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學 專題四 第二單元 生產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學設計 蘇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化學 專題四 第二單元 生產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學設計 蘇教版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化學 專題四 第二單元 生產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學設計 蘇教版必修1.doc(4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 年高中化學 專題四 第二單元 生產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學 設計 蘇教版必修 1 第 1 課時 氮氧化物的產生及轉化 (教師用書獨具) ●課標要求 通過實驗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認識其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 ●課標解讀 1.了解 N2的性質和氮氧化物的生成。 2.了解 NO、NO 2的相互轉化及其應用。 3.了解氮氧化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 ●教學地位 氨氧化法制備硝酸的過程中涉及到 NO 和 NO2的轉化關系,故 NO、NO 2的生成、性質、 轉化及其應用非常重要,也成為高考命題特別關注的內容之一。 (教師用書獨具) ●新課導入建議 農民有句諺語叫“雷雨發(fā)莊稼” ,指的是某年若雷雨天較多時,莊稼往往長的很旺盛, 你知道這其中的化學反應原理嗎?本課時來討論相關的化學知識內容。 ●教學流程設計 【課前預習安排】:建議課前用 10 分鐘預習完成【課前自主導學】和“思考交流”? 步驟 1:新課引入,分析教學地位?步驟 2:對“思考交流 1”要給學生明確排空法收集氣 體的原理和條件。對“思考交流 2”要學生熟悉“雷雨發(fā)莊稼”的化學原理。?步驟 3:對 “探究 1”建議教師給學生一種“加合思想”進行有關基本計算,但不要講的太難,只要 求學生掌握基本計算和產物的判斷。結合“例 1”給學生明確分析方法思路。最后讓學生 完成“變式訓練 1”。對“教師備課資源”中的例題,根據學生和基礎情況可選擇補充。 ? 步驟 6:5~7 分鐘完成“當堂雙基達標” ,然后教師提問、點評。?步驟 5:回顧課堂 聽講內容,點評歸納“課堂小結” 。?步驟 4:對“探究 2”建議引導學生熟悉常見的環(huán)境 污染,并猜想如何防治。然后學生通過討論完成“例 2”和“變式訓練 2”。教師提問、點 評。 課 標 解 讀 重 點 難 點 1.了解氮氧化物產生的反應原理及應用。 2.了解 NO、NO 2的性質及應用。 3.了解氮氧化物的污染與防治。 1.NO、NO 2的產生原理。(重難點) 2.NO、NO 2的性質 和轉化。(重點) 3.光化學煙霧、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重點) 氮氧化物的產生 1.氮元素的存在 氮元素 游離態(tài),如空氣中的氮氣 化合態(tài),如銨鹽、硝酸鹽、蛋白質― ― → 大 部 分 ― ― →少 部 分 2.氮氣的性質 N2是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 N2 N2+3H 2 2NH3 N2+3Mg Mg3N2 N2+O 2 氧 化 性 ― ― →H2 高 溫 高 壓 催 化 劑 ― ― →Mg = = = = =點 燃 ― ― →還 原 性 O2 2NO= = = = = 放 電 或 高 溫 1.收集 N2能否用排空氣法?為什么? 【提示】 不能,N 2與空氣的密度差別很小,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 N2。 氮氧化物的轉化與污染 1.氮氧化物的性質與轉化 (1)NO、NO 2的物理性質比較 NO NO2 色態(tài) 無色氣體 紅棕色氣體 氣味 無味 刺激性氣味 毒性 有毒 有毒 (2)相互轉化(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①NO→NO 2:2NO+O 2===2NO2。 ②NO 2→NO:3NO 2+H 2O===2HNO3+NO。 2.氮氧化物的污染與防治 (1)污染原理 ①硝酸型酸雨的形成 NO NO2 HNO3― ― → O2 ― ― →H2O ②光化學煙霧的形成 Error! O3 有毒煙霧― ― → 光 照 ― ― →碳 氫 化 合 物 (2)預防和控制措施 ①使用潔凈能源,減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②為汽車安裝尾氣處理裝置。 ③對化肥廠、硝酸廠排放的廢氣進行處理。 2. “雷雨發(fā)莊稼”的主要反應原理是什么?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提示】 N 2+O 2 2NO= = = = = 放 電 2NO+O 2===2NO2 3NO2+H 2O===2HNO3+NO 氮氧化物溶于水的基本計算與判斷 【問題導思】 ①將一充滿 NO2氣體的試管倒插在水槽中的水中,有何現(xiàn)象?剩余氣體體積占試管容 積的幾分之幾? 【提示】 液面上升,氣體由紅棕色變成無色,剩余氣體體積占試管的 。 13 ②如將一充滿 NO 氣體的試管倒插在水槽中的水中,然后在試管內通入氧氣,有何現(xiàn)象? 【提示】 液面逐漸上升,后來液面又下降。 有關化學方程式和數(shù)量關系 ①2NO+O 2===2NO2 ②3NO 2+H 2O===2HNO3+NO 由①②可得 ③4NO+3O 2+2H 2O===4HNO3 ④4NO 2+O 2+2H 2O===4HNO3 1.根據反應方程式②可知,NO 2溶于水, V(NO)= V(NO2),剩余氣體為 NO 13 2.根據反應方程式③可知:NO 和 O2混合溶于水 ①當 V(NO)∶ V(O2)=4∶3 時,完全反應,無氣體剩余。 ②當 V(NO)∶ V(O2)<4∶3 時,O 2過量,剩余 O2。 ③當 V(NO)∶ V(O2)>4∶3 時,NO 過量,剩余 NO。 3.根據反應方程式④可知:NO 2和 O2混合溶于水 ①當 V(NO2)∶ V(O2)=4∶1,完全反應,無氣體剩余。 ②當 V(NO2)∶ V(O2)<4∶1,O 2過量,剩余 O2。 ③當 V(NO2)∶ V(O2)>4∶1,NO 2過量,剩余 NO。 有關 NO、NO 2、O 2混合氣體與 H2O 反應后剩余氣體的問題,因 NO2與 H2O 反應,NO 與 O2 反應,所以剩余的氣體只可能為 NO 或 O2中的一種。 在相同溫度和壓強下,將 20 mL NO2和 10 mL O2的混合氣體通入足量的水中,充分 反應,則剩余的氣體是________,其體積為________mL。 【解析】 根據 4NO2+O 2+2H 2O===4HNO3反應 = < ,故 O2過量。 V NO2V O2 20 mL10 mL 41 剩余的 V(O2)=10 mL-20 mL =5 mL。 14 【答案】 O 2 5 1.有一充有 O2和 NO2混合氣體的試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應后,有無色 氣體剩余,則原混合氣體中 O2和 NO2的體積比范圍是( ) A. B.> 14 14 C.< D.> 或< 14 14 14 【解析】 剩余的無色氣體可能是 O2也可能是 NO,根據 4NO2+O 2+2H 2O===4HNO3可知, O2和 NO2的體積比可能> 也可能< 。 14 14 【答案】 D 【教師備課資源】 標準狀況下,有一容積為 12 mL 的試管內充滿 O2和 NO2的混合氣體,將試管倒立于 水槽中充分反應。 (1)若無氣體剩余,則原混合氣體中 NO2和 O2的體積分別為多少? (2)若剩余氣體的體積為 2 mL(標準狀況下),原混合氣體中 NO2和 O2的體積分別為多 少? 【解析】 (1)若無氣體剩余時,則原混合氣體中 V(NO2)∶ V(O2)=4∶1。 依據 4NO 2 + O 2+2H 2O===4HNO3 4 1 V(NO2) 12 mL- V(NO2) 則 V(NO2)∶[12 mL- V(NO2)]=4∶1, V(NO2)=9.6 mL, V(O2)=12 mL-9.6 mL=2.4 mL。 (2)若剩余 2 mL 為 O2,則 4NO2 + O 2+2H 2O===4HNO3 4 1 12 mL- V(O2) V(O2)-2 mL 4∶1=[12- V(O2)]∶[ V(O2)-2 mL] 得 V(O2)=4 mL, V(NO2)=12 mL-4 mL=8 mL。 若剩余 2 mL 為 NO, 3NO2+H 2O===2HNO3+NO 3 1 V(NO2)余 2 mL 3∶1= V(NO2)余 ∶2 mL V(NO2)余 =32 mL=6 mL。 4NO2 + O 2+2H 2O===4HNO3 4 1 V(NO2)-6 mL 12 mL- V(NO2) 4∶1=[ V(NO2)-6 mL]∶[12 mL- V(NO2)] V(NO2)=10.8 mL, V(O2)=12 mL-10.8 mL=1.2 mL。 【答案】 (1) V(NO2)=9.6 mL, V(O2)=2.4 mL (2)若剩余氣體為 O2, V(NO2)=8 mL, V(O2)=4 mL 若剩余氣體為 NO, V(NO2)=10.8 mL, V(O2)=1.2 mL 解答這方面問題要注意: (1)明確四個基本反應式及對應的物質的量之比; (2)這一類題目中,若最后剩余氣體,有兩種可能:NO 或 O2,要考慮全面; (3)從得失電子角度分析,NO x與 O2通入水中,N 元素全部轉入 HNO3中時,則 NOx失去 電子數(shù)目等于 O2得到電子數(shù)目,可利用電子守恒法解答。 常見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 【問題導思】 ①引起酸雨的污染氣體有哪些? 【提示】 SO 2、NO、NO 2 ②常見的溫室氣體是什么氣體? 【提示】 CO 2 環(huán)境污染 污染源 污染物 防治措施 酸雨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的燃燒,汽車尾氣等 工廠廢氣 SO2、NO x 開發(fā)利用新能源;化石燃料脫硫或固硫,廢氣用氨水、堿液吸收 溫室效應 煤、石油、天然氣等 化石燃料的燃燒 CO2等溫室氣體 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開發(fā)利用新能源;植樹造林 光化學煙霧 汽車尾氣、化肥廠、 硝酸廠廢氣中的氮氧 化物、碳氫化合物 氮氧化物等 減少汽車尾氣中有毒氣體的排放;對工廠廢氣進行吸收處理 臭氧層空洞物 等 使用含氟冰箱、空調 等 氮氧化 限制或停止氟利昂的使用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下列名 詞中與環(huán)境問題無關的是( ) ①溫室效應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學煙霧 ⑤臭氧空洞 ⑥潮汐 ⑦富營養(yǎng)化 ⑧白色污染 A.②⑥⑦ B.⑥ C.①③⑤ D.⑥⑦⑧ 【解析】 凡是在環(huán)境中產生的能影響人類生活和生產,甚至影響人類生存的種種問 題都屬于環(huán)境問題。環(huán)境問題中有一部分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但更多的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如濫采濫用自然資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質或不正確地使用化肥、農藥,城市人口迅速膨脹 而造成的垃圾、污水、噪音、汽車尾氣、大型工程建設不當?shù)?。其中赤潮是由于大量排?生活污水使海岸附近水域的藻類植物大量繁殖,使水生動物缺氧死亡;潮汐是一種地理現(xiàn) 象;富營養(yǎng)化是水中含有大量 N、P,使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水中缺氧。 【答案】 B 2.導致下列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與排放 NO2無關的是 ( ) A.酸雨 B.光化學煙霧 C.臭氧空洞 D.溫室效應 【解析】 溫室效應與 CO2有關。 【答案】 D 1.掌握 N2、NO、NO 2相互轉化的 3 個反應式 ①N 2+O 2 2NO= = = = = 放 電 或 高 溫 ②2NO+O 2===2NO2 ③3NO 2+H 2O===2HNO3+NO 2.了解 NOx的 3 種污染 ①酸雨 ②光化學煙霧 ③臭氧空洞 1.發(fā)射衛(wèi)星的運載火箭的推進劑引燃后發(fā)生劇烈反應,從火箭尾部產生大量高溫氣體, 引燃后產生的高溫氣體主要是 CO2、H 2O、N 2和 NO,這些氣體均為無色,但在衛(wèi)星發(fā)射現(xiàn)場 看到火箭噴出大量紅煙。