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化學上學期期中試卷 理(含解析) (I).doc
《2019-2020年高二化學上學期期中試卷 理(含解析) (I).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二化學上學期期中試卷 理(含解析) (I).doc(2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二化學上學期期中試卷 理(含解析) (I) 一、選擇題(18小題,每小題3分,共5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要求) 1.2011年7月21日,世界各國領導人在南非德班共同商討應對氣候變化的道路﹣﹣“拯救人類的最后機會”.要想節(jié)能減排下列屬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 ) ①天然氣?、诿骸、凼汀、芩堋、萏柲堋、薜責崮堋、唢L能 ⑧氫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④⑤⑥ D. 除①②外 2.2HI(g)?H2(g)+I2(g)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圖中E1 表示正反應的活化能,E2 表示逆反應的活化能).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B. 升高溫度,不影響活化分子百分數 C. 催化劑能降低該反應的活化能 D. 逆反應的活化能等于正反應的活化能 3.四個試管中都裝有5mL0.1mol?L﹣1Na2S2O3溶液,分別在不同溫度下加入0.1mol?L﹣1硫酸和一定量水,最先出現渾濁的是( ?。? A. 20℃,5mL硫酸,2mL水 B. 20℃,4mL硫酸,3mL水 C. 30℃,4mL硫酸,3mL水 D. 30℃,5mL硫酸,2mL水 4.將c(H+)=110﹣2mol?L﹣1的CH3COOH和HNO3溶液分別加水稀釋100倍,稀釋后兩溶液的c(H+)分別為a和b.則a和b的關系為( ) A. a>b B. a=b C. a<b D. 不能確定 5.如圖,橫坐標表示加水量,縱坐標表示導電能力,能表示冰醋酸(即無水醋酸)加水稀釋的圖是( ?。? A. B. C. D. 6.體積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與NaOH溶液中和,兩者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 ?。? A. 相同 B. 中和HCl的多 C. 中和CH3COOH的多 D. 無法比較 7.關于強、弱電解質敘述正確的是( ?。┆? A. 強電解質都是離子化合物,弱電解質都是共價化合物 B. 強電解質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電解質都是難溶性化合物 C. 強電解質的水溶液中無溶質分子,弱電解質的水溶液中有溶質分子 D. 強電解質的水溶液導電能力強,弱電解質的水溶液導電能力弱 8.對于可逆反應4NH3(g)+5O2(g)?4NO(g)+6H2O(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達到平衡時:4v正(O2)=5v逆(NO) B. 若單位時間內生成x mol NO的同時,消耗x mol NH3,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C. 達到平衡時,若增加容器容積,則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 D. 化學反應的速率關系是:2v正(NH3)=3v逆(H2O) 9.下列不屬于自發(fā)進行的變化是( ?。? A. 紅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變紅 B. 冰在室溫下融化成水 C. NaHCO3轉化為Na2CO3 D. 鐵器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 10.壓強變化不會使下列化學反應的平衡發(fā)生移動的是( ) A. C(s)+CO2(g)?2CO(g) B. 3H2(g)+N2(g)?2NH3(g) C. 2SO2(g)+O2(g)?2SO3(g) D. H2(g)+I2(g)?2HI(g) 11.現有如下各化合物:①酒精,②氯化銨,③氫氧化鋇,④氨水,⑤蔗糖,⑥高氯酸,⑦氫硫酸,⑧硫酸氫鉀,⑨磷酸,⑩硫酸,屬于強電解質的是( ?。? A. ②③⑥⑨⑩ B. ②③⑥⑧⑩ C. ⑥⑦⑧⑨⑩ D. ②③④⑥⑧⑨⑩ 12.下列圖象能正確地表達可逆反應3A(g)+B(g)?2C(g)△H<0的是( ?。? A. B. C. D. 13.在25C時,0.1mol/L的HNO2、HCOOH、HCN、H2CO3的溶液,它們的電離平衡常數分別為4.610﹣4、1.810﹣4、4.910﹣10、K1=4.310﹣7和K2=5.610﹣11,其中氫離子濃度最小的是( ?。? A. HNO2 B. HCOOH C. HCN D. H2CO3 14.下列反應達到平衡后,增大壓強或升高溫度,平衡都向正方向方向移動的是( ?。? A. 2NO2(g)?N2O4(g)(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B. 3O2(g)?2O3(g)(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C. H2(g)+I2(g)?2HI(g)(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D. NH4HCO3?NH3+H2O(g)+CO2(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15.對氨水溶液中存在的電離平衡NH3?H2O?NH4++OH﹣,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加水后,溶液中n(OH﹣)增大 B. 加入少量濃鹽酸,溶液中n(OH﹣)增大 C. 加入少量濃NaOH溶液,電離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 加入少量NH4Cl固體,溶液中c(NH4+)減少 16.在一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反應:CO2(g)+H2(g)?CO(g)+H2O(g)△H=a kJ?mol﹣1 其化學平衡常數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 2.6 1.7 1.0 0.9 0.6 則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a>0 B. 可測量容器總壓變化來判定化學反應是否達到平衡 C. 溫度為830℃時,若c(CO2)?c(H2)>c(CO)?c(H2O),此時還未達平衡 D. 溫度不變,增大c(CO2),平衡右移,K增大 17.在某一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I氣體,發(fā)生反應2HI(g)?H2(g)+I2(g);△H>0,在t1時達到平衡,t2時加熱升溫并保溫,到t3時又達到新平衡,符合這一變化的圖象是( ) A. B. C. D. 18.25℃時,水的電離達到平衡:H2O?H++OH﹣△H>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動,c(OH﹣)降低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硫酸氫鈉,c(H+)增大,Kw不變 C. 