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原始社會的解體與階級社會的演進 達標訓練-【新教材】高中政治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一》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1.1 原始社會的解體與階級社會的演進 達標訓練-【新教材】高中政治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一(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1.1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達標訓練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計36分。)
1.下列關于原始社會的敘述有誤的是( )
A.原始社會共同勞動,人人平等,財產共有
B.原始社會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是人類的理想社會
C.原始社會集體勞動,平均分配勞動產品
D.原始社會存在人吃人的現(xiàn)象
2.在原始社會的大部分時間內,整個社會呈現(xiàn)“天下為公”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們按血緣關系組成氏族
B.生產力水平極端低下
C.人們之間互相謙讓
D.沒有戰(zhàn)爭,和睦相處
3.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是歷史的進步,主要依據是( )
A
2、.奴隸社會比原始社會更有利于社會大多數(shù)成員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
B.奴隸社會的社會成員之間更加平等、和諧
C.原始社會末期大規(guī)模屠殺戰(zhàn)俘的現(xiàn)象基本消失,奴隸主階級富有人性
D.運用國家權力保護私有財產更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
4.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二者相互聯(lián)系、密不可分。對這種相互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①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
②生產力反作用于生產關系
③生產關系的變革決定生產力的發(fā)展
④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決定生產關系的形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在俄國農奴制改革時,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說道:“凡是能夠維護地主階級利益的措施,都
3、一一做到了?!毕铝袑儆诜饨ǖ刂麟A級為維護階級利益而采取的暴力措施有( )
①建立軍隊、法庭等工具
②宣傳封建迷信思想
③改進勞動生產技術
④鎮(zhèn)壓農民起義運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對于私有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私有制是伴隨著人類社會同時出現(xiàn)的
②私有制的產生加劇了貧富之間的分化
③私有制產生了剝削,是“萬惡之源”
④私有制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
A.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
B.農民階級和奴隸主階級的矛盾
C.農民階級
4、和奴隸階級的矛盾
D.地主階級和奴隸階級的矛盾
8.奴隸社會后期,當生產力發(fā)展到新的水平時,出現(xiàn)了封建制生產關系。下列說法符合封建制生產關系特點的是
A.地主占有全部土地和勞動工具
B.地主可以隨意買賣、殺害農民
C.農民沒有任何人身自由
D.農民可以支配部分勞動成果
9.工業(yè)革命的發(fā)生和完成,帶來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巨大飛躍,使“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tǒng)治中所創(chuàng)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chuàng)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這表明( )
①資本主義制度是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制度
②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提高了效率
③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
④生產工具的改進推動
5、了生產力的發(fā)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后,馬克思主義理論重新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高度關注,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理論仍然具有現(xiàn)實性、借鑒性和有效性。馬克思主義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fā)的根源是( )
A.有效需求不足 B.生產相對過剩
C.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D.生產的社會化
11.“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這首詩用簡單樸素的語言鮮明深刻地揭示出農夫和公子王孫不同的生活狀況,反映了封建社會不平等的社會現(xiàn)象。在封建社會中,地主和農民過著不同的生活,其原因是( )
A.地主占有全部土地
B.
6、地主階級通過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農民大部分勞動成果
C.農民毫無人身自由
D.農民階級的反抗斗爭只表現(xiàn)為農民起義
12.在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危機時期,常常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牧場主將牛奶倒入大海,將奶牛大批殺掉;農場主將土豆翻入地下當作肥料,拿玉米當作燃料;與此同時,社會上出現(xiàn)了大量工人失業(yè),失去收入來源,只能靠領取救濟金存活下去。這種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
①資本主義國家工人購買力降低
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
③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tài)
④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減弱
A. 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7、根據題目要求作答,緊扣題意,適當分析,2個小題,共計24分。)
13.(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奴隸社會是奴隸主的天堂,廣大奴隸的地獄。奴隸的辛勤勞動為奴隸主貴族創(chuàng)造了大批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而他們本身卻被剝奪了一切財富和權利,甚至連生命都得不到保障。奴隸主不但強迫奴隸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進行各種繁重勞動,還把他們當作牲畜一樣任意屠殺。奴隸主死了,還要把奴隸殺死或活埋來陪葬,叫作“人殉”,妄想讓這些奴隸在“陰間世界”伺候他們,守衛(wèi)他們。