產生紅煙的原因是 ( ) A.高溫下 N2遇空氣生成 NO2 B.NO 遇空氣生成 NO2 C.CO 與 NO 反應生成 C 和 NO2 D.NO 和 H2O 反應生成 H2和 NO2 【解析】 NO 性質不穩(wěn)定,與 O2反應生成紅棕色的 NO2,大量的紅棕色氣體就像是大 量紅煙。 【答案】 B 2. 按如圖進行實驗,試管內裝有 12 mL NO,然后間歇而緩慢地通入 8 mL O2,下面 有關實驗最終狀態(tài)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試管內氣體呈紅棕色 B.試管內氣體為無色的 NO C.試管內氣體為無色的 O2 D.試管內充滿了液體 【解析】 據題意在裝有 NO 的試管內通入 O2時依次發(fā)生反應 2NO+O 2===2NO2,3NO2+H 2O===2HNO3+NO,二者相加得總反應為 4NO+3O 2+2H 2O===4HNO3,由于 = = > ,即 NO 過量,試 V NOV O2 12 mL8 mL 3243 管內剩余氣體為無色的 NO,液體無法充滿試管。 【答案】 B 3.光化學煙霧是由一次污染物(如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發(fā)生光化學反應后生成二 次污染物引起的,主要含有臭氧、過氧硝酸酯等。下列有關光化學煙霧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光化學煙霧具有氧化性 B.汽車尾氣是造成光化學煙霧的主要原因之一 C.光化學煙霧對人體沒有危害 D.光化學煙霧一般出現(xiàn)在強日照條件下 【解析】 據題給信息,光化學煙霧中含有臭氧,所以具有氧化性,A 項正確;汽車 尾氣中含氮的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即未燃盡的汽油等),在光照下會形成光化學煙 霧,B 項正確;據題給信息,光化學煙霧是一次污染物在光照條件下反應引起的,D 項 正確;光化學煙霧對植物的生長、人體的健康都有影響,C 項錯誤。 【答案】 C 4.對于 3NO2+H 2O===2HNO3+NO 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O 2只作氧化劑 B.被氧化的物質與被還原的物質的質量比為 1∶2 C.當生成 0.5 mol NO 時,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 NA D.H 2O 發(fā)生氧化反應 【解析】 3NO2+H 2O===2HN 化合價升高,失 2e- ,被氧化 O3+N 化合價降低,得 2e- ,被還原 O 【答案】 C 5.工業(yè)廢氣中的氮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氣污染源之一。近年來發(fā)現(xiàn)許多生物體組織中存 在少量 NO,它有擴張血管、免疫、增強記憶的功能,成為當前生命科學的研究熱點。 (1)NO 在大氣層中可發(fā)生反應:NO+O 3 →NO 2+O 2,NO 2+O 3→NO+2O 2,從反應過程中 看,NO 是一種________劑,從最終結果看 NO 是一種________劑。 (2)若使 NO 轉化為無毒氣體,據氧化還原反應原理,可選用 NH3消除 NO 對環(huán)境的污染,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將兩個反應相加得總反應為:2O 3===3O2。在反應過程中,NO 在第一個 反應中以反應物參與反應,又在第二個反應中以生成物出現(xiàn),總反應中 NO 的質量及性質都 沒有改變,符合催化劑的定義,所以 NO 是催化劑。但是在第一個反應中,NO 被氧化成 NO2,作還原劑。 (2)NH3中氮元素顯-3 價,具有還原性,NO 中氮元素顯+2 價,具有氧化性,從理論 上說,二者能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發(fā)生化合價“歸中”反應,都變成無毒的 N2,NH 3中 的氫元素和 NO 中的氧元素結合生成水。 【答案】 (1)還原 催化 (2)4NH3+6NO 一定條件,5N 2+6H 2O 1.某城市人口密度大,汽車等交通工具向大氣的對流層中大量排放碳氫化合物、氮氧 化物等有害物質,則下列現(xiàn)象最有可能發(fā)生的是( ) A.酸雨 B.臭氧空洞 C.光化學煙霧 D.溫室效應 【解析】 引發(fā)酸雨的主要物質是硫的氧化物;導致臭氧空洞的主要物質是氟氯代烷; 光化學煙霧主要是由氮的氧化物引發(fā)的;而溫室效應則是因空氣中二氧化碳、甲烷等物質 過多而造成的。 【答案】 C 2.(xx泉州市高一檢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pH<7 的降雨是酸雨 B.氯氣泄漏后應順風向低處跑 C.SO 2和 HClO 都具有漂白性,兩者的漂白原理相同 D.我國城市環(huán)境中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有 SO2、NO 2、CO、可吸入顆粒物等 【解析】 A 項,正常雨水溶有 CO2,形成 H2CO3呈酸性 pH<7;B 項,Cl 2泄漏應逆風 高處跑;C 項,SO 2漂白是化合作用,HClO 漂白是強氧化性。 【答案】 D 3.實驗室收集 NO、NO 2兩種氣體( ) A.均可用排水法 B.NO 用向上排空氣法,NO 2用排水法 C.均可用向上排空氣法 D.NO 用排水法,NO 2用向上排空氣法 【解析】 NO 2與 H2O 反應,NO 與 O2反應,與 H2O 不反應,故 D 項正確。 【答案】 D 4.在常溫常壓下,下列各組氣體不能共存的是( ) A.SO 2與 O2 B.NO 2與 NO C.O 2與 N2 D.NO 與 O2 【解析】 2NO+O 2===2NO2,二者不能共存。 【答案】 D 5.在體積為 V L 的密閉容器中通入 a mol NO 和 b mol O2,反應后容器內氮原子數(shù)和 氧原子數(shù)之比為( ) A. B. ab a2b C. D. aa+ 2b a2 a+ b 【解析】 由原子守恒得: a mol NO 含 N a mol,含 O 原子 a mol, b mol O2含 O 原 子 2b mol,因此反應后容器內氮原子數(shù)和氧原子數(shù)之比為 a/(a+2 b)。 【答案】 C 6.對氮的氧化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氮的氧化物都是無色氣體 B.氮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 C.