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課后限時集訓13 發(fā)達的古代農業(yè)和手工業(yè)(含解析)

上傳人:Sc****h 文檔編號:103469287 上傳時間:2022-06-08 格式:DOC 頁數:7 大?。?.51M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新課標)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課后限時集訓13 發(fā)達的古代農業(yè)和手工業(yè)(含解析)_第1頁
第1頁 / 共7頁
(新課標)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課后限時集訓13 發(fā)達的古代農業(yè)和手工業(yè)(含解析)_第2頁
第2頁 / 共7頁
(新課標)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課后限時集訓13 發(fā)達的古代農業(yè)和手工業(yè)(含解析)_第3頁
第3頁 / 共7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22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新課標)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課后限時集訓13 發(fā)達的古代農業(yè)和手工業(yè)(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課標)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課后限時集訓13 發(fā)達的古代農業(yè)和手工業(yè)(含解析)(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課后限時集訓(十三) 發(fā)達的古代農業(yè)和手工業(yè) (建議用時:45分鐘) 一、選擇題 1.(2018·洛陽模擬)某學者指出:中國古代農業(yè)擁有土壤整治、田間管理、多熟種植、維持地力、良種選育、能量循環(huán)等完善的農藝體系。該體系的形成(  ) A.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B.促進了傳統(tǒng)經濟發(fā)展 C.具有自給自足的經濟特點 D.抑制了大土地所有制 B [材料敘述了中國古代農業(yè)精耕細作的農藝體系,并未涉及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問題,故A項錯誤;材料中精耕細作的模式,有利于促進農業(yè)的發(fā)展,故B項正確;材料僅僅反映了當時的精耕細作的經營模式,并未體現自給自足的特點,故C項錯誤;材料中的經營模式并不會抑

2、制大土地所有制,故D項錯誤。] 2.讀東漢時期我國西南地區(qū)鐵器分布表。由此可以推知(  ) 地點 鐵器物種類 四川綿陽 斧、鍤、錛 四川滎經 鐵鋤、曲炳刀、削刀 重慶巫山 鐵犁鏵、長釬形器、鐵削 重慶涪陵 鐵斧、鐵鋸、刻刀 重慶云陽 鐵削、鐵鋤 A.西南農業(yè)已逐步實現精耕細作 B.鐵器成為西南主要生產工具 C.鐵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區(qū)推廣 D.西南冶鐵技術水平大大提高 C [通過表格內容不難看出,鐵器于東漢末年在西南地區(qū)的分布已經比較廣泛,故C項正確;一分史料說一分話,鐵器的分布和存在并不能證明A、B、D三項。] 3.(2018·湛江模擬)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

3、術》里面記載的農具和農藝幾乎都是兩漢時期的,南北朝時期的農具和農藝反而幾乎沒有介紹。這反映了南北朝時期(  ) A.重農抑商政策逐漸松動 B.先進的耕作方式主要分布在南方 C.北方小農經濟發(fā)展停滯 D.地方割據不利于農業(yè)技術的交流 C [國家分裂時期,為保證戰(zhàn)爭需要,政府重視耕戰(zhàn),故A項錯誤;由于分裂,北魏賈思勰不能對南方農業(yè)有深入了解,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南北朝時期的農具和農藝反而幾乎沒有介紹”,說明南北朝時期北方農業(yè)沒有多少發(fā)展,故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農業(yè)技術的交流問題,故D項錯誤。] 4.(2019·四川成都摸底)俞森的《荒政叢書》卷5中記載:“

4、一婦每日紡棉三兩,月可得布二匹,數月之織,可供數口之用,其余或換錢易粟,或納稅給官?!辈牧媳砻鞴糯袊?  ) A.重農抑商政策已有所改變 B.稀疏地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C.小農經濟并非完全封閉 D.農業(yè)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C [根據材料提到“一婦每日紡棉三兩,月可得布二匹,數月之織,可供數口之用,其余或換錢易粟,或納稅給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說明小農經濟并非完全封閉,也用于商品交換和繳納賦稅,故C項正確。] 5.自西周末始,井田制已出現瓦解的跡象,到春秋中期,“公田不治”已很普遍,戰(zhàn)國時期,魏國實行“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的授田制,秦國商鞅變法明確規(guī)定“廢井田,開阡陌”。上