降溫,使平衡左移,c(H+)減小,溶液呈堿性 D. 將水加熱,Kw增大,pH不變 二.非選擇題(共46分) 19.如圖表示在密閉容器中氣體反應:2SO2+O2?2SO3△H<O 達到平衡時,由于條件改變而引起反應速度和化學平衡的變化情況,ab過程中改變的條件可能是 ??;bc過程中改變的條件可能是 ??;若增大壓強時,反應速度變化情況畫在c﹣d處. 20.(10分)(xx秋?湘西州校級期中)氫氣是一種清潔、高效的新型能源. I.用甲烷制取氫氣的反應分為兩步,其能量變化如圖1所示 (1)甲烷和水蒸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氣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 Ⅱ.在容積為1L的密閉容器內,加入0.1molCO和0.1molH2O,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高溫加熱發(fā)生反應:CO+H2O (g)?CO2+H2△H>0,測得CO2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2: (2)在該溫度下,從反應開始至達到平衡時,CO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 (3)該溫度下,此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為(可以用分數表示) ; (4)下列改變中,能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 . A.降低溫度 B.增大壓強C.增大H2O(g)的濃度D.減少CO2(g)的濃度 (5)保持溫度不變,若起始時c(CO)=1mol?L﹣1,c(H2O)=2mol?L﹣1,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測得H2的濃度為0.4mol?L﹣1.通過計算,判斷此時該反應進行的方向并說明理由. 21.已知95℃時水的離子積Kw=110﹣12,25℃時Kw=110﹣14,回答下列問題: (1)95℃時水的電離常數 (填“>”“=”或“<”) 25℃時水的電離常數. (2)95℃純水中c(H+) ?。ㄌ睢埃尽?、“=”或“<”)c(OH﹣). (3)95℃時向純水中加入NaOH,c(OH﹣)=110﹣1mol/L,此時pH= ?。? 22.(14分)(xx秋?湘西州校級期中)某化學興趣小組要完成中和熱的測定. (1)實驗桌上備有大、小兩個燒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膠頭滴管、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0.5mol?L﹣1鹽酸、0.55mol?L﹣1NaOH溶液,實驗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 、 ?。? (2)實驗中能否用環(huán)形銅絲攪拌棒代替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ㄌ睢澳堋被颉胺瘛保?,其原因是 ?。? (3)他們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 實驗用品 溶液溫度 中和熱 t1 t2 △H ① 50 mL0.55 mol?L﹣1NaOH溶液 20℃ 23.3℃ 50 mL0.5 mol?L﹣1HCl溶液 ② 50 mL0.55 mol?L﹣1NaOH溶液 20℃ 23.5℃ 50 mL0.5 mol?L﹣1HCl溶液 已知:Q=cm(t2﹣t1),反應后溶液的比熱容c為4.18J?℃﹣1?g﹣1,各物質的密度均為1g?cm﹣3. ①計算完成上表△H= (保留2位小數). ②根據實驗結果寫出NaOH溶液與HCl溶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4)若用KOH代替NaOH,對測定結果 ?。ㄌ睢坝小被颉盁o”)影響;若用醋酸代替HCl做實驗,對測定結果 填“有”或“無”)影響. 23.(10分)(xx秋?湘西州校級期中)在a、b兩支試管中分別裝上形態(tài)相同、質量相等的一顆鋅粒,然后向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相同體積的稀鹽酸和稀醋酸. (1)a、b兩支試管中的現象相同點是 ,不同點是 . (2)a、b兩支試管中生成氣體的體積開始時是a b(填“>”、“<”、“=”,下同),反應完畢后生成氣體的總體積是a b. (3)中和相同物質的量濃度NaOH的能力:a b. 一、選擇題(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要求) 24.兩個極易導熱的密閉容器A和B,容器A容積恒定,容器B容積可變,在溫度、壓強和起始體積相同的條件下往A和B中分別充入等物質的量的NO2,發(fā)生反應2NO2?N2O4△H<0,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反應起始時,兩容器中的反應速率關系是v(A)<v(B) B. 反應過程中,兩容器內的反應速率關系為v(A)<v(B) C. 兩容器內的反應達到平衡所需時間一定相同 D. 反應達到平衡時,兩容器內的壓強關系是p(A)>p(B) 25.某溫度下,將2molA和3molB充入體積為 1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aA(g)+2B(g)?3C(g)+D(g).反應達到平衡后,C的濃度為 3mol/L.壓縮容器體積,使容器的體積減小一半,建立新的平衡時,B的濃度為2mol/L.則方程式中a的數值為( ) A. 1 B. 2 C. 3 D. 4 26.一定溫度下,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有如下平衡:H2(g)+I2(g)?2HI(g),已知H2和I2的起始濃度均為0.1mol?L﹣1時,達平衡時HI濃度為0.16mol?L﹣1.若H2和I2的起始濃度均變?yōu)?.2mol?L﹣1,則平衡時H2的濃度(mol?L﹣1)是( ) A. 0.16 B. 0.08 C. 0.04 D. 0.02 27.對于密閉容器中的反應:N2(g)+3H2(g)?2NH3(g),△H<0在400℃2MPa下,n(NH3)和n(H2)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點a的正反應速率比點b的小 B. 點c處反應達到平衡 C. 點d和點e處n(N2)不一樣 D. 其他條件不變,500℃下反應至t1時刻,n(H2)比圖中點d的值大 28.下列四種溶液中,由水電離生成的氫離子濃度之比是( ?。? ①pH=0的鹽酸 ②0.1mol/L的鹽酸 ③0.01mol/L的NaOH溶液 ④pH=14的NaOH溶液. A. 1:10:100:1 B. 1:10﹣1:10﹣12:10﹣14 C. 14:13:12:14 D. 14:13:2:1 二、非選擇題(共30分) 29.在25℃時,某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110﹣12mol/L,則該溶液的pH可能是 . 30.體積、pH相同的鹽酸(用a表示)與醋酸(用b表示)分別與鋅反應: (1)反應過程中平均反應速率:a b(用>、=或<填空,下同); (2)與足量的Zn反應產生H2的量:a b; (3)生成等量氫氣所消耗的Zn:a b. 31.(12分)(xx?浦東新區(qū)三模)向某密閉容器中加入0.15mol/L A、0.05mol/L C和一定量的B三種氣體.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各物質濃度隨時間變化如下圖中甲圖所示[t0時c( B)未畫出,t1時增大到0.05mol/L].