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設計與評價》課后練習題答案
《《課程設計與評價》課后練習題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課程設計與評價》課后練習題答案(5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50 第一章課程及課程設計概述 5 1.簡述現(xiàn)代學校課程形態(tài)的基本特點。 5 2.簡述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的區(qū)別。 5 3.簡述核心課程的優(yōu)缺點。 6 4.簡述微觀層次的課程設計。 7 5.論述校本課程的優(yōu)點與局限性。 8 第二章課程設計的基礎和模式 9 1.簡述課程設計的五種基本取向。 9 2.簡述課程設計的客觀基礎。 11 3.簡述泰勒原理的主要內容。 13 4.試結合教學實踐,論述如何在課程設計中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路線。 15 5.試述目標模式與過程模式的基本理論以及二者之間的區(qū)別。 15 第三章課程設計的內容和基本策略 16 1.簡述課程目標確立的依據(jù)
2、。 16 2.簡述影響課程實施的因素。 17 3.簡述課程設計的幾種基本策略。 17 4.簡述課程目標與教育目的、培養(yǎng)目標、教學目標的關系。 17 5.案例分析: 18 第四章課程評價 19 1.簡述課程評價的三種價值取向。 19 2.簡述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異同。 21 3.簡述課程評價的主要功能。 22 4.試述目標評價模式的基本內容并對其作出評價。 23 第五章練習題答案要點 25 1.簡述觀察法的實施步驟。 25 2.簡述訪談法的優(yōu)缺點。 26 3.簡述評價報告的主要內容。 27 4.簡述檔案袋評價的主要內容。談談檔案袋評價實施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8
3、 5.結合中小學的教育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實施課程評價。 29 第六章練習題答案要點 31 1.簡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總體要求。 31 2.簡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科課程中綜合性活動的區(qū)別。 31 3.簡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各學科領域的關系。 32 4.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注重突出學生主體,強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同時也離不開教師對學生的有效指導。試述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如何合理地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33 5.分析案例: 33 第七章練習題答案要點 36 1.簡述校本課程的含義及其價值意義。 36 2.簡述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內容特點及范圍。 38
4、3.簡述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課程的涵義及其特征。 38 4.試述校本課程設計與開發(fā)的基本流程。 39 5.分析案例: 40 第八章練習題答案 43 1.簡述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含義及其主要特征。 43 2.簡述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三種取向。 43 3.簡述一名專業(yè)教師應該具備哪些專業(yè)知識。 45 4.試述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46 5.分析案例: 46 第一章課程及課程設計概述 1.簡述現(xiàn)代學校課程形態(tài)的基本特點。 現(xiàn)代學校課程形態(tài)具有以下特點:課程計劃中出現(xiàn)了多種課程類型,呈現(xiàn)出課程綜合化的態(tài)勢;課程內容不斷更新,教材編制采取多樣化的形式。 2.簡述學科課程與活動
5、課程的區(qū)別。 在具體的目的、編排方式和評價上,活動課程與學科課程有著明顯的區(qū)別。第一,從目的上講,學科課程主要向學生傳遞人類長期創(chuàng)造和積累起來的種族經(jīng)驗的精華;活動課程則主要讓學生獲得包括直接經(jīng)驗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內的個體教育經(jīng)驗。第二,從編排方式上講,學科課程重視學科知識邏輯的系統(tǒng)性,活動課程則強調各種有意義的學生活動的系統(tǒng)性。第三,從教學方式上講,學科課程主要是以教師為主導去認識人類種族經(jīng)驗;而活動課課程主要以學生自主的交往為主獲取直接經(jīng)驗。第四,在評價方面,學科課程強調終結性評價,側重考查學生的學習結果;而活動課程則重視過程性評價,側重考查學生的學習過程。 3.簡述核心課程的優(yōu)缺點
6、。 優(yōu)點:第一,強調內容的統(tǒng)一性和實用性,以及對學生和社會的適用性。因為它把各門學科的內容結合起來從屬于要學習的題目,學習中強調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技能,所學的內容是實用的。第二,課程內容主要來自周圍的社會生活和人類不斷出現(xiàn)的問題,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具有相當強烈的內在動機。第三,通過積極的方式認識社會和改造社會。 缺點:第一,課程的范圍和順序沒有明確地規(guī)定,學習的內容可能是零亂的、瑣碎的和膚淺的。第二,學習單元可能被搞得支離破碎,知識的邏輯性、系統(tǒng)性和統(tǒng)一性受到影響。第三,由于缺乏有組織的內容,文化遺產(chǎn)不可能得到充分體現(xiàn),而且還可能背離家長對課程的期望和高等院校對課程的要求。
7、4.簡述微觀層次的課程設計。 微觀層面的課程設計主要是指教師在實施已有的課程(課程標準、教科書)時,根據(jù)教學目標、學生現(xiàn)有的水平和特征,以及課程資源等實際情況對已確定的課程材料進行重新組織設計,以服務于現(xiàn)實的教學。它類似于在理論和實踐中日益受到重視的教學設計。從設計的結果看,表現(xiàn)為教師的教學計劃、教學方案及發(fā)生在教室中的各類教學活動等,基本等同于我們一般意義上所談及的“備課”。從設計所涵蓋的因素看,包括教師自身在課程實施上的特征及素養(yǎng),學生的知識準備、現(xiàn)有水平,課程實施的有利、不利因素,以及課程資源的準備等,在設計的過程中,需對這些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協(xié)調搭配,以發(fā)揮整體功效。影響微觀設計的因
8、素主要是學生的已有基礎及學習狀態(tài)、教師的自身條件、可以運用的課程資源等等。 5.論述校本課程的優(yōu)點與局限性。 校本課程具有諸多優(yōu)勢:如校本課程更具地方特色,更能體現(xiàn)學校的辦學特點;校本課程是一個持續(xù)的、動態(tài)的、逐步完善的過程,教師能夠根據(jù)情況的變化,經(jīng)常修訂校本課程;使用校本課程能夠使教師獲得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從而增強教師參與學校其他工作的的興趣和積極性;校本課程鼓勵和吸收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參與,在提高課程質量的同時,也會不斷提高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滿意度,等等。 當然,校本課程也存在幾方面的負面效應。第一,課程編制的權利下放給教師和學生以后,必然擴大了學校與學校之間的課
