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劍導學案.doc
《草船借劍導學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草船借劍導學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小學三至六年級語文課堂導學案 年級: 五 主備教師: 向萬芬 使用老師: 審核: 學生: 課 題 19草船借箭 課時 3 上課時間 2011年 月 日 課型 精讀課 閱讀目標 知識和技能(第一課時) 1.認識10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妒忌、擂鼓”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梳理文章結構,品詞析句, 過程與方法(第二課時) 1.感悟作者的敘述特點和刻畫人物的方法,內化、積累課文中的經典語言和表達方法。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2.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學習重點 研讀文本,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感受諸葛亮“知天文”、“曉地理”、“識人心”。 核心解讀 本組課文,要理解主要內容,感受人物形象,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開始名著之旅。本文由《三國演義》四十六回相關內容改編 閱讀鏈接 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國著名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故事發(fā)生在東漢末年,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于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里幫助作戰(zhàn)。課文情節(jié)曲折,故事性強。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想一想諸葛亮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地方。閱讀100頁資料袋。 《三國演義》是我國優(yōu)秀的古典長篇小說之一,藝術成就表現在:1、“七分實事,三分虛構”的史料處理原則,使小說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2、人物塑造采用類型化的寫法,用夸張、對比、烘托等手法專門突出人物某一特點;3、以蜀漢為中心,以三國矛盾斗爭為主線,精心結構無數的故事,曲折變化,脈絡分明,構成完美的藝術整體;4、具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語言特色。 學習過程 學習筆記 一、學生獨學,初讀生疑 (用時: 分鐘) 一、用獨學五環(huán)節(jié)(讀文—識字—學詞—賞句—質疑)要求:初讀課文,用心標注,理清思路,整體感悟。完成第一課時的三個教學目標。 1、學生自讀靜學,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1).初讀課文——“讀文”:借助拼音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把課文讀熟 ; 方法可以是朗讀、默讀、瀏覽等) (2).再讀課文——“識字”:A.給每個自然段標序號。 B.在課文中用圓圈圈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一讀。 C.利用以前學過的識字方法記憶生字。 (3).“學詞”:A.給生字組詞(要求:盡量自己組詞,不會的可以借助字典來組詞) B.理解生詞意思(結合上下文,或者通過查字典的方式理解文中生詞) (4).三讀課文——“賞句”:找出文中你認為最感人(最美)的句子,用波浪線把句子勾出來,并想一想,這些句子哪里打動了你? (5).“質疑”:讀了課文,你能不能提出一個你自認為是最有價值的問題?(要求:問題要和課文的主要內容緊密相關的;方法:可以對課題提出問題,對課文中的重點、難點詞句提出問題、對課文中的矛盾之處提出問題、對標點符號提出問題等。) 二、學后自測 (1)聽寫生字詞 ———— ———— ———— ———— ———— ———— ———— ———— ———— ———— ———— ———— ———— ———— ———— (2)給形近字組詞 諸( ) 虛( ) 妙( ) 都( ) 慮( ) 沙( ) 著( ) 虎( ) 炒( ) 援( ) 懲( ) 飲( ) 罪( ) 暖( ) 征( ) 饑( ) 罰( ) (3)關于三國的成語: 望梅止( ) 三顧( )廬 味如( )肋 手不釋( ) 老( )識途 木( )流馬 士別三日( ) (4)填關于三國的歇后語 草船借箭----( ) 東吳招親----( ) 張飛吃豆芽----( ) 張飛吃秤砣----( ) 諸葛亮吊孝----( ) 周瑜打黃蓋----( ) 諸葛亮借箭----( ) 二、學生合作,研讀解疑 (用時: 分鐘) 以小組合作學習四步(梳理—讀文---悟情---交流)圍繞提出的“考題”展開學習文本,完成第二課時的兩個教學目標。 