乙圖為 t2時刻后改變反應條件,平衡體系中正、逆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1)若t4時改變的條件為減小壓強,則B的起始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 ?。? (2)若t5時改變的條件是升溫,此時v(正)>v(逆),平衡常數K的值將 (選填“增大”、“減小”或“變”). (3)若 t1=15s,則t0~t1階段以C 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C)= mol/L?s.t3 時改變的某一反應條件可能是 ?。ㄟx填序號). a.使用催化劑 b.增大壓強 c.增大反應物濃度 d.降低產物濃度 (4)若A的物質的量減少0.02mol時,容器與外界的熱交換總量為a kJ,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32.對于反應2A+B?2C的反應過程中C的百分含量隨溫度變化如圖所示,則: (1)T0對應的V(正)與V(逆)的關系是 ?。? (2)正反應為 熱反應(選填“吸”或“放”). (3)A、B兩點正反應速率的大小關系是 ?。? (4)溫度T→T0時,C%逐漸增大的原因是 ?。? xx湖南省湘西州湘潭市鳳凰中學高二(上)期中化學試卷(理科)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18小題,每小題3分,共5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要求) 1.2011年7月21日,世界各國領導人在南非德班共同商討應對氣候變化的道路﹣﹣“拯救人類的最后機會”.要想節(jié)能減排下列屬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 ?。? ①天然氣?、诿骸、凼汀、芩堋、萏柲堋、薜責崮堋、唢L能?、鄽淠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④⑤⑥ D. 除①②外 考點: 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開發(fā). 專題: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分析: 節(jié)能減排的含義是指節(jié)約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減少廢棄物和減少環(huán)境有害物排放. 解答: 解:①天然氣②煤③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資源;②煤③石油燃燒會污染空環(huán)境,不符合節(jié)能減排的原則;④水能⑤太陽⑦風能,都是可再生能源,對環(huán)境無污染是清潔能源,氫氣燃燒只生成水,是潔凈能源,符合節(jié)能減排原則. 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從節(jié)能減排角度考查了對常見能源的了解,題目難度不大,解題時注意抓住節(jié)能減排的含義. 2.2HI(g)?H2(g)+I2(g)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圖中E1 表示正反應的活化能,E2 表示逆反應的活化能).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B. 升高溫度,不影響活化分子百分數 C. 催化劑能降低該反應的活化能 D. 逆反應的活化能等于正反應的活化能 考點: 反應熱和焓變. 專題: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分析: A、依據圖象分析,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應物的能量; B、升高溫度,普通分子吸收能量變成活化分子; C、催化劑降低反應活化能; D、根據圖象中的數據分析判斷. 解答: 解:A、依據圖象分析,反應物能量低于生成物,反應是吸熱反應,故A錯誤; B、升高溫度,普通分子吸收能量變成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得到提高,故B錯誤; C、圖象分析,催化劑能降低逆反應的活化能,故C正確; D、一個反應的正逆反應的活化能是不同的,該反應中正反應的活化能為E1,逆反應的活化能為E2,逆反應的活化能E2小于正反應的活化能E1,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反應熱和焓變的分析判斷,圖象分析是解題關鍵,理解含義注意知識積累,題目較簡單. 3.四個試管中都裝有5mL0.1mol?L﹣1Na2S2O3溶液,分別在不同溫度下加入0.1mol?L﹣1硫酸和一定量水,最先出現渾濁的是( ) A. 20℃,5mL硫酸,2mL水 B. 20℃,4mL硫酸,3mL水 C. 30℃,4mL硫酸,3mL水 D. 30℃,5mL硫酸,2mL水 考點: 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 分析: 根據溫度和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溫度的影響比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更大,所以先看溫度,再看濃度. 解答: 解: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比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更大,所以溫度越高,速率越大;溫度相同時,濃度越大速率越大;30℃,5 mL硫酸,2 mL水時溫度最高,加入的硫酸多,水少,所以硫酸和Na2S2O3濃度最大,所以速率最快,最先出現渾濁,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溫度、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注意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比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更大,題目難度不大. 4.將c(H+)=110﹣2mol?L﹣1的CH3COOH和HNO3溶液分別加水稀釋100倍,稀釋后兩溶液的c(H+)分別為a和b.則a和b的關系為( ?。? A. a>b B. a=b C. a<b D. 不能確定 考點: 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 專題: 電離平衡與溶液的pH專題. 分析: 醋酸的弱電解質,加水稀釋促進其電離,HNO3是強電解質,不存在電離平衡. 解答: 解:CH3COOH和HNO3都是一元酸,但HNO3是強酸,醋酸是弱酸,HNO3完全電離,醋酸只能部分電離,稀釋相同的倍數后,醋酸中氫離子濃度大于硝酸,即a>b,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弱電解質電離,溶液的稀釋電離平衡的移動,難度較大. 5.如圖,橫坐標表示加水量,縱坐標表示導電能力,能表示冰醋酸(即無水醋酸)加水稀釋的圖是( ) A. B. C. D. 考點: 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 專題: 電離平衡與溶液的pH專題. 分析: 溶液的導電能力與陰陽離子濃度成之比,離子濃度越大,導電能力越強,以此來分析. 