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學 藝體生百日突圍系列 專題2.11 非金屬及其化合物基礎練測.doc
《2019年高考化學 藝體生百日突圍系列 專題2.11 非金屬及其化合物基礎練測.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高考化學 藝體生百日突圍系列 專題2.11 非金屬及其化合物基礎練測.doc(1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專題2.11 非金屬及其化合物 考綱解讀 常見非金屬元素(如H、C、N、O、Si、S、Cl等) 1、了解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備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質及其應用。 2、了解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 考點探究 和2016年大綱相比,變化有:“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及其應用”由“了解”提高為“掌握”;增加“了解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復習時應重視物質制備(實驗),注意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為載體的實驗考查。 預計2019高考將以元素化合物的性質與化工生產、日常生活、科學技術等方面的聯(lián)系為載體,與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等知識結合起來綜合考査鹵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 預計2019高考會將氧、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其他元素化合物及氧化還原反應等知識結合,以實驗題、工藝流程題等形式進行考查; 涉及綠色化學、環(huán)境保護的試題也會出現(xiàn),與生產、生活實際聯(lián)系,物質的循環(huán)利用、保護環(huán)境等觀念將滲透考題中,以體現(xiàn)化學核心素養(yǎng)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 預計2019高考會以化學實驗或化工工藝流程為載體,考查氨氣、銨鹽、氮氧化物和硝酸等物質的性質,重點考查考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探究能力。 硅、二氧化硅、硅酸、硅酸鹽的性質和用途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內容,預計今后高考會以新材料、新工藝為載體,考查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及應用; 以過渡元素為背景,結合實際生產、生活中的物質制備流程,綜合考查電化學、化學平衡、氧化還原反應等知識,著重考查考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運用化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將化學成果應用于生產、生活的意識。 知識梳理 一、碳和硅 1、C、Si單質的存在形態(tài)、物理性質: (1)碳在自然界既有游離態(tài)又有化合態(tài)。碳的同素異形體有金剛石、石墨、無定形碳、C60等。 (2)硅在地殼中的含量占第二位,僅次于氧,全部以化合態(tài)存在,是一種親氧元素,單質硅有晶體和無定形兩種。硅是帶有金屬光澤的灰黑色固體,熔點高、硬度大、有脆性。 2、C、Si的化學性質: (1)碳單質的化學性質:常溫下不活潑,在高溫條件下有強還原性。 ①可燃性:2C+O22CO、C+O2CO2。 ②還原性: a.與Fe2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C+2Fe2O34Fe+3CO2↑; b.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CO22CO; c.與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2O(g) CO+H2; d.與濃H2S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2H2SO4(濃) CO2↑+2SO2↑+2H2O。 (2)硅單質的化學性質: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但能與單質氟、氫氟酸、強堿反應。 ①與氫氟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i+4HF=SiF4↑+2H2↑。 ②與燒堿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Si+2OH-+H2O=SiO+2H2↑。 ③加熱時與O2、Cl2等非金屬單質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Si+O2SiO2;Si+2Cl2SiCl4。 3、工業(yè)制法: (1)原料:二氧化碳和焦炭。 (2)制備原理:SiO2+2CSi+2CO↑。 (3)提純原理:Si+2Cl2SiCl4↑、SiCl4+2H2Si+4HCl。 4、硅的用途:(1)作為半導體材料;(2)生產硅合金;(3)制造太陽能電池。 二、碳、硅的氧化合物 1、一氧化碳: (1)物理性質:無色氣體,有毒,難溶于水。 (2)化學性質: ①燃燒:CO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2CO+O22CO2。 ②還原CuO:Cu+COCu+CO2(冶煉金屬)。 2、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 物質 二氧化硅 二氧化碳 結構 空間立體網狀結構,不存在單個分子 存在單個CO2分子,其結構為直線型 主要物理性質 硬度大,熔、沸點高,常溫下為固體,不溶于水 熔、沸點低,常溫下為氣體,微溶于水 化 學 性 質 ①與水反應 不反應 CO2+H2OH2CO3 ②與酸反應 只與氫氟酸反應:SiO2+4HF=SiF4↑+2H2O 不反應 ③與堿液反應(NaOH) SiO2+2NaOH=Na2SiO3+H2O (盛堿液的試劑瓶不能用玻璃塞) CO2少量:CO2+2NaOH=Na2CO3+H2O;CO2過量:CO2+NaOH=NaHCO3 ④與鹽反應 如與Na2CO3反應:SiO2+Na2CO3Na2SiO3+CO2↑ 如與Na2SiO3反應:Na2SiO3+H2O+CO2(不足)=H2SiO3↓+Na2CO3 或Na2SiO3+H2O+2CO2(足量)=H2SiO3↓+2NaHCO3 ⑤與堿性氧化物反應 如與CaO反應: SiO2+CaOCaSiO3 如與Na2O反應:Na2O+CO2=Na2CO3 ⑥與碳反應 SiO2+2CSi+2CO↑ CO2+C2CO 注意: 玻璃中含有SiO2,SiO2能夠與堿液緩慢反應,帶玻璃塞的玻璃試劑瓶一般都是磨砂口的,接觸非常嚴密,接觸堿液時間長了會生成具有黏合性很強的Na2SiO3水溶液,從而使瓶塞與瓶頸黏在一起,不易分開。 三、硅酸、硅酸鹽和無機非金屬材料 1、硅酸: (1)物理性質:固體不溶于水。 (2)化學性質: ①弱酸性,酸性比碳酸弱,硅酸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②硅酸不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 H2SiO3SiO2+H2O。 ③硅酸能與堿溶液反應,如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SiO3+2NaOH=Na2SiO3+2H2O。 ④硅酸在水中易聚合形成膠體。硅膠吸附水分能力強,常用作干燥劑。 (3)壓電陶瓷:具有壓電效應。 四、氯氣的性質 1、物理性質: 顏色 狀態(tài) 氣味 密度 毒性 溶解性 黃綠色 氣體 刺激性 比空氣大 有毒 1體積水溶解2體積Cl2 2、化學性質: (1)與單質反應表現(xiàn)氯氣的氧化性 ①與鐵:2Fe+3Cl2 2FeCl3,產生紅棕色煙。 ②與銅:Cu+Cl2 CuCl2,產生棕黃色煙。 ③與鈉:2Na+Cl2 2NaCl,鈉在氯氣中燃燒火焰呈黃色且有白煙。 ④與氫氣:H2+Cl2 2HCl;H2+Cl2 2HCl。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產生蒼白色火焰,光照條件下發(fā)生爆炸。 ⑤與水:H2O +Cl2=HCl+HClO(氯氣既表現(xiàn)氧化性,也表現(xiàn)還原性)。 ⑥與堿:Cl2+2NaOH=NaCl+NaClO+H2O(氯氣既表現(xiàn)氧化性,也表現(xiàn)還原性)。 ⑦與還原劑(氯氣表現(xiàn)氧化性): 2FeCl2+Cl2=2FeCl3、SO2+2H2O+Cl2=H2SO4+2HCl、2KI+Cl2=I2+2KCl。 3、氯氣制備: (1)工業(yè)制法:通常是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2NaCl+2H2O2NaOH+H2↑+Cl2↑。 (2)氯氣的實驗室制法: ①反應原理:MnO2+4HCl(濃)MnCl2+Cl2↑+2H2O; ②試劑:二氧化錳和濃鹽酸 ③裝置:固體+液體氣體,主要儀器有鐵架臺、鐵圈、分液漏斗、酒精燈、集氣瓶、導管、燒杯(如圖所示) 。 ④凈化方法:用飽和食鹽水除去HCl,再用濃硫酸除去水蒸氣。 ⑤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或排飽和食鹽水法。 ⑥尾氣吸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OH-=Cl-+ClO-+H2O。 ⑦驗滿方法: a、將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靠近盛氯氣的瓶口,觀察到試紙立即變藍色,則證明已集滿; b、將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靠近盛氯氣的瓶口,觀察到試紙立即發(fā)生先變紅后褪色的變化,則證明已集滿; c、根據氯氣的顏色判斷是否收集滿。 五、氯的重要化合物 1、次氯酸: (1)弱酸性:一元弱酸,酸性比碳酸還弱。 (2)不穩(wěn)定性:次氯酸見光易分解:2HClO2HCl+O2↑,因此次氯酸要現(xiàn)用現(xiàn)配,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 (3)強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條褪色,用作消毒劑、漂白劑。 2、漂白粉: (1)成分: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屬于混合物,有效成分是Ca(ClO)2。 (2)制取原理:2Cl2 +2Ca(OH)2=CaCl2 +Ca(ClO)2 +2H2O。 (3)化學性質:水溶液呈堿性,具有強氧化性。 (4)漂白原理:Ca(ClO)2+CO2+H2O=CaCO3+2HClO。 (5)久置失效原理: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必須密封保存。 3、Cl-的檢驗:白色沉淀,含Cl-。 注意: 檢驗鹵素離子時加入稀硝酸是為了防止CO等離子的干擾。 六、硫 1、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硫元素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游離態(tài)的硫存在于火山噴口附近或地殼的巖層里?;衔锏牧蛑饕粤虻V石和硫酸鹽的形式存在。 2、硫的單質: (1)物理性質:俗名:硫磺;色態(tài):黃色或淡黃色固體;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2)化學性質: ①與金屬反應表現(xiàn)單質硫的氧化性:2Cu+SCu2S、Fe+SFeS。 ②與非金屬反應:O2+SSO2(表現(xiàn)還原性),S+H2H2S(表現(xiàn)氧化性)。 ③與強氧化劑反應(表現(xiàn)還原性):S+2H2SO4(濃) 3SO2↑+2H2O。 ④與熱的強堿反應(如氫氧化鈉溶液):3S+6NaOH2Na2S+Na2SO3+3H2O,既表現(xiàn)氧化性又表現(xiàn)還原性。 說明: (1)硫是一種弱氧化劑,與變價金屬(如Fe、Cu)反應時,生成低價金屬硫化物,而Cl2的氧化性強于S,與變價金屬反應時,生成高價態(tài)金屬氯化物,因此氯氣的氧化性強于單質硫的氧化性。 (2)可用CS2或熱NaOH溶液洗滌試管內壁的硫。 七、硫的氧化物 1、SO2的性質: (1)物理性質: 顏色 氣味 毒性 密度 溶解性 無色 有刺激性氣味 有毒 比空氣大 易溶于水 (2)化學性質: ①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例如SO2+H2OH2SO3、2NaOH(過量)+SO2=Na2SO3+H2O、SO2(過量)+NaOH=NaHSO3、Na2SO3+SO2+H2O=2NaHSO3。 3、SO42-的檢驗:待測液取清液有無白色沉淀,即可確定是否存在SO42-。 小結: 常見漂白性物質歸納: 用于漂白的物質 實際參與 漂白的物質 漂白原理 變化類別 漂白特點 活性炭 活性炭 吸附漂白 物理變化 物理漂白不可逆 氯氣 次氯酸 利用次氯酸的強氧化性進行漂白 化學變化 氧化還原漂白,不可逆 次氯酸鹽 次氯酸 過氧化鈉 過氧化氫 過氧化氫的強氧化性 化學變化 氧化還原漂白,不可逆 過氧化氫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與有色物質化合生成不穩(wěn)定的無色物質 化學變化 可逆 九、氮氣 1、氮氣: (1)氮的固定:使空氣中游離態(tài)的氮轉化為化合態(tài)的氮的過程。 (2)氮氣的性質: ①物理性質:純凈的N2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在空氣中約占總體積的4/5。 ②化學性質:通常情況下,N2化學性質很穩(wěn)定,只在高溫、放電、催化劑等條件下才能發(fā)生一些化學反應。 A、與氫氣反應:N2+3H22NH3。 B、與氧氣反應:N2+O22NO。 2、氮的氧化物:氮有多種價態(tài)的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等。 