預設: 一、梳理“考題”為話題,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二、快速瀏覽課文,找有關句段體會人物性格特征。預設下列問題: (1)周瑜:想害諸葛亮,從“造”的方面卡,對諸葛亮的打算一無所知,連聽了匯報也不明白。抓住周瑜言行的句子,體會蜀吳聯軍本當一致抗曹,可是周瑜氣量狹小,生了妒忌之心,找相關句段體會交流。 (周為什么吩咐不給諸葛亮準備造箭用的材料?諸葛亮圓滿地完成了任務,用為蜀、吳聯軍主帥的周瑜本應非常滿意,他卻長嘆一聲,導讀。他為什么要長嘆?) (2)抓住諸葛亮言行的句子,體會他識人心、知天文、曉地理的性格特點。 ①諸葛亮怎么敢找魯肅幫忙? ②、為什么先叫船頭朝西,后來又叫朝東,還要“一”字兒排開? 諸葛亮為什么選在第三天四更行動?怎么那么巧? ──也用“__”勾有關句。巧借天時。看插圖,空中大霧迷漫,船外箭雨紛紛,諸葛亮卻手搖鵝毛扇,正在飲酒取樂。請用“~~~”勾出他這時說的話。曹操出兵沒有?他怎么做的?曹操是怎么知道上當的?體會“諸葛亮吩咐……?!彼麨槭裁础胺愿馈?? 從草船借箭的結果體會諸葛亮“神機妙算” (3)體會曹操多疑。找有關語句體會 三、學生展示,品讀釋疑 (用時: 分鐘) 1、 組內展示 2、 班內展示,陳述自己的意見,組間辯論,教師適時點撥 如: (1)周瑜:想害諸葛亮,從“造”的方面卡,對諸葛亮的打算一無所知,連聽了匯報也不明白。抓住周瑜言行的句子,體會蜀吳聯軍本當一致抗曹,可是周瑜氣量狹小,生了妒忌之心,找相關句段體會交流。 (2)抓住諸葛亮言行的句子,體會他識人心、知天文、曉地理的性格特點。 諸葛亮:知道周瑜想害自己,知道魯肅不會泄密,做好了防范工作,做的借箭準備。(體會識人心)。便于受箭,便于返回,走一步算一步,深謀遠慮,善于分析和利用自然條件,叫巧借地理。諸葛亮選在第三天四更行動?怎么那么巧?巧借天時。(體會知天文)看插圖,空中大霧迷漫,船外箭雨紛紛,諸葛亮卻手搖鵝毛扇,正在飲酒取樂(曉地理)。等 四、學生探究,發(fā)展擴讀 (用時: 分鐘) 三顧茅廬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三國時?州長社人,為著名謀土)和司馬徽(叁國時?洲陽翟人,也是著名謀士)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陽縣)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看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 劉備兩次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誠心誠意地邀請他出山,輔助自己實現統一中國的大業(yè),但都沒有見著。 冬去春來,劉備決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結拜兄弟關羽和張飛都不同意。張飛嚷道:“這次用不著大哥親自去。他如果不來,我只要用一根麻繩就把他捆來了!”劉備生氣地說:“你一點兒也不懂得尊重人才,這次你就不要去了!”張飛答應不再無禮,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們來到隆中,只見那里的山岡蜿蜒起伏,好像一條等待時機騰飛的臥龍。岡前幾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見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麗宜人。離諸葛亮的住處還有半里多路,劉備就下馬步行。到了諸葛亮的家,劉備上前輕輕敲門。出來開門的童子告訴劉備,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劉備讓童子不要驚醒先生,吩咐關羽、張飛在門口休息,自己輕輕地走進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臺階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諸葛亮翻了一個身,又朝里睡著了。又等了一個時辰,諸葛亮才悠然醒來。劉備快步走進草堂,同諸葛亮見面。 諸葛亮分析了群雄紛爭的形勢,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勝的策略。劉備聽了茅塞頓開,像撥開云霧見到了青天。 諸葛亮出山后,劉備把他當做自己的老師,兩人同桌吃飯,同榻睡覺,一起討論天下大事。劉備高興地對關羽、張飛說:“我得到諸葛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啊!”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 五、學生達標,能力測讀 (用時: 分鐘) 1、讀三國演義四十六回和四十八回。 2、 學習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表現人物的特點,寫一段話。 學習收獲-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草船借劍導學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9939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