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三板塊 專題二 第4講 判定準、分析透準解散文技巧、語言鑒賞題練習(含解析).doc
《(通用版)2020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三板塊 專題二 第4講 判定準、分析透準解散文技巧、語言鑒賞題練習(含解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通用版)2020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三板塊 專題二 第4講 判定準、分析透準解散文技巧、語言鑒賞題練習(含解析).doc(1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4講 判定準、分析透,準解散文技巧、語言鑒賞題 鑒賞散文的藝術技巧是高考散文閱讀的重點和難點,高考常設置兩種題型來考查:表達技巧鑒賞和語言特色鑒賞。對于這兩類題型,均需先準確判定所用技巧或所屬語言特色,然后再結合文本多角度透徹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寂 寞 梁實秋 (1)寂寞是一種清福。我在小小的書齋里,焚起一爐香,裊裊的一縷煙線筆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頂棚,好像屋里的空氣是絕對的靜止,我的呼吸都沒有攪動出一點波瀾似的。我獨自暗暗地望著那條煙線發(fā)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還帶著不少嫣紅焦黃的葉子,枯葉亂枝的聲響可以很清晰地聽到,先是一小聲清脆的折斷聲,然后是撞擊著枝干的磕碰聲,最后是落到空階上的拍打聲。這時節(jié),我感到了寂寞。在這寂寞中我意識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這種境界并不太易得,與環(huán)境有關,更與心境有關。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澤里去尋求,只要內(nèi)心清凈,隨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覺到一種空靈悠逸的境界,所謂“心遠地自偏”是也。在這種境界中,我們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塵世的渣滓,與古人同游。所以我說,寂寞是一種清福。 (2)在禮拜堂里我也有過同樣的經(jīng)驗。在偉大莊嚴的教堂里,從彩色玻璃窗透進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線,沉重的琴聲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這渺小的感覺便是我意識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證。因為平常連這一點點渺小之感都不會有的! (3)我的朋友肖麗先生卜居在廣濟寺里,據(jù)他告訴我,在最近一個夜晚,月光皎潔,天空如洗,他獨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寶殿的石階上,翹首四望,月色是那樣的晶明,蓊郁的樹是那樣的靜止,寺院是那樣的肅穆,他頓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個人常有這樣的經(jīng)驗,他的胸襟自然豁達寥廓。 (4)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長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間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東西不時地提醒我們,提醒我們一件煞風景的事實:我們的兩只腳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蒼蠅撞在玻璃窗上掙扎不出去,一聲“老爺太太可憐可憐我這個瞎子吧”,都可以使我們從寂寞中間一頭栽出去,栽到苦惱煩躁的漩渦里去。至于“催租吏”一類的東西打上門來,或是“石壕吏”之類的東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敗興生氣,就更不待言了。這還是外界的感觸,如果自己的內(nèi)心先六根不凈,隨時都意馬心猿,則雖處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團,六神無主,暴跳如雷,他永遠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5)如此說來,所謂寂寞不即是一種唯心論,一種逃避現(xiàn)實的現(xiàn)象嗎?也可以說是。一個高韜隱遁的人,在從前的社會里還可以存在,而且還頗受人敬重,在現(xiàn)在的社會里是絕對的不可能。現(xiàn)在似乎只有兩種類型的人了,一是在現(xiàn)實的泥溷中打轉的人,一是偶然也從泥溷中昂起頭來喘口氣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幾口新鮮空氣。喘幾口氣之后還得耐心地低頭鉆進泥溷里去。所以我對于能夠昂首物外的舉動并不愿再多苛責。