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氣污染物 D.氮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解析】 氮的氧化物中除 NO2為紅棕色氣體外,其他氮的氧化物均為無色氣體;氮 的氧化物中除了 N2O、NO 不溶于水外,其他氮的氧化物都溶于水,氮的氧化物中只有 N2O3 和 N2O5為酸性氧化物,其他氮的氧化物都不是酸性氧化物;氮的氧化物都有毒,他們都是 大氣污染物,故正確答案為 C。 【答案】 C 7.如圖所示,試管中盛裝的是紅棕色氣體(可能是混合物),當?shù)箍墼谑⒂兴乃壑?時,試管內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滿試管,當向試管內鼓入氧氣后,可以觀察到試管中水柱 繼續(xù)上升,經過多次重復后,試管內完全被水充滿,原來試管中盛裝的可能是什么氣體( ) A.可能是 N2與 NO2的混合氣體 B.可能是 O2與 NO2的混合氣體 C.可能是 NO 與 O2的混合氣體 D.只可能是 NO2一種氣體 【解析】 A 項不可能,如有 N2,水不可能全部充滿;B 項可能,發(fā)生總反應: 4NO2+O 2+2H 2O===4HNO3,此種情況下要保證原有的 NO2和 O2的物質的量之比大于 4∶1;C 項不可能,因為 NO 與 O2不能共存,且為無色;D 項只可能為 NO2是不正確的。 【答案】 B 8.(xx陜西師大附中高一期末)NO 與 CO2的混合氣體依次通過 Na2O2和水之后,氣體 無剩余,則混合氣體中 NO 與 CO2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 ) A.1∶1 B.2∶3 C.3∶2 D.4∶3 【解析】 2CO 2+2Na 2O2===2Na2CO3+O 2 4NO+3O 2+2H 2O===4HNO3 上述反應可推知 n(NO)∶ n(CO2)=2∶3 時,恰好與 H2O 反應。 【答案】 B 9.(xx徐州市高一期末)下表各組物質之間通過一步反應不能實現(xiàn)如圖所示轉化的是 ( ) 選項 a b c A Si SiO2 H2SiO3 B SO2 SO3 H2SO4 C NaOH Na2CO3 Na2SO4 D NO NO2 HNO3 【解析】 SiO 2→H 2SiO3不可能實現(xiàn)。 【答案】 A 10.將 22.4 L 某氣態(tài)氮氧化合物與足量的灼熱銅粉完全反應后,生成氧化銅和氮氣, 氣體體積變?yōu)?11.2 L(體積均在相同條件下測定),則該氮氧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A.NO 2 B.N 2O3 C.N 2O D.N 2O4 【解析】 設氮氧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NxOy 2NxOy+2 yCu△, xN2+2 yCuO 2 x 22.4 L 11.2 L = 222.4 L x11.2 L x=1,利用排除法,可知本題選 A。 【答案】 A 11.(xx漳州市高一檢測)硝酸生產中尾氣的處理原理: 2NO2+2NaOH= ==NaNO3+NaNO 2+H 2O,NO 2+NO+2NaOH= ==2NaNO2+H 2O,下列體積比的氣體中, 含氮氣體不可能被過量 NaOH 溶液完全吸收的是( ) A. V(NO2)∶ V(O2)=4∶1 B. V(NO2)∶ V(NO)=1∶0 C. V(NO2)∶ V(NO)=1∶2 D. V(NO2)∶ V(NO)∶ V(O2)=1∶1∶1 【解析】 由題中反應可知當 V(NO2)∶ V(NO)>1∶1 時,含氮的氣體可被 NaOH 溶液完 全吸收。 【答案】 C 12.(xx山東高考節(jié)選)NO 2可用水吸收,相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反應 6NO2+8NH 3 7N2+12H 2O 也可處理 NO2。當轉移 1.2 mol 電子時,消耗 催 化 劑 △ 的 NO2在標準狀況下是________L。 【解析】 根據題給方程式可知當 6 mol NO2全部參加反應時,轉移電子 6 mol(4-0)=24 mol,故轉移 1.2 mol 電子時,消耗 NO2 0.3 mol,即 6.72 L。 【答案】 3NO 2+H 2O===2HNO3+NO 6.72 13.NO 分子因污染空氣而臭名昭著。近年來,發(fā)現(xiàn)少量的 NO 在生物體內許多組織中 存在,它有擴張血管,免疫、增強記憶的功能,成為當前生命科學研究的熱點,NO 亦被稱 為“明星分子” 。請回答下列問題: (1)NO 對環(huán)境和人體的危害在于________(填以下項目的編號)。 A.破壞臭氧層 B.溫室效應 C.造成酸雨 D.與人體血紅蛋白結合 (2)在含 Cu+ (亞銅離子)的酶的活化中心,亞硝酸根離子可轉化為 NO,寫出 Cu+ 和亞 硝酸根離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溫室效應是 CO2造成的。 (2)由題意可知,反應物應為:Cu + 、NO 、H + (酸性條件),產物應為:NO、Cu 2+ 和水,- 2 可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答案】 (1)ACD (2)Cu+ +NO +2H + ===Cu2+ +NO↑+H 2O- 2 14.(xx唐山高一期末)已知 5NH4NO3△,4N 2↑+9H 2O+2HNO 3。下面是甲、乙兩位同學 設計的兩種制備少量氮氣的不同實驗方案的示意圖,箭頭表示氣體流向。 甲:空氣→紅磷 (點燃)→水→堿石 灰→銅粉 (灼熱)→集氣 瓶 乙:NH 4NO3 (加熱)→濃硫酸→鎂粉 (灼熱)→集氣瓶 試回答下列問題: (1)________(甲或乙)方案不能制得 N2,其原因及改正辦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方案中所用的堿石灰是否可換成濃硫酸?______(填“能”或“不能”)請說明理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甲方案制備 N2的途徑為:空氣紅磷,除 O2堿石灰,除 CO2和 H2O 除― ― → 銅 粉 △ O2,最后得到 N2。乙方案制備 N2的途徑為:NH 4NO3△,N 2+H 2O 濃 H2SO4,除去 H2O,最后得 N2。 【答案】 (1)乙 N 2通過灼熱的鎂粉時生成了 Mg3N2,故不能得到 N2。應將通過灼熱 鎂粉這一步驟取消 (2)不能。甲方案中堿石灰除干燥空氣外,還要吸收空氣中的 CO2。