NO NO2 物理 性質 顏色 無色 紅棕色 毒性 有毒 有毒 溶解性 不溶 能溶 化學 性質 與O2反應 2NO+O2=2NO2 與H2O反應 3NO2+H2O=2HNO3+NO 實驗室制法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與人體、環(huán)境的關系 ①與血紅蛋白結合使人中毒 ②轉化成NO2形成酸雨、光化學煙霧 形成酸雨、光化學煙霧 十、硝酸: 1、物理性質:硝酸是無色易揮發(fā)的液體,有刺激性氣味,與水互溶。 2、化學性質: (1)具有酸的通性:稀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濃硝酸能使石蕊試液先變紅色色,微熱后褪色。 (2)不穩(wěn)定性:硝酸見光易分解,硝酸濃度越高越易分解:4HNO32H2O+4NO2↑+O2↑。 說明: 硝酸顯黃色是由于硝酸見光或受熱發(fā)生分解,生成的NO2溶于濃硝酸所致,所以消除的方法是通入O2(或空氣),使其發(fā)生反應4NO2+O2+2H2O= 4HNO3。保存時應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并置于陰涼處。 (3)強氧化性:硝酸無論濃、稀都有強氧化性,而且濃度越大氧化性越強。 ①與金屬反應:稀硝酸與銅反應: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濃硝酸與銅反應: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②與非金屬反應:如濃硝酸與C的反應為 C+4HNO3(濃) CO2↑+4NO2↑+2H2O。 ③與還原性化合物反應:硝酸可氧化H2S、SO2、Na2SO3、HI、Fe2+等還原性物質。如稀硝酸與FeSO4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Fe2++4H++NO3-=3Fe3++NO↑+2H2O。 ④王水:由濃硝酸與濃鹽酸按體積比1∶3混合所得,具有更強的氧化性,能使Au、Pt溶解。 3、主要用途:化工原料,用于制硝酸鹽、染料、炸藥等。 十一、氨和銨鹽 1、氨分子性質: (1)物理性質:氨氣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液化可作制冷劑。極易溶于水,常溫、常壓下,1體積的水可溶解700體積的氨氣。 (2)氨的化學性質: ①與水的反應:NH3+H2ONH3H2ONH+OH-,氨氣溶于水得氨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NH3H2O、NH3、H2O、NH、OH-、H+。氨水為可溶性一元弱堿,易揮發(fā),不穩(wěn)定,易分解:NH3H2O NH3↑+H2O。 狀結構,并不以分子的形式存在,故A錯誤; 考點6 對濃硫酸性質的考查及綜合實驗探究 【例6】下列關于濃硫酸性質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銅片跟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濃硫酸表現(xiàn)強氧化性和酸性 B.常溫下,鐵、鋁在濃硫酸中鈍化,濃硫酸表現(xiàn)強氧化性 C.乙酸、乙醇與濃硫酸混合制乙酸乙酯,濃硫酸表現(xiàn)吸水性和催化劑的作用 D.往膽礬中滴加濃硫酸,晶體變白,濃硫酸表現(xiàn)脫水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銅片跟濃硫酸反應生成SO2和CuSO4,,硫元素化合價降低,濃硫酸表現(xiàn)強氧化性,有鹽CuSO4生成,硫酸表現(xiàn)酸性;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常溫下能夠使鐵、鋁發(fā)生鈍化,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應進行;依據濃硫酸在酯化反應中作用解答;濃硫酸吸水性是指濃硫酸將游離的水分子或者結晶化合物中的水分子吸收。 【詳解】 銅片跟濃硫酸反應生成SO2和CuSO4。,硫元素化合價降低,濃硫酸表現(xiàn)強氧化性,有鹽CuSO4生成,硫酸表現(xiàn)酸性,故A正確;濃硫酸表現(xiàn)強氧化性,常溫下,使鐵、鋁表面形成氧化膜,故B正確;乙酸、乙醇與濃硫酸混合制乙酸乙酯,濃硫酸作催化劑加快反應速率,作吸水劑使平衡向右移動提高產率,故C正確;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使膽礬失水,故D錯誤。 【點睛】 本題考查了濃硫酸的性質,熟悉濃硫酸的強氧化性、酸性、吸水性、脫水性是解題關鍵,注意脫水性、吸水性的區(qū)別,注意鈍化屬于化學反應,題目難度不大。 