逃避現(xiàn)實,如果現(xiàn)實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 (6)有過靜坐經(jīng)驗的人該知道,最初努力把握著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那是多么困難的事!那是強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謂“參禪”“入定”完全屬于此類。我所贊美的寂寞,稍異于是。我所謂的寂寞,是隨緣偶得,無需強求,一剎間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悵惘。但若我有一刻寂寞,我會好好地享受它。 (選自《寂寞是一種清?!?,湖南文藝出版社) 精讀習慣培養(yǎng) [先逐段檢索加工] 要點概括:書齋里的寂寞。 思考分析:①運用襯托手法:以細微的聲響襯托環(huán)境的安靜,體現(xiàn)內(nèi)心的寂寞。②使用細節(jié)描寫:以裊裊的爐煙,枯枝的折斷、碰擊、磕碰等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內(nèi)心的寂寞感受。③作者認為“心遠地自偏”,只要你的內(nèi)心清凈,即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覺到一種空靈悠逸的境界。④為什么說“寂寞是一種清福?”(一是寂寞中可以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二是寂寞可以使人感覺到一種空靈悠逸的境界,使我們跳出塵世的渣滓,自由翱翔,與古人同游。) 要點概括:教堂里的寂寞。 思考分析:①教堂里沉重的、洗淘人心的琴聲,讓作者感到自己的渺小,意識到自己的存在。②“意識到我自己的存在”在(1)(2)段中可以找到兩個緣由,一是“寂寞”,二是“渺小”。這兩種都是“意識到我自己的存在”的證明,前者使人體會到“孤立的存在”,后者使人體會到“渺小的存在”。 要點概括:寺廟里的寂寞。 思考分析:①月夜下寺廟肅穆的氛圍給人以獨特的寂寞感受。②寂寞讓人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胸襟自然豁達寥廓。 思考分析:描寫書齋、教堂、寺廟三處環(huán)境,渲染一種靜穆的氛圍,引出下文對“寂寞”境界的理解和論述。 要點概括:寂寞的清福不容易長久享受。 思考分析:怎樣理解“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長久享受的”?(①寂寞是一瞬間的妙悟;②世界上有太多外界的東西纏繞著我們;③自己內(nèi)心先六根不凈,隨時都意馬心猿。) 要點概括:寂寞是一種逃避現(xiàn)實的現(xiàn)象。 思考分析:①運用對比手法,寫現(xiàn)實社會需要寂寞。②使用比喻手法,寫寂寞是供在現(xiàn)實的泥潭中打轉的人喘息的幾口新鮮空氣,形象生動。 要點概括:本文所談寂寞異于佛教“參禪”“入定”。 思考分析:怎樣理解“但若我有一刻寂寞,我會好好地享受它”這句話?(寂寞的心境能使人進入空靈悠逸的境界,使人的心靈得到休息。作者所處的時代令人苦悶,作者需要寂寞來調(diào)適自己。) 本文作者闡釋了對寂寞的理解。作者認為寂寞應該是一瞬間的存在,一霎間的妙悟,它不同于強迫自己入靜的“參禪”等;寂寞還是一種清福,但這種清福是不容易長久享受的,若有一刻寂寞,會好好地享受它。 風格恬淡、余味無窮的《寂寞》是值得品味的經(jīng)典作品,其中的藝術魅力并不因時間的洗涮而褪色。無論是春雨潤物般的娓娓敘述,還是酣暢淋漓的抒發(fā)情懷,都會撩撥心弦,成為心靈深處能夠沉淀下來的由衷的情感。在當下喧囂、紛繁、快節(jié)奏的社會狀態(tài)下,更有一番哲理情思。 1.下列對散文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作者認為“心遠地自偏”,即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覺到一種空靈悠逸的境界,只要你的內(nèi)心清凈。 B.只有在偉大莊嚴的教堂里,在沉重的、洗淘人心的琴聲中,作者才能感到自己的渺小,意識到自己的存在。 C.本文描寫書齋、教堂、寺廟三處環(huán)境,渲染一種靜穆的氛圍,為“寂寞”境界的出現(xiàn)做鋪墊。 D.寂寞是供在現(xiàn)實的泥潭中打轉的人喘息的幾口新鮮空氣,但是人們喘幾口氣之后還要面對現(xiàn)實,低頭鉆進泥潭里去。 解析:選B B項,依據(jù)原文首段中的“這時節(jié),我感到了寂寞。在這寂寞中我意識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可知,“只有”表述有誤。 2.(對點題表達技巧鑒賞)寂寞只是一種心靈的感受,第一段中,作者用了怎樣的手法使這種虛無的感受能夠具體而又清晰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6分) 答: 參考答案:“參考答案”見后面[例一]。 3.(回扣題理解句子的含意)如何理解文中“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長久享受的”?(6分) 答: 參考答案:①寂寞是一瞬間的存在,一霎間的妙悟;②外因是世界上有太多的東西纏繞著我們,使人跌進苦惱煩躁之中;③內(nèi)因就是自己內(nèi)心先六根不凈,隨時都意馬心猿。(每點2分) 4.梁實秋說“寂寞是一種清?!?,然而有人卻責備梁實秋這種態(tài)度是“人生的一種逃避”,結合全文,你是怎樣看待梁實秋的“寂寞是一種清?!钡哪兀?6分) 答: 參考答案:(示例一)我同意“寂寞是一種清?!?。