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語文上冊《論厄運、直面困難》和《漁父》教案兩篇
《人教版高二語文上冊《論厄運、直面困難》和《漁父》教案兩篇》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人教版高二語文上冊《論厄運、直面困難》和《漁父》教案兩篇(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人教版高二語文上冊《論厄運、直面困難》和《漁父》教案兩篇 人教版高二語文上冊《論厄運、直面困難》教案 論厄運、直面困難(節(jié)選)·教案 【教學(xué)目的】 1、品味凝煉的語言,體會深沉的哲理。 2、提高比較辨析的閱讀能力。 3、培養(yǎng)正確面對逆境的態(tài)度。 【教學(xué)重點】 以兩文的整合為基礎(chǔ),讓學(xué)生對材料獨立探討以提高研討能力,并加深對苦難的認識。 學(xué)習中先以學(xué)生篩選體現(xiàn)作者觀點的格言警句為突破口,以期理解兩篇文章的內(nèi)涵;然后學(xué)生進行兩文相同相異點的比較;透徹理解兩文深沉的哲思后,學(xué)生拓展開去,聯(lián)想具象化的直面苦難的故事,從中領(lǐng)悟面對不同悲劇時許許多多的英雄或凡人所展示的人性美;最后以練筆的形式將對苦難的認識形成文字,變成座右銘的格式珍藏在自己的內(nèi)心,化為一種人格力量。 【教學(xué)難點】 理解文章蘊含的哲理。 【學(xué)習方法指導(dǎo)】獨立探討,整合信息。 【教學(xué)過程】 一、 導(dǎo)入: 人生苦短,風云難測,我們難以想象海倫·凱勒的世界,那是怎樣漫長的黑夜;我們難以窺探貝多芬被剝奪聆聽權(quán)力時最初的心境!病魔束縛了霍金的軀體,宇宙中彌漫著這位科學(xué)巨匠睿智的思緒;智障阻礙了舟舟的發(fā)育,而音樂王國里卻飄灑著靈動的音符??嚯y有非凡的意義,生命有崛起的尊嚴。今天讓我們走進培根和周國平的哲理散文——《論厄運》《直面苦難》,深入體會苦難中的尊嚴。 二、 解題 題目中的“厄運”“苦難”,指人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會時時會遇到什么?——“逆境”。 三、展示學(xué)習目標: 1、 品味凝煉的語言,體會深沉的哲理。 2、 提高比較辨析的閱讀能力。 3、 培養(yǎng)正確面對逆境的態(tài)度。 四、閱讀《論厄運》 1、速讀2分鐘,劃出《論厄運》中最能體現(xiàn)作者觀點的名言警句。 學(xué)生回答,討論后明確。 “好的運氣令人羨慕,而戰(zhàn)勝厄運則更令人驚嘆。” “幸運所需要的美德是節(jié)制,而厄運所需要的美德是堅忍,后者比前者 更難能可貴。” “超越自然的奇跡,總是在對厄運的征服中出現(xiàn)?!? “真正的偉人,是像神那樣無所畏懼的凡人?!? “最美好的品質(zhì)也正是在厄運中顯示的?!? (注意:“最美的刺繡,是以明麗的花朵映襯于暗淡的背景,而絕不是以暗 淡的花朵映襯于明麗的背景”,“人的美德猶如名貴的香料,在烈火焚燒中散發(fā)出最濃郁的芳香”,兩句未點出“厄運”、“美德”等字眼,能體現(xiàn)作者觀點,但不是最能體現(xiàn),它們是用比喻、對比給文章增添了詩意。) 2、小結(jié),同學(xué)通過剛才找到的句子,思考培根要大家以怎樣的態(tài)度面對苦難呢? “無所畏懼”、“勇敢戰(zhàn)勝”、“堅忍”。 五、閱讀《直面苦難》。 1、對于苦難,作者闡發(fā)了哪三個觀點? 討論后小結(jié): 面對自然苦難,我們應(yīng)以最真實的勇氣挺立而不倒下,以此維護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嚴。 苦難磨鈍了多少敏感的心靈,悲劇毀滅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人天生是軟弱的,惟其軟弱而猶能承擔起苦難,才顯出人的尊嚴。 苦難英雄也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員,生活在世俗的旋渦中。面對苦難,最深刻的生活體驗藏在日常生活的不為人知的角落。 2、這樣看來,《直面苦難》的主旨是什么? 人在自然悲劇面前,應(yīng)該堅強挺住,維護自己在大自然面前的尊嚴,這種堅強是戰(zhàn)勝了軟弱而挺起的堅強,但不要一味地美化苦難,它也有消極作用。 六、為了更透徹地理解兩文的哲理,請同學(xué)們用5分鐘朗讀剛才涉及的名句,并背誦其中的3句。 七、小組討論,解決以下問題。 1、兩文的觀點有哪些共同之處? 2、闡述的側(cè)重點又有什么區(qū)別?3、它們說理上各有什么特點? 相同之處是,兩文都肯定了逆境的價值。培根說:“厄運所需要的美德是堅忍”,“最美好的品質(zhì)也正是在厄運中被顯示的”;周國平說:一個人只有面對平常生活中的悲劇和苦難,才能成為真正的勇者。兩文都指出了面對自然悲劇時應(yīng)有的態(tài)度。培根說:“超越自然的奇跡,總是在對厄運的征服中出現(xiàn)的?!敝車秸f:“我們以此維護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嚴——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嚴?!? 不同之處是培根的“逆境觀”是英雄主義的,具有古典浪漫主義氣息,而周國平則汲取了存在主義的思想養(yǎng)料,倡導(dǎo)一種平民化的“逆境觀”,他承認逆境的作用,但同時指出逆境對人的消極磨損作用,反對過分夸大苦難的積極作用和美化苦難英雄的做法,說“只有以軟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著尋??