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六年級語文下冊 第27課《古詩三首》(品讀悟趣)教學設計 冀教版.doc
《2019年(春)六年級語文下冊 第27課《古詩三首》(品讀悟趣)教學設計 冀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春)六年級語文下冊 第27課《古詩三首》(品讀悟趣)教學設計 冀教版.doc(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年(春)六年級語文下冊 第27課《古詩三首》( 品讀悟趣)教學設計 冀教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正確認讀一個要求會認的生字,理解詩句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 借助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閱讀為主,聯系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展開想象,從而達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細細品讀重點詞句,體會詩句體現的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展開想象,感受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從字里行間感受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從中受到美的熏陶,并體會作者的情感和蘊含的人生哲理。 教學過程: 預習,約童趣 1.學生搜集作者及相關時代背景圖片、音樂、錄像等。 2.學生根據“預習提示”預習課文。 (1)初讀課文,畫出自己難讀的生字、難理解的生詞。 (2)了解本課的主要內容。 (3)搜集作者的相關資料。 3.選擇自己的學習伙伴。 第一課時 一、導語,引童趣 (音樂)有人說,童年是一支支動聽的歌,是一幅幅美麗的畫,而我要說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詩,只要用心去讀,就能讀出歌,讀出畫,讀出許多美好的事。 今天,咱們就一起用心的去讀兩位古代詩人筆下的“童年”。 二、初讀,悟童趣 同學們認真、仔細地將這兩首詩讀三遍以上。(老師出示《牧童》、《稚子弄冰》兩首詩。) (學生自由讀詩) 單獨為大家朗讀這兩首詩。 (評價、正音。) 正確讀通了,我們還應該爭取把詩讀懂。請大家借助注釋進行學習。 (學生自主嘗試學習。) 學習要求: 1.借助課文注釋、工具書,或與組員探討,理解字詞,初步理解古詩大意。 2.交流自己獨到見解,從詩中你聽到了哪些動聽的聲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4.把想象到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形象、流暢地描述出來。 你們能學懂些什么呢? 師:你們的發(fā)言對我們其他的同學都有啟發(fā),我們同桌之間也相互說一說。 三、品讀,想童趣 1.《牧童》中的童趣形象 大家都發(fā)現這兩首詩的孩子生活都是特別有趣。我們繼續(xù)走進這幾位孩童的生活,(指第一首詩)哪些場景你們覺得特別有情趣呢? 你能給我們描述一下那是一幅怎樣的充滿情趣的畫面嗎? 那是一片怎樣的原野?(點擊“鋪”和“六七里”字)你好像看到什么? “六七里”和“三四聲”只是虛指的數字。我很想在一望無際的草地上打幾個滾,踢幾腳球。眼前綠草茵茵,我們耳畔似乎又聽到什么? 同學們,張開我們想象的翅膀,牧童是怎么在晚風中擺弄他的笛子的呀?。c擊“弄”字) 出示:牧童時而把笛子放在嘴前,輕輕一吹,悅耳的聲音讓老牛也側耳傾聽。時而 時而 。 (學生紛紛述說自己想象的畫面) 還有哪些場景讓你們感覺很有情趣呢? 發(fā)揮我們的想象,把有趣的情景描繪出來。 (點擊“臥”字)“臥”在草地上,把草地當作床,可以在上面睡覺,多好玩啊! 這樣的生活真是—— (板書:悠閑、自在、無拘無束) 閉上我們的眼睛想象,眼前綠草茵茵,耳畔牧笛聲聲;老牛品草靜靜,夜晚清風習習,高空明月朗朗,牧童臥草而眠,太愜意了!你能讀出這樣的快樂嗎? (學生讀詩。個別讀、齊讀。) 呂巖又為何要寫這樣的牧童呢? (出示呂巖小傳,學生默讀) 呂巖:進士,當過兩次縣令。正遇到農民起義,兵荒馬亂的,帶領家人逃跑,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傳說到山中學道,不知所終。 生于兵荒馬亂的呂洞賓多么渴望能過上這樣悠閑自在快樂生活??!誰能讀出這種渴望。 (學生自由讀,個別讀) 2.《稚子弄冰》的童趣形象。 牧童在鋪展的原野逗弄笛聲,在清風明月下安然入睡,真是童趣無限。讓我們的目光跟隨楊萬里,在寒冬之際,清晨之時,走到農家,再去感受童趣。 出示: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板書——嬉樂、失望 詩中孩子弄冰的場景,充滿了樂趣:心態(tài)上,寒天“弄冰”,童心熾熱;色澤上,“金”盆“彩”絲串“銀”冰;形態(tài)上,是用“金盆”脫出的“銀錚”,圓形;聲音上,有“玉罄穿林響”的高亢,忽又轉作“玻璃碎地聲”的清脆。全詩形色兼具以感目,聲意俱美以悅耳賞心,繪聲繪色地表現出兒童以冰為錚、自得其樂的盎然意趣。 你們就是那個男孩,表演出當時的情景,有對話,有動作。 楊萬里不止是以旁觀的態(tài)度描寫兒童,他甚至和兒童一塊兒玩耍、做游戲。他看到小孩子們在園子里學著栽花種草,就想參加到他們的行列中去,發(fā)現了他們修筑的一條小路,大概只有螞蟻才能通得過。詩人真的參加到孩子們的行列中去,跟他們一起捉迷藏:“偶見群兒聊與戲,布衫青底捉將來?!庇械男『⒆硬氐剿那嗖忌赖紫卤蛔搅顺鰜?。 如此有趣的一幕,如此可愛的詩人,用我們的讀書聲,表達出你也向往這樣的生活。 (生自由讀,指名讀) 詩人通過細心的觀察,把兩個頑童刻畫得栩栩如生。