解答: 解:無水醋酸中沒有自由移動的離子,所以冰醋酸不導電,向冰醋酸中加水稀釋,冰醋酸電離導致溶液中陰陽離子濃度增大,溶液的導電能力增大,隨著水量的增多,溶液中陰陽離子濃度減小,導電能力降低,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弱電解質的電離,難度不大,明確溶液的導電能力與自由離子的濃度成正比即可分析解答,注意冰醋酸中不含離子. 6.體積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與NaOH溶液中和,兩者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 ) A. 相同 B. 中和HCl的多 C. 中和CH3COOH的多 D. 無法比較 考點: 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 分析: 鹽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酸是弱電解質,氯化氫是強電解質,所以C(HCl)<C(CH3COOH),等體積的兩種溶液,所以哪種溶液中含有溶質的物質的量多,其消耗的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就多,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鹽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酸是弱電解質,氯化氫是強電解質,所以C(HCl)<C(CH3COOH),等體積的兩種溶液 n(HCl)<n(CH3COOH),所以醋酸消耗的氫氧化鈉多,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弱電解質的電離,明確“pH相同的相同元數的酸中,弱酸的物質的量濃度大于強酸”是解本題的關鍵,難度不大. 7.關于強、弱電解質敘述正確的是( ?。┆? A. 強電解質都是離子化合物,弱電解質都是共價化合物 B. 強電解質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電解質都是難溶性化合物 C. 強電解質的水溶液中無溶質分子,弱電解質的水溶液中有溶質分子 D. 強電解質的水溶液導電能力強,弱電解質的水溶液導電能力弱 考點: 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概念. 專題: 電離平衡與溶液的pH專題. 分析: A.有些強電解質為共價化合物,有些弱電解質為離子化合物; B.電解質強弱與溶解性無關; C.根據強、弱電解質的定義解答; D.水溶液中導電能力與離子的濃度有關,濃度越大導電能力越強,濃度越小導電能力越弱. 解答: 解:A.氯化氫為強電解質,但氯化氫為共價化合物,氫氧化鋁為弱電解質,但它是離子化合物,故A錯誤; B.硫酸鋇為強電解質,難溶于水,醋酸易溶于水為弱電解質,故B錯誤; C.強電解質在水中完全電離,不存在溶質分子,弱電解質在水中部分電離,存在溶質分子,故C正確; D.水溶液中導電能力差的電解質不一定為弱電解質,如硫酸鋇是強電解質,難溶于水,離子濃度小,導電能力弱,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導電能力大小與強弱電解質的關系,難度不大,注意導電能力大小與離子濃度有關,與電解質強弱無關,電解質的強弱與溶解性無關,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8.對于可逆反應4NH3(g)+5O2(g)?4NO(g)+6H2O(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達到平衡時:4v正(O2)=5v逆(NO) B. 若單位時間內生成x mol NO的同時,消耗x mol NH3,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C. 達到平衡時,若增加容器容積,則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 D. 化學反應的速率關系是:2v正(NH3)=3v逆(H2O) 考點: 化學平衡建立的過程.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根據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分析,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的濃度、質量、體積分數以及百分含量不變,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發(fā)生變化,本題中從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角度分析體積變化時正逆反應速率的變化. 解答: 解:A、化學反應達到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4v正(O2)=5v逆(NO),故A正確; B、若單位時間內生成xmolNO的同時,消耗xmolNH3,則只表明反應正向進行,不能體現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故B錯誤; C、達到化學平衡時,若增加容器體積,則物質的濃度減小,正逆反應速率均減小,故C錯誤; D、化學反應中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3v正(NH3)=2v逆(H2O)成立,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問題,題目難度不大,本題中注意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的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的利用以及可逆反應的特點. 9.下列不屬于自發(fā)進行的變化是( ?。? A. 紅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變紅 B. 冰在室溫下融化成水 C. NaHCO3轉化為Na2CO3 D. 鐵器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 考點: 反應熱和焓變. 專題: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分析: A、微粒向濃度低的方向擴散; B、冰的熔點為0C,水常溫是液體; C、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水、二氧化碳; D、鐵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是發(fā)生了電化腐蝕; 解答: 解:A、紅墨水濃度大于水,微粒向濃度低的方向分散是自發(fā)進行的物理變化,故A不符合; B、冰的熔點為0C,水常溫是液體,冰在室溫下融化成水,是自發(fā)進行的物理變化;故B不符合; C、NaHCO3轉化為Na2CO3 是需要一定條件或試劑實現轉化,變化過程不是自發(fā)進行的變化,故C正確; D、鐵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是發(fā)生了電化腐蝕,發(fā)生了吸氧腐蝕,是自發(fā)進行的變化,故D不符合;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自發(fā)進行的變化過程判斷,注意理解自發(fā)進行的過程和自發(fā)進行的反應不同,題目較簡單. 10.壓強變化不會使下列化學反應的平衡發(fā)生移動的是( ) A. C(s)+CO2(g)?2CO(g) B. 3H2(g)+N2(g)?2NH3(g) C. 2SO2(g)+O2(g)?2SO3(g) D. H2(g)+I2(g)?2HI(g) 考點: 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壓強變化引起平衡移動的應為有氣體參加反應,并且反應前后氣體的化學計量數之和不相等,若反應前后氣體的計量數之和相等,則正逆反應增大或減小的倍數相等,平衡不會發(fā)生移動. 