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五上《探測暗盒里的電路》標準教案.doc
《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五上《探測暗盒里的電路》標準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五上《探測暗盒里的電路》標準教案.doc(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五上《探測暗盒里的電路》標準教案 作者:牟壽滿 郵編:116650 電話:87901163 一、教案背景及教材分析 本課是蘇教版《科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電和磁》中的第三課。本課緊緊圍繞檢測暗盒里的電路這一活動展開,教學中雖然分了幾個活動,但這幾個活動只是檢測的一個個步驟。檢測的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記錄的過程、解釋的過程、反思的過程。更重要的是給學生解暗盒的一種方法、一種思想,即:當我們碰到如此的暗盒,我們有時無需打開它只要借助外顯的一些現(xiàn)象就可以做出合理的解釋。 本課學生的探究重點是根據現(xiàn)象推測暗盒里的電路連接情況。 我設計本課的教學是從如何判斷一根電線是否斷了入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研究的欲望。在學生產生了學習興趣后,讓學生動手設計暗盒,提出判斷暗盒的方法,在分組揭開暗盒之謎。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一種解密暗盒的方法,知道不同的電路會產生不同的現(xiàn)象,等等一些相關的科學知識。 本課是對前兩課知識的鞏固與延伸,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也是對學生能力的提高。 二、 教學目標 1、 能夠利用檢測器檢測暗盒里的電路。 2、 能利用簡單表格記錄檢測結果,并根據檢測到的現(xiàn)象做出假設性的解釋。 3、 知道不同的電路會產生不同的現(xiàn)象。 4、 學會一種解密暗盒的方法。 5、 尊重證據,實事求是,意識到講究一定的順序對探究有更多地幫助。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根據現(xiàn)象推測暗盒里的電路連接情況。 難點:有順序地進行測試和記錄,不遺漏。 四、教學準備 每小組:導線12根、電池(電池盒)3組、小燈泡6個 五、教學方法 猜測、分組實驗、表格分析、討論交流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 導入新課 提問:老師手里握著兩根電線,其中一根斷了,你能幫老師想出什么好辦法找到斷的那一根?板書課題。 二、 設計暗盒 1、 如果你有一個小燈泡,一節(jié)電池,讓你組裝一個暗盒電路,你認為你最少可以用幾根導線呢?為什么? 2、 學生講述。 3、 談話:現(xiàn)在每個小組都有兩個小燈泡、一節(jié)電池,還有一些導線,請小組內商量好之后組裝一個暗盒電路,然后給你們設計的暗盒確定難度等級,是初級還是中級或高級。 4、 小組設計暗盒并確定難度等級。 [評析]這部分的活動是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教師要適當做好指導工作,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在小組內與同學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 判斷暗盒里電路的方法 1、 提問:這些暗盒的秘密都在里面,外面只有一些導線頭,你認為要想知道暗盒里面的電路,可以怎樣做呢? 2、 學生講述。 3、 討論: (1) 怎樣檢測才算科學? (2) 這些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 小燈泡不亮——不通? 小燈泡亮了 ——通? 小燈泡變暗了——通了,但是增加了用電器? 小燈泡變亮了——是增加了電池? [評析]通過猜測,總結方法,為下一步去具體實現(xiàn)做好鋪墊。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完成下一步的操作。 四、 學生分組揭開暗盒之謎 1、 學生兩個小組交換設計好的暗盒。 2、 小組研究。并填好表格。 接 點 燈 泡 A-B A-C B-C B-D 亮 滅 3、分組匯報 4、小結 五、 整理活動記錄,畫出暗盒里的電路圖 1、 整理活動記錄,畫出暗盒里的電路圖 2、 小組內交流(說出本組驗證的想法和依據) 3、 匯報結果(說出驗證方法、遇到的問題、解決的方法) 六、 打開暗盒,驗證自己的判斷 1、 各小組打開暗盒,驗證自己的判斷 2、 各小組談體會,查找錯誤原因,質疑解惑。 3、 教師小結: 今天大家的收獲可真不小,希望同學們能夠繼續(xù)努力,去認識更多的事物,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評析]讓學生進行反思,發(fā)現(xiàn)不同的電路連接有時也可以有同樣的效果。從預測到實驗感知,符合小學生特點,是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提高的重要過程。 七、教學片段賞析: 師:老師手里握著兩根電線,其中一根斷了,你能幫老師想出什么好辦法找到斷的那一根? 生:老師,我有辦法。我們已經學過簡單電路和導體,知道了電線是導體,這樣,我可以用一個小燈泡和一節(jié)電池來判斷出結果。 生:對,我也是這樣想的。 利用電線、燈泡、電池,組成一個簡單電路,燈泡不亮了,就說明這根電線時斷的。 師:大家同意嗎? 生:同意。 師:你們非常聰明,老師很羨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探測暗盒里的電路》。 [片段評析]教師設計一個小問題,學生很樂意去想辦法。讓學生動腦去思考,想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思維帶進課堂里,并調動了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的意識。從而使學生快速進入角色,立體于下一步的教學探究。 教學片段賞析: 師:這些暗盒的秘密都在里面,外面只有一些導線頭,你認為要想知道暗盒里面的電路,可以怎樣做呢? 生:我可以用一節(jié)電池、一個小燈泡、兩根導線,組成一個斷開的電路,把這兩根線頭與暗盒外的兩個線頭連接,如果小燈泡亮了,說明暗盒里的電路通了,如果小燈泡不亮,說明暗盒里的電路不通。 師:大家認為他說得怎么樣? 生:我有補充。原來組成的電路時斷開的,如果兩端的線頭相連,小燈泡也會亮。記住小燈泡的亮度,再去實驗檢測,如果小燈泡亮了,而且亮度變暗了,說明暗盒里增加了用電器; 小燈泡變亮了,說明是增加了電池。 師:這位同學說的方法,大家同意嗎? 生:同意! 