,終將是要等著你的?!? ⑩張胡之戀,誰負誰且不論,但是兩個人這樣的內(nèi)心之痛,卻沉淀出永遠的民國之戀的味道,釀就了張愛玲和胡蘭成后半生的癡纏相望。雖然兩個人的心頭都有愛情的愁苦,然而苦到最后卻會生出一種香,有咀嚼、有反芻、有回味、有細嗅、有綿延、有空余,香自苦而來。 ?愛情的痛,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是某個年齡段里的核心,比它更大的、更寬廣的痛,則是生病的痛、挫折的痛、失敗的痛和生死的痛。 ?譬如生病,如果我們把生病只當成是一種生物學、病理學意義上的痛,只是為身體和疾病本身疼痛,而沒有把它當成一種生命、命運和劫難般的疼痛,其實是矮化自己,鋪展不開病痛在人生意義上的幅度。 ?再譬如人生苦難和失敗,那種痛其實大有必要,雖然人生不是為了藝術,但是李后主和宋徽宗不亡國,便不可能把血淚滴到詞和畫里。 ?米蘭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寫了一個在布拉格受盡國事之重的人,他每天都感受到緊張、壓迫、窒息。他到了國外之后日日侍花弄草、風花雪月,這種輕飄和輕忽讓他受不了,使他從一種深淵掉到另一種深淵,成了縈繞心頭的一種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其實,他的“重”就是一種痛,只有在那份痛里,他才能找到一種安身立命的價值。 ?或許,人生就是一個沉重的疼痛,因為疼痛所以存在真切。一旦從重和痛中解脫,即使每天都生活在春滿枝頭、鳥語花香中,你也不會覺得人生是香甜的,而是夢里跑馬、金屋哭窮,一切都縹緲無助起來。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疼痛,就是我們釀酒人生里的苦與寒,是我們胸口那一截最好的沉香木。疼得越深,才香得越久。 (選自《身體的鄉(xiāng)愁》,有刪改) 4.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兩項都對得4分,答對一項得2分,有錯項得0分)( ) A.文章一開頭就用“我們都難逃兩種疼痛”總括了全文,這句話不僅引出下文對“兩種疼痛”的具體介紹,也奠定了全文抑郁消極的感情基調(diào)。 B.文章第④段中“面對那個人那件事,鄉(xiāng)愁般縈繞于胸,終日難消,而你卻只能近鄉(xiāng)情怯”,形象地表現(xiàn)出由于小時候經(jīng)歷了針扎、刀削等疼痛而難以面對故鄉(xiāng)的心理。 C.文章寫張愛玲和胡蘭成的分手是用一個愁苦的愛情故事來證明“苦到最后卻會生出一種香”的觀點,這一愛情故事同時也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容。 D.文章引用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的故事從反面說明了生命之“重”的痛能讓人找到安身立命的價值,深化了文章主題。 E.這篇隨筆看似行文松散,卻又自成章法。它涉及知識甚廣,探索每一個人都有的痛覺,引經(jīng)據(jù)典,文筆散淡而韻味十足。 5.文章在第⑤段介紹沉香的來歷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 答: 6.從全文看,作者為什么說“痛是一種香”?(4分) 答: 7.請聯(lián)系全文談談“人生就是一個沉重的疼痛,因為疼痛所以存在真切”這句話的含意。你是否同意這個認識?請結合自身經(jīng)歷或閱讀體驗談談你的看法。(8分) 答: 答 案 1.選C “不愿再認真創(chuàng)作”有誤,由原文“一旦成名就再也無法超越,為名所累、為利所系,不能開展獨立的、自由的、認真的創(chuàng)作活動”可知,是“不能夠再認真創(chuàng)作”,而不是“不愿再認真創(chuàng)作”。 2.選C A項,“西方的近現(xiàn)代文學藝術思潮特別強調(diào)文學藝術的非功利性”有誤,缺少了“自康德以來的”的限制。B項,邏輯關系不成立,此處只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D項,“先總后分”錯,應為層層深入。 3.選D D項,“只要……就”為充分條件,這個句子太武斷。 4.選AB A項,文章采用了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我們都難逃兩種疼痛”的開頭既不能總括全文,也沒有奠定全文抑郁消極的感情基調(diào),況且本文的感情基調(diào)并不是抑郁消極的。B項,原文是說回想起小時候經(jīng)歷的那些身體之痛都能“淡然一笑”,只有心痛才“鄉(xiāng)愁般縈繞于胸,終日難消”,進而“近鄉(xiāng)情怯”。 5.①建立“痛”與“香”的聯(lián)系,照應標題“痛是一種香”,也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體現(xiàn)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2分)②由上文中寫心痛超過身體的痛轉(zhuǎn)到下文中寫“痛是一種香”。(1分)③為文章末尾揭示“疼得越深,才香得越久”的主題做鋪墊。(1分) 6.①沉香的香味,就是沉香樹自救療傷時的疼痛味道。②沒有疼痛心會麻木,心里的疼痛能讓人感受到愛與恨。③苦難和失敗之痛能使人生意義更博大、更深廣。④生命之“重”帶來的痛能讓人找到安身立命的價值。因此可以說,疼痛能成就人生的芬芳,且疼得越深,香得越久。(每點1分) 7.含意:人生的沉重和疼痛能讓人感到自身存在的價值,能使生活充實香甜。(2分) 同意這個認識。因為人生就像珍珠的形成一樣需要經(jīng)歷痛苦、經(jīng)歷磨礪,只有在經(jīng)歷跌跌撞撞的痛苦之后你才能學會走路,也只有像大衛(wèi)科波菲爾一樣經(jīng)歷成長的苦難后你才能變得光芒四射。并且,痛得越深,人生的香味才愈發(fā)清幽,才更加持久?;诖耍堈湎闵械耐?。(6分) (如不同意這個認識,且能從人生的沉重和疼痛會讓人意志消沉、自信心受打擊等角度進行分析,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題型組合提速練十九論述類文本閱讀 散文閱讀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二輪 復習 題型 組合 提速 十九 論述 文本 閱讀 散文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3168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