9、程差異,加劇了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教育質量的不平衡,落后學校的教育質量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從而給學生的轉學和流動帶來困難,也給政府教育部門檢查基層學校工作造成一定難度。第二,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通常由全體教師參與,涉及的范圍較大,其中有一部分教師可能缺乏開發(fā)校本課程的專門理論和專門技能。第三,在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過程中,學校需要提供額外的人力、財力、信息和時間,所耗費的教育資源明顯高于實施國家課程的需求。第四,在教師流動比較頻繁的學校,流動教師無法正常參與校本課程的編制、實施、評價、修訂及質量追蹤,這勢必影響校本課程的質量和連續(xù)性。 第二章課程設計的基礎和模式 1.簡述課程設計的五種基本取向。 學術理性
10、主義取向。其建立的基礎是永恒主義和要素主義。正是建立在這二者的基礎之上,故而學術理性主義的取向在目標、內容、方法及其評價上就有自己的主要特征:堅持以培養(yǎng)有理性、有智慧的個體,促進智慧的發(fā)展為目標;其學習的內容也是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習過去的、經(jīng)典性的學科內容;方法上以教師的教學為核心。 認知過程取向。其建立的基礎是要素主義和認知主義?;谝陨隙叩睦碚摚J知過程取向在目標、內容、方法及其評價上就有自己的主要特征:其目標是促進個體的智力發(fā)展,培養(yǎng)有學習能力的擁有專業(yè)化的人;在學習內容上也是強調各門學科的程序性的知識,思考問題的一般方法;在方法上遵循學科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完整性,關注學生的探
11、究特征;對這種取向的評價是關注標準化、專業(yè)性、優(yōu)等生。 人本主義取向。其建立的基礎是進步主義、存在主義和人本主義?;谝陨先叩睦碚摚吮局髁x取向在目標、內容、方法及其評價上就有自己的主要特征:其培養(yǎng)目標是為促進民主的社會生活而發(fā)展學生的自我概念與經(jīng)驗;在內容上關注個體經(jīng)驗、興趣與需要,在學習方法上強調學習者的自我激勵;對這種取向的評價是強調人的整體發(fā)展,關注過程,關注平等,但對學科知識重視不夠。 社會重建主義取向。其建立的基礎是進步主義和改造主義。基于以上二者的理論,社會重建主義取向在目標、內容、方法及其評價上就有自己的主要特征:其目標就是培養(yǎng)為改善和重建社會、促進社會改革的有強烈意識和
12、能力的人;內容上強調科目的內容是綜合的以問題為中心組織的。倡導的方法有社會調查、小組討論等。這種取向強調一般的非專業(yè)人員的培養(yǎng),混合了實踐性學科和職業(yè)性學科、經(jīng)典性學科,不利于系統(tǒng)知識的學習。 技術學取向。其建立的基礎是要素主義和行為主義。這種取向的培養(yǎng)目標是有理性、有能力的人,強調的學科內容是學術性的學科,使用的教學方法如計算機輔助教學、程序化教學等,這種強調通過有效地刺激產(chǎn)生有效的學習結果的取向顯得過于的僵硬和機械,是其不足之處。 2.簡述課程設計的客觀基礎。 一、社會基礎。社會因素對課程的制約是一定社會的生產(chǎn)力、政治經(jīng)濟制度和社會意識形態(tài)對課程的綜合作用的結果,它決定著課程的性質和
13、方向。一方面,教育的發(fā)展必須與一定的社會現(xiàn)實需要相適應,這是教育存在的根基;另一方面,教育的發(fā)展必然要依賴于一定的社會現(xiàn)實,這是教育發(fā)展的現(xiàn)實基礎和物質基礎。 二、學生基礎。課程的設計也必須符合學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水平,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對課程設計具有一定的制約作用。第一,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制約著課程的設置。第二,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制約著課程目標的設計。第三,學生身心的發(fā)展制約著教材的編制。 三、知識基礎。知識與課程內容的關系可以說是源與流的關系,人類長期積累的極其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是課程內容的重要源泉。知識的發(fā)展對課程內容的量與質的改變有重大的影響。一方面,知識的增長制約著課程內容
14、的更新,科學文化知識從一個階段發(fā)展到下一個階段,新生一代就面臨著繼承和發(fā)展新的科學文化知識成果的任務,故而每個時期的課程內容需要不斷的更新和發(fā)展。另一方面,科學結構的演進制約著課程結構的演進。 3.簡述泰勒原理的主要內容。 泰勒是圍繞四個方面的基本問題來闡述他的理論。他認為,這四個問題是在任何課程設計中都必須回答的。這四個問題是:①學校試圖達到什么樣的教育目標?②提供什么樣的教育經(jīng)驗才能實現(xiàn)這些目標?③怎樣有效地組織這些經(jīng)驗?④我們怎樣確定這些目標正在被實現(xiàn)?眾多研究者將泰勒原理的四個基本問題進一步簡化為四段漸進式的課程設計模式:目標的確定、經(jīng)驗的選擇、經(jīng)驗的組織及結果的評價 關于目標的
15、確定,主要包括:第一,三個來源。一是學生。二是當前的社會生活。三是學科。第二,兩個過濾器。①哲學過濾器。②心理過濾器。 關于學習經(jīng)驗的選擇,泰勒提出了五個基本原則:第一,為了達到所規(guī)定的目標,學生必須具有使他有機會去實踐這個目標所含載的那種行為的經(jīng)驗;第二,學習經(jīng)驗必須使學生從實踐目標所含載的那種行為中獲得滿足;第三,學習經(jīng)驗所期望的反應須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第四,有許多特定的經(jīng)驗可用于達到同樣的教育目標;第五,同樣的學習經(jīng)驗往往會產(chǎn)生不同的幾種結果。 關于學習經(jīng)驗的組織,泰勒提出了學習經(jīng)驗的兩種組織““橫向組織”和“縱向組織”。關于有效組織學習經(jīng)驗的標準,泰勒提出了連續(xù)性、順序性和整
16、合性三個原則。 關于結果的評價,泰勒提出了如下步驟:步驟一,界說教育目標。對教育目標所隱含的行為進行清晰地界說是評價的第一步;步驟二,確認評價情境;要保證評價的效度,就必須為學生提供一種評價情境,使其將獲得的行為變化充分表現(xiàn)出來;步驟三,編制評價工具。 4.試結合教學實踐,論述如何在課程設計中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路線。 5.試述目標模式與過程模式的基本理論以及二者之間的區(qū)別。 (1)設計的理論基礎不同。目標模式的設計理論基礎為實用主義哲學的價值論基礎、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方法論基礎;過程模式(theprocessmodel)的理論依據(jù)可追溯至反理性主義的進步主義教育理論及現(xiàn)代發(fā)展心理
17、學、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過程模式反對目標模式的工具主義的行為外塑論的教育觀和知識觀,倡導一種立足于教育內在價值的、旨在培養(yǎng)學生智慧和教養(yǎng)與自由品質的教育觀,以及注重理解與思維的知識價值觀。 (2)設計原理不同。 目標模式的設計原理主要圍繞四個問題展開,(詳見泰勒原理的設計),而過程模式關于課程設計并沒有提出明確而具體的程序及方案,而主要論證了課程設計過程中的基本原則及方法。 1.一般目標與程序原則斯騰豪斯借鑒金拉思(J.D.Rath)選擇活動內容的12條標準作為“過程原則”,即課程設計的總要求。 2.課程設計及內容選擇的依據(jù)。斯騰豪斯認為,合理的課程設計必須立足于課堂上的現(xiàn)實狀況,而