解答: 解:A、該反應中氣體的計量數之和反應前后不相等,正反應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增大壓強,V正<V逆,平衡左移,反之右移,故A錯誤; B、該反應中氣體的計量數之和反應前后不相等,正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增大壓強,V正>V逆,平衡右移,反之左移,故B錯誤; C、該反應中氣體的計量數之和反應前后不相等,正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增大壓強,V正>V逆,平衡右移,反之左移,故C錯誤; D、壓強改變,正逆反應速率改變的倍數相等,平衡不移動,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當壓強改變時,判斷平衡移動的問題,首先是看是否有氣體參加反應,再判斷反應前后的計量數之和是否相等,以此判斷平衡移動方向. 11.現有如下各化合物:①酒精,②氯化銨,③氫氧化鋇,④氨水,⑤蔗糖,⑥高氯酸,⑦氫硫酸,⑧硫酸氫鉀,⑨磷酸,⑩硫酸,屬于強電解質的是( ?。? A. ②③⑥⑨⑩ B. ②③⑥⑧⑩ C. ⑥⑦⑧⑨⑩ D. ②③④⑥⑧⑨⑩ 考點: 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概念. 分析: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是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狀態(tài)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是非電解質,單質和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能夠完全電離的電解質是強電解質,只能部分電離的電解質是弱電解質. 解答: 解:①酒精不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屬于非電解質; ②氯化銨是鹽,屬于電解質,完全電離,是強電解質; ③氫氧化鋇屬于堿,在熔融狀態(tài)和溶于水均完全電離,屬于強電解質; ④氨水是氨氣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⑤蔗糖不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屬于非電解質;⑥高氯酸屬于強酸,是強電解質; ⑦H2S是弱酸,屬于弱電解質;⑧硫酸氫鉀是鹽,屬于強電解質; ⑨磷酸為中強酸,不能完全電離,屬于弱電解質; ⑩硫酸是強酸,屬于強電解質,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判斷,題目難度不大,把握電解質、非電解質的概念,判斷電解質強弱的依據是解題的關鍵,注意單質和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12.下列圖象能正確地表達可逆反應3A(g)+B(g)?2C(g)△H<0的是( ?。? A. B. C. D. 考點: 體積百分含量隨溫度、壓強變化曲線;轉化率隨溫度、壓強的變化曲線;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圖象的綜合應用.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對于可逆反應3A(g)+B(g)?2C(g)△H<0,反應放熱,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逆反應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C%降低,A%增大,A的轉化率降低.反應物的化學計量數之和大于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之和,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C%增大,A%降低,A的轉化率增大,以此解答該題. 解答: 解:對于可逆反應3A(g)+B(g)?2C(g)△H<0,反應放熱,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逆反應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C%降低,A%增大,A的轉化率降低.反應物的化學計量數之和大于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之和,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C%增大,A%降低,A的轉化率增大, A、由圖象可知,溫度升高C%增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圖象與實際不相符,故A錯誤; B、由圖象可知,溫度升高,正反應速率增大比逆反應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圖象與實際不相符,故B錯誤; C、由圖象可知,壓強越大A%降低,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升高溫度A%降低,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圖象與實際不相符,故C錯誤; D、由圖象可知,壓強越大A轉化率增大,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升高溫度A的轉化率降低,平衡向逆反應移動,圖象與實際相符,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移動圖象問題,難度中等,注意根據可逆反應特征判斷溫度、壓強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13.在25C時,0.1mol/L的HNO2、HCOOH、HCN、H2CO3的溶液,它們的電離平衡常數分別為4.610﹣4、1.810﹣4、4.910﹣10、K1=4.310﹣7和K2=5.610﹣11,其中氫離子濃度最小的是( ?。? A. HNO2 B. HCOOH C. HCN D. H2CO3 考點: 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 專題: 電離平衡與溶液的pH專題. 分析: 相同溫度相同濃度的酸溶液中,酸的電離常數越大,則該酸的酸性越強,酸溶液中氫離子濃度越大. 解答: 解:相同溫度相同濃度的酸溶液中,酸的電離常數越大,則該酸的酸性越強,酸溶液中氫離子濃度越大,根據電離平衡常數知,酸的酸性強弱順序是HNO2>HCOOH>H2CO3>HCN>HCO3﹣,酸的電離常數越小,則酸中氫離子濃度越小,所以氫離子濃度最小的酸是HCN,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酸性強弱的判斷,明確酸性強弱與電離平衡常數的關系是解本題關鍵,注意酸性越弱的酸其酸根離子的水解程度越大,為易錯點. 14.