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20課《俗世奇人——好嘴楊巴》教學設計 (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20課《俗世奇人——好嘴楊巴》教學設計 (2)(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俗世奇人——好嘴楊巴》教學設計
寧波莊橋中學 雷鳴
教材簡要分析:
《好嘴楊巴》向我們講述了兩位天津市井奇人楊七和楊巴的故事。由慢條斯理,發(fā)展到驟然緊張,最后是輕松詼諧——本文情節(jié)跌宕起伏,再加上“津”味十足的語言,深受讀者喜愛。本文是風趣幽默的通俗小說,學生非常喜歡,但是由于內容淺顯,學生閱讀起來往往自感一望而知,教師的作用就是著力引領學生去探求淺顯文字背后的東西。特制定以下目標:
1、言說:在復述、想象中感受跌宕的情節(jié)和“津味”語言,提高口頭表達和想象能力。
2、探究:細讀文本,從文中出現的眾人物角度理解“好嘴”的含義,提高多角度探究問題的能力。
3、評價:對“好”
2、能有一點自己的看法,從情感價值角度深化特殊地域、特殊時代背景與人性的認識。
(說明:不同的目標,通過不同的手段,指向不同的能力。其中目標2為教學的重點,目標3為教學的難點。設計為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引出“好”
簡要介紹天津的歷史溯源,由“奇”字入門,舉天津碼頭上的奇人為例。但是,在馮驥才的一則故事里,主人公楊巴只說了一句話,又怎么能稱得上是“好嘴”,并被歸屬于奇人之類呢?
(說明:“一句話”與“好嘴”——課始,制造學生認知上的矛盾,利用張力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整體感知——講述“好”
文中出現的主要人物有楊巴、楊七、李鴻章。請選擇一個人物的角度,揣摩
3、他的心理活動,盡量保持文章原有的語言風格,用第一人稱創(chuàng)造性復述故事。
1.學生自讀課文,各自準備;
2.班內復述,鼓勵模仿天津話講述;
3.師生共同點評。
三、重點細讀——探究“好”:
說楊巴是“好嘴”,其實作者就讓他說了一句話。研究這個“好”字,既可以從說話的難度看,從這句話本身看,也可以從說話的效果看,還可以從他人的角度看。請你選擇一個角度,結合課文語句分析一下楊巴的嘴到底“好”在何處?
這是文章的重點,教師準備適時的點撥和引導,力求使學生能關注細節(jié)從多角度來深入看問題。
1、從說話的難度看:一是李中堂勃然大怒:“打落”“亂飛”“潑了一地”,眾官員都“嚇懵了”,情勢緊急,千鈞
4、一發(fā),這需要“敢說”。二是左右為難:說是芝麻,這等于“罵中堂大人”;不說是芝麻,“等于承認給中堂大人吃臟東西”,自己要吃大虧,甚至會掉腦袋。這需要“巧說”。三是時間緊迫:必須趕在中堂說話之前說,需要“快說”。
2、從這句話本身看:有兩個關鍵詞:一是“不知道”:前文明明說“猜到”,這兒卻說“不知道”;二是“不愛吃”:前文明明說中堂大人“不知道”,這兒卻說“不愛吃”。這樣說,有兩大妙處:一是明確告訴李中堂這是“壓碎的芝麻粒”,不是臟東西;二是給李中堂留足了面子。既沒說是芝麻,也沒有不是芝麻,一個“不知道”“不愛吃”,使緊張的情勢頓時化解。
3、從說話的效果看:不但使所有人轉危為安,而且李中堂對
5、楊巴“心生歡喜”“賞銀百兩”,從而使楊巴“威名大振”。
4、從他人的角度看:故事開端,并不寫楊巴,而是從夸贊楊七的高超技藝開始,在第五段用“但是”一轉,我們就明白了寫楊七是為了襯托楊巴的。楊巴說話之前,眾官員“嚇懵了”“一個比一個糊涂”,而楊巴“立時猜到”“一轉兩轉三轉,主意就來了”;楊巴說話之后,李中堂覺得他“機敏過人”“心生歡喜”,在場所有人“摸不著頭腦”,而楊巴“心里頭卻一清二楚全明白”。
(教師略作小結)
四、深入理解——評價“好”:
作者在文中說:“手藝再高,東西再好,拿到生意場上必得靠人吹。三分活,七分說,死人說活了,破貨變好貨,買賣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薄皸钇叻吹?jié)u漸埋沒,無人知曉。楊巴對此毫不內疚,因為自己成名靠的是自己一張好嘴,李中堂并沒有喝茶湯呀!”歷史上的天津碼頭社會競爭激烈,沒地盤,就沒飯吃,若要在碼頭上立足就必須有拔尖的本事,使得天津人手巧,重技能而不事聲張。而楊巴卻與此相反,你怎樣看待楊巴的這張“好嘴”?
(說明:引導學生圍繞這一話題,分小組展開討論或辯論,力圖使學生把自己“擺”進去,必要時可以聯(lián)系《皇帝的新裝》。此時,教學活動由敘述、探究轉向評議,同時也是一種情感態(tài)度的滲透。)
五、課堂小結,結束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