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yè)大學徐海學院2012~2013學年第1學期馬克思復習題認識論.doc
《中國礦業(yè)大學徐海學院2012~2013學年第1學期馬克思復習題認識論.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礦業(yè)大學徐海學院2012~2013學年第1學期馬克思復習題認識論.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復習題】認識論 一、單項選擇 1、感覺是認識的起點 (D) A.只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觀點 B.只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C.只是唯心主義的觀點 D.既可能是唯物主義的觀點,又可能是唯心主義觀點 2、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觀點是 (B) A.唯物主義的觀點 B.實踐的觀點 C.矛盾的觀點 D.普遍聯(lián)系的觀點 3、“從物到感覺和思想”與“從思想和感覺到物”是 (C) A.辯證唯物論與舊唯物論兩條認識路線的對立 B.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 C.唯物論和唯心論兩條認識路線的對立 D.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對立 4、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認識,客體是 (D) A.觀念本身 B、人的意志的創(chuàng)造物 C、自然界的存在物 D.認識和實踐活動所指向的對象 5、實際工作中的教條主義者,違背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的原理,犯了 (D) A.類似經驗論的錯誤 B.類似詭辯論的錯誤 C.類似相對主義的錯誤 D.類似唯理論的錯誤 6、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既是確定又是不確定的,其不確定性是因為 (C) A.有些真理是根本無法通過實踐來加以檢驗的 B.任何實踐檢驗都需要一定的邏輯證明作為其補充的手段 C.作為檢驗真理標準的社會實踐總要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 D.不同的人,不同的階級各有其不同的實踐標準 7、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認識過程的兩次飛躍是指 (D) A.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 B.不深刻的認識和深刻的認識 C.由認識到實踐,由實踐到認識 D.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 8、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是 (D) A.先驗論 B.天才論 C.經驗論 D.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 9、實踐是 (D) A.人們體力的勞動 B.人們主觀的活動 C.人們的腦力的勞動 D.人們能動地改造和探索現(xiàn)實世界的一切社會性的客觀物質活動 10、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為(C) A.實踐標準是固定的,沒有相對性 B.科學理論在檢驗真理過程中毫無作用 C.實踐標準具有確定性,但并不排斥具有相對性 D.實踐檢驗不可靠 11、法國科學家路易巴斯德說:“在觀察事物之際,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睆娬{了 (B) A.人們對每一件事物都要細心觀察 B.人們在認識事物時要有理性的指導 C.人們獲得感性經驗的重要性 D.人們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12、一種認識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D) A.能否滿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數(shù)人認可 C.能否付諸實踐 D.能否在實踐中最終取得預期的效果 二、多項選擇題 1、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是(BDE) A、人類的精神活動 B、社會歷史的活動 C、生活的適應環(huán)境的活動 D、人類自覺的能動的活動 E、客觀的物質活動 2、唯心主義唯理論的錯誤表現(xiàn)為 (ABCDE) A.割裂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B.否認理性認識是客觀事物的反映 C.認為人們的觀念是生來就有的“天賦觀念” D.顛倒了主觀和客觀的關系 E.認為概念、范疇是先驗的 3、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是 (ABDE) A.感性認識中包含理性認識 B.理性認識中包含感性認識 C.感性認識依賴于理性認識 D.理性認識以感性認識為基礎 E.感性認識有待于發(fā)展到理性認識 4、“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原理,表明 (ABCD) A.人的認識運動的反復性和無限性 B.人的認識運動是主觀和客觀的矛盾運動 C.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黨的群眾路線的一致性 D.認識論和辯證法的一致性 E.人類認識是不可靠的 5、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 (ABCD) A.嚴密完整的科學真理體系 B.具體真理 C.客觀真理 D.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的統(tǒng)一 E.絕對真理體系 6、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認識的辯證過程是 (ACE) A、從相對真理到絕對真理的發(fā)展 B、從間接經驗到直接經驗的轉化 C、實踐——認識——實踐的無限循環(huán) D、從抽象到具體再到抽象的上升運動 E、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從理性認識到實踐 7、科學家對1994年夏發(fā)生的彗星撞擊木星的天文現(xiàn)象進行了準確的預報和大量的觀察研究,這一事實表明 (ACDE) A、世界是可以認識的 B、人類已能預測一切自然現(xiàn)象 C、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正在不斷深化 D、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是無止境的 E、現(xiàn)代科學手段在認識宇宙中有著巨大作用 8、人們在認識上犯錯誤主要是因為 (CDE) A.好主觀武斷 B.習慣于簡單片面地看問題 C.認識過程的復雜性 D.人們的認識能力和認識活動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 E.受社會實踐水平的制約 C.主觀需要決定的 D.馬克思主義哲學決定的 E.真理本性決定的 9、從理性認識向實踐飛躍的條件和途徑是 (ABCDE) A.理論要盡可能正確 B.要有明確的目標 C.要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D.要經過典型試驗,再逐步推廣 E.理論要為群眾所掌握 10、“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我們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這表明 (CDE) A.感性認識不可靠 B.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根本對立 C.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相互聯(lián)系 D.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相互依賴 E.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相互促進 三、辨析題 1、實踐出真知,每上人要想獲得科學知識都必須事事經過實踐。 答:錯誤。(1)它不符合一個人獲得知識的實際情況;每個人的知識都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是直接認識,即直接從實踐中獲得的知識;一部分是間接知識,即從前人、他人和書本那里學來的知識。