內(nèi)心清凈,感受寂寞,我們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塵世的紛擾;寂寞可以讓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胸襟自然豁達寥廓;在當時的社會中,寂寞是供人喘息的幾口新鮮空氣,放縱是一種暫時的逃避,也不該再多苛責;寂寞是隨緣偶得,無需強求,要學會好好享受這一剎間的妙悟。(每點2分,答出3點即可) (示例二)我認為這是“人生的一種逃避”。作者所處的時代令人苦悶,作者需要寂寞來調(diào)適自己。(2分)“寂寞是一種清福”流露的是一種消極的思想,反映了一種逃避現(xiàn)實的心理。(2分)當今社會崇尚積極進取,享受寂寞的清福是與時代不合拍的。(2分) 題型一 表達技巧鑒賞題 一、什么是表達技巧鑒賞[理在書中] “表達技巧”是個綜合性概念,它包括了散文表情達意的所有手段,如表達方式運用技巧、表現(xiàn)手法運用技巧、修辭手法運用技巧、行文技巧等。 教材典例領悟好 回扣教材 《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為什么要寫到“南國之秋”? 標答分析 參考答案:作者寫“故都的秋”和“南國之秋”,都是寫“秋味”,作者以南國之秋的“淡”來反襯北國之秋的“濃”,突出北國之秋更夠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南國之秋,只能使人“感到一點點清涼”,使人“賞玩不到十足”,相比之下,北國之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傊?,作者寫南國之秋,主要是襯托北國之秋,突出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熱愛、贊美和眷戀。 答案解構:本題考查表達技巧鑒賞。答題時,先指出手法,這是以南國之秋來反襯北國之秋;再分析內(nèi)容,分析如何以南國之秋的“淡”來反襯北國之秋的“濃”;最后概括效果,通過反襯,突出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熱愛、贊美和眷戀。 相關知識掌握牢 二、怎樣考表達技巧鑒賞[題在書外] 題干示例 審題定向 (1)(2018浙江高考)文中畫波浪線部分連用10個“一”,具有怎樣的藝術效果?(《汴京的星河》) (2)(2018浙江高考)從結構上分析作品為什么先寫街、再寫人、后寫燈。(《汴京的星河》) (3)(2017全國卷Ⅱ)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兩個不同的人稱,其中蘊含著怎樣的態(tài)度?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窗子以外》) (4)(2015山東高考)賞析文中畫線句子的表現(xiàn)手法與表達效果。(《四堡雕版》) 題干中往往有“分析”“賞析”等作答動詞和“表現(xiàn)手法”“細節(jié)”“人稱”等表答題方向的名詞。 三、怎樣答表達技巧鑒賞[學考貫通] (一)“3審”題目明方向 散文表達技巧鑒賞題的審題同古代詩歌表達技巧鑒賞題的審題類似,也包括以下3點: 1.審題型 即審表達技巧鑒賞題是明考型還是暗考型。所謂明考型,即在題干中直接要求分析其表達特色,如“請分析其表達特色”;所謂暗考型,即題干中帶有“賞析”或“如何描寫(表達)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等。 2.審范圍 即審所給的材料是片段、局部(如一段或幾段、一段中的畫線句子)的,還是全文、整體的。審清這一點對答題尤為重要。行話有“整體看手法,局部看修辭”。說的就是如果鑒賞的是全文,則首先要考慮表現(xiàn)手法;如果是局部,則首先看修辭手法?!笆紫取本褪莾?yōu)先,但并不是說其他角度不考慮。 3.審角度 即審題干要求鑒賞的角度是定向的還是多向(多角度)的。所謂“定向”,就是題干明確規(guī)定了鑒賞的角度,如從“修辭手法”角度等?!岸ㄏ颉币话銥閱我唤嵌?,當然,單一角度還可細化為更小的角度。散文鑒賞題多是多向(多角度)的。 (二)“3步”答題保規(guī)范 閱讀《寂寞》一文(原文見本講“課前自主精讀”),完成后面的題目。 寂寞只是一種心靈的感受,第一段中,作者用了怎樣的手法使這種虛無的感受能夠具體而又清晰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6分) [自主嘗試](試一試——要點能否答全) [規(guī)范解答](比一比——看遺漏哪些要點) 這是一道明考型的表達技巧鑒賞題。 第一步:指出手法 第一段運用了襯托和細節(jié)描寫手法。 第二步:分析內(nèi)容,概括效果 以枯葉亂枝的折斷聲、磕碰聲和落到空階上的拍打聲這些細小的聲音,襯托環(huán)境的靜,從而體現(xiàn)內(nèi)心的寂寞;裊裊的一縷爐煙線筆直地上升,枯枝的折斷、碰擊、磕碰等都是細節(jié)描寫,而作者能關注這些細節(jié),來表現(xiàn)內(nèi)心的寂寞感受。 [參考答案]?、僖约毼⒌穆曧懸r托環(huán)境的安靜,體現(xiàn)內(nèi)心的寂寞。(3分)②以裊裊的爐煙,枯枝的折斷、碰擊、磕碰等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內(nèi)心的寂寞感受。(3分) [易錯提醒] 找不準或找不全表達技巧。如本題,找出以聲襯靜的襯托手法不難,但是很多考生可能忽視細節(jié)描寫;還有考生審題不準,答出了心理描寫,這就錯了。