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地壇》鑒賞1——個人對生命的反思
《《我與地壇》鑒賞1——個人對生命的反思》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我與地壇》鑒賞1——個人對生命的反思(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11 個人對生命的沉思: 《我與地壇》鑒賞 《我與地壇》[4] 是一篇在當代非常難得的、值得人反復吟讀的優(yōu)美散文,作家史鐵生以極樸素動人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經歷和所思。全部講述所圍繞的核心是有關生命本身的問題:人該怎樣來看待生命中的苦難。這問題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經歷中的殘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 這種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個體的頭上,使他的命運頓時與他人判然有別,而他對這命運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獨自來完成。從這個意義上說,史鐵生對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屬于他個人的心境內容。 在整篇散文中,這沉思大致是歷經了前后兩個階段。在最初的那個階段中,史鐵生觀察與反省個人的遭遇,漸漸地看清了個體生命中必然的事相。這是在地壇里面默坐呆想出來的:他在腿殘之后,有一天無意中來到了地壇公園,感悟到自己心里與這荒園產生了神秘契合,“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睆拇怂麕缀跆焯於家獊淼竭@里,搖著輪椅走遍了園子里的每一處角落,他在這里度過了各個季節(jié)的天氣,專心致志地思考著生命的難題。置身于“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人或許就漸漸達到了物我合一的從容,于是“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后事情終于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 這樣的結論便引出了無法反抗的命運的觀念:人生就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命運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殘酷與傷痛也都是不能選擇的必然,人對于由超越個體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設定的事實顯然沒有任何改變的余地。 接下來,史鐵生將視界稍稍越出自身的范圍,寫到來這園子里的其他人,去看看別人都有什么樣的命運和活法。先是寫到他的母親。他自己的不幸在母親那里是加了倍的,她兼著痛苦與驚恐祈求兒子能好好地活下去,“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著,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于能找到。”母親完全是在這苦難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命運,史鐵生傷心而怨恨地想,“莫非她來此世上只是為了替兒子擔憂”. 看來,命運的造就也就決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擔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來就是為了承受苦難,在苦難中默默地忍受著命運的重壓。他在園子里又遇到一個漂亮但卻是弱智的少女,再一次感受到“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這就是一個因苦難而有差別的世界,如果你被選擇去充任那苦難的角色,“看來就只好接受苦難--人類的全部劇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既然如此,事情也就變得非常絕望了。不幸的命運已經為你規(guī)定了承受苦難的角色,那么你還能有什么別的方式來度過你的人生呢?或者說,你還能有屬于自己的救贖之路嗎?很顯然,問題的關鍵就是在于那個想不透的方式:人到底應該怎樣來看待自己的苦難。 思路到了這里,史鐵生個人的問題其實早已變成了眾生共同的問題,“一切不幸命運的救贖之路在哪里呢?”有論者從“平常心和非常心”的關系來看史鐵生的寫作[5] , 所謂“平常心”的根基所在,是指“他把內在的痛苦外化,把具體的遭遇抽象化,把不能忍受的一切都扔給命運,然后再設法調整自我與命運的關系,力求達到一種平衡”. 這種在根本上認可了苦難的命運和不幸的角色,卻不是看輕生命自身的殘酷和傷痛,而是把這生命的殘酷和傷痛從自我中抽離出來,去融入到一個更大也更恢宏的所在之中。這個所在就關系到了“非常心”. 它是指“以最真實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內心痛苦為基礎,將一己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間而不覺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宏和深邃更顯生命之大”. 這就是史鐵生在這篇散文中最后畫出的自我形象了,他靜靜坐在園子的一角,聽到有嗩吶聲在夜空里低吟高唱,“清清楚楚地聽出它響在過去,響在現(xiàn)在,響在未來,回旋飄轉亙古不散”. 就在這融會了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融會了死生的時刻里,史鐵生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獨的個體生命在內的更大的生命本相。底下一直到文章結尾是一段絕好仿若天成的文字。史鐵生寫出了自我的三種不同樣態(tài):剛來到人間時是個“哭著喊著鬧著要來”的孩子,一見到這個世界便成了“一刻也不想離開”的情人,而在時光的流逝之中,他又變成“無可質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勞任怨”的老人。在時間中的自我就是這樣處于稍縱即逝的無常,但是這無常卻又仿佛太陽永遠的輪回往復,“它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它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輝之時”. 史鐵生因而想到自己“也將沉靜著走下山去,扶著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處山洼里,勢必會跑上來一個歡蹦的孩子,抱著他的玩具”. 這是生命永恒的最動人心魄的畫面,他因而向自己問道:當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嗎? 由個人嚴酷的命運上升到生命永恒的流變,史鐵生終于超越了個體生命中有限的必然,把自己的沉思帶入到了生命全體的融會之中,這時所體現(xiàn)出的個人對苦難的承受已不再是偏狹的絕望,而呈現(xiàn)為對人類的整體存在的擔當。他在反復說著欲望不息(寫作的欲望也就是活著的欲望)使個體生命的延續(xù)得到了最充分自明的理由,而這理由使他對殘酷和傷痛的忍受都成為一種闊大的境界,因為個人已不僅僅是個人,個人的局限也已不再成為問題,個人的苦難都已為全體存在所包容。與此同時,有關于怎樣活著和怎樣達到自我救贖的困擾,也終于為所有生命永恒的欲望所滌凈,當投入到永無終結的生命之舞中時,對于個體苦難以及一切不幸命運的自我超越就都變成了一種必然。 這樣一種洋溢著生命本色之美的境界,既成就了史鐵生內心的希冀與不舍的探詢,也完成了他為文的寄托。為文與為人在此才是真正的一體,整篇《我與地壇》都是那樣的和美親切,而又內蘊著一種實在的激情。所以成其為艱難的是真正完全地投入到那生命本身的舞蹈,而這一點唯獨還需經過真正的苦難才能做到。由此,我們也就可以更深地體會到史鐵生寫《我與地壇》所體現(xiàn)出的個人心境的痛切之處以及他對自我所執(zhí)的真正超越。 111-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我與地壇 鑒賞 個人 生命 反思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1498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