而濃 H2SO4只能吸水, 不能吸收 CO2 第 2 課時 氮肥的生產和使用 (教師用書獨具) ●課標要求 通過實驗了解氮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認識其在生產中的應用。 ●課標解讀 1.了解 NH3的工業(yè)合成原理。 2.了解 NH3、銨鹽的主要性質和應用。 3.了解氮肥的使用。 ●教學地位 銨鹽是一類不含金屬離子的鹽,也是農作物必需的含氮化合物,銨鹽的制備和性質也 是我們必須清楚的。因此這些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及其應用也成為高考命題的重要考點。 (教師用書獨具) ●新課導入建議 農民朋友為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經常給農作物追加氨水、硫酸銨、硫酸氫銨等氮肥, 你知道這些氮肥如何使用嗎?這些氮肥有哪些性質?使用時應注意什么嗎?要解決上述問 題,我們本課時就來討論這些問題。 ●教學流程設計 【課前預習安排】:建議課前用 18 分鐘預習完成【課前自主導學】和“思考交流”? 步驟 1:新課導入,分析教學地位?步驟 2:對“思考交流 1”指出 NH3H2O 的可逆電離, 明確氨水中的粒子成分。對“思考交流 2”建議“加熱” 。? 步 驟 3: 對 “探 究 1”建 議 講 清 原 理 、 操 作 和 注 意 事 項 。 同 時 結 合 “例 1”進 一 步 領 會 噴 泉 實 驗 的 原 理 。 然 后 學 生 完 成 “變 式 訓 練 1”, 教 師 歸 納 出 計 算 的 思 路 和 關 鍵 。 對 “教 師 備 課 資 源 ”可 根 據 當 地 的 學 生 實 際 , 選 擇 補 充 。 ? 步驟 6:8 分鐘完成“當堂雙基達標” ,教師提問、點評?步驟 5:回顧課堂所講內容, 點評歸納“課堂小結”?步驟 4:對“探究 2”建議引導學生閱讀相關內容,掌握 NH3實驗 制法的原理、發(fā)生、除雜、收集、尾氣處理、檢驗等。結合“例 2”指出其他制法,并給 予規(guī)律方法總結。最后學生完成“變式訓練 2”,教師提問、點評。 課 標 解 讀 重 點 難 點 1.了解合成氨的反應原理及意義。 2.了解氨、銨鹽的主要性質及其應用。 3.了解氨的實驗室制取。 4.了解銨態(tài)氮肥的使用。 1.氨、銨鹽的主要化學性質。(重點) 2.氨的實驗室制取和 NH 的檢驗。(重點)+ 4 氨的合成和性質 1.氨的合成 工業(yè)合成 NH3的化學方程式為 N2+3H 2 2NH3。 高 溫 、 高 壓 催 化 劑 2.氨的物理性質 顏色 狀態(tài) 氣味 溶解性 液化性 無色 氣態(tài) 有刺激性 氣味氣體 極易溶于水,1 體積 水溶解 700 體積氨氣 易液化 3.氨的化學性質 (1)與 H2O 的反應 氨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俗稱氨水,大部分 NH3分子與 H2O 分子結合形成 NH3H2O,化學 方程式:NH 3+H 2ONH 3H2O;NH 3H2O 小部分電離:NH 3H2ONH +OH - ,因而+ 4 NH3H2O 為弱堿,氨水呈弱堿性。 (2)與酸反應 ①在一只燒杯中放兩個棉花球,分別在兩棉花球上滴幾滴濃氨水和濃鹽酸,用表面皿 蓋住燒杯口,觀察燒杯內有大量白煙生成,其化學方程式為 NH3+HCl= ==NH4Cl。 ②氨與 H2S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 3+H 2SO4===(NH4)2SO4。 4.氨的主要用途 (1)液氨可作致冷劑。 (2)氨可制銨態(tài)氮肥等。 1.氨水中主要含有哪些粒子? 【提示】 分子有 H2O、NH 3、NH 3H2O 離子有 OH- 、NH 、H ++ 4 銨鹽的性質和氮肥 1.銨鹽——由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 (1)物理性質 大多數(shù)為白色晶體,易溶于水。 (2)化學性質 NH4Cl NH4Cl NH3↑+HCl↑― ― → 熱 分 解 = = = = =△ ― ― →和 堿 反 應 消 石 灰 2NH4Cl+Ca(OH) 2 2NH3↑= = = = = △ +CaCl 2+2H 2O 2.氮肥 (1)常見氮肥 名稱 硫酸銨 氯化銨 碳酸氫銨 硝酸銨 碳酰二胺 俗名 硫銨 氯銨 碳銨 硝銨 尿素 化學式 (NH4)2SO4 NH4Cl NH4HCO3 NH4NO3 CO(NH2)2 類別 銨態(tài)氮肥 有機氮肥 (2)使用注意事項 貯存時,應密封并放在陰涼處,施用時,應埋在土壤中,并避免與堿性肥料(如草木灰)混 用,以保證肥效。 3.氮的固定 (1)定義:將游離態(tài)的氮轉變?yōu)榛蠎B(tài)的氮的過程。 (2)方式:生物固氮、自然固氮、工業(yè)固氮。 2.設計實驗,如何檢驗溶液中含有 NH ?+ 4 【提示】 取待測液于試管中,加入 NaOH 溶液,然后加熱,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 在管口,若試紙變藍,則證明溶液中含有 NH 。+ 4 噴泉實驗的分析 【問題導思】 ①NH 3對水的噴泉實驗說明了什么問題? 【提示】 NH 3極易溶于水。 ②CO 2對 NaOH 溶液能形成噴泉嗎? 【提示】 能形成噴泉。 1.噴泉實驗的原理 容器內氣體被液體吸收,內壓急劇減小,容器內外形成較大的壓強差,在壓強差作用 下,液體迅速流動,通過帶尖嘴的導管噴出來,形成噴泉。可利用某種氣體極易溶解于某 種液體造成壓強差,形成噴泉。 2.NH 3的噴泉實驗 引發(fā)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①打開止水夾 ②將膠頭滴管 內的水擠入 燒瓶 形成美麗的噴泉,幾乎充滿整個燒 瓶,溶液顯紅色 氨氣極易溶于水,水溶液顯堿性, 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H3+H 2ONH 3H2O 噴泉實驗的關鍵是: ①燒瓶內的氣體要純凈干燥; ②裝置氣密性良好。 (雙選)在如下圖所示裝置中,燒瓶中充滿干燥氣體 a,將滴管中的液體 b 擠入燒瓶 內,輕輕振蕩燒瓶,然后打開彈簧夾 f,燒杯中的液體 d 呈噴泉狀噴出,最終幾乎充滿燒 瓶。則 a 和 b 分別是( ) a(干燥氣體) b(液體) A NO2 水 B CO2 4 molL-1 NaOH 溶液 C Cl2 飽和 NaCl 溶液 D NH3 1 molL-1 鹽酸 【解析】 要使燒瓶中形成噴泉,必須使其中的氣體易溶于滴管中的液體 b。要使液 體幾乎充滿燒瓶,則氣體 a 必須全部溶于液體 b,且沒有難溶于水的氣體生成。A 中可形成 噴泉,但液體不會幾乎充滿燒瓶,其中有 NO 生成;C 中不能形成噴泉。 【答案】 BD 1.