18、并非作邏輯上的判斷。課程內容的選擇也必須立足于對教育教學過程中各種原理及方法的詳細分析,從具有內在價值的知識形式及學科結構中選擇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作為課程內容,即不是以預設的學生行為結果為準繩。 3.開放的系統(tǒng)斯騰豪斯認為,課程領域應是一個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系統(tǒng)。 第三章課程設計的內容和基本策略 1.簡述課程目標確立的依據(jù)。 1.學生的需要。第一,對學生的現(xiàn)狀進行調查研究。第二,對學生個體差異的研究。第三,用動態(tài)發(fā)展的觀點來看待學生的需要。 2.社會生活的需要。對當代社會生活的研究包括時間和空間兩個不同維度。時間維度是指向需求的現(xiàn)在與未來??臻g維度是指當代社會生活的生活社區(qū)的擴展性
19、。 3.學科的發(fā)展。 2.簡述影響課程實施的因素。 課程實施是受眾多因素影響的,主要因素有:(1)課程計劃本身的特性;(2)交流與合作;(3)課程實施的組織和領導;(4)教師的培訓;(5)各種外部因素的支持。 3.簡述課程設計的幾種基本策略。 課程設計的基本策略有:課程選擇;課程改編;課程整合;課程補充;課程拓展;課程新編。 4.簡述課程目標與教育目的、培養(yǎng)目標、教學目標的關系。 分析這四者的關系,首先要明確課程目標、教育目的、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目標的概念界定。當然,不同的教育學者對這幾個概念的界定是不同的。學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選擇權威性的概念界定。教育目的、培養(yǎng)目標、課程目標與教
20、學目標是不同層次的教育目標。教育目的最寬泛,層次最高,指導范圍最廣,它是一個長期的目標;培養(yǎng)目標次之,是針對一個學段或一種類型的學校,培養(yǎng)目標對教育目的的解釋具有獨特性、針對性,也可以體現(xiàn)一個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和辦學特色;而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是最具體的,它的制定必須要考慮教育目的、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學者可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適當擴充。 5.案例分析: 從前有一只烏龜和一只兔子在相互爭辯誰跑得快。他們決定來一場比賽分高下,選定了路線就此起跑。兔子帶頭沖出,跑了一陣子,眼看他已遙遙領先烏龜,心想:我可以再樹下坐一會兒,放松一下,然后再繼續(xù)比賽。兔子很快就在樹下睡著了,而一路上笨手笨腳走來的烏龜則超越過
21、他,不一會兒完成比賽,成為貨真價實的冠軍。等兔子一覺醒來,才發(fā)覺他輸了。 請就以上這個材料,試運用課程設計的策略設計你的教學過程。(注意課程設計的程序問題)。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目標:(讓學生領會并學習烏龜鍥而不舍、不輕言放棄的頑強精神); 教學過程:讀、思并討論,對比兔子和烏龜?shù)膬?yōu)缺點;讓學生說說在自己的生活中通過努力終于成功的故事,讓他們體會不放棄、努力爭取就有機會成功; 第四章課程評價 1.簡述課程評價的三種價值取向。 從取向的維度,一般把課程評價歸納為目標取向的評價、過程取向的評價以及主體取向的評價。(1)目標取向的評價。課程評價被看作是將教育結果或課程計劃和預定教育目
22、標相對照的過程。它以“自然科學范式”為其理論基礎,追求評價的客觀性、準確性和科學化。它把預定目標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在本質上受“科技理性”和“工具理性”所支配,其核心是追求對被評價對象的有效控制和改進。(2)過程取向的評價。它強調把教師與學生在課程開發(fā)、實施以及教學運行過程中的全部情況都納入評價的范圍,倡導“量化研究”方法,但同時也關注“質性研究”方法的運用。在本質上,它是受“實踐理性”所支配的,強調評價者與被評價者的交互作用,強調評價者對評價情境的理解,強調過程本身的價值。(3)主體取向的評價。主體取向的課程評價認為,課程評價是評價者與被評價者共同建構意義的過程。評價的最終目的不是作出評價,
23、而是要讓被評價者認同評價,并根據(jù)評價結果作出改進,獲得發(fā)展。它評價反對量的評價方法,主張質的評價方法,強調被評價者的自我評價,在本質上是受“解放理性”所支配的。它以人的自由與解放作為評價的根本目的,倡導對評價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 2.簡述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異同。 形成性評價是在課程開發(fā)或課程實施尚處于發(fā)展或完善過程中進行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課程開發(fā)或實施過程中各個局部優(yōu)缺點的資料,作為進一步修訂和完善的依據(jù)??偨Y性評價則是在課程開發(fā)或課程實施完成之后施行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資料,對課程計劃的成效作出整體的判斷,作為推廣采用課程計劃或不同課程計劃之間比較的依據(jù)。兩者都是為了檢驗某
24、個對象的價值,都使用同樣的評價方法,并不存在基本邏輯和方法論上的區(qū)別。區(qū)分兩者的依據(jù)在于評價出現(xiàn)的時機以及評價結果的用途。事實上,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區(qū)分意義在于突出了形成性評價的價值和意義。形成性評價具有過程性、探索性和靈活性的特征,它注重計劃的各個組成部分,而且強調重復的過程;它不是為了比較,而是為了尋求如何識別有意義的變量;它所使用的測量工具是靈活多樣的,可以是標準化的,也可以是非標準化的,因此,形成性評價一經(jīng)提出,人們就意識到,比起以往僅局限于總結,僅是評價課程計劃實施后造成的結果的評價,形成性評價更有意義,更能存進有效的教育和學習。當然,總結性評價也同樣受到重視。 3.簡述課程
25、評價的主要功能。 第一、需要評估。在一項課程計劃擬定之前,了解社會或學生的需要,以此作為課程開發(fā)的直接依據(jù),并作為擬定教育目標的參考。另外,教師對進修的需要、學生對某一時段和某一學科教學的需要等,都可以通過評價來完成。 第二、課程診斷和修訂。對正在形成中的課程計劃,評價可以有效地找出其優(yōu)缺點及其成因,為修訂提供建議。在這種反復的過程中,改進課程計劃,使課程達到盡可能完善的程度。評價還可以診斷學生學習的缺陷,為矯正教學提供依據(jù)。 第三、課程比較與選擇。對不同的課程方案,通過評價可以比較其在目標設置、內容組織、教學實施以及實際效果等方面的優(yōu)劣,從整體上判斷其價值,再結合需要評估,對課程作出選
26、擇。 第四、確定目標達成的程度。對一項實施過的課程計劃,評價可以判定其結果,并通過與預定目標的比較對照,判斷其達成目標的程度。 第五、成效的判斷。一項課程或教學計劃在實施后究竟收到哪些成效,可以通過評價全面衡量,作出判斷。這種判斷不同于上述對目標達成程度的了解,而是對效果的全面把握,包括對那些預定目標之外的效果的把握。 4.試述目標評價模式的基本內容并對其作出評價。 根據(jù)泰勒的看法,目標評價首先是針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的。其次,評價活動不可能一次完成,至少需要兩次。一個恰當?shù)脑u價至少包括兩次評估:一次在課程計劃實施的早期進行,一次在后期進行,以便測量在這個期間發(fā)生的變化。 關于評價的方法
27、,泰勒認為,雖然傳統(tǒng)的紙筆測驗是一種收集學生行為變化證據(jù)的有效方法,但是評價方法不僅局限于此。事實上,凡是能獲得教育目標所指各種行為的有效證據(jù)的任何途徑,都可以作為評價的適當方法。 關于評價的程序,大體包括如下步驟:(1)建立課程計劃的目的和目標;(2)按照行為和內容兩個維度界定每一個目標;(3)確定讓學生有機會表現(xiàn)教育目標所指行為的情境;(4)選擇和編制相應的評價工具;(5)設計獲取學生行為記錄的方式和使用的計分單位;(6)收集反映學生行為變化的有關信息;(7)將收集到的信息與行為目標做比較。泰勒的評價步驟和評價定義是一致的。課程的目的是改變學生的行為類型,那評價就應該反映行為變化的程度。
