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 《觀察物體》第1課時 觀察物體教案.doc
《西師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 《觀察物體》第1課時 觀察物體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西師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 《觀察物體》第1課時 觀察物體教案.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教學資料參考范本 精編西師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 《觀察物體》第1課時 觀察物體教案 撰寫人:__________________ 時 間:__________________ 第1課時 觀察物體 【教學內容】 教程第47~4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并根據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正確地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重點難點】 重、難點: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并正確地判斷出觀察者的位置。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1.用多媒體課件放映《盲人摸象》的故事。 2.根據故事,提出問題。 提出疑問:同一頭大象,為什么在這些盲人叔叔的描述中都不一樣呢? (因為他們都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 引入:同學們說得真好。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在看事物的時候不僅要看到部分,還要看到整體,不要把部分當成整體。今天我們就帶著這樣的方法一起來觀察身邊的物體。(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課堂活動:觀察書包。 (1)活動準備:每4人小組準備一個書包。 (2)活動過程:將書包放在桌子的中央,4人小組的同學先分別從前、后、左、右四個不同的方向進行觀察。然后每個同學逐一說說你所觀察到的書包的樣子。說的時候要讓其他三個同學站在你剛才觀察的位置上,從而判斷你的敘述是否正確。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 (4)全班反饋。 通過反饋,使學生明確: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得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 2.教學教材第47頁的例1。 通過交流,老師發(fā)現大家的觀察能力還是很強的。剛才我們通過實物進行觀察,現在老師把難度加大一些。你們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用課件出示例1的情境圖。 (2)讓學生說說從情境圖中獲取的信息。 誰愿意來說一說圖上都畫了什么? (桌上放著一個茶壺,4位同學從各自的方向進行觀察。) (3)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教師:同學們說得真好。下面就請大家來當裁判,判斷這些茶壺圖分別是由哪位同學看到的。判斷好后,請將結果寫在教材第47頁的例1中。 ①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②全班反饋。 同學們都完成好了嗎?我們一起來聽聽大家的結論吧。同學們在反饋時,不但要說出哪幅圖是哪位同學看到的,還要說明判斷的理由。 學生的反饋大致如下: 第一幅圖是趙亮看到的。他觀察的位置在茶壺的前面,因此可以看到壺把、壺嘴和壺身上花紋的全貌。 第二幅圖是王麗看到的。她觀察的位置在茶壺的左面,因此可以看到壺把和壺身上的部分花紋。 第三幅圖是江鈴看到的。她觀察的位置在茶壺的后面,因此可以看到壺把、壺嘴和壺身,但看不到壺身上的花紋。 第四幅圖是丁一看到的。他觀察的位置在茶壺的右面,因此可以看到壺嘴和壺身上的部分花紋。 (學生在敘述理由的時候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教師都應予以肯定。) (4)用課件驗證學生的結果,并小結。 教師小結:通過課件演示,我們直觀地驗證了同學們判斷的結果。剛才的那四位同學分別從前、后、左、右這四個不同的方向來觀察茶壺。這里老師再告訴大家一個小知識:在觀察物體時,如果從左或從右這兩個方向來觀察物體,我們可以統一說成是從側面來觀察物體。 3.教學教材第47頁的例2。 過渡:同學們表現得不錯,那就讓我們再接再厲,一起來看看老師給你們的第二個挑戰(zhàn)吧。 (1)用課件出示例2的情境圖。 (2)讓學生說說從情境圖中獲取的信息。 誰愿意來說一說圖上都畫了什么? (三個小畫家正在給一位女同學畫頭像。) (3)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現在請大家來判斷下面的三幅圖分別是哪個小畫家畫的? (4)讓學生以4人小組為單位,按照情境中的位置坐一坐,驗證自己的判斷結果。 小組派代表說明理由: 第一幅圖是小紅畫的。她觀察的位置在女同學的前面,因此可以完整地畫出女同學的整張臉和兩條小辮子。 第二幅圖是小明畫的。他觀察的位置在女同學的右側,因此可以畫出女同學的半張臉和一條小辮子,以及頭上的發(fā)夾。 第三幅圖是小軍畫的。他觀察的位置在女同學的左側,因此可以畫出女同學的半張臉和一條小辮子。 (學生在敘述理由的時候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教師都應予以肯定。) 4.教學教材第48頁的例3。 引入:這個問題也沒難倒大家,沒辦法老師只好出殺手锏了,也就是更高難度的挑戰(zhàn)。大家有信心解決嗎?那就趕快“心動不如行動吧”。 (1)課件出示例3的情境圖。 (2)學生觀察情境圖,明確題意。 教師說明:大家現在看到的是玲玲一家星期天去郊游的情境。玲玲的爸爸是個攝影愛好者,當天他給玲玲和媽媽拍了不少照片?,F在玲玲想考考大家,我們一起來天天她的問題吧。 (3)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①讓學生讀出玲玲的問題:下面這些照片分別是爸爸站在我們的哪個方向拍的? ②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解決問題。先交流討論,再將結果填寫在教材第48頁的例3中。 ③全班反饋。 我們一起來聽聽大家的結論吧。 各小組說出爸爸是站在哪個方向拍的,并說明判斷的理由。大致如下: 第一張照片是爸爸站在玲玲和媽媽的前面拍的,因此可以拍到兩個人的臉。 第二張照片是爸爸站在玲玲和媽媽的后面拍的,因此只能拍到兩個人的后腦勺。 第三張照片是爸爸站在玲玲和媽媽的左面拍的,因此可以拍到三棵樹。 第四張照片是爸爸站在玲玲和媽媽的右邊拍的,因此可以拍到房子和一棵樹。 (4)用課件驗證學生的結果。 三、鞏固練習 1.讓學生完成教材第48頁“課堂活動”的第1題。 練習時,先讓學生理解題意,再小組合作觀察,并連線。全班反饋時,讓學生說清判斷的依據。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挑戰(zhàn),相信大家已經掌握了觀察物體的相關知識。誰愿意來說說你的收獲? 如: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觀察物體時,看到物體的哪一面,就是站在物體的那一面觀察到的。 找準北觀察物體的特征,能幫助我們判斷觀察者所在的位置。 …… (學生的想法不唯一,只要合理,教師都應予以肯定。) 五、作業(yè)設計 1.課堂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設計”。(word版,可修改) 2.課后作業(yè) 板書筆記 觀察物體 例1:趙亮 王麗 江鈴 丁一 例2:小紅 小明 小軍 例3:前面 后面 左面 右面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的內容是觀察物體,它屬于“空間與圖形”領域。聯系本節(jié)課的教學特點及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中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詮釋:一、故事引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盲人摸象》的故事作為新課的引入,讓學生通過聽故事、解決故事中的問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求知的欲望,為新課的學習作好準備;二、在玩中學,在學中悟。在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了他們熟悉的生活情境、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又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從而達到“玩中學,學中悟”的既定目標。 當然本節(jié)課仍有一些不足之處。學生在判斷觀察者是處在被觀察物體的左面還是右面位置時,會遇到不小的阻礙。雖然教學中教師讓學生采用“坐一坐”的體驗活動及課件的直觀演示,幫助他們建立從各個不同方位觀察到的物體表象。但對于空間想象能力不強的學生,這方面的訓練還是有待加強。 8 / 8-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觀察物體 西師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 觀察物體第1課時 觀察物體教案 西師版二 年級 數學 上冊 第四 單元 觀察 物體 課時 教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4410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