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6課《小巷深處》教案 語文版(福建專用).doc
《2019-2020年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6課《小巷深處》教案 語文版(福建專用).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6課《小巷深處》教案 語文版(福建專用).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6課《小巷深處》教案 語文版(福建專用) 總體構思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本文人物性格和思想變化過程,加深對本文中心的理解。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道德、情感、價值觀:感悟母愛、贊美母愛。 教學思路 按照“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品讀課文”、“感悟課文”這四大板塊層層推進, 讓學生從文章中體味到母愛,感受母愛的偉大。 教學學法 用孟郊的《游子吟》導入,用感人動心的MTV《懂你》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自主、 合作、探究,讓學生的心靈愛到沖擊與震撼, 引起共鳴,張揚學生個性,真正理解、 感悟母愛的偉大。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分析“養(yǎng)母”這一形象。 2、了解、掌握描寫人物的四種方法。 二、教具準備:投影片。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每天都生活在母愛的氛圍中,享受著來自父母的濃濃親情。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母親的形象,她雖是養(yǎng)母,卻勝過生母,她以一位母親的崇高無私的愛呵護著“我”長大,但“我”卻在長大后,對于撫育“我”長大的養(yǎng)母產生了隔閡,對養(yǎng)育“我”長大的貧困的家產生了厭惡之情,并且離開了它,養(yǎng)母與“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母女二人后來的生活又怎樣了?讓我們帶著對文中這母女二人的命運和情感的關切之情來閱讀這篇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 (二)、閱讀要求 1、默讀課文,熟悉情節(jié),認識人物。 2、畫出文中生詞和應掌握的詞語。 (三)、字、詞的落實 (四)、分析課文 1、分析文中母親這一形象。 提問:文章前四個自然段都寫了母親的哪些事情? 回答:母親是一個雙目失明的婦女,她以賣冰棍為生,她好心地收留了“我”,一個棄嬰。為了“我”,她拿出所有積蓄換了住處,使“我在降臨到人世一個月后,真正擁有了一個家”。為了“我”,她甚至改變了以往的潑辣性格。 提問:5——8自然段都寫了母親的哪些事情? 回答:課文第5——7自然段重點寫母親為了“我”終年辛勤勞作,苦心經營,為了多一點收入,寧可“坐在太陽最毒的地方守著賣”,任憑夏日“毒辣的陽光”把“原已黝黑的皮膚曬得黑里透紅,日復一日,竟成古銅似的顏色”。母親含辛茹苦,卻把“我”調養(yǎng)得像個“千金小姐”。第8自然段寫母親為“我”讀書取得的每一點成績而驕傲。 老師點撥:課文中母親這一形象一開始就給讀者深刻印象,在秋風落葉的環(huán)境中在圍觀人們的冷漠中,母親向“我”敞開了她“瘦癟卻溫暖”的胸懷,為了“我”,她“拆掉了自己住了十幾年的小木棚,搬進了小巷最深處那間門口有兩個滑溜溜石凳的小房子”。她的這一舉動耗盡了她“所有的積蓄”,可見她對女兒的愛是多么的無私、大方!她為了“我”,甚至改變了她以往的潑辣性格,可見愛的力量是多么神奇!母親為了“我”,在炎熱的夏天,“她如同一尊雕像”一樣,“執(zhí)著地守候在一個大大的冰柜箱旁”,任憑太陽的炙烤,為了“比別人多賺的每一分錢”而無怨無悔!一年四季的忙碌,換來的是“飯桌上經常能見到的葷菜”,和“我”見不到補丁的衣服,母親的愛女之心真是令人感動。 和千萬母親一樣,她也為“我”的點點進步而激動,陶醉!“我”的一篇作文成了她的“珍藏”,老師夸贊“我”的一句話竟讓母親“高興得落了淚”。一位母親的自豪之心寫得多么動人! 提問:母親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她的心卻是非常細膩的,課文第9——13自然段通過哪些細節(jié)寫出了母親的內心痛苦,她是怎樣對待“我”的感情變化的? 回答:如第11自然段。面對我對“我”對母親和家的感情變化,母親“依舊滿面春風”,她不讓人看出她內心的孤獨和痛苦又如第13自然段。