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網(wǎng)絡(luò)教育-工程測量A-C匯總.doc
《山大網(wǎng)絡(luò)教育-工程測量A-C匯總.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山大網(wǎng)絡(luò)教育-工程測量A-C匯總.doc(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工程測量模擬卷A 一、 名詞解釋: 1. 水準面:地面上處處與重力方向垂直的連接曲線。 2. 海拔高程:地面點沿垂線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 3. 水平角:地面上一點到兩個目標(biāo)點的方向線垂直投影到水平面的夾角。 4. 水準管軸:過零點與內(nèi)壁圓弧相切的直線。 5. 地物:地面上的各種固定物件 。 二、填空: 1. 在觀測水平角時,需觀測2個測回,則每測回應(yīng)按盤左、盤右配置度盤起始讀數(shù)。 2. 在半徑為10公里的范圍內(nèi),可以不顧及地球曲率對距離和水平角的影響,直接將大地水準面看成水平面,但對高程的影響,則必須考慮。 3. 經(jīng)緯儀使用時,調(diào)節(jié)物像清晰用對光螺旋,整平照準部水準管用角螺旋,配置水平度盤讀數(shù)用轉(zhuǎn)盤手輪。 4. 確定地面點相對位置的量是X、Y和Z。 5. 測量的基準面是大地水準面,基準線是鉛垂線。 6. 圖上長度為10cm,則在1:1000的比例時實際長度為100m。 三、表格計算: 1. 完成測回法觀測手簿計算 測 站 豎盤 位置 目標(biāo) 水平度盤 讀 數(shù) 半 測 回 角 值 一 測 回 角 值 各測回 平均角值 第一測回 O 左 A 0-08-12 49-44-18 49-44-27 49-44-19 B 49-52-30 右 A 180-08-06 49-44-36 B 229-52-42 第二測回 O 左 A 90-06-18 49-44-06 49-44-12 B 139-50-24 右 A 270-06-12 49-44-18 B 319-50-30 2. 完成豎直角觀測手簿計算 測 站 豎盤位置 目 標(biāo) 豎直度盤 讀 數(shù) 半 測 回 角 值 一 測 回 角 值 指標(biāo)差 x O 左 右 M 83-42-24 276-17-00 6-17-36 6-17-00 6-17-18 -18 O 左 右 N 105-05-30 254-54-06 -15-5-30 -15-5-34 -15-5-42 -12 3. 對某長度進行6次觀測,數(shù)據(jù)見下表,求:每次觀測值中誤差及平均值相對中誤差。 觀測次數(shù) 觀測值 v vv 計 算 1 60.46 -2 4 m=== 2 60.42 +2 4 3 60.44 0 0 4 60.44 0 0 5 60.43 +1 1 6 60.45 -1 1 平均值 60.44 ∑0 10 四、綜合計算題: 1. 水準測量中,A為后視點,B為前視點,已知A點高程為28.516m,測量中讀得后視讀數(shù) a=1.134m,前視讀數(shù) b=1.438m,求:AB點高差、B點高程并繪圖說明AB點關(guān)系。 解: A點比B點高。 2. 測得往返測距離分別為55.218m、55.224m。問相對較差為多少? 解: 3. 閉合水準路線,自BM A 經(jīng)1,2,3 點后又閉合于 BM A ,已知:BM A =65.238米,其各測段觀測數(shù)據(jù)如下表,完成水準路線計算和調(diào)整,求出各水準點高程值。 (允許閉合差為) 解: 測 點 測站數(shù) 實測高差 (m) 高差改正數(shù) (m) 改正后高差 (m) 高 程 (m) BM A 12 +1.428 -0.016 +1.412 65.238 1 66.650 14 -2.346 -0.019 -2.365 2 64.285 10 +2.487 -0.013 +2.474 3 66.759 9 -1.509 -0.012 -1.521 BM A 65.238 45 +0.060 -0.060 0 ∑ 輔 助 計 算 4. 角度觀測四測回得平均值中誤差為15",若觀測九測回,則平均值中誤差為多少? 解: 5. 測設(shè)直角AOB,一般方法測設(shè)后,需要將B點向外移動3cm,已知OB=300m,問測設(shè)后精確測得的角值為多少?