28、因此,建立課程計劃的目標并用行為術語對每一個目標加以界說就應該作為評價的出發(fā)點。行為目標確定后再為學生提供表現(xiàn)這種行為所需要的情境就能清楚地檢驗出目標是否達到。行為目標是合理的評價標準。 目標評價模式的主要特點有:(1)目標評價模式把關注的焦點從學生轉向整個課程方案。(2)目標評價模式提供了可用于修改課程計劃的反饋方式。(3)目標評價模式提出了用教育目標作為評價的標準。在目標評價模式中,目標不僅是評價的起點,也是評價的標準。(4)目標評價模式把當時出現(xiàn)的一些新理念和既有的科學傳統(tǒng)結合在一起。 目標評價模式是最早的也是最完備的評價理論模型,它對20世紀的評價理論與實踐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20世
29、紀后半葉發(fā)展起來的各種評價主張,都是在對目標評價模式的借鑒與批判中成長起來的。它的創(chuàng)立者拉爾夫泰勒也因此贏得“教育評價之父”的美譽。 第五章練習題答案要點 1.簡述觀察法的實施步驟。 觀察法的一般步驟是:準備工作,實施觀察,觀察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1)準備工作。觀察前的準備主要包括三項工作:制定觀察計劃和提綱;準備觀察所需輔助工具,如記錄表格、儀器設備等;確定觀察途徑。 (2)實施觀察。觀察者通過適當?shù)挠^察渠道進入觀察地點,熟悉觀察環(huán)境,并接觸觀察對象。觀察者一旦進入觀察領域,就應當確定自己以何種方式觀察對象的活動。在觀察初期,觀察者應該以較大的精力去與觀察對象建立一種和諧的關系,
30、為進行深入的觀察奠定基礎。 (3)觀察資料的整理分析。在結束觀察后,要對觀察資料進行整理分析。 2.簡述訪談法的優(yōu)缺點。 (1)訪談法的優(yōu)點:①簡便易行,便于雙向交流,主客雙方有交互作用;②第二、實施程序比較靈活,也便于控制,既可隨時澄清問題,糾正被訪談者對問題理解的偏差,又可以隨時變換問題方式,捕捉新的或深層次的信息。③可以有效地防止問題遺漏不答的現(xiàn)象;④適用面廣,能有效地搜集關于態(tài)度、價值觀、意見等信息;⑤能在交談的的同時進行觀察;⑥能建立主客雙方的融洽關系,反映真實想法;⑦團體座談時,可以相互啟發(fā),促進問題的深入。 訪談法的不足在于:①時間和花費精力較大,訪談樣本小,需要較多的訓
31、練有素的訪談人員,成本較高;②訪談者的特性,如價值觀、信念、表情態(tài)度、交談方式等都會影響訪談者的反應;③訪談者需要接受較為嚴格的和系統(tǒng)的培訓,被訪談者的言不符實,或者對某些問題的偏愛會應影響所獲信息的真實性。此外,對訪談結果的處理和分析也比較復雜。 3.簡述評價報告的主要內容。 評價報告的主要內容有:1.封面。封面提供如下信息:(1)評價方案的名稱;(2)評價目的;(3)評價的組織者的姓名;(4)評價報告接受單位、部門或個人的名稱;(5)評價方案實施和完成的日期;(6)呈送報告的日期;(7)建議做出決策或制定改進工作計劃的期限。 2.正文。正文部分主要包括:(1)評價方案實施過程的描述。
32、首先,敘述評價過程,即搜集評價信息和處理評價信息的過程。其次,分析在實施評價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如搜集評價信息時出現(xiàn)什么問題,處理評價信息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2)結果分析。介紹各種搜集到的信息,包括原始數(shù)據(jù)和記錄的事件、證據(jù)等以及處理這些信息所得到的結果,并對其結果進行分析。(3)結論與建議。對處理評價信息所得到的結果進行推斷,得出結論,評價的結論要以事實為依據(jù),具有客觀性、權威性和導向性。最后提出相關建議,恰當指出存在問題或今后努力方向。 4.簡述檔案袋評價的主要內容。談談檔案袋評價實施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檔案袋評價又稱“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價”,主要是指收集、記錄學生自己、教師或同伴做出
33、評價的有關材料,學生的作品、反思,還有其他相關的證據(jù)與材料等,以此來評價學生學習和進步狀況。檔案袋的內容包括:“采蜜卡”(收集整理的文獻資料)、智慧卡(創(chuàng)新設計和想法建議)、專題研究論文、實踐活動記錄與收獲、科技作品照片以及平時在校獲得的獎勵等資料。檔案袋由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裝入材料。這些記錄著學生成長足跡的材料,既讓學生通過對比看到了自己的進步,獲得成功的感覺,又可以作為教師對學生評價的參考。 在實施檔案袋評價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①認清檔案袋的優(yōu)缺點,處理檔案袋評價與其他評價方式的互補; ②檔案袋評定結果的及時反饋; ③正確認識檔案袋評價的效用。檔案袋評價是一種過程性的評價,它注重
34、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和進步的情景。任何把檔案袋評價作為一種結論性的評價,并把這個結論作為于區(qū)分優(yōu)劣和篩選好壞的標準,那就是對檔案袋評價的認識不夠,對檔案袋評價理念的違背。 5.結合中小學的教育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實施課程評價。 課程評價的實施主要包括幾下階段: (1)準備階段。①確定測量和評價目的。即解決為什么進行測評的問題;②設計測量和評價指標體系。就是按照測評所依據(jù)的標準和要求,具體規(guī)定將哪些因素作為測評對象,同時確定各個被測評因素的相對重要性程度;③選擇測量和評價方法。即根據(jù)測評目的和設定的指標體系的具體要求,選擇搜集信息的方法和分析信息得出評價結果的適當方法。 (2)搜集測
35、量和評價信息階段。按照設計好的指標體系和測評方案,系統(tǒng)、全面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資料。教育測量和評價中常用的搜集信息資料的方法有測驗法、觀察法、談話法、問卷調查法、個案研究法等。 (3)分析、判斷階段。即運用教育統(tǒng)計學原理,盡可能地利用電子計算機等現(xiàn)代化手段,對原始信息資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分析、處理、加工,在此基礎上,形成綜合判斷,獲得評價結果。 (4)測量和評價結果的綜合利用階段。一般來說,教育測量和評價結果可用于教育目標系統(tǒng)的優(yōu)化、課程過程的改進、提供教育管理決策的依據(jù)和對測評過程及測評方法的改進等幾個方面;還可以用作其他相關教育測量和評價活動所需資料的一個部分。 第六章練習題
36、答案要點 1.簡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總體要求。 (1)正確處理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實踐與教師的有效指導的關系;(2)恰當處理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統(tǒng)籌規(guī)劃與活動具體展開過程中的生成性目標、生成性主題的關系;(3)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4)整合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5)以融合的方式設計和實施四大指定領域;(6)把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實施過程有機整合起來。 2.簡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科課程中綜合性活動的區(qū)別。 ①學科類課程中的綜合性學習是在特定的學科知識體系學習中展開的,所開展的活動內容都與其學科領域直接相關。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是面向學生的生活、面向實際、面向