我們也把這幾個孩子形象記在心里吧! (學生自由背誦古詩。) 四、拓展,延童趣 四季童趣皆成詩,瞧: 春天,可去放風箏?!安蓍L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即風箏)。”(高鼎《村居》) 夏天,還可以去田野放牧?!安轁M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保ɡ渍稹洞逋怼罚? 秋天,可去捉蟋蟀?!笆捠捨嗳~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葉紹翁《夜書所見》) 冬天,可以玩冰雪。“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保钊f里《稚子弄冰》) 童年趣事是我們人生中一筆重要的財富。 (出示學生童年照片) 所以我們都不想長大,所以又一位老人發(fā)出“不羨神仙羨少年”的慨嘆,他是誰呢?我們將在下節(jié)課與他相會。 第二課時 五、輻射,理童趣 請同學們自學并賞析《湖上雜詩》。 作者閑來無事,在湖濱郊游踏青。一路上游人來往不絕,都說想做神仙,只有自己心境不同,一點也不羨慕神仙,只羨慕那些年輕的少年。青春是最令人如癡如醉的,但是年華如水,青春易逝,誰也無法挽留青春逝去的腳步呀!“不羨神仙羨少年”這句詩,明顯流露出作者對青春的渴盼,希冀中又隱藏著一股難言的惆悵。 請同學們把這種渴盼、惆悵的心情讀出來吧。 六、擴寫,展童趣 選擇一首自己喜歡的詩或詞,改寫成短文。 1.激發(fā)寫的興趣。 同學們,透過詩人的筆觸,我們對千年之前的兒童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但是,不無遺憾的是,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小小的鏡頭,只是無聲的電影。如果這個鏡頭再放大一點,電影里的人物動起來,這部電影有了聲音,有了色彩,那該多好??!很多反映歷史的電視電影,其實是幾句話就能寫完的事,可經過現代人的想象復原,就成了充滿生活氣息有聲有色的故事。能不能嘗試著把你感興趣的一首詩或詞改寫成一個故事,讓詩中的人物更加生活化,離我們更近? 2.根據自己的想象,自由寫故事。 3.選擇相同的為一組,分別交流、評議,教師相機指導修改。 附送: 2019年(春)六年級語文下冊 第27課《古詩三首》( 詳細解讀)教學設計 冀教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本課1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背誦三首古詩。 2.理解詩句中的詞語,說說古詩的大概意思。 過程與方法目標 1.憑借語言文字注解、圖片等,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內蘊美。 2.領悟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歡樂。 3.在說的基礎上,把這首詩所表達的意境寫下來。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感悟詩詞中童年生活的快樂、田園生活的溫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通過朗讀能初步感悟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 2.理解詩詞的意思、想象描述的畫面、體會童年生活的無暇和美好。 教學難點: 1.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詩詞中童年生活的快樂、田園生活的溫馨,受到美的熏陶。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設計理念: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鼻О倌昵暗墓旁?,如今讀來同樣讓我們感動。吟誦是古詩詞與學生學習的橋梁,應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指導學生注意詩歌的韻律、節(jié)奏和情感。在破解文義的設計中,重點抓住描寫動作的關鍵字眼,勾起學生的生活體驗,調動多種感官體驗,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韻味,輕松地理解詩意。 預習作業(yè): 1.讀準字音,通讀詩詞句,認識生字詞。 2.查閱工具書,借助資料,弄清古今字音、詞義的變化。 3.查閱資料,了解作者生平。 4.適當批注,并對疑點進行標注。 5.學生收集積累描寫的童年生活的古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第一首詩:《牧童》 一、創(chuàng)設情景,回顧引入 (一)出示“牧童騎黃牛,邊吹邊走”的動畫,并配以古詩《所見》的文字、聲音。指導學生跟著吟誦。 (二)你想說什么?這樣童趣盎然的古詩我們還學過很多,誰能說一首。 (三)是呀,童年是一支動聽的歌,是一幅美麗的畫,更是一首優(yōu)美的詩。用心去揣摩童年這首詩,你能讀出美好的韻味。今天讓我們再一次分享古代兒童生活的樂趣。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童年生活的童趣畫面,引領學生走入詩的意境。復習以前學過的古詩,積累祖國的語言文字。教師以抒情的話語,為課堂營造輕快、愉悅的學習氛圍,同時不露聲色地點明了詩歌的學習要領,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情趣?!? 二、學習《牧童》 (一)大聲誦讀,親近古詩,檢查預習效果。 1.學生自由讀古詩,讀準每個字,注意讀出詩的節(jié)奏。 2.指學生讀,從字音與節(jié)奏上去指導。讓學生感受到讀準確、讀清楚、讀得有節(jié)奏就是一種美。同時指導書寫“蓑”。 3.