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歷史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 第8課 英國的制度創(chuàng)新-教案 岳麓版必修1.doc
《2018高中歷史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 第8課 英國的制度創(chuàng)新-教案 岳麓版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高中歷史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 第8課 英國的制度創(chuàng)新-教案 岳麓版必修1.doc(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8課 英國的制度創(chuàng)新 從容說課 英國君主立憲的資產階級代議制政體,其產生不僅是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產物,而且有深遠的歷史淵源。在封建時代,英國封建貴族及其他社會階層與國王之間充滿激烈的政治斗爭。這種斗爭削弱了國王的權威,形成了公民參政議政的政治氛圍。在資本主義發(fā)展時期,斯圖亞特王朝的一些國王企圖實行專制統(tǒng)治,為新興的資產階級所不容。經(jīng)過曲折復雜的血腥較量,曾一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制政府,但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說明資產階級共和制政府不符合當時的英國國情。1688年的“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本課主線索是英國君主立憲制政體的產生、發(fā)展和形成的過程。在介紹此過程中,教材重點介紹了《權利法案》在君主立憲政體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君主立憲制政府各個政治部門之間的關系及權力分配;君主立憲制形成的歷史意義以及現(xiàn)代英國資產階級代議制君主立憲政治的特點。這些內容構成了本課的知識要素,也是學習本課的知識重點。理清英國內閣制體制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分析理解英國代議制君主立憲制的特點,是本課難點。 教學重點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過程; 《權利法案》在君主立憲制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內閣制中君主、首相、責任制內閣之間的關系; 英國代議制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教具準備 設計計算機多媒體課件,內容包含“英國內閣制權力分布”示意圖、本課的板書設計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識記的基礎知識 (1)《大憲章》的頒布和意義。 (2)資產階級革命爆發(fā)的時間和原因。 (3)掌握“光榮革命”的基本史實。 (4)《權利法案》的制定和責任制內閣形成的基本史實。 (5)1832年議會制改革的原因、內容和作用。 2.理解和運用 (1)理解君主立憲制的含義和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及作用。 (2)理解在英國議會形成過程中,貫穿著封建主與王權的斗爭、資產階級與封建王權的斗爭及工商業(yè)資產階級與大貴族的斗爭。 二、過程與方法 1.布置學生分組課前預習:總結本課知識要點,課堂展示評價。 2.閱讀材料和進行中西政治比較,分析英國封建時代議會的特點。 3.閱讀圖文材料,總結啟蒙思想家對英國君主立憲政治產生的影響。 4.閱讀《權利法案》的內容摘錄,分析英國君主立憲制的權力分配情況和實質。 5.畫示意圖(教師課前制作逐步展示的多媒體課件),分析內閣制各部門的關系,并據(jù)此分析現(xiàn)代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6.師生討論,探究英國確立的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度的歷史作用。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根據(jù)英國君主立憲制度確立的基本史實,認識民主與專制斗爭的復雜性和曲折性。 2.培養(yǎng)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能夠歷史的、客觀地看待英國君主立憲制度的建立,它的建立、發(fā)展和完善是人類社會不斷發(fā)展的階段性產物。認識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qū)、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汲取人類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理解資產階級代議制的局限性。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 2005年4月9日是英國查爾斯王子再婚的日子,據(jù)英國媒體報道,來自世界各國的新聞機構早在半個月前就齊聚英國,并不惜花費巨資租下王子舉行婚禮的教堂附近的民宅。