37、社會,它不具有特定的學科知識體系,盡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需要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各類學科知識,但它并不受體系化知識框架的局限。 ②學科類課程中的綜合性實踐學習的目的,必須以掌握系統(tǒng)的學科知識為基礎,同時發(fā)展學生在某一特定學科領域的能力,以及獨特領域的綜合素養(yǎng)。如語文課程中的綜合性實踐學習的根本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而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更直接地指向于滿足學生的個性需要。 ③學科類課程中的綜合性實踐學習方式往往具有鮮明的學科特征。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方式則因活動主題而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它不受學科特征的局限。 3.簡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各學科領域的關系。 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綜
38、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域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二者既有相對獨立性,又存在緊密聯(lián)系。具體說來,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領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聯(lián)系:①學科領域的知識可能在綜合實踐中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②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可以在各學科領域的教學中拓展和加深;③在某些情況下,綜合實踐活動也可以和某些學科教學打通進行。 4.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注重突出學生主體,強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同時也離不開教師對學生的有效指導。試述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如何合理地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全過程中,要合理地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的指導任務貫穿綜合實踐活動的
39、全過程,包括對學生活動主題、項目或課題確定的指導、活動過程中的指導、總結交流階段的指導。 5.分析案例: 下面是一位中學生關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心聲。請您在閱讀之后結合相關知識對其進行分析。 一位中學生的心聲 ——讓我們走向社會,走向生活 校園是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書本是人才成長的營養(yǎng),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但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青年卻將它做成了另一番詮釋。 有的人把校園當作鑄造萬能鑰匙的爐子,認為只要進了爐,出來便是人才;有的人則把書本當作正確的航標,只要跟著它,便不會走錯。這些其實都忽略了一個根本問題:校園學習只是手段,書本知識只是暫時的拐杖。學習的目的是要走向社會,書本知識的學習是要走向
40、生產(chǎn)。一旦達到了這個目的,書本知識就只能作為記憶儲存起來。 而在我們青年學生中,有多少人明白這個道理呢?在學校便只知道學,至于如何用,如何去聯(lián)系實際、聯(lián)系社會,卻一無所知。拿著書,便只知道記,至于如何有用,卻從不過問。而造成這種現(xiàn)象有客觀因素,諸如:學校條件、經(jīng)濟能力,等等。但一切客觀的因素,我們都可以用主觀能動性去作用它嗎?能夠這樣做的又有多少? 那些“書蟲”也該從書本中探出頭來,看看外面的世界了,現(xiàn)在不再是“八股時代”,而是21世紀,是信息時代,是競爭的時代。光有一肚子“知識”,不知如何動手,又有何用!只有將知識與生活實際、與生產(chǎn)聯(lián)系起來,才能發(fā)揮它的作用。 我們每個人都該給自己敲響
41、警鐘。學習,要走向社會,把校園與社會作為你的學堂,不能再局限于書本。要適應21世紀,我們只有——走向社會,走向生活! (改編自葉平等編:《研究性學習實驗課題》,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7~98頁。) 結合以上案例,回答下列問題: (1)您如何評析這位中學生的觀點? (2)您是否了解綜合實踐活動?您所在學校是否開設了綜合實踐活動? (3)您認為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對于改進中學教育的不足具有什么意義? (1)這位中學生清醒地意識到作為一名學生,重要的是要學會走向社會,不能死讀書,讀死書,要超越學習書本知識的局限,從生活和現(xiàn)實中提出問題,要加強對社會的了解和參與,密切自身與社會
42、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自己的綜合實踐能力。 (2)根據(jù)本校實際情況作答。 (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關注學生的生存方式,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其目的在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展終身學習的愿望、創(chuàng)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學生與生活、學生與社會的聯(lián)系。在中學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利于克服片面的書本教育的弊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密切了學生與生活、與社會的聯(lián)系,有利于加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的了解和參與,幫助其建立新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打開了一個開放的時空。 第七章練習題答案要點 1.簡述校本課程的含義及其價值意義。 校本課程亦稱“學校本
43、位課程”或“學校自編課程”,是某一類學?;蚰骋患墝W校的個別教師、部分教師或全體教師,根據(jù)國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環(huán)境和內部環(huán)境的基礎上,針對本校、本年級或本班特定的學生群體,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 校本課程的價值: (1)克服國家課程的諸多弊端。如國家課程與地方教育需求之間的脫節(jié);國家課程與學校辦學條件之間的脫節(jié);國家課程與學校教師之間的脫節(jié);國家課程與學科發(fā)展之間的脫節(jié)。 (2)體現(xiàn)校本課程的優(yōu)勢。校本課程更具地方特色,更加符合獨特的地方環(huán)境和教育需求;更能體現(xiàn)學校的辦學特點;避免把教師視為課程的“被動消費者”;能提高教師對課程的興趣和滿意程度,從而增強教師參與學校其他工作
44、的興趣和積極性;在校本課程的編制、實施和評價過程中,學?,F(xiàn)有的人力、財力、物力、信息和時間被充分利用,進一步促進了學校工作的自發(fā)性、靈活性和多樣性;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減少了外界對校本課程的控制,擴大了教師的自治權,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為教師提供了發(fā)揮和顯示自己才干的機會,包括變更工作的機會;校本課程鼓勵和吸收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參與,在提高課程質量的同時,也會不斷提高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滿意度。 2.簡述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內容特點及范圍。 研究性學習的內容源于學生的生活領域,對象和范圍可以來自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其基本特點是開放性和具有可探究性。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可以由學生自己選擇確定