師:剛才的說法制是大家對實驗的猜測,究竟能否可行,還得怎么樣? 生:動手實驗。 師:對,下面…… [片段評析] 先預測,說明自己的試驗方法,以及這種方法帶來的試驗結果,使學生對實驗的方向有所明確,從而更加有利于實驗的操作。這個活動,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腦思維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八、教學反思 1、科學探究在學生的“做中學”得以體現(xiàn)。 科學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賴于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活動,必須緊密結合科學知識的學習,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內化形成,而不能簡單地通過講授教給學生。本課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制作暗盒里的電路,接著進行猜測檢測方法,再動手去檢測。學生在這些過程中,小組合作、合理分工,動手、動腦,發(fā)揮了個體的聰明與小組的群體智慧,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培養(yǎng)了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科學方法,學會與人正確交流。 2、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在學生的“做中學”得以體現(xiàn)。 科學課堂中,提倡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學生體現(xiàn)主體地位。本課中,教師的語言做到了精煉,而且起到了主導作用,引導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小組合作中、問題表達中體現(xiàn)了他們的主體地位,對于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附送: 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五上《晝夜交替》教學設計 指導思想: 本節(jié)課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為達到把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作為科學教育的重要目標精心設計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將科學課所提倡的體驗學習,自主探究學習的方式貫穿在整個教學中。 理論依據: 以小學科學課課程標準為依據,注重體驗學習,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生命科學領域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梳理: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晝夜交替》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晝夜的產生和變化的原因。主要教學內容有:一、從同一地區(qū)白天和黑夜的現(xiàn)象入手引發(fā)學生思維。二、通過模擬實驗來了解晝夜的成因。三、推算晝夜區(qū)域和某地時間。四、列舉歷史上比較著名的晝夜成因觀點,進行人類探索晝夜成因的科學史教育。 教學方法梳理: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重在過程",根據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科學課程應該具有開放性這一基本理念,針對《晝夜交替》這堂課,我采用“探究——研討”的教學方法,通過讓學生對晝夜交替的現(xiàn)象進行觀察、研討、推測假設、驗證,以進一步研究晝夜交替產生的原因。從而讓學生學到探究科學規(guī)律的本領。為了能使本課的教學目標得以落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還同時綜合運用了實驗法、演示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來組織課堂教學。 學情分析: 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五年級的學生雖然通過電視或書籍,大多數都已經知道地球在自轉并且圍繞太陽公轉這一科學事實,但還沒有足夠的知識積淀和空間想象能力。從教材編寫來看,引起晝夜交替現(xiàn)象有好幾種可能,教材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發(fā)揮最大的想象力,提出地球產生晝夜現(xiàn)象的多種假說,并通過模擬實驗去驗證,重演一次人類認識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過程,通過這樣一個過程雖然最后還沒有找到正確的解釋,但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明白了科學需要通過親身經歷科學探究,從而產生深刻的科學價值觀。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 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自轉一周為一天,約24小時。 2. 知道晝夜交替是地球自轉造成的。 3. 了解古人對晝夜成因的猜想與哥白尼的貢獻。 4. 探究晝夜變化對動植物行為的影響。 能力培養(yǎng) 1. 通過模擬晝夜變化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2. 學會定期觀察一種動物或植物,了解生物的生長活動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 樂于與人合作。 2. 培養(yǎng)尊重事實的科學態(tài)度,體會人類認識自然世界歷史過程的艱辛。 教學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驗觀察——分析交流 教學重、難點: 結合實驗現(xiàn)象和實際觀察,分析出現(xiàn)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原因。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及實驗器材 學生準備:小皮球(乒乓球)、手電筒(蠟燭)、白紙、水彩筆、小組記錄表。 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景導入 導入;出示太陽東升西落的示意圖或動畫。 