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學數學教師考試新課程標準測試題(附答案)
《2018年小學數學教師考試新課程標準測試題(附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年小學數學教師考試新課程標準測試題(附答案)(2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8 年小學數學新課標測試題一、選擇題(一)、單項選擇1、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3)的過程。①交往互動②共同發(fā)展③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2、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學會(2)。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3、算法多樣化屬于學生群體,(2)每名學生把各種算法都學會。①要求②不要求4、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3)①聯(lián)系生活學數學②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愛好③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5、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解決問題的教學要貫穿于數學課程的全部內容中,不再單獨出現(3)的教學。①概念②計算③應用題6、“三維目標”是指知識與技能、(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①數學思考②過程與方法③解決問題7、《數學課程標準》中使用了“經歷(感受)、體驗(體會)、探索”等刻畫數學活動水平的(1)的動詞。①過程性目標②知識技能目標8、建立成長記錄是學生開展(3)的一個重要方式,它能夠反映出學生發(fā)展與進步的歷程。①自我評價②相互評價③多樣評價9、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2)的過程。①單一②富有個性③被動10、“用數學”的含義是(2)①用數學學習②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③了解生活數學11、下列現象中,(D)是確定的。A、后天下雪 B、明天有人走路 C、天天都有人出生 D、地球天天都在轉動1 2、《標準》安排了( B)個學習領域。A)三個 B)四個 C)五個 D)不確定13、教師由“教書匠”轉變?yōu)椤敖逃摇钡闹饕獥l件是(D)A、堅持學習課程理論和教學理論 B、認真?zhèn)湔n,認真上課C 、經常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審閱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14、新課程標準通盤考慮了九年的課程內容,將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分為(B)個階段。A)兩個 B)三個 C)四個 D)五個1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D)A)《標準》并不規(guī)定內容的呈現順序和形式B)《標準》提倡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現知識內容C )《標準》努力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fā)展性D)1999 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后,制訂了中小學各學科的“教學大綱”,以逐步取代原來的“課程標(二)、多項選擇1、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ACD),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A、基礎性 B、科學性 C 普及性 D、發(fā)展性2、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ABC)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A、動手實踐 B、自主探索 C、合作交流 D、適度練習3、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ABC)。A、組織者 B、引導者 C、合作者 D、評價者4、符號感主要表現在(ABCD)。A、能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并用符號來表示;B、理解符號所代表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C 、會進行符號間的轉換;D、能選擇適當的程序和方法解決用符號所表達的問題。5、在各個學段中,課程標準都安排了(ABCD)學習領域。A、數與代數 B、空間與圖形 C、統(tǒng)計與概率 D、實踐與綜合應用二、是非題1、內容標準是內容學習的指標。指標是內容標準的全部內涵。(X)2、提倡有教育價值的數學,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戰(zhàn)性的。(V)3、《標準》提倡讓學生經歷 “數學化”與“再創(chuàng)造 ”的過程,形成自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V)4、新課標只提倡關注知識獲得的過程,不提倡關注獲得知識結果。(X)5、《標準》提倡采取開放的原則,為有非凡需要的學生留出發(fā)展的時間和空間,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V)6、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應由單純的記憶、模擬和練習轉變?yōu)樽灾魈剿?、合作交流與實踐創(chuàng)新。(V)7、教師應由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轉變?yōu)橹R的傳遞者和合作者。(X)8、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不需要轉變?yōu)閿祵W學習的主人。(X)9、數學學習評價應由單純的考查學生的學習結果轉變?yōu)殛P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fā)展,以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V)10 、數學學習評價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個性傾向。(V )11 、新課標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于其他目標的實現為前提 ”。(V )12 、課程標準認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 。(V )13 、 《課標》中,對于應用問題,選材強調虛擬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 X)14 、新課程從第二學段(4——6 年級)開始使學生接觸豐富的幾何世界。(X)15 、在內容的選擇上,課程標準刻意追求內容的完整性和體系化。(X )16 、課標對教學要求有所提升的內容有:估算、算法多樣化、各類知識的應用等。(V)17 、合理應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解決實際問題,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最佳途徑。(V)18 、課程標準在數學學習內容的結構上,將“量與計量 ”的內容并入“統(tǒng)計與概率”或“數與代數”等領域。(V )19 、課程標準在數學學習內容的結構上,將“應用題 ”拆分到加、減、乘、除等基本的運算中,結合“數的運算”抽象和理解數量關系。(V)20 、經驗既是知識構建的基礎,知識是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X )三、填空題1.新課程的“三維”課程目標是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2、為了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 和發(fā)展性,新的數學課程首先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 價值觀) 和一般能力的發(fā)展。