下列反應達到平衡后,增大壓強或升高溫度,平衡都向正方向方向移動的是( ?。? A. 2NO2(g)?N2O4(g)(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B. 3O2(g)?2O3(g)(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C. H2(g)+I2(g)?2HI(g)(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D. NH4HCO3?NH3+H2O(g)+CO2(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考點: 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根據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因素:溫度、壓強來分析: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向著吸熱方向進行,升高壓強,化學平衡向著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進行. 解答: 解:A、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故A錯誤; B、縮小體積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故B正確; C、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著逆向移動,故C錯誤; D、增大壓強平衡向著逆向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著正向移動,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題考查學生溫度和壓強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知識,注意知識的梳理和歸納是解題的關鍵,難度不大. 15.對氨水溶液中存在的電離平衡NH3?H2O?NH4++OH﹣,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加水后,溶液中n(OH﹣)增大 B. 加入少量濃鹽酸,溶液中n(OH﹣)增大 C. 加入少量濃NaOH溶液,電離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 加入少量NH4Cl固體,溶液中c(NH4+)減少 考點: 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 專題: 電離平衡與溶液的pH專題. 分析: 氨水溶液中存在的電離平衡NH3?H2O?NH4++OH﹣,向氨水中加入水促進一水合氨電離,加入含有銨根離子或氫氧根離子的物質抑制其電離,加入和銨根離子或氫氧根離子反應的物質促進其電離. 解答: 解:A.向氨水加入水,促進一水合氨電離,所以溶液中n(OH﹣)增大,故A正確; B.向氨水中加入濃鹽酸,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反應,導致溶液中n(OH﹣)減小,故B錯誤; C.向氨水中加入少量濃NaOH溶液,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則電離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故C錯誤; D.向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體,溶液中c(NH4+)增大,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弱電解質的電離,明確哪些條件促進其電離、哪些條件抑制其電離是解本題關鍵,注意加水稀釋促進一水合氨電離,但溶液中銨根離子濃度減小,為易錯點. 16.在一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反應:CO2(g)+H2(g)?CO(g)+H2O(g)△H=a kJ?mol﹣1 其化學平衡常數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 2.6 1.7 1.0 0.9 0.6 則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a>0 B. 可測量容器總壓變化來判定化學反應是否達到平衡 C. 溫度為830℃時,若c(CO2)?c(H2)>c(CO)?c(H2O),此時還未達平衡 D. 溫度不變,增大c(CO2),平衡右移,K增大 考點: 用化學平衡常數進行計算. 分析: A、依據平衡常數隨溫度變化結合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分析判斷反應的能量變化; B、反應前后是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恒容容器中改變壓強不改變化學平衡; C、溫度為830℃時K=1,c(CO2)?c(H2)>c(CO)?c(H2O),平衡正向進行; D、平衡常數是溫度的函數. 解答: 解:A、平衡常數隨溫度變化可知,溫度越高平衡常數越小,平衡逆向進行,結合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分析,正反應是放熱反應,a<0,故A錯誤; B、CO2(g)+H2(g)?CO(g)+H2O(g),反應前后是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恒容容器中改變壓強不改變化學平衡,不能測量容器總壓變化來判定化學反應是否達到平衡,故B錯誤; C、溫度為830℃時K=1,c(CO2)?c(H2)>c(CO)?c(H2O),平衡正向進行,此時v正>v逆,所以此時還未達平衡,故C正確; D、溫度不變,K不變,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常數、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分析,掌握平衡移動原理和反應特征分析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17.在某一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I氣體,發(fā)生反應2HI(g)?H2(g)+I2(g);△H>0,在t1時達到平衡,t2時加熱升溫并保溫,到t3時又達到新平衡,符合這一變化的圖象是( ) A. B. C. D. 考點: 體積百分含量隨溫度、壓強變化曲線.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對于反應2HI(g)?H2(g)+I2(g);△H>0,在t1時達到平衡,t2時加熱升溫并保溫,根據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向著吸熱方向進行來回答判斷即可. 解答: 解:反應2HI(g)?H2(g)+I2(g);△H>0,在t1時達到平衡,t2時加熱升溫并保溫,則化學平衡向著正方向進行,所以碘單質的百分含量會升高,HI的百分含量會降低,只有A符合.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移動原理與圖象,注意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向著吸熱方向進行是解題的關鍵,難度不大. 18.25℃時,水的電離達到平衡:H2O?H++OH﹣△H>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動,c(OH﹣)降低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硫酸氫鈉,c(H+)增大,Kw不變 C. 降溫,使平衡左移,c(H+)減小,溶液呈堿性 D. 將水加熱,Kw增大,pH不變 考點: 水的電離. 