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生 可能這是一次舉世無雙的特別婚禮吧! 生 不對,因為查爾斯是英國王儲,現(xiàn)任國王逝世后他即成為英國國王,其特殊身份吸引了世界各國的關注。 師 對,是王儲的特殊身份帶來了新聞效應。發(fā)達的英國為什么還有國王呢?國王在現(xiàn)今的英國政治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呢?《英國的制度創(chuàng)新》這一課將告訴我們答案。 推進新課 師 光榮屬于希臘,偉大屬于羅馬。希臘和羅馬歷史給我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生 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羅馬的法律體系。 師 雅典民主政治和羅馬法對后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生 雅典的民主政治為后世民主政治的發(fā)展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羅馬法為近代資本主義啟蒙思想的產生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礎;羅馬法是現(xiàn)代歐洲大陸法系的基礎;羅馬法為近代資產階級立法提供了藍本。 師 雅典民主政治和羅馬法對近代歐洲確立民主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面就讓我們學習代議制民主政治的一種形式——君主立憲政體在英國確立的情況。 板 書: 一、從《大憲章》到《權利法案》 師 13、14世紀中國處于什么時期? 生 13、14世紀,中國處于元朝和明朝。 師 明朝中國政治制度有什么特點? 生 皇權極端強化。 師 13、14世紀的英國政治制度有什么特點? 生 議會制開始形成。 師 為什么英國形成議會制度而中國高度集權呢? 生 第一,英國王權與當時的封建主和市民等階層斗爭激烈,斗爭中王權受到限制。第二,歐洲國家受羅馬法的影響較深,法制意識較強,如當時出現(xiàn)《大憲章》并確立“法律至上”“有限王權”等原則。而明朝通過廢丞相和實行特務統(tǒng)治,強化了皇權,而《大明律》則為君主專制服務,儒家綱常思想也強化了人們的皇權意識??傊覈饨〞r代缺乏地方政治力量牽制皇權。 師 14世紀,英國議會制度有什么特點? 生 議會由國王和上下兩院組成。 師 英國封建時代議會制的確立,起主導作用的是什么力量? 生 封建大貴族。 師 新航路開辟后,英國的議會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生 資產階級和采用資本主義經(jīng)營方式的新貴族控制了議會,迫切要求取得相應的政治地位。 師 17世紀初,斯圖亞特王朝與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間的矛盾有哪些表現(xiàn)? 生 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宣揚“君權神授”,厲行專制統(tǒng)治,甚至停開議會。資產階級要求限制王權,擴大自己的政治權利。 多媒體課件顯示啟蒙思想家霍布斯的畫像和他的語錄: “Sovereignty is ultimately derived from the people……The power of the ruler is absolute, but kings do not bold their power by divine right.” 生 主權最終來自人民……統(tǒng)治者的權力是絕對的,但國王所掌握的權力并非神授。 多媒體課件顯示思想家洛克的畫像和他的語錄: 材料一:“統(tǒng)治者應該以正式公布的和被接受的法律,而不是以臨時的命令和未定的決議來進行統(tǒng)治?!倍矣终f:“法律一經(jīng)制定,任何人也不能憑他自己的權威逃避法律的制裁,也不能以地位優(yōu)越為借口,放任自己或任何下屬胡作非為,而要求免受法律的制裁。” 材料二:洛克主張:立法權應由民選的國會來行使。在君主制國家中,兩種權力(行政權和對外權)應聯(lián)合在一起,委托于君主。但行政權和對外權必須從屬于立法權,君主必須服從民選的議會。 (指導學生閱讀上述兩段材料,總結霍布斯和洛克的思想內容,并分析其積極意義) 師 霍布斯反對君權神授,認為君權民授,實質上主張絕對君主制。他的思想主張對反對封建君主專制,維護公眾權力,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反映了資產階級的愿望。但他不反對君主專制,主張人們絕對服從君主,又體現(xiàn)了一定的局限性。洛克的思想通過分析兩則材料進行總結。材料一圍繞法律進行闡述,其核心思想是法律至上,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思想實質是用法律限制王權。材料二主張實行分權,即將國家的立法權與行政和對外權分開,其實質是主張削弱和限制王權。洛克主張保留君主,但又主張用法律和分權手段限制君主權力,由此可以判斷洛克主張的國家政體是君主立憲制。 他們的思想都主張限制君主權力,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向封建王權挑戰(zhàn),確立君主立憲政體奠定了思想基礎,具有一定的進步性。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34~35,總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原因、經(jīng)過和結果) (學生向老師提交總結內容,教師通過多媒體平臺展示并評價) 師 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標志是什么? 