繪圖示意。 解: 工程測量學(xué)模擬卷B 一、名詞解釋 1. 高差:地面上兩點間的高程差。 2. 比例尺精度:圖上0.1MM所表示的實地水平長度。 3. 地形圖:即表示出各種地物又用等高線表示出地貌的圖。 4. 平面控制測量:確定控制點的平面位置。 5. 豎直角:在同一豎直面內(nèi),某一方向線與水平線的夾角。 二、填空題 1. 水準儀操作時,使水準管氣泡居中用微傾螺旋,使圓水準氣泡居中用儀器角螺旋。 2. 地形測量時,先要做_控制測量__然后進行_碎部測量_。 3. 觀測水平角時,水平度盤固定,指標(biāo)分劃水平度盤。 4. 測量觀測值所存在的誤差主要呈現(xiàn)偶然誤差的特性,因為系統(tǒng)誤差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減弱和消除。 5. 表示地貌的符號為等高線。 6. 圖上面積為50cm2,則在1:1000的比例時實際面積為5000 m2。 三、選擇題: 1. 某點處真北方向與坐標(biāo)北方向的夾角稱為該點的A。 A. 子午線收斂角;B. 象限角;C. 磁偏角;D. 磁坐偏角。 2. 某點位于20帶中央子午線上,在北半球,該點沿中央子午線量至赤道的距離是3232500m,則該點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的通用坐標(biāo)為C。 A.(3232500,20000000);B.(3732500,20500000); C.(3232500,20500000);D.(20500000,3232500)。 3. 水準測量前后視距相等可消除的誤差是:①視準軸不平行于水準管軸; ②水準尺零點差;③地球曲率與大氣折光;。則正確的選擇為: C。 A. ①②③;B. ②③;C. ①③;D. ①②。 4. 用方向觀測法測量水平角的限差不包括:_D_。 A. 半測回歸零差;B. 上下半測回同一方向值較差;C. 各測回同一方向值較差; D. 同一測站指標(biāo)差之差。 5. 地物地貌的特征點,我們把它稱之為B。 A. 測站點;B. 碎部點;C. 定位點。 四、 表格計算 1. 對某角度進行6次觀測,數(shù)據(jù)見下表,求:算術(shù)平均值、每次觀測值中誤差及算術(shù)平均值中誤差。 觀測次序 觀測值 v vv 計 算 1 50-48-54 25 m== = 2 50-48-48 +1 1 3 50-48-42 +7 49 4 50-48-48 +1 1 5 50-49-00 -11 121 6 50-48-42 +7 49 平均值 50-48-49 ∑ 0 246 2. 完成測回法觀測手簿計算 測 站 豎盤 位置 目標(biāo) 水平度盤 讀 數(shù) 半 測 回 角 值 一 測 回 角 值 各測回 平均角值 第一測回 O 左 1 0-12-00 91-33-00 91-33-15 91-33-09 3 91-45-00 右 1 180-11-30 91-33-30 3 271-45-00 第二測回 O 左 1 90-11-48 91-33-06 91-33-03 3 181-44-54 右 1 270-12-12 91-33-00 3 1-45-12 3. 完成水準觀測手簿計算: 測站 測 點 水準尺讀數(shù) 高差 高程 后視 前視 (m) (m) 1 BM1 0+000 0.674 1.673 -0.999 157.519 156.520 2 0+000 0+050 2.500 1.842 +0.658 156.520 157.178 3 0+050 0+100 1.780 1.919 -0.139 157.178 157.039 五、綜合計算題 1. 已知直線AB 坐標(biāo)方位角300-00-00,A點X、Y坐標(biāo)值分別為:14.22m,86.71m;由 A點按極坐標(biāo)法放樣1#點,其X、Y 坐標(biāo)值分別為:42.34m,85.00m,試計算測設(shè)數(shù)據(jù)。 解:需測設(shè)距離為: 需測設(shè)的角度為: 2. 附合水準路線,自BM.A 經(jīng)1,2,3 點后又附合于 BM.B ,已知=56.345米,=59.039米,其各測段觀測數(shù)據(jù)如下表,完成水準路線計算和調(diào)整,求出各水準點高程值并繪出草圖示意。 