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課外古詩文 王翰《涼州詞》原文、譯文、賞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中語文 課外古詩文 王翰《涼州詞》原文、譯文、賞析(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王翰《涼州詞》原文、譯文、賞析
涼州詞
唐 王翰
?
??? 葡萄美酒夜光杯,
??? 欲飲琵琶馬上催。
??? 醉臥沙場君莫笑,
??? 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作者簡介]
??? 王翰(《舊唐書》作王瀚),唐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詩人。聞一多先生《唐詩大系》定工翰生卒年為公元687至726年,并未提出確切的材料依據(jù)。
據(jù)兩唐書本傳,王翰少年時豪健恃才,性格豪放,倜儻不羈,登進士第后,仍然每日以飲酒為事。其登第的時間,《唐才子傳》云為景云元年( 710年),徐松《登科記考》云為景云二年。徐松所考,不為無理,今人傅璇琮先生《唐代詩人叢考·王翰考》以之為景
2、云元年登第。
《舊唐書》本傳中記載說:王翰登第后,“并州長史張惠貞奇其才,禮接甚厚,翰感之,撰樂詞以敘情,于席上自唱自舞,神氣豪邁。張說鎮(zhèn)并州,禮翰益至?!睆埣呜懭尾⒅蓍L史,在開元四年( 716年)至開元八年( 720年),這段時間,王翰未擔任官職,居住本鄉(xiāng)太原,受到張嘉貞的禮遇。張嘉貞入朝后,張說為并州長史。張說開元八、九年為并州長史時,王翰曾舉直言極諫、超拔群類等制科,又一度調(diào)為昌樂縣尉。
開元九年( 721年)張說入朝為相,在張說薦引下,王翰即于本年或次年上半年入朝任秘書正字之職,又擢駕部員外郎。
張說當時不但在政治上居宰相之位,而且是一個有成就的詩人,在文壇上儼然是一
3、宗主,尤重詞學之士。由于他的汲引,一批文人學土如張九齡、賀知章等常游其門,王翰也在其中,因此得與張九齡等名詩人交往。
王翰家資富饒,性格豪放不羈,以至后來還是“櫪多名馬,家有妓樂”,“發(fā)言立意,自比王侯。頤指儕類,人多嫉之。”因此張說罷相后,王翰便出為汝州長史,改仙州別駕。雖已遭逢如此,但他到仙州后,還是“日聚英豪,從禽擊鼓,恣為歡賞”。于是,又被貶為道州司馬,未至道州而卒于途中。卒年,據(jù)今人傅璇琮所考,約在開元中。
王翰仕途不得意,吃虧在他的豪放不羈的性格。而他的這種性格,卻有助于成為一個名詩人。他的詩,感情奔放,詞華流麗,為人所愛?!稕鲋菰~》為歷代傳誦之作:“葡萄美酒夜光杯,欲
4、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當時著名學者徐堅與張說品論文壇人物,問張說今之后進,文詞孰賢,張說有“王翰之文,有如瓊林玉--”等語,知其文亦為時人所重。杜華亦為當時學土,其母崔氏云:“吾聞孟母三遷。吾今欲卜居,使汝與王翰為鄰,足矣!”于此可見王翰當時才名。
令人惋惜的是,王翰這樣一個有才氣的詩人,其集不傳。據(jù)《舊唐書》本傳和《新唐書·藝文志》載,王翰有文集十卷,宋代已不傳,晁公武、陳振孫二家都未著錄。令其詩載于《全唐詩》者,只有13首。
[注釋]
??? 涼州:今甘肅河西走廊一帶,是戍邊的要地。
??? 葡萄美酒:是指西域盛產(chǎn)的葡萄酒。
??? 夜光杯:相傳是周
5、穆王時代,西胡以白玉精製成的酒杯,有如「光明夜照」,故稱「夜光杯」。
??? 催: 催人出征。
??? 臥:躺。?