由于人的生命、精力、實踐的范圍有限,人不可能事事都親自實踐,所以就個人的知識組成來說,大部分知識是間接知識。(2)上述論斷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它只片面強調個體實踐,忽視了學習理論、繼承前人知識的重要性,對于我們掌握現(xiàn)代科學文化知識是十分有害的。 2、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即真理。 答:錯。此命題從正確前提出發(fā),偷換了概念,因而得出了錯誤的結論。(1)“真理是有用的”,是唯物主義真理觀,因為真理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其內容來自客觀物質世界,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2)“有用的就是真理”,是唯心主義的實用主義真理論,因為有用即真理,把符合主觀需要的東西看成真理的內容,否認了真理的客觀性,認為真理與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無關,把真理主觀化了,取消了真理的客觀標準,必然導致混淆真假,顛倒是非。 3、人們的思想在實踐中證明是正確的,就是真理,但在實踐中沒有獲得成功的思想也不一定就是錯誤。 答:對。因為它符合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以及真理檢驗的復雜情況。(1)實踐是具體的、歷史的,實踐標準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一種認識通過一次實踐檢驗,沒有獲得成功,不能就說它肯定是錯誤的。因為任何具體的實踐都有其局限性,今天沒有證明的思想,可以被以后的實踐所證明。(2)在社會實踐中人的思想的成功與失敗,要取決于許多復雜的因素,有的失敗并不是指導實踐的思想不正確,而是其他的客觀原因造成的。 4、有的真理是相對真理,有的真理是絕對真理。 答:錯。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同一個客觀真理的兩種不同屬性,而不是兩個真理。任何一個客觀真理都是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統(tǒng)一。 5、“先有設計圖,然后施工”。因而認識先于實踐。 答:錯。因為,首先,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一切認識都來源于實踐,認識對實踐又有反作用。設計圖紙,作為一種認識,來自以往實踐經驗,實踐在前,認識在后;用于施工,認識反過來又指導實踐。其次,認為認識先于實踐,否認了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只看到了實踐和認識過程的一個片斷,犯了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錯誤。 四、簡答題 1、實踐的含義、特點及其基本形式。 1)什么是實踐? 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出實踐是人類有目的地進行的能動地改造和探索現(xiàn)實世界的一切社會性的客觀物質活動。 2)實踐有哪些主要特點? 第一,實踐是客觀的,物質的和感性的活動。 第二,實踐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自覺活動。 第三,實踐是社會性的、歷史性的活動。 3)實踐有哪些基本形式? 第一,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生產實踐。 第二,處理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的社會實踐。 第三,創(chuàng)造精神文化的科學實驗。 2、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答:1)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 世界上的事物無限多樣,但并不是任何事物都同時或同等重要地進入到人的認識活動領域中來,其中,哪些事物能夠成為人們關注和認識的對象,是由實踐活動的需要決定的。社會實踐的需要始終是人類認識發(fā)展的強大動力。 2)實踐為認識提供了可能。 人類實踐活動提出的問題歸根到底只能依靠和通過實踐來解決。實踐不僅產生了認識的需要,而且通過創(chuàng)造出必要的物質條件,為人的認識及其發(fā)展提供了可能。 3)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實踐不僅為認識提供了可能,而且還通過實際地作用于對象,使人的認識不斷地由可能轉化為現(xiàn)實。首先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感知事物的現(xiàn)象。其次,只有通過實踐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與規(guī)律。 4)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在實踐中獲得的認識是否正確,不能依人們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最終還要經過客觀實踐的檢驗。經過實踐檢驗,錯誤的認識得以糾正、正確的認識得以進一步的豐富和發(fā)展。 總之,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之首要和基本的觀點。人的認識,從它的產生、發(fā)展、檢驗標準到歸宿,歸根到底都離不開實踐,離開實踐,就不可能取得任何正確的認識。 五、論述題 1、試用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理評述下述觀點, 在科學活動中,為了客觀公正地觀察和分析事實材料,避免“帶著有色眼鏡看問題”,應當排除頭腦中已有的理論認識和哲學的指導,使人們在觀察中對一切已有的理論持“中立態(tài)度”。 答:人的認識來源于實踐,又能動地指導實踐。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都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行動,總是受一定思想的支配,帶著頭腦中已有的思想開始的。哲學是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是對實踐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理論和方法。人們的哲學觀點決定著對世界的基本看法,也決定人們實踐活動的方式和水平,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活動的結果。 科學活動是人們有目的的探索客觀規(guī)律的實踐過程,必須以正確的哲學理論為先導,并根據一定的理論來制訂計劃,設計方案、分析結果,總結經驗,得出新的結論。科學活動如果脫離理論的指導,只能是盲目的實踐,不可能取得成功。 理論有正確與錯誤之分,用來指導科學活動的理論必須是正確的理論?!皫е猩坨R看問題”一般是指帶有著某種錯誤認識或先入之見去歪曲客觀事實的做法。它與以尊重客觀事實為前提,以正確的理論和方法為指導的科學活動不能混為一談。以避免“帶著有色眼鏡”看問題來否定科學理論的指導意義是錯誤的,實踐中完全排除已有的理論認識也是不可能的。 2、試從認識主體的含義和特征,闡述在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中怎樣不斷增強主體認識能力。 答:認識的主體是處于一定社會關系之中,從事一定實踐活動的人。作為認識主體的人具有自然性、社會性和意識性的特征。 認識主體是社會地,歷史地形成的。當代社會生活的急速變化,使主體在認識中的地位和作用問題日益突出出來。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是一場新的革命,迫切需要增強主體認識能力,同時也為主體認識能力的增強提供了廣闊的社會條件。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中,不斷增強主體能力,就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更新觀念;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拓展自己實踐活動的廣度和深度;全面提高人的素質,充分調動和發(fā)揮人的各方面潛能;以恰當?shù)姆绞桨褌€人與他人及社會結合起來,使個人主體上升為社會主體,突破個人的局限性;改造主觀世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中國 礦業(yè)大學 學院 2012 2013 學年 學期 馬克思 復習題 認識論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9581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