考點7 有關氮的氧化物計算題的守恒解題方法 【例7】將NO、O2、NO2的混合氣體通入水中被完全吸收,當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時,NO、O2、NO2的體積之比為 A. 4:9:24 B. 8:9:12 C. 1:2:5 D. 3:2:3 【答案】C 【解析】 考點8 噴泉實驗原理及延伸 【例8】某同學準備利用下圖進行噴泉實驗,已知圓底燒瓶內充滿X氣體,膠頭滴管內裝有少量Y液體,燒杯內裝有足量Z液體,下列組合能進行噴泉實驗且最終液體一定能充滿整個燒瓶的是 X氣體 Y試劑 Z試劑 A. NO2 H2O H2O B. NH3 CCl4 CCl4 C. HCl 飽和食鹽水 水 D. NO2和O2 H2O H2O 【答案】C 【解析】 【詳解】A.根據化學反應3NO2+H2O=2HNO3+NO↑,噴泉實驗后,燒瓶內有1/3的氣體,與題意不符,A項錯誤;B.NH3難溶于CCl4,不能做噴泉實驗,B項錯誤;C.HCl極易溶于水,能做噴泉實驗且充滿整個燒瓶,C項正確;D.根據化學反應4NO2+O2+2H2O=4HNO3,只有NO2和氧氣體積比為4:1時才能完全反應,整個燒瓶充滿液體,其它情況會有氣體剩余,D項錯誤;答案選C。 【點晴】噴泉實驗原理: (1)減小燒瓶內壓強 ①容器內氣體極易溶于水; ②容器內氣體易與溶液中的某種成分發(fā)生化學反應而被吸收。,當外部的水或溶液接觸容器內氣體時,由于氣體大量溶解或與溶液中的某種成分發(fā)生化學反應而被吸收,從而使容器內氣壓迅速降低,在外界大氣壓作用下,外部液體迅速進入容器,通過尖嘴導管噴出,形成噴泉。 2.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劑 B.溴化銀具有感光性,可用于照相機底片 C.FeCl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來水的殺菌消毒 D.晶體硅的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光電板 【答案】B 【解析】 【詳解】 3.某化學興趣小組欲利用MnO2和濃鹽酸及如圖所示裝置制備Cl2。下列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A.I中缺少加熱裝置 B.Ⅱ為凈化Cl2的裝置,其盛放的是NaOH溶液 C.Ⅲ為收集Cl2的裝置 D.Ⅳ中處理多余的Cl2時,Cl2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 【答案】B 【解析】 【詳解】 【點睛】 本題考查實驗室制備氯氣的實驗裝置和反應原理的分析應用,掌握實驗室制氯氣的原理裝置和除雜、吸收是解題關鍵。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干燥的液氯能用鋼瓶貯存 B.氯水可使某些鮮花褪色,而干燥的氯氣則不能 C.過量的鹽酸與鐵反應時可得到FeCl3 D.Cl2、Cl-均有毒 【答案】A 【解析】 【分析】 A、干燥的液氯與鐵不反應; B、氯氣遇鮮花后可與水反應得到HClO; C、鹽酸與Fe反應時只能生成FeCl2; D、Cl-無毒。 【詳解】 A項、在通常狀況下,干燥的液氯與鐵不反應,故A正確; B項、鮮花本身含有水分,氯氣遇鮮花后可與水反應得到HClO,故B錯誤; C項、鹽酸與Fe反應時只能生成FeCl2,故C錯誤; D項、Cl-無毒,故錯誤。 故選A。 【點睛】 本題考查氯氣的性質,側重于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綜合理解和運用的考查,本題貼近生活和生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 5.下列有關判斷正確的是 A.向溴水中通入SO2,溴水褪色,SO2表現(xiàn)漂白性 B.在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雙氧水并產生氣泡,H2O2表現(xiàn)還原性 C.向濃硫酸中加入蔗糖,制成黑色“面包”并產生氣體,濃硫酸表現(xiàn)酸性 D.過氧化鈉作供氧劑,過氧化鈉只表現(xiàn)氧化性 【答案】B 【解析】 【詳解】 【點睛】 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酸性、脫水性、吸水性,表現(xiàn)出氧化性的反應中一般是硫元素化合價降低;表現(xiàn)出酸性時生成硫酸鹽;表現(xiàn)脫水性常指將有機物中的H、O原子按照2:1的關系脫去;表現(xiàn)吸水性是指直接吸收水分子。 6.在給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間轉化均能實現(xiàn)的是 A.SiSiO2SiCl4 B.NO2HNO3(aq) Cu(NO3)2(aq) C.AlAl2(SO4)3(aq) Al(OH)3 D.HClOCl2NaClO(aq) 【答案】B 【解析】 【詳解】 【點睛】 本題考查了物質的性質和轉化。本題的易錯點為A,要注意二氧化硅為酸性氧化物,與酸不能反應(除一種特殊的酸——氫氟酸),能夠與堿反應。 