測 段 距 離(km) 實測高差(m) 1 1.7 2.785 2 3.5 -4.369 3 1.2 1.980 4 2.6 2.345 解: 測 點 測 段 長 度 實測高差 (m) 高差改正數(shù) (m) 改正后高差 (m) 高 程 (m) BM A (km) 1.7 +2.785 -0.009 +2.776 56.345 1 59.121 3.5 -4.369 -0.018 -4.387 2 54.734 1.2 +1.980 -0.006 +1.974 3 56.708 2.6 +2.345 -0.014 +2.331 BM B 59.039 9 +2.741 -0.047 4.293 ∑ 輔 助 計 算 3. 用6"經(jīng)緯儀觀測某角4測回,已知觀測值中誤差為,求其算術(shù)平均值中誤差。 解: 4. 測設(shè)角AOB=135-00-00,一般方法測設(shè)后,精確測得角值為134-59-36,已知OB=96.00m,如何進行角度糾正并繪圖示意。 解: B點向外移動約11.2mm。 5. 測站高程為48.76m,儀器高 i=1.45m,瞄P點讀數(shù),上、下絲、中絲讀數(shù)分別為2.488 m、2.046m、2.267m,豎直角+3-15-00,求:AP點距離和P點高程。 解: 工程測量模擬試卷(C)(??疲? 一、是非判斷 6. 海拔高程是地面點沿鉛垂線方向到參考橢球面的距離。( X ) 7. 某地形圖比例尺的最大精度為50cm,則該圖比例尺為1:1000。( X ) 8. 處理外業(yè)測量成果的基準面和基準線分別是大地水準面和鉛垂線。( √ ) 9. 高程控制測量的基本方法有水準測量和三角高程測量。( √ ) 10. 等高距是相鄰兩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 X ) 二、填空題 1. 水準儀操作時,整平照準部水準管用_______制動螺旋和微動螺旋_______。 2. 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內(nèi)圖廓線是_____由經(jīng)緯線組成____。 3. 豎直度盤的結(jié)構(gòu)是豎直度盤__豎盤指標(biāo),豎盤水準管和水準管微動螺旋__,指標(biāo)分劃___90_。 4. 測量觀測值所存在的誤差主要呈現(xiàn)_偶然_的特性,因為__多次測量_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減弱和消除。 5. 附合導(dǎo)線與閉合導(dǎo)線坐標(biāo)計算僅___角度閉合差___和____坐標(biāo)增量閉合差__的計算有所區(qū)別。 6. 圖上面積為___0.25___,則在1:2000的比例時實際面積為100。 7. 路線縱斷面測量中,某樁距起點的距離為32.50米,則其樁號應(yīng)為______。 三、不定向選擇題:(每小題備選答案有一或多個正確答案。) 1、在角度測量中,盤左盤右觀測可以減弱或消除( BDE )對角度觀測的影響。 A、豎軸誤差;B、視準誤差;C、度盤刻劃誤差;D、橫軸誤差;E、豎盤指標(biāo)差。 2、上題給出的誤差,屬于系統(tǒng)誤差的是:( C ) A、①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 3、某點位于10帶中央子午線上,在北半球,該點沿中央子午線量至赤道的距離是3232500m,則該點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的通用坐標(biāo)為( C )。 A、(3232500,10000000);B、(3732500,10500000); C、(3232500,10500000);D、(10500000,3232500)。 4、同一幅地形圖上,等高線平距與坡度的關(guān)系是( BDE ): A、等高線平距越大,坡度越陡; B、等高線平距越小,坡度越陡; C、等高線平距越小,坡度越緩;D、等高線平距越大,坡度越緩;E、等高線平距相等,坡度相等;。 5、地形特征點,我們又把它稱之為 B 。 A、測站點;B、碎部點;C、定位點;D、控制點。 五、 問答題 1.經(jīng)緯儀測繪法測地形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1)安置儀器,安置經(jīng)緯儀于測站A點,對中整平,量取儀器高i(讀數(shù)至厘米),并記入碎部測量手冊,在測站附近安置圖板,用小針把量角器圓心插在點a上,畫出后視方向線。 (2)定向。(3)立尺。(4)觀測,用經(jīng)緯儀瞄準標(biāo)R,讀取上絲,下絲,中絲,讀取水平度盤讀數(shù),豎盤讀數(shù)。