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三山還望京邑(教案)澄中林水生.doc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教案)澄中林水生.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晚登三山還望京邑(教案)澄中林水生.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教案 澄海中學 林水生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賞析詩歌寓情于景的藝術(shù)手法。 2.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鑒賞詩詞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誦讀品味,合作探究,引導學生賞景悟情。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領略謝朓詩作清麗含蓄的藝術(shù)美。 2.體悟謝朓去國懷鄉(xiāng)、失意憂懼的復雜情感。 【教學重點】領略謝朓詩作清麗含蓄的藝術(shù)風格。 【教學難點】體悟謝朓去國懷鄉(xiāng)、失意憂懼的復雜情感。 【課時】一節(jié)課 【教學過程】 一、介紹作者,激趣導入(3分鐘) 投影: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畎住缎葜x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老師點撥】同學們,這是我們初三學過的詩句。這句中“小謝”指誰? 【明確】謝朓。謝朓是著名的山水詩人,詩仙李白是他的鐵桿粉絲。 【過渡】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謝朓的名作《晚登三山還望京邑》(投影,板書課題)。 二、反復誦讀,整體感知(5分鐘) 1.學生集體誦讀 2.正音。 還(hun)、涘(s)、甍(mng)、綺(qǐ)、霰(xin)、鬒(zhěn) 3.再次集體誦讀 4.老師范讀,比較異同。 【誦讀指導,設問過渡】有何不同?為什么? 【明確】節(jié)奏要緩慢點,語調(diào)低沉點,感情基調(diào)要哀傷點。 節(jié)奏:【例】灞涘/望/長安 這首詩應該感情基調(diào)是什么? 從“淚下如流霰”可知,本詩感情基調(diào)是低郁哀傷的。 5.學生再次配樂誦讀,初步感知。 三、品味寫景佳句,欣賞謝詩清新含蓄的藝術(shù)美。(20分鐘) 1.破題。 【提問1】標題《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給我們提供了什么信息? 【明確】交代了時間,地點和事情。 【提問2】“望”字領起全詩。那么詩人登高回望京城,究竟望見了什么?具體有哪些景物呢? 【明確】傍晚京城的山水美景。 【板書】 白日 飛甍 望 余霞 澄江 喧鳥 雜英 2.品讀寫景佳句,初步感悟詩歌意境。 【引導語】寫景是這首詩令人稱道之處。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學生誦讀寫景的名句。 【感悟、表達、交流、品味】下面我們分成三組,品讀寫景的佳句,并分別用優(yōu)美的語言將這美好的景色描寫出來。描寫時要注意景物的特征和詩的意境。 【點評學生的發(fā)言】景物是否寫全,特征是否準確,意境是否符合? 特別要注意:意境明麗壯美(學生的修飾語言、修辭手法運用等),詩人融入其中的情感。 【老師投影誦讀示例】久久佇立在這三山上,凝視著美麗的京城。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京城那飛動多姿的屋脊,高低錯落,歷歷在目。那美麗的晚霞,散布開去,宛如一幅色彩明麗的紅綺;那澄澈的大江,靜靜地流淌,宛若一條銀光閃爍的白練。聽,那春天的小洲,滿是群鳥的喧鬧;看,那芬芳的郊野,開滿了繽紛的雜英。這是一幅多么明麗壯美(此處留空,以設問過渡)的春晴晚景圖?。? 【設問過渡】能不能用一個詞來概括意境特征?(此問虛設,不求此刻學生能答出答案,而意在引導學生進入賞析環(huán)節(jié)。) 【提問】這六句寫景佳句,你們最喜歡哪一句? 【明確】“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3.賞析名句,深入體會謝詩清麗含蓄的藝術(shù)美。 【提問】這兩句是千古傳誦的名句。你們能不能說說其中的美妙之處? 【提示】可從藝術(shù)手法、意境營造、詞語錘煉等方面賞析。 【明確】 (1)比喻形象生動,晚霞鋪散,絢麗如同紅綺;江水澄澈,靜靜流淌,從山上俯視,就宛如一條白練。 (2)一紅一白,色彩明麗;一動一靜,相映成趣,營造出寧靜明麗的意境。 (3)用詞精煉,刻畫生動。 “靜”字用得精妙,與“澄”字相照應,江水澄澈才覺得寧靜;因為登山俯視才覺得江水寧靜,所以“靜”字也就讓人聯(lián)想到了遼闊的江天,這樣意境就開闊了?!办o”字還寫出了詩人的感覺,寫出了寧靜的意境?!办o”字不僅準確的寫出了俯視江水的特征,還寫出了江天遼闊的意境和寧靜的氛圍。十分精妙。 