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3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練習 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散文》
《高中語文 3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練習 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散文》》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語文 3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練習 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散文》(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荀子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 一、夯基訓練 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三者錯,無安國 錯:錯誤 B.物之罕至者也 罕:稀少、少 C.上下乖離,寇難并至 乖:違背,不協(xié)調 D.糴貴民饑 糴:買進糧食 答案:A 解析:A項,錯:交錯產生。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人祅則可畏也 B.怪星之黨見 C.其說甚爾 D.無用之辯,不急之察 答案:D 解析:A項,祅,同“妖”,反常怪異的事物。B項,黨,通“儻”,偶然地;見,同“現(xiàn)”,出現(xiàn)。C項,爾,通“邇”,近。 3.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诰拥榔涑!、厶熳鞲呱? ④彼作矣,文王康之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答案:B 解析:①名詞,風尚;②動詞,遵行;③動詞,產生、興起;④動詞,建筑房屋。 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地有常數(shù)矣 B.本事不理 C.道路有死人 D.勉力不時 答案:C 解析:A項,古義:經久不變的必然性。今義:表示常量的數(shù)。B項,古義:農事。今義:本領。C項,古今義相同。D項,古義:力役,人民所服的勞役。今義:努力,盡力。 5.下列句中詞類活用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君子道其常 B.雩而雨 C.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 D.怪之,可也 答案:D 解析:A項,名詞作動詞,遵行;B項,名詞作動詞,下雨;C項,名詞作動詞,統(tǒng)治。D項,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怪。 6.下列句式類型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導學號50730028) A.禮義不修 B.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C.繁啟、蕃長于春夏 D.萬物皆備于我矣 答案:A 解析:A項是賓語前置,B、C、D三項均為狀語后置。 二、課內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題。 治亂天邪?曰:日月、星辰、瑞歷,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亂,治亂非天也。時邪?曰:繁啟、蕃長于春夏,畜積、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亂,治亂非時也。地邪?曰:得地則生,失地則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亂,治亂非地也?!对姟吩?“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謂也。 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shù)矣,君子有常體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計其功?!对姟吩?“禮義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謂也。 楚王后車千乘,非知也;君子啜菽飲水,非愚也:是節(jié)然也。若夫志意修,德行厚,知慮明,生于今而志乎古,則是其在我者也。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錯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小人錯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故君子之所以日進與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君子小人之所以相縣者,在此耳。 (《荀子天論》) 7.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 B.小人錯其在己者 C.君子小人之所以相縣者 D.君子敬其在己者 答案:D 解析:A項,匈匈,通“讻讻”,形容喧擾;B項,錯,通“措”,廢棄;C項,縣,同“懸”,指有較大懸殊或差距。 8.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繁啟、蕃長于春夏 蕃:茂盛 B.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 輟:中途停止、廢止 C.禮儀之不愆兮 愆:犯過錯或罪過 D.何恤人之言兮 恤:體恤 答案:D 解析:D項,恤:憂慮。 9.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禹以治,桀以亂 ②是以日進也 B.①是禹、桀之所同也 ②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 C.①繁啟、蕃長于春夏 ②生于今而志乎古 D.①而小人計其功 ②故君子敬其在己者 答案:C 解析:A項,①介詞,憑;②介詞,因為。B項,①句末語氣詞,表判斷;②句中語氣詞,表示語氣的停頓,以引起下文。C項,①②都是介詞,在。D項,①人稱代詞,他的;②指示代詞,那些。 10.把材料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禹以治,桀以亂,治亂非天也。 (2)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計其功。 (3)楚王后車千乘,非知也。 參考答案:(1)禹憑借這些條件使天下安定,桀憑借這些條件使天下混亂,天下安定或混亂不是由天決定的。 (2)君子遵行他的常規(guī),而小人計較他的功利。 (3)楚王外出時隨從的車子有千輛,不是因為他聰明。 解析:(1)以,憑借;治,天下安定。(2)道,遵行;計,計較。(3)后,跟從;知,通“智”,聰明。 三、延伸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題。(導學號50730029)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養(yǎng)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修道而不忒,則天不能禍。故水旱不能使之饑渴,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使之兇。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養(yǎng)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饑,寒暑未薄而疾,祅怪未至而兇。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荀子天論》) 1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天行有?! 〕?常規(guī),法則,準則 B.強本而節(jié)用 本:特指農業(yè)生產 C.修道而不忒 道:規(guī)律 D.寒暑未薄而疾 薄:程度輕 答案:D 解析:D項,薄:迫近。 1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B項,連詞,表轉折,卻。A項,介詞,因為/動詞,是;C項,代詞,他們/指示代詞,這;D項,代詞,代自然規(guī)律/代詞,自己。 13.下面對文段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本文段中,作者指出了自然規(guī)律的客觀性,人的社會現(xiàn)象和自然現(xiàn)象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這與“天人合一”的儒家道家傳統(tǒng)觀念背道而馳。 B.人在認識自然規(guī)律的基礎上,行為要服從并改造客觀的自然規(guī)律,這是人們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客觀性的又一種表述。 C.作者從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規(guī)律性出發(fā),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觀點。 D.在本文段中,荀子明確地把人與自然分開,同時又強調人能改變自然、影響自然的思想。 答案:B 解析:B項,“改造客觀的自然規(guī)律”錯。 14.把文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 (2)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參考答案:(1)違背事物規(guī)律而胡亂行動,那么天就不能使人得到好結果。 (2)遇到的天時和太平時期相同,可是遭到的災禍卻與太平時期大不相同,這不能埋怨天,事物的規(guī)律就是這樣。 解析:(1)背,違背;道,規(guī)律;妄,胡亂。(2)治世,太平時代;然,這樣。-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先秦諸子散文 高中語文 大天而思之 孰與物畜而制之練習 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散文 練習 新人 選修 先秦 諸子 散文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11982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