在封建社會中,農民不僅要從事農業(yè)生產,交納賦稅,還要承擔國家建設的義務,這就是服徭役。有時,由于貴族官僚、豪門大戶惡意圈占土地,廣大農民往往一夜
8、之間變得一無所有,不得不租種豪門大戶的土地而接受盤剝。因此,古代農民的幸福程度主要取決于賦稅的多少、徭役的多少、土地兼并程度的大小等因素。
有人認為,雖然農民與奴隸同為社會中的被統(tǒng)治階級,但農民的“幸福指數(shù)”要大于奴隸的“幸福指數(shù)”。結合材料,運用生產關系的知識,說明農民的“幸福指數(shù)”要大于奴隸的“幸福指數(shù)”的理由。
14.(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羅馬,奴隸主把生產工具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會說話的工具”,即奴隸;第二種是“有聲的工具”或“哞哞叫的工具”,指耕牛一類;第三種是“無聲的工具”,如大車等。在奴隸主眼里,奴隸和牲畜、工具一樣,是可以
9、任意轉讓、出租、贈送、買賣甚至殺死的。
材料二 兩漢時期,租種豪強地主土地、繳納地租的佃農和被豪強地主雇傭耕作、以領取雇值為生的雇農數(shù)量有了明顯增加。從東漢末年到魏晉,戰(zhàn)亂使更多的農民被豪強地主所控制,他們不僅要為地主耕種土地,繳納地租,還要服勞役,任雜務,戰(zhàn)亂時則武裝為私兵部曲,不單立戶口,而附于主家戶籍,世代相襲,非自贖或主人放免不得脫籍。但他們又都有自己的財產,并且不像奴婢那樣可以被買賣。
(1)結合材料,說說奴隸和農民的生活有哪些不同。
(2)結合材料,說明封建制生產關系對當時的生產力有什么促進作用。
10、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計36分。)
1.B
解析 本題是逆向選擇題。在原始社會,沒有階級壓迫,財產共有,人們共同勞動,共同分配所得。但原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原始人的生活極其艱苦,維持生存非常困難,甚至處于野蠻狀態(tài),存在人吃人的現(xiàn)象。B說法錯誤,其他三項說法正確。
2. B
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原始人抵御大自然侵害的能力相當有限,他們必須聯(lián)合起來,過群居生活,這樣才能勉強維持生存,所以當時社會呈現(xiàn)“天下為公”的局面,故選B。
3.
11、 D
解析 奴隸社會是私有制社會,奴隸社會能運用國家權力保護私有財產,這樣會更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這是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是歷史的進步的主要依據, D正確;奴隸社會不利于社會大多數(shù)成員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 A錯誤,排除;奴隸社會是不平等的社會,社會成員之間不會平等、和諧, B排除;奴隸主階級殘酷地剝削奴隸而不是富有人性, C排除。
4.C
解析 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①正確,②錯誤;
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決定生產關系的形式,生產力的發(fā)展決定生產關系的變革,③錯誤,④正確。
故本題答案選擇C。
5.B
解析 封建迷信思想用來鉗制人們的思想,從精神方面控制農民,雖是為了維護階級利益,但不
12、是暴力措施,②排除;改進勞動生產技術有利于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雖然也是為了維護階級利益,但不是暴力措施,③排除。
6.D
解析 私有制是原始社會末期出現(xiàn)的,①“同時出現(xiàn)”說法錯誤。
私有制的產生,雖然加劇了貧富之間的分化,但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不能說是“萬惡之源”,故②④說法正確,③說法錯誤。故答案選D。
7.A
解析 封建社會的兩大對立階級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故選A。
8.D
解析 地主占有絕大部分土地,農民有自己的勞動工具甚至少量土地,A表述錯誤;
在封建社會中,農民依附于地主,但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地主不可以隨意買賣、殺害農民
13、,B、C表述錯誤;農民的勞動成果除繳納地租外,還能留下一部分歸自己支配,D表述正確,當選。
9.D
解析 工業(yè)革命是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的重大變革,機器生產能夠提高生產效率從而在短時間內創(chuàng)造更多的社會財富,②符合題意;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機器的大規(guī)模應用是生產工具改進的表現(xiàn),④符合題意。①“最優(yōu)秀”表述錯誤;工業(yè)革命是生產工具的改進,與生產關系無關,③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D。
10.C
解析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fā)的根源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C正確。
11.B
解析 地主占有絕大部分土地,而不是全部,排除A;農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排除C;農民階級的反抗斗爭有抗租抗稅運
14、動、農民起義、農民戰(zhàn)爭等,排除D10.C
12. C
解析 資本主義國家工人的購買力并沒有下降,而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減弱,因此①錯誤,④符合題意;
材料沒有說明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tài),而是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因此③不符合題意,②符合題意。故選C。
二、非選擇題(根據題目要求作答,緊扣題意,適當分析,2個小題,共計24分。)
13.答案 (1)從生產資料占有上看,奴隸主占有全部生產資料,奴隸完全不占有生產資料并且被奴隸主所占有;地主占有絕大部分土地,農民有自己的勞動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2)從人們在社會中的地位和關系來看,奴隸毫無
15、人身自由,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勞動;盡管農民依附于地主,但農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3)從產品的分配來看,奴隸的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占有和支配,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農民的勞動成果除地租外,還能留下一部分歸自己支配。
(4)綜上所述,農民能夠比較自主地勞動,有一定的生產積極性,農民的“幸福指數(shù)”要大于奴隸的“幸福指數(shù)”。(每點3分)
14.答案 (1)①奴隸沒有人身自由,完全隸屬于主人,如同一件工具,任由奴隸主轉讓、買賣。奴隸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勞動,奴隸的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占有和支配,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4分)②農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不隸屬于地主,不能被地主買賣。農民有自己的勞動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勞動成果除繳納地租外,還能留下一部分歸自己支配。(4分)
(2)在封建制生產關系下,農民能夠比較自主地勞動,有了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fā)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