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說課稿.doc
《《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說課稿.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說課稿.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大家上午好,我是 號選手張樹嶺,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該課題是濟南版生物學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章第二節(jié)內容。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教學程序等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隸屬于課程標準確立的“人與生物圈”課程主線中最大的主題之一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中的二級主題,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共同組成綠色植物三大生理作用,教材在編排上將其安排在兩者之前,既充分考慮了學生主體的認知規(guī)律,也科學考量了三者的辯證關系。本節(jié)課的學習既可以使學生對前一節(jié)綠色植物的主要類群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可以為后面光合作用以及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全章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倡導探究性學習”的三大核心理念,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情實際,特確立了以下三維目標: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描述植物的蒸騰現象,舉例說出氣孔的數目和分布與蒸騰作用的關系。 (2)、嘗試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臨時裝片,觀察葉片的各部分結構。進一步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標 (1)、通過制作徒手臨時切片和使用顯微鏡觀察臨時切片標本,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合作學習能力。 (2)、通過對蒸騰作用知識的拓展遷移,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認同綠色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意義。初步形成保護森林的意識。 (2)、培養(yǎng)敢于實踐、樂于探究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樹立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3、教材重點與難點 重點——練習制作徒手臨時切片,觀察葉片的結構,理解蒸騰作用的意義。 確立依據:本節(jié)課主要是通過觀察蒸騰現象理解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通過觀察葉片的結構理解并認可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因而確立該內容為重點。 難點——練習制作徒手臨時切片,觀察葉片的結構。 確立依據:七年級學生是第一次練習制作臨時切片,并且要在顯微鏡下觀察葉片結構,此外還要注意實驗中的安全問題。對學生的綜合要求較高,學生掌握操作要領有一定難度,故把該內容確立為教學難點。 4、學情分析 能力起點方面——七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充滿好奇,樂于動手,對制作臨時裝片及顯微鏡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背景知識方面——學生簡單了解植被與降水的關系。 5、教學準備 教師方面——實驗用具、材料及醫(yī)用消毒棉,酒精和紗布,課件等。 學生方面——興趣小組準備關于觀察植物的蒸騰現象的實驗資料。 充分的課前準備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多種教具的準備幫助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多方位探究和認知,理解和構建本節(jié)知識。與此同時這樣的教具準備能夠呈現出更有生命張力,更具探究精神的生物課堂。 二、教學方法: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通過直觀教學手段,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逐步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認識,使表象知識內化為自身認知體系。 2、引導發(fā)現法:老師始終處于“主導”的位置,引導學生層層深入發(fā)現未知,而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始終處于“動腦、動手、動口”的狀態(tài),藉此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3、體驗互動法:強調學生的真實體驗,力求在師生交流互動,生生交流互動中,實現學生認知過程與情感體驗過程的有機結合。 三、學法指導: “現代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币虼?,教師在充分駕馭課堂、優(yōu)化課堂的同時,要最大限度的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以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和情感基礎為背景,以多種形式引導學生主動構建知識體系,逐步培養(yǎng)各種能力。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的學習方法有: 1、自主探究法:通過觀察蒸騰現象實驗以及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合作學習法:通過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分析影響蒸騰作用的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3、歸納總結法:在學生查閱課內外資料時,引導學生掌握方式方法,幫助學生發(fā)現知識內在的聯(lián)系,并學習用思維導圖等歸納總結。 四、教學程序: 設計理念 定 位:基于前面的綜合分析,以及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理論,將本節(jié)課題設計理念定位于——探究性、開放性、互動性,突出體現學生主體地位、重點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 關鍵詞:1、探究性:即細化探究過程;豐富探究方式;共享探究成果; 2、開放性:即向學生的生活經驗開放;向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開放; 3、互動性:即生生互動,促進團隊交流協(xié)作;師生互動,豐富認知情感體驗。 具體教學程序為: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疑導入 復習各種植物類群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明確各種植物類群均需要水,那植物吸收水分用來做什么呢?此時,多數學生會誤認為植物吸收水分用于自身組成。讓同學們帶著疑惑看典型例子——一株玉米從出苗到結實一生所需的水分約200千克,其中作為植物組成成分的水分為1.827千克,維持植物生理過程的水分為0.25千克,兩者的水量加起來約為2.077千克,僅占植物吸入體內水分總量的1%,那其余的99%的水分到哪里去了呢?此時,學生形成了認知沖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此導入課題。