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課時作業(yè)8 牛頓第二定律 兩類動力學問題(含解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課時作業(yè)8 牛頓第二定律 兩類動力學問題(含解析).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課時作業(yè)8 牛頓第二定律 兩類動力學問題(含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物體受10 N的水平拉力作用,恰能沿水平面勻速運動,當撤去這個拉力后,物體將( )
A.勻速運動
B.立即停止運動
C.產(chǎn)生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
D.產(chǎn)生加速度,做勻加速運動
解析:由題意知物體所受阻力為10 N,撤去拉力后,物體的合力等于阻力,此后產(chǎn)生加速度,且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故撤去拉力后,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選項A、B、D錯誤,選項C正確.
答案:C
2.物體的運動情況或所受合外力的情況如圖所示,四幅圖的圖線都是直線,從圖中可以判斷這四個質(zhì)量一定的物體的某些運動特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物體受到不為零、且恒定的合外力
B.乙物體受到的合外力越來越大
C.丙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為零
D.丁物體的加速度越來越大
解析:甲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合外力為零,選項A錯誤.乙物體做勻加速運動,合外力恒定,且不為零,選項B錯誤.丙物體做勻加速運動,合外力恒定且不為零,選項C錯誤.丁物體所受合外力越來越大,加速度越來越大,選項D正確.
答案:D
3.如圖所示,在水平面上運動的小車里用兩根輕繩連著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繩子都處于拉直狀態(tài),BC繩水平,AC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小車處于加速運動中,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車可能向右運動
B.小車的加速度一定為gtanθ
C.AC繩對球的拉力一定是
D.BC繩的拉力一定小于AC繩的拉力
解析:由球的受力情況可知,球的加速度一定向左,由于小車處于加速運動中,A項錯誤;只有當BC繩的拉力為零時,小車的加速度才是gtanθ,B項錯誤;AC繩的拉力在豎直方向上的分力等于球的重力,C項正確;AC繩拉力恒定,而BC繩的拉力與小車的加速度大小有關,有可能大于AC繩的拉力,D項錯誤.
答案:C
4.如圖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塊以加速度a沿斜面勻加速下滑,若在物塊上再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恒力F,則( )
A.物塊可能勻速下滑
B.物塊仍以加速度a勻加速下滑
C.物塊將以大于a的加速度勻加速下滑
D.物塊將以小于a的加速度勻加速下滑
解析:設斜面的傾角為θ,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知物塊的加速度a=>0,即μ
0,故a′>a,物塊將以大于a的加速度勻加速下滑.故選項C正確,選項A、B、D錯誤.
答案:C
5.如圖甲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體運動實驗的示意圖,讓小球由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滑下,然后在不同的θ角條件下進行多次實驗,最后推理出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勻加速直線運動.分析該實驗可知,小球?qū)π泵娴膲毫?、小球運動的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與各自最大值的比值y隨θ變化的圖象分別對應圖乙中的( )
A.①、②和③ B.③、②和①
C.②、③和① D.③、①和②
解析:小球?qū)π泵娴膲毫N=mgcosθ,其最大值為mg,y==cosθ,對應于圖象③;小球運動的加速度a=gsinθ,其最大值為g,所以y==sinθ,對應于圖象②;重力加速度不變,故y=1,對應于圖象①,選項B正確.
答案:B
二、多項選擇題
6.如圖所示,物體A和物體B中間夾一豎直輕彈簧,在豎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一起沿豎直方向勻加速向上運動.當把外力F突然撤去的瞬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的速度立刻發(fā)生變化,A的速度不變
B.B的加速度立刻發(fā)生變化,A的加速度不變
C.A的加速度一定小于重力加速度g
D.B的加速度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g
解析:本題考查牛頓第二定律的瞬時性.把外力F撤去的瞬間,A和B的速度都來不及變化,A項錯誤,彈簧中的彈力來不及變化,A的加速度不變,但B的加速度立刻發(fā)生變化,B項正確;在外力F作用下A和B的加速度可以大于g,C項錯誤;撤去外力F時,彈簧對B有向下的作用力,故B的加速度一定大于g,D項正確.
答案:BD
7.如圖所示,質(zhì)量m=2.0 kg的物體靜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t=0時刻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1.0 N的作用下開始運動,經(jīng)過一段時間t0后恒力大小變?yōu)镕2=2.6 N,方向改為水平向左,在t=12.0 s時測得物體運動的瞬時速度大小v=6.24 m/s,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t=12.0 s時速度方向水平向右
B.依題意可求得t0=5.2 s
C.在t=6.0 s時速度大小為3 m/s
D.在t=6.0 s時速度大小為1.56 m/s
解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a1==0.5 m/s2,a2==1.3 m/s2.若在t=12.0 s時速度方向水平向右,則有a1t0-a2(t-t0)=6.24 m/s,解得t0=12.1 s,不合題意,所以在t=12.0 s時速度方向水平向左,即a1t0-a2(t-t0)=-6.24 m/s,解得t0=5.2 s,所以A錯誤,B正確;在t=6.0 s時速度大小v6=a1t0-a2(t-t0)=1.56 m/s,所以D正確,C錯誤.