就近找個伙伴合作讀,讀整齊、響亮,讀得有節(jié)奏,讀出味道。 【設計意圖:古詩是一種經典,千百年前的作品,我們如今讀來,依然讓我們感動,引起我們的共鳴,就像今天寫的一樣,它是我們民族思想情感的寶貴財產。如何親近經典,誦讀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在不斷的回旋往復的朗讀中,在不同的朗讀要求下,多次反復地讀。讀得多了,自然就懂得了祖國言語與文字的音韻?!? (二)品讀想象,理解詩意。 1.小聲的靜靜的用心去讀,詩中哪些詞句,讓你有所想,有所悟。從中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哪些生活趣事? 【設計意圖:想象是理解詩意的翅膀,通過再現詩歌畫面,有助于學生對詩歌意思的理解,充實詩歌的內涵,使學生易學、樂學?!? 2.交流,同時結合學習。 (1)“草鋪橫野六七里” a、重點理解“鋪”:從“鋪”讓你感受到什么? b、播放大草原的畫面,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這個草場? c、如果你身在其中,你會怎樣?結合學生自己的理解指導朗讀。 (2)“笛弄晚風三四聲” a、結合注解理解“弄”。 b、從笛聲中你聽出了什么或感受到什么? 【設計意圖: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閑自得、怡然而樂,感受到的是一種野趣。】 c、結合指導朗讀。 (3)“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a、“不脫蓑衣臥月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b、牧童不脫蓑衣臥月明,那是因為什么? c、說說詩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讀。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閑自得、怡然而樂,感受到的是一種野趣。 d.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個怎樣的牧童呢?從哪里看出來的? 是一個可愛、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小牧童。 e、如果你就是牧童,你會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詩人又想借這個小牧童表達什么呢? 【設計意圖:廣闊的草地令人神往,悠揚的笛聲使人心動,美麗的月夜讓人陶醉。一個“橫”、 “弄”、 “臥”,更是充滿了隨性、自然。對于學生來說,這就是他們所期盼的無拘無束的生活。這個小牧童,就是他們理想的化身,因此,引導學生置換成牧童,設身處地想牧童所想,做牧童所做,從而更好地領略詩境、領悟詩情?!? f、根據學生不同的回答,適時地朗誦古詩中的句子,讀出自己體會到的詩韻。 g、天為床,地為席,在清風、明月中,和衣而臥,那是何等地自在,何等愜意。 h、一起誦讀此詩,能背的背。 3.這么悠閑的童年生活,出自詩人呂巖的筆下。介紹作者。 大家聽說過“八仙過?!钡墓适聠??誰知道“八仙”是哪八個人?呂巖就是“呂洞賓”,唐代人。呂巖考過科舉,做過縣令。后來唐代暴發(fā)了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時局動蕩,呂洞賓就帶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傳說他已經得道成了神仙。呂洞賓到底成不成神仙我們不知道,但《牧童》的意境就像仙境一般。 4.再次齊誦古詩。 過渡:過著世外桃源般生活的牧童在月夜下很愜意。 三、作業(yè) (一)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二)默寫《牧童》。 (三)選擇其中一首古詩,可自創(chuàng)一幅圖畫,也可改編成一篇小短文。 第二課時 學習第二首詩:《湖上雜詩》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有人說,年輕就是美麗,韶華易逝,青春易老。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用自己的靈動的筆抒發(fā)了自己對青春的眷戀,對年少的羨慕。今天,咱就一起走進袁牧的《湖上雜詩》。 【設計意圖:教師以抒情的話語,為課堂營造輕快、愉悅的學習氛圍,同時不露聲色地點明了詩歌的學習要領,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情趣。】 二.初讀古詩,檢查預習效果,并想象畫面 1.自由朗讀兩首古詩。注意“異”、“羨”的讀音和寫法。 2.指名誦讀,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全詩節(jié)奏可以這樣劃分: “葛嶺/花開/二月天,游人/來往/說神仙。老夫/心與/游人異,不羨/神仙/羨少年?!? 【設計意圖:通過評讀、賽讀、合作讀等多種形式,指導學生讀通詩歌,讀出節(jié)奏?!? 3.再次誦讀全詩,發(fā)揮想象,在《湖上雜詩》這首詩中,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設計意圖:想象是理解詩意的翅膀,通過再現詩歌畫面,有助于學生對詩歌意思的理解,充實詩歌的內涵,使學生易學、樂學。】 三.品讀古詩,領悟詩意 1.師提出自學要求,生自由組合,合作學習,進行品讀理解。 自學要求: (1)借助課文注釋、工具書,或與組員探討,理解字詞,初步理解詩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獨到見解,從詩中你聽到了哪些動聽的聲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練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把想象到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形象、流暢地描述出來。 