3、內容標準是數學課程目標的進一步(具體化)。4、內容標準應指關于(內容學習)的指標5、與現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義)——定理— —(例題)——習題”的形式不同,《標準》提倡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現知識內容6、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應由單純的(記憶)、模擬和(練習)、轉變?yōu)椋ㄗ灾魈剿鳎?、(合作交流)與實踐創(chuàng)新;7、改變課程內容難、(窄)、(舊)的現狀,建設(淺)、(寬)、(新) 的內容體系,是數學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8、從“標準”的角度分析內容標準,可發(fā)現以下特點:(基礎性)(層次性)(發(fā)展性)(開放性)9、統(tǒng)計與概率主要研究現實生活中的(數據)和客觀世界中的(隨機現象)。10 、在第一學段空間與圖形部分,學生將熟悉簡單的(幾何體)(平面圖形),感受(平移)、(旋轉)、(對稱現象),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11 、課程標準中增加的內容主要包括:(統(tǒng)計與概率)的有關知識,(空間與圖形)的有關內容(如位置與變換),(負數)(計算器)的初步應用等。12 、數學教師應由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數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13 、數學教學應該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已有知識背景)出發(fā),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14 、數學學習評價應由單純的考查學生的(學習結果)轉變?yōu)殛P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fā)展),以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15 、 “數與代數”的內容主要包括:數與式、(方程與不等式)、(函數),它們都是研究數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的數學模型。16 、課程標準拋棄了將數學學習內容分為“(數與計算)、(量與計量)、(幾何初步知識)、(應用題)、(代數初步知識)、(統(tǒng)計初步知識)”六個方面的傳統(tǒng)做法,將傳統(tǒng)的數學學習內容充實、調整、更新、重組以后,構建了“(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tǒng)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學習領域。17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實現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18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 ( 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 知識經驗) 基礎之上。19 、 《標準》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標,并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與態(tài)度)等四個方面作出了進一步的闡述。20 、 “空間與圖形”的內容主要涉及現實世界中的物體、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外形)(大?。? 位置關系) 及其變換,它是人們更好地熟悉和描述生活空間,并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21 、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與態(tài)度)。22 、綜合實踐活動的四大領域(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信息技術教育和勞動與技術教育。23 、“實踐與綜合應用” 在第一學段以(實踐活動)為主題,在第二學段以(綜合應用)為主題。24 、與大綱所規(guī)定的內容相比,課程標準在內容的知識體系方面有(有增有刪),在內容的學習要求方面有(有升有降),在內容的結構組合方面有( 有分有合),在內容的表現形式方面有(有隱有顯 )。25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26 、 “數據統(tǒng)計活動初步對數據的收集、(整理)、( 描述 )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27 、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28 、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29 、教材改革應有利于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主動探索知識的發(fā)生與發(fā)展30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的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四、簡答題1、與現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義——定理(公式) ——例題——習題”的形式不同,《標準》提倡以什么樣的基本模式呈現知識內容?答:“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2、數學課程標準規(guī)定課程的總體目標包括那四部分?答: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與態(tài)度。3、新課標設置了那四個領域的學習內容?答:“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tǒng)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4、“空間與圖形”主要涉及哪些內容?答:“空間與圖形”的內容主要涉及現實世界中的物體、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外形、大小、位置關系及其變換,它是人們更好地熟悉和描述生活空間并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5、第二學段(4—6 年級)的空間與圖形部分,將學習那些知識?答:學生將了解一些簡單的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征,進一步學習圖形變換和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發(fā)展空間觀念。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測試題及答案(劉維亮 新浪博客)一、填空 1、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應由單純的( )、模仿和( )轉變?yōu)椋?)、( )與實踐創(chuàng)新;2、從“標準”的角度分析內容標準,可發(fā)現以下特點:( )( )( )( )。3、內容標準是數學課程目標的進一步( )。4、內容標準應指關于( )的指標5、與現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 )——定理——( ) ——習題”的形式不同,《標準》提倡以“( )——( )——解釋、應用與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現知識內容6、新課程的“三維”課程目標是指( ),( )、( )。7、改變課程內容難、()、()的現狀,建設淺、()、()的內容體系,是數學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8、 “數據統(tǒng)計活動初步對數據的收集、( )、( )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9、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包括( )、( )、( )( )10、綜合實踐活動的四大領域( )、( )信息技術教育和勞動與技術教育。