母親聽出“我”話的弦外之音,仍然為“我”弄好吃的。 老師點撥:母親以她特有的敏感,感覺到了我對她的冷漠和對家的厭惡,但她仍然抑制住內心的痛苦,用她的樂觀和豁達從容面對,她對鄰居們說的話,既有對女兒努力學習的自豪,又有對女兒不能與她相伴的自慰,母愛是無私的,在母親眼里女兒永遠是“對”的。 我們從第13自然段中描寫母親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中,可以“讀”出母親內心的巨大痛苦,但母親是堅強的,盡管女兒的話傷了她的心,但她還是點頭答應了女兒的請求,起身摸索著給女兒做好吃的,母親的話“我?guī)湍闩c好吃的,食堂少油”。樸實無華卻有打動人心的震撼力量! 提問:課文寫母親最感人的情節(jié)在哪里?課文中哪幾個段落最讓人感動? 回答:寫母親克服困難,每月進城給“我”送生活費和營養(yǎng)品,卻為了照顧“我”的情緒,每次都讓別人默默地帶到學校,自己孤零零地回家。第25、——28段最讓人感動。 提問:這幾段寫母親,用了描寫人物的什么方法? 回答:人物的肖像描寫。 老師點撥:作者在敘述情節(jié)上別具匠心,直到課文結尾部分才揭開“謎底”:在“我”上高中的三年中,母親總是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困難,每月為“我”送生活費和營養(yǎng)品,母親又是那親的“善解人意”,她默默忍受內心痛苦,為了“我”有出息,也為了“我”的面子,讓我們用心揣度一下,母親的內心是多么復雜,多么痛苦啊!但為了愛,她抑制住自己的感情,表現得很平靜,她忍受著孤獨、寂寞、清貧,一切為了女兒她的愛女之心是多么深遠無私! 老師小結本節(jié)內容。 (五)、板書設計 小巷深處 林莉 一母親:收養(yǎng)“我”為“我”安家為“我”驕傲 無私、深沉的愛 辛勤撫育平靜面對默默承受 (人物外貌、語言、動作描寫)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分析文中“我”的思想變化過程。 2、分析本文的寫作特色。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jié)內容(二)分析課文 1、分析文中“我”這一形像。 提問:“我”對母親的感情可分為幾個階段?(在文中畫出并討論) 回答:可分四個階段。 (1)對生活滿足,并為母親自豪。 (2)沉默,回避同學,開始厭惡自己的家,不再與母親相伴而走。 (3)淡忘了家,淡忘了母親殷殷的招呼聲,與家完全隔絕。 (4)悔悟,為自己的虛榮無知而流淚。 提問:“我”開始回避同學,“厭惡我的家”的原因表現在哪一自然段中? 回答:第10自然段。 老師點撥:作者寫母親這一形像側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描寫,寫“我”這一形像則側重人物心理活動的刻畫,文章寫母親對“我”的愛,卻是在抒寫“我”對家、對母親感情變化過程中逐步展開的。全文以“我”的感情發(fā)展變化為主線,從“我”對生活的滿足,“我”對母親的驕傲,到“我”長大后對貧窮之家產生厭惡進而離開家,最后以“我”被母親深深的愛所感動而悔悟流淚結尾,以感情構筑文章框架,文中許多細小的生活場景和事件同“我”感情的脈絡連結起來,巧妙地融為一體,使文章感情真摯,極富感染力。 2、小結文中兩個人物形象(學生討論,老師歸納總結)。 (1)親的形象:高尚無私、堅韌執(zhí)著、沉默奉獻。 (2)“我”的形象:為愛所動、悔悟改過、懂得愛心。 3、分析本文的寫作特色。(學生討論后歸納)。 (1)形象含義豐富。 ①“母親”的形象:母親那黝黑的臉、粗糙的手、黯淡的眼睛和挺拔的身形,充滿憧憬的神態(tài),是作者寄托情感的形象,這一形象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②“小巷”的形象:深深的小巷,青石板鋪成的路面、小巷深處既是母女倆家的所在,也是她們生活的場景,亦是作者感情的依托。 ③“竹棒”的形象:文中的竹棒反映了母親和“我”感情變化的過程,那“竹棒后蹣跚著一個長長的、長長的人影”,讓讀者掩卷深思。 (2)選取生活瑣事表達情感。 本文寫的都是生活中的瑣事,這些瑣細的事都表現了深沉無私的母愛。 (二)板書設計 二“我”:滿足——自豪——沉默——厭惡——悔悟 (感情發(fā)展變化過程)-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小巷深處 2019-2020年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6課小巷深處教案 語文版福建專用 2019 2020 年級 語文 上冊 小巷 深處 教案 語文版 福建 專用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3262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