45、,也可以由教師提供選題建議;可以來源于課本知識和課堂教學,也可以產(chǎn)生于家庭或社會生活實際;可以是對自然現(xiàn)象的研究,也可以是對社會問題的探討。研究性學習的內容范圍大致涉及四個方面,即人與自然關系領域、人與社會關系領域、人與文化關系領域、人與自我關系領域。 3.簡述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課程的涵義及其特征。 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走出教室,進入實際的社會情境,直接參與并親歷各種社會生活和社會活動領域,參與社區(qū)和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各種力所能及的社區(qū)服務性、公益性、體驗性的學習,以獲取直接經(jīng)驗、發(fā)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為主旨的學習領域。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課程具有實踐性、社會性、服務
46、性和體驗性等特征。 4.試述校本課程設計與開發(fā)的基本流程。 校本課程的設計與開發(fā)的基本流程包括環(huán)境分析、課程目標設置、課程組織、課程實施、課程評價五個階段。在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過程中,開發(fā)者必須進行學校外部環(huán)境分析和學校內部環(huán)境分析。學校外部環(huán)境分析主要包括有關社會、知識與信息、教育改革等的分析;學校內部環(huán)境分析主要包括本校學生、師資、辦學條件等的分析。在確定課程目標時,校本課程開發(fā)者必須認真、全面地考慮特定的學生群體在未來社會中的社會角色和發(fā)展方向,并明確回答下列問題:這一特定的學生群體究竟需要哪種課程?只有對這個問題作出圓滿的回答后,才能開始確定課程目標。校本課程組織是指選擇和確定校本課程
47、的構成要素、課程內容及其呈現(xiàn)方式。校本課程實施是校本課程付諸實踐和走進課堂的過程,它是校本課程開發(fā)過程中的重要階段。校本課程實施包括:校本課程的原型評價和課程試驗,校本課程的傳播、采納和推廣,教學方法的選擇,個別化教學,校本課程的時間安排等。 5.分析案例: 一天,學生小欣一大早找到她的指導教師,哭著說,她不參加研究性學習了。老師連忙問她原因,她抽噎著說了半天,老師終于弄清了原委。原來,昨天是星期天,小欣和同學一道出去搞社會調查,忙了一整天,下午興沖沖回到家向爸媽講述自己研究性學習的最新收獲。結果卻遭到父親的訓斥:“不要你這么起勁!高考又不考研究性學習,白白浪費時間,你給我拎拎清!只要跟在
48、別人后面就行了,把心思放到學習上去,以后周末不許出去,就在家復習功課!” 結合以上案例,回答下列問題: (1)你如何評析小欣父親的這種觀點? (2)你如何看待研究性學習對于學生成長的意義? (3)從你的角色(如校長、教師、家長……)出發(fā),在讀了小欣的故事后,你會采取哪些措施? (1)小欣的父親沒有全面正確的理解何為“研究性學習課程”,錯誤地將其認為是跟高考無關的內容,以高考升學率來衡量和評價學校,沒有深刻地意識到當前在中學實施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研究性學習對于學生成長的意義在于:研究性學習為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良好載體,特別是有利于學
49、生由被動的學習方式轉變?yōu)橹鲃犹骄康膶W習方式。在原有的教育教學條件下,學生的學習偏重于機械記憶、淺層理解和簡單應用,僅僅立足于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知識傳輸。研究性學習的目標、內容、途徑有利于學生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形成一種對知識主動探究并重視實際問題解決的主動積極、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為學生構建一種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一種從實踐中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各學科中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的實踐機會。研究性學習有助于挖掘學生的智慧和潛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情感、興趣、動機;有利于學生掌握和運用科學學習的方法,學會主動學習,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分析和解決實
50、際問題的能力,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進步,學會關注人類與環(huán)境和諧發(fā)展,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3)研究性學習,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研究性學習突出的是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和過程性。它的出現(xiàn)改變了以往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學生的研究性學習,需要具備研究素質的教師。如果說,向學生灌輸知識的教學,產(chǎn)生了經(jīng)驗型教師,那么,要適應研究性學習,就需要研究型教師。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首先教師要明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研究型學習中,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同時應成為學習者、組織者、協(xié)作者、參與者、研究者、指導者和促進者。教師應當協(xié)助學生,并參與到他們的研究中去,做一名研究者、課題的指導者,
51、幫助促進學生進行課題研究。此外,研究型教師除了要系統(tǒng)深入地掌握所任課程需要的基本知識,還要具備一些重要的素養(yǎng)。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學習研究性學習的有關理論,及時補充相關知識,盡快提高自身素質,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研究性學習的真正參與者和指導者。 第八章練習題答案 1.簡述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含義及其主要特征。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亦稱教師專業(yè)化,是指教師在整個專業(yè)生涯中,依托專業(yè)組織,通過終身專業(yè)訓練,習得教育專業(yè)知識技能,實施專業(yè)自主,表現(xiàn)專業(yè)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從教素質,成為一位良好的教育專業(yè)工作者的專業(yè)成長過程,也就是一個人從“普通人”變?yōu)椤敖逃摺钡膶I(yè)發(fā)展過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具有漫長性、生長性、階