11、 “實踐與綜合應用” 在第一學段以( )為主題,在第二學段以( ) 為主題。12、統(tǒng)計與概率主要研究現實生活中的( )和客觀世界中的( )。13、在第一學段空間與圖形部分,學生將認識簡單的( )和( ),感受( )、( )、( ),建立初步的( )。14、與大綱所規(guī)定的內容相比,課程標準在內容的知識體系方面有( ),在內容的學習要求方面有( ),在內容的結構組合方面有( ),在內容的表現形式方面有( )。15、 “空間與圖形”的內容主要涉及現實世界中的物體、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 ) ( )( ) 及其變換 ,它是人們更好地認識和描述生活空間,并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16、數學是人們對( )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17、為了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 )和發(fā)展性,新的數學課程首先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感、( )、( )和一般能力的發(fā)展。 18、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19.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 )。20.教材改革應有利于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 )和( ),主動探索知識的 發(fā)生與發(fā)展二、 多選1. 簡述質性評定的主要特征有( )A.評定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評價.B.評價的目的在于促進主體人的發(fā)展C.評價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評定是不斷探索改進的過程2.下列關于新型知識觀的說法正確的是( )A.個人見解在給定的課程知識面前沒有意義B.知識客觀化和科學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犧牲個人知識因素為代價的C.緘默知識對人類的認識有著深刻的影響D.知識為一種探索的行動或創(chuàng)造的過程3.新課程的具體目標除了有改革考試和評價制度、重建課程管理體系外,還有( )A.改變課程功能 B.調整課程結構 C.精選課程內容 D. 改進教學方式4.在下列教育評價方式中,屬于質性評價方式的有( )A.檔案袋評定 B.蘇格拉底式研討評定C.表現展示評定 D.成就測驗5 本次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師生關系應該是( )A.民主的 B.平等的 C. 對話的 D.互動的6.新課程給教師角色的定位是( )A.學習者 B.定向者 C.促進者 D.定論者7.新課程結構的主要特點( )A.均衡性 B.綜合性 C.選擇性 D.平均性8. “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的內容包括( )A.校本課程開發(fā)總體目標 B.校本課程的結構與課程門類C.課程實踐與評價的設想 D.保障措施9.校外課程資源是指學校范圍以外的各種可以用來開發(fā)和建設課程的資源,主要有( )A.家庭資源 B.社會資源 C.校園資源 D.自然資源10.當今世界,教學研究的發(fā)展趨勢是( )A.向學生回歸 B.向學?;貧w C.向教師回歸 D.向教育實踐回歸三、 判斷1、新課標三個學段:第一學段(1 ~6 年級)、第二學段(7~9 年級)、第三學段(10 ~12 年級) …………………………………( )2. 新課程目標取向及精神內核就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 )3、新一輪的數學課程改革,就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徹底改變。 ( )4.素質教育本質上是一種個性化教育。( ) 5.自主學習就是自學,強調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排斥教師的介入和指導。( )6. 學校的課程結構中學科課程、分科課程、必修課程、國家課程應占絕對主導地位。( )7.提倡選擇性學習是日本數學課程的一大特色………… ( )8.實現課程管理的統(tǒng)與分的有機整合,是世界課程管理的總的趨勢。( )9.數學在 19 世紀已經發(fā)展成獨立的學科。…………………( )10.教育測驗是一種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觀性為目標的活動。( )四、簡答1.新課改的具體目標有哪幾項?2.課改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3.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義。4.學生的數感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5. 課堂教學應遵循哪四項基本原則?6.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意義。7. 實行“三級課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8. 數學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9. 作為校本研究的主體對教師有什么要求?10.談談自主學習的實施要點?五、論述1.新課程標準在哪些方面突出體現了“以學為本”的設計思想?2.說說你對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總體目標的基本認識。3.試述發(fā)展性評價的內涵是什么?參考答案:一、 填空 1. (記憶)、(訓練)、(自主探索)、(合作交流)2. (基礎性)(層次性)(發(fā)展性)(開放性)3. (具體化)。4. (內容學習)5 “(定義)——定理——(例題)——習題” “(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6.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7. (窄)、(舊)(淺)、(寬)、(新)8. (整理)、(描述)9. (圖形的認識)、(圖形的測量)、(圖形與變換 )、(圖形的位置)10.(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11.(實踐活動)(綜合應用)12. (數據)(隨機現象)13. (幾何體)(平面圖形)(平移)、(旋轉)、(對稱現象)(空間觀念)14 (有增有刪)( 有升有降)( 有分有合)( 有隱有顯 ). 15. (形狀)(大?。? 位置關系)16. 客觀世界 ( 數與式 )、(方程與不等式)、( 函數 )17. (基礎性) (態(tài)度)、( 價值觀)18.(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19.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0.( 知識)(生活經驗)二、多選1.(BCD );; 2.(BCD ); 3.(ABCD); 4.(ABC ); 5.(ABCD);6.(AC ); 7.(ABC ); 8.(ABCD); 9.(ABD ); 10.(BCD ); 三、判斷1.( ×)2.(√)3.( × )4.( √)5.(×)6.(×)7.(√)8 .(√)9.(√)10(√)四、簡答1.新課改的具體目標有哪幾項?答:有六項具體目標,它包括:改變課程功能、調整課程結構、精選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改革考試和評價制度、重建課程管理體系。2.課改的主要任務是什么?答:(1)構建一個新型課程管理體系。( 2)建立一支新型教師隊伍。( 3)探索一套新型課堂教學模式。(4)完善一個新型教育評價體系。(5 )建設一個先進的信息化平臺。(6)培養(yǎng)一批先進典型。3.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義。答:本輪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位學生的發(fā)展?!盀榱嗣课粚W生的發(fā)展”包含著三層含義:(1)以人(學生)的發(fā)展為本;( 2)倡導全人教育;( 3)追求學生個性化發(fā)展。4. 