答案:BD
8.如圖所示,總質(zhì)量為460 kg的熱氣球,從地面剛開始豎直上升時的加速度為0.5 m/s2,當熱氣球上升到180 m時,以5 m/s的速度向上勻速運動.若離開地面后熱氣球所受浮力保持不變,上升過程中熱氣球總質(zhì)量不變,重力加速度g=10 m/s2.關于熱氣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所受浮力大小為4 830 N
B.加速上升過程中所受空氣阻力保持不變
C.從地面開始上升10 s后的速度大小為5 m/s
D.以5 m/s勻速上升時所受空氣阻力大小為230 N
解析:熱氣球從地面剛開始上升時,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合=F浮-mg=ma,得熱氣球所受的浮力F浮=m(g+a)=460(10+0.5) N=4 830 N,則A項正確;加速上升過程中,速度增大,所受空氣阻力也增大,則B項錯誤;熱氣球以5 m/s的速度勻速上升時,由平衡條件知所受的空氣阻力Ff=F?。璵g=4 830 N-46010 N=230 N,則D項正確;熱氣球從地面上升10 s內(nèi),它做變加速運動,故10 s時其速度大小不是5 m/s,則C項錯誤.
答案:AD
三、非選擇題
9.一質(zhì)量m=0.5 kg的滑塊以一定的初速度沖上一傾角為30足夠長的斜面,某同學利用DIS實驗系統(tǒng)測出了滑塊沖上斜面過程中多個時刻的瞬時速度,如圖所示為通過計算機繪制出的滑塊上滑過程的v-t圖.求:(g取10 m/s2)
(1)滑塊沖上斜面過程中的加速度大?。?
(2)滑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3)判斷滑塊最后能否返回斜面底端?若能返回,求出返回斜面底端時的動能;若不能返回,求出滑塊停在什么位置.
解析:(1)滑塊的加速度大?。?
a===12 m/s2.
(2)物體在沖上斜面過程中mgsinθ+μmgcosθ=ma
μ===0.81
(3)滑塊速度減小到零時,重力的分力小于最大靜摩擦力,不能再下滑.
x== m=1.5 m
滑塊停在距底端1.5 m處.
答案:(1)12 m/s2 (2)0.81
(3)不能返回,停在距底端1.5 m處
10.(xx新課標全國Ⅰ)公路上行駛的兩汽車之間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當前車突然停止時,后車司機可以采取剎車措施,使汽車在安全距離內(nèi)停下而不會與前車相碰.通常情況下,人的反應時間和汽車系統(tǒng)的反應時間之和為1 s.當汽車在晴天干燥瀝青路面上以108 km/h的速度勻速行駛時,安全距離為120 m.設雨天時汽車輪胎與瀝青路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晴天時的2/5,若要求安全距離仍為120 m求汽車在雨天安全行駛的最大速度.
解析:設路面干燥時,汽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剎車時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a0,安全距離為s,反應時間為t0,由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得
μ0mg=ma0①
s=v0t0+②
式中,m和v0分別為汽車的質(zhì)量和剎車前的速度.
設在雨天行駛時,汽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依題意有μ=μ0③
設在雨天行駛時汽車剎車的加速度大小為a,安全行駛的最大速度為v,由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得
μmg=ma④
s=vt0+⑤
聯(lián)立①②③④⑤式并代入題給數(shù)據(jù)得
v=20 m/s(72 km/h)
答案:20 m/s(72 km/h)
11.質(zhì)量M=9 kg、長L=1 m的木板在動摩擦因數(shù)μ1=0.1的水平地面上向右滑行,當速度v0=2 m/s時,在木板的右端輕放一質(zhì)量m=1 kg的小物塊如圖所示.當小物塊剛好滑到木板左端時,物塊和木板達到共同速度.取g=10 m/s2,求:
(1)從木塊放到木板上到它們達到相同速度所用的時間t;
(2)小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
解析:(1)設木板的加速度大小為a1,時間t內(nèi)的位移為x1;木塊的加速度大小為a2,時間t內(nèi)的位移為x2,則有
x1=v0t-a1t2①
x2=a2t2②
x1=L+x2③
又v0-a1t=a2t④
代入數(shù)據(jù)得t=1 s⑤
(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
有μ1(M+m)g+μ2mg=Ma1,μ2mg=ma2⑥
解得μ2=0.08⑦
答案:(1)1 s (2)0.08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319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