為防止找不準或找不全,需熟知表達技巧的4大構成,在仔細審題、明確鑒賞方向的前提下,認真閱讀文本,準確定位所用手法?! ? (2018天津高考)閱讀《虹關何處落徽墨》一文(原文見P208),完成后面的題目。 請賞析文中畫線句子。(5分) 磨墨時,細潤無聲,我卻聽到了墨與硯臺的喁喁細語。觸摸著徽墨的韻律,我看到了,看到了徽墨沿著紙的紋理在翩翩起舞,“入紙不暈,書寫流利,濃黑光潔”。真想只做一個書者,舀一瓢清清的湖水,每日輕柔磨墨,從容鋪紙,蘸墨揮灑,過上一段墨落紙上蕩云煙的幽靜生活。 [自主嘗試](試一試——要點能否答全) [規(guī)范解答](比一比——看遺漏哪些要點) 這是一道暗考型的表達技巧鑒賞題。 第一步:指出手法 在這些文字中,作者運用了擬人手法,并充分展開了想象。 第二步:分析內(nèi)容 “墨與硯臺的喁喁細語”“翩翩起舞”,將墨與硯臺人格化,運用了擬人手法;“徽墨沿著紙的紋理在翩翩起舞”,是作者在想象;“真想只做一個書者”“蘸墨揮灑”,也是作者想象的內(nèi)容。 第三步:概括效果 概括效果要使用術語,內(nèi)容要具體,不能空泛。 [參考答案] 主要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和想象的表現(xiàn)手法,形象地寫出了使用徽墨書寫時鮮活靈動的狀態(tài),表達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和對幽靜生活的向往。 [易錯提醒] 1.找不準或找不全語句的表達技巧。如本題,多從修辭角度著眼,答出擬人的修辭手法,忽略想象的表現(xiàn)手法。 2.對語句的表達效果分析不到位。所寫語句都為表達一定的內(nèi)容,也有的飽含作者的某種思想情感,因此,在賞析句子時,內(nèi)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再如本題,有些考生遺漏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和對幽靜生活的向往”的內(nèi)容情感表達分析?! ? 題型二 語言特色鑒賞題 一、什么是語言特色鑒賞[理在書中] 語言特色鑒賞與表達技巧鑒賞在某些方面是有交叉的,比如鑒賞散文運用的修辭手法既可以說是技巧鑒賞,也可以說是語言特色鑒賞。但鑒賞語言特色更多的在于理解散文遣詞造句的特點,體會行文的風格,品味語言的韻味;這一點和鑒賞技巧側重分析手法的如何運用及運用效果有著明顯的區(qū)別。 回扣教材 賞析下面句子的語言特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荷塘月色》) 標答分析 參考答案:①用詞精練?!盀a”“浮”“洗”“籠”等動詞以動寫靜,動中含靜,寫出月色柔和美妙、朦朧縹緲、如夢如幻的幽靜之美;“靜靜”“薄薄”等疊字傳神地摹寫出眼前之景,而且具有音韻之美,既加強了語意,又使文氣舒展,音韻和諧。②修辭絕妙?!傲魉庇髟鹿獾牧鲃痈?,“牛乳”“夢”喻月色皎潔朦朧,引人入勝。③正面?zhèn)让娼Y合。第一句正面寫月光,后兩句側面寫月光,正側面結合,突出月色朦朧淡雅的意境。 答案解構:本題屬于語言特色鑒賞題。這是一段描寫的文字,先辨識其語言特色,這里最主要的是用詞之美、修辭之美、描寫之美;再分別舉例分析如何從這三個角度描寫,并指明每個角度的表達效果。 二、怎樣考語言特色鑒賞[題在書外] 題干示例 審題定向 (1)(2018浙江高考)作者的興奮情緒在文中畫橫線部分表現(xiàn)為怎樣的語言特點?(《汴京的星河》) (2)(2017全國卷Ⅲ)本文的語言充滿生活氣息,請結合全文對此加以賞析。(《我們的裁縫店》) (3)(2013江西高考)指出下面這句話所體現(xiàn)的人物語言特色并分析它的表達效果。(《平常的沈從文》) 題干中往往有“分析”“賞析”等作答動詞和“語言特色”“表達效果”等表答題方向的名詞。 三、怎樣答語言特色鑒賞[學考貫通] (一)語言特色鑒賞“4角度” 1.用詞之美 角 度 特點或作用 動詞、形容詞 ①準確;②精練;③生動、形象、傳神。 疊字、疊詞 ①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使語言具有繪畫美;②韻律鏗鏘悅耳,使語言富有音樂美;③疊字可以組成整齊的句式,使語言具有建筑美;④疊字能使意思強化,起到強調(diào)作用;⑤疊字能使上下文聯(lián)系緊密,給人一氣呵成之感。 反復 突出某種思想,強調(diào)某種情感,具有強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化用成語或古語 富有文采,典雅優(yōu)美。 2.句式之美 角 度 特點或作用 長短句結合 行文錯落有致,生動活潑,富于變化。 整散句結合 句式參差,錯落有致,節(jié)奏頓挫,音韻和諧。 3.風格之美 豪放、直白、華麗、精練、凝練、柔婉、含蓄、細膩、典雅、凝重、清新、明麗、樸素、活潑、詼諧等。 4.手法之美 角度 特點或作用 修辭 之美 如比喻句、排比句、擬人句、對偶句、反問句等。修辭方式是指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方法,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情感真摯、強烈而又引人入勝。 描寫 之美 如白描,細描,動靜結合(以動襯靜),視、嗅、聽結合(有色有聲),對比襯托,鋪陳渲染等,使描寫細致生動,形象鮮明。 [提示] 語言特色(風格)除以上角度外,還可以從“時代特色”“地域特色”“語體特色”等角度分析,因這3大角度已在“小說”專題中詳解,本處就不再細說。 (二)語言特色鑒賞“3步驟” 第一步:概括特點 從用詞、句式、修辭或風格等角度,用一兩個詞概括。