學生的數感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答: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算法;能估計運算的結果,并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5. 數學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1)目標導向性原則。(2) 主體性原則。(3)面向全體的原則。 (4)知情并重原則。(5)開放性原則。6.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意義。答: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索和創(chuàng)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發(fā)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yè)分工,具有初步技術能力。7. 實行“三級課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答: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各自權利和責任的劃分,①擺脫了過去僵化單一的管理體制`,妥善地處理了課程的統(tǒng)一性與多樣性的關系,②有助于教材的多樣化,③有利于滿足地方經濟、文化發(fā)展和學生發(fā)展的需求。 8. 數學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答:①以反映未來社會對公民所必需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選擇和安排教學內容;②以與學生年齡特征相適應的大眾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現數學內容;③使學生在活動中、在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發(fā)展數學。9. 作為校本研究的主體對教師有什么要求?答:校本教研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強調教師即研究者,要求教師形成研究意識,以研究者的心態(tài)置身于教學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鼓勵教師從課程改革的問題和需要出發(fā)選擇課題,強調研究的實效性和可持續(xù)性。10.談談自主學習的實施要點?答:(1)創(chuàng)建積極的課堂環(huán)境;( 2)使學生認同學習目標;( 3)給學生更多的學習自主權;(4)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5)學生參與評價學習結果并優(yōu)化學習方法;(6 )讓學生參與課堂管理。五、論述1.新課程標準在哪些方面突出體現了“以學為本” 的設計思想? 答:第一,在課程目標的設計上,新增加的兩個維度“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突出了作為學習主體的人——學生和學生發(fā)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關注和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學習的態(tài)度與情感,反映了課程標準的設計思想是“目中有人”、“以學為本”的現代課程理念。第二,在內容標準的設計上,從“學習領域”、學習主題”、“目標要素”的學的角度,來設計和組織課程內容,以學生的學習為主線,充分感受到課程標準中“學生”和“學生發(fā)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在課程實施建議方面,從“教”更好地為“學”服務,從“教”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發(fā)展”,從“教”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這樣一個角度來提出建議。為學生形成主動參與、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學習品質,提供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平臺的支撐。2. 說說你對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總體目標的基本認識?答:通過義務教育階段數學學習,學生能夠: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fā)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tài)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新課程標準具體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tài)度四個方面作了進一步的闡述,這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一個密切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對人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是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實現的。其中,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tài)度的發(fā)展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同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于其他目標的實現為前提。3.試述發(fā)展性評價的內涵是什么? 答:其基本內涵表現為:(一) 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發(fā)展。淡化原有的甄別與選拔的功能,關注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發(fā)展中的需要,突出評價的激勵與調控的功能,激發(fā)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的內在發(fā)展動力,促進其不斷進步,實現自身價值。(二) 與課程功能的轉變相適應。體現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三) 體現最新的教育觀念和課程評價發(fā)展的趨勢。關注全人的發(fā)展,強調評價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發(fā)展,重視被評價者的主體性與評價對個體發(fā)展的建構作用。(四) 評價內容綜合化,重視知識以外的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尤其是創(chuàng)新、探究、合作與實踐等能力的發(fā)展,以適應人才發(fā)展多樣化的要求;評價標準分層化,關注被評價者之間的差異性和發(fā)展的不同需求,促進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發(fā)展的獨特性。(五) 評價方式多樣化,將量化評價方法與質性評價方法相結合,適應綜合評價的需要,豐富評價與考試的方法,如成長記錄袋、學習日記、情景測驗、行為觀察和開放性考試等,追求科學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六) 評價主體多元化,從單向轉為多向,增強評價主體間的互動,強調被評價者成為評價主體中的一員,建立學生、教師、家長、管理者、社區(qū)和專家等共同參與、交互作用的評價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饋信息促進被評價者的發(fā)展。(七) 關注發(fā)展過程,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的發(fā)展過程成為評價的組成部分;而終結性的評價結果隨著改進計劃的確定亦成為下一次評價的起點,進入被評價者發(fā)展的進程之中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考(測)試題及答案(蓮山課件)一、填空(30 分)1、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2.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3.