在標準狀況下將一燒瓶 NH3做水的噴泉實驗,最后充滿燒瓶,則燒瓶中溶液的物質 的量濃度為________。 【解析】 假定燒瓶的容積為 1 L, 則 NH3的物質的量為 mol,燒瓶中溶液體積為 1 L, 122.4 故 c(NH3)= mol/L 122.4 【答案】 mol/L 122.4 【教師備課資源】 噴泉實驗的三種裝置 甲 乙 丙 圖甲裝置形成“噴泉”是因為燒瓶內氣體極易溶解于燒杯和滴管中的液體,使燒瓶內 的壓強突然減小而產生壓強差形成“噴泉” 。 圖乙裝置形成“噴泉”可采用使燒瓶受熱,瓶內氣體膨脹,打開止水夾,氣體與液體 接觸而溶解,使燒瓶內壓強減小形成壓強差而形成噴泉。 圖丙裝置下部錐形瓶中的物質相互反應產生氣體,使錐形瓶內氣體壓強增大而產生壓 強差,將液體從下瓶中壓入到上瓶形成“噴泉” 。 注意 (1)產生噴泉實驗的物理原理是:燒瓶內外產生壓強差。當燒瓶內壓強明顯小于 外界壓強時就會產生噴泉。 (2)產生噴泉的方法有:①物理方法,通過溫度或壓強的改變來改變內外壓強差,從而 產生噴泉。②化學方法,通過燒瓶內氣體與加入的物質反應,形成內外壓強差,從而產生 噴泉。 氨氣的一般實驗室制法 【問題導思】 ①實驗室制氣體的發(fā)生裝置選擇一般從什么方面考慮? 【提示】 發(fā)生裝置一般從試劑狀態(tài)和是否加熱考慮。 ②NH 3的收集方法如何?能否用濃 H2SO4干燥? 【提示】 向下排空氣法,不能用濃 H2SO4干燥 NH3。 1.反應原理:2NH 4Cl+Ca(OH) 2 2NH3↑+2H 2O+CaCl 2= = = = = △ 2.發(fā)生裝置:固體+固體 氣體― ― → △ (1)收集裝置和反應裝置的試管和導管必須是干燥的; (2)發(fā)生裝置的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3)由于氨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因此收集氨氣時,導管應插入試管的底部; (4)加熱溫度不宜過高,并用酒精燈外焰由前向后逐漸加熱。 3.凈化裝置:盛有堿石灰固體的干燥管(或 U 形管)吸水。 4.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下排空氣法。 5.尾氣吸收:棉花用稀硫酸浸濕,吸收氨氣,防止多余的氨氣逸出污染空氣。 6.驗滿方法 (1)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處,若試紙變藍,則說明氨氣已收集滿。 (2)用玻璃棒蘸取濃鹽酸靠近試管口處,若產生白煙,則說明氨氣已收集滿。 (雙選)下面是實驗室制取氨氣的裝置(部分裝置略去)和選用的試劑,其中錯誤的是( ) 【解析】 NH 4Cl 固體受熱分解生成 NH3和 HCl,而當溫度降低時,NH 3和 HCl 又重新 化合成固體 NH4Cl,氣體進入干燥管的機會不多,A 項錯誤;向 CaO 中滴加濃氨水,CaO 遇 水生成 Ca(OH)2,同時放出大量熱量,使?jié)獍彼纸獬霭睔猓珺 項正確;固體加熱制氣體時, 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使產生的水能夠流出,以免損壞試管,C 項錯誤;對于 D 項,加熱 濃氨水制取 NH3的方法和試劑都是正確的。 【答案】 AC NH3的其他制取方法 (1)加熱濃氨水法:NH 3H2O NH3↑+H 2O= = = = = △ (2)濃氨水中加入固態(tài)堿性物質:(如 CaO、NaOH、堿石灰等)如: NH3H2O+CaO= ==NH3↑+Ca(OH) 2 2.下列為實驗室常見的氣體制取、干燥和收集裝置。 (1)若用以上裝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 NH3,則添加液態(tài)試劑的儀器的名稱是 ________,B 儀器內試劑的名稱是________,儀器的連接順序為 a→________; (2)若用 A 裝置制取 NH3與 O2的混合氣體,若液態(tài)物質選用濃氨水,則選用的固體藥品 的名稱是________。 【解析】 (1)因為 NH3比空氣輕,收集 NH3應該從短管進 NH3,長管出空氣,(2)要制 取 O2同時生成 NH3,可利用 Na2O2與氨水中的水反應且生成 NaOH,促進 NH3的逸出。 【答案】 (1)分液漏斗 堿石灰 a→b→c→e→d (2)過氧化鈉 氨Error! 銨鹽Error! 1.某化學課外小組的學生提出實驗室制氨氣的以下幾種方案,其中比較簡便易行的是 ( ) A.硝酸銨固體與消石灰共熱 B.濃氨水逐滴加入到新制的生石灰中 C.在一定條件下,氮氣與氫氣化合 D.加熱分解氯化銨固體 【解析】 A 項中硝酸銨受熱易分解產生其他氣體,甚至引起爆炸事故(如 5NH4NO3 4N2↑+2HNO 3+9H 2O;NH 4NO3 N2O↑+2H 2O);C 項中反應= = = = = △ = = = = =△ 的條件為高溫、高壓、催化劑,一般實驗室不具備此條件;D 項中分解產生的氣體是 NH3 和 HCl,二者在遇冷時又重新化合成 NH4Cl 固體。簡便易行的是 B 項。 【答案】 B 2.有關氨氣的實驗較多,下面對這些實驗的實驗原理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 A.氨氣極易溶解于水的性質可以解釋氨氣的噴泉實驗 B.氨氣的還原性可以解釋氨氣與氯化氫的反應實驗 C.銨鹽的水溶性是實驗室中用 NH4Cl 和 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氣的原因 D.氨氣易液化可以解釋氨的熔點較高 【解析】 A 項正確,正是由于氨氣易溶于水,形成壓強差,大氣壓將水迅速壓入燒 瓶形成噴泉;氨氣與氯化氫的反應不是氧化還原反應,B 項錯誤;C 項錯誤,實驗室中用 NH4Cl 和 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氣是利用強堿制取弱堿,與氨的水溶性無關,D 項不正確, NH3易液化可以解釋 NH3的沸點較高。 【答案】 A 3.下列關于銨鹽的敘述:①銨鹽中氮元素化合價都為-3 價;②銨鹽都是晶體,都易 溶于水;③銨鹽與堿共熱放出氨氣;④銨鹽都不能與酸反應;⑤所有銨鹽均能分解;⑥銨 態(tài)氮肥不宜與草木灰混合施用。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⑥ 【解析】 NH 4NO3中 NO 中的 N 為+5 價,(NH 4)2CO3或 NH4HCO3可與酸發(fā)生反應。- 3 【答案】 D 4.(xx青島高一檢測)如右圖是實驗室進行氨溶于水的噴泉實驗裝置,下列敘述不正 確的是( ) A.該實驗說明氨氣是一種極易溶于水的氣體 B.進入燒瓶中的液體顏色由無色變?yōu)榧t色,說明氨水有堿 性 C.