【歸納】登三山回望京城,謝朓看到的是故鄉(xiāng)明麗壯美的春晴晚景圖,這幅畫面充滿了春天的色彩,春天的音響,春天的氣息。如此美麗的故鄉(xiāng)山水,勾起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呢? 【明確】懷鄉(xiāng)無期的憂傷。 【提問】寫美景不是表達喜悅之情,而是表達了哀傷之情,這是什么寫法? 【明確】以樂景寫(襯)哀情。 【朗讀感受寫景句子的美】學生朗讀,老師范讀指導(重點指導感受山水之美及詩人的懷戀之情),學生再讀感受。 四、解讀抒情詩句,體味詩人去國懷鄉(xiāng)、失意憂懼的感情。 【過渡提問】那些字眼可以看出作者的哀傷? 【明確】懷(懷戀)、悵(惆悵)、淚(傷心) 【提問】這三個詞語有何不同? 【明確】感情越來越哀傷。 【設疑】為何有這樣的變化?可以下面幾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引導提問1】懷念什么? 【明確】懷念故鄉(xiāng)的歡宴和山水、故鄉(xiāng)的風物人情、故鄉(xiāng)的美好生活。 【引導提問2】為何惆悵? 【明確】此去經(jīng)年,歸期未定,別后,故鄉(xiāng)的風物人情將讓人魂牽夢縈,讓人愁腸寸斷。這是去國懷鄉(xiāng)的惆悵。 【引導提問3】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可詩人為何會“淚下如流霰”? 【引導提問4】明明謝朓望的是建康,卻為什么要寫望長安? 【明確】化用王粲和潘岳的詩句。 【引導提問5】“灞涘望長安,河陽望京縣”謝朓為什么要化用了王粲和潘岳的詩句? 【投影】 王粲:建安七子之一,生活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一生顛沛流離,很不得意,最后在曹魏動蕩的政局中被人殺害。 潘岳:也就是潘安,有美名,有才名,但仕途多艱,很不得意,最后在東晉被趙王倫的親信害死,并滅了三族。 謝朓:生活的時代,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的紛爭非常激烈,世家大族被滅族是常事,詩人在當時的政治漩渦中,常常受到同僚的排擠和打擊,后來甚至被誣陷入獄死在獄中,死時才36歲。這首詩寫在詩人離開京城,前往宣城任職的時候。 【明確】化用王粲和潘安的典故開篇委婉含蓄地點明詩題望京的主題。就是因為謝朓的經(jīng)歷、此刻的心境與他們非常相似。首先他們都是他們都是去國懷鄉(xiāng),思念故土家園,離愁滿懷;其次,懷才不遇,人生失意的悲傷。第三,身處亂世,前途未卜,憂讒畏譏,心中難免有憂懼之感?;眠@兩句詩,正是用典自況,抒發(fā)了詩人復雜的心情和無盡的感慨。 【引導提問6】“有情知望鄉(xiāng),誰能鬒不變?”,誰鬒變了?這句詩句有何深意? 【明確】鬒是美而黑的頭發(fā),有情就是豐富感情的人。這首詩是說“滿懷深情的人最懂得懷念家鄉(xiāng),又有誰不愁白了頭發(fā)呢”。這里詩人既寫所有的人,也指詩人自己。既寫自己因憂愁而白頭;也寫出人生易老的感慨。人人都有白頭時,詩人白頭也在所難免,這也就寫出了詩人的憂愁是必然的,無法排解的,也將是伴隨著終生的。要知道佳期難許,老來能否葉落歸根,誰能知曉?這去國懷鄉(xiāng)的憂愁糾結(jié)五內(nèi),又何時才能排解呢?想到這些,怎不叫人愁腸寸斷,淚下如流霰呢? 【歸納】這首詩,詩人的感情是波瀾疊起的。在一個春天的傍晚,詩人登臨三山,遙望京城,看到京城故鄉(xiāng)一派壯美秀麗的景色,心中不由得生起一股去國懷鄉(xiāng)的愁思,緊接著詩人想到回鄉(xiāng)無期,前途難卜,不由得思緒萬千,愁腸寸斷,眼淚不由得如紛飛的雪珠一般滾滾而下。然后詩人又將自己的切身感受推及人們的普遍眷戀鄉(xiāng)土之情,將自己懷鄉(xiāng)無望的痛苦寫得更為深沉,將詩歌的感情推向高潮。六句寫景,每二句形成一層感情的波瀾,一層推進一層,一層比一層更加深切 一層比一層更加激越。這抒情的部分與前面寫景的部分,相互交融,構(gòu)成了這首詩完整的藝術(shù)境界。 【朗讀全詩,感受詩歌情感的變化】老師范讀,學生朗讀感受,老師指導(注意節(jié)奏、情感的變化)。 五、拓展探究,體悟謝朓山水詩的情懷。 【設疑】同樣寄情山水,陶淵明與謝朓所寄有何不同? 【明確】陶潛寫山水田園,表現(xiàn)了對自然山水向往,表現(xiàn)了其淡泊高潔的情懷;而謝朓寫山水卻是借山水排解心中憂愁,寄托哀傷憂懼。 【提問】又有何相同之處? 【明確】都在于寄情山水,都在于情感的真摯。為文貴在真,為人也貴在真。 【黑板板書】 明麗壯美 白日 飛甍 望 余霞 澄江 喧鳥 雜英 懷 悵 復雜的情感 去國懷鄉(xiāng)的哀愁 淚 懷才不遇的悲傷 前途難卜的憂懼-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 鍵 詞:
-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教案 澄中林 水生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quán),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8386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