52、段性和多面性。 2.簡述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三種取向。 在“專業(yè)發(fā)展”階段,出現(xiàn)了如下三類取向: (1)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理智取向。持理智取向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取向的學者認為,教師如果要進行有效的教學,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自己擁有“內容(知識、技能、價值觀等)”,二是有知識和技能幫助學生獲得這些“內容”。也就是說,教師一方面需要擁有“學科知識”,另一方面需要“教育知識”。因此,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就是獲取這兩類知識。 (2)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實踐—反思取向。一是對“實踐”的關注,強調實踐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持實踐—反思取向的學者,都主張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促進教師的反思。持在持實踐—反思取向的
53、學者看來,在教師發(fā)展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是主動的,是一種探究式的專業(yè)發(fā)展,并不是通過外在專家告訴他們如何去做,而是主要依賴教師個人或教師之間合作的“發(fā)現(xiàn)”。 (3)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生態(tài)取向。持這種取向的研究者,關注的問題并不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具體內容,而是專業(yè)發(fā)展的方式或途徑。研究者們認為,教師發(fā)展其專業(yè)知識和能力不完全依靠自己,而需要向他人(同事、校外專家等)學習,教師教學策略和風格的形成和改進,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學文化”或“教師文化”。持生態(tài)取向的學者認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最理想的方式,是合作的發(fā)展方式即教師的發(fā)展不是學習某些學科知識或教育知識,也不僅是個別教師的“反思”,而是構建一種合作的教師
54、文化。 3.簡述一名專業(yè)教師應該具備哪些專業(yè)知識。 作為一名專業(yè)教師,應該具備本體性知識、實踐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和一般文化知識四個大的方面。本體性知識是指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如語文知識、數(shù)學知識等。它是教學活動展開的基礎。對教師而言,其職業(yè)要求他們必須精通所教學科的知識,對自己所教學科的全部內容有廣泛而深入的了解。實踐性知識是指教師在面臨實現(xiàn)有目的的行為中所具有的課堂情景知識及與之相關的知識。條件性知識是指教師所具有的教育學科方面的知識。它是教師成功地進行教育教學所必備的知識。此外,一方面教師應具有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教師還要有廣博的知識儲備,從而能夠滿
55、足每個學生多方面的探究興趣和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幫助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客觀世界,同時也能幫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所教學科知識和教育學科知識,并提高自己在學生和家長中的威信。 4.試述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一般來說,教師在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過程中,首先應具有課程資源的開發(fā)意識,并具備課程資源規(guī)劃與設計能力、收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篩選與鑒別能力、整合能力、組織與協(xié)調能力、探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價能力等。這些能力是構成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課程資源開發(fā)能力的基本要素。 5.分析案例: 下面是一位老師的教學日志片段: 上課鈴響了,我急忙走向教室,心中十分困惑:教育、教學研究就是這樣
56、的嗎?中學教師的教育、教學研究就這么簡單? 請結合內容思考: (1)你如何看待對案例中這位老師的做法? (2)你認為作為教師應該如何開展教育、教學研究? (1)案例中的那位教師對于什么是教育和教學研究十分困惑。在動機上,該老師從事教學研究是以達到功利為主要目的,是為了發(fā)表文章,而不是作為職業(yè)者和研究者的角度,為了提升自身的素質,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這種動機缺乏持久性;在方式上,該老師僅僅重視他人的經(jīng)驗,而不注重教育研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沒有自身的的實踐,沒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因而其教學研究是沒有深度,難以形成自身特色的。教師應積極參與教育研究。 (2)①要提高認識,不斷學習,努力提高教育教學理
57、論素養(yǎng)。作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不僅要具備淵博的知識、還要有較高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以及本學科的最新理論、最新、最新成果。教師的學習內容是非常多的,除了必學“兩學一論”(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論)和本學科報紙雜志(至少訂閱3~5種)外,還有國內外一些著名的教育專家、學者撰寫的專著及教育教學理論。②要熟知教育研究的過程和方法;③積極參與教育研究,投身于教學改革;④要要注重行動與研究的完美結合,要合二為一,研究與教育相結合彌補了教育研究中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的缺陷,在教育教學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撰寫文章,要不斷總結教學、教研、教改經(jīng)驗,寫出一些有較價值的論文(含經(jīng)驗總結、實驗報告),以指導學科教學。每篇論文應
58、力求突破學科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⑤要以解決課堂教學的實際問題為教學研究立足點?!? 下面紅色字體是贈送的精美網(wǎng)絡散文欣賞,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載后編輯刪除?。≈x謝?。?! 一 一條獵狗將兔子趕出了窩,一直追趕他,追了很久仍沒有捉到。牧羊看到此種情景,譏笑獵狗說‘你們兩個之間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C狗回答說:‘你不知道我們兩個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僅僅為了一頓飯而跑,他卻是為了性命而跑呀! 目標 二 這話被獵人聽到了,獵人想:獵狗說的對啊,那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獵物,得想個好法子.于是,獵人又買來幾條獵狗,凡是能夠在打獵中捉到