生 《權利法案》的頒布。 多媒體課件顯示: 材料一:凡未經(jīng)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 材料二:凡未經(jīng)議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出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 材料三:除經(jīng)議會同意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征募或維持常備軍,皆屬違法。 材料四:議會議員之選舉應是自由的。 材料五:議會內之演說自由、辯論或議事之自由,不應在議會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彈劾或詢問。 材料六:為申雪一切訴冤,并為修正、加強與維護法律起見,議會應時常集會。 請完成: (1)上述的法律文件是由什么機構制定的? (2)上述文件通過的目的是什么? (3)法律從哪些方面限制了國王的權力,又從哪些方面規(guī)定了議會的權力? (4)上述法律文件通過的意義是什么? 師 上述文件通過的機構在教材中有表述——威廉接受議會擬定好的《權利法案》。文件通過的目的通過材料和結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分析,材料的內容規(guī)定了國王的權力,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實質上是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的斗爭,形式上是議會同國王的斗爭。因此,法律頒布的目的是限制國王的權力,保障議會的權力不受侵犯,即維護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材料一從立法方面、材料二從財政方面、材料三從軍事方面限制了國王的權力,法令限制國王權力的同時,也保證了議會立法、財政、司法、軍事等權力,同時規(guī)定了議員的選舉、言論、議會的召集等權力不受侵犯。上述文件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憲法保障,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知識拓展: 何謂君主立憲制?它的政體形式如何?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所謂君主立憲就是保留君主,但君主權力受到憲法的約束限制,它是近代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一種形式。 君主立憲制分為議會制和二元制兩種形式。在議會制的君主立憲制度下,君主不直接支配國家政權,內閣掌握行政權并在形式上對議會負責,這是資產階級民主制政體的類型。在二元制的君主立憲制度下,君主任命對他負責的內閣,直接掌握行政權,立法權歸議會行使,但君主有否決權。 同學們思考一下,歷史上哪些國家是議會制的君主立憲制,哪些國家是二元制的君主立憲制? 生 英國、法國實行過議會制君主立憲政體;德國、日本建立過二元制的君主立憲政體。 板 書: 二、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教師指導閱讀P35“內閣”及小字,分析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學生閱讀后,教師問:根據(jù)這段材料,英國政治制度有什么特點? 生 實行責任內閣制。 師 我國歷史上什么時期一度實行過責任內閣制?其法律依據(jù)是什么? 生 辛亥革命后,北洋軍閥統(tǒng)治初期。法律依據(jù)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師 英國責任內閣制在權力上是如何分配的? (指導閱讀教材,分組討論,并要求每組根據(jù)教材介紹,畫出“英國責任內閣權力分布”示意圖) (學生提交作業(yè),教師通過多媒體平臺展示并評價,然后教師展示課前制作的多媒體課件“英國內閣制權力分布”示意圖) 英國內閣制權力分布示意圖 師 在英國君主立憲制政體下,君主、議會、內閣之間的關系如何? 生 君主只是形式上的政府首腦,并不掌握實權,成為“統(tǒng)而不治”的國家元首。議會掌握立法權。議會多數(shù)黨領袖成為首相,可以提名組閣,建立新的“責任制政府”,因此,首相掌握行政、立法大權,成為事實上的政府首腦。因為內閣由議會的多數(shù)黨領袖(首相)提名組閣,所以內閣政府必須向議會或首相負責,而不向國王負責。 師 實行君主立憲制對當時的英國有何意義? 生 英國由人治轉向法治。任何政黨都可以參與議會選舉,通過競爭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目標。一方面,廣大選民直接參與了國家政治,體現(xiàn)了一定的民主性;另一方面,政黨之間的競爭規(guī)定在一定的有序范圍內,英國社會從此進入了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時期。 師 這種民主實質上更代表哪個階級的利益? 生 這種制度是在資產階級與封建國王的斗爭中實現(xiàn)的,當然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 師 既然維護資產階級利益,因此它的另一層意義就是有利于促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并且它也隨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而不斷改革,例如1832年英國議會進行了第一次改革。