第一學段,學生將學習萬以內的數、簡單的分數和小數、常見的量 ,體會數和運算的意義,掌握數的基本運算,探索并理解簡單的數量關系 。初步建立數感;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 ,提倡算法多樣化;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感受平移 、旋轉、對稱現象,進行簡單的測量活動,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對數據統(tǒng)計過程有所體驗,學習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 的方法。通過實踐活動,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 的經驗,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 ,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二、簡答(40 分)1、數學課程標準第二學段對“數與代數”的具體要求是什么?1.數的認識(1)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讀、寫億以內的數,了解十進制計數法,會用萬、億為單位表 示大數。(2)進一步認識小數和分數,認識百分數;探索小數、分數和百分數之間的關系,并會進 行轉化(不包括將循環(huán)小數化為分數)。(3)會比較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大小。(4)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5)結合現實情境感受大數的意義,并能進行估計。(6)進一步體會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會運用數表示事物,并能進行交流。(7)在 1~100 的自然數中,能找出 10 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倍數,并知道 2,3,5的倍數的 特征,能找出 10 以內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8)在 1~100 的自然數中,能找出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因數,能找出兩個自然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9)知道整數、奇數、偶數、質數、合數。2.數的運算(1)會口算百以內一位數乘、除兩位數。(2)能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3)能結合現實素材理解運算順序,并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以兩步為主,不超 過三步)。(4)探索和理解運算律,能應用運算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5)在具體運算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加與減、乘與除的互逆關系。(6)會分別進行簡單的小數、分數(不含帶分數)加、減、乘、除運算及混合運算(以兩 步為主,不超過三步)。(7)會解決有關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8)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養(yǎng)成估算的習慣。(9)能借助計算器進行較復雜的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探索簡單的數學規(guī)律。3.式與方程(1)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2)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3)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如 3x+2=5,2x-x=3)。 4.正比例、反比例(1)在實際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2)通過具體問題認識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3)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系的數據在有坐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圖,并根據其中一個量的值估計另一個量的值。(4)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實例,并進行交流。5.探索規(guī)律 探求給定事物中隱含的規(guī)律或變化趨勢。2、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如何評價學生?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fā)展。評價的手段和形式應多樣化,應重視過程評價,以定性描述為主,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師要善于利用評價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適時調整和改善教學過程。(一) 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二)恰當評價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三)重視評價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評價主體和方式要多樣化(五) 評價結果要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呈現,以定性描述為主三、論述題(30 分)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簡要談談如何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答:數學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fā)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再加工,有創(chuàng)造地設計教學過程;要正確認識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要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一)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在本學段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如運用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學段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教師應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善于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以尋找問題的答案。(三)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在本學段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培養(yǎng)學生的估 算意識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本學段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考(測)試題(1) 新課程理論知識問答試題1. 新課程強調在教學中要達到和諧發(fā)展的三維目標是( B ) ①知識與技能 ②過程與方法 ③教師成長 ④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2. 下列對“教學”的描述正確的是( D ) A. 教學即傳道、授業(yè)、解惑 B. 教學就是引導學生“試誤” C.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獨立的過程 D. 教學的本質是交往互動3. 各科新教材中最一致、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 C ) A. 