分析: 水的電離平衡:H2O?H++OH﹣中,要使平衡發(fā)生移動,應改變溶液c(H+)或c(OH﹣)的濃度,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升高溫度,平衡向電離方向移動,K增大,c(H+),則pH減?。? 解答: 解: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c(OH﹣)增大,抑制水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故A錯誤; B、向水中加入硫酸氫鈉固體,硫酸氫鈉電離出氫離子導致溶液中c(H+)增大,溫度不變Kw不變,故B正確; C、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降溫,水的電離平衡左移,KW減小,氫離子濃度減小,但水仍顯中性,故C錯誤; D、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將水加熱,促進水的電離,KW增大,氫離子濃度增大,pH減小,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離子積常數、水的電離,明確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抑制水電離、弱離子促進水電離即可解答,注意離子積常數與溶液酸堿性無關,置于溫度有關,為易錯點. 二.非選擇題(共46分) 19.如圖表示在密閉容器中氣體反應:2SO2+O2?2SO3△H<O 達到平衡時,由于條件改變而引起反應速度和化學平衡的變化情況,ab過程中改變的條件可能是 升高溫度?。籦c過程中改變的條件可能是 減少SO3的濃度??;若增大壓強時,反應速度變化情況畫在c﹣d處. 考點: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圖象的綜合應用. 專題: 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 根據正逆反應速率的變化結合溫度、壓強對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影響判斷,a時逆反應速率大于正反應速率,且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b時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注意逆反應速率突然減小的特點. 解答: 解:a時逆反應速率大于正反應速率,且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說明平衡應向逆反應方向移動,該反應的正反應放熱,應為升高溫度的結果,b時正反應速率不變,逆反應速率減小,在此基礎上逐漸減小,應為減小生成物的原因,若增大壓強時,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且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圖象應為, 故答案為:升高溫度;減小SO3濃度; .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的圖象問題,題目難度不大,注意把握曲線的變化趨勢以及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20.(10分)(xx秋?湘西州校級期中)氫氣是一種清潔、高效的新型能源. I.用甲烷制取氫氣的反應分為兩步,其能量變化如圖1所示 (1)甲烷和水蒸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氣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CH4(g)+2H2O(g)=4H2(g)+CO2(g)△H=﹣136.5 kJ?mol﹣1?。? Ⅱ.在容積為1L的密閉容器內,加入0.1molCO和0.1molH2O,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高溫加熱發(fā)生反應:CO+H2O (g)?CO2+H2△H>0,測得CO2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2: (2)在該溫度下,從反應開始至達到平衡時,CO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0.003 mol?L﹣1?min﹣1??; (3)該溫度下,此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為(可以用分數表示) ??; (4)下列改變中,能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 CD . A.降低溫度 B.增大壓強C.增大H2O(g)的濃度D.減少CO2(g)的濃度 (5)保持溫度不變,若起始時c(CO)=1mol?L﹣1,c(H2O)=2mol?L﹣1,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測得H2的濃度為0.4mol?L﹣1.通過計算,判斷此時該反應進行的方向并說明理由. 考點: 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熱化學方程式;用化學平衡常數進行計算. 分析: (1)根據蓋斯定律來計算反應的焓變,根據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規(guī)律來書寫熱化學方程式; (2)根據v=計算二氧化碳的平均反應速率,再結合同一時間段內同一可逆反應中,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計量數之比計算一氧化碳的平均反應速率; (3)根據平衡常數指各生成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次冪的乘積除以各反應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次冪的乘積所得的比值進行解答; (4)CO(g)+H2O(g)=H2(g)+CO2(g),△H=﹣33.2kJ?mol﹣1,該反應升高溫度逆向移動,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壓強變化不影響平衡移動,增加反應物濃度正向移動,減少生成物濃度正向移動; (5)該溫度下,此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為,根據濃度商Qc=與平衡常數K大小分析判斷,Qc<K,平衡向正反應進行,Qc>K,平衡向逆反應進行,Qc═K,達平衡. 解答: 解:(1)根據第一步反應過程可以得出:CH4(g)+H2O(g)=3H2(g)+CO(g),△H=﹣103.3kJ?mol﹣1;根據第二步反應過程可以得出:CO(g)+H2O(g)=H2(g)+CO2(g),△H=﹣33.2kJ?mol﹣1;根據蓋斯定律,上下兩式相加可得:CH4(g)+2H2O(g)=4H2(g)+CO2(g)△H=﹣136.5 kJ?mol﹣1, 故答案為:CH4(g)+2H2O(g)=4H2(g)+CO2(g)△H=﹣136.5 kJ?mol﹣1; (2)根據第二步反應過程可以得出:CO(g)+H2O(g)=H2(g)+CO2(g),△H=﹣33.2kJ?mol﹣1;v(CO2)===0.003mol/(L.min),根據同一時間段內同一可逆反應中,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計量數之比計算一氧化碳的平均反應速率,所以v(CO)=v(CO2)=0.003mol/(L.min), 故答案為:0.003 mol?L﹣1?min﹣1; (3)利用三段式法計算, CO(g)+H2O(g)?CO2(g)+H2(g) 起始:0.1 mol?L﹣1 0.1 mol?L﹣1 0 0 轉化:0.03 mol?L﹣1 0.03 mol?L﹣1 0.03 mol?L﹣1 0.03 mol?L﹣1 平衡:0.07 mol?L﹣1 0.07 mol?L﹣1 0.03 mol?L﹣1 0.03 mol?L﹣1 因平衡常數等于生成物的濃度冪之積除以反應物的濃度冪之積,所以K===, 故答案為:; (4)CO(g)+H2O(g)=H2(g)+CO2(g),△H=﹣33.2kJ?mol﹣1, A.