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2019版九年級(下)期中物理試題D卷
《南寧市2019版九年級(下)期中物理試題D卷》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南寧市2019版九年級(下)期中物理試題D卷(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南寧市2019版九年級(下)期中物理試題D卷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一、單選題 1 . 繪制圖象是對物理過程分析和實驗數據處理的一種常見方法,它可以直觀地反映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的圖象中,正確的是 A.汽車的勻速運動圖象 B.鋁的質量和體積關系圖象 C.電阻一定時,通過它的電流和兩端電壓關系圖象 D.海波晶體的熔化圖象 2 . 如圖所示,杠桿可繞O (O是杠桿的中點)轉動,現在B端掛一重為G的物體,在A端施加一作用力F,使其在如圖所示的位置平衡,則 A.F一定大于G B.F一定等于G C.F一定小于G D.F可能小于G 3 . 擲實心球是中考體育考試項目之一.擲出去的實心球從a點出手后,在空中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球最終停在水平地面e點.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a、c兩點動能相等 B.b、e兩點動能均為零 C.d點的機械能大于e點的機械能 D.a、b、c三點機械能相等 4 . 下列事例中,通過改變壓力大小來改變摩擦力的是( ) A.自行車緊急剎車時,要用力捏緊車剎以便盡快停下 B.往生銹的鎖芯里滴一些油便于開鎖 C.汽車打滑時,常在輪胎下鋪一些碎石或稻草 D.高低杠運動員上杠前,在手上涂抹鎂粉 5 . 一只斗形玻璃杯盛有兩種不能互溶的液體,它們的密度如下圖甲所示,此時對杯底的壓強為p甲 ,把兩種液體攪拌混合后(總體積不變),此時對底面壓強為p乙 ,有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無法判斷 6 . 下列科學家中,對“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巨大貢獻的是 A.焦耳 B.托里拆利 C.伽利略 D.伯努利 7 . 如圖,透過盛水的柱形玻璃杯靠近書本看書本上的文字,則看到的“文字”將會( ) A.不變 B.高度變高,且寬度變寬了 C.高度不變,但變寬了 D.寬度不變,但變高了 8 . 下列估測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 A.正常人脈搏的跳動是每秒65次 B.適合人們洗澡的水溫為70℃ C.一元硬幣的面積約為5.0mm2 D.教室門的高度約為2m 9 . 下列有關聲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B.戴耳罩是為了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C.自然界的火山爆發(fā)時會產生次聲波,其振動的頻率低于20Hz D.醫(yī)生利用超聲波振動打碎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超聲波能傳遞信息 10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同一物體放入不同的液體中,受到的浮力一定不同 B.只要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大,那么該物體受到的浮力就一定大 C.浮在液面的物體所受到的浮力有可能比沉在液體底部的物體所受到的浮力小 D.處在同種液體中的不同物體,受浮力大的物體一定會上浮 11 . 電梯載著一只木箱一起勻速下降,那么正確的是( ) A.支持力大于重力 B.支持力小于重力 C.支持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的力。 D.條件不足,難以比較大小。 12 . 某物體靜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施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于物體,所施的力和物體移動的距離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則物體在D點的動能為多少焦耳? ( ) A.15焦耳 B.26焦耳 C.30焦耳 D.67焦耳 13 . 如圖甲所示,架設兩套完全相同的加熱裝置,兩套裝置的試管中分別裝有少量的相等體積的M固體和N固體,它們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乙所示,在20min內,M物質從固體熔化成了液體,N物質始終是固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Oabb為M物質的熔化圖象,Oab為N物質的沸騰圖象 B.在0~10min內,M物質的比熱容比N物質的比熱容大 C.M物質肯定是晶體,N物質可能是非晶體 D.在0~10min內N物質吸收的熱量大于M物質吸收的熱量 14 . 共享單車投向洛陽市場,為創(chuàng)建洛陽文明城市增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以下關于自行車的說法正確的是 A.較寬的坐墊可以增大壓強 B.輪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紋可以增大摩擦 C.騎車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時機械能增大 D.