??? 沙場: 戰(zhàn)場。
[譯詩]
??? 精美的酒杯中斟滿了葡萄酒,戰(zhàn)士們正在準備舉杯開懷暢飲,琵琶聲從遠處傳來,催促他們上馬出發(fā)。戰(zhàn)士們喝醉了躺在戰(zhàn)場上。您可別見笑,自古以來當兵打仗,有幾個能從戰(zhàn)場上平平安安地回來啊!
[賞析]
??? 邊地荒寒艱苦的環(huán)境,緊張動蕩的征戍生活,使得邊塞將士很難得到一次歡聚的酒宴。有幸遇到那么一次,那激昂興奮的情緒,那開懷痛飲、一醉方休的場面,是不難想象的。這首詩正是這種生活和感情的寫照。詩中的酒,是西域盛產(chǎn)的葡萄美酒;杯,相傳是周
6、穆王時代,西胡以白玉精制成的酒杯,有如“光明夜照”,故稱“夜光杯”;樂器則是胡人用的琵琶;還有“沙場”、“征戰(zhàn)”等等詞語。這一切都表現(xiàn)出一種濃郁的邊地色彩和軍營生活的風味。
詩人以飽蘸激情的筆觸,用鏗鏘激越的音調(diào),奇麗耀眼的詞語,定下這開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猶如突然間拉開帷幕,在人們的眼前展現(xiàn)出五光十色、琳瑯滿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這景象使人驚喜,使人興奮,為全詩的抒情創(chuàng)造了氣氛,定下了基調(diào)。第二句開頭的“欲飲”二字,渲染出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誘人魅力,表現(xiàn)出將士們那種豪爽開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飲”未得之時,樂隊奏起了琵琶,酒宴開始了,那急促歡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將士們
7、舉杯痛飲,使已經(jīng)熱烈的氣氛頓時沸騰起來。這句詩改變了七字句習用的音節(jié),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強了它的感染力。這里的“催字”,有人說是催出發(fā),和下文似乎難以貫通。有人解釋為:催盡管催,飲還是照飲。這也不切合將士們豪放俊爽的精神狀態(tài)?!榜R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聯(lián)想到“出發(fā)”,其實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來就是騎在馬上彈奏的。“琵琶馬上催”,是著意渲染一種歡快宴飲的場面。
詩的三、四句是寫筵席上的暢飲和勸酒。過去曾有人認為這兩句“作曠達語,倍覺悲痛”。還有人說:“故作豪飲之詞,然悲感已極”。話雖不同,但都離不開一個“悲”字。后來更有用低沉、悲涼、感傷、反戰(zhàn)等等詞語來概括這首詩的思想感情的,依據(jù)也是
8、三四兩句,特別是末句?!肮艁碚鲬?zhàn)幾人回”,顯然是一種夸張的說法。清代施補華說這兩句詩:“作悲傷語讀便淺,作諧謔語讀便妙,在學人領(lǐng)悟?!保ā秿s傭說詩》)這話對我們頗有啟發(fā)。為什么“作悲傷語讀便淺”呢?因為它不是在宣揚戰(zhàn)爭的可怕,也不是表現(xiàn)對戎馬生涯的厭惡,更不是對生命不保的哀嘆。讓我們再回過頭去看看那歡宴的場面吧:耳聽著陣陣歡快、激越的琵琶聲,將士們真是興致飛揚,你斟我酌,一陣痛飲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許有人想放杯了吧,這時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臥沙場,也請諸位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我們不是早將生死置之度外了嗎?可見這三、四兩句正是席間的勸酒之詞,而并不是什么悲傷之情,它雖有幾分“諧謔”,卻也為盡情酣醉尋得了最具有環(huán)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白砼P沙場”,表現(xiàn)出來的不僅是豪放、開朗、興奮的感情,而且還有著視死如歸的勇氣,這和豪華的筵席所顯示的熱烈氣氛是一致的。這是一個歡樂的盛宴,那場面和意境決不是一兩個人在那兒淺斟低酌,借酒澆愁。它那明快的語言、跳動跌宕的節(jié)奏所反映出來的情緒是奔放的,狂熱的;它給人的是一種激動和向往的藝術(shù)魅力,這正是盛唐邊塞詩的特色。千百年來,這首詩一直為人們所傳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