概括時既要考慮到一般文本語言的特征,又要充分考慮所給語言片段的特征。 第二步:舉例分析 結合文本具體表現(xiàn),緊扣內(nèi)容(關鍵詞、關鍵句)析作用(對主旨的體現(xiàn)、對情感的表達)。 第三步:規(guī)范作答 題目所涉及的語言特色一般是多方面的,答題時應先答最主要、最突出的,然后再答次要的。答案要分點表述,形成合理的順序。另外,指明效果時用詞要準確,要注意運用術語。 (2018浙江高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汴京的星河 葉文玲 孩提時,我有許多美麗的憧憬,天真的夢。那時,我最喜歡看天上的星河。夏夜仰望那綴滿星星的夜空,我會幾個小時地坐著發(fā)癡,小腦瓜里整個兒盤旋著關于星星月亮的種種神話傳說。于是,我總相信月宮里有嫦娥,早晚有一天會從那影影綽綽的桂花樹下飄飄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調(diào)皮的小仙女隨意拋灑的寶石珠貝。我很想什么時候飛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輕輕一抖,讓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寶紛紛落下來,穿過云端,落到人間。 傻念頭想過萬萬千,我卻從不以為可笑,倒覺得這些記憶,永遠像蜜汁一樣醇甜。 大概就因為這顆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別人認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卻總要興奮地大喊大叫。 現(xiàn)在,我就又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見了天上落下的星河——那明亮得耀眼的珠寶。 那是在汴京——開封。這個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又一次牽下了天上的星河,讓無數(shù)次揣想過《東京夢華錄》筆下燈宵月夕的我,感到如此新奇和慶幸。 素享盛譽的汴京,果不負人愿。在月華皎皎的元宵節(jié),它再次以花光滿路千門如晝的姿顏,呈現(xiàn)了它非同尋常的輝煌。 非是我這個初來乍到的外來客言辭夸大,我總覺得在汴京看燈會,別有一番意趣,在燈會中看汴京,別有一番別處難以得見的古城神韻和京都風光。 這種新奇有趣的感覺緣何而來?是因了那些盞燈,也因了那看燈的人,也因了那掛燈的街。 先說那街。 汴京的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榮。路這廂,高高聳立起一幢幢現(xiàn)代化大樓;路那廂,則一色是明清風味的木柱木門木柵,特別是那雕鏤朱漆的木窗欞,很能教人想起白話小說中所寫的布衣小帽的“市井人家”。甚至連門口那長垂的竹簾一動,你都會驀然一驚:是要走出一位肩搭長巾鼻頭抹了點白粉的“酒保”,還是珠釵滿頭羅裙曳地的“女嬌娃”? 且說那人。 也許正月正是“閑月”吧,不大的汴京城竟擁集了這么多的“閑人”。 緊挨著相國寺的小商品市場,設在一條長而又長的窄巷內(nèi),天天人頭攢動,熙來攘往,那琳瑯滿目的小攤和形形色色的顧客,還真像升平鼎盛的北宋“相國寺萬姓交易”的盛況呢!那兒,擺著那么多賣各色小吃的食攤,香氣四溢,煙霧騰騰,碗盞丁冬,吆聲大作。那個素享盛名的“第一樓”,更是整日價顧客盈門,座無虛席。這一切,不也大有向以時令小吃著稱天下的汴京城遺風么?但是,我曉得,這盛況,這勝景,前些年是斷斷沒有的,假如沒有改革開放的新經(jīng)濟政策帶來的繁榮,一向貧寒的豫東農(nóng)民,能這樣衣帽鮮亮亮、臉上油光光地率領舉家老小來開封大飽眼福和口福嗎? 今年,到開封游逛的人特別多,游逛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來觀燈。 再說那燈。 我們抵達之時,雖是正午,卻見鼓樓、龍亭這些主要街區(qū),俱已“東風夜放花千樹”了。 說也怪,越盼淡月朧明,偏偏日落遲遲,待挨得黃昏近,笑語喧,好心的主人卻又勸阻道:此時去觀燈,保準你們挨都挨不到跟前! 縱然心急難耐,也只好耐下心來,遠遠地站在門口,放眼眺望長街,果然是人潮滾滾,黑壓壓一片。雖未親臨,可是一陣陣傳來的歡聲笑浪,越發(fā)教你心癢癢得如癡如醉了。 好容易等到了“燈火闌珊”時。哦,這話兒也許不算準確,已是夜露生涼月橫中天了,興致濃濃的觀燈人,還是一簇簇一隊隊地蜂擁不絕。 汴京城名不虛傳,而汴京人也果有奇術異能!你看那一盞盞巧奪天工的彩燈,真?zhèn)€是收盡了祥云五色熒煌炫轉,那千百盞爭奇斗俏的燈,一一地當街密密地排列開來,交相輝映,金光四射。近近地看,真是千姿百態(tài),大放光華,直教人眼花繚亂;遠遠地望,只見高高低低,五顏六色,飛旋流轉,閃閃爍爍,道它是銀河垂地,一點也不夸張。不信的話,此時你抬頭望望中天,平日如練的素月,也悄然失色,端端地消淡了許多光華。 古人觀燈,只能欣賞那奇巧百端的扎燈技藝,點的是蠟燭,糊的是絹紙,縱然巧奪天工,也難經(jīng)風吹雪打;而今的燈,有了科學技術輔佐,自然更加高明。你看那騰躍而起的奔馬燈渾身通亮,那縱馬奔馳的勇士目光如炬;那能與人對話的機器娃娃燈前趨后仰,憨態(tài)可掬;那大書“為民作主”的扇子燈來回穿梭,熠熠生輝。 呵,怪不得,所有的看燈人都不戀戀于那些只有光色,只亮不轉的小燈,卻把以上那些巨大的,既有傳統(tǒng)技巧,又有現(xiàn)代化特色的新鮮有趣的大轉燈,密匝匝地圍了個水泄不通。 一點不錯,盡管燈節(jié)是古老傳統(tǒng),但人,畢竟是80年代的人,現(xiàn)代人最仰慕的還是科學技術和現(xiàn)代文明??! 