嚯y的人們,才是我的兄弟姐妹”。 兩篇文章都具有濃郁的思辯色彩和哲理味,觀點鮮明簡潔而有力度,但是在說理方式上,卻很不一樣?!墩摱蜻\》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分析周密嚴謹,見解深刻獨到?!吨泵婵嚯y 》不追求分析論證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而是用詩一般跳躍的語句、具象化的闡發(fā),直接點明思考的結(jié)果。 八、拓展 學(xué)生談關(guān)于“苦難中的尊嚴”的經(jīng)典故事,尤其是直面自然悲劇(生老病死、天災(zāi)人禍)的故事。回顧篇目《我與地壇》(史鐵生),推薦小說《平凡的世界》(路遙)。 對于學(xué)生來說,順境和逆境不是什么新鮮話題。抓住文本中內(nèi)容,以此為支撐,啟迪學(xué)生的思維,讓他們在原有基礎(chǔ)上認識得到深化?!蹲x本》上選了王蒙的《人生三境》,指導(dǎo)學(xué)生閱讀。 人教版高二語文上冊《漁父》教案 ? 漁父·教案 【教學(xué)目標】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現(xiàn)象,將此文順暢地譯成現(xiàn)代漢語。 2、通過對屈原和漁父的對話的分析,認識屈原“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偉大人格。 【課時數(shù)】1課時 【教學(xué)過程及內(nèi)容】 一、導(dǎo)引:“是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世界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時的發(fā)問。如何解答好這個問題,真讓世人難為。偉大的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司馬遷為了完成傳世之作《史記》忍辱負重,選擇了生存。孟子卻說:“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逼鋵?,生與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與生的價值,“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才是價值之根本。今天,我們通過學(xué)習《漁父》一文,走進屈原的內(nèi)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價值,去瞻仰一位偉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 二、關(guān)于本文: 見教材P75注釋①。補充:《漁父》的作者,歷來說法不一?,F(xiàn)代研究者一般認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保ü粽Z),考之作品的實際,這一推斷比較可信。 三、疏通字詞,翻譯課文。 1段:既:“已經(jīng)”,或“以后”。行吟(于)澤畔。舉世:全世,整個人間。古今異義――顏色:臉色,形容:形體、容貌。是以見放:被。 譯文: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間游蕩。他沿著水邊邊走邊唱,臉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看到屈原便問他說:“您不就是三閭大夫嗎?為什么會落到這種地步?”屈原說:“世上全都骯臟只有我干凈,個個都醉了唯獨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2段:圣人不凝滯于物:被。何故沉思高舉:行為高出于世俗。(古今異義) 自令放為?自令-令自,讓自己、使自己。放-被流放。為-句末疑問語助。 譯文:漁父說:“通達事理的人對客觀時勢不拘泥執(zhí)著,而能隨著世道變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骯臟齷齪,您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渾濁而推波助瀾?既然個個都沉醉不醒,您為什么不也跟著吃那酒糟喝那酒汁?為什么您偏要憂國憂民行為超出一般與眾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場呢?” 3段:吾聞之:音節(jié)助詞。新浴者、新沐者:剛。安能以身之察察,愛物之汶汶者乎?――以:用、讓。身之察察:定語后置,皎潔的身體。 譯文:屈原說:“我聽過這種說法:剛洗頭的人一定要彈去帽子上的塵土,剛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凈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讓潔白的身體去接觸污濁的外物?我寧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魚鱉的肚子里,哪里能讓玉一般的東西去蒙受世俗塵埃的沾染呢?” 4段:漁父莞爾而笑:微笑的樣子。鼓枻而去:敲打船槳。 譯文:漁父微微一笑,拍打著船板離屈原而去??谥谐溃骸皽胬怂灏?,可用來洗我的帽纓;滄浪水濁啊,可用來洗我的雙足?!北汶x開了,不再和屈原說話。 