快速騎車時,剎車后還會繼續(xù)向前運動是由于人和車受到慣性作用 二、填空題 15 . 共享單車為人們的綠色出行帶來便利.車把上凹凸不平的花紋是通過_____增大摩擦的.若小明和單車的總質量是80kg,每個車輪與水平地面的接觸面積是25cm2,騎行過程中單車對地面的壓強是_____Pa. 16 . 如圖是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圖,由圖可知,________是反射光線。 17 . 小青將點燃的蠟燭分別放在如圖所示的a、b、c點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蠟燭在________點時,凸透鏡右側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________(選填“正立”或“倒立”)的. 18 . 文人以“隔壁千家醉,開壇十里香”來贊美淮北口子酒,有一種口子酒,它的包裝盒上容量是400 mL,則它裝滿酒時酒的質量為_______kg,如果用此瓶裝滿水,則總質量比裝滿酒時多_______g.(ρ酒=0.9103 kg/m3,ρ水=1.0103 kg/m3) 19 . 請你根據下表給出的一些聲音的頻率完成以下填空: 能夠聽到次聲的動物:_____。 能夠聽到超聲的動物:_____,____。 表中所有樂器發(fā)出的聲音都在人的聽覺范圍內,它們中發(fā)出聲音最低的是__。 20 . 如果一個正在運動的物體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則它將_______________. 21 . 潛水艇能潛入水下航行,進行偵察和襲擊,是一種很重要的軍用艦艇.潛水艇漂浮在水面時,其所受浮力與重力的大小關系為F浮________G(填“>”、“<”或“=”);當潛水艇水艙充水時,潛水艇將________.(選填“上浮”、“下沉”或“懸浮”) 22 . 流速和壓強的關系:在液體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_____________。 23 . 人們常用“鏡中花”、“水中月”感慨世間萬物的虛幻。從物理學角度分析,鏡中花是由于光發(fā)生了_____而形成的_____像。雖然鏡后實際沒有花,但在鏡前一定綻放著一朵與鏡中花大小_____的真實的花,兩者到鏡面的_____相等。 24 . 生活和生產中的很多物品都運用了物理學的知識.根據________知識,可用圖(a)的裝置進行排空氣法來收集氣體;在圖(b)中,金屬錐的頭部尖細鋒利,是為了能產生很大的________;在圖(c)中,“乳牛自動喂水器”利用的是________原理. 三、實驗題 25 . 探究測量液體的密度: 過程步驟 ①用天平稱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②用天平稱出燒杯和剩余液體的總質量;③把燒杯中的液體向量筒內倒入一部分,讀出液體的體積;④將代入公式中,算出液體的密度;⑤根據、算出液體的質量. 正確的操作步驟排序是:______. 數據表格 請根據圖示,將下列空格填好: _________ 54.4 __________ 20 ___________ 26 . 下表是小明分別探究“冰熔化”和“水沸騰”實驗的部分數據. 根據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表二中第3min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是_____℃. (2)由表一、表二數據可發(fā)現冰熔化和水沸騰的過程中溫度都是__________(升高\降低\保持不變”),在這兩個過程中都________(需要\沒有)吸熱. (3)水沸騰時,杯口不斷地冒出大量“白氣”,這是水蒸氣遇冷后_____成的小水珠(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 (4)小明得出水沸騰條件:達到沸點且繼續(xù)吸熱,但他發(fā)現撤掉酒精燈時,燒杯內的水沒有立即停止沸騰,你認為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四、計算題 27 . 今年年初,我國在南極考察的“雪龍”號破冰船成功營救了俄羅斯科考船被困乘客。如圖所示,破冰船針對不同的冰層有不同的破冰方法。其中一種破冰方法是:接觸冰面前,船全速航行,船體大部分沖上冰面,就可以把冰壓碎。(海水的密度取1.0 103kg/m3) (1)當破冰船航行于海面時,它的排水體積約為2700m3,求船自身的重力。 (2)在一次破冰行動中,當船沖到冰面上時,船的排水體積變?yōu)樵瓉砗K械娜种唬c冰層接觸面積為6m2,此時破冰船對冰層的壓強是多少? 28 . 如圖使用重20牛動滑輪把重400牛的物體提高1米,用時10秒(不計繩重和摩擦)求: (1)所用豎直向上拉力為多少牛; (2)重物重力做功多少? (3)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4)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五、作圖題 29 . 生活中我們常用開瓶器打開瓶蓋,如圖所示使用開瓶器能省力的原因是________。請畫出作用在開瓶器上的阻力。 (____) 30 . 以筆帶線畫出最省力的滑輪組繞法; (_____) 31 . 如圖OO′為透鏡的主光軸,AB是物體,A′B′是AB經過透鏡所成的像.用作圖方法找出透鏡的位置,并在這個位置畫出這個透鏡,并標出焦點的位置. (______) 第 9 頁 共 9 頁-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南寧市 2019 九年級 期中 物理試題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12655997.html