興盡欲歸時,在長街的拐角處,卻又見到了一幅教我怦然心動的景象——一間小木樓的門窗呀地一聲啟開,一根長竹竿軟軟地伸將出來,竹竿頭上,滴溜溜地懸了一盞八角宮燈,那宮燈雖小,款式卻玲瓏剔透,做工也極精致細巧。一時間,我沒看清燈壁上那悠悠旋轉的花卉圖樣,只覺得像飄過去一簇飛花,一團流云…… 我看得呆了,循了那挑燈的手望去,恍恍的燈影下,只見是一個穿猩紅雪衫的姑娘。許是那衣衫太紅,那燈光太朦朧了,我看不清姑娘的眉眼兒,只見她那笑盈盈的臉蛋兒,被身上那件紅衫,手中的那盞紅燈,映照成了一團艷艷的紅云…… 那紅云,那燈影,久久地晃在我的眼前,直伴著我進入夢境。 午夜,我果然重溫了少年時的夢——我見那閃閃爍爍的星星,都從天河里飛濺下來,變成了“燈雨”,灑落在汴京城…… (本文有刪改) 作者的興奮情緒在文中畫橫線部分表現(xiàn)為怎樣的語言特點?(4分) [自主嘗試](試一試——要點能否答全) [規(guī)范解答](比一比——看遺漏哪些要點) 首先要明確鑒賞角度。語言特點一般從用詞、句式、手法、語言風格等角度賞析。答案一般由明確特色、舉例分析內(nèi)容、分析表達效果三部分構成。然后,根據(jù)賞析角度,逐一分析重要語句中的文字,總結語言特點。 用詞角度 “巧奪天工”“五色熒煌炫轉”“爭奇斗俏”等詞語,辭彩絢麗,用詞夸飾。 “果有”“真?zhèn)€”等副詞的運用表現(xiàn)出驚喜的意味;“你看”“你抬頭”等第二人稱的運用,給人以急于與朋友或親人等分享喜悅之感。 手法角度 “那一盞盞巧奪天工的彩燈”“那千百盞爭奇斗俏的燈”“近近地看”“遠遠地望”是鋪陳手法。 “高高低低,五顏六色,飛旋流轉,閃閃爍爍”使用了排比修辭。 [參考答案] ①用詞夸飾,辭彩絢麗。如“巧奪天工”“五色熒煌炫轉”“爭奇斗俏”等詞語。②運用鋪陳、排比語句。如“那一盞盞巧奪天工的彩燈”“那千百盞爭奇斗俏的燈”“近近地看”“遠遠地望”是鋪陳手法;“高高低低,五顏六色,飛旋流轉,閃閃爍爍”使用了排比修辭。③語氣急切:用副詞“果有”“真?zhèn)€”等加強語氣,用“你看”“你抬頭”等表現(xiàn)急于分享的興奮心情。 [易錯提醒] 1.語言特色鑒賞不準或不全。語言特色的鑒賞角度很多,如果沒有全面的認識,整體的把握,可能鑒賞不準或遺漏主要的語言特色。如本題,有些考生可能要遺漏描寫手法中的鋪陳。 2.答案過于簡單,缺少分析。有些考生只寫出語言特色術語,不加以舉例分析,這樣簡單的答案,是不會得滿分的?! ?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萬 鞋 墻 梁 衡 陜北多山,千山萬壑。有村名赤牛,世代農(nóng)耕,名不見經(jīng)傳。近年有退休回村的干部老高,下決心搜集本地藏品,建起一農(nóng)耕博物館。我前去參觀,不外乎鋤、犁、耬、耙、車、斗、磨、碾之類,也未有見奇。當轉入一巨大窯洞時,迎面一堵高墻,齊齊地碼著穿舊了、遺棄了的布鞋,足有兩人之高,數(shù)丈之長。我問:“有多少雙?”答道:“13 000雙。”我脫口而出:“好一堵萬鞋墻!” 這鞋平常是踩在腳底下的,與汗臭為伴,與塵土、泥水廝磨,是最臟最賤之物,穿之不覺,棄之不惜,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今天忽然被請到墻上,隆重聚會,就像一支浩浩蕩蕩的翻身奴隸大軍,頓然感到它的偉大。不管什么鞋,都已經(jīng)磨得穿幫破底、綻開線頭,鞋底也磨成了薄片。仔細看,還能依稀辨出原來的形狀、針腳、顏色。每一雙鞋的后面都有一個故事,從女人做鞋到男人穿它去種田、趕腳、打工等,一個長長的故事。我們這一代人都是穿著母親親手做的布鞋長大的,又穿著布鞋從鄉(xiāng)下走進城市,每一雙鞋都能勾起心底一段甜蜜或辛酸的回憶。這鞋墻就像是一堵磁墻,又像是一個黑洞,我佇立良久,一時無語,半天,眼眶里竟有點潮濕。 在回縣里的車上,大家還在說鞋。想不到這個最普通的穿戴之物,經(jīng)今天這樣一上墻,竟牽動了每一個人的神經(jīng)。一種鞋就是一個時代的標志。中國革命是穿著草鞋和布鞋走過來的。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建第一個駐外使館,大使臨行前才發(fā)現(xiàn)腳上還穿著延安的布鞋,匆忙到委托店里買了一雙舊皮鞋上路。大約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北方農(nóng)村的人一律穿自家做的布鞋,小時穿媽媽做的鞋,成家后穿老婆做的鞋。布鞋是維系農(nóng)耕社會中的男女關系、農(nóng)民與土地關系的一根紐帶。我想,做鞋也成了農(nóng)村婦女生命的一部分,從少女時學納鞋底開始,一直到為婦為母,滿頭白發(fā),滿臉皺紋,她們一針一線地納著青春,納著生命。遇孩子多的人家,做鞋成了女人的沉重負擔。男人們很珍惜這一雙鞋,夏天干活盡量打赤腳,出門時穿上鞋,到地頭就脫下來,兩鞋相扣小心地放在田壟上,收工時再穿回來。每年農(nóng)歷正月穿新鞋是孩子們永遠的企盼,也是母親笑容最燦爛的時刻。要說鄉(xiāng)愁、親情、家,布鞋是最好的標志。 鞋不但是人情關系的標志,還是社會進步的符號。有人說,看一個人富不富,就看他家地上擺的鞋。我是1963年進大學的,同班有一位從湘西大山里考來的同學,赤著腳上課。老師問,為什么不穿鞋。他說長這么大,就沒有穿過鞋。1968年大學畢業(yè),按那時的規(guī)矩,我到內(nèi)蒙古農(nóng)村當農(nóng)民勞動一年。生產(chǎn)隊飼養(yǎng)院的熱炕,是冬季的晚上村民們聚會、抽煙、說事的熱鬧地方。騰騰的煙霧和昏暗的燈光中,炕沿下總是一大堆七扭八歪、又臟又癟的鞋,其中有一雙就是我從北京穿來的,上面已補了13個補丁。90年代我已在北京中央國家機關工作,那時的會議通知常會附一句話:請著正裝?!罢b”什么意思?就是要穿皮鞋。 