2.交流反饋。 3.誦讀古詩,感受意境 四、復述詩意 用自己的語言把詩的內容復述一下。 【設計意圖:通過復述詩意,啟發(fā)學生想象,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春暖花開,閑來無事,三五成群,說說笑笑,到湖濱郊游踏青。一路上游人來往不絕,都說想做神仙,只有自己心境不同。一點也不羨慕神仙,只羨慕那些年輕的少年。青春是最令人如癡如醉的,但是年華如水,青春易逝,誰也無法挽留青春逝去的腳步呀!“不羨神仙羨少年”這句詩,明顯流露出作者對青春的渴盼,希冀中又隱藏著一股難言的惆悵。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2.把你最喜歡的句子用自己的話寫下來,或者畫下來。 第三課時 學習第三首詩:《稚子弄冰》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身處童年,你們正經歷著人生的美好季節(jié),一切都是新鮮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童年的你們,正趕上了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甚至是新奇有趣的。可是,你們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兒童,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嗎?有許多喜愛兒童和富有童心的詩人,他們?yōu)槲覀兞粝铝藢氋F的作品,在他們的詩詞中,我們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的孩子的生活情景。讓我們乘上詩詞的飛船,穿越時光的隧道,去分享古代兒童生活的樂趣吧!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童年生活的童趣畫面,引領學生走入詩的意境。教師以抒情的話語,為課堂營造輕快、愉悅的學習氛圍,同時不露聲色地點明了詩歌的學習要領,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情趣?!? 二、初讀古詩,檢查預習,想象畫面 (1)自由讀詩。 【設計意圖:想象是理解詩意的翅膀,通過再現詩歌畫面,有助于學生對詩歌意思的理解,充實詩歌的內涵,使學生易學、樂學?!? (2)理解詩意。 弄:玩。 銀錚:鑼。 磬:古代一種樂器,用石頭或玉雕成。 玻璃:古代指天然水晶石一類的東西。 三、品讀古詩,領悟詩意 1.師提出自學要求,生自由組合,合作學習,進行品讀理解。 自學要求: (1)借助課文注釋、工具書或與組員探討,理解字詞,初步理解詩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獨到見解,從詩中你聽到了哪些動聽的聲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練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把想象到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形象、流暢地描述出來。 小孩子從金盆里取出一塊冰,用彩線穿起來當做鑼來敲。聲音像玉磬一樣穿越樹林,冰忽然落在地上發(fā)出像玻璃一樣的破裂聲。 【設計意圖:這首詩寫的是一個冬天的清晨一個兒童玩冰的情景,兒童的聰明伶俐、天真頑皮躍然紙上。冬天的生活也如此富有情趣。】 2.交流感受,練習朗讀 以“詩中描述的兒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樣?你覺得詩人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寫的”為話題,引導學生讀書感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1)全班交流。允許有自己的感受。對學生不正確的認識要恰當地進行引導。結合時代背景,既要體會到兒童生活的悠閑和有趣,又能體會到作者對這一切的審美情趣。當然也可以從當代兒童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師既要尊重他們的獨特體驗,也要給予適當的點撥和引導。 (2)結合自己的感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詞。 3.誦讀古詩,感受意境。 練習把古詩詞讀流利,結合注釋理解每句詩的意思,并進行深入思考: 詩中描述的兒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樣?你覺得詩人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寫的?你還有什么疑問想提出來和大家交流? 4.根據學生不同的回答,適時地朗誦古詩中的句子,讀出自己體會到的詩韻。 四、結合學生的積累,拓展閱讀 1.交流已經背誦積累下來的寫兒童生活的古詩詞。 2.拓展閱讀楊萬里其他寫兒童生活的詩,大體了解詩的意思,并選一首自己喜歡的背誦下來。 五、作業(yè) (一)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二)默寫《稚子弄冰》。-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古詩三首 2019年春六年級語文下冊 第27課古詩三首品讀悟趣教學設計 冀教版 2019 六年級 語文 下冊 27 古詩 品讀悟趣 教學 設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5602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