5、述現象(  ) A.導致土地私有制的出現 B.促使新興階層的發(fā)展壯大 C.標志新的社會制度誕生 D.抑制了大土地所有者產生 B [材料反映的是土地私有制的出現,并未分析其原因,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可知,伴隨著土地私有制的出現,舊的奴隸主貴族逐漸衰落,新興的地主階層發(fā)展壯大,故B項正確;材料僅僅反映了土地私有制的發(fā)展,并未體現標志新的社會制度的誕生,故C項錯誤;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現象嚴重,并未抑制大土地所有者的產生,故D項錯誤。] 6.(2018·濟南二模)下表取自湖北江陵鳳凰山十號漢墓出土的景帝(前157-前141在位)二年南郡江陵縣鄭里康簿(土地、賦稅等情況記錄簿)。據此可知,

6、當時該地(  ) 戶數 口數 成丁男女數 耕地總數 每戶最多與最少田畝數 25戶 105口 69口 617畝 54畝、8畝 A.精耕細作農業(yè)發(fā)展   B.地主田莊經濟繁榮 C.自耕小農經濟盛行 D.土地租佃現象普遍 C [材料反映了鄭里戶口和耕地數量,無法體現精耕細作,故A項錯誤;根據表中每戶最多田畝數為54畝可知當時耕地分配較為均勻,并未形成田莊經濟,故B項錯誤;根據表中每戶最多耕地54畝與最少耕地8畝可知當時該地每戶都擁有一定數量的耕地,自耕小農經濟盛行,故C項正確;材料無法反映土地租佃現象,故D項錯誤。] 7.某學者指出:到了宋朝“由唐朝中葉以前的門閥士

7、族、均田戶、部曲、奴客、賤民、番匠、奴婢等舊的社會階級結構,轉變?yōu)樗纬墓倭诺刂骱偷杩?、鄉(xiāng)村上戶、鄉(xiāng)村下戶、差雇匠、和雇匠、人力、女使等新的社會階級結構”。這一變化說明(  ) A.貴族執(zhí)政退出歷史舞臺 B.社會生產關系出現了調整 C.租佃生產關系開始形成 D.社會階級結構發(fā)生了質變 B [材料“由唐朝中葉以前的門閥士族……奴婢等舊的社會階級結構,轉變?yōu)樗纬墓倭诺刂骱偷杩汀肆?、女使等新的社會階級結構”,表明社會生產關系出現了調整,B項正確;A項與題中時間信息不對應,排除;租佃關系在此之前已出現,C項錯誤,排除;宋代雇傭關系還處于量變時期而不是質變時期,D項錯誤,排除。]

8、 8.(2019·皖中名校聯考)明代,江南的蘇州府、松江府、嘉興府、湖州府一帶,農家栽桑、養(yǎng)蠶、繅絲、織絹、紡紗、織布等原先的農家副業(yè),逐漸取代種植糧食作物的農家正業(yè),出現了蠶桑壓倒稻作、棉作壓倒稻作的新趨勢。這反映出當時(  ) A.東南沿海經濟社會的影響力上升 B.跨區(qū)域長途販運貿易興起 C.商品經濟發(fā)展助推經濟結構調整 D.資本主義的萌芽已經出現 C [材料“蠶桑壓倒稻作、棉作壓倒稻作”反映了明朝農家副業(yè)逐漸取代農家正業(yè),說明農村經濟結構發(fā)生調整,這源于明朝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故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東南沿海經濟結構的變化,不是經濟社會的影響力上升,故A項錯誤;材料無法體現當時跨