(板書課題名稱)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上節(jié)所學內容,延續(xù)學生慣性思維,從而造成了認知沖突,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并且通過該問題情境吸引了學生的有意注意,利于教學秩序的管理。) 2、觀察思考,深化認知 活動一——觀察植物的蒸騰現象 由于植物的蒸騰現象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提前一天由興趣小組同學做好實驗,課堂上呈現實驗各裝置初始狀態(tài)圖片。具體操作步驟:生物興趣小組展示實驗各裝置初始狀態(tài)圖片,闡述設計思路:選取三支粗細相近的枝條,甲去掉全部葉片,乙去掉部分葉片,丙不做處理。分別插入三支錐形瓶內,并用塑料袋罩住露出管外的部分,扎緊袋口。在三支錐形瓶內分別加入等量的水,液面上加適量的食用油防止水分的蒸發(fā)并做上標記,置于陽光下一段時間。引導學生指出對照實驗,明確單一變量。然后興趣小組呈現實驗裝置,通過觀察、對比啟發(fā)引導學生思考相關問題: (1)、塑料袋的內壁有什么物質生成? (2)、塑料袋內壁上的水珠是從哪里來的? (3)、塑料袋內壁上的水珠是以什么狀態(tài)出來的? (4)、比較各塑料袋內的水珠的多少,說明了什么問題? (5)、你還可以怎樣設計實驗?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蒸騰現象歸納出蒸騰作用的概念,理解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并能通過對照實驗認識到葉片多少影響蒸騰作用效率,這為學生理解移栽植物時去掉部分枝葉的做法做知識鋪墊。) 葉為什么可以進行蒸騰作用呢?自然過渡到觀察葉的結構上來,展開第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3、自主探究,互動你我 引導學生開展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 活動二——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 具體操作步驟分兩步: 第一步,制作徒手臨時切片,請同學們按照 “五個步驟”展開——(1)明確目的要求(2)清點材料用具(3)閱讀實驗步驟(4)講解操作要領,強調安全問題。(5)小組做好分工,積極開展實驗。 第二步,觀察制好的臨時切片,請同學們遵循“四個動作”展開——(1)、看一看(顯微鏡下觀察葉片結構)(2)、畫一畫(簡單繪制葉片基本結構)(3)、比一比(將繪制圖和課本葉片結構模式圖比對,強化對各結構的認知)(4)、賽一賽(組內搶答各部分結構名稱) 在學生對葉片的基本結構有了感性認識之后,教師結合生活實例提出新的問題“為什么葉面的顏色總比葉背深?” “秋天的落葉為什么大多是葉面向下而葉背朝上?”引導學生對葉片的結構加深認識,不僅完成了重點知識的學習,而且為下一節(jié)光合作用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學生對自主探究興趣大增,求知意識更加強烈,在熱烈的課堂氛圍中實現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然后,教師及時利用課件中葉片橫切面的結構示意圖,引導學生對葉片基本結構進行總結概述。(板書:葉片的基本結構)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制作徒手切片,使學生不斷加深葉片結構及特點的理解。本環(huán)節(jié)設計不但突出了重點,而且通過 “五個步驟”和“四個動作”有效突破了難點。) 在學生了解了葉片的基本結構后引導學生繼續(xù)深入思考,水分到底是從葉片中的什么結構中散失的呢?繼而展開第三個活動。 活動三——觀察表皮臨時裝片 本活動重點在于引導學生觀察保衛(wèi)細胞和氣孔,為使學生形象的了解氣孔的位置和分布,指導一名學生進行如下演示實驗:將一片課前剛摘下的冬青葉片用鑷子夾住浸在盛有70 ℃以上熱水的燒杯中。學生很容易觀察到葉片表面產生氣泡。據此使學生明確氣泡是從氣孔中冒出的,氣泡的位置就是氣孔的位置;并且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正面和背面氣泡數目?并闡述氣孔的數目、分布特點與蒸騰作用的關系,讓學生初步樹立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氣孔是什么樣子的呢?組織學生制作玉樹葉表皮臨時裝片,A組B組分別制作上、下表皮臨時裝片,觀察完后相鄰AB組互換觀察。(補救方案:如學生不能較快較好制作表皮臨時裝片,觀察興趣小組制作的臨時裝片)學生很容易觀察到氣孔是由一對半月形的保衛(wèi)細胞圍成的空腔,引導學生明確氣孔不但是蒸騰失水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并借此引導學生比較保衛(wèi)細胞和表皮細胞的形態(tài)及排列特點。(板書:比較表皮細胞、保衛(wèi)細胞)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表皮臨時裝片,使學生形成直觀認識,比較保衛(wèi)細胞和表皮細胞,并使學生樹立起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對于影響蒸騰作用強弱的因素這一部分結合課件展示在春天陽光下、夏天陽光下、陰天潮濕環(huán)境、電吹風吹葉片四種情況下蒸騰作用的強弱,讓學生理解蒸騰作用強弱受光照強度、環(huán)境溫度、空氣濕度以及空氣流動狀況的影響;并通過課后思考與練習中“某一植物在一天當中某些時段的失水量”加深認知理解。 接下來在闡述蒸騰作用意義的時候,前后首尾呼應,回歸到開始導入的問題植物體內99%的水分用于蒸騰作用是不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呢?隨即引入第四個環(huán)節(jié)—— 4、體驗感悟,討論交流 活動四——體驗感悟蒸騰作用的意義 體驗1:用吸管喝橙汁。通過該活動讓學生體會出蒸騰作用能使植物體內產生一種使水分向上運輸的拉力,從而促進根對水分的吸收,促進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 體驗2:熱棉球擦皮膚。通過該活動讓學生感悟出蒸騰作用能降低葉表面的溫度。 結合體驗和蒸騰作用示意圖,理解蒸騰作用的意義,討論交流問題: (1)、“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為什么植物體內水卻是往高處流的? (2)、為什么在炎熱的夏季,樹葉不會被灼傷? 5、環(huán)境教育,知識拓展 環(huán)境問題已成為全球熱點之一,作為生物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學科特點,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喚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行為。并引述拓展問題——夏季移栽植物時,應采取哪些措施有利于植物成活? 6、梳理歸納,梯度訓練 讓學生結合教師板書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對本節(jié)內容梳理歸納,并通過導學案進行達標訓練,習題設計分層次,分梯度。既能保證對全體學生基礎知識的檢測,又能實現部分學生綜合技能的考核,兼顧了普育和培優(yōu)兩個方面。實現了因材因情施教,學生共同發(fā)展的宗旨,達成了“課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本節(jié)課題借助4項活動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設計,6個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的展開,可以真正激發(fā)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問題意識;真正促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和智慧的挑戰(zhàn);真正實現教法和學法的有機結合,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和諧統(tǒng)一。真正使學生在一個生動、有趣的生物課堂中,踐行開放的學習理念,豐富互動的情感體驗,體驗自主的探究樂趣,實現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 綠色植物 蒸騰 作用 說課稿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851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