那幾天在縣里采訪,雖還有許多其他內(nèi)容,但腦子里總是轉著那些鞋。立一堵墻以之紀念,是人們常用的方法,最著名的如巴黎公社墻、猶太人的哭墻,還有國內(nèi)外經(jīng)??吹降牧沂咳嗣麎?,但集鞋為墻,還是第一次見到。鞋雖踩在腳下,不像帽子風光,卻要承一身之重,走一生之路,最是苦重,也最易被人忘記。 我們常說“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卻很少人說到“游子腳下鞋”。做鞋,首要是結實。先要用布漿成“襯”,裁成幫,裹成底。將麻搓成繩,錐一下,納一針。記得幼時,深夜油燈下,我躺在母親身旁,是聽著納鞋底的刺刺聲入睡的?,F(xiàn)在市面上已找不到人工布鞋了,那天我在縣里托人找了一雙,不為穿,是想數(shù)一下一雙鞋底要納多少針。你猜多少?2 500針。那堵鞋墻共有13 000雙鞋,你算一下,總共有多少針呀!每一個人都說自己的事業(yè)轟轟烈烈,走過的道路艱苦曲折,又有誰想到腳下千針萬線的慈母鞋呢? 鞋墻不朽。 (有刪改) 1.下列對文章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作品開頭一段寫赤牛村名不見經(jīng)傳和老高建起的農(nóng)耕博物館也未有見奇,以此來反襯“一堵萬鞋墻”給“我”的驚奇感受。 B.第二段通過“隆重聚會”這個比擬和“像一支浩浩蕩蕩的翻身奴隸大軍”這個比喻,把無生命的鞋寫活了,一個“請”字表達了作者的敬意。 C.第四段,作者以“赤著腳上課”反映出湘西的貧困,以“一大堆七扭八歪、又臟又癟的鞋”反映出農(nóng)村的落后,以“著正裝”反映城市的富裕。 D.這篇散文運用以小見大的構思手法,通過塑造“穿之不覺,棄之不惜”的鞋這個意象,表達了深刻的主旨,形成莊重的風格。 解析:選C C項,作者以“赤著腳上課”和“一大堆七扭八歪、又臟又癟的鞋”到“著正裝”的變化來反映社會的進步。 ★2.梁衡的散文善于運用聯(lián)想、想象,請以第三段為例簡要分析。(6分) 答: 參考答案:①從鞋墻聯(lián)想到中國革命的歷史,聯(lián)想到第一個駐外使館大使臨行前匆忙買一雙舊皮鞋上路的情形。(2分)②想象農(nóng)村婦女納鞋的情景和男人們珍惜鞋子的情景等。(2分)③這些聯(lián)想與想象,拓寬了思路,豐富了內(nèi)容,深化了主題。(2分) 3.作品結尾說“鞋墻不朽”,這句話的含意是什么?作品以這句話結尾有什么用意?請簡要分析。(6分) 答: 參考答案:第一問:鞋子所象征的艱苦奮斗的精神,所代表的社會進步,所象征的鄉(xiāng)愁、親情、家等應永遠緬懷,永遠傳承。(3分)第二問:照應題目與開頭,使作品結構嚴謹;揭示作品的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萬鞋墻的贊美之情。(3分) ★4. 本文語言風格莊重,請結合第五段加以分析。(6分) 答: 參考答案:①文章的話題較為嚴肅。因為“鞋”要承一身之重,走一生之路,最是苦重,也最易被人忘記。②語言凝重。作者說“腦子里總是轉著那些鞋”,舉的例子如巴黎公社墻、猶太人的哭墻、烈士人名墻,鞋墻與之一樣都容易引起人們痛苦的記憶。③句式整齊、完整而綿長。如“如巴黎公社墻、猶太人的哭墻,還有國內(nèi)外經(jīng)??吹降牧沂咳嗣麎?,但集鞋為墻,還是第一次見到”“鞋雖踩在腳下,不像帽子風光,卻要承一身之重,走一生之路,最是苦重,也最易被人忘記”。④關聯(lián)詞運用完整、準確。如第一句中的“雖……但……”,第二句中的“如……還有……但……還是……”,第三句中的“雖……卻……也……”。(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蒼茫中原 朱以撒 ①這些日子里,經(jīng)孟州、孟津,到洛陽、安陽、開封,總是會日復一日地迎受一種與江南不同的厚重感。是這里帶有寒意的凌厲的風,是那看起來比故鄉(xiāng)大而深紅的落日,還是落日背景下那卸去累累果實的無垠原野?感覺總是難以言明??墒羌∧w與心靈明明白白地體驗著與我所居住的都市不同的氣息,心弦不由地被撩撥得顫動起來。挑一個我以為合適的詞來表達,那就是:蒼茫。 ②這些有過古都興衰千年激蕩的土地,在經(jīng)過世事翻覆、鹿鼎頻爭的烽煙之后,已經(jīng)變得和其他城市沒有什么兩樣了,現(xiàn)代文明已深深地彌漫其中。可是,只要你抽身出來,到郊原,到曠野,你仍然會感慨不已。這方水土曾有過的英雄氣概和草莽紛爭,并不因時光的流逝而飄散,只要你有心撩開一角,那些帶有圖騰、饕餮、甲骨、金文的古風就會撲面而來。 ③這個晚秋的黃昏,我在遠離城區(qū)的郊外散步,原野蒼茫秋風蒼涼,深紅的落日把遠山映襯出一個綿延的剪影。這么大的空間,有幾個農(nóng)夫在拉扶著犁耙。他們不是借助牲畜的力量,而是盡自己的力量破開土層。這在廣袤的原野上就顯得十分渺遠,他們的移動,成為黃昏中最動人的一筆。在他們勞作的不遠處,散落著的一些短粗的城堞紋絲不動。時日久遠,風雨侵蝕無歇,城堞外表如同千瘡百孔的馬蜂窩,只要看著那厚實沉甸的分量,就很容易使人想起寶劍和英雄,每一塊土疙瘩里都可能掉下一則傳奇故事,每一陣風卷出的黃塵都可能揚起戰(zhàn)馬的嘶鳴。如期而至的黃昏籠罩在空寂的城堞上,引人無限遐想:歲月真是無從再現(xiàn)么?其實我已逐漸能夠由此領悟中原的筆墨情懷了。在這種環(huán)境下生存,特有的意象時時刻刻地熏染,筆下自然就野獷起來,亙古的南北有別,是滲透于藝人藝事的方方面面的,你看看他們手執(zhí)長鋒狼毫在雪白的宣紙上馳騁,多是乘勢翻卷的草書,與沙場上的箭鏃飛鳴、刀光劍影似乎沒有什么兩樣,只是表現(xiàn)形式更換了罷了。 ④在我們感慨歲月的磨洗使許多鮮明的過往人事化為烏有的同時,還是會看到許多不畏懼風霜刀斧剔抉的古典依然如故。