9、區(qū)域長途販運貿易的現象,故B項錯誤;材料未涉及雇傭關系的形成,不能說明資本主義的萌芽出現,故D項錯誤。] 9.漢代各地都市中的官府直接管理的手工業(yè)作坊和商業(yè)機構稱“市”或“亭”,而在漢代一些平民墓葬中出土的許多漆、陶器上,往往也有“市”“亭”等戳記,且離產地較遠。這說明漢代(  ) A.跨區(qū)域長途販運已經有明顯發(fā)展 B.民間工商業(yè)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C.官營手工業(yè)從事一定的商品生產 D.墓葬中存在突破身份等級的趨向 C [跨區(qū)域長途販運發(fā)展較快是在明清時期,故A項錯誤;材料未提及民間手工業(yè),故B項錯誤;平民墓葬中出土的漆、陶器上有“市”“亭”等戳記,表明市場上出售的產品部分出自官府

10、直接管理的手工作坊和商業(yè)機構,說明官營手工業(yè)從事一定的商品生產,故C項正確;貴族和平民在漢代不可能破除身份等級,故D項錯誤。] 10.唐朝時已出現白瓷,邢窯白瓷名滿天下。據文獻記載:古代燒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攪動,吸走鐵屑,這樣燒制出的白瓷才不會有黑斑,這種方法開創(chuàng)了現代磁法選礦的先河。這表明(  ) A.中國古代科技推動手工業(yè)發(fā)展 B.南青北白兩大制瓷系統(tǒng)形成 C.中國古代手工業(yè)水平享譽世界 D.中國古代科技應用十分廣泛 A [材料中提到唐代白瓷燒制過程中的某項具體方法,即利用磁石的吸附功能,減少釉水中含有的鐵屑,即科技推動手工業(yè)發(fā)展,故A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提到南方的青瓷,

11、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中國古代手工業(yè)水平在世界的地位,故C項錯誤。材料只是敘述白瓷的燒制過程,不能體現中國古代科技的廣泛應用,故D項錯誤。] 11.(2019·湖南師大附中月考)《松江府志》(松江府,今上海蘇州河以南地區(qū))記載明人詩云:“平川多種木棉花,織布人家罷緝麻。昨日官租課正急,街頭多賣木棉紗。”材料能夠反映的信息是明朝(  ) A.白銀開始成為流通貨幣 B.棉紡織業(yè)“紡”和“織”出現分離 C.江南自然經濟逐漸解體 D.黃道婆推廣了棉紡織技術 B [材料沒有提到白銀,并且白銀早在明代之前就已經成為流通貨幣,故A項錯誤;根據“街頭多賣木棉紗”可知棉紡織業(yè)“紡”和“織”

12、出現分離,故B項正確;自然經濟逐漸解體是在鴉片戰(zhàn)爭之后,故C項錯誤;元代黃道婆推廣棉紡織技術,故D項錯誤。] 12.(2018·淄博二模)明初,有隸屬官府的工匠,因為不堪官府奴役,經常怠工、逃亡。嘉靖年間,政府允許工匠以銀代役,每人每年四錢五分,稱“匠班銀”。這一變化反映了(  ) A.工匠對官府人身依附削弱 B.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C.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 D.雇傭關系逐步普及 A [“以銀代役”反映工匠的人身束縛降低,故A項正確;B、C兩項題干中未體現;這種關系不是雇傭關系,故D項錯誤。] 二、非選擇題 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人類歷史發(fā)展為世界歷史,經

13、歷了縱向發(fā)展和橫向發(fā)展兩個方面的漫長歷程。縱向發(fā)展是指人類物質生產史上不同生產方式的演變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會形態(tài)的更迭,它們構成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發(fā)展的縱向序列。 ——據吳于廑《中國大百科全書(世界歷史)》 材料二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鐵農具開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術也隨之出現,并首先在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實行起來……秦漢以來,隨著農業(yè)生產發(fā)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鏵是全鐵外,還創(chuàng)造了犁壁,從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國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貢獻,這就是曲轅犁(又稱江東犁)的出現。它操作起來較為靈活方便,因而特別適于土質黏重、田塊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這對江南地區(qū)農耕經濟的發(fā)展起了不小的