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 師 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生 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影響。 師 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為什么能影響到議會? 視學生回答情況作進一步解釋:工業(yè)革命使工商業(yè)資產階級實力增強,由于議會政治產生初期是由當時經(jīng)濟實力較強的大貴族控制,不能代表工商業(yè)資產階級的利益,因此他們要求改革議會,在政治上提高自己的發(fā)言權。通過這次改革,工商業(yè)資產階級是否達到了自己的預期目標? 生 達到了。這次改革使富有農民和城鎮(zhèn)有產者獲得了選舉權。工商業(yè)資產階級增強了自己在議會中的地位。 教師總結:由此可以體現(xiàn)出,隨著資本主義的不斷發(fā)展,英國的議會制度也不斷改革,因此說,英國的議會制度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課堂小結 從封建時代的《大憲章》到《權利法案》頒布,英國確立法治社會經(jīng)過曲折復雜的斗爭歷程。封建貴族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在封建時代同君主展開了激烈的斗爭,為英國留下了限制王權的歷史傳統(tǒng)。資產階級為了取得政治權利,與封建君主更是展開了血與火的激烈較量,終于頒布了《權利法案》,建立了近代法治社會。此后,英國國力蒸蒸日上,率先展開并完成工業(yè)革命,成為世界頭號強國。由此可見,民眾所向往的民主政治對國家興衰的影響力是何其巨大。 板書設計 第8課 英國的制度創(chuàng)新 時間 重大事件 特點 13世紀初 《大憲章》頒布 限制王權,保障貴族特權和保護部分騎士與市民的利益 14世紀上半期 議會開始形成 由國王和上下兩院組成 17世紀 斯圖亞特王朝統(tǒng)治 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一度停開議會 1640年 資產階級革命爆發(fā) 議會打出“自由”的旗號 1688年 “光榮革命” 趕走詹姆斯二世,威廉與瑪麗繼承英國王位 1689年 《權利法案》頒布 國王“統(tǒng)而不治”,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確立 18世紀前期 內閣制形成 國王任命下議院大選獲勝的多數(shù)黨領袖為首相,首相提名組成責任制內閣。國王統(tǒng)而不治,首相事實上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 19世紀中期 形成兩黨制 自由黨和保守黨輪流執(zhí)政 1832年 議會改革 工業(yè)資產階級增強了在議會中的地位 活動與探究 1.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無法當堂解決的問題,布置課外查詢解決。 2.課外查詢相關資料,或者采訪相關人員,進一步整理“內閣制權力分布”示意圖中各部門的關系和政策運作過程。 習題詳解 閱讀與思考式 反映了英國在19世紀下半葉,政治上出現(xiàn)自由黨和保守黨兩黨輪流執(zhí)政的局面。 解析與探究 1.(1)社會制度不同:18世紀,英國是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國家;中國處于明清時期,是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 (2)皇權權力不同:英國王權受到限制,“統(tǒng)而不治”;中國皇帝高度集權。 (3)閣員來源不同:英國由議會大選獲勝的多數(shù)黨領袖提名組閣;中國內閣成員為君主任免。 (4)內閣與君主關系不同:英國內閣實際上不向君主負責;只向議會和政府負責;中國內閣完全向君主負責。 (5)內閣權限不同:英國內閣與首相行使行政權,控制下議院立法程序;中國內閣大臣只能跪受筆錄,傳達君主旨意。 2.(1)維多利亞女王模范地履行了立憲君主的職責,自我克制,尊重政府領導者的決策,實行“統(tǒng)而不治”,實質上是遵守1689年《權利法案》的相關規(guī)定,緩和了王權與議會的矛盾,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君主立憲制政體。她在位期間,正值英國工業(yè)革命完成之際,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國勢日上。她的統(tǒng)治順應了資本主義發(fā)展的要求,符合資產階級和廣大人民要求民主權利的愿望,因此贏得后人尊敬。 (2)但維多利亞女王的行為也只是受當時歷史形勢所迫,英國限制王權是封建社會留下來的歷史傳統(tǒng),新興的資產階級為掌握政權、限制王權,曾經(jīng)發(fā)動了轟轟烈烈的資產階級革命,最終頒布了《權利法案》,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障。從“光榮革命”開始,英王已處于無權地位。維多利亞女王只能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履行職責,否則也會被資產階級和廣大人民趕下臺。 自我測評 1.