問題:我們每天都能看到太陽在東升西落,是太陽在繞著地球轉嗎? 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原因呢? 目的:引發(fā)學生對熟悉現(xiàn)象的思考,從而引入課題。 二、活動一:晝夜交替是怎樣產生的? 問題:我們把白天簡稱為晝,黑夜簡稱為夜,晝夜交替一次為一天。 想想看,是什么原因使晝夜不停地交替出現(xiàn)呢? 討論: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進行猜想。 交流:各小組派代表匯報交流自已的想法。 媒體:出示地球儀和手電筒。 任務:如果用手電筒表示太陽,地球儀表示地球。如何借助它們證實自已的猜想?請設計一個模擬實驗。 討論:各小組分組討論并設計實驗。 實驗:各小組展開模擬實驗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 交流:各小組進行匯報與交流。 媒體:出示地球自轉示意圖。 小結:地球是圍繞太陽運轉的一顆行星,地球在圍繞太陽運轉的同時也在自轉。地球自轉一周約需24小時,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一天。在地球的某一個地方,在一天當中,正對太陽時就是白天,繞到背向太陽的一面時就是黑夜。 媒體:播放“晝夜交替”視頻 。 目的:引導學生通過實驗,了解晝夜交替現(xiàn)象是由于地球自轉產生的,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自轉一周為一天,約需24小時。 導入:在同一時刻,北京的太陽剛剛從東方升起,紐約的太陽已經向西落下,世界各地的晝夜變化存在著差異。 問題:示圖在P22的網頁圖片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討論:學生讀圖并討論。 提問:你還知道哪些例子嗎? 交流:學生匯報自已所知道的關于該問題的例子,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盡量描述自已的親身經歷過的事例。教師把真實的典型的羅列出來。 三、閱讀資料:古人是怎樣認識晝夜變化的? 四、活動二:晝夜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導入:出示課本圖,介紹典型的動植物受晝夜影響的現(xiàn)象。 問題:在生活中,是否也有類似的現(xiàn)象? 任務:選擇一、兩種身邊常見的動植物,連續(xù)觀察幾天,了解其在白天和夜晚它們的生長活動有什么不同。 討論:小組內交流觀察結果,鼓勵描述事實,討論動植物的生長活動規(guī)律與晝夜交替現(xiàn)象有哪些關系。 媒體:播放“晝夜交替對動植物的影響”視頻 。 小結:大多數動植物的生長活動規(guī)律與晝夜交替現(xiàn)象有著密切的關系。植物的花或葉大多在每天固定的時間開放或閉合,動物也都是在每天固定的時間活動或休息。 五、總結、延伸: (1)通過今天的學習,談談有什么收獲? (2)對于“地球上晝夜會不斷地交替”這種自然現(xiàn)象,雖然有多種可能的解釋,但合理的只有一種,要找到符合真實情況的解釋我們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證據,當我們獲得的證據越多,我們就越可能對我們看到的現(xiàn)象做出更合理的解釋,我們也就越接近真理。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研究,同學們也可以查閱一下相關的資料,把你得資料帶來我們一起交流。 教學評價設計: 新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的課程評價,所以,我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的態(tài)度、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在本節(jié)課我將采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 1、在“推測假設”環(huán)節(jié)中采取教師評價、學生自評、互評。 2、在 “模擬實驗”環(huán)節(jié)中采取小組評價。 3、在“匯報展示”環(huán)節(jié)中采取教師、學生對匯報者實驗活動作出評價。 4、在“實驗小結”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 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實踐和反思,學會發(fā)現(xiàn)自我、欣賞別人。 設計特色: “晝夜交替”是“白天和黑夜”單元的第三課。本課首先從“太陽東升西落”現(xiàn)象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模擬實驗分析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成因,進而了解人類認識晝夜變化的歷史過程及世界各地晝夜變化的差異;通過對動植物進行定期觀察,發(fā)現(xiàn)晝夜交替對動植物的影響,拓寬學生對晝夜現(xiàn)象的了解。 白天與黑夜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也常引起學生產生一些疑問。本課從這些常見的現(xiàn)象入手,引導學生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了解自然規(guī)律。首先從“太陽東升西落”現(xiàn)象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模擬實驗分析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成因,進而了解人類認識晝夜變化的歷史過程及世界各地晝夜變化的差異,通過對動植物進行定期觀察,發(fā)現(xiàn)晝夜交替對動植物的影響,拓寬學生對晝夜現(xiàn)象的認知。 板書設計、學生記錄單設計: 板書設計: 晝夜交替現(xiàn)象 學生畫的示意圖 ①地球不動,太陽繞著地球轉;(順時針轉、逆時針轉兩種) ②太陽不動,地球圍著太陽轉;(順時針轉、逆時針轉兩種) ③地球圍著太陽轉,同時自轉;(順時針轉、逆時針轉兩種) ④太陽不動,地球自轉(順時針轉、逆時針轉兩種) 學生記錄單設計: 晝夜交替實驗記錄表 實驗情況 能否解釋晝夜交替 第一種 第二種 第三種 第四種 …… 各小組認真記錄,實驗完成后請各組代表匯報、展示一下你們的實驗結果。-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探測暗盒里的電路 2019 2020 年蘇教版 科學 探測 暗盒 電路 標準 教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5586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