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開封市第三十三中學八年級語文上冊 14故宮博物院導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河南省開封市第三十三中學八年級語文上冊 14故宮博物院導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河南省開封市第三十三中學八年級語文上冊 14故宮博物院 導學案 新人教版
【學法指導】老師設計一些問題指導學生閱讀,提醒學生理清課文說明順序,注意重點句段。
【課時安排】1課時
【學習過程】
一、提問導入課題:故宮以前的正式名稱是什么?(紫禁城)
二、整體感知
1. 默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學生默讀課文,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提示給每個自然段加上序號,注意標明作者參觀路線途中的各景點。
2.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學生思考給全文分段。
3.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1)師生一同回顧關于說明文的說明順序的知識。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時間順序:一般
2、是說明事物的發(fā)展變化。
空間順序:要特別注意弄清寫建筑物的結構、空間的位置,要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
上下、前后、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邏輯順序:說明事理,常以推理過程體現(xiàn)事理的內(nèi)部聯(lián)系。
(2)提問:本文采用了哪一種說明順序?
【自主學習】
4.要求學生默讀課文時畫出參觀故宮的路線圖,可同桌之間討論、交流,全班分兩組比賽看哪組又快又準填寫作者參觀故宮的示意圖。(兩組各派一名代表)。
【合作探究】
三、重點分析課文5~8段,體會課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shù)膶懽魈厣?
1.學生齊讀5~8段。
2.學生精讀5~8段,思考:
(1)作者介紹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況?它的總體藝
3、術風格特點是什么?
(2)作者為什么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
(3)揣摩文中寫“龍”的句子,探究作者這樣寫的原因。
四、課堂總結:
五、拓展訓練
1、以“故宮知多少”為話題,列舉你所了解的內(nèi)容。
2、我來當導游:假設你作為導游,帶領千千萬萬慕名而來的游客游覽故宮,你將怎樣設計旅游路線呢?設計要求:按照一定的說明順序來介紹,有自己的創(chuàng)意。(字數(shù):200左右,寫在小作文本上)
【同步練習】
3、閱讀下文,回答文后題目。
江蘇揚州個園,是一座獨具風格的名園。它是清嘉慶、道光年間兩淮鹽總黃至筠在明代壽芝園舊址上興建起來的。當時園中遍植翠竹,蓋取東坡詩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
4、使瘦,無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葉形狀很像一個“個”字,故名“個”園。個園以四季假山的堆疊精巧而著名。
步入個園大門,便見湖石傍門,修竹繁茂,石筍參差,恰似“雨后春筍”破土而出,此即個園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與不似之間,與整個“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來,繞過“宜雨軒”,眼前豁然開朗。在濃陰環(huán)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現(xiàn)在面前,這就是“夏山”。過石橋,進石洞,只覺得藕荷飄香,蒼翠生涼。
轉(zhuǎn)過“鶴亭”,是座“一”字形長樓,循樓而去,“秋從夏雨聲中入”,長廊盡頭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黃山石堆疊而成,構思大膽,用石潑辣,相傳為大畫家石濤杰作。看此
5、山,山勢巍峨,峰巒起伏,又見古柏斜伸,紅楓遍植,鐘乳石掛,石橋儼然,氣象果然不同一般。設若晴天薄暮時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紅如染,“秋高氣爽”的詩情畫意頓時溢出。
步下秋山,過“透風漏月亭”,迎面是一組由白色石英石堆疊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獅”似頑皮的孩子用殘雪堆就。山脈、山頂“終年積雪”。南面有一堵白圍墻,墻上開了四排風洞,使人不寒而覺寒。
(1)解釋下面短語中加粗的詞。
①石筍參差
②石橋儼然
(2)揚州“個園”得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最能概括個園特點的一句話是
A.江蘇揚州個園,
6、是一座獨具風格的名園。
B.園中遍植翠竹,竹葉形狀很像一個“個”字。
C.個園以四季假山的堆疊精巧而著名。
D.個園四季的景色各具特點。
(4)本文介紹個園,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順序?qū)懙?,表明這一順序的詞語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文中可以看出個園的建造所追求的是春之________、夏之________________、秋之________________、冬之________________。(各填一字)
(6)本文的結構形式是
A.總——分 B.分——總
C.總——分——總 D.并列
(7)說明語言有平實和生動之分。本文多用________________的語言來說明。試以“個園春景”一段為例談談其語言運用的妙處。
【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