(1)英國君主立憲制以責任內閣制為核心,國王是國家元首、聯(lián)合王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國教的世襲領袖。但君主處于“統(tǒng)而不治”的地位,而作為國家的象征的地位更為突出。 (2)國家權力的中心在議會,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由內閣掌握行政權并對議會負責,法律上賦予英王的權力都由內閣和議會行使。 2.(1)封建時代,封建大貴族為維護自己的利益,與君主展開斗爭,頒布《大憲章》,制王權,并形成議會制度。 (2)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tǒng)治引起資產階級不滿,1640年爆發(fā)資產階級革命,推翻斯圖亞特王朝統(tǒng)治,一度建立共和國。 (3)1688年,資產階級發(fā)動“光榮革命”,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 (4)18世紀前期,內閣制形成,國王任命下議院大選獲勝的多數(shù)黨領袖為首相,首相提名組成責任制內閣。國王“統(tǒng)而不治”,首相事實上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 (5)19世紀中期,形成兩黨制,自由黨和保守黨輪流執(zhí)政。 (6)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工業(yè)資產階級增強了在議會中的地位。 備課資料 1.代議制 公民通過選舉代表組成代表機關,間接參政議政,討論決定國家大事,行使國家權力的一種民主制度和組織形式。代議制從本質上來說是現(xiàn)代民主政治的產物,它是國家權力得以實現(xiàn)的主要形式。公民通過由自己同意所選舉出來的代表來負責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務,這種間接民主又被稱為代議制民主。代議制最初是中世紀歐洲君主和貴族的發(fā)明,到現(xiàn)代才實現(xiàn)了與民主制度的結合。 2.早期的英國議會 威斯敏斯特宮是英國最高立法機構——國會上、下兩院的所在地,故也稱議會大廈。現(xiàn)代議會起源于中世紀,“自由大憲章”確立了立憲政治的基本原則即“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權”。1265年,英國歷史上第一次議會在倫敦召開。17世紀以后,議會逐漸被改造成現(xiàn)代資產階級的代議制度,其主要職責是:立法、決定國家財政、推舉政府、監(jiān)督政府工作、審理公眾的申訴、辯論國事、為選民辦事、審理上訴案等。 3.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與發(fā)展 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是英國“光榮革命”后建立起來的國家體制,是資產階級民主制政體類型。大約在13世紀中期,貴族在同英王亨利三世的斗爭中獲勝,成立議會。13世紀末以后,議會經(jīng)常召開,議員由貴族、市民和騎士組成。由于各個階層的利益不同,常常不在一起開會,14世紀以后,議會逐漸分成上下兩院。此后,下院的權力不斷擴大,15世紀末,下院已經(jīng)有提出財政議案和法律議案的權力。但是,這一時期的議會仍然是封建性質的等級代議機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后,議會成為資產階級同代表封建勢力的斯圖亞特王朝斗爭的政治中心?!肮鈽s革命”以后,議會相繼通過《權利法案》和《王位繼承法》,從法律上確認“議會主權”原則,進一步限制王權。規(guī)定未經(jīng)議會同意,國王不得擅自批準法律、廢除法律或中止法律的實施;并規(guī)定,國王必須信奉英國國教,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結婚者不得繼承王位。英國的君主立憲政體初步確立。在這種政體下,君主是名義上的世襲國家元首,就法律地位而言,國王可以任免首相、政府大臣、法官,召集和解散議會,批準和公布法律,統(tǒng)率軍隊、宣戰(zhàn)和媾和等。英國國王還是英聯(lián)邦的元首,現(xiàn)在英王的頭銜是“天佑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和她的其他領土及領地的女王、英聯(lián)邦元首、基督教護教者伊麗莎白二世”。但實際上,立憲君主處于統(tǒng)而不治的地位,其作為國家的象征的地位更為突出。國家權力的中心在議會,主要在下院。議會的主要職權有立法權、財政權和對行政的監(jiān)督權。從表面上看,議會通過的法案要經(jīng)過國王批準,但這只是一種形式,18世紀以來,英王從來沒有否決過議會通過的法案。但是,自19世紀中期以來,英國的君主立憲制逐漸保守,議會的作用下降,國家的權力中心逐漸轉移到內閣和首相手中。 4.英國責任制內閣的形成 英國在中世紀早期就曾有一個由大貴族和高級僧侶組成的所謂“大議會”,協(xié)助國王處理國事。后來,一個由大約20人組成的樞密會議逐漸代替了“大議會”的職能。樞密會議成員協(xié)助國王制定政策,并向國王提出建議。后來,樞密會議的成員越來越多,效率越來越低。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時,樞密會議已經(jīng)把一些具體工作轉給它的一些下屬委員會來負擔。同時,在樞密會議內,一些與國王關系密切的人形成一個非正式的小集團,他們商議一些具體、切實的事情,向國王提出建議,原來的樞密會議逐漸形同虛設?!肮鈽s革命”以后,國王經(jīng)常與這個小集團在一起開會,以征求他們對一些政治問題,特別是外交問題的意見。