我看到并撫摸到了這些昔日古都的石像、石碑。四季輪回春秋迭代,石像中的文官武將,已失卻了當年的文質(zhì)彬彬或威武睥睨,在改朝換代的風云中一臉漠然。他們有的依舊兀立于田頭籬角,有的則離開原來坐落的方位,被人集中一室面面相覷。他們是留戀秦時漢時的明月呢,還是渴望唐時宋時的清風呢?令人樂意駐足的是與石像同存的石碑。時光的清冷沁入了石表,損傷了點畫結構,使句讀時不免受阻??尚撵`卻因之而酣暢,分明品味出碑文深處的內(nèi)涵,豐富而深沉。這使我們面臨它的時候,看出舊日創(chuàng)造的美麗輝煌的閃耀;在觸摸它的時候,感覺到歲月翩翩遠去的雪泥鴻爪,不免能領悟上蒼的一點暗喻,一點象征,一點意趣。這是如今一些雕琢精美的石像石碑所無從具備的。這些古代的石頭蕩起的歷史回聲,很有可能會令我們撿拾起精神上的一些遺失。 ⑤我又一次地見到黃河。這個季節(jié),黃河正走向安靜,兩岸萋萋芳草,正隨著晚秋的勁風扭動腰肢。我內(nèi)心自然有荒涼之意,因為在此之前我才欣賞到壺口那一瀉千里的瀑布,怎么也想不到在這里化為寧靜。不過,話說回來,黃河畢竟是黃河,和芳草碧連天的江南溪流大有不同,還是罄露出了它的雄渾和寬博。隨便俯身掬一捧水,都可以察覺出積淀下來的桀驁不馴,黃河就是這一捧水的無限放大。 ⑥在中原的大地上穿行,有一種縱橫六合天高地迥的開闊逼進心胸。像我這樣方向感不強的人,如果向匆匆前行的中原人討教,他們總是會站定了,緩緩抬手,至眉端,“諾,向南猛走,再向西拐”。他們的方位感特別強,又有一種指揮若定、胸有成竹的意氣。我從中得到的暗示是,當年中原逐鹿的后代,血液中還流動著縱橫捭闔的氣概,猶如指點江山那般。 ⑦一彎寒月升上來了,遠處近處層次分明。這不是十五的月亮,卻由此襯托出了空間的蒼茫無限,朦朧色調(diào)更平添這一古老地域的神秘與遼遠。流連在歷史往事的廢墟上,思想無處不達地展開,靈活并且隨意。在搜尋這方土地的遺留時,有許多次,視覺是徒勞無獲的,只有靠心靈去感受,用知覺去捕捉。像這樣有著悠久歷史積淀的地方,戰(zhàn)爭的風云、英雄的情操,藝術的拙樸、民氣的強悍,根本不會因時光潮水的浸漫而退卻。 ⑧我想,我也許還有不少機會走入這蒼茫的中原。 (有刪改) 5.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中原的都市和其他城市并沒有什么不同,它依舊是霓虹閃爍、輕歌曼舞,只有在曠野、在郊外,人們才能感受到它的“蒼?!薄? B.文章第③段中寫到“他們的移動,成為黃昏中最動人的一筆”,作者細膩地描寫了農(nóng)夫的辛勤耕作,表明了作者對中原農(nóng)民的敬仰。 C.第④段寫到了經(jīng)受歲月磨洗的昔日古都的石像、石碑,作者借此表達了對文化內(nèi)涵的理解。 D.第③段中“中原的筆墨情懷”指的是浸潤著中原歷史文化的藝術所表現(xiàn)出的野獷與豪放。 解析:選B “細膩地描寫”錯,該段主旨也非表達對農(nóng)民的敬仰。 6.作者感受到的中原大地的“蒼茫”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結合全文概括作答。(6分) 答: 參考答案:①中原凌厲的風、深紅的落日、無垠的原野等自然景象;②中原彌漫著濃厚歷史氣息的城堞、石碑、石像等歷史遺跡;③流存于中原人血液中的縱橫捭闔的氣概。(每點2分,意思相近即可) ★7.本文語言很有特色,請作簡要賞析。(6分) 答: 解析:解答此題時要注意從語言風格、表達方式、修辭手法、遣詞造句等角度加以分析。本文綜合運用了比喻、擬人、設問等多種修辭手法,用凝重而深沉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蒼茫中原的敬畏之感,句式整齊,酣暢淋漓,頗有氣勢。 參考答案:①善用整句。如“戰(zhàn)爭的風云、英雄的情操,藝術的拙樸、民氣的強悍”一句,結構整齊、酣暢淋漓,表現(xiàn)了中原大地悠久歷史文化積淀的豐富內(nèi)涵。②妙用修辭。如“城堞外表如同千瘡百孔的馬蜂窩”一句中,作者把散落在廣袤原野中短粗的城堞比喻成“馬蜂窩”,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飽經(jīng)風雨侵蝕的城堞早已千瘡百孔的特點,顯現(xiàn)了歷史的悠久。③語言凝重而深沉,表達了作者對蒼茫中原的敬畏之感。(每點2分) ★8. 請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 (1)城堞外表如同千瘡百孔的馬蜂窩,只要看著那厚實沉甸的分量,就很容易使人想起寶劍和英雄。(3分) (2)隨便俯身掬一捧水,都可以察覺出積淀下來的桀驁不馴,黃河就是這一捧水的無限放大。(3分) 答: 參考答案:(1)此句運用了比喻和聯(lián)想手法,把散落的短粗的城堞比作馬蜂窩,并由此聯(lián)想到寶劍和英雄,寫出了城堞的悠久和其所承載的厚重的歷史,表達對蒼茫中原的敬畏之感。 (2)此句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黃河的性格,也含蓄地點明了中原和中原人的性格。-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通用版2020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三板塊 專題二 第4講 判定準、分析透準解散文技巧、語言鑒賞題練習含解析 通用版 2020 高考 語文 一輪 復習 第三 板塊 專題 定準 分析 解散 技巧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6155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