7.某同學用濾紙折成一個紙蝴蝶并噴灑一種溶液(保持濕潤),掛在鐵架臺上。另取一只盛某種溶液的燒杯,放在紙蝴蝶的下方(如右圖)。過一會兒,發(fā)現(xiàn)紙蝴蝶變?yōu)榧t色。下表的組合中,能夠實現(xiàn)上述變化的是( ) ① ② ③ ④ 紙蝴蝶上的噴灑液 石蕊 酚酞 酚酞 石蕊 小燒杯中的溶液 濃鹽酸 濃氨水 NaOH溶液 濃硫酸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 【詳解】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O、NO、NO2都是大氣污染物,在空氣中都能穩(wěn)定存在 B.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療 C.NO2通入FeSO4溶液中始終無明顯現(xiàn)象 D.NO是一種紅棕色氣體 【答案】B 【解析】 【分析】 CO、NO、NO2都是大氣污染物,CO、NO為無色氣體,NO可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NO2,NO有毒可以殺死細菌、腫瘤、病毒的作用;NO2為紅棕色氣體,可與水反應生成硝酸,硝酸可與亞鐵離子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詳解】 A.NO易被氧化為NO2,A錯誤; B.NO有毒可以殺死細菌、腫瘤、病毒的作用,B正確; C.NO2通入溶液中生成HNO3,能把Fe2+氧化成Fe3+,溶液由淺綠色變成棕黃色,C正確; D. NO為無色氣體,D錯誤, 答案為B。 9.某無色混合氣體可能含有Cl2、O2、HCl、NH3、NO、NO2中的兩種或多種,現(xiàn)將此混合氣體經過濃硫酸后體積減小,將剩余氣體排入空氣中,很快變成紅棕色。對于原混合氣體成分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A.肯定有O2 B.肯定只有NH3和NO C.肯定有NH3、NO、HCl D.肯定沒有Cl2、NH3、N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據氣體無色,排除有顏色的氣體,同時注意HCl與NH3、O2與NO能夠反應,這兩組中的氣體不能同時存在,據此分析判斷。 【詳解】 10.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利用下圖所示裝置探究NO2能否被NH3還原(K1、K2為止水夾,夾持固定裝置略去)。 (1)A和E中制取NH3的裝置為_____,所用試劑為___,裝置中制取NO2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NO2能夠被NH3還原,預期觀察到C裝置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過程中,一段時間內未能觀察到C裝置中的預期現(xiàn)象。該小組同學從反應原理的角度分析了原因,認為可能是: ①NH3還原性較弱,不能將NO2還原;②在此條件下,NO2的轉化率極低;③______________。 (4)此實驗裝置存在一個明顯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 濃氨水和CaO(合理即可)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混合氣體顏色變淺 在此條件下,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極慢 缺少尾氣吸收裝置 【解析】 【分析】 根據NO2和NH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推測二者可發(fā)生歸中反應生成氮氣,故預計裝置C中顏色變淺,對于沒有觀察到預期的現(xiàn)象,可從反應是否發(fā)生,是否是可逆反應,轉化率低以及反應速率慢等方面考慮,此外涉及到有毒氣體的實驗需要對尾氣進行處理。 【詳解】 (3) 沒有預期的現(xiàn)象可說明二氧化氮沒有被消耗或消耗的少,除了已給可能性外,還有可能是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極慢; (4)此實驗中的反應物氨氣和二氧化氮均為污染性氣體,不能直接排放,應對其進行尾氣處理。-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年高考化學 藝體生百日突圍系列 專題2.11 非金屬及其化合物基礎練測 2019 年高 化學 藝體生 百日 突圍 系列 專題 2.11 非金屬 及其 化合物 基礎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6125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