當時,這種會議經(jīng)常在一個秘密的小房間(cabinet)中舉行,所以人們就稱這個會議為內閣會議,意思是在小的密室中舉行的會議,小集團成員即內閣成員。不過,在1714年以前,內閣還不是一個法定的組織,它只是少數(shù)主要大臣參加的會議。后來,到了漢諾威王朝時期,國王中很多人不懂英語,往往不參加內閣會議,而且,1714年以后,國王也沒有否決過內閣的決議。于是有的重要大臣就出來主持內閣會議,并把內閣的意見集中起來向國王匯報,這樣,他的位置就日益突出,慢慢成為后來人們所稱的首相。內閣制就這樣逐漸形成并完善起來。 5.輝格黨和托利黨的形成與演變 輝格黨和托利黨是17世紀末在英國出現(xiàn)的兩個正在形成中的政黨,當時,它們實際上還算不上是完全意義上的政黨?!拜x格”一詞起源于蘇格蘭的蓋爾語,意為“馬賊”?!巴欣币辉~起源于愛爾蘭語,意為“不法之徒”。1679年,當議會討論詹姆士公爵(即后來的詹姆士二世)是否有權繼承英國王位時,議員們展開了激烈爭論。贊成的人被對方稱為“托利”,反對的人則被對方稱為“輝格”,漸漸地,雙方各自都以此自稱。后來,雙方的觀點都發(fā)生了變化,輝格黨對君主不再持完全的否定態(tài)度,因為“光榮革命”后,英國君主的權力已經(jīng)受到種種限制;托利黨也逐漸改變了堅決擁護專制君主制的立場,因為他們幾次恢復舊王朝的企圖都因遭到大多數(shù)人的反對而失敗。久而久之,國王發(fā)現(xiàn),無論是輝格黨還是托利黨,當其中一個在議會中占多數(shù)時,就最好任命這個黨的成員為內閣大臣,內閣就不會同議會鬧矛盾。18世紀上半期,輝格黨在政治上占優(yōu)勢,是議會多數(shù)黨,故此,輝格黨執(zhí)政近半個世紀。18世紀后半期,托利黨才得以執(zhí)政。工業(yè)革命以后,兩黨的主張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大約在19世紀30年代,托利黨改稱保守黨,輝格黨改稱自由黨。也有人認為托利黨出現(xiàn)于19世紀60年代。 6.英國議會的選舉情況 17世紀末到18世紀中期,英國的議會選舉仍然實行沿襲已久的傳統(tǒng)選舉制度。當時,選區(qū)不是按照各地區(qū)人口數(shù)量平均劃分的,有關選舉權的規(guī)定在各地區(qū)也不一樣。一般來說,自由產業(yè)所有者年收入在40先令以上者才有選舉權。但是也有例外,在包括威斯敏斯特選區(qū)在內的12個選區(qū)內,就實行與成年男子普選權相近的選舉制。當時的選舉雖然是在公開方式下進行的,但普通選民很容易受到有權勢人物的影響。由于議會有很大權力,所以許多有權勢的人都想盡辦法通過選舉進入議會。他們操縱輿論,賄買選民。1689年,哈威斯一位貴族為了當選議員,用了8鎊6先令8便士的錢去賄買;1727年,一位伯爵為了在議會獲得一個議席,花去了900鎊。喬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時,一個議席標價為1500鎊;到喬治二世(1727~1760年在位)時,漲到2000鎊。一些有權勢的富翁為了能進入議會,依仗自己的財勢,到處拉選票。有人統(tǒng)計,在18世紀中期,有106名權勢人物操縱了192個議席的選舉。 7.《權利法案》與責任制內閣 ……靈俗兩界貴族與眾議員等……宣告: (1)凡未經(jīng)國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 (2)近來以國王權威擅自廢除法律或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 (3)設立審理宗教事務之欽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類指令與法庭,皆為非法而有害。 (4)凡未經(jīng)國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出國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 (5)向國王請愿,乃臣民之權利,一切對此項請愿之判罪或控告,皆為非法。 (6)除經(jīng)國會同意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征募或維持常備軍,皆屬違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為防衛(wèi)起見,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許可范圍內,置備武器。 (8)國會議員之選舉應是自由的。 (9)國會內之演說自由、辯論或議事之自由,不應在國會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彈劾或詢問。 …… (13)為申雪一切訴冤,并為修正、加強與維護法律起見,國會應時常集會。 彼等(即靈俗兩界貴族與眾議員等)并主張、要求與堅持上開各條為彼等無可置疑之權利與自由;凡上開各條中有損人民之任何宣告、判決、行為或訴訟程序,今后斷不應據(jù)之以為結論或先例。-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8高中歷史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 第8課 英國的制度創(chuàng)新-教案 岳麓版必修1 2018 高中歷史 第三 單元 近代 西方 資本主義 政體 英國 制度 創(chuàng)新 教案 岳麓版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337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