形成噴泉的原因是氨氣溶于水后,燒瓶內的氣壓小于大 氣壓 D.用氯氣代替氨氣,利用此裝置也可進行噴泉實驗。 【解析】 D 項,Cl 2在水中溶解度較小,不能形成足夠大的 壓強差。 【答案】 D 5.(xx哈爾濱高一期末)某化學實驗小組同學利用以下裝 置制備氨氣,并探究氨氣的性質(部分儀器已略去)。請回答: (1)實驗室制備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2)用裝置 B 收集氨氣時,應選擇氨氣的進氣口是_____(選填“a”或“b”),并說明 選擇的理由是:______。 (3)打開裝置 B 中的止水夾,若觀察到燒瓶內產生了紅色噴泉,則說明氨氣具有的性質 是________,________。 (4)為防止環(huán)境污染,以下裝置(盛放的液體均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氣的是 ________(填序號)。 【解析】 (1)實驗室制取氨氣的方程式為 2NH4Cl+Ca(OH) 2 CaCl2+2NH 3↑+2H 2O。 = = = = =△ (2)氨氣比空氣的密度小,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導氣管要伸入燒瓶底部。 (3)能形成噴泉,證明氨氣極易溶于水,酚酞變紅,說明水溶液顯堿性。 (4)①不利于氨氣的吸收,②、④能防止倒吸,③會發(fā)生倒吸。 【答案】 (1)2NH 4Cl+Ca(OH) 2 CaCl2+2NH 3↑+2H 2O= = = = = △ (2)a 氨氣密度比空氣密度小 (3)極易溶于水 與水反應生成堿 (4)②④ 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氨氣極易溶于水,所以它是農業(yè)上常用的氮肥 B.工業(yè)上用 H2和 N2合成氨與自然界中放電時 O2和 N2反應都屬于氮的固定 C.大型中央空調的制冷劑可用液氨 D.銨鹽易溶于水,且可與強堿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解析】 NH 3溶于水與常用氮肥沒有因果關系。 【答案】 A 2.四支試管分別充滿 O2、NO 2、Cl 2、NH 3四種氣體,把它們分別倒立于盛有下列各種 液體的水槽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如圖所示,其中充滿 Cl2的試管是( ) 【解析】 Cl 2不溶于飽和食鹽水。 【答案】 C 3.如圖所示,錐形瓶內盛有氣體 X,滴管內盛有液體 Y。若擠壓滴管膠頭,使液體 Y 滴入錐形瓶中,振蕩,過一會兒,可見小氣球 a 鼓脹起來。氣體 X 和液體 Y 不可能是( ) X Y A NH3 H2O B SO2 NaOH 溶液 C CO2 6 molL-1 H2SO4溶液 D HCl 6 molL-1 Na2SO4溶液 【解析】 CO 2不溶于 H2SO4溶液中,內壓基本不變。小氣球 a 無明顯變化。 【答案】 C 4.(xx揚州高一檢測)檢驗試管中盛有的少量白色固體是銨鹽的方法是( ) A.加 NaOH 溶液,加熱,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在試管口檢驗,看是否變藍 B.將固體加熱,將產生的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看是否變紅 C.加水溶解,用 pH 試紙測溶液的酸堿性 D.加入 NaOH 溶液,加熱,再滴入酚酞試液 【解析】 銨鹽與堿反應生成 NH3,是銨鹽的共性。 【答案】 A 5.下列各組氣體中,在通常情況下既能用濃硫酸又能用堿石灰干燥的有( ) A.SO 2、O 2、N 2 B.HCl、Cl 2、CO 2 C.O 2、H 2、CO D.SO 2、Cl 2、O 2 【解析】 A 組中 SO2不能用堿石灰干燥;B 組均為不能用堿石灰干燥的氣體;D 組均 可用濃 H2SO4作干燥劑,但其中 SO2、Cl 2不能用堿石灰干燥。 【答案】 C 6.下列轉化不屬于氮的固定的是( ) A.氮氣在放電條件下生成 NO B.工業(yè)合成氨 C.氨的催化氧化生成 NO D.豆科植物根瘤菌吸收 N2 【解析】 C 項,化合態(tài)轉化為另一化合態(tài),不是氮的固定。 【答案】 C 7.(xx上海高考)用濃氯化銨溶液處理過的舞臺幕布不易著火,其原因是( ) ①幕布的著火點升高 ②幕布的質量增加 ③氯化銨分解吸收熱量,降低了溫度 ④ 氯化銨分解產生的氣體隔絕了空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①是錯誤的。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升高或降低著火點(只要可燃物性質、成分 不變化)。②是錯誤的,增加質量與其是否易著火無關。③是正確的。當 NH4Cl 受熱分解時 吸收熱量。④是正確的。NH 4Cl 受熱分解成 NH3和 HCl,阻隔空氣。 【答案】 B 8.下列關于 NH3的實驗室制法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室中可用加熱 NH4Cl 分解的方法來制取 NH3 B.NH 3的檢驗只能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 C.NH 3的干燥不能用濃 H2SO4,可以用堿石灰干燥 D.Cl 2的收集可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NH 3的收集可用排飽和 NH4Cl 溶液的方法 【解析】 NH 4Cl 分解產生的 NH3和 HCl 氣體在試管口處能重新化合,不能得到 NH3;NH 3的檢驗可以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也可以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看是否有白 煙生成;NH 3是堿性氣體,不能用濃 H2SO4干燥,可以用堿石灰干燥;因 NH3的溶解度很大, 不能用排飽和 NH4Cl 溶液的方法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且往往在試管口處放一 團棉花,防止與空氣對流導致收到的氨氣不純。 【答案】 C 9.能鑒別 Na2SO4、NH 4NO3、KCl、(NH 4)2SO4四種溶液(可以加熱)的一種試劑是( ) A.BaCl 2 B.Ba(NO 3)2 C.Ba(OH) 2 D.AgNO 3 【解析】 上述四種物質中,有兩種含 NH ,另有兩種含 SO ,所以選擇 Ba(OH)2+ 4 2-4 來鑒別。