(5)紀錄。(6)計算,視距測量的公式,計算水平距離,碎部點高程。(7)展點。(8)繪圖,繪圖員在現(xiàn)場根據(jù)展繪的碎部點,勾繪地形圖。 2.測量的基本工作是什么? 答:(1)測量前測量控制網(wǎng)的建立;(2)測量期間將圖紙上所有設(shè)計的建(構(gòu))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測設(shè)到相應(yīng)的地面上;(3)工程竣工后測繪各建(構(gòu))筑物的實際位置和高程;(4)以及在測量和管理期間對建(構(gòu))筑物進行變形和沉降觀測等。 3.判斷下列誤差的性質(zhì): a. 目標(biāo)偏心差,為粗差;b. 水平角讀數(shù)誤差,為偶然誤差; c. 水準儀下沉誤差,為粗差;d. 鋼尺量距投點誤差,為系統(tǒng)誤差。 六、 表格計算 1. 完成豎直角觀測手簿計算 測 站 豎盤位置 目 標(biāo) 豎直度盤 讀 數(shù) 半 測 回 角 值 一 測 回 角 值 指標(biāo)差 x O 左 右 M 71-12-36 288-47-12 1847′64〞 1847′12〞 1847′38〞 -26〞 O 左 右 N 96-15-30 263-44-36 -615′30〞 -615′21〞 -615′27〞 -3〞 2. 對某角度進行6次觀測,數(shù)據(jù)見下表,求:算術(shù)平均值、觀測值中誤差、算術(shù)平均值中誤差。 觀測次數(shù) 觀測值 V VV 計算 1 60-00-06 5 25 2 60-00-12 -1 1 3 60-00-18 -7 49 4 60-00-06 5 25 5 60-00-24 13 169 6 60-00-00 11 121 平均值 ∑=0 390 3. 完成普通水準觀測手簿計算: 測站 樁號 水準尺讀數(shù) 高差 高程 后視 前視 m m 1 0+000 1.580 0.565 40.180 0+100 1.015 2 0+100 1.478 0.275 0+200 1.203 3 0+200 1.378 1.118 0+300 0.260 4 0+300 1.568 0.436 0+400 0+400 1.132 42.574 6.004 3.61 2.394 六、綜合計算題 水準測量中,A為后視點,B為前視點,已知A點高程為38.516m,測量中讀得后視讀數(shù) a=1.124m,前視讀數(shù) b=1.458m,求: BA點高差、B點高程并繪圖說明AB點關(guān)系。 解: 2. 附合水準路線,自BM.A 經(jīng)1,2,3 點后又附合于 BM.B ,已知=46.345米,=49.040米,其各測段觀測數(shù)據(jù)如下表,完成水準路線計算和調(diào)整,求出各水準點高程值并繪出草圖示意。(按四等精度) 測 段 距 離(km) 實測高差(m) 1 1.8 3.785 2 4.5 -5.369 3 1.4 2.980 4 2.5 1.345 解: 測 點 測 段 長 度 實測高差 (m) 高差改正數(shù) (m) 改正后高差 (m) 高 程 (m) BM A (km) 1.8 +3.785 -0.008 +3.777 46.345 1 50.122 4.5 -5.369 -0.021 -5.390 2 44.732 1.4 +2.980 -0.006 +2.974 3 47.706 2.5 +1.345 -0.011 +1.334 BM B 49.040 10.2 +2.741 -0.046 2.695 ∑ 輔 助 計 算 3. 水平角觀測時,4測回平均值中誤差為2″,試求一測回角度中誤差。 解: 4. 根據(jù)第五題第3小題的數(shù)據(jù)繪制縱斷面圖,要求水平比例尺為1:2000,高程比例尺為1:50。-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biāo),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biāo)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網(wǎng)絡(luò) 教育 工程 測量 匯總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6504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