59、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幾根骨頭,捉不到的就沒有飯吃.這一招果然有用,獵狗們紛紛去努力追兔子,因為誰都不愿意看著別人有骨頭吃,自已沒的吃.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問題又出現(xiàn)了.大兔子非常難捉到,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獎賞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頭差不多,獵狗們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了這個竅門,專門去捉小兔子.慢慢的,大家都發(fā)現(xiàn)了這個竅門.獵人對獵狗說:最近你們捉的兔子越來越小了,為什么?獵狗們說:反正沒有什么大的區(qū)別,為什么費那么大的勁去捉那些大的呢? 動力 三 獵人經(jīng)過思考后,決定不將分得骨頭的數(shù)量與是否捉到兔子掛鉤,而是采用每過一段時間,就統(tǒng)計一次獵狗捉到兔子的總重量.按照重量來評價獵狗,決定一段時
60、間內的待遇.于是獵狗們捉到兔子的數(shù)量和重量都增加了.獵人很開心.但是過了一段時間,獵人發(fā)現(xiàn),獵狗們捉兔子的數(shù)量又少了,而且越有經(jīng)驗的獵狗,捉兔子的數(shù)量下降的就越利害.于是獵人又去問獵狗.獵狗說‘我們把最好的時間都奉獻給了您,主人,但是我們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老,當我們捉不到兔子的時候,您還會給我們骨頭吃嗎?‘ 四 獵人做了論功行賞的決定.分析與匯總了所有獵狗捉到兔子的數(shù)量與重量,規(guī)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過了一定的數(shù)量后,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頓飯也可以得到一定數(shù)量的骨頭.獵狗們都很高興,大家都努力去達到獵人規(guī)定的數(shù)量.一段時間過后,終于有一些獵狗達到了獵人規(guī)定的數(shù)量.這時,其中有一只獵狗說:我們這么努
61、力,只得到幾根骨頭,而我們捉的獵物遠遠超過了這幾根骨頭.我們?yōu)槭裁床荒芙o自己捉兔子呢?‘于是,有些獵狗離開了獵人,自己捉兔子去了骨頭與肉兼而有之…… 五 獵人意識到獵狗正在流失,并且那些流失的獵狗像野狗一般和自己的獵狗搶兔子。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獵人不得已引誘了一條野狗,問他到底野狗比獵狗強在那里。野狗說:“獵狗吃的是骨頭,吐出來的是肉??!”,接著又道:“也不是所有的野狗都頓頓有肉吃,大部分最后骨頭都沒的舔!不然也不至于被你誘惑?!庇谑谦C人進行了改革,使得每條獵狗除基本骨頭外,可獲得其所獵兔肉總量的n,而且隨著服務時間加長,貢獻變大,該比例還可遞增,并有權分享獵人總兔肉的m。就這樣,獵狗們與
62、獵人一起努力,將野狗們逼得叫苦連天,紛紛強烈要求重歸獵狗隊伍。 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冬天到了,兔子越來越少,獵人們的收成也一天不如一天。而那些服務時間長的老獵狗們老得不能捉到兔子,但仍然在無憂無慮地享受著那些他們自以為是應得的大份食物。終于有一天獵人再也不能忍受,把他們掃地出門,因為獵人更需要身強力壯的獵狗…… 一提到等字,首先就能想到等車等人,等的過程中就覺得時間和蝸牛一般在向前移動,焦慮,煩躁,一遍遍張望倒數(shù),腳下的那塊地恨不能踩個洞出來。這時候何不稍微平復一下心情,換個角度看周圍的云卷云舒,花開花落。 就如在這個季節(jié),我
63、等待一場秋雨的來臨。你可以在深夜偷偷來襲,清晨一睜眼看見濕漉漉的地面,萬紫千紅的雨傘,車子疾馳而過濺起的水花,這些給我?guī)淼氖呛蔚鹊囊馔怏@喜。你可以在某個午后,舞動一片片飄落的黃葉,撩起街邊女人的裙裝,趕著路人的腳步匆匆忙忙來了。一抬頭,灰色的天空就是成熟穩(wěn)重的男人的臉龐,不茍言笑,嚴厲中卻有幾分溫暖。你可以在黃昏我下班的時候飄飄灑灑,沒有雨傘也不用沮喪,任你蜻蜓點水式地親吻我的發(fā)絲額頭鼻尖嘴唇,不緊不慢往回走,這樣的場景在我的夢里出現(xiàn)過好多次。等待一場秋雨的來臨,也好比等待一個人的出現(xiàn)。不要去責怪怨恨,也不要為難自己。既然決定用等待這種獨有的方式碰碰運氣,就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來或者不來,我
64、就一直在那里,驚喜了雙眸或者失落了時光,都寫在心底。 學會了等待,孤獨不再是孤獨。以為在無人的街道我會頻頻回首,或者努力抬頭看昏黃的路燈打著疲倦的盹兒,強硬地收回淚水。恰恰相反,我卻絲毫沒有表現(xiàn)出無助和恐慌,頭發(fā)向后甩一甩,高跟鞋踩的噔噔作響,突然間我還哼起幾句歌詞。這多情而迷人的夜色是特意為我安排的嗎?我在心里笑了。如果習慣了有人聽你嘮叨陪你解悶,你笑他樂你哭他愁的日子,一定要把這個人的全部心意捧在手心,點點滴滴拼湊成詩篇,等你們老了,選擇某個風和日麗的午后,拿出這些詩稿晾曬。即使現(xiàn)在你在天涯他在海角,心心相通的奇妙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享受孤獨帶來的沉淀,夜不再黑路不再長思念
65、不再苦澀。 我選擇了等待,義無反顧。我享受著孤獨,走過春夏秋冬,每個季節(jié)陪我一起驚艷。 有一次,在我參加的一個晚會上,主持人問一個小男孩:你長大以后要做什么樣的人?孩子看看我們這些企業(yè)家,然后說:做企業(yè)家。在場的人忽地笑著鼓起了掌。我也拍了拍手,但聽著并不舒服。我想,這孩子對于企業(yè)究竟知道多少呢?他是不是因為當著我們的面才說要當企業(yè)家的呢?他是不是受了大人的影響,以為企業(yè)家風光,都是有錢的人,才要當企業(yè)家的呢? 這一切當然都是一個謎。但不管怎樣,作為一個人的人生志向,我以為當什么并不重要;不管是誰,最重要的是從小要立志做一個努力的人。 我小的時候也曾有人
66、問過同樣的問題,我的回答不外乎當教師、解放軍和科學家之類。時光一晃流走了二十多年,當年的孩子,如今已是四十出頭的大人。但仔細想一想,當年我在大人們跟前表白過的志向,實際一個也沒有實現(xiàn)。我身邊的其他人差不多也是如此。有的想當教師,后來卻成了個體戶;想當解放軍的,有人竟做了囚犯。我上大學時有兩個同窗好友,他們現(xiàn)在都是我國電子行業(yè)里才華出眾的人,一個成長為“康佳”集團的老總,一個領導著TCL集團。我們三個不期而然地成為中國彩電骨干企業(yè)的經(jīng)營者,可是當年大學畢業(yè)時,無論有多大的想像力,我們也不敢想十幾年后會成現(xiàn)在的樣子。一切都是我們在奮斗中見機行事,一步一步努力得來的。與其說我們是有理想的人,不如說我們是一直在努力的人。 并非我們不重視理想,而是因為樹雄心壯志易,為理想努力難,人生自古就如此。有誰會想到,十多年前的今天,我曾是一個在街頭彷徨,為生存犯愁的人?當時的我,一無所有,前途渺茫,真不知路在何處。然而,我卻沒有灰心失望,回想起來,支撐著我走過這段坎坷歲月的正是我的意志品格。當許多人以為我已不行、該不行了的時候,我仍做著從地上爬起來的努力,我堅信人生就像馬拉多納踢球,往往是在快要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指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高中生物學1輪復習備考建議
- 新課程新評價新高考導向下高三化學備考的新思考
- 新時代背景下化學高考備考策略及新課程標準的高中化學教學思考
- 2025屆江西省高考政治二輪復習備考建議
- 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化學科學備考策略
- 新高考背景下的2024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備考策略
- 2025屆高三數(shù)學二輪復習備考交流會課件
- 2025年高考化學復習研究與展望
- 2024年高考化學復習備考講座
- 2025屆高考數(shù)學二輪復習備考策略和方向
- 2024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 XX教育系統(tǒng)單位述職報告教育工作概述教育成果展示面臨的挑戰(zhàn)未來規(guī)劃
- 2025《增值稅法》全文解讀學習高質量發(fā)展的增值稅制度規(guī)范增值稅的征收和繳納
- 初中資料:400個語文優(yōu)秀作文標題
- 初中語文考試專項練習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