14、作用。 ——陳文華《農具發(fā)展史》 材料三 從漢至明清甚至近代,中國傳統(tǒng)的農業(yè)耕作雖處在進步中,但一直變化幅度不大。具體而言,犁和鏵無論在形制、種類還是質地上改進都比較大,但就主要耕作形式而論,自漢到近代沒有什么根本不同。 ——齊濤《中國古代經濟史》 (1)結合材料一,列舉春秋戰(zhàn)國時期體現生產力發(fā)展的史實,簡述其對生產方式的影響。 (2)根據材料二,概括春秋戰(zhàn)國至唐朝時期耕作技術發(fā)展的特點。 (3)指出材料三中這一耕作形式“自漢到近代沒有什么根本不同”的主要原因。 [解析] 第(1)問,生產力發(fā)展的史實可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生產工具的變革進步中總結,影響從中國古代農業(yè)耕作方式方面來回答

15、。第(2)問,根據材料中省略號分層,依時間發(fā)展順序概括農業(yè)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地理范圍的變化,進而總結其特點。第(3)問,從中國小農經濟的農業(yè)特點上去分析原因。 [答案] (1)史實:鐵犁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廣。(其他表述,可酌情給分)影響:集體勞作發(fā)展為個體農耕,以家庭為單位的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逐步形成。 (2)耕作技術不斷革新;由北方逐步向江南推廣。 (3)原因: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長期以小農戶個體經營為主,農業(yè)耕作技術難以實現革命性發(fā)展。 14.制瓷業(yè)被稱為“土與火的藝術”,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奮、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東漢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燒造成功,之后綿

16、延千年,盛燒不絕……(唐五代時期,越窯生產的“秘色瓷”)玲瓏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縟的紋飾,表現了越窯鼎盛時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種類繁多,形制各異,紋飾題材眾多,裝飾技法豐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個集大成的時期。唐以后浙江生產的精美瓷器,沿著海上絲綢之路,遠飄世界各地。 ——浙江博物館青瓷館前言 材料二 萬歷時王世懋《二酉委譚摘錄》說是“天下窯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萬杵之聲殷地,火光燭天,夜令人不能寢”,因而他戲稱之為“四時雷電鎮(zhèn)”。 萬歷三十四年蕭近高說:“(景德)鎮(zhèn)上傭工,皆聚四方無籍游徒,每日不下數萬人?!鼻宕朴⒃凇短找眻D說》中也記載了當時的實況:“景德鎮(zhèn)袤延僅十余

17、里……以陶來四方商販,民窯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數十萬,藉此食者甚眾。” (1)根據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制瓷業(yè)發(fā)展的特征。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其影響。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時期制瓷業(yè)的發(fā)展出現了哪些特點?這能否說明中國經濟結構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為什么? [解析] 第(1)問,根據“綿延千年,盛燒不絕”“玲瓏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縟的紋飾”“種類繁多”和“沿著海上絲綢之路,遠飄世界各地”概括制瓷業(yè)發(fā)展的特征;其“影響”從制瓷技術、商業(yè)和城市、中外經濟交流方面思考。第(2)問“特點”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景德)鎮(zhèn)上傭工,皆聚四方無籍游徒,每日不下數萬人”“民窯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數十萬”歸納;“根本性的變化”不能反映,從自然經濟地位來說明。 [答案] (1)特征:歷史悠久;工藝技術不斷發(fā)展,產品精美;產品種類繁多;走向世界。 影響:推動了制瓷技術的發(fā)展;有利于商業(yè)和城市的繁榮;促進了中外經濟交流。 (2)景德鎮(zhèn)制瓷業(yè)繁榮發(fā)達(或景德鎮(zhèn)是全國制瓷業(yè)中心),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產生,民營手工業(yè)者占據主導地位。不能說明。因為在全國范圍內自然經濟仍然占統(tǒng)治地位。 - 7 -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