四、問題探討: 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樣一個形象?顯示了屈原怎樣的人格? :他一個始終不渝地堅持理想、不惜舍生取義的生活中的強者,是一個不隨波逐流,不茍合,不妥協(xié),與眾不同,特立獨行的形象;|顯示了屈原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偉大人格。 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時,還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誰?是怎樣一位形象?為何要塑造這一形象? :文章還渲染了漁父的形象。|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隱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隨遇而安、知天達命、與世推移的處世態(tài)度。作者還刻畫出他不慍不怒、不強人所難心平氣和的超然姿態(tài)。|作者塑造這一形象,對塑造屈原來講,具有對比、襯托的作用。 3、文章采用了什么方法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 :文章采用了對比的手法,主要通過屈原和漁父的問與答,表現(xiàn)了兩種對立的人生態(tài)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4、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時,除了主要寫他的語言,還寫了他的行為、外貌,試從文中找出,并說明其作用。 :見第一段: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活畫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銷骨立的外在形象。暗寫出屈原所處的黑暗環(huán)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為下文寫屈原的守節(jié)不渝、清白終生張本、鋪墊。 5、比較閱讀分析: ⑴屈原與司馬遷都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杰出人物,一個毅然赴死,一個忍辱而生。他們?yōu)槭裁磿腥绱瞬煌娜松x擇?結(jié)合文中的相關(guān)語句談?wù)剛€人的認識。 :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具有高潔的人生品格和遠大的政治理想,不愿隨波逐流,在他的政治理想破滅后,有他的祖國淪喪后,他“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塵?!保闳桓八?,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動迎接死亡,以死來體現(xiàn)生命的意志和尊嚴。 司馬遷出于公正,為李陵辯護,得罪皇上,當死降臨到司馬遷的頭上時,他選擇一種令肉體與精神,令自己與親友都極度痛苦的生――接受宮刑。司馬遷隱忍茍活,是“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為自己規(guī)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記,成就人生的大事業(yè),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史記》“草創(chuàng)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 司馬遷和屈原樹立了兩種人格榜樣:一個擇生,一個擇死,一個以生踐志,一個以死明志,對后世知識分子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 ⑵《報任安書》(節(jié)選)和《漁父》真實地展示了司馬遷和屈原內(nèi)心世界的深刻矛盾。請思考兩篇作品分別是怎樣表現(xiàn)人物復(fù)雜心情的。 :《報任安書》采用書信的形式,面對朋友直接展示自己生死抉擇時內(nèi)心的矛盾和痛苦。信中欲言又止,止而又言。自己并非貪生惡死之輩,只是“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 ,而文采不表于后”。所以隱忍茍活,發(fā)憤著書,但生活中“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內(nèi)心充滿了矛盾。 《漁父》采用寓言對話體的形式,假托漁父與屈原一次相遇。通過兩人的對話,展開思想交鋒,把屈原內(nèi)心的矛盾斗爭外化出來,真實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表現(xiàn)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 五、課外作業(yè): 準備背誦全篇課文,下次課檢查。-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論厄運、直面困難 漁父 人教版高二 語文 上冊 厄運 直面 困難 教案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1091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