強調探究性學習 B. 強調合作學習 C. 內容密切聯(lián)系生活 D. 強調 STS 課程設計思想4. 新課程倡導的學生觀不包括( B) A. 學生是發(fā)展的人 B. 學生是自主的人 C. 學生是獨特的人 D. 學生是獨立的人5. 在學習活動中最穩(wěn)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動力是(A ) A.認知內驅力 B. 學習動機 C. 自我提高內驅力 D. 附屬內驅力6. 遺忘的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學習后應該( A ) A. 及時復習 B. 及時休息 C. 過度復習 D. 分數復習7. “穩(wěn)重而富有毅力,但往往又表現出緩慢與固執(zhí) ”屬于哪種氣質類型。( C ) A. 膽汁質 B. 多血質 C. 粘液質 D. 抑郁質8. 下列關于中學教育的高中階段的性質表述有誤的是(D ) A. 普通教育性質 B. 基礎教育性質 C. 社會主義性質 D. 義務教育性質9. “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體現了教學的( B ) A. 直觀性原則 B. 啟發(fā)性原則 C. 鞏固性原則 D. 循序漸進原則10.上好一堂課的基本要求是( D ) ①有明確的教學目的 ②恰當地組織教材 ③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 ④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和程序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考(測)試題(3) 一、填空題 1、所謂新課程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就是:所謂新課程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就是在《數學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依據現代教育理論和教師的經驗,基于對學生需求的理解、對課程性質的分析,而對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式、教學活動等進行規(guī)劃和安排的一種可操作的過程。 2、合作學習的實質是: 學生間建立起積極的相互依存關系,每個組員不僅要自己主動學習,還有責任幫助其他同學學習,以全組每個同學都學好為目標,教師根據小組的總體表現進行小組獎勵。 3、學習者對從事特定的學科內容或任務的學習,已經具備的有關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以及對有關學習的認識水平、態(tài)度等稱為起點行為或起點能力。 4、 “最近發(fā)展區(qū)”是指蘇聯(lián)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提出的一個概念。他認為在進行教學時,必須注意到兒童有兩種發(fā)展水平。一是兒童的現有發(fā)展水平,指由一定的已經完成的發(fā)展系統(tǒng)所形成的兒童心理機能的發(fā)展水平;二是即將達到的發(fā)展水平。維果茨基把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稱為“最近發(fā)展區(qū)“。它表現為“在有指導的情況下,憑借成人的幫助所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與在獨立活動中所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之間的差異“。 5、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指的是 教學的途徑和手段,是教學過程中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的結合,是完成任務的方法的總和。 6、談話法是指 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把教材內容組織成若干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開展討論、得出結論,從而獲得知識、發(fā)展智力的一種方法。 7、數學課程與原來的教學大綱相比,從目標取向上看,它突出如下幾個方面:(1)重視培養(yǎng)學生數學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2)強調讓學生體驗數學化的過程;(3)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精神;(4) 使學生獲得必需的數學知識、技能與思想方法。 8、課型按上課的形式來劃分可分為: 講授課 、 自學輔導課 、練習課 、復習課 、 實踐活動課 、 實驗課 等。 9、按照前蘇聯(lián)巴班斯基的分類思想,檢查學生認識活動效果的方法有: (1 )口頭檢查法; (2 )直觀檢查法; (3 )實習檢查法。 10、 那些對前面知識緊密聯(lián)系,對后面要學習的知識具有重大影響的內容,為教學的重點。11、所謂秧田式是指 全班學生座位基本上橫成行、豎成列,統(tǒng)統(tǒng)面向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組織形式 。 12、所謂“教育”, 應當是一項既著眼于學生的現實生活,又著眼于未來發(fā)展的事業(yè),是為“未來”而培育人的事業(yè)?!敖逃诒举|上是以發(fā)展為目標的一種社會活動,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基礎?!?13、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的目標涉及數學學習的好奇心、求知欲、 自信心 、自我負責精神 、 意志力 、 對數學的價值意識 、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等諸多方面。 14、所謂“自主學習”是就學習的品質而言的,相對的是 “被動學習”“機械學習”“他主學習”。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的概念。它倡導教育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 獨立性和自主性 ,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 ,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 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 15、教學設計的書寫格式有多種,概括起來分為 文字式 、表格式 、 程序式 三大類。 16、教學方法是教學的途徑和手段,是教學過程中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的結合,是完成教學任務的方法的總稱。 17、練習法是指 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鞏固知識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種教學方法。 18、 “以問題探究為特征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是指: 不呈現學習結論,而是讓學生通過對一定材料的實驗、嘗試、推測、思考,去發(fā)現和探索某些事物間的關系和規(guī)律。 19、 《標準 》中的四個目標大致可分為兩個領域: 認知領域 和 情感領域 。其中, 知識與技能 、數學思考、 問題解決 屬于認知領域。 20、教學設計的一般的結構是: 概況 、 教學過程 , 板書設計 、 教學反思 。21、所謂問題,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要求回答或解釋的題目;須要研究討論并加以解決的矛盾、疑難;關鍵、重要之點。 22、教學案例形成的幾個步驟一般如下: (1 ) 確定教學任務的思考力水平與要求; (2 ) 課堂觀察并實錄教學過程; (3 ) 教師、學生的課后調查; (4 ) 分析教學的基本特點及與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較; (5 ) 撰寫教學案例。 23、 教學方法的選擇,還要視不同班級情況而定。有的班級學生思維相當活躍,可考慮采用 引導發(fā)現法;有的閱讀課本習慣較強,也可適當采用 自學輔導法 。 24、問題生成的途徑有四個方面:其一,教學內容即問題; 其二,教師提供問題; 其三,學生提出問題 ; 其四,課堂上隨機生成的問題。 25、數學課程目標分為 知識與技能 、 數學思考 、 解決問題 、 情感與態(tài)度 四個維度。