將 Ba(OH)2溶液分別加入到上述四種溶液中的現(xiàn)象分別為:只有白色沉淀;只有 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無現(xiàn)象;既有白色沉淀又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 【答案】 C 10.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NH 4Cl 固體與 Ca(OH)2固體混合加熱: NH +OH - NH3↑+H 2O+ 4 = = = = = △ B.NaOH 與 NH4Cl 溶液混合加熱: NH +OH - ===NH3H2O+ 4 C.氨水加入鹽酸中:NH 3H2O+H + ===NH +H 2O+ 4 D.氨水加入稀 H2SO4中:NH 3+H + ===NH+ 4 【解析】 A 不能寫離子方程式;B 共熱應生成 NH3;D 應為 NH3H2O 與 H2SO4反應。 【答案】 C 11.某無色氣體,可能是由 CO2、HCl、NH 3、NO 2、NO、H 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將此 無色氣體通過裝有濃硫酸的洗氣瓶,發(fā)現(xiàn)氣體減少一部分;繼續(xù)通過裝有固體 Na2O2的干 燥管,發(fā)現(xiàn)從干燥管出口一端逸出的氣體顏色變成紅棕色;再將該氣體通入盛滿水、倒立 于水槽中的試管內,最后試管里仍然充滿液體。由此可知: (1)原氣體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 (2)由最終結果可知,原氣體中________氣體的體積比為________。 【解析】 先對已知的 6 種氣體進行逐項分析:因氣體無色,所以無 NO2氣體;能被 濃 H2SO4吸收的氣體,肯定是 NH3,同時也排除了 HCl 存在的可能性;經過 Na2O2后,氣體 顏色變?yōu)榧t棕色,說明原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 NO 和 CO2;最后的氣體通入水中全部溶解, 說明混合氣體中無 H2,也說明了經過 Na2O2后, V(NO)∶ V(O2)=4∶3,進而可知原混合氣體 中 V(NO)∶ V(CO2)=4∶(32)=2∶3。 【答案】 (1)NH 3、CO 2、NO NO 2、HCl、H 2 (2)NO、CO 2 2∶3 12.A 是一種白色晶體,受熱分解能生成 B、C 兩種無色氣體,C 的水溶液與硝酸銀溶 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A 與濃 NaOH 溶液共熱,也能生成氣體 B。用圓底燒瓶分別收集干燥 的氣體 B 和 C,然后將收集滿氣體的燒瓶按如圖所示裝置組裝(燒杯內為含石蕊試液的水, 膠頭滴管內為水),擠壓滴管的膠頭時,可以分別得到藍色噴泉和紅色噴泉。 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1)A 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氣體 B 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 與 C 兩氣體相遇時,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 A 與濃 NaOH 溶液共熱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寫出工業(yè)上生產 B 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注明反應條件)。 【解析】 根據題意知:A 為 NH4Cl,B 為 NH3,C 為 HCl。 【答案】 (1)NH 4Cl (2)向下排空氣法 (3)產生白煙 (4)NH +OH - NH3↑+H 2O+ 4 = = = = = △ (5)N2+3H 2 2NH3 高 溫 、 高 壓 催 化 劑 13.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NH3通入稀 H2SO4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水與 AlCl3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4Cl 溶液與 NaOH 溶液混合共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H4Cl 溶液與 Ba(OH)2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氨水參加的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中用 NH3H2O 表示;若生成氨水,若加 熱寫為“NH 3↑+H 2O”,若不加熱寫為“NH 3H2O”。 【答案】 (1)NH 3+H + ===NH+ 4 (2)3NH3H2O+Al 3+ ===Al(OH)3↓+3NH + 4 (3)NH +OH - NH3↑+H 2O+ 4 = = = = = △ (4)NH +OH - ===NH3H2O+ 4 14.(xx全國卷Ⅱ)已知氨可以與灼熱的氧化銅反應得到氮氣和金屬銅,用下圖中的 裝置可以實現(xiàn)該反應。 回答下列問題: (1)A 中加入的物質是____________,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中加入的物質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3)實驗時在 C 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時在 D 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D 中收集到的物質是________,檢 驗該物質的方法和現(xiàn)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化學 專題四 第二單元 生產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學設計 蘇教版必修1 2019 2020 年高 化學 專題 第二 單元 生產 生活 中的 氮化 教學 設計 蘇教版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2817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