升高溫度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目增多,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該反應逆反應為吸熱反應,所以平衡逆向移動,故A錯誤; B.該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壓強變化不影響平衡移動,故B錯誤; C.水為反應物,增大H2O(g)的濃度,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降低H2O(g)濃度的方向移動,所以平衡正向移動,故C正確; D.CO2(g)為生成物,減少CO2(g)的濃度,平衡向減弱CO2(g)濃度降低的方向移動,所以平衡正向移動,故D正確; 故答案為:CD; (5)利用三段式法計算, CO(g)+H2O(g)?CO2(g)+H2(g) 起始:1 mol?L﹣1 2 mol?L﹣1 0 0 轉化:0.4 mol?L﹣1 0.4mol?L﹣1 0.4 mol?L﹣1 0.4 mol?L﹣1 平衡:0.6 mol?L﹣1 1.6 mol?L﹣1 0.4 mol?L﹣1 0.4 mol?L﹣1 濃度商Qc═==<K,平衡向正反應進行,v(正)>v(逆), 故答案為:正方向,Qc═==<K,所以該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 點評: 本題考查反應速率的計算、化學平衡有關計算、化學平衡移動與影響因素等,注意平衡常數的應用、平衡移動的本質是解答的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21.已知95℃時水的離子積Kw=110﹣12,25℃時Kw=110﹣14,回答下列問題: (1)95℃時水的電離常數?。尽。ㄌ睢埃尽薄?”或“<”) 25℃時水的電離常數. (2)95℃純水中c(H+) =?。ㄌ睢埃尽?、“=”或“<”)c(OH﹣). (3)95℃時向純水中加入NaOH,c(OH﹣)=110﹣1mol/L,此時pH= 11?。? 考點: 離子積常數;pH的簡單計算. 分析: (1)水的電離是吸熱的過程,水的離子積常數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2)純水中,水電離出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是相等的; (3)根據95℃時水的離子積Kw=110﹣12,而在堿溶液中,氫氧根幾乎全部來自于堿的電離,根據水的離子積來計算. 解答: 解:(1)因為此溫度下的KW=1.010﹣12大于25℃時的KW=1.010﹣14,說明此溫度高于25℃,故答案為:>; (2)只要是純水中,不管溫度高低,水電離出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是相等的,即95℃純水中c(H+)=c(OH﹣),故答案為:=; (3)根據95℃時水的離子積Kw=110﹣12,而在堿溶液中,氫氧根幾乎全部來自于堿的電離,即溶液中的c(OH﹣)=110﹣1mol/L,根據水的離子積可知,溶液中的C(H+)==10﹣11mol/L,故pH=﹣lgC(H+)=11,故答案為:11.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水的電離平衡移動的因素和溶液pH的計算等方面的知識,注意知識的歸納和整理是解題關鍵,難度不大. 22.(14分)(xx秋?湘西州校級期中)某化學興趣小組要完成中和熱的測定. (1)實驗桌上備有大、小兩個燒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膠頭滴管、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0.5mol?L﹣1鹽酸、0.55mol?L﹣1NaOH溶液,實驗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 量筒 、 溫度計?。? (2)實驗中能否用環(huán)形銅絲攪拌棒代替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不能?。ㄌ睢澳堋被颉胺瘛保?,其原因是 金屬易導熱,熱量散失導致誤差大?。? (3)他們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 實驗用品 溶液溫度 中和熱 t1 t2 △H ① 50 mL0.55 mol?L﹣1NaOH溶液 20℃ 23.3℃ 50 mL0.5 mol?L﹣1HCl溶液 ② 50 mL0.55 mol?L﹣1NaOH溶液 20℃ 23.5℃ 50 mL0.5 mol?L﹣1HCl溶液 已知:Q=cm(t2﹣t1),反應后溶液的比熱容c為4.18J?℃﹣1?g﹣1,各物質的密度均為1g?cm﹣3. ①計算完成上表△H= ﹣56.85?。ūA?位小數). ②根據實驗結果寫出NaOH溶液與HCl溶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HCl(aq)+NaOH(aq)=NaCl(aq)+H2O(l)△H=﹣56.8kJ?mol﹣1 . (4)若用KOH代替NaOH,對測定結果 無?。ㄌ睢坝小被颉盁o”)影響;若用醋酸代替HCl做實驗,對測定結果 有 填“有”或“無”)影響. 考點: 中和熱的測定. 分析: (1)根據中和熱測定的實驗步驟選用需要的儀器,然后判斷還缺少的儀器; (2)金屬導熱快,熱量損失多; (3)①先求出2次反應的溫度差的平均值,根據公式Q=cm△T來求出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熱量,最后根據中和熱的概念求出中和熱; ②根據中和熱的概念以及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4)根據KOH代替NaOH都是強堿,符合中和熱的概念;中和熱的概念分析,弱電解質電離吸熱. 解答: 解:(1)中和熱的測定過程中,需要用量筒量取酸溶液、堿溶液的體積,需要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所以還缺少溫度計和量筒; 故答案為:量筒;溫度計; (2)不能用環(huán)形銅絲攪拌棒代替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因為銅絲攪拌棒是熱的良導體,熱量損失大, 故答案為:不能;金屬易導熱,熱量散失導致誤差大; (3)①第1次實驗反應前后溫度差為:3.3℃,第2次實驗反應前后溫度差為:3.5℃,平均溫度差為3.4℃,50 mL0.55 mol?L﹣1NaOH溶液與50 mL0.5 mol?L﹣1HCl溶液的質量和為m=100mL1g/cm3=100g,c=4.18J/(g?℃),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5mo-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二化學上學期期中試卷 理含解析 I 2019 2020 年高 化學 上學 期期 試卷 解析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6135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