26、教學目標對整個教學活動具有導向、(激勵)、( 評價)的功能。 27、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有 秧田式 、 小組合作式 、 半圓式 、 雙翼式 、席地式等。 28、教學案例的一般結構是 主題與背景 、 案例背景 、 案例描述 、 案例反思 。 29、教學方法是指 教學的途徑和手段,是教學過程中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的結合,是完成教學任務的方法的總稱。 30、演示法是指 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實驗,利用模型、圖片、錄音、幻燈、多媒體等指導學生經過觀察得到感性認識的方法。 31、合作學習是指 促進學生在異質小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并以小組總體表現為獎勵依據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 32、如果我們從“解決問題”的角度來解讀問題的性質,可以發(fā)現,所謂問題至少含四種成分,即一是 目的 ; 二是 個體已有的知識 ;三是 障礙;四是 方法 。 33、案例的主題是指 從案例的中心思想中提煉出來的關鍵詞語。 34、復習課教學的特點有:(1) “通”,融會貫通、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2 ) “理”,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整理、構建知識體系,使之“豎成線”、“橫成片” ;(3) “補”,對學生學習的缺陷進行彌補,消除疑惑,使學生得到提高。 35、四個目標之間的區(qū)別,我們以長方形和三角形的學習為例加以說明。如果學生在推導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時,或采取大長方形加三角形面積的思路,或采取大三角形減小三角形的方法,這就說明他作了 不同的數學思考,或者采用了不同的認知策略 ; 36、廣義上的課程應包括 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乃至評價方法在內 的廣泛的概念。 37、制定課時目標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是 單元目標、學習材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 。 38、課型按上課的形式來劃分有:講授課、 自學輔導課 、練習課 、復習課 、 實踐活動課 、 實驗課等。 39、自主活動的核心因素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而學生的學習動機的激發(fā)則應從四個方面來實現,即一是興趣的引領 ;二是目標的導向 ;三是評價的激勵 ;四是 競爭的促動 。 40、問題探究法的主要特點是有利于學生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但花費時間較多。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考(測)試題(4) 第三模塊數學課程標準解讀(考試試題答案)一、選擇題(一)、單項選擇1、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 3 )的過程。①交往互動 ②共同發(fā)展 ③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2、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學會( 2 )。①教教材 ②用教材教3、算法多樣化屬于學生群體,( 2 )每名學生把各種算法都學會。①要求 ②不要求4、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 3 )①聯(lián)系生活學數學 ②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 ③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5、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解決問題的教學要貫穿于數學課程的全部內容中,不再單獨出現( 1 )的教學。①概念 ②計算 ③應用題6、“三維目標”是指知識與技能、( 2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①數學思考 ②過程與方法 ③解決問題7、《數學課程標準》中使用了“經歷(感受)、體驗(體會)、探索”等刻畫數學活動水平的( 1 )的動詞。①過程性目標 ②知識技能目標8、建立成長記錄是學生開展( 3 )的一個重要方式,它能夠反映出學生發(fā)展與進步的歷程。①自我評價 ②相互評價 ③多樣評價9、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 2 )的過程。①單一 ②富有個性 ③被動10、 “用數學 ”的含義是( 2 )①用數學學習 ②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③了解生活數學11、下列現象中,( D )是確定的。A、后天下雪 B、明天有人走路 C、每天都有人出生 D、地球每天都在轉動12、 《 標準》安排了( B )個學習領域。A)三個 B)四個 C)五個 D)不確定13、教師由“教書匠”轉變?yōu)椤敖逃摇钡闹饕獥l件是( D )A、堅持學習課程理論和教學理論 B、認真?zhèn)湔n,認真上課C、經常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14、新課程標準通盤考慮了九年的課程內容,將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分為( B )個階段。A)兩個 B)三個 C)四個 D)五個1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 )A)《 標準》 并不規(guī)定內容的呈現順序和形式B)《標準》提倡以“問題情境 —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 ”的基本模式呈現知識內容C)《標準》努力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fā)展性D)1999 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后,制訂了中小學各學科的“教學大綱”,以逐步取代原來的“課程標(二)、多項選擇1、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 A C D ),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A、基礎性 B、科學性 C 普及性 D、發(fā)展性2、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 A B C )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A、動手實踐 B、自主探索 C、合作交流 D、適度練習3、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 A B C )。A、組織者 B、引導者 C、合作者 D、評價者4、符號感主要表現在( )。A、能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并用符號來表示;B、理解符號所代表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C、會進行符號間的轉換;D、能選擇適當的程序和方法解決用符號所表達的問題。5、在各個學段中,課程標準都安排了( A B C D )學習領域。A、數與代數 B、空間與圖形 C、統(tǒng)計與概率 D、實踐與綜合應用 二、是非題(對:T;錯:F)1、內容標準是內容學習的指標。指標是內容標準的全部內涵。( F )2、提倡有教育價值的數學,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戰(zhàn)性的。 (T )3、 《 標準》提倡讓學生經歷 “數學化”與“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形成自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T )4、新課標只提倡關注知識獲得的過程,不提倡關注獲得知識結果。( F )5、 《 標準》提倡采取開放的原則,為有特殊需要的學生留出發(fā)展的時間和空間,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T )6、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應由單純的記憶、模仿和訓練轉變?yōu)樽灾魈剿鳌⒑献鹘涣髋c實踐創(chuàng)新。( T )7、教師應由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轉變?yōu)橹R的傳遞者和合作者。( F )8、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不需要轉變?yōu)閿祵W學習的主人。( F )9、數學學習評價應由單純的考查學生的學習結果轉變?yōu)殛P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fā)展,以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T ) 10、數學學習評價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個性傾向。(T )11、新課標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于其他目標的實現為前提 ”。( T )12、 課程標準認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 ( T )13、 《課標 》中,對于應用問題,選材強調虛擬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 F )14、新課程從第二學段(4 ——6 年級)開始使學生接觸豐富的幾何世界。( F )15、在內容的選擇上,課程標準刻意追求內容的完整性和體系化。( F )16、課標對教學要求有所提升的內容有:估算、算法多樣化、各類知識的應用等。( T )17、合理應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解決實際問題,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最佳途徑。( T )18、課程標準在數學學習內容的結構上,將“量與計量” 的內容并入“統(tǒng)計與概率”或“數與代數”等領域。( F )19、課程標準在數學學習內容的結構上,將“應用題”拆分到加、減、乘、除等基本的運算中,結合“數的運算”抽象和理解數量關系。( T )20、經驗既是知識構建的基礎,知識是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F ) 三、填空題1.新課程的“三維”課程目標是指( ),( )、( )。2、為了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 )和發(fā)展性,新的數學課程首先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感、( )、( )和一般能力的發(fā)展。 3、內容標準是數學課程目標的進一步( )。4、內容標準應指關于( )的指標5、與現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 )——定理——( )——習題”的形式不同,《標準》提倡以“( )——( )——解釋、應用與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現知識內容6、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應由單純的( )、模仿和( )轉變?yōu)椋? )、( )與實踐創(chuàng)新;7、改變課程內容難、( )、( )的現狀,建設淺、( )、( )的內容體系,是數學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8、從“標準”的角度分析內容標準,可發(fā)現以下特點:( )( )( )( )。9、統(tǒng)計與概率主要研究現實生活中的( )和客觀世界中的( )。10、在第一學段空間與圖形部分,學生將認識簡單的( )和( ),感受( )、( )、( ),建立初步的( )。11、課程標準中增加的內容主要包括:( )的有關知識,( )的有關內容(如位置與變換),( ),( )的初步應用等。12、數學教師應由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數學的( )、( )和合作者。13、數學教學應該是從學生的( )和( )出發(fā),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 )、( )。14、數學學習評價應由單純的考查學生的( )轉變?yōu)殛P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 ),以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15、 “數與代數”的內容主要包括:數與式、( )、( ),它們都是研究數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的數學模型。16 、課程標準拋棄了將數學學習內容分為“( )、( )、( )、( )、( )、( )”六個方面的傳統(tǒng)做法,將傳統(tǒng)的數學學習內容充實、調整、更新、重組以后,構建了“( )、( )、( )、( )”四個學習領域。17、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實現人人學 ( ) 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 )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18、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 ( )和已有的( ) 基礎之上。19、 《標準 》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標,并從知識與技能、( )、( )( ) 等四個方面作出了進一步的闡述。20、 “空間與圖形”的內容主要涉及現實世界中的物體、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 ) ( )( ) 及其變換,它是人們更好地認識和描述生活空間,并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21、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包括( )、( )、( )( )22、綜合實踐活動的四大領域( )、( )信息技術教育和勞動與技術教育。23 、 “實踐與綜合應用” 在第一學段以 ( ) 為主題,在第二學段以 ( ) 為主題。24、與大綱所規(guī)定的內容相比,課程標準在內容的知識體系方面有( ),在內容的學習要求方面有( ),在內容的結構組合方面有( ),在內容的表現形式方面有( )。25、數學是人們對( )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26、 “數據統(tǒng)計活動初步對數據的收集、( )、( )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27、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28.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 )。29.教材改革應有利于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 )和( ),主動探索知識的 發(fā)生與發(fā)展30、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的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 )、( )、( )地發(fā)展。【答案】:1. (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2. (基礎性) (態(tài)度)、(價值觀)3. (具體化)。4. (內容學習)5 “(定義)——定理——(例題)——習題” “(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6. ( 記憶)、(訓練)、(自主探索)、(合作交流)7. (窄)、(舊)(淺)、(寬)、(新)8. (基礎性 )(層次性)(發(fā)展性)(開放性)9. (數據)(隨機現象)10. (幾